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行臟腑養生
1
肺先行,萬物由呼吸為首,脾為五臟之母(統血),腎為一身之根(原氣、導源於腎包括命門,藏於丹田,是人體生命活動知的原動力)。心包:無形,氣之所出;三焦:無形,氣之所經。
2
臟腑五行循環:金→水→木→火→土→金
對應為:陰經絡:肺→腎→肝→心→脾→肺;
陽經絡:大道腸→膀胱→膽→小腸→胃→大腸。
3
臟腑五行相生關系(調理改善促進相生關系)-- 咖色線: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
肺助腎 →→→ 腎助肝 →→→ 肝助心 →→ 心助脾 → 脾助肺
大腸助膀胱 → 膀胱助膽 → 膽助小腸 → 小腸助胃 → 胃助大腸
4
臟腑五行相剋關系(葯物副作用、空氣污染回、情緒等會引起相剋關系)-- 藍色線: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
肺傷肝 →→→ 肝傷脾 →→→ 脾傷腎 →→ 腎傷心 →→→心傷肺
大腸傷膽→→→膽傷胃 →→→ 胃傷膀胱答 → 膀胱傷小腸 →小腸傷大腸
人和自然是統一的,是協調的,人體的各個器官也是統一的,協調的。所以,五行學說,不僅把人和自然聯系了起來,也把臟腑,形體,官殼,情感聯系了起來。人體的各系統氣的運動特徵,也和五行相順應。
2、健康養生的重點是在五臟六腑的調理嗎
堅持養生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堅持運動
3、五臟養生圖,看看身體的重要部位應該怎麼去養吧
《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中提到:「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如果不遵循五臟的「自然規律」,身體就很可能「疲勞駕駛」,引發一系列問題。下面就看看中醫養生中五臟如何養生的吧。
肝
春季肝氣最旺,主導著整個人體。這個季節出生的人,由於肝氣疏達,性格也往往最平和、理性。如果這個時間不護好肝,或者其他季節讓它「過勞」,就可能導致肝氣克伐太過,導致肝氣無力升發而郁滯,進一步引起脾胃功能受損或情緒郁結等症。
春季肝氣最旺,主導著整個人體。這個季節出生的人,由於肝氣疏達
心
夏季心氣最旺,是身體的主宰。《黃帝內經》認為「心主神明」,心氣旺則神清氣爽,因此,這個季節出生的人往往性格外向、活潑好動、交際廣泛。當然,如果心火太過,則火熱之邪容易導致皮膚瘡瘍等疾病;而過度使用,心氣不支時則可能導致心氣衰竭,帶來心臟病等危險。
脾
長夏時節應於脾氣,以農歷六月左右為主導。脾一方面主持著水谷的運化,另一方面控制著人體的肌肉四肢。如果脾被過度使用,很容易出現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等,而倦怠、乏力等症狀,也多由脾氣被濕熱所困所致。
肺
秋季為肺所主,到了秋季,肺臟最累也最容易受外邪所傷。肺主呼吸之氣,這個時候感冒、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大量增加,需要格外注意呵護。
秋季為肺所主,到了秋季,肺臟最累也最容易受外邪所傷
腎
冬三月,人體處在腎的功能影響之下。腎在人體代表著生命之氣,凡生殖、發育均由腎所主。如果此時不注意給五臟「減負」,讓它們跟著自然界「冬眠」,就很容易使陽氣郁閉不通,引起氣血阻滯,導致手足發冷、四肢疼痛,甚至心腦血管病。
中醫五色養生和五臟相對
綠色養肝
常見綠色食物,有綠豆、菠菜(最養肝的菜)、西蘭花、黃瓜、絲瓜、芹菜韭菜、青辣椒、茼蒿、萵筍、白菜、薺菜(有清火降壓作用)、油菜、四季豆豆角、空心菜、木耳菜、綠莧菜、蘿卜、茵、青菜、苦瓜(最去心火,能分泌胰島素)以及部分水果。
常見紅色食物,有紅豆、紅薯、胡蘿卜(最保護眼睛的蔬菜,健脾、保肝)紅辣椒、紅棗、番茄、山楂、香椿、草莓等。
黃色益脾胃
常見黃色食物,有黃豆、牛蒡(最善清理脾胃火,可以加紅白蘿卜一起燉骨頭湯喝)、腳板薯(最善治療口腔潰瘍的食物),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葯)韭黃、南瓜(產生胰島素,治療消渴症)、蘋蛋粟玉米等。
白色潤肺
常見白色食品,有白豆、冬瓜、梨、白蘿卜、銀耳、藕、百合、茭白、米面、豆腐、花菜、竹筍、淮山、涼薯等。
黑色補腎
常見黑色食物。有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木耳、核桃(不是黑色,但是補}腎的食物)、紫菜、海帶(也是潤肺食物)等。
中醫養生之道 正確認識「五臟六腑」
