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才是養生之道
一葷一素一菇
2、為什麼注重養生的人身體往往不好?
養生之熱,遍及神州所有子民,所謂買櫝者是也,還珠者,不明養生之本,丟掉健康之謂。為何這樣說,君不見商人投其所好,有幾人沒有入之瓮?試問,有幾人在商家的狂轟亂炸之下,還有保持獨立思考的?
人參,燕窩,山珍海味,蟲草阿膠,腦白金,瑜伽,登山,氣功術,中醫,西醫加理療,廣場舞,維生素,佛家道家陰陽家,各位已經找不到自己的家!商人者,投其所好,擅長投機也,還有幾人可以獨善其身?那麼,自己分析下,以下各種方式,是否可以達到養生之目的:山珍海味,所謂純天然高級補品派,那試問:皇帝老兒,富賈巨商其平均年齡幾何?保健品,各種廣告吹的貌似吃了能和天上的織女約會,試問,生產保健品的老闆,老總,高級職員,總代理,總經銷健康狀況如何?
維生素技術派,整天兜里裝滿各種小葯,嚴格按照科學要求進補各種微量元素者,其壽幾何?各種資料沒聽說出現百歲老人的幾率在這類人群中出現,倒是有廣東,新疆,瑞士等偏遠地區小村莊百歲老人隨處可見,缺醫少葯,交通閉塞者,為何會出現長壽村?廟宇樓觀,吃齋念佛,清心寡慾,練氣補神,其壽滿天年者希,中途夭壽者眾,奈何?中醫者,各種補葯經年累月,壽盡天年者又有幾何?中醫平均壽命是具各行業之首,可具史料記載的,唯孫思邈一人,壽至146歲,雖然有說118歲,但也僅僅是此一人,縱如仲景之才,其壽也才70多歲。以上五條,大家作何感想?那各位目前所選養生之道是不是買櫝還珠之人呢?花了鈔票,丟了健康。當今之世,能夠看到長壽之人,多分布在窮鄉僻壤,這就說明窮鄉僻壤之人,自有長壽之術。是空氣,水,食物,地氣?非也,這些條件,富豪們分分鍾可以搞定,而未見富豪多有壽盡天年者,其中必另有它途!那麼是不是遺傳基因呢?有這個因素,但即便是基因遺傳,也和生活方式有關,人體的基因遺傳和身體環境是關聯的。身體環境和生活方式關聯,這在中醫學上有充分的證據,這里不做辯論。那現在說說,遺傳是不是唯一條件,我來舉個我身邊的例子:本人,鄉野之人,童年時有一鄰居,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家老人多,有三個都很老,70年代以前,物質匱乏,更何況他們家當時一老者,已經一百多歲,無疑經歷了很多次戰亂,從清末到民國再到新中國,中間的顛沛流離自不必說,老者逝去時是一百一十多歲,今年是2016年,他們家現在有一90多歲老者,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家長壽者都是女性,也就是說都是他們家媳婦,這是沒有血緣關系的,也沒有聽說他們家的女兒外嫁後的情況,只是其兒子這邊並未有長壽者,基因遺傳在這里說不通,養生嗎?農村至少以前沒這個概念,唯一解釋就是婆媳互相傳承下來的家族生活習慣。農村經濟上並不好,那麼,這個導致長壽的因素,唯一的可能是家族傳承下來的心態習慣!哦,還有,這位老者生活習慣是,每天吃餃子,每天至少吃一次。要肉餃子。所謂買櫝還珠者,以上各種養生之策,實為櫝也,其珠者,上古天真論也,只是珠落凡塵,其人未識。
中醫之術,能解決的是身體,身體只能為心之安康提供一個生理上的條件。心者---在修,其修心術者無它,上古天真論是也!!!
