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天目山養生

天目山養生

發布時間:2020-05-04 19:59:19

1、酵素青梅想養生怎麼吃法最合適

用減肥產品自飲食控制減肥1.食慾控制克制食慾每餐攝取您往量百七十星期zd您胃自縮食慾自降 數肥胖患者都胃口則通葯物治療降低食慾2.少吃餐少吃餐 三餐飲食習慣細更餐數您覺飢餓候吃越內慢越能減少余脂肪堆積α-亞麻酸減肥食用富含α-亞麻酸食品能效減肥α-亞麻酸能效解體內余脂肪目前市面款亞麻速溶粉富含25%亞麻酸減肥效明顯喝醋鼠另兩項處比起喝水倒霉同伴前者膽固醇水平血壓都要容更低些自本半田研究所近藤君做更進步體實驗結引癢數據表示攝入15毫升醋受測者都變 瘦格外胸部腹部位置望採納祝功

2、道教的創始人究竟是誰??

東漢末年,張道陵的正一明威道和許遜抄的凈明忠孝道立;北魏寇謙之始立道教;唐太宗尊為國教。
後漢時,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遂有黃巾之亂起,張角號太平道,張脩號五斗米道,又有張魯行天師道。三張雖皆兵敗,但張百天師之名在民間已廣為流傳。後人藉助民氣,為道教立傳,以張魯的度祖父張道陵為第一代天師,才有了道教。

3、鐵皮石斛哪種最好

巴馬蘭百牌子的鐵皮石斛好,推薦。

據宋朝最完善最科學的醫葯書《本草圖經》之記載: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今荊、湖、川、廣州郡及溫、台州亦有之,以廣南者為佳。

(古廣南今指廣西及靠近雲南一帶)巴馬度是廣南鐵皮石斛的主要分布回地和原產地,巴馬蘭農業科技公司在世界長壽之鄉廣西巴馬擁有300畝鐵皮石斛有機基地,首創智能生態科技完全復原整個野生生長的生態系統。

建立了廣西首個石斛全產業鏈物聯網溯源系統,種植全程禁止使用化學農葯及化學肥料,並且通過歐洲權威的瑞士SGS的315項農葯殘檢測,全球率先達答到歐盟有機食品認證標准,是廣西甚至國內最名貴鐵皮石斛,成為代言巴馬匹配世界長壽之鄉的高端養生食材。

廣西巴馬蘭長壽科技有限公司,斥巨資入駐素有世界長壽之鄉的廣西巴馬縣西山鄉福厚村小弄竹屯建立鐵皮石斛基地。我們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家,這也是巴馬蘭投資建設的第一期基地。

4、7月份適合去哪裡旅遊養生好去處

我國四大避暑勝地-北戴河
北戴河是秦皇島久享盛名的旅遊景觀,這里自然環境優美,有金色的沙灘,遼闊的大海,清新的空氣和四季皆宜的氣候,是人們旅遊休閑的理想場所。
北戴河海濱風景度假區是全國44個重點名勝風景區之一,東有鴿子窩公園,西有聯峰山公園,公園內松柏參天,鬱郁蔥蔥,景色怡人。北戴河東北角的鷹角亭是觀賞海上日出的絕佳地點,日
出時,一輪紅日從天水相連處一躍而出,滿山滿水俱是一片金黃,在欣賞了壯觀的海上日出之後,還可以在退潮的海灘上撿拾海星、海蟹,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交通:北戴河距北京380公里,距天津243公里,交通頗為方便。從北戴河火車站乘5路公交車或從秦皇島火車站乘3、4路公交車,到北戴河海濱站下車即可。
住宿:北戴河自古即是旅遊勝地,當地有眾多高檔賓館可供選擇,也有不少小旅店和家庭旅舍,價格相對較為低廉。
我國四大避暑勝地-雞公山
雞公山巍峨聳立在豫鄂兩省之間,主峰海拔811米。山上怪石嶙峋,谷中瀑布飛濺。植被豐茂,是天然綠色基因庫。雞公山森林覆蓋率97%,人們稱之為天然的「生物寶庫」、「豫南綠色明珠」,是踏青、避暑、療養的理想去處。雞公山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為開展各種特色旅遊活動提
供了很好的舞台。
雞公山馳名中外,山上建有異國情調的別墅500餘幢,享有「萬國建築博物館」的美譽。
我國四大避暑勝地-莫干山
莫干山系天目山向東北延伸的主峰之一。它巍然屹立在德清縣西部,距杭州82公里,離上海239公里。杭(州)寧(南京)公路和杭(州)長(興)鐵路在山的南坡繞山麓經過。莫干山以蔭山為中心,東西寬約15公里,南北相距12.5公里。莫干山因傳說中的莫邪、干將在此鑄劍而得名。當年干將刻苦磨劍的地方,就是現在的劍池,劍池旁的一塊大石,稱為「磨劍石」;觀瀑橋上
方一塊巨大的岩石,稱為「試劍石」。莫干山以清涼世界聞名遐邇,山上百餘座別墅樓閣,翠竹遍野,林木蔥蘢,泉瀑滿谷,雲霧變幻,環境清幽,氣溫一般比杭州、上海等地低6—7℃,夏季特別涼爽宜人,是著名的避暑勝地和旅遊勝地,同北戴河、廬山、河南雞公山並稱為中國四大著名避暑勝地。
我國四大避暑勝地-廬山
廬山,又稱匡山或匡廬,傳說殷周時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結廬隱居於此,後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廬幻化為山,故而得名。位於九江市南36公里處,北靠長江,南傍鄱陽湖。南北長約25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雲中山城牯嶺鎮海拔約1167米。
廬山雄奇秀拔,雲霧繚繞,山中多飛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勝古跡遍布,夏天氣候涼爽宜人,是我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和避暑療養勝地,於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古人雲「匡廬奇秀甲天下」,自司馬遷將廬山載入《史記》後,歷代詩人墨客相繼慕名而來,陶淵明、謝靈運、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陸游、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餘位詩人相繼登山,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名篇佳作。蘇軾所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繪了廬山的景色,成為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名篇。
近代以來,廬山成為政治風雲人物的度假之地,山上現存有多座張學良、蔣介石、毛澤東、周恩來等人住過的別墅。

5、有誰要一起去天目山買房的叫上我 ,現在不到10萬就可以買一套

where?

