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經絡時辰養生

經絡時辰養生

發布時間:2020-05-05 03:32:23

1、請教十二時辰養生法

第一個時辰:子時(23:00——01:00)
子時膽經當令:子時一陽生,就是這個時辰人體的陽氣開始生發,人睡覺的時候不可超過晚上11點,子時一定要睡覺,經常熬夜會造成失眠的症狀!

第二個時辰:丑時(01:00——03:00)
丑時肝經當令:此時肝血生發,肝藏血,肝主筋!所謂筋,就是具有彈性的東西,人體的筋都與肝有關,如果筋的彈性沒有了,是由血出的問題,血供給筋,筋才付有彈性!丑時一定要熟睡,要不然就養不起肝血,不能達到血潤筋的目的!

第三個時辰:寅時(03:00——05:00)
寅時肺經當令:肺主氣,寅時肺的工作是分配氣血給其它臟器,心肝脾肺腎各需多少氣血都由肺來分配,這個時辰人要進入深度睡眠才可完成分配,也就是人睡得特死的時候,在這段時間中如果醒過來是最不好的。舉例說明:如果家中有心臟病的老人,要勸他(她)盡量不做早鍛煉,心臟功能不好的人,心的氣血分配不足的話,容易造成心梗,那是非常危險的!

第四個時辰:卯時(05:00——07:00)
卯時大腸經當令:卯時大腸開始排毒,這個時辰人要大便,一天當中此時是最順其自然的時候,人要大解不需要你去刻意去控制,它自然而然的就在這個時辰當中進行。還有一點肺與大腸相表裡,如果說大腸出了問題,也就是大解出了問題,要醫治從肺找原因!

第五個時辰:辰時(07:00——09:00)
辰時胃經當令:中上七點至點九點,胃開始活躍,從以上所講述的子時陽所開始開始生發一直到辰時,陽氣到達最旺的刻,要補充一些陰的東西,那就是食物,食物是主陰的,所以這個時辰當中人一定要吃東西,而且要吃好,要有豐富的營養,最重要的是吃早餐是不會發胖的!經常不吃早餐,會造成胃病,更嚴重導致胃癌。再補充一點,胃經的外現是臉部,舉個例子:通過觀察,一些經常喜歡吃冷飲的人,臉是好長痤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痘,人體內部是一個恆溫的環境,大量攝冷的食品,會慢慢造成胃寒,人體是具有自保功能的,會供成熱了,攻這個寒,這個熱供得越多,你會顯得更渴,就更原意去喝冷飲,胃還會再供出更多的熱量,這樣久而久之就形成胃燥為,最終把這個為會顯現在臉上,而形成痤瘡。所認好長痤瘡的朋友,不單只是關注臉部清潔,臉部手孔是不否被堵塞的問題,要從胃去找原因!

第六個時辰:巳時(09:00——11:00)
巳時脾經當令:脾主運化,脾和肺在中醫里同屬太陰,太陰就是分配,肺是分配全身的氣血,而脾是把胃消化後的食物所變成的氣血調出分配到人體的肉當中,脾想對於肺來說是一個前期而初步的工作。脾主一身之肌肉,脾出了問題,會造成肌肉鬆馳,全身無力。還有一個問題,脾在志為思,脾臟發達的人,頭腦會很靈活,關聯性會很強,不過一個人思考過度,會傷了脾臟,思傷脾。如果人身上出現了濕症,浮腫的病狀,皆屬脾的問題,從脾去治就可以了!

第七個時辰:午時(11:00——13:00)
午時心經當令:午時一陰生,這個時辰人體的陰氣開始生發,與子時陽氣生發相對。五臟心肝脾肺腎與五行金木水火土有著對應關系,心屬火、肝屬木、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午時要達到心腎相交,讓心火下去讓腎水上來便到達心腎相交的狀態,所謂心的神明為神,腎的神明為精,心腎相交的能力越強的人,這個人就顯得特有精神!那麼怎樣才能心腎相交呢?通過睡覺就可以實現,所以午時要小睡一會兒,通過心腎相交來養中精神,下午的工作學習都有幫助!

第八個時辰:未時(13:00——15:00)
未時小腸經當令:小腸主吸收,這個時辰小腸開始活躍,小腸把胃腐熟的食物的精華通過吸收之後分配各個臟器,所以中飯要吃多吃好,這個好就是營養和口味要相對較高才可以!還有一點心與小腸想表裡,一般在這個時辰,有些人會出現胸悶的狀況,可能是小腸出問題了,要注意對心的保護!

