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營養湯

養生營養湯

發布時間:2020-05-05 05:52:40

1、秋季養生保健用的營養湯 有那些?

1、合理膳食,以防燥護陰、滋陽潤肺為准則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乾燥,秋燥之氣易傷肺。因此,秋季飲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蔬菜宜選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白木耳;肉類可食兔肉、鴨肉、青魚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廣柑、山楂等。適當多飲水,多吃些蘿卜、蓮藕、香蕉、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盡量少食或不食蔥、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熱之品及油炸、肥膩之物。體質、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為主,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吃些紅棗、蓮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補、平補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壽,但不能猛吃大魚大肉,瓜果也不能過食,以免傷及腸胃。另外,要特別注意飲食清潔衛生,保護脾胃,多進溫食,節製冷食、冷飲,以免引發腸炎、痢疾等疾病。

2、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

秋季天高氣爽,是戶外活動的黃金季節。在此季節老年人必須加強體育鍛煉,是秋季保健中最積極的方法。秋季要早睡早起,晨起後要積極參加活動健身鍛煉,可選擇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鍛煉項目。

秋季氣候乾燥,早、晚溫差較大,是一些細菌、病毒繁殖與傳播的有利條件,隨著乾燥的灰塵,一些細菌、病毒在空氣中飛揚,常會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是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病的高發時節,因此,老年人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同時要加強保暖,做好預防工作。

3、保持樂觀情緒,靜養心神

秋季萬物成熟是收獲的美好時節;但秋天也是萬物逐漸凋謝、呈現衰敗景象的季節。在此時節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頹廢等傷感情緒,因此,要注意調養情智,學會調適自己,要保持樂觀情緒,保持內心的寧靜,適當延長夜間睡眠時間;可經常和他人、家人談心,或到公園散步,適當看看電影、電視,或養花、垂釣,這些都有益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4、衣裝適宜,謹防著涼

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早、晚溫差較大;在此季節,老年人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不能過早、過多添加衣物;在此季節只要不是過於寒冷,就要盡量讓機體保持於涼爽狀態,讓身體得以鍛煉,使其具有抗禦風寒的能力。但是金秋季節,氣候變化無常,老年人要順應氣候變化,適當注意保暖,以防止感冒和引發呼吸道等各種疾病,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減衣服,防寒保暖,防病保健。

秋燥傷肺少吃辛:秋季天高氣爽,空氣乾燥,濕度小,人易出現咽干、乾咳等症狀,這是由於燥邪傷肺所導致的現象。此時,應少吃辛、辣食物,如蔥、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溫助熱,加重肺燥症狀。
肺燥傷肝要吃酸:從中醫五行生剋來講,肺屬金,肝屬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損。因此應適當吃點酸味食物,因為「酸入肝」,可以強盛肝木,防止肺氣太過對肝造成損傷。酸味食物可以收斂肝氣,有保肝護肝的作用,但也不可過量。因為許多酸性食物,如醋、烏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發生胃潰瘍、胃炎等病,對身體不利。

秋瓜壞肚少吃寒:許多人都有這種感受,秋天吃水果,一不小心就壞肚子,這與秋天的氣候有關。秋季天涼了,氣溫下降,脾胃陽氣不足,再吃多了陰寒性質的水果、蔬菜,自然是雪上加霜,導致陽氣不振而腹瀉、腹痛。因此,秋季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以保護胃腸,保護肺臟。

適度飲水最重要:夏天多汗季節要多飲水,秋天乾燥季節更要多飲水。適度飲水是秋天潤燥、防燥不可少的保養措施。飲水以少量頻飲為佳,不宜暴飲,一次飲大量水,會給胃腸增加負擔,引起不適,只有少量慢飲,「潤物細無聲」才能對口、鼻、咽、喉、食管,乃至氣管產生更大的滋潤作用。

養陰益氣是關鍵: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秋天最重要的是養陰益氣。養陰就可以防止肺燥,益氣就可以溫養肺氣,鼓舞陽氣,所以秋天應多吃山葯、百合、銀耳、豬蹄、蓮子、藕、梨、枸杞等食物,以安度秋天。

2、養生湯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養生湯首先就應百該是可以幫我們清熱去火的湯,所以養生湯最講究的是保持原材料的原滋原味,所以我們在做湯的時候應該盡量不要放進各種調味料度,這樣做出來的養生湯可以為我們起到清熱解火、利尿通便的功效。
2其次,養生湯最需要的就使營養完好的進入我們的體內,所以做湯知一定要選擇用砂鍋,而且還必須是質地細膩的砂鍋,因為這樣的鍋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道很好的保護湯的營養版不被破壞掉,所以這樣做出來的湯才能給我們提供最原始的營養。
3最後,養生的湯就必須要有特殊的功效。所以我們在做湯的時候一定要有目的性,這樣的湯才會有特地權的功能。