6、濮陽縣哪裡有收玉石的

一、姓氏源流
張(Zhāng 張)姓源出有四:
1、出自黃帝之後代揮。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由此可知,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是為河北張氏。
2、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3、出自賜姓或他姓、他族改姓。據《讀史方輿紀要》所載,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氏。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改姓張氏的。
4、其它姓氏改姓張。據《三國志·魏志》所載,三國時,曹魏名將張遼,改聶姓為張姓。另有韓、姬等姓人士和鮮卑、匈奴、契丹等眾多少數民族改姓張姓。
得姓始祖:張揮。張姓的誕生很古老,約有五千年歷史。在人文初祖黃帝時代,黃帝有一子叫少昊清陽氏,少昊之子揮自幼聰明過人,愛動腦筋。一次,他觀看夜空,從星星的組合中得到啟發,經過研究,發明了弓。在當時人類基本以狩獵為生,弓的發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於是黃帝封揮為專門製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稱「弓長」,又將官名合二為一賜他「張」姓。張揮成了張姓人的始祖。

二、遷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張氏,大體上都有分支始祖及遷徙原因。 河東張氏,出自晉司空張華裔孫吒子,自范陽徙居河東張氏;始興(今廣東省韶關市東南蓮花嶺下)張氏,亦出自晉司空張華之後,隨晉南遷,至君政,因官居於韶州曲江;馮翊(今陝西省大荔縣)張氏,出自東漢司空張皓少子綱,東漢時任廣陵太守;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張氏,出自張嵩第四子睦,東漢時任蜀郡太守,始居吳郡;清河東武城(今河北省清河縣東北)張氏,出自漢留侯張良裔孫司徒張歆,歆第協,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內徙清河,傳自彝,為後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樂;河間(今屬河北省)張氏,為漢北平文侯張倉之後,世居中山義豐;魏郡(今河南省安陽市)張氏,世居平原。 晉代有中原張氏遷至福建;唐高宗總章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中原張姓軍校隨從;唐僖宗中和年間,王潮、王審知入閩,又有河南固始人張睦隨同前往,後被封為梁國公,福建張氏,大致以居住地分為鑒湖、金坡、板橋等派,此後有的又遷往廣東,均稱其始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北宋末年,隨著金兵佔領黃河南北及蒙古軍隊的南下,為躲避戰亂,張姓又一次大舉南遷,經過多次的南遷,從而使得張姓在宋代至元明清時期分布於大江南北各個區域,形成了一支支龐大的族系,其中不乏有許多名門望族,並使張姓成為我國幾大姓氏之一,且始終位居前列。從清初開始,閩、粵張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進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移居海外的張氏,現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美、英、法、澳大利亞、巴拿馬等國家和香港地區。今日張姓分布北方地區多於南方,絕對人數以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四省為最多,佔到全國漢族張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六。張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位的大姓。有人口近億,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零八。

