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冬季養生膳食

冬季養生膳食

發布時間:2020-05-04 22:43:09

1、如何冬季養生,分別從飲食,起居,運動等方面來論述

冬季是一個寒冷的季節,南方的冬季不是那麼太冷,如果你生活在北方的話會真正體驗到什麼叫做冬季的寒冷,冬季養生保健很重要,下面來看看冬季養生保健知識手冊。


冬季養生保健的原則及方法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在冬季,人們習慣把房子的門窗關得緊緊的,如此會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產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氣體等,將使室內空氣受到嚴重污染。 人在這樣環境中會出現頭昏、疲勞、惡心、食慾不振等現象。另外,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好發季節,茵此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調節飲食
冬季膳食的營養特點應該是:攝取充足的、與其曝寒和活動程度相適應的熱能。營養素的比例,以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別佔15~23%、25~35%、 60~70%為宜。礦物質的攝取量也應較平時需要略高一些。維生素的部分,應特別注意增加維生素C的需要量。攝取足夠的動物性食品和大豆,以滿足優質蛋白 質的需求,適當增加油脂,其中植物油最好達到一半以上,此外,蔬菜、水果和奶類得攝取量也需充足。

斂陰護陽
冬季,由於自然界陰盛陽衰,寒氣襲人,極易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冬季養生應從斂陰護陽出發。首先要盡量早睡晚起。冬季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可使意 志安靜,人體潛伏的陽氣不受干擾,這是冬季保健首先要注意的。其次,要十分注意背部的保暖。背部是陽中之陽,風寒等邪氣極易透過人體的背部侵入,引發疾 病。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冬日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陽氣受到傷害。接著要避寒就暖。冬天氣候較冷,人們要注意盡量待在溫度室中的房間哩,減少外出次數。如要 外出,就要穿上保暖的衣服和鞋襪。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冬天洗澡,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傷風感冒,並誘發呼吸道疾病等。茵此應減少洗澡次數,及洗澡過程的保暖 動作,幼兒、老年人及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注意。 

適度進補
在一般民眾的觀念里,寒冷的冬天是進補的好時節,中醫對人體的調節滋補十分講究,根據天人相應,時臟對應的理論,冬季屬腎,腎主臟精而為生命之元,故冬月為四季進補的最佳 季節。意思是天氣與人體方面四季時令對應五臟,冬季宜調理腎臟,腎是生命之元,茵此冬季進補重要的是滋補腎臟,腎強壯人體亦強壯。
根據中 醫「虛則補之,寒者溫之」的原則,在冬季膳食原皂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哩,以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補」,應選用富含蛋白 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可選食:糙米、玉米、小麥、黑豆、豌豆等榖豆類;生薑、韭菜、大蒜、蘿卜、花椰菜、木耳等蔬菜;羊肉、牛肉、雞肉、豬腰子及 鱔魚、鯉魚、鰱魚、帶魚、蝦等肉食;核桃、桂圓、栗子、芝麻等果品。體質虛弱的老年人,冬季可常吃燉母雞、瘦肉、蹄筋,常喝牛奶、豆漿等,可增強體質
現代醫學認為,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基礎。
在此要特別提出的是,冬令進補最好能夠享醫師諮詢,以免誤用不適當的葯才,反而造成身體的不適。例如:腸胃有問題的人,一定要小心選擇適當的葯膳,否則過於滋膩辛辣的補葯,容易造成腸胃的損傷。最好可以請中醫師調配適合個人腸胃的葯方,燉煮不同口味的葯膳,如此不僅可以達到冬令進補的目的,還有健脾顧胃之功。