中醫學把人體內在的重要臟器分為臟和腑兩大類,有關臟腑的理論稱為「藏象」學說。藏,通「臟」,指藏於內的內臟;象,是徵象或形象。這是說,內臟雖存
於體內,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變化,都有徵象表現在外。所以中醫學的臟腑學說,是通過觀察人體外部徵象來研究內臟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系的學說。
臟和腑是根據內臟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區分的。臟,包括心、肝、脾、肺、腎五個器官(五臟),主要指胸腹腔中內部組織充實的一些器官,它們的共同功能
是貯藏精氣。精氣是指能充養臟腑、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腑,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個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內一些中空
有腔的器官,它們具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還有「奇恆之腑」,指的是在五臟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於一般腑的一類器官,包
括腦、髓、骨、脈、女子胞等。應當指出的是,中醫學里的臟腑,除了指解剖的實質臟器官,更重要的是對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概括。因此雖然與現代醫學里
的臟器名稱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卻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
心與肺
心主血,肺主氣。人體臟器組織機能活動的維持,是有賴於氣血循環來輸送養料。血的正常運行雖然是心所主,但必須藉助於肺氣的推動,而積存於肺內的宗氣,要灌注到心脈,才能暢達全身。
4、人體五臟六府養生時間?
據醫學專家的研究證明,人體生物鍾運作是有固定規律的,人體的新陳代謝活動在晚上11時至凌晨5時處於最低水準,但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大量增加,此時細胞生長和修復最為旺盛,細胞代謝峰值增高,細胞分裂速度比平時快7-8倍,因而肌膚對營養性護膚品的吸收力加強。
20:00-21:00 肌體和皮膚對外界刺激的抵抗能力降低,面部神經末梢及表情肌開始疲勞,眼周及下肢容易出現水腫。
21:00-23:00 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23:00-01:00 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熬夜不利排毒。
01:00-03:00 膽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熬夜不利排毒。
03:00-05:00 肺的排毒。咳嗽患者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正處於肺排毒,這時不應用止咳葯,以免抑制
廢積物的排除。
04:00-06:00 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05:00-07:00 大腸的排毒,有腹痛便急感,應上廁所排便。
07:00-09:00 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
06:00-08:00 從清晨開始荷爾蒙分泌量增加,而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分泌量則明顯減少,人體蛋白質合成受到抑。
08:00-12:00 肌體代謝最為旺盛,皮膚的機能和活力逐漸達到高峰,應激能力強,工作效率高。
12:00-15:00 午後肌體逐漸產生疲倦感,血液循環集中於消化系統,皮膚血液流量減少,對各種富含營養物質的護膚品吸收能力比較弱。
15:00-20:00 由於食物經過消化,微循環改善,組織含氧量升高,皮膚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逐步增強並達到高峰。這段時間最適宜到美容院作專業皮膚護理,還可配合健美操與健身等運動。
5、什麼是五色入五臟養生法?