三、歷史名人
張 儀: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政治活動家、軍事家和外交家,張儀的連橫戰略增強了秦的力量,加快了中國的統一進程。
張 良:西漢謀臣。(公元前?-公元前186),漢初大臣,城父(今安徽省亳縣)人,劉邦的重要謀士。和蕭何、韓信等人輔佐劉邦創建了西漢王朝,封留侯。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張 騫:西漢外交家,陝西城固人。兩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國與中亞各國的友好往來。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張騫前往大月氏國(在今中亞阿姆河流域)。他的使命是幫助該區人民起來抵抗侵略者。張騫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獲釋後再度前往中國以西的地方探險。他的旅行路線經過阿富汗,直達現在的烏茲別克共和國境內的撒馬爾罕。當時尚無人到過中國以西這么遠的地方。因此,張騫給皇帝帶回了在中國第一次聽到的關於印度、中東以及歐洲諸國的消息。後來中國商人帶著絲綢和玉石,沿張騫所經過的路線,翻山越嶺來到中國西北並穿過了戈壁沙漠。這條路線後來被稱為「絲綢之路」。
張 角:東漢傑出的農民起義軍領袖,他組織發動的農民戰爭給漢政權以沉重的打擊。
張 衡:東漢科學家、文學家,河南南陽人。他在天文上一改「蓋天說」,提出「渾天說」,繪制星象圖,發明「渾天儀」、「地震儀」等。
張 飛:字冀德,燕人,三國時名將。為蜀國五虎上將,戰長坂名震於時。傳與劉備、關羽結義於桃園,世稱桃園三結義,被後世所傳誦。
張 遂:唐朝天文學家,河南省南樂人,唐初開國功臣張公謹之孫,少聰敏,博覽經史,尤精於歷象、陰陽、五行之學。為避武則天之侄武三思,而出家做和尚,法號一行。唐玄宗即位,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歷法、氣象、地震的調查統計工作,支持「渾天說」。後人只知其善演算法,他演算法方面的書籍早已散佚,是世界上第一個測出子午線的人。
張 旭:唐代大書法家,江蘇蘇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後乃下筆,逸勢奇絕,連綿回繞,人稱「草聖」。
張 謇:江蘇南通人,清代著名實業家和政治活動家。張謇創辦的大生紗廠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並開創了士林一代新風。
張 瀾,愛國民主人士。(1872-1955),四川南充人。他是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著名愛國人士和教育家。1949年9月,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先後擔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和全國政協副主席。
張擇端 字正道,北宋畫家,東武(今山東省諸城)人。曾在北宋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事繪畫,因為丟失官位家居,以賣畫為生。宣和年間翰林待詔,擅長「界畫」,尤善畫舟車、市街、城廓、橋架皆獨具風格。他的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圖》、《煙雨風雪圖》和《西湖爭標圖》等。最著名的作品是《清明上河圖》,據說歷時十年完成,歷經輾轉,後為明賈似道得手,迭經明清兩朝皇室收藏。曾被溥儀帶至關外,是中國古代繪畫作品中的極品,存北京故宮。
張道陵:原名張陵,字輔漢。東漢沛國豐(今江蘇省豐縣)人,留候張良九世孫,生於吳之天目山。通達五經,曾入太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任巴郡江州(今重慶)令。後棄官隱居北邙山(今洛陽北)。漢章帝、漢和帝征沼皆不就。與弟子王長杖策入淮,經鄱陽(今波陽),溯流至雲錦山(今貴溪龍虎山)煉丹,修長生之道,三年丹成。聞巴蜀診氣為害,遂與弟子赴四川鶴鳴山(一作鴿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傳道。在四川灌縣創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稱張天師。
張仲景:東漢醫學家,河南鎮平人。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著《傷寒雜病論》,造福人民,為後人尊為醫聖。
張僧繇:南朝梁代吳中(今江蘇省蘇州)人,著名書畫家。創造了「凹凸法」的繪畫手法,與顧愷之、陸探微並稱魏晉三大畫家。
張景岳:明朝中醫理論家,浙江紹興人。他闡發了醫易相通的中醫理論,對中醫理論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張居正:明末著名政治家。字叔大(1525-1582),號太岳,湖廣江陵(今屬湖北省)人。穆宗時入閣,神宗時為首輔,綜核名實,信賞必罰,整飭紀綱,推行一條鞭法,為相(明太祖朱元璋時已經沒有宰相的設置,但是他卻有宰相的實權)十年,海內稱治。卒謚文忠。著有《太岳集》、《帝監圖說》等。
張德成:清末義和閉首領。直隸新城(今河北省高碑店)白溝河人。船夫出身。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4月在靜海(今屬天津市)獨流鎮設拳壇,所部團民稱「天下第一壇」。6月下旬串閉民五、六千人至天津,在紫竹林等地抗擊八國聯軍。天津淪陷後,回獨流鎮准備再起,不久在靜海王家門被地主殺害。
張大千:名愛(1899-1983),又名秀,季菱,字大千,別號大千居士,或逕署「署人張大 千」,當代著名畫家。四川省內江人,幼年受擅長繪畫的母親和以畫虎著稱,自號「虎痴」的二哥張善的熏陶指引,並從名師曾農髯,李梅閹學詩文、書法和繪畫。除臨摹歷代名跡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為師,經過刻苦鑽研,獲得了卓越的成就。一生作畫無數,遺作甚多,與齊白石並稱「南張北齊」。
張自忠:著名愛國將領。字藎忱(1890-1940),山東省臨清市唐元村人。自1914年投筆從戎之日起,張將軍便將自己的生命和熱血奉獻給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抗戰期間馳騁抗日沙場,屢建戰功,一九四零年壯烈殉國於湖北。張自忠將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五十多個同盟國中殉職最高的將領,也是抗日戰爭期間為國捐軀的唯一的國民黨上將級軍官,對於他的壯烈殉國,舉國同悲,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分別題寫「盡忠報國」、「為國捐軀」、「取義成仁」的輓詞。