3、養生之鄉中葯養生之鄉是哪個城市
亳州市
4、養生之道
5、中國十大長壽之鄉是
中國十大長壽之鄉的長壽秘密 5月22日,山東省萊州市被中國老年學學會正式命名為「中國長壽之鄉」 。據介紹,中國老年學學會從2006年開始進行「中國長壽之鄉」的評審活動,並制定了15項考核標准。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有3項,一是百歲老人數量占總人口數的7/10萬,二是80歲及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數的1.4%以上,三是區域人均預期壽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71.4歲)3歲。目前,中國十大長壽之鄉為廣西巴馬、廣東三水、廣西永福、湖南麻陽、四川彭山、四川都江堰、河南夏邑、湖北鍾祥、江蘇如皋、山東萊州。
廣西巴馬:
巴馬人長壽的主要因素在四個方面:一是具有特殊的自然環境。境內山青水秀,環境優美,空氣新鮮,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特高,是一般平原地區的三十多倍;同時無環境污染,是天然的養生好地方。二是具有獨特的長壽食物。巴馬壽星們的食物主要有珍珠黃玉米、大米、小米、紅薯等,常吃的蔬菜主要是南瓜苗、紅薯葉、青菜、苦麻菜、雷公根、野藤菜、野蘑菇、香菇、木耳、竹筍等;油類以茶籽油、火麻仁、黃豆粉為主;他們多吃素食,少食葷腥。三是老人們堅持長期生產勞動。四是生活起居有規律,性格樂觀開朗。此外,巴馬的長壽還與飲礦泉水、喝中草葯酒及晚婚晚育之類的養身之道有一定關聯
廣東三水:
三水地處廣東西江和北江交匯處,飲用水源水質常年達到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標准。近年來,三水區大力進行環保整治,先後將17家工藝落後、污染大的立窯式水泥生產線全部關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持續的環境保護措施,使得三水區成為珠三角地區難得的生態綠洲。三水的百歲老人多生活於西江和北江河畔的村鎮中。長壽老人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非常樂觀的情緒、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的心態及濃厚的愛心。多數百歲老人出身貧寒,自小養成勤勞、好動、豁達的習慣。飲食清淡,喜歡吃粥和喝湯,吃本地生產的糧食、蔬菜、水果、魚、雜食等。
廣西永福:
悠久的人文歷史,山青水秀的居住環境,清新自然的空氣和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為廣西永福人延年益壽奠定了扎實基礎。永福縣積極倡導家庭成員之間互敬互愛,關系和美,每年要進行一次「和諧家庭」和「孝星」評選活動,推動和諧社會發展。永福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短夏長,人居環境好。境內河流縱橫,水質優良;森林覆蓋率達74.1%,空氣清新。老人們能長壽,除了自然條件、民風淳樸、鄰里和諧、心理健康外,還與他們的飲食有關。永福縣專門對各鄉鎮長壽老人起居飲食進行了充分的調查了解,共同研究設計了千叟宴菜譜,用料全部產自本地。主要有10道菜,包括金玉湯、壽桃、麻姑獻壽、百汁雞球、佛果釀、馬蹄膠、常安宮丁、板峽竹魚、錦壽面、福敬親人等,整個菜譜色香味俱全,而成本不足百元。
湖南麻陽:
麻陽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長壽老人?專家認為,該縣獨特的自然環境有利於長壽。麻陽地形奇特,西、南、北三面被高山環繞,朝東傾斜開口,海拔高差達1275米,這種特殊的地貌輪廓儼然一個天然「地磁場」。地下水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該縣的飲用水水質、大氣和室內空氣達標率均為100%,山河垃圾無害化處理達到100%,森林覆蓋率達56.48%。專家還發現,在這偏遠山區,一種被醫學界視為「長壽素」的負離子含量極高。這里歷年的平均氣溫在17攝氏度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尤其是丘陵地帶多瀑布、噴泉。民俗專家還認為,麻陽人住山寨則建吊腳樓,住平地則建二層高的房屋,保證了居住環境的通風和乾燥。
四川彭山:
因彭祖而得名的四川彭山是我國彭祖長壽文化的發祥地,具有家庭和睦、孝文化博大的人文背景和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由此形成了我國最早也是最完備的長壽文化發祥地。據悉,在彭祖房室養生術的長期熏陶下,彭山人科學地對待性,不視性為神秘,也不視性為洪水猛獸。對此,長壽專家蕭振禹表示,人類進入21世紀以後,實現社會和諧、保持健康長壽、不斷提高人的生命質量成為人們普遍的美好理想。彭祖的長壽文化,究其根源是建立在人體自身和諧及人與外界相和諧的基礎上,其核心就在於一個「和」字。彭祖的導引行房術、調攝療養術、膳食養生術和房室養生術四大養生術,其「適身、通神、一志、導心」八字要訣,分別從生理和情理方面補益健養人體,從而使人得以健康長壽,因此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青城鄉是成都市百歲老人最密集的地方。這里為何盛產壽星?生命學專家解釋,成都平原獨特的人文環境和地理環境造就了長壽之鄉。都江堰的長壽現象是一個綜合現象,它得益於都江堰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生活習性,比如適宜的溫度、物種的多樣性,以及對中草葯的運用。地理界一般認為,長壽有30%是遺傳因素,另外70%是外部環境影響。西南地區冬暖夏涼的氣候、舒適的生活環境都有利於生存。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王五一研究員認為,岷江流域土壤中豐富的硒元素可能是出現長壽的重要原因。
河南夏邑:
夏邑縣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冷暖適中。虯龍溝、巴清河、沱河、東沙河等河流橫穿全境,水質優良;空氣清新,大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准.當地物產豐盛,小麥、玉米、大豆、紅薯、蘋果、食用菌、各類時令蔬菜均是餐桌上常見的食品。飲食起居和日常生活特點突出:一是順其自然。種啥吃啥,四季常新的農作物和蔬菜,調劑製作一日三餐,少葷多素,保證了老人身體的新陳代謝能力,顯現出良好的養生效果。二是勤勞刻苦。動可延年,思能抗衰。大部分百歲老人操勞一生,克勤克儉,鍛煉出了過硬的身板,並養成了早睡早起、勤苦勞作等生活習慣,有效增強了身體的抵抗力。三是性格爽直,開朗豁達,勞動積極,樂於奉獻,一生樂觀、不生氣。「河南夏邑地理位置優越,歷史文化厚重,經濟發展迅速,生態保護堅決,民眾心態平和,長壽人口顯著,多項指標超過標准,評定為『中國長壽之鄉』名副其實。」
科技博覽----探秘長壽鄉之夏邑尋因1-----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
湖北鍾祥: </b>
鍾祥人之所以長壽,主要與四大因素密切相關:一是生態環境因素。鍾祥市境內與人體元素相關的礦產資源相當豐富。水資源豐富,全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在100%。還具有清新可人的大氣環境。二是人文習俗因素。 鍾祥長壽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尊老敬老的好傳統尤為突出,尊老敬老的遺風,一直流傳至今並發揚光大,涌現了很多尊老敬老的動人故事。三是勤勞好動因素。 鍾祥市的長壽老人基本上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或漁民),他們從小就下地干農活,勞動磨煉了他們的意志,也鍛煉出他們強健的體魄。四是飲食習慣因素。他們絕大多數堅持一日三餐,主食以米飯為主。對於菜類不挑食,葷素皆可。鍾祥自古以來盛產黃豆,豆腐、豆皮、豆乾、豆筋等一系列的豆製品便成了鍾祥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美味佳餚。鍾祥地處大洪山南脈,這里生長著一種稀有植物叫葛粉。野葛之根加工而成的葛粉可以說是一種難得的綠色保健食品。鍾祥的百歲老人還有一特點,就是愛吃「土雞蛋」。
江蘇如皋:
如皋長壽飲食文化的核心,可以用「淡、雜、鮮、野」四個字概而言之。如皋人的飲食習慣是粗茶淡飯,以素為主,拒絕大魚大肉、大油大糖、大吃大喝。青菜、蘿卜、豆腐是如皋人的當家菜、家常菜。吃的雜,什麼都吃,是如皋人飲食文化的又一特色。如皋百歲壽星中有93%的人,既吃大米、麵粉等細糧,又食玉米、大麥、元麥等粗糧。如皋地區田疇平曠,河港交錯,是一座新鮮食品的天然倉庫,使如皋人吃東西有條件講究個「出水鮮」。肉要當天宰的,蝦要當天撈的,魚要現剖的,文蛤要現劈的,青菜要早上拔的,毛豆要早上剝的,豇豆要早上摘的,芋頭要當場刮的,豆腐、茶干絕對要當天做的。如皋濱江臨海,四季分明,氣候濕潤,日照充足,無霜期長,適宜野菜蓬勃生長。如皋人飯桌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碧綠的野菜佐餐。
山東萊州:
中國老年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寶華表示,目前中國的長壽地區有三種類型:溫飽型、小康型和富裕型,萊州屬於富裕型。「萊州地理位置優越,歷史文化厚重,經濟發展迅速,生態保護堅決,民眾心態平和,長壽人口顯著,多項指標超過標准,評定為『中國長壽之鄉』名副其實。」萊州自古就有「齊魯之甲勝,天下之名疆」的美譽。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土壤肥沃,水質優良,綠化率高,空氣清新,這些都為萊州百姓提供了長壽的良好條件。萊州有悠久的敬老愛老傳統。長期以來,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年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愛護。近年來,該市開展了以「愛父母、敬老人」為主題的「孝德工程」。同時,萊州市還大力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不斷完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社會救助制度,為長壽老人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B>
6、中國最適合養生的地方是哪
傳統最適合養生的地方當屬三山五嶽。
三山:黃山、廬山、雁盪山。
如今,黃山、廬山仍然是度假勝地,那裡也有不少別墅休閑區。
五嶽:古代道家名山zd,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這些名山古時候都是帝王將相、文人墨客修身養性的地方,但就是因為世人都知道,人也比較多,加上發展並不平衡,導致了各種條件都有參差。但好在交通比較便利。
另外還有四大佛山,也適合修仙養生。安徽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其中,普陀山地處海域,還有挺多海鮮。內
還有湖北的神農架,也保持著比容較好的生態,對養生也很有幫助。四川的青城山、湖南的嶽麓山,也是不錯的養生之地。另外,雲南也有不少適合養生的地方,但因為交通不是特別便利,就要看是否適合自己了,比如大理的洱海、保山的騰沖(地熱資源豐富,有熱海溫泉)、玉溪的撫仙湖,也都不錯。
7、中國養生的好地方在那裡?
國內最適合養生的百5處地方,老少皆適宜
旅行到世界邊緣
百家號03-3108:50
浙江天台山,不但自然風光綺麗秀美,而且人文積淀深邃厚實。山上林木茂密,河谷縱橫,千年古剎、兵堡古寨散度落其中,蘊含了人文底蘊的深厚與古跡遺存的神秘。是綠色絕佳養生的旅遊勝地。
湖北武當山,自古以來,它以天下第一仙山的顯赫地位,吸引了眾多高真逸士到此隱居問、修煉、養生。
終南山,這里山美水秀答、奇石異洞,山環水繞,構成了一處人間仙境。終南山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隱居者修行勝地,山中景色怡人,山谷寂靜清幽,時時雲霧繚繞勝似人間仙境,到這里住的隱修者深居淺出於山巒之中。
湖北神農架,這里飛禽走獸時常出沒草叢,翔天之間。一切是那樣地和諧版寧靜,自在安詳。這里還有著優美而古老的傳說和古樸而神秘的民風民俗,人與自然共同構成中國內地的高山原始生態文化圈。
承德避暑山莊,山莊內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這里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台樓閣;有熱鬧權非凡的「買賣街」,也有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春野」。實在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乘涼納爽的好地方。
8、「養生」一詞最早出自哪句話?
「養生」一詞最早出自《莊子·養生主》中的「得養生焉。」
9、什麼地方最適合養生?