3、養生湯有哪些種類

第一款,羊肉湯。
中醫著名方劑「當歸生薑羊肉湯」,即葯肉同煮,吃肉喝湯,具有溫陽補血、活血祛寒的功效。對防治氣血虛百弱、營養不良、四肢厥冷、腰膝酸軟、產後腹痛、老年體弱等有一定的作用。羊肉加魚肚和黃芪一同燉湯喝,具有溫補陽氣、強骨健脾、增強度抵抗力的作用。
第二款,骨頭湯。
冬季,常喝些骨頭湯,可以補充機體所需的骨膠原、鈣、磷脂等,增問強骨髓的造血能力,加強抵抗力。同時,還能促進傷者(特別是骨折患者)的康復,減緩衰老過程。
原料:扇子骨500克,直通骨1000克,尾脊骨500克,碎骨500克,蔥結1小扎,答生薑1小塊,黃酒50克,清水5公斤。特色:香而肥膩。適用菜餚:清燉獅子頭等。
第三款,喝雞湯。
尤其是母雞湯中的特殊營養成分,可以加快咽喉及支氣管黏膜的血液版循環,增加黏膜分泌,及時消除呼吸道黏膜上的細菌和病毒。對治療咳嗽、感冒、哮喘等疾病有較好的效果,特別是對老、弱、病者過冬權很有利。
原料:烏雞1隻香蔥2棵生薑1小塊料酒2小匙精鹽2小匙味精1小匙

4、養生湯的做法

5、保健養生湯怎麼做?

鯽魚杏仁湯:

用料鯽魚1條(約250克),甜杏仁10克,紅糖適量,

做法洗凈後的鯽魚與甜杏仁、紅糖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轉用文火燉至魚肉熟爛即成。

功效健脾益氣,滋陰活絡理肺。

銀耳橘羹:

用料水發銀耳100克,罐頭糖水橘200克,白糖適量。

做法銀耳洗凈入鍋,加水適量,用文火煮透,改用大火燉燒,同時加入白糖和清水,待銀耳質地柔軟時加入橘瓣,稍煮即成。

功效補氣益腎,止咳化痰。

百合枇杷羹:

用料鮮百合30克,鮮枇杷30克,鮮藕30克,澱粉、白糖、桂花少許。

做法鮮藕洗凈切片,與百合、枇杷一同入鍋加水煮,待熟時加入適量的澱粉調勻成羹,食用時加白糖和桂花各少許。

功效滋陰潤肺,清熱止咳。

豬肺蟲草湯:

用料豬肺250克,冬蟲夏草15克。

做法豬肺洗凈切塊,與冬蟲夏草一同人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轉用文火燉煮約80分鍾,至豬肺熟爛即成。

功效補肺益腎,止咳平喘。

人參核桃湯:

用料人參6克,核桃仁25克,生薑10克。

做法人參洗凈切片,與核桃仁、生薑一同人鍋,加水適量,文火燉30分鍾即可。

功效補肺腎,定喘逆。

羊髓生地羹:

用料羊脊髓50克,生地10克,熟羊脂油15克,黃酒25克,蜂蜜50克,生薑、精鹽各少許。

做法先將羊脊髓、生地一同放入鍋內,加水煮至熟透,再加入熟羊脂油、精鹽、姜絲、黃酒、蜂蜜,加熱至沸即成。

功效滋陰清熱,止咳化痰。

三仁白鴨湯:

用料白鴨1隻(約1500克),生薏米50克,杏仁30克,桃仁30克,精鹽、蔥、生薑、黃酒適量。

做法將生薏米、杏仁、桃仁分別研碎,納入鴨膛中,放人鍋中,加入黃酒、蔥、生薑和清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轉用文火燉』至鴨肉熟爛,加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清熱,逐淤,排膿。

烏雞黃芪湯:

用料烏骨雞1隻,炙黃芪30克,生薑15克,蔥20克,黃酒10克,鮮湯50克,精鹽適量。

做法先將炙黃芪去灰烘乾研末,烏骨雞洗凈人沸水中汆1分鍾,再將黃芪末抹人雞腹內,置蒸碗中,加入鮮湯、精鹽、黃酒、生薑、蔥,用濕棉紙封口。,置蒸鍋中用旺火蒸,熟透即成。