張太雷: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江蘇省武進人,中共早期黨員之一。1920年參加北京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陪同共產國際代表,先後在北京、上海與李大釗、陳獨秀等會談,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同年6月以中共代表身份出席共產國際三大。1922年8月參加中共中央杭州會議,主張國共合作,建立反帝反封建統一戰線。曾任中共第四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五屆中央委員,八七會議上當選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1927年領導廣州起義,任總指揮。同年12月12日,在赴前方指揮戰斗途中,遭敵伏擊,壯烈犧牲。
張學良: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國民黨軍陸軍一級上將。西安事變的組織者。字漢卿,號毅庵,奉天(今遼寧省)海城人。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之長子。發動「西安事變」,促進了國共兩黨合作,共同抗日,為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不朽功績。2001年在美國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勞比醫院病逝,享年101歲。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清河郡:漢時置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省清河東南)。此支張氏,世居武城,其開基始祖為漢留侯張良裔孫張歆。
范陽郡:三國魏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縣(今屬河北省)。此支張氏,其開基始祖為東漢司空張皓之子張宇。
太原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太原市西南)。此支張氏,其開基始祖為北魏平東將軍、營州刺史張偉。
京兆郡:漢時置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此支張氏,其開基始祖為西漢御史大夫張湯。
敦煌郡:漢武帝從酒泉郡分置,治所在敦煌縣(今甘肅省敦煌縣西)。治河西走廊西端。
安定郡:西漢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東晉移至安定(今甘肅省涇川北)。這支張氏為西漢趙王張耳之後。
襄陽郡:漢始置襄陽縣,東漢末始置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省襄樊市)。其後襄陽歷為郡、州、道、府之治所。此支張氏始祖為張安之。
洛陽郡:秦始終置縣,東魏置郡。漢、魏時治所在今洛陽市白馬寺東洛水北岸;隋、唐代移治漢城西十八里。
河東郡:秦時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治今天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
始興郡:三國吳由桂陽郡分置,治所在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南)。治轄相當於今廣東省連江、曲江、韶關一帶。
馮翊郡:漢武帝置左馮翊,三國魏改為馮翊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省大荔)。
吳 郡:東漢末年分會稽郡置。治所在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治轄今江蘇省長江以南一帶。
平原郡:西漢初置,治所在平原(今平原縣西南)。治轄相當於今山東省西北部平原縣一帶。
河間郡:原為戰國時趙地。漢高帝置郡。治所在樂城(今河北省獻縣東南)。治轄在今河北省中部河間縣一帶。
中山郡:戰國時為中山國,漢高帝置郡。治所在盧奴(今河北省定州)。治轄相當於今河北省北部地區。
魏 郡:漢高帝初置。相當於今河北省魏縣,河南省浚縣,山東省冠縣之間地區。治所在鄴縣(今河北省臨漳西南)。
蜀 郡:戰國時秦置,治所在成都(今屬四川省)。治轄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帶。
武威郡:西漢置。相當於今甘肅省黃河以西,武威以東地區。治所在武威(今甘肅省民勤縣東北)。
犍為郡:西漢建元六年置。屬益州,在今四川省宜賓縣西南。治所在敝邑縣(今貴州省遵義市西)。
沛 郡:漢高帝將泗水郡改為沛郡,東漢時改為沛國。治所在相縣(今安徽省濉溪縣西北)。
梁 郡:漢高帝置梁國,南朝宋改為梁郡。相當於今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碭山一帶。治所在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南)。
汲 郡:西晉泰始二年置,不久即廢。治所在汲縣(今河南省汲縣西南)。
河內郡:楚漢之際置。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北岸武陟縣一帶。治所在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
高平郡:西晉泰始元年將原山陽郡改為高平郡,在今山東省巨野縣一帶。治所在昌邑(今山東省巨野縣南)。
上谷郡:戰國燕設置,秦時治所在沮陽(今河北省懷來東南)。
2、堂號
百忍堂:唐朝的時候,張公藝九世同居,這對當時的世風影響很大。唐高宗親到他家請他介紹和睦相處不分家的經驗。張公拿起筆來寫了100個「忍」字呈給高宗。高宗很佩服,獎勵了張公100尺綢緞。
此外,張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清河堂」、「金鑒堂」、「孝友堂」、「親睦堂」、「冠英堂」、「燕貽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誼堂」、「源流堂」等。