九江廬山附近老人身體強健的主要原因:風水極佳,養生妙招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大地充滿了生機。然而,早春天氣變化多端,是百病萌發的季節。因此,人們必須注意養生保健。
一、著裝適宜防受涼春天乍寒乍暖,氣候變化無常,加之人體皮膚腠理逐漸舒展,容易感受外邪,引起疾病。因此,天氣稍熱也不宜急於脫掉衣服,以防外邪侵襲,減少疾病的發生。初春養生應適當.「春捂」 保健專家認為,初春順應自然規律,適當「春捂」,調整起居飲食並增加戶外運動,少去公共場所,能起到很好的養生防病效果。 專家介紹,民間歷來有「春捂」的說法,從中醫理論講,「春捂」既是順應陽氣生發的養生需要,也是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春捂」易讓人忽視的是腿和腳,其實人體下半身的血液循環較差,易遭風寒侵襲,尤其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兒童,受寒後傷肺,易引發感冒、哮喘等疾病。 二、萬物復甦防瘟疫 冬去春來,陽氣升發,往往會引起舊病復發和各種病毒、細菌的傳播,如流感、流腦、百日咳、麻疹、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等。所以,要適應氣候的變化,注意防寒和身體鍛煉,以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 要做到: (1).保持生活、工作環境的空氣流通,定時打開門窗換氣。 (2).少去擁擠的公共場所。 (3).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並根據天氣變化,注意防寒保暖,注意個人營養和適當休息,增強免疫能力,防止各種疾病的發生。 (4).發現感冒、發燒、咳嗽等病狀及時上醫院看病。非典型肺炎並不可怕,只要注意預防、及時治療,是可以得到很好控制的。 三、適當增加活動量 春天,鳥語花香,生氣盎然。經過冬三月的收藏季節,人們應多做戶外活動,到山清水秀的郊外春遊,能使人心情舒暢,心胸開闊,對健康十分有利。專家提醒,春季鍛煉要多去戶外,但早春時節,身體各器官功能還處在較低水平,此時不宜進行激烈、長時間運動。一些節奏較慢且運動量不大的戶外活動更適於早春,如慢跑、步行、放風箏等。鍛煉結束後要立即擦乾汗液,以防著涼。 春季運動要有度 春天的運動和其他季節不同,需要走進大自然,從舒緩的運動開始,重在養護。 散步的時候最好選在日出之後或日落之時,不拘於形式,不要太快,順其自然、不疲勞就好。邊散步邊做深呼吸,能振奮精神、興奮大腦,使下肢矯健有力,特別適合體質比較好的中老年人和年輕人。 慢跑是春天最普遍而實用的運動,對於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體代謝能力和增強機體免疫力、延緩衰老都有良好的作用。 四、飲食調養更重要 中醫文獻記載: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飲酒不可過多,以免傷脾胃。所以人們的飲食宜甘甜少酸。老人、小孩尤宜多吃易消化食品,以利健康。 專家建議多食韭菜和菠菜 春季是肝旺之時,要少食葷菜和牛羊肉等燥性食物,否則會使肝火更旺,傷及脾胃。
廬山人文紀念園願景:聚財納福保平,紀念盡孝傳承揚文化
10、世界五大長壽之鄉分別是哪裡?