第九個時辰:申時(15:00——17:00)
申時膀胱經當令:膀胱經是從人的後腦一直到腳的一條經脈,這是一條可以上腦的經脈,申時是一天當中記憶力最好,工作效率最高的時候!腎與膀胱相表裡,在小便的時候是靠腎的力量將尿液從膀胱里輸送出去。最要的一點,膀胱經存儲津液,舉個例子:好多人有口唇乾燥的現象,那是唾沫分泌不中,唾沫的分泌跟腎有關,因腎屬水,腎水上不來就會出現口唇乾燥,而腎水又要靠陽氣帶動才可以上來,而陽氣又是通過膀胱經輸送的,所以老是出現口唇乾燥的水從膀胱經去治療就可以了!

第十個時辰:酉時(17:00——19:OO)
酉時腎精當令:腎主藏精,腎的神明為精,所謂精,就是相當於貨幣,什麼東西都可變現,精在人體里頗為重要,人體缺什麼,都由精去變現出來,精是支持人體活動的最基本的物質!腎是最具有創造性的器官,腎能造精,精能生物,如果腎氣大傷,也就是損了精,比如性生活過度,手淫過頻那都是損耗了精,常期無規律的大量的損耗腎精,容易衰老,對身體的危害是沒有窮盡的!如果有人在酉時發低燒,那就是腎精不足的表現!

第十一個時辰:戌時(19:00——21:00)
戌時心包經當令:心包經當令,陰氣正盛,陽氣將盡,喜樂出焉,也就是這個時候人應該去娛樂,去交流,這樣才能使人在這個時候感覺心情舒暢!

第十二個時辰:亥時(21:00——23:00)
亥時三焦經當令:所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上焦是主心肺;中焦是主脾胃;下焦是主肝腎,聯系兩兩器官東西就是稱三焦!最重要的一點,這個時辰是做愛的最佳時期,有了前一個時辰戌時的歡娛,現在這個時辰便對情侶夫妻之間做愛大有幫助的!

2、「十二時辰養生」和「四季養生」的啟示

希望您能把握養生的原則,百中醫的四季養生雖然產生於有四季變化的地方,但對四季沒有變化的地方依然適用度。中醫講求的即維護正氣,天時相應,比如春養肝,即春天萬物復甦,肝氣抒發,問此時應順應肝氣的升的趨勢,不要違反這種趨答勢,這樣就是順應就是養生就是護正。一天之內,早晨陽回氣初生,正午最強,下午漸衰,晚上陰氣逐漸增重,子時陰氣最盛,所以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中醫講求的即是天答時相應。

3、中醫講的時辰對應經絡有何根據?