五、宗族特徵
1、得姓較早,源遠流長。
2、張氏一族,枝繁葉茂,各郡望 字行輩份排列有序,清光緒年間張允選等修《張氏族譜》,有山東黃縣一支字行為:「基業可久,名望堂昭,衍慶為志,肇錫永超。」張綬青刊修《張氏族譜》,有江蘇潤城張姓一支字行為:「好學用典,有文斯遠,積慶之家,儒宗以衍,運際昌明,時乘光顯。」據民國一九三五年張勉西所修《張氏族譜》,廣西桂林張姓一支字行為:「增其心性學,器宇自溫純,積厚垂麻遠,國恩申錫頻。」

============================================================

〖張姓宗祠門楣題辭〗

金鑒家風 百忍傳家

「金鑒家風」出自唐朝著名宰相張九齡的故事。張九齡,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玄宗為求治國安邦這策,長治久安之計,諭張九齡總結列代治國之經驗,張洞察秋毫,明斷事理,以犀利之筆綜述列朝興衰存亡之理,成書五卷,玄宗御覽,甚為賞識,賜為《千秋金鑒》,作為治國銘言珍藏。"金鑒家風"本此。張九齡任宰相時期群賢依賴,天下仰重,文章風度,冠絕一時。今江西大余通往廣東的梅嶺古驛道即為張九齡頒令鑿通,使中原與嶺外一線貫通,即此一端,功不可沒。

「百忍傳家」則是張公藝的事跡。張公藝,字千祿,是張氏第一百一十一世祖。公藝為人急公好義,樂以助人,修身養性,胸襟坦盪,待人處世,寬宏大量,深知小不忍則亂大謀的哲理。因而告諭後裔當忍則忍,忍者有益。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朋友不忍失義氣,夫妻不忍多爭競,能忍貧亦富,能忍壽亦永,古來創業人,誰個不知忍,不忍百禍皆雲涌,一忍百禍皆灰燼。但公藝提倡之忍,並非不講是非原則,明言不當忍則忍,忍者有害。公藝家教有方,道德高尚,故而能九世同堂,唐高宗旌為義門。

-----------------------------------------------------------------

〖張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九居世澤;
百忍家聲。
——佚名撰張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唐·張公藝九世同居,高宗時封禪泰山,還過其宅,問本末,公藝書「忍」字百餘以進。

西都十策;
金鑒千秋。
——佚名撰張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初曹州冤句人張齊賢,字師亮,少年時孤貧而勤學,有遠大志向。宋太祖到西都,他以布衣身份上十策。太宗時中進士,歷官大理評事、左拾遺、江南西路轉運使、代州知州、吏部侍郎、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下聯典指唐代大臣、詩人張中九齡,字子壽,韶州曲江人。長安年間進士,任右拾遺,開元年間議設十道采訪使,玄宗殆於政治,他常評論得失,後因李林甫讒言罷相。所作《感遇詩》,抒懷感事,以格調剛健著稱。著有《千秋金鑒錄》、《曲江集》。

圖傳百忍;
鑒著千秋。
——佚名撰張姓宗祠通用聯
上了典指唐·張公藝事。下聯典指唐·張九齡著《千秋金鑒錄》。

輪奐善頌;
孝友傳芳。
——佚名撰張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獻文子成室,張老頌曰:「美哉輪哉!美哉奐焉!」下聯典指周·張仲,性孝,與尹吉甫為友,流芳百世。

煙波徒釣;
橫渠理學。
——佚名撰張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張氏宗祠太原堂聯。上聯典指唐張志和隱於江湖,自稱「煙波釣徒」。下聯典指北宋張載,居郿縣橫渠鎮,精研理學,世稱「橫渠先生」。

附錄一:

巍巍中華,山高水長,浩浩張姓,族史輝煌。始祖揮公,英武非常,軒轅嫡後,帝胄世昌。
其父玄囂,封邑青陽,清河之濱,滋潤成長。手足情深,顓頊臂膀,生而穎悟,巧技尤強。
體恤民疾,苦苦思量,主祀孤星,夜觀天象。頓生靈感,折枝效仿,始制弓矢,史書記詳。
用於狩獵,獵物盈倉,衣食無憂,黎庶贊揚。用於御敵,威力無雙,大勝凱旋,拓土開疆。
諸侯咸服,顓頊帝王,華夏共主,萬民敬仰。揮公功德,萬古流芳,顓頊嘉之,封為弓長。
以職為姓,乃賜姓張,張姓始祖,肇始四方。瓜瓞綿延,繁榮盛昌,遍及全球,遠播五洋。
英賢輩出,崢嶸自強,為將為帥,入閣拜相。科技藝文,工農學商,不乏大家,星辰相映。
而今我等,飛臨濮陽,不遠萬里,祭祖上香。始祖功德,銘記心上,不忘故土,為國增光。
揮公後裔,再創輝煌,祖神有靈,來格來嘗。