2、冬季有哪些養生食譜和膳食

冬季到來,經常呆在辦公室中的白領里有哪些簡單易行的辦公室養生,來緩解冬天乾燥天氣帶來的各種不適症狀。下面我們就來教大家學以下幾招辦公室冬季養生秘招!即方便又可行哦! 1、 綠豆湯:祛體熱、排毒養顏 把保溫杯和洗干凈的綠豆先用開水燙過,綠豆放進保溫杯再注滿開水,一定要開水啊,蓋緊蓋子過兩三個小時就可以喝了,就這么簡單,豆子全熟而且沒有豆皮,喝湯或者吃豆看個人喜好了,喜歡甜的喝的時候放糖就好了; 2、 燜牛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 牛腩肉,煮熟,加西紅柿等。趁熱放入杯中,密封。半天以後,肉爛湯濃,如同罐悶牛肉; 3、養生粥:滋補元氣,有止瀉功效,生津液,暢胃氣 把米淘洗干凈後,放入杯中,倒入滾開的水,淘洗一下,避免有生水殘留在米粒上,然後倒掉,再放入適量的滾開的水,蓋好蓋子。 大米一般2個多小時就成粥了,如果是玉米糝、紅豆、綠豆等難煮的,提前一天晚上臨睡前裝好,第二天一早即可食用; 4、 紅棗桂圓湯:養心安神、滋陰補血 將100克紅棗和50克桂圓放入不銹鋼保溫杯中,沖入1000克沸水再悶上20分鍾就好了。還等什麼呢?快拿起手中的保溫杯,親手施展辦公室養生的秘招吧!

3、冬季養生食療的好方法有那些?

1、枸杞:養肝明目。冬季是補腎的好季節,而枸杞是補腎佳品。枸杞性味甘平,歸肝、腎經,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對腎臟和肝臟都是寶。在空氣乾冷的冬季,眼睛易干澀、流淚,常吃枸杞還能緩解這些症狀。

2、大棗:補中益氣。大棗對身體好處不少,民間有「一日吃仨棗,一生不顯老」的說法。中醫認為,大棗性味甘溫,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是冬季上佳的滋補品。它富含鐵元素,可促進血液循環,病後體弱、貧血患者以及冬季手腳冰涼的女性都適合用大棗調理身體。

3、當歸:活血祛寒。天冷時食物能幫人體禦寒,1800多年前的中醫經典著作《金匱要略》中,就有一款特別適合寒冷季節食用的「當歸生薑羊肉湯「,主要成分之一當歸,被歷代醫家譽為「血中聖葯」。

當歸性溫,入肝、心、脾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作用。當歸並非只適合女性使用,凡是血虛、血瘀的病人,表現為血虛頭痛、頭暈心悸、面色萎黃、跌打損傷、皮膚感染、血虛腸燥便秘都可試用。

4、白蘿卜:去火化痰。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薑」、「十一月蘿卜賽人參」。白蘿卜是冬季的時令蔬菜,也是養生的好食材。中醫把肺看做「嬌臟」,是外邪首先侵襲的地方,立冬後需特別呵護。

白蘿卜性涼,味甘辛,歸肺、胃經,對肺胃有熱、痰多、氣脹食滯、消化不良、大小便不暢的人尤其適用。在食用上,它有兩個最佳搭檔:如想發揮止咳效果,就將白蘿卜和冰糖搭配,共同達到除痰潤肺、和中止咳的作用。

抑制咽喉發干、疼痛的症狀,可把白蘿卜與青果煎煮後當茶飲,能很好地緩解肺胃熱盛引起的咽喉腫痛。

5、紅糖:化瘀散寒。冬季強調溫補,紅糖性溫、味甘,入脾經,能「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具有化瘀散寒、暖胃健脾、緩解疼痛的功效。

對體寒虛弱、造血功能下降的老人,尤其是大病初癒者,紅糖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是物美價廉的補品。而且,紅糖是未經精煉的粗糖,保留較多維生素和鐵、鋅、錳等礦物質,營養價值較高。