中醫學的宇宙觀著重天、地、人合一。人體的健康,受氣節變化、地理環境、以致時間運轉的影響。每日的十二時辰(每兩小時為一時辰)與人體的十二條經脈息息相關,而經脈又與人體的五臟六腑相配。叄者的關系如下: 時間時辰經絡 / 臟腑23:00 - 1:00子時膽1:00 - 3:00丑時肝3:00 - 5:00寅時肺5:00 - 7:00卯時大腸7:00 - 9:00辰時胃9:00 - 11:00巳時脾11:00 - 13:00午時心13:00 - 15:00未時小腸15:00 - 17:00申時膀胱17:00 - 19:00酉時腎19:00 - 21:00戌時心包21:00 - 23:00亥時叄焦 根據「子午流注」的定律,如果經常在某時辰感到某臟腑不適,可能是該臟腑受病邪入侵,或較虛弱所致。不過,由於臟腑互相影響,問題可能出於其他臟腑。 一、什麼是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是中醫聖賢發現的一種規律,即每日的12個時辰是對應人體12條經脈的。由於時辰在變,因而不同的經脈在不同的時辰也有興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規律,對養生和用葯都有很大的益處。中醫哲學主張天人合一,認為人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人的生活習慣應該符合自然規律。把人的臟腑在12個時辰中的興衰聯系起來看,環環相扣,十分有序。 二、為什麼叫子午流注: 從字面看,是因『子午』、『流注』而得名。『子』和『午』是十二地支中的第一數和第七數。它們分別表示兩種相反相成、對立統一的范疇或概念,是我國古代用來紀時、標位以及紀述事物生長化收藏等運動變化過程或狀態的符號。「流」、「注」兩字,乃表示運動變化的概念。顧名思義,子午流注就是時空和運動的統一,是中國古代人天合一理論在傳統生命科學的體現。更簡單說,子代表陽,流代表陽生的過程,午代表陰,注代表陰藏的過程。子午流注遵循太陽變化的規律。陰陽的變化展開為四象,就是太陰少陽太陽少陰,用四季做為代表符號,其功能分別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亥子丑為冬,依此類推。人體的活動符合此規律時,身體處於自然的狀態,有消耗也有補充。如果破壞此規律,則只有消耗。生命處於能量加速損失狀態。 三、了解子午流注的意義: 從亥時開始(21點)到寅時結束(5點),是人體細胞休養生息、推陳出新的時間,也是人處於地球旋轉到背向太陽的一面,陰主靜,要有充足的休息,才會有良好的身體狀態。正如睡覺多的嬰兒長得胖,長得快;愛鬧覺的孩子發育不好。更簡單說,子代表陽,流代表陽生的過程,午代表陰,注代表陰藏的過程。子午流注遵循太陽變化的規律。陰陽的變化展開為四象,就是太陰少陽太陽少陰,用四季做為代表符號,其功能分別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亥子丑為冬,依此類推。人體的活動符合此規律時,身體處於自然的狀態,有消耗也有補充。如果破壞此規律,則只有消耗。生命處於能量加速損失狀態。 四、子午流注的內容: 1. 卯時( 5點至7點 )大腸經旺,有利於排泄。 2. 辰時( 7點至9點 )胃經旺,有利於消化。 3. 巳時(9點至11點 )脾經旺,有利於吸收營養、生血。 4. 午時(11點至13點)心經旺,有利於周身血液循環,心火生胃土有利於消化。 5. 未時(13點至15點)小腸經旺,有利於吸收營養。 6. 申時(15點至17點)膀胱經旺,有利於瀉掉小腸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氣。 7. 酉時(17點至19點)腎經旺,有利於貯藏一日的臟腑之精華。 8. 戌時(19點至21點)心包經旺,再一次增強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於消化。 9. 亥時(21點至23點)三焦通百脈,人進入睡眠,百脈休養生息。 10.子時(23點至1點 )膽經旺,膽汁推陳出新。 11.丑時( 1點至3點 )肝經旺,肝血推陳出新。 12.寅時( 3點至5點 )肺經旺,將肝貯藏的新鮮血液輸送百脈,迎接新的一天到來。 不同的經對應人體的不同的功能系統,比如小腸對應人體的吸收功能,並不是簡單只對應實體的臟器。 人類在大自然中生成並發展,與自然息息相關,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與自然必須和諧相處,是天人和諧的一體。