功效補中益氣,養血生血。

酸辣鴨血湯:

用料鴨血500克,豆腐50克,青蒜1根,精鹽、香油、味精、澱粉、黃酒、醋適量。

做法先在鍋內放清水適量,水沸後放入切成丁的鴨血和豆腐,加入適量的精鹽和黃酒,待水沸後加入少許濕澱粉,再沸後加入適量的醋、香油、味精,撒上青蒜花即成。

功效開胃消食。

鯽魚砂仁湯:

用料鯽魚1條(約150克),砂仁3克,生薑、蔥、精鹽適量。

做法將砂仁放入魚腹中,將魚放入沙鍋,加水適量,用武火燒開,轉用文火燉10分鍾,放人生薑、蔥和精鹽即成。

功效醒脾開胃,利濕止嘔。

羊肉山葯湯:

用料羊肉500克,淮山葯50克,蔥30克,生薑15克,黃酒20克,胡椒粉6克,精鹽適量。

做法羊肉切塊,淮山葯切片,與蔥、生薑、黃酒、胡椒粉一同下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轉用文火燉至羊肉熟爛,加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補脾益腎。

百合冬瓜雞蛋湯:

用料百合20克,冬瓜100克,雞蛋清1個,精鹽適量。

做法冬瓜切片,與百合一同下鍋,加水適量,文火燉10分鍾,甩入雞蛋清,加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痰,清心安神。

烏雞蟲草湯:

用料烏骨雞肉200克,冬蟲夏草10克,淮山葯30克,精鹽適量。

做法烏雞、淮山葯切塊,與冬蟲夏草一同入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轉用文火燉至雞肉熟爛,加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益氣養陰。

豬肉蘑菇湯:

用料豬肉100克,蘑菇100克,精鹽適量。

做法豬肉切塊,蘑菇切片,一同入沙鍋,加適量清水,文火煮湯,加適量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滋陰潤燥,健胃補脾。

茼蒿雞蛋湯:

用料鮮茼蒿250克,雞蛋3個,精鹽、味精適量。

做法茼蒿洗凈切段,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湯,湯將好時甩人攪好的雞蛋,稍煮片刻,加精鹽、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潤肺,化痰。

紫菜黃瓜湯:

用料黃瓜100克,紫菜20克,精鹽、味精、薑末適量。

做法黃瓜切片,同紫菜、精鹽、薑末一同下鍋,加水適量,燒沸後加入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清熱利水,補腎養心。

香菇豆腐湯:

用料香菇25克,豆腐400克,竹筍60克,植物油、香油、味精、精鹽、胡椒粉、蔥、澱粉適量。

做法香菇用溫水浸發,切細絲;竹筍切片,豆腐切丁。鍋內放豆油燒熱,投入竹筍絲略炒,加入浸香菇水及清水適量。加香菇、筍片、豆腐丁,煮沸後加精鹽、胡椒粉,用濕澱粉勾芡,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益胃健脾。

豬肝構杞雞蛋湯:

用料豬肝100克,枸杞子20克,雞蛋1個,精鹽適量。

做法豬肝洗凈切片,雞蛋打入碗內攪散;枸杞子下鍋,加精鹽及適量清水煮10分鍾後放入豬肝,水沸後人攪好的雞蛋,稍煮即成。

功效養肝,補血,明目。

豬肉參棗湯:

用料豬肉250克,人參5克,淮山葯20克,紅棗20克,精鹽適量。

做法豬肉切塊,與人參、紅棗、淮山葯一同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轉用文火燉至豬肉熟爛,加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益氣健脾,滋陰養血。

豬肝木耳菠菜湯:

用料豬肝50克,黑木耳10克,菠菜50克,香蔥、味精、醬油、精鹽適量。

做法豬肝切片,黑木耳用清水泡發,一同下鍋,加水適量,煮沸後再加菠菜,略煮片刻,再加香蔥、精鹽、味精即成。

功效養血補血。

豆腐湯:

用料鮮菱肉100克,豆腐1塊,花椒、豆油、香油、精鹽、味精、蔥適量。

做法鍋內放豆油燒熱,投人花椒炸香,加清水適量,放入菱肉、豆腐丁、精鹽,大火煮至豆腐浮起,加味精,蔥花,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益氣安神。