-----------------------------------------------------------------

附錄二:

在廣東省中山鎮(今中山市)的百家姓中,家訓很注重人際關系、家庭關系,這是百家各姓和睦共處的關鍵。世人較多知曉清光緒年間閻敬銘所作的《不氣歌》和清朝石成金的《莫惱歌》,卻很少有人知曉中山鎮流傳的《百忍歌》。如果把這三首歌放在一起,實際上是一個人修身養性的人生三境界。清河張氏,在武所張家,把《張公·百忍歌》當為祖訓,世代相傳,每家廳堂正中懸掛一匾「百忍流芳」,油漆鎏金,十分壯麗。它雖為張氏家訓,而其他各姓實際也在流傳誦讀,在小小的地域環境中竟成為百家各姓的和睦之道。《百忍歌》通俗易懂,談古說今,雖非盡善盡美,但在處理睦鄰、人際關系、家庭問題上,起著一定的調節作用。《百忍歌》還是個人修身的一種准則,反映了人生的一種境界,激勵家庭成員成為優秀成員,由此也可知《百忍歌》是客家人性格養成的一個折射,也體現了家訓文化中重要的一頁。《百忍歌》所說的忍,屬於精神養生中的調神法,即在遇到情緒不良時,要提倡「理智」,注重「修養」,掌握自己,控制情緒。如果不控制情緒,任其放縱,不但周圍的人受不了,而且對自己的身體也極為有害,小則身體患病,大則危害生命。因此,暫時,「忍一忍」亦是有積極意義的。此《張公·百忍歌》分兩部分: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氣量,忍是君子之根本;
能忍夏不熱,能忍冬不冷;能忍貧亦樂,能忍壽亦永;
貴不忍則傾,富不忍則損;
不忍小事變大事,不忍善事終成恨;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
朋友不忍失義氣,夫婦不忍多爭競;
劉伶敗了名,只為酒不忍;陳靈滅了國,只為色不忍;
石崇破了家,只為財不忍;項羽送了命,只為氣不忍;
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來創業人,誰個不是忍。
百忍歌,歌百忍;仁者忍人所難忍,智者忍人所不忍。

思前想後忍之方,裝聾作啞忍之准;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結鄰近;
忍得淡泊可養神,忍得飢寒可立品;忍得勤苦有餘積,忍得荒淫無疾病;
忍得骨肉存人倫,忍得口腹全物命;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斗消仇憾;
忍得人罵不回口,他的惡口自安靖;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沒勁;
須知忍讓真君子,莫說忍讓是愚蠢;忍時人只笑痴呆,忍過人自知修省;
就是人笑也要忍,莫聽人言便不忍;世間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
我若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事來之時最要忍,事過之後又要忍;
人生不怕百個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萬禍皆灰燼。

============================================================

附錄三:

〖畫龍點睛〗
「畫龍點睛」源於唐代張遠彥《歷代名畫記》,又見於明代無名氏的《宣和畫譜》。
南北朝時期的張僧繇是有名的畫家,畫技非常高超。相傳他在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安樂寺的牆壁上畫了四條龍,條條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但是都沒有點上眼珠,令人看後總覺得有點美中不足。有人問他其中的緣幫,他說:「如點上眼睛,龍就要飛走。」人們對此非常懷疑,一定要他試一試。張僧繇被迫無奈,只好答應大家的要求,給其中的兩條龍點上了眼睛,誰知剛一點上,頓時烏雲翻滾,雷電交加,兩條龍果然破壁而起,飛走了。這個故事是人們仰慕張僧繇的繪畫才能而編造出來的。
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成「畫龍點睛」,用來比喻人說話或者做文章時,在關鍵處用一兩句話,點明要旨,使他說的話或寫的文章格外鮮明、生動和深刻。

詳細:

7、聽說鐵皮石斛是九大仙草之首,是不是真的?哪家企業的鐵皮石斛好?

唐開元年間的道家抄經典《道藏》把鐵皮石斛、天山雪蓮、三兩重人參、百二十年首烏、花甲之茯苓蓯蓉、深山靈芝、海底珍珠、冬蟲夏草等列為中華九大仙草,鐵皮石斛名列榜首。鐵皮石斛以其無可匹敵的滋補效襲果,被譽為「滋陰之王」。 現代聯合集團旗下的現代九草健康產業依託傳統滋補基礎,以創新百產品、創新體驗、創新模式,發揮產業平台優勢,在杭州建立起中國頂級的石斛交易市場和中國石斛博物館。它以天目山野生度種源為基礎,在天目山和千島湖建立鐵皮石斛組培種植標知准基礎,並協同中醫葯專家機構進行研發,產品由公司下渚湖、千島湖GMP生產基地規范生產,同中國石斛科技產業聯盟及石斛檢測中心一起嚴格認證,以推動制定中國石斛標准體系,引領行業打道造中國石斛著名品牌。