傳統中華文化不講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視「順應天時」。 中醫哲學主張人的生活習慣應該符合自然規律,因此將十二地支作為每日節律的指稱。日節律是指人體一晝夜中陰陽消長、盛衰的情況,即每日的十二個時辰是對應人體十二條經脈,環環相扣,十分有序,稱為子午流注。依於子午流注,將良好的生活方式與規律作息結合,制定了十二時辰養生法。 1、丑時:(01∶00~03∶00) 氣血運行到肝。肝經旺,肝血推陳出新。 排毒時間:此時肝臟為排除毒素而活動旺盛,應讓身體進入睡眠狀態,讓肝臟得以完成代謝廢物。 丑時氣血流注於肝經。肝主血,因此這時的睡眠就是在養肝膽,在養血。而血相較於氣則屬於陰,主斂藏,所以十二生肖中,「丑」為「牛」,就是說此時生發之氣雖然更大了些,但不能只升不降,有約束收斂才可以有更大的作為,這就是中國文化的妙處和深刻。因此「丑」字從「又」(手),而連綴其三指,表示想要做事而寒氣冷冽無法作為。而中醫「肝為將軍之官,謀略出焉」也表達同樣的意思,將軍不只是英勇善戰,而是要考慮再三才能出擊。 2、寅時:(03∶00~05∶00) 氣血運行到肺。肺經旺,將肝貯藏的新鮮血液輸送百脈,迎接新的一天到來。 休眠時間:重症病人最易發病的時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時死亡,熬夜最好勿超過這個時間。 寅時氣血流注於肺經。中國古代正月建寅和十二經脈流注起於肺經都是代表開端的意思。是陽氣的開端,也是人的開端。一日之中寅時也是人身體各部開始由靜轉動,各部分對血、氣的需求量都開始增加,這時肺作為「相傅之官」就一定要擔當起均衡天下(身體)的職責,一旦「宣發」、「肅降」失職,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比如身體各部對血、氣的需求量的增加,會加重心臟的負擔,這就是許多心臟病患者死於凌晨三、四點的原因(西醫大概也不懂為什麼死於這個時間)。健康的人這時應該是深睡狀態,即通過深度睡眠來完成生命由靜而動的轉化。可是,身體虛弱的人或老人這時會出現失眠或醒來,這是因為身體各部位對血的需求量增加,相應的腦子得到的血減少了,用中醫的話說,就是只有「宣發」沒有「肅降」了,生命自然就危險了。 3、卯時(05∶00~07∶00) 氣血運行到大腸。大腸經旺,有利於排泄。 是起床的時候了,最好先空腹喝上一杯涼開水,以刺激大腸,有利於晨便,排除體內垃圾。 卯時氣血流注於大腸經。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寅時肺氣實了,卯時應有正常的大便,卯時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門開,代表二月,萬物因陽氣的生發冒地而出。 4、辰時(07∶00~09∶00) 氣血運行到胃。胃經旺,有利於消化。 早餐時間∶最好攝入一天營養的30%——50%。以保有一天的活力。 胃是人體後天之本,沒有良好的早餐習慣,對身體傷害極大。 辰時氣血流注於胃經。這時候人吃早餐就如同冒地而出的小草,被三月的斜風細雨潤澤一樣必須和重要,這就好像陽氣的生發要靠陰氣來養,大地需要雷電的鼓盪和春雨的潤澤。 5、巳時(09∶00~11∶00) 氣血運行到脾。脾經旺,有利於吸收營養、生血。 巳時氣血流注於脾經。中醫認為脾主運化,這也是吃早餐不會令人發胖的原因,如果人體脾的運化功能好的話,就可以順利地消化和吸收。「巳」在月份應四月,陽氣已出,陰氣已藏,山川萬物一片蔥蘢。 6、午時(11∶00~13∶00) 氣血運行到心。心經旺,有利於周身血液循環,心火生胃土有利於消化。 午休期,最好靜坐或閉目休息一下再進餐! 午時氣血流注於心經。中醫認為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而午時正是陰生,陰氣忤逆陽氣之時,正所謂「陰陽相搏謂之神」,對練功者而言,正是練「子午」功的大好時機,而對我們無力主宰自己氣血的人,只有睡眠最接近所謂的「心腎相交」了,所以子時一定要睡覺,午時一定要小憩,這是最能養精氣神的時機。「午」 在月份應五月。 7、未時(13∶00~15∶00) 氣血運行到小腸。小腸經旺,有利於吸收營養。 未時氣血流注於小腸經。《說文》說「未,味也。六月,滋味也。」而事物的滋味就是精華,中醫小腸的功能就在於吸收精華。 