4、冬季養生食譜哪些

您好: 冬季養生要根據萬物收藏,腎氣水旺的特點,在衣食住行幾方面注意調理。現將平時收集的有關冬季養生的資料,展示於此。 衣冬季氣候寒冷,衣著應以溫暖舒適、利於氣血通暢為原則,因為適體的衣服有如養生之妙葯。 食冬季飲食上應以保陰潛陽為原則。元代營養學家忽思慧,在他編著的《飲膳正要》中指出冬氣寒,宜食以熱性治其寒。主張進熱食,並給予溫補陽氣類膳食,故多選用羊肉、狗肉、蝦、韭菜、麻雀蛋、木耳、龜等食物。不可食用生冷食物,宜食用菠菜、豆芽等新鮮蔬菜。冬季飲食宜少咸增苦,以養心氣。因為冬季腎水正旺,咸屬水、心屬火,多食鹹味則助水克火,令心受病。心屬苦味,多食苦味之品,以保心腎相交。冬季起床後可先進熱飲,如乳酪蓮子桂圓棗湯之屬,以益心脾;或飲醇酒,以鼓舞胃氣。由於冬季活動減少,人體新陳代謝減慢,因此,老年人飲食不宜過飽,食後可摩腹、緩行以助消化。 住冬季起居,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養人體陽氣,晚起,以護人體陰氣,使人體陰陽平衡。冬季應特別注意保持室內溫度。室內溫度太低,易傷人體陽氣,室溫過高,則易致疲勞,還易引發外感和其它疾病。冬夜臨睡時,叩齒三十六下,晨起亦然。 行大雪天外出歸來,腳寒不可立即以熱水浸洗。觸寒而回,寒若未解,不可便吃熱湯熱食,須少頃方可。冬日將起床時,宜擁被披衣少頃。長期冷水漱口,可除齒患。牢齒之法,宜晨起叩齒三百下為宜。 冬季練功應根據不同地區氣候和體質情況而定。氣候異常時,清晨可在室內活動,以靜功為主。風和日暖之日,清晨可在室外活動,以適應冬季氣候,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

5、冬季養生飲食小常識

1、冬季用大棗、紅糖、桂圓、生薑熬湯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流通、益氣補血、安神驅寒的功效。
2、冬季常吃羊肉、狗肉這些性溫的食物,可以起到驅寒解表、促進血管擴張、改善體表血液循環,使大家全身暖和。
3、冬季可以用西洋參泡茶,能夠起到益氣潤肺、滋陰補陽的功效,對於體質較弱的中老年人有益冬季養生保健。
4、冬季常吃一些芝麻和花生,可以對身體起到增強禦寒能力、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5、冬季可適當吃點生薑,人們常說「冬有生薑,不怕風霜」。常食生薑能促進血液的循環,可發汗,並有促進胃液分泌以及腸管蠕動,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作用。生薑還有抗氧化作用,臨床上常將生薑用於外感風寒、頭痛、咳嗽、胃寒、嘔吐等症的輔助治療。
6、 冬季不能忽視飲水,有不少人認為冬季寒冷,人體出汗少,可以少飲水或不飲水,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冬天雖然人體出汗少,但組織液通過皮膚蒸發也可失去不少水分,一個成年人一天要失去約600毫升水,這種水蒸發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故也稱「無感蒸發」。人在呼吸時,也會失水,呼吸道在吸進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時,必須保持表面的濕潤,每天僅此就要消耗掉500毫升水,加上排便失水,人體一天排出的水分約在 2500毫升左右。冬季人體只要損耗5%的水分而未及時補充的話,皮膚就會皺縮,肌肉也會變得軟弱無力,體內代謝產物滯留,人便會感到疲勞、煩躁、頭痛、頭暈和無力,甚至還會誘發更為嚴重的疾病。

6、冬季養生食譜有哪些?