世界第五長壽之鄉--廣西巴馬縣巴馬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與百色、田陽、田東、平果、大化、東蘭、鳳山、凌雲等市縣相毗鄰,全縣總面積1971平方公里,人口23.8萬,現轄12個鄉鎮,境內居住有瑤、壯、漢等12個民族。是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中百歲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區,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中國人類聖地」。 巴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土地對於當地農民顯得萬分珍貴和珍惜。巴馬的山最高處海拔1216米,最低處221米,一般在600至800米之間,境內盤陽河由北向南悠然而下將巴馬一分為二,更是巴馬境內石山區和土山區的界河。巴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0.4℃,年無霜期337天以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晝夜均小有溫差,人居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十分宜人,風秀、谷幽、氣香、水甘是對這里綠色大自然恰到好處的概括。特別是這里的空氣十分的清新,被譽為天然氧吧,世外桃源。這里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一般為每立方厘米2500個,盤陽河谷及一些長壽村屯竟高達3萬多個 ,是首都北京的100至750倍。 巴馬是革命老區,是右江革命根據地的中心腹地。20世紀二三十年代初,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群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領導和指揮如火如荼的革命斗爭,著名的盤陽起義、萬崗起義和停歲阻擊戰就在這里打響。 雖然巴馬境內山多地少,人民生活、生產條件還較困難,但少有而宜人的自然因素令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里有一個叫「巴盤屯」的小村,村裡515人中,百歲老人就有七人,是聯合國評定壽鄉標準的200倍,人稱這里為「長壽聖殿」,更為特別的是這里的每戶人家都基本出一個教師,故此人們又將巴盤屯稱為秀才村。以前這里的孩子長到10歲才去上學,上了中學才能看到電視,頭腦發育的階段眼裡看到的都是險山、秀水、奇石,看不到污染本性的東西,但他們聰明,智商高,這么一個小村建國以來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大中專生63名,其中博士生兩名,研究生兩名,目前有兩名正在國外深造,無論從上著名大學的人口比率,還是從接受教育的時間條件來看,恐怕也是一些大城市望塵莫及的。 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獨特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巴馬壽鄉探秘游已列為廣西十大旅遊精品線路之一,境內有桃花源般令人難以忘懷的盤陽河秀麗風光,有被英國探險隊稱之為天下第一洞的百么洞、有令人如夢如幻般經歷三晝夜的祈壽宮(百鳥岩)水上溶洞;還有美如西湖的賜福湖風光、弄友原始森林、龍洪田園風光、龍洪天然八卦景觀、東山瑤族風情、瑤族競技大觀及好龍天坑等旅遊資源。 長壽之鄉這神秘而特殊的水土還繁育了眾e68a847a6431333335313865多珍貴土特產,其中巴馬香豬、火麻、紅粳米、珍珠黃玉米、茶籽油、板粟、黑麻山羊、蛤蚧、油魚、巴蕉竽粉絲等便是典型代表,由於它們均生長於獨特、封閉、無污染的自然環境中,被國際自然醫學會推薦為「綠色長壽食品」,特別是「巴馬香豬」曾是明、清時代宮庭貢品,十分名貴,巴馬因此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香豬之鄉」。巴馬是桂西茶油主要產地之一,現有油茶林26萬多畝。目前已開發生產的長壽系列食品有蛤蚧大力神酒、巴馬春、巴馬玉液,茶籽火麻調合油、精煉茶油、玉米香酥、玉米糊、旱藕粉絲。礦產資源主要有鈦、硅、錳、銻、鐵、金、輝綠岩、水晶、滑石、大理石、方解石、玻璃礦、雲母礦等。此外,瑤族善射,百步穿揚,全國的許多射弩冠軍就出生在巴馬的東山鄉,故巴馬還有「中國射弩之鄉」以及與周邊縣共同組成的「世界銅鼓之鄉」等殊榮。 巴馬的基礎設施建設迅速發展。公路四通八達,縣城位於國道323線和省道322線的交匯處,是桂西通往桂東南沿海地區和大西南地區的咽喉要地,距南昆鐵路70公里。可從田陽、田東、大化三條線路通往首府南寧。城市服務功能日趨完善,水、電、路、通訊等均較便利,銀行、保險、商業、學校、醫院、廣播電視、電腦網路等均已配套。 巴馬作為國家西部大開發地區的一部分,在享受國家特殊扶持政策的同時,已經出台一系列有自治縣特色的,更加寬松的適應西部開發的投資優惠政策。神奇美麗的壽鄉正在借西部大開發的東風,敝開胸懷,熱忱歡迎國內外各界人士前來投資興業、洽淡貿易、旅遊觀光、休閑度假,共創壽鄉輝煌、共享長壽之樂,為您添福增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