8、申時(15∶00~17∶00) 氣血運行到膀胱。膀胱經旺,有利於瀉掉小腸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氣」。 申時氣血流注於膀胱經。膀胱經為足太陽之脈,上額頭而至巔頂,氣虛、氣實都容易引起頭痛或兩目外鼓等症,健康的人這時則是學習和讀書的好時光,所以古人主張「朝而受業,夕而習復」。這時由於氣血容易上輸於腦部,學習效率就會很高。又,太陽主管氣化,這時應該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對養生很好。「申」在月份應七月。 9、酉時(17∶00~19∶00) 氣血運行到腎。腎經旺,有利於貯藏一日的臟腑之精華。 酉時氣血流注於腎經。「酉」是成就的意思, 在月份應八月。如果說早晨5~7點的卯時代表一天或一年的開門,那麼晚上17~19點的酉時則代表一天或一年的關門。自然天地與人體這個小天地,從這一時刻起開始進入秋冬的收斂收藏時機,此時身體所表現出來的病變都是腎的收藏功能出現了問題,而酉時發低熱則是腎氣大傷,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後的男子要注意這一點。 10、戌時(19∶00~21∶00) 氣血運行到心包。心包經旺,再一次增強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於消化。 戌時氣血流注於心包經。中醫認為這時人體的陽氣應該進入了陰的介面,這時陰氣正盛,陽氣將盡,而心包經之「膻中」又主喜樂,通常人們會在這時進行晚間的娛樂活動。 11、亥時(21∶00~23∶00) 氣血運行到三焦。三焦通百脈,人進入睡眠,百脈休養生息。 亥時氣血流注於三焦經。三焦在中醫里是個不容易說清楚的概念,「焦」字的意思是用小火烤小鳥,因此,三焦無論是指人體上中下,還是里中外,都是指生命處於一團融融溫暖氣息中,中國人形容它為「氤氳」,中醫把這氤氳交融的狀態歸屬於少陽……故而「亥」這個字非常有意思,像一男子摟抱一懷孕女子,而《說文解字》的第一個字是「一」,最後一個字就是「亥」,如果說「一」在古代文化中代表先天的混沌,那麼「亥」字則表示又回到初始的混沌狀態,生命的輪回重又開始。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我們始終能看到其精神內核的統一,無論是醫道,還是文字學,你始終能看到古人對宇宙自然生命的理解與態度,並不是只有太陽每日照常升起,,人類的生命與生活,也會沿著其本來的秩序運動和發展,都可以在結束的時刻一切又重新開始…… 這個時刻人們應該安眠,讓整個身體(三焦)都得到休息和休整,並從這種徹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機。 12、子時(23∶00~01∶00),又稱「人時」。 氣血運行到膽,膽經旺,膽汁推陳出新。 夜眠時間:經過整日忙碌,此時應該放鬆心情進入夢鄉,千萬別讓身體過度負荷,那可得不償失哦!這時的睡眠屬於淺眠期,多夢而敏感,身體不適者易在此時痛醒。 這一時刻本是陽氣發動萬物滋生之時,而人為萬物之靈,故假藉以為人之稱。中醫氣機升降沉浮理論認為:人身之氣機,日日俱從子時生發。「子後則氣生,午後則氣降」(張介賓)。子時氣血流注於膽經。這也是《內經》「凡十一藏取決於膽」一說的根本由來,也就是臟腑功能都取決於膽氣能否生發。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有這樣的體會,人們一般夜裡九、十點鍾會有睏倦的感覺,但熬到23點時又精神了,這就是膽經生發的緣故,但子時陽氣的生發之力尚小,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子」為「鼠」,這時陽氣雖小如老鼠,但異常活躍。因此,保證夜裡23點前睡覺就是通過睡眠保養這點生機。「子」在月份中又代表十一月,強調的是用冬天的收藏來養生機。 從亥時開始(21點)到寅時結束(5點),是人體細胞休養生息、推陳出新的時間,現代醫學提出維持人體生理時鍾的褪黑激素,在正常情況下以夜晚11:00到凌晨2:00為分泌最旺盛的時段,它可以抑制人體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使新陳代謝減緩,血壓下降、心跳速率減慢,五臟六腑得以休息及修復,加強免疫功能。 這個時段是人處於地球旋轉到背向太陽的一面,從中醫來說陰主靜,要有充足的休息,才會有良好的身體狀態。