8、養生養老,為什麼選擇依山郡

「我昔嘗為徑山客,至今詩筆余山色。師住此山三十年,妙語應須得山骨……」北宋元豐年間,在推澄慧用淵為徑山第六代十方住持時,蘇東坡隨手寫下了這首《送淵師歸山記》。蘇軾寫這首詩時,正任職於湖州太守,距離上一次尋訪徑山,應該已經過去五六年了。在離別徑山2000個日夜之後,詩筆猶余山色,可知其時徑山之美,東坡先生對徑山之愛。世人皆知杭州為上海的後花園,那麼,誰又是杭州的後花園?當然,千島湖和天目山,都可能稱得上是。但是,以杭州人的眼光來看,這兩個地方畢竟距離還是遠了點。綜合通達性、便利性,環境優美程度,以及心理認同度,最有資格成為杭州後花園的,可能正是本文開頭東坡先生筆下的——徑山。最近幾年,在原有徑山萬壽禪寺、雙溪漂流等金牌旅遊資源的基礎上,以超級項目創齡養生養老小鎮、小古城以及知名旅遊度假地產品牌紅樹林度假世界帶動的,以養生、養老、度假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在徑山正呼之欲出,並將很有可能成為杭州搶佔下一個朝陽產業養生養老產業的示範區和制高點。這對徑山成為杭州更可親近的後花園,未來將形成堅實的產業支撐。而作為徑山目前知名度最高的在售地產項目,杉恆·依山郡在那片桃源般的茶園林麓間潛心耕耘多年之後,不但終於迎來了收獲季,而且順勢推出了養生養老產品——樂邑精裝養生度假公寓,「首付僅需3.58萬起,給父母一個豐盛的晚年」。以下是杭州部分資深房產專家和媒體人眼中的依山郡——丁建剛:著名房產專家、浙報傳媒研究院院長依山郡是比較成功的養生度假項目徑山是非常理想的養生度假的區域。無論是和城市的距離還是自然環境以及歷史文化,都能夠滿足以養生度假為目的的購房者的需求。依山郡是一個以養生度假為主要目的的復合地產。除了兩幢福建土樓式的樂邑公寓以外,還有170多席的排屋別墅。也就是說依山郡是一種多種物業形態,多年齡層次的人群居住的小區。我們可以設想的生活情形是,剛剛退休的父母居住在依山郡,周末他們的子女到依山郡和父母團聚,可以安排非常豐富的農作、垂釣、登山、品茶、運動等生活內容。依山郡從首次亮相到現在的7年中,中國的社會生活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其中一個重要變化就是,中國正急速邁向老齡化社會。大量的改革開放以後富裕起來的人群,中產階層和社會精英階層,都陸續進入了50歲至60歲的准老人年齡段。尋找一個能夠讓他們既不遠離城市,又有非常好的自然環境,既能讓他們的身心徹底放鬆,又沒有陌生感和畏懼感的地方來享受生活,是這些人群面臨的一個重大生活安排。依山郡這個項目與這類人群的需求高度吻合。依山郡的精裝修,對於養生度假地產來說非常重要,這大大提高了項目的可居住性,也會快速提高入住率。依山郡已經有上百戶人家入住,就證實了這一點。57方1室1廳和86方2室2廳,總價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也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養生度假需求。而項目今年推出的3.58萬一成首付活動,對於任何工薪階層,只要有退休金,幾乎都可以承受,大大擴大和覆蓋了養生度假的購房者人群。裘維維:浙江之聲《維維說房》主持人、著名房產評論員依山郡適合新的「5+2」居所依山郡更像一個獨立的小鎮,它自成一體,有自己完整的園區配套,包括健身、運動。在交通上,從城西到依山郡,也只要20到30分鍾的車程,非常便利。它其實很適合現在比較流行的新「5+2」居所模式,可以作為一個家庭的資產配置。5天工作日,父母住;周末兩天,忙碌了一周的子女,可以帶著小孩,來這里親近自然,享受一段時間的有氧慢生活,一家人其樂融融。它也非常適合純養老的需求。依山郡以及所在的徑山,有著先天的自然環境優勢,這是其他區域無法比擬的。而且,經過多年的開發,依山郡作為一個自成體系的小鎮,配套也非常成熟,業主很樂意住進來。再加上未來科技城的開發,在杭州的西部形成一個新的城市副中心,地鐵5號線也在往這個區域延伸。對於城西尤其是未來科技城一帶的人來說,這里既適合養老,甚至作為第一居所都沒有問題。楊廣宏:資深房產專家依山郡是一個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項目徑山是杭州一個開發痕跡比較淡的世外桃源。其優勢在於它整個跟良渚一脈相承,但人工痕跡更少,然後有大片的茶園,還有包括林場、小溪、湖泊組成,是一個城市附近非常罕見的大片的連片的純天然的地方,我覺得它是介於良渚和莫干山之間這么一種非常獨特的板塊。依山郡項目經營了很多年,我覺得這是一個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一個項目。七八年前,開發商在這里做很宏大的藍圖規劃的時候,大家都在看,它是不是能夠實現。這么多年下來,我們確實看到,它不僅是住宅本身的一些異域風情的一些東西,一些很有民族特色的一些東西,包括它的商業街,它的樂活生活的一些配套,都已經呈現了。如果為依山郡住戶畫一幅像,它一定是個「森林系」熟年(熟年一詞來自日本,泛指年齡介於45歲至64歲之間的族群)。有趣的是,依山郡的周末型住戶多是公務員。官僚機構的刻板工作,讓他們渴望大自然中的徹底釋放。「33萬元起」的低總價,也讓他們在申報財產時毫無壓力。依山郡這兩年能夠突然發力,還有賴於兩個重大利好。一是杭長高速通車,從紫金港到依山郡全程「高速+省道」, 22公里路況爽到爆。二是未來科技城崛起,依山郡進入許多IT精英的購房視野。李坤軍:資深地產媒體人、杭州日報房產部主任在依山郡不是離開城市 只是「環境移民」依山郡的幸運之處,在於它契合城市發展的路徑,在保留原始風貌的同時,因著城市的擴展,它變得近了。這從心理層面結構了依山郡與城市的距離關系。依山郡變近的原因在於未來科技城的崛起。作為杭州目前最具產業前沿的區域,未來科技城的發展高度,被視為杭州明天的發展高度,被外界譽為中國的「矽谷」。而這個名號,因著阿里巴巴淘寶這樣世界級企業的橫空出世,而更為名副其實。如今,從未來科技城原點阿里巴巴淘寶城出發,去依山郡,短短二十多分鍾的車程,車窗外的風景卻由最具活力的高樓大廈,切換成阡陌縱橫的田園風光,依山郡像足了未來科技城的後花園。環境移民是個大趨勢,前提是如何跟著城市發展方向的好環境去移民,千萬不能移到只見山水不見生活的地方,那不叫「環境移民」,而是直接變成了「流放移民」。依山郡周邊還擁有24000餘畝國家級長樂林場和2600畝徑山茶園,森林覆蓋率整體高達91.2%。依山郡即將推出的最後一幢公寓,東側離長樂林場的松樹林不足30米距離,天好的日子,看陽光從松針間點點灑落,心情立即明亮起來。因此,最後一幢公寓,也被視為最後的「山居生活」。方張接:資深地產媒體人、透明售房市場研究院院長養在深閨人未識 未來將迎來新的爆發點我是第一次來依山郡,這個項目讓我很意外。通過透明售房網,我查閱了下依山郡項目的成交情況,發現數據比我原先想像的要好很多。到目前為止,依山郡已經成交量350多套房子,特別是最近兩年,成交非常多。在郊區低密度項目中,有三四百套的成交量,應該是一個非常靚麗的成績。依山郡的開發商很低調,很務實,這是一個養在深閨人還未知的項目,它的閃光點,終究會體現出來。現在在還沒有一個很大的宣傳的情況下,它已經有這么多人認同它,那麼以後隨著它的知名度的擴散,那麼我想它的亮點也好,銷售成績也好,肯定會迎來一個新的爆發點。李永生:資深地產媒體人、住浙網總編輯依山郡是杭州最具桃花源氣質的樓盤作為徑山最知名的樓盤,很多人都對依山郡入口那條長長的森林小徑發出過由衷的驚嘆。尤其是在陽光明媚的午後,驅車穿行其中,陽光透過繁密的樹枝交織成斑駁的碎影,猶如行進在童話的路上。比小古城、創齡健康小鎮、紅樹林度假世界早得多,早在2008年初,杉恆·依山郡就已經啟用了其位於天目山路的售展中心。當時,業內人士都對其源自福建土樓客家圍屋造型的圓形公寓印象深刻。當時的開發商恆和顯然過於超前。因此,在市場上「曇花一現」後,依山郡很快就歸於沉寂,孤隱於徑山的茶園林麓中。此後,杭州樓市歷經牛熊多個周期,依山郡也極少成為市場熱點。直至2014年5月,資本大鱷杉杉控股宣布控股依山郡,並推出「五年住宅回購計劃」時,大家才驚訝地發現,潛心耕耘多年,依山郡已然實景呈現出其當初給外界所描繪的模樣。不獨如此,在大量實景現房銷售的同時,依山郡還將其5萬方的商業街建成並運營,集觀光、休閑、購物、美食、醫療服務中心等多功能配套於一體。同時,小區還打造了排球、網球、足球運動場,騎行道,漫步道以及馬術場,構建起了一個完整的可居、可玩、可度假的旅遊休閑綜合體配套……資本大鱷入主、實景呈現、配套健全,加上板塊利好的共振,再輔以一定的營銷手段,依山郡開始迎來發力。自去年5月以來,短短一年多時間,依山郡光樂邑公寓就網簽了140套房源,幾乎相當於此前六年之和。今年以來,借勢整個徑山養生養老旅遊度假的定位,依山郡將其第二幢土樓,調整為養生養老產品——樂邑精裝養生度假公寓,並推出了一成首付活動,「首付僅需3.58萬起,給父母一個豐盛的晚年」。其市場表現值得期待!養生養老,為什麼選擇依山郡