中醫養生經常會提到五臟六腑,這里的五臟主要是指心、肝、脾、肺、腎,人體的器官很多,這五臟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五臟健康人才有精氣神,對五臟的養生中醫提出了「五色入五臟」的方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五臟指的是什麼
中醫的五臟是指心、肝、脾、肺、腎,六腑是指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五臟主要是貯藏精氣,六腑壬要是消化食物,吸取其精華,排除其糟粕。
五色入五臟養生法
五色入五臟是指常吃五種顏色的食物,可以分別滋養人的五臟,具體為:綠色養肝、紅色補心、黃色益脾、白色潤肺、黑色補腎。比如白蘿卜、銀耳等白色食物可以潤肺;黑豆、黑木耳等黑色食物可以補腎。
「五色入五臟」理論最早出自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古人認為,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都可以通過木、火、土、金、水五行聯系起來。所以便有了酸味、綠色入肝;苦味、紅色入心;甘味、黃色入脾;辛味、白色入肺;鹹味、黑色入腎的說法。
紅滋心——蘋果山楂抗疲勞
紅色食品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對心臟非常有益處,如紅蘋果、山楂、紅棗、西瓜、山裡紅、紅心蘿卜、桃子等。紅色食品還可以起到減輕疲勞、抗衰老、補血、補心、祛寒等作用。
青養肝——多吃梅子少喝酒
如果喝酒的時候配一點青梅子,那麼青色和酸味就能對喝酒者的肝起到雙重保護的作用,從而減少酒精對肝的損害。青色食品包括綠色蔬菜和水果等,是維生素的主要來源,主要功效是清理腸胃、促進生長、排毒。
黃益脾——南瓜香蕉助排毒
像南瓜、柑橘、香蕉、黃豆、玉米等黃色食品,可以起到養脾的作用,黃色食品可以提供維生素A和D,抗氧化,促進排毒,延緩衰老。
白潤肺——蘿卜豆腐也可貴
白色食品可以養肺,如牛奶、米面、豆腐、冬瓜、竹筍、山葯等。我們都知道,白色的蘿卜等可以化痰,而藕、梨、白色的肉也可以潤肺養肺,而且對預防心腦血管病、安定情緒、潤肺、促進腸蠕動都有很大的作用。
黑補腎——芝麻黑豆抗衰老
黑色是養腎的,黑色食物對於補腎、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抗衰老的效果是最為明顯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點黑色的食品,如黑豆、黑芝麻、桑葚、紫菜、黑木耳、茄子等。
歷代養生家把順應自然作為養生保健的重要方法。中醫學認為,人要保持健康長壽,不但人體內的臟腑經絡、氣血陰陽要維持相對平衡,人與自然也應保持協調統一。這就是中醫學的「天人合一」、「天人相應」學說。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五色養五臟的養生方法,看完了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五臟養生有進一步的了解,當然,不同地區、不同體質的人,養生的方法也不一樣,大家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養生。
6、吃什麼可以促進五臟六腑排毒
魔芋,黑木耳,豬血,海帶、葡萄,蘋果,梨子
腸胃入股消化不良的話,就會導致毒素在腸道中大量堆積,被人體吸收,給健康造成二次傷害,為腸道排毒可以多吃魔芋,黑木耳,豬血,海帶等食物。
肺部是最容易積累毒素的部位,人在呼吸的時候,空氣中漂浮的細菌,病毒,粉塵等有害物質隨之進入肺部,不但肺會受到傷害,而且有毒物質還會潛入血液循環危及全身;此外,長期吸煙的人群體內也會囤積大量毒素。肺部排毒可以多吃葡萄,蘋果,梨子等食物。
人的舌頭和心臟關系最為密切,當潰瘍長在舌頭上時,多認為時心臟有內火或是火毒,當心火旺盛成為火毒時,還會導致額頭長痘,出現失眠心悸等問題。這類人群日常飲食中應該多吃「苦」。
(6)五臟六腑養生擴展資料:
肝是五臟六腑的「好兄弟」 養生要養肝
肝為五臟之一,具有主疏泄、藏血、排毒等功能。肝的這些功能是否正常不僅會影響到肝自身,也會影響到其他臟腑。
這是因為人的身體是一個有機整體,身體中的五臟六腑、經絡等均是構成整體的一部分。它們在人體中各司其職,彼此相互配合,維持身體健康和生命的正常活動。