4、什麼是12時辰養生法?

在不同的時辰,有不同的養生方法,這些方法是根據陰陽論、全身經絡運行等來制定的。

子時 (晚上23點~點,膽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進入淺睡眠
避免做的事:吃東西
怎麼養生:
晚上23點,天地陰陽對換,因此在這時候睡覺,最能夠滋陰、養陽、保持精神和體力,也容易入睡。此時脾胃已經休息了,吃下去的東西不能消化,容易堆積脂肪,造成肥胖。如果你不太餓的話,不建議有吃夜宵的習慣。

丑時 (凌晨1點~3點,肝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熟睡
避免做的事:喝酒、熬夜
怎麼養生:
凌晨1點,天地完全黑暗,必須熟睡,養好肝血。喝酒會阻礙肝臟排毒,所以要避免喝酒,特別是1點~3點這段時間。

寅時 (凌晨3點~5點,肺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熟睡
避免做的事:抽煙、早起床
怎麼養生:
凌晨3點,肺部開始排毒,必須熟睡,讓肺部休息,把精氣送到身體各部分。感冒的人此時易咳嗽,抽煙會增強症狀,3點~5點這段時間應避免抽煙。

卯時 (清晨5點~7點,大腸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起床上廁所大便
避免做的事:喝刺激性飲料
怎麼養生:
清晨5點,大腸開始排毒,6點是起床的最佳時間,應該上廁所大便。口乾時最好喝清水/果汁,不要為了提神而猛喝咖啡。

辰時 (早上7點~9點,胃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吃早餐、戶外散步
避免做的事:賴床、坐著不動
怎麼養生:
早上7點,胃部消化最活躍,應該吃早餐。輕微活動一下身體,能幫助消化,躺著、坐著都是不對的。

巳時 (早上9點~11點,脾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工作
避免做的事:睡懶覺
怎麼養生:
早上9點,脾臟吸收早餐的營養,全身充滿活力,頭腦也較靈活。在巳時,睡懶覺等於在浪費時間。

午時 (中午11點~13點,心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營養均衡的午飯、閉目養神
避免做的事:悲傷、抱怨
怎麼養生:
中午12點半,是午飯時間,食物種類豐富但不宜吃太多,不然會對你的精神造成負擔。在13點左右,閉目十五分鍾以調養心神。心主喜,心經運行時,千萬不要悲傷或抱怨。笑容有益於心臟。

未時 (下午13點~15點,小腸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喝水兩杯
避免做的事:激烈運動
怎麼養生:
未時是一天中最暑熱的時辰,在夏季,未時要避免外出和激烈運動,並多喝水。午飯營養被吸收,血液里黏稠稠的,喝兩杯涼水能稀釋血液,降低體溫。

申時 (下午15點~17點,膀胱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記憶力訓練、與人談話、喝水兩杯
避免做的事:憋尿
怎麼養生:
申時,這是人體反應最靈敏的時辰,記憶力與口才大增。是膀胱經當令的時侯,所以不該憋尿,要讓膀胱自然排毒。

5、在醫學里,十二時辰和十二經絡相對應,那麼十二時辰中應該如何進行經絡養生?