冬季養生食譜
第一:羊肉燉蘿卜
材料:羊肉、白蘿卜、料酒、生薑、食鹽

做法:將白蘿卜和羊肉洗干凈,後切塊備用;將羊肉放入開水中焯五分鍾左右,然後去除浮沫取出羊肉;將羊肉、料酒還有生薑一起放入鍋中,燉煮到大約六分熟的時候放入准備好的白蘿卜;等到全熟之後加入食鹽就可以服用了。
功效:這道食譜具有很好的補中益氣的作用,特別適合一些體虛、腰膝酸軟以及腎虛還有脾胃虛汗的患者服用。在冬天服用一些羊肉燉排骨,能夠很好的溫暖身體。
第二:牛膝蹄筋
材料:牛膝、豬蹄筋、蘑菇、辣椒、雞頭、紹酒、生薑、蔥、火腿、食鹽
做法:將牛膝清洗干凈之後切斜刀口片備用;就豬蹄筋放入碗中,加入適量的清水蒸煮大約四個小時,酥軟之後就可以去除,後放到冷水中浸泡兩個小 時,去除外膜就可以洗干凈取出瀝干水分備用了;
將火腿切絲、蘑菇切絲、蔥姜貝斯備用,雞肉切丁;將主題還有雞肉放到蒸碗的底層,隨後放入牛膝,上面一層 放火腿以及蘑菇,上面則放上蔥姜,後加上各種調味品和水就可以進行蒸煮了,大約三個小時之後就可以服用了
功效:這道食譜對於肝、腎具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服用之後能夠起到祛風濕以及強健筋骨的作用。
第三:蓮藕豬脊髓湯
材料:蓮藕、豬脊髓、蔥姜、料酒、食鹽
做法:將蓮藕清洗干凈之後去皮,後切厚片備用;將豬脊髓清洗干凈之後放入開水中焯一遍,後瀝干水分;將准備好的蓮藕以及豬脊髓一起放入砂鍋中,加入調味品以及清水,慢燉大約兩個半小時就可以了;起鍋之後去除蔥姜,加入食鹽就可以直接服用。
功效:如果是一些由於腰肌勞損導致的腰痛、腰膝酸軟或者是四肢無力的情況,那麼在冬天休息的時候服用這道蓮藕豬脊髓湯,能夠很好的輔助身體恢復健康。

第四:牛內紅棗湯
材料:紅棗、牛肉、料酒、薑片、食鹽
做法:將牛肉清洗之後切小塊,紅棗去除果核洗干凈;將牛肉和紅棗一起放入鍋中,後加清水、料酒、薑片進行燉煮;等到牛肉軟爛之後加入食鹽就可以了。
功效:冬季養生食譜有哪些,這道食譜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服用之後具有很好的補中益氣的效果。
第五:麻油拌菠菜
材料:麻油、菠菜、食鹽
做法:將菠菜洗干凈之後切段,後放入開水中焯一遍,取出瀝干水分裝盤備用;隨後在菠菜上面加入少量的食鹽,後淋上麻油就完成了。

功效:這道食譜雖然製作簡單,但是所含有的作用以及營養價值卻非常的高。專家告訴我們,服用這道食譜之後具有很好的下氣調中的功效。
第六:天麻燉烏雞
材料:天麻、烏雞、白茯苓、川穹、薑片、料酒、香菜、食鹽
做法:將烏雞宰殺干凈,然後放入開水中焯一遍,去除血沫還有浮沫;將准備好的中葯材洗干凈,後放入烏雞肚子中,後用針線縫好;將縫好的烏雞放入砂鍋中,加入料酒、薑片以及清水燉煮大約一個小時;加入適量的食鹽,二十分鍾之後就可以撒上香菜起鍋了。
功效:烏雞具有很好的活血作用,一些女性的婦科疾病或者是內分泌問題都能夠很好的解決;使用的中葯對於一些頭痛、失眠具有很好的療效。這道食譜服用之後,對於身體具有很好的補虛作用。
第七:麻油拌菠菜
材料:魚肉片、山葯、蘿卜、蔥姜、胡椒粉、澱粉、雞蛋、食鹽
做法:將山葯去皮之後切成細末備用;魚肉片中就愛如適量的澱粉以及食鹽,加入一個雞蛋攪拌之後腌制二十分鍾;將腌制好的魚肉放入油鍋中炸制金黃 色;留下少量的油爆炒蔥姜,後放水;燒開之後放入准備好的山葯、魚肉以及蘿卜絲還有食鹽,小火燉煮二十分鍾,加入胡椒粉就可以氣過了。

7、冬季養生食譜大全

喜歡喝冰飲料,換成喝涼的,再換成喝常溫,再到溫熱的調整作息及飲食習慣,並適當加強體百育鍛煉,同時有意識地多吃一些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喝些 「鄭9味紫葡茶」 冬季是健康「儲蓄」的最好季節。冬季閉藏,萬物休整,神志深藏度於內。人在這時只要順應這一時令,遵循「冬藏」養生之道,做到多「儲蓄」、少「透支」,就能健康長壽。
將紅小豆洗凈,放入溫水中煮熟,然後放入小米、大棗。大棗以7—10枚為好,小米200g,紅小豆40g。水適量煮熟後放在電飯煲中,隨時內可以食用。也可以喝鄭9味紫葡茶,改善內環境,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製品、海帶、紫菜、貝類、牡蠣、沙丁魚、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容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