如果將身體比作工廠中的機器的話,那麼五臟六腑便是零部件,其中任何一個功能出現問題,均會影響到其他零部件的運轉,進而影響整體功能的發揮。
對此,清代的張志聰在《侶山堂類辯·草木不凋論》中說:「五臟之氣,皆相貫通。」
臟腑之間的精氣是相通的,為此必將「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其中任何一個臟腑的生理功能出現異常,均會出現連鎖不良反應。為此,肝若是出現了健康問題,自然也會波及其他臟腑。
對肝進行呵護,增強其他臟腑器官的功能,不妨從滋肝陰、補肝血著手,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應重視這一點。這是因為人到了中年,精血會日漸呈現出虛衰態勢。
比如有的人爬幾層樓就氣喘吁吁,有的人干點重活就渾身酸軟,實際上就是精血不足的症狀表現。精血不足則需要補,只有將精血補足,肝的各項生理功能相應增強,身體不適症才能得到改善。
7、五臟六腑指什麼?中醫解讀五臟六腑
中醫學認為,人的有機整體是以五臟為核心構成的一個極為復雜的統一體,它以五臟為主,配合六腑,以經絡作為網路,聯系軀體組織器官,形成五大系統。這是中醫學系統論的一部分。 五臟就是指:心、肝、脾、肺、腎 六腑指的是: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 「臟」是指實心有機構的臟器,有心、肝、脾、肺、腎、為五臟,加上心包絡又稱六臟。但習慣上把心包絡附屬於心,稱五臟即概括了心包絡。臟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故為五臟。 「腑」是指空心的器官,有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受五臟濁氣,名傳化之府,故為六腑。 【五臟】 心臟功能 一、支配意識——就是思考、記憶、判斷等精神狀態。心支配神氣,所以心患病時,就容易健忘、失眠,造成精神上的障礙。 二、支配血脈——心能支配血脈,所以它和肝一樣,與血虛及血滯都有連帶關系。 肝臟功能 一、儲藏血液——肝病會有血虛、血滯的現象,同樣的,血虛、血滯也會引起肝病的發作。 二、五臟之冠——有一個強健的肝,就不容易患疾病。反之,若是肝衰弱,就容易生病,身體衰弱、易患感冒、喉嚨發炎、淋巴腺腫大等,都是肝功能異常所引起。 三、厭惡拘束——肝有喜好舒暢、厭惡拘束的性質,所以精神上受到壓力,肝就會動氣、焦急,造成肝功能異常。更年期的障礙以及經理級的職業病,都是屬於這一類型的肝病。 脾臟功能 一、支配食物的吸收——脾將食物的營養吸收,並分解成容易吸收的養分,輸送到全身各器官。因為脾臟異常,往往會使消化能力衰退,造成營養不良,使身體消瘦。 二、支配肌肉、手、腳——身體過胖、太瘦或手腳冰冷,不想活動都是脾功能異常的症狀。 三、支配血液——脾的功能衰退,就會造成血虛的現象和容易出血的情形。 肺臟功能 一、支配呼吸——空氣經肺的呼吸作用進入人體內,供給所需的氧氣。肺部異常有氣喘、咳嗽等呼吸器官的疾病。 二、支配酸津液的循環——津液循環也在肺的支配下進行。肺若染患疾病,則肺部部會浮腫,皮膚會漸漸乾枯。 三、支配鼻子——自竇炎、鼻膿症的發生,表示肺已有毛病了。 腎臟功能 一、儲藏精氣——精氣有三種功能,其一為成長發育;其二是吸收食物中的養分,成為血氣的來源;其三即支配生殖作用。腎有儲藏精氣的功能,所以有人稱腎是人生命力的測量器,老化現象的出現就是腎虛的表示。 二、支配體內水分——體內所有的水分都在腎的支配下。浮腫、停滯、尿崩症、排尿次數頻繁等,都是由腎虛所引起的。 三、支配骨、耳、發——腎虛使人容易衰老,進而導致各種關節骨病,變彎、重聽、頭發脫落等現象的產生。 【六腑】 膽——胃、腸等器官何時進行消化工作,何時停止,這些都由膽來決定。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睡眠,使所有的器官進入休息狀態,需要相當的「決心」,所以膽虛的人常會失眠。 胃——能將食物消化成容易吸收的養分。食慾不振、消化不良、惡心嘔吐都是胃病的症狀。 小腸——在攝取食物的養分時,便將它們分為水、氣、血三種,然後輸入各需要的器官。消化不良、下痢、便秘都是小腸方面的疾病。 大腸——承受各器官吸收後的殘渣、然後排出體外。便秘、下痢是大腸方面的疾病。大腸發炎會使肛門紅腫,甚至造成痔瘡,導致肛門出血。 膀胱——將體內的水分集中在一起,然後送到各需要的部位,再將多餘的水排出體外。膀胱炎的症狀是浮腫、排尿次數頻繁。 