古代中國人民,結合十二地支,創造出了十二時辰這一獨特的計時方式。

而古代醫學,則將人體經絡與十二時辰相互對應起來,對人體養生提出了建議。

那麼就讓我們來領略古人的智慧,了解十二時辰對應的經絡。

【時辰養生法】十二時辰對應的經絡

膽經子時(23:00-1:00):


此時膽經最旺,膽汁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前入睡,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凡在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腦筋清楚,精神和面紅潤。反之,子時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膽汁缺乏新陳代謝的氣而變濃結晶,形成結石,猶如海水變濃曬成鹽此中一部門人還會是以而「膽怯」膽經這時要上床困覺,利於骨髓造血。

肝經丑時(1:00-3:00):

此時肝經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撐持,廢舊的血液裁減,新穎的血液孕育發生,這類代謝都是在肝經最旺的丑時完成。攝生學認為:「人卧則血歸於肝」。若丑時未入睡的話,肝還在輸出能量,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所以丑時前未入睡者,臉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肝經最旺的丑時是肝臟修復的最佳時段。

肺經寅時(3:00-5:00):

此時肺經最旺,「肺朝百脈」,肝於丑時推陳出新,將新穎血液提供給肺,經由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早晨臉色紅潤,精神抖擻。寅時,有肺病的人反映尤為強烈。肺經呼吸運作最佳的時候,而此時脈搏最弱。

大腸經卯時(5:00-7:00):

此時大腸經最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將充足的新穎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步入興奮狀況,完成對食品中水分與營養的吸收,排出渣滓。這時起床,大腸蠕動旺盛,適合排瀉。

胃經辰時(7:00-9:00):

此時胃經最旺,在7:00過後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過盛,表現為嘴唇乾,重則豁嘴或生瘡。胃經胃最活躍,此時一定吃早餐,每一天這時敲胃經最佳,開始工作人體的發電系統。

脾經巳時(9:00-11:00):

此時脾經最旺,「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現為消化吸收好,血的質量好,嘴唇紅潤。唇白標志血氣不足,唇暗,唇紫標志寒入脾經。

6、在十二時辰養生法中,每個時辰對應的養生方法是怎樣的?

 中醫十二時辰養生法
1、卯時(上午5~7點):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齒300次,轉動兩肩,活動筋骨;將兩手搓熱,擦鼻兩旁,熨摩兩目6、7遍;揉搓兩耳5、6遍;再以兩手抱後腦,手心掩耳,用食指放中指上,以中指叩擊頭枕部各24次,這叫「鳴天鼓」。然後去室外導引。


2、辰時(上午7~9點):導引結束後飲白開水或茶一杯;用手代梳,梳發百餘遍,以醒腦明目,防止脫發;然後洗臉、漱口、刷牙;入廁排便。早餐宜吃飽吃好。飯後徐徐行走百步,邊走邊按摩腹部,以助脾健運。

3、巳時(上午9~11點):或讀書,或理家,或種菜,或養花。疲倦時即靜坐養神,或叩齒咽津(唾液)。老年人氣弱,不宜高聲與人長談。因說話耗氣,宜「寡言語以養氣」。
4、午時(11~1點):午餐,只宜吃六七分飽。食後用茶葉水漱口,可去油膩,但剛飯後不宜飲茶。靜坐或午休。

5、未時(午後1~3點):或午睡,或練氣功,或邀友弈棋。
6、申時(午後3~5點):或讀書,或寫作,或練字作畫,或撫琴吟詩,或瀏覽報刊,或去田間小勞。

7、酉時(午後5~7點):練一段導引;晚餐宜清淡、宜少吃,可飲酒一小杯。晚飯後可在庭院散步、觀落霞、聽鳥鳴。
8、戌時(晚7~9點):睡前漱口刷牙;用熱水洗腳,以引血下行,防止老人上實下虛,上重下輕,坐床上練靜功,然後安眠。睡時宜「卧如弓」,向右側,以防壓迫心臟,以利膽汁排泄。
9~10、亥、子時(晚9至次日凌晨1點):「睡不厭蹴,覺不厭舒」,即睡時宜屈膝卧,醒時則伸腳舒體,變換姿勢,流通氣血。環境宜靜,安睡寧神以養元氣。
11~12、丑、寅時(凌晨1~5點):此時精氣發生,陰莖勃起。人以精氣為寶,老年人宜節制房事,但又不宜強制。老人以二十日或一月行房一次為宜。