8、冬季養生保健食譜

推薦食譜一:魚膠煲骨湯
【材料】魚膠15克,豬骨或雞骨適量。
【做法】魚膠洗凈,提前泡發3小時,將魚膠、洋參放入燉盅,加水適量,煲數小時後加調料即可食用。
【功效】本湯適用於健脾養血、補腎益精。
推薦食譜二:魚膠洋參湯
【材料】魚膠15克,洋參數zd片。
【做法】魚膠洗凈,提前泡發3小時,將魚膠、洋參放入燉盅,加水適量,燉2小時後加冰專糖食用。
【功效】本湯適用於健脾養血、補腎益精。
推薦食譜三:魚膠蓮子枸杞湯
【材料】安南魚膠、成鰵魚膠20克蓮子、枸杞適量。
【做法】魚膠洗凈,提前泡發3小時,將所有材料洗凈,放入電燉鍋,加水上高檔燉3.5小時,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本款營養湯專為食療寒胃、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有根治療效。體寒,東怕冷者也適合。
推薦食譜四:魚膠排骨湯
【材料】魚膠15-20克,排骨適量,當歸、黨參、金蟲草、芹菜。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凈,放入燉鍋中燉3小時(芹菜好了再放)。
【功效】:健腦、益智、補血補氣,屬利心腎。強化脾胃五臟,提高免疫力。

9、冬季養生飲食

冬季養生的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腎氣旺,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而保證腎氣旺的關鍵就是防止嚴寒氣候的侵襲百。冬季飲食應遵循「秋冬養陰」、「養腎防寒度」、「元憂平陽」的原則,飲食以滋陰潛陽、增加熱量為主。
冬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鵝肉、鴨肉、蘿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時,還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專原則: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咸,心主苦,當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屬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冬季飲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為此類食物屬「飲」,易使脾胃之陽氣受損。

10、冬季養生小常識大全

冬天是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是一年的結束,亦是下一年的開始,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養生對來年的健康至關重要。冬季養生應該從「不」開始。具體如下:

1、不妄補

很多人認為冬季是一個進補的黃金季節,在冬季到來時各種補品大量食用,也有不少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推出了各種「套餐」「搭檔」。其實冬季適當進補就行,冬季主要在於閉藏,不是外泄。

過量進補反而會導致身體平衡被打破而形成病態,尤其是過量使用補陽、補氣之品反而導致體內精氣的外泄,造成「冬不藏精」。所以冬季應該適當進補,不可妄補,尤其是人參、鹿茸等這樣的補氣、補陽「利器」更應慎重。

2、不妄吃

冬季天寒地凍,吃上一頓麻辣火鍋,出上一身汗,好多人會感到很舒服,殊不知這是在耗散人體的陽氣。在冬季應該以補養陰精為主,切不可妄用大熱之品。當然在冬季更不能吃一些寒涼之品,以免損傷脾陽,影響脾胃運化,破壞消化系統。

總之,在冬季應以平和而滋潤的飲食為主,如多喝一些粥類,適當放一些大棗、枸杞子、桂圓、銀耳、百合,酌加少量生薑,可以補而不膩,潤而不燥,為冬季進補之佳品。禁忌大量大熱之品如羊肉、辣椒等,大量大寒之品如水果、冰激凌等。

(10)冬季養生膳食擴展資料:

3、不妄喝

在冬季很多人都喜歡喝點白酒暖暖身,其實適量飲酒是有益健康的,可以溫通血脈、祛風散寒,產後常用方生化湯就是以白酒煎服。但是白酒畢竟屬於溫熱之品,過度飲用會耗散人體陽氣,另外過量飲酒還會生濕生痰,令人痰多、眩暈以及精神不振。

4、 不妄作勞

冬季不應該熬夜,要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利陽氣潛藏,陰精積蓄。冬氣之應,養藏之道,在冬季鍛煉身體應當適當,不能像其他季節一樣揮汗如雨,微微出汗即可;在冬季應該適當減少洗澡的次數,更不能長時間泡熱水澡,經常洗桑拿,以免耗散人體陽氣;

同時在冬季應該注意節制房事,調養生息,使精氣藏。

與冬季養生膳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