三焦——能促進氣、血及津液的循環,使各器官充分發揮它們的功能,因此三焦患病,會連帶影響各器官的健康。 五臟養生要訣 人的生命以五臟為主體,協調臟腑的功能。是一條重要的養生法則。 寡慾——養心之道 中醫學認為,「心」為「君主之官」。《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說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指出了「神明」在思維,調節行為和統帥全身生理活動等中的特殊機能,而這些都是由「心」所主。「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人有「七情六慾」,慾望過大,好高騖遠,心神必然過於躁動,神不內守,亂而不定,必然憂亂臟腑,耗傷氣血,輕則招生疾病,甚至催人衰老,減短壽命。尤乘告誡人們,欲使養心,就要「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戒怒——養肝第一要務 書雲,大怒傷肝,血不榮於筋而氣激矣。氣激上逆,嘔血、飧泄、目暗,使人薄厥。《名醫敘論》曰 世人不終善壽,皆由不自愛惜,忿爭盡意,聚毒攻神,內傷骨髓,外乏肌肉,正氣日衰,邪氣日盛,摧殘身心非淺也。 節食——保養脾胃良方 從現代養生說,尤氏的「節食」保養脾胃觀符合科學飲食原則。專家們研究,長期飽食有四大危害 1。營養過剩,導致肥胖,可誘發許多嚴重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脂肪肝、膽結石、痛風等。所以,「肥而不壽,是百病之源」。 2。使血液酸化,由於長期過食,體內代謝增加,產生的酸性代謝產物過多而使血液酸化,而酸化的血液可誘發許多疾病,所以,醫學家們說 「萬病皆始於酸中毒」。 3。產生過多自由基。長期過食,尤其是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糖食物攝入過多,可促使身體產生過多的自由基。研究證實,自由基是引起衰老的「元兇」,它不僅促進病理性衰老,還可以加速生理性衰老。 4。引發老年性痴呆。研究發現,一種叫「纖維芽胞生長因子」的物質可促進腦動脈硬化,引發老年性痴呆。長期飽食,這種「纖維芽胞生長因子」物質在大腦中積聚,使腦動脈發生硬化,引發老年性痴呆。《本草綱目》雲 「飽食不節,殺人頃刻」。《退庵隨筆》中說 「所食慾多,心愈塞,年愈損。」美國抗衰老專家希爾嚴肅地指出 「長期飽食是用牙為自己掘墓,如果你為美食所誘惑,一味追求吃喝,那麼,它的危害會進入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最終會將你毀掉。」 養氣——養肺要旨 肺主一身之氣,是指人體一身之氣皆歸屬於肺,受肺之統領,凡元氣、宗氣、衛氣、營氣等,皆需要通過肺的呼吸得以敷布 而人體中各臟腑功能活動之氣及經絡、營衛之氣,皆賴肺的調節而實現其升降出入,發揮其特有的功能作用。可見,肺為氣之主宰。正如《素問·五臟生成》中說 「諸氣者,皆屬於肺。」 惜精——養腎之要 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精的盈虧,決定人的生長、衰老、死亡的全過程。人們常說「未老先衰」,就是因為腎虛之故。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說 「五臟為人身之本,腎為五臟之本。故欲長壽,須補腎。」
8、中醫五臟六腑是什麼 臟腑之間的關系
【導讀】五臟六腑,是人體各內臟的總稱。五臟包括:「心、肝、脾、肺、腎」;六腑包括:「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叫六腑」。 分別來說copy,五臟是貯藏精氣的(精氣,指精血津液),六腑是主食物的受納、消化、吸收、傳導和排泄的。因而臟以藏為主,腑以通為用。
美女中醫李智十二時辰養生法(上) 美女中醫李智十二時辰養生法(下)五臟六腑【五臟】「心、肝、脾、肺、腎」心主脈、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腎主骨。心開竅於舌、肝開竅於目、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腎開竅於耳和二陰。心,其華在面;肝,其華在爪;脾,其華在唇;肺,其華在皮毛;腎,其華在發。推薦閱讀五臟六腑指什麼 中醫五臟理論中醫教你辨認五臟六腑的垃圾毒素《五色食物養五臟》01肝臟養護小常識
9、吃什麼養五臟六腑
一、養心的食物
1.桂圓