7、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怎樣把肺寒排出

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日養生十二時辰養生法 )
現在大成之道國學研究院張成院長,張成百家講壇黃帝內經導師。就幫助各位從張成百家講壇黃帝內經角度出發,總結整理出來了,張成張成百家講壇黃帝內經,請大家耐心的閱讀本。
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在上午的時候,是陽長陰消,陽氣是升的時候,我們藉助這個天機,補給溫陽的葯,就比在其他時候給葯效果要倍增;相反在傍晚氣降的時候,陰長陽消,我們補給養陰的葯,效果就比其他時候好。十二時辰養生,可以幫助我們解毒,可以幫助我們養生,幫助我們預測疾病,幫助我們醫療,還可以幫助我們吃葯。
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對應十二臟腑的養生法則
現在我們把一天分為24個小時,而在古代人們則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相當於一個時辰,所以日養生也叫12時辰養生。12時辰和我們的五臟六腑以及經絡密切相關,在這12時辰當中,每一個時辰都有一個經、一個臟腑值班,所以,我們要針對每一個不同的時辰來保養其相對的臟腑。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依照怎樣的次序鍛煉經絡才能符合氣血盛衰和經絡運行的規律。
子時——睡覺保護陽氣
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半夜23點到1點的時候叫子時,這個時候是一天當中太極生命鍾的陰極的時候,按照陰陽消長的規律,這個時候陰氣是最重的,而陰是主睡眠的,那麼我們就要駕御這個陰陽的消長規律,在這個時候我們要處於熟睡的狀態。注意,不是這個時候我們才上床,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已經處在熟睡狀態了。那麼什麼時候該上床呢?應該在10點半左右。
子時的時候,膽經值班,膽是陽氣的一陽生,它是剛剛長陽氣,還很微弱,我們要特別保護這個陽氣,怎麼保護呢?最好用睡覺來保護,所以你夜半的時候,就請不要再去跳啊,唱啊的,而應該睡覺。要開始養陽氣,而養陽氣要從微小的時候就要保護它。
丑時——肝經造血時間
那麼丑時候是什麼時候呢?丑時候是1點到3點的時候,是肝經值班。肝經我們知道,它是主生發的,它這個時候的陽氣比膽值班的時候要生的大一點了。肝臟要解毒、要造血,就是在這個時候進行,所以半夜裡,千萬別去酗酒,千萬別沉迷於游戲了。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這個時候人體得休息,肝還要工作。有肝病的人多是愛熬夜的人,因為半夜肝要造血、要解毒,如果不給它喘息的機會,自然就容易發病。
寅時——號脈的最好時機
夜裡3點到5點是什麼時候呢?這時候叫做平旦。因為此時天氣要開始平衡了,陰陽開始平衡了。此時肺經值班。此時,天剛剛亮,這時候中醫號脈是最準的時候。我們可以看你的脈硬不硬,脈硬呢,40歲以上的人要考慮高血壓;二三十歲的如果脈緊,可能是不是這段時間工作壓力太大,還可能是有焦慮症。又緊又硬的脈叫做弦脈,如果是弦脈就要考慮你是不是有高血脂、動脈硬化了。
卯時——空腹喝水,排出毒素
卯時大腸值班。大腸經,就是早上5到7點鍾的時候。12時辰養生有個重點,就是卯時您起床後要喝一杯空腹水,就在5到7點鍾的時候。有便秘的人這樣做就可以幫助你減輕便秘。因為大腸在此時精氣開始旺盛,大腸一鼓動,再加上你的水的幫助,大便就下來了,就能幫助你解毒。要知道大便里的毒占人體所有毒的50%。卯時氣血流注於大腸經。卯時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門開,代表二月,萬物因陽氣的生發冒地而出,故是排便的最佳時機。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寅時肺氣實了,卯時才能正常的大便。
辰時——早餐營養葯均衡
到辰時的時候,是胃值班了。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這個時候是7到9點,7點鍾我們要吃早飯了,而這個時候是胃經值班,所以,胃是最容易接納的。早餐一定要有動物蛋白,要有一味葷,比如說你鹹菜就泡飯就不行,得加上一點有動物蛋白的東西要有肉,或者雞蛋都行。
巳時——工作學習的第一個黃金時間
接下去上午9到11點,是巳時,是脾經值班的時候。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脾經是主消化的,這個時候,它要吸收營養。而這個時候也大腦是最具活力的時候,是人的一天當中的第一黃金時間,是老人鍛煉身體的最好時候,是上班人最出效率的時候,也是上學的人效率最高的時候。所以,你必須吃好早飯,保證脾經有足夠的營養吸收,這樣,大腦才有能量應付日常的運轉。
午時——睡好午覺養陽氣
午時 13點到1點的時候,是心經值班。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這個時候大家要注意,心經值班的時候我們要吃午飯、睡午覺,因為按照太極陰陽氣化,這個時候陽氣最旺。《黃帝內經》說的,陰是主內的,是主睡覺,陽是主外的,主蘇醒。午時是陽氣最盛的時候,我們吃完午飯稍事休息繼續工作,這個時候也出效率。陽虛的人這個時候就要飽飽地睡,最養陽氣。那麼陽氣不虛也不盛,正常的人怎麼辦呢?我們午時只需休息半小時到一小時,養養我們的心經。因為我們的心臟很累,除非你身體很強的人,你可以不睡午覺,一般的我們還是要睡午覺。
睡午覺要平躺,這樣可以讓大腦和肝臟得到血液,有利於大腦養護。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有一句話,叫做「卧,則血歸於肝。」你要平躺你的血液才養肝,肝臟對人體有個重要的分布血液的作用,那麼你醒起來以後呢,肝臟可以把血液輸送到你的大腦,保證你的工作,所以要平躺。平躺下來了還有一個什麼好處呢?就是保護你的頸椎、你的腰椎。人的骨架,就像房子的柱樑,一天到晚的撐著身體,何其累也,所以你看年紀老的人,骨頭的病就多。午睡躺下,頸椎可以得到休息,腰也可以歇一會兒,長此以往,你就不會得腰椎增生、頸椎病,也不會得坐骨神經病等等,所以這個午時午休是很重要的。
未時——保護血管多喝水
午時過了以後,1點鍾到3點,就到了未時,這時小腸經值班。小腸經把食物里的營養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都送到了血液里邊,血液里邊就滿滿當當的,就像上下班時候街上的車,十分得擁擠。你這個時候必須要喝一杯空腹水,或者是茶也行,用來稀釋你的血液。因為人體這個時候血液營養很高,所以要稀釋血液,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
申時——工作學習的第二個黃金時間
未時過了就到申時了。下午的3點到5點之間,大家要注意了,這是我們的第二個黃金時間。這個時候小腸經已經把中午飯的營養都送到大腦了,大腦這時候精力很好,要抓緊工作,提高效率。
酉時——預防腎病的最佳時期
那麼到了酉時,也就是傍晚的5點到7點,這時候是腎經值班,您要再喝一杯水。這一杯水非常重要,它可以幫我們把毒排掉,還可以清洗你的腎和膀胱,讓我們不得腎結石,不得膀胱癌,不得腎炎。
戌時——工作學習的第三個黃金時間
再往下,到了17點到19點,此時是心包經值班。心包經值班的時候呢,我們的心氣比較順了。這個時候是我們一天當中的第三個黃金段,這個時間你可以學習,可以去散步去鍛煉身體。但是,當心包經值班時間快結束時,可能是你散步回來以後,你需要再喝一杯淡茶水或者是水,讓你的血管保持通暢。
亥時——准備休息
然後就到了亥時,亥時就是晚上的九點到十點,這時候應該休息,准備睡覺,或者是夫妻融洽等等,這都是最佳時間。到10點半你就一定要上床了。
這樣,12時辰養生就全部介紹完了。它的規律就是要按照經絡和臟腑,還有陰陽氣化來進行養生。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張成老師總結了一首歌訣,有助於您更好的遵照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
寅時天亮便起身,喝杯開水樓下行;
定時如廁輕如許,卯時晨練最宜人;
辰時看書戲幼孫,巳時入廚當灶君;
 午時進餐酒少飲,未時午休要抓緊;
申時讀報寫詩文,酉時戶外看流雲;
戌時央視新聞到,閉目聆聽好養神;
亥時過半快洗漱,子時夢中入畫屏;
丑時小解一時醒,輕摩「三丹」氣血盈;
脈絡通暢心如水,一覺睡到金雞鳴
張成百家講壇黃帝內經由大成之道國學研究院張成院長原創,如轉載請註明本文出處。

與經絡時辰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