6、保健養生湯有哪些

第一款,羊肉湯。
中醫著名方劑「當歸生薑羊肉湯」,即葯肉同煮,吃肉喝湯,具有溫陽補血、活血祛寒的功效。對防治氣血虛弱、營養不百良、四肢厥冷、腰膝酸軟、產後腹痛、老年體弱等有一定的作用。羊肉加魚肚和黃芪一同燉湯喝,具有溫補陽氣、強骨健脾、增強抵抗力的作用。
第二度款,骨頭湯。
冬季,常喝些骨頭湯,可以補充機體所需的骨膠原、鈣、磷脂等,增強骨髓的造血能力,加強抵抗力。同時,還能促進傷者(特別是骨折患者)的康復,減緩衰老過程。
原料:扇子骨500克,直通骨1000克,尾脊骨500克,碎骨500克,蔥結1小扎,生薑1小塊,黃酒50克,清水5公斤。特色:香而肥膩。適用菜餚:清燉獅子頭等。
第三款,喝雞湯。
尤其是內母雞湯中的特殊營養成分,可以加快咽喉及支氣管黏膜的血液循環,增加黏膜分泌,及時消除呼吸道黏膜上的細菌和病毒。對治療咳嗽、感冒、哮喘等疾病有較好的效果,特別是對老、弱、病者過冬很有利。
原料:烏雞1隻香蔥2棵生薑1小塊料酒2小匙容精鹽2小匙味精1小匙

7、養生湯怎麼做?

8、養生湯用什麼材料最好

所謂養生湯,顧名思義就是具有食療、養生效果的湯品。養生湯屬於中醫食療中最經常用到的方法,簡單而且非常有效。用通俗的話說,養生湯就是根據傳統中醫原理,使用食材搭配、葯食同源等方法,用某種、幾種食材加工製作出來的一種有營養的湯。從功效上說,養生湯適合調養體質,養生保健。
常言道:「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常說秋冬是「進補」的大好時節,稱之為「補冬」。其實春天更應注意飲食調養,以保健康。中醫學認為:「人與天地相應」,意思是人體的生理機理應與四季氣候的變化密切相應。
如今有了電子燉盅,早上上班前放料燉湯,自動保溫,下班回家就可以喝了,燉起湯來似乎容易了很多。不過要做出一盅上好的燉湯,還要講究一些小秘訣,梁師傅向我們透露了一些燉湯秘訣:
燉湯雖然材料是全部放進盅里燉,但放置的時候有講究,先放肉墊底,再把葯材、配料放在上面來燉,湯水會更加清澈。盅外的水不要貪多,因為水太多,會在煮開時滲入盅內,沖淡湯味。
然後要掌握火候。電子燉盅可以不用看火,一勞永逸,猛火煲足3小時。但如果有時間看火,還是前半小時要用猛火,使盅內的水燉開,之後可以收為文e68a847a686964616f3133333768火,這樣同樣燉3小時,湯味更足。
湯料的處理一般很簡單,不過如果有水魚、水蛇一類帶比較濃腥味的肉類,燉之前就一定要沸水,再加入薑片辟味。
有些北方人煲湯認為要加香料,諸如蔥、蒜、花椒、雞精、味精、料酒之類。事實上,從廣東人煲湯的經驗來看,這些香料大可不必。如果需要,一片姜足矣。喝湯講究原汁原味,只要煲得時間合適,湯的鮮美味道自然會飄溢出來。
湯,是人們所吃的各種食物中最富營養、最易消化的品種之一。一般是指以水為傳熱介質,對各種烹飪原料經過煮、熬、燉、氽、蒸等加工工藝烹調而成的汁多的、有滋有味的飲品。不僅味道鮮美可口,且因為營養成分多半已溶於水中,故極易吸收。
烹飪屬於文化范疇,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文化的遺產。作為這一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湯,和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9、什麼是養生湯?有什麼作用?

所謂養生湯,顧名思義就是具有食療、養生效果的湯品。養生湯屬於中醫食療中最經常用到的方法,簡單而且非常有效。zd用通俗的話說,養生湯就是根據傳統中醫原理,使用食材搭配、葯食同源等方法,用某種、幾種食材加工製作出來的一種有營養的湯。

養生湯的作用:

養生湯適合調養體質,養生保健。

常言道:「春氣之應,養生之道回也。」常說秋冬是「進補」的大好時節,稱之為「補冬」。其實春天更應注意飲食調養,以保健康。中醫學認為:「人與天地相應」,意思是人體的生理機理應與四季氣候的變化密答切相應。

與養生營養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