可用桂圓肉泡茶常飲,還可以煮粥吃的,它有益心脾、補氣血、安心神的用途,心臟不太好的朋友們可以經常吃點哦。
它有益心脾、補氣血、安心神的用途
2.紅棗
紅棗中含有多量的、為造血不可缺少的營養素——鐵和磷,是一種天然的補血劑。對各種貧血、體弱、產生虛弱、手術之後氣血不足所致的心悸者,最為適宜。紅棗可用紅棗煎水服,或用紅棗煮粥食,或早晚空腹嚼食。
3.葡萄
性平,味酸甜,有補氣血的作用。滋養強壯,補血,強心利尿。治血虛心跳。
葡萄裡面有對於心臟很好的營養成分,所以心臟不好的人平時可以多吃一點的。
二、養肝的食物
1.韭菜
中醫認為春季吃韭菜,可起到祛陰散寒的作用,對養陽護肝本身就會有很大的幫助養肝。韭菜本身就具有助陽的功效,但是中醫認為韭菜含蛋白質更高,所以如果有痛風的問題的話,那麼最好不要吃了。同時韭菜還和一些中葯會發生反應,所以如果有吃葯的話,最好咨詢一下是否會和葯效產生反應。
2.葡萄
葡萄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和維生素,本身就具有提高血漿白蛋白的作用,葡萄中的果酸能幫助消化,促進食慾,同時對預防現代人高發的乙肝也有著很大的幫助。再者因為葡萄中本身還有的生物活性物質,可以消除體內的自由基,由其是對於那些肝臟功能本身就不是很好的人,可以起到一個輔助治療的作用。
葡萄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和維生素
3.綠豆
很多人都知道綠豆本身清熱解毒,去暑消水腫的作用。其實因為綠豆本身含有豐富的賴氨酸和氨酸,而這兩種營養素同冰糖結合就具有很高的食療價值,由其是可防止因為肝火旺而引起的上火。
三、養脾的食物
1.糯米
性溫,味甘,有補脾益氣的作用,脾虛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唐·孫思邈說:「糯米,脾病宜食,益氣止泄。」所謂脾病,乃指脾虛為病之義。《本經逢原》說得好:「糯米,益氣補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滯。若作糕餅,性難運化,病人莫食。」
2.紅薯
俗稱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綱目拾遺》認為番薯能「補中,暖胃,肥五臟」。脾虛之人,可用番薯當主糧,常食之。
俗稱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
3.薏苡仁
俗稱苡仁米、六穀米。有補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時珍說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經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補脾」的記載。脾虛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四、養肺的食物
1.銀耳
可做菜餚或燉煮食用,例如與百合或櫻桃加冰糖做羹。潤肺化痰、養陰生津,可治療陰虛肺燥、咽干口渴等症。
2.蘿卜
生食可治療熱病口渴、肺熱咳嗽;若與甘蔗、梨、蓮藕等榨汁同飲,效果更佳。具有清熱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的作用。
3.柿子
鮮柿生食能改善咳嗽痰多、虛勞咯血,紅軟熟柿,可治療熱病煩渴、口乾唇爛、心中煩熱等。柿子所具有的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的功效,適合冬季食用。
五、助腎排毒
腎臟是排毒的重要器官,它過濾血液中的毒素和蛋白質分解後產生的廢料,並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黃瓜、櫻桃等蔬果有助於腎臟排毒。
黃瓜:黃瓜的利尿作用能清潔尿道,有助於腎臟排出泌尿系統的毒素。含有的葫蘆素、黃瓜酸等還能幫助肺、胃、肝排毒。
櫻桃:櫻桃是很有價值的天然葯食,有助於腎臟排毒。同時,它還有溫和通便的作用。
10、怎樣鍛煉五臟六腑
練習有氧運動即可。
有氧運動可以加速血液循環,身體代謝隨之提高,從而各個臟器官自然就都運作起來了。
推薦有氧運動項目
快走,慢跑,騎車,打球,游泳等等,凡是大肌肉群參與的運動項目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