9、有關銀杏的資料?

銀杏——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
銀杏俗稱白果,公孫樹。最早出現於3.45億年前的石炭紀,曾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歐、亞、美洲,中生代 侏羅紀銀杏曾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白堊紀晚期開始衰退。至50萬年前,發生了第四紀冰川運動,地球突然變冷,絕大多數銀杏類植物瀕於絕種,唯有中國自然條件優越,才奇跡般的保存下來。所以,科學家稱它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貓」。目前,浙江天目山,湖北大別山、神農架等地都有野生、半野生狀態的銀杏群落。毫無疑問,國外的銀杏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入的。
銀杏為著名的「活化石」。與動物界的恐龍一樣稱王稱霸於世,第四紀冰川降臨,在歐洲、北美和亞洲絕大部分地區滅絕,野生狀態的銀杏殘存於中國浙江西部山區。由於個體稀少,雌雄異株,如不嚴格保護和促進天然更新,殘存林將被取代。
銀杏樹樹高大挺拔,葉似扇形。冠大蔭狀,具有降溫作用。葉形古雅,壽命綿長。無病蟲害,不污染環境,樹干光潔,是著名的無公害樹種、有利於銀杏的繁殖和增添風景。適應性強,銀杏對氣候土壤要求都很寬范。抗煙塵、抗火災、抗有毒氣體。銀杏樹體高大,樹干通直,姿態優美,春夏翠綠,深秋金黃,是理想的園林綠化、行道樹種。可用於園林綠化、行道、公路、田間林網、防風林帶的理想栽培樹種。被列為中國四大長壽觀賞樹種(松、柏、槐、銀杏)。
中國不僅是銀杏的故鄉,而且也是栽培、利用和研究銀杏最早、成果最豐富的國家。古往今來,無論是銀杏栽培面積,還是銀杏產量,中國均居世界首位。從現存古銀杏樹的樹齡來看,中國商、周之間即有銀杏栽植。
銀杏是中國特有而豐富的經濟植物資源。利用銀杏果葉的有效化學成分和特殊醫葯保健作用加工生產保健食品,葯物和化妝品,正引起國內外研究、開發、生產單位的重視,各國眾多企業競相研製生產以銀杏為原料的天然綠色產品,替代對人體健康有較大副作用的合成化學品,從而為中國的銀杏資源的開發利用開辟了無比廣闊的前景,迅速提高了銀杏的利用價值及其對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影響。
形態特徵
銀杏樹為落葉大喬木,高達40米,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近平滑,淺灰色,大樹之皮灰褐色,不規則縱裂,有長枝與生長緩慢的距狀短枝。葉互生,在長枝上輻射狀散生,在短枝上3一5枚成簇生狀,有細長的葉柄,扇形,兩面淡綠色,在寬闊的頂緣多少具缺刻或2裂,寬5-8(一15)厘米,具多數叉狀並歹帕細脈。雌雄異株,稀同株,球花單生於短枝的葉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狀,雄蕊多數,各有2花葯;雌球花有長梗,梗端常分兩叉(稀3一5叉),叉端生1具有盤狀珠托的胚珠,常1個胚珠發育成發育種子。種子核果狀,具長梗,下垂,橢圓形、長圓狀倒卵形、卵圓形或近球形,長2.5一3.5厘米,直徑1.5一2厘米;假種皮肉質,被白粉,成熟時淡黃色或橙黃色;種皮骨質,白色,常具2(稀3)縱棱;內種皮膜質,淡紅褐色。系孑遺植物,中國普遍栽培;日本亦產。生長較慢,壽命極長,可達千餘年。種仁供食用,多食中毒,外種皮可提栲膠。木材淺黃色,細致,輕軟,供建築、傢具、雕刻及其它工藝品用。又為庭園樹。行道樹。中醫學上以種子入葯,性平、味苦澀,有小毒,功能斂肺定喘,主治痰哮喘咳、遺精、帶下,小便頻數等症。種子含有氫氰酸、組胺酸、蛋白質等。
生活習性
野生狀態的銀杏分布於亞熱帶季風區,水熱條件比較優越。年平均溫15℃,極端最低溫可達-10.6℃,年降水量1500--1800毫米。土壤為黃壤或黃棕壤,pH值5--6。伴生植物主要有柳杉、金錢松、榧樹、杉木、藍果樹、楓香、天目木姜子、香果樹、響葉楊、交讓木、毛竹 等。
銀杏壽命長,適於生長在水熱條件比交優越的亞熱帶季風區。土壤為黃壤或黃棕壤,pH值5~6。一般4月上旬至中旬開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種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葉。有3000年以上的古樹。初期生長較慢,壽命長,蒙櫱性強。雌株一般20年左右開始結實,500年生的大樹仍能正常結實。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動展葉,4月上旬至中旬開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種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葉。
銀杏的分布
銀杏在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均有大量分布。銀杏的自然地理分布范圍很很廣。從水平自然分布狀況看,以北緯30o線附近的銀杏,其東西分布的距離最長,隨著這一緯度的增加或減少,銀杏分布的東西距離逐漸縮短,緯度愈高銀杏的分布愈趨向於東部沿海,緯度愈低銀杏的分布愈趨於西南部的高原山區。銀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溫帶和亞熱帶氣候氣候區內,邊緣分布「北達遼寧省沈陽,南至廣東省的廣州,東南至台灣省的南投,西抵西藏自治區的昌都,東到浙江省的舟山普陀島」,跨越北緯2lo301-41o461,東經97o-125o,遍及我國22個省〈自治區〉和3個直轄市。中國的銀杏資源主要分布在山東、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北、河南、湖北、江蘇,湖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等省的60多個縣市。從資源分布量來看,以江蘇、山東、浙江、江西、安徽、廣西、湖北、四川、貴州等省最多,而各省資源分布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縣或市,如江蘇的三泰地區、邳州、吳縣,山東的郯城縣、泰安市、煙台市,廣西的靈川、興安等。許多銀杏專家考證後認為,浙江天目山、湖北大洪山、神農架等偏僻山區,發現自然繁衍的古銀杏群。它們是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和自然景觀,對周圍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研究生物多樣性、確保銀杏遺傳資源的持續利用,具有重要作用。自然資源考察人員還在湖北和四川的深山谷地發現銀杏與水杉、珙桐等孑遺植物相伴而生。
銀杏的垂直分布,也由於所在地區緯度和地貌的不同,分布的海拔高度也不完全一樣。但總的來說,銀杏的垂直分布的跨度比較大,在海拔數米至數十米的東部平原到3000m左右的西南山區均發現有有生長得較好的銀杏古樹。如江蘇泰興海拔為5m左右、吳縣海拔約300m、山東郯城海拔約40m,四川都江堪海拔1600m,甘肅為1500m(蘭州),雲南為2000m(昆明),西藏為3000m(昌都)。但這些分布現狀,並不表明銀杏能夠分布在這樣的垂直跨度內的所有地區,因為影響銀杏自然分布的因素除緯度和海拔外,地形和土壤也是很重要的因子,如土壤含水量、含鹽量、日照、極溫等均直接限制著銀杏的發展。在銀杏自然分布的邊緣地區,可能由於地形等因素,出現利於銀杏生長的小氣候,銀杏仍舊可以生長得很好。同樣在銀杏的自然分布區范圍內,由於小氣候或者地形、土壤、水熱條件的差異而有不適合銀杏生長的地區,所以在自然分布區范圍內,銀杏多呈點狀分布。從氣候因子來看,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年平均氣溫8o—20o,絕對最低氣溫不低於-20o的海拔范圍內,這是符合銀杏的生態習性的。
保護價值
銀杏為銀杏科唯一生存的種類,是著名的活化石植物,又是珍貴的用材和乾果樹種,由於具有許多原始性狀,對研究裸子植物系統發育、古植物區系、古地理及第四紀冰川氣候有重要價值。葉形奇特而古雅,是優美的庭園觀賞樹。對煙塵和二氧化硫有特殘的抵抗能力,為優良的抗污染樹種。種子作乾果。葉、種子還可作葯用。該物種已被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浙江省西天目山為中國自然保護區之一,區內野生狀態的銀杏應嚴禁採伐。對海拔1000米陡峭岩壁處一株由莖、干基部再生樹乾的「五代同堂」古銀杏,已壘石加固。中國各地零星的銀杏古樹,亦應加強保護;許多省區已有栽培。
栽培要點
銀杏實生繁殖。種胚有休眠現象。冬季或層積後早春播種。待苗高1米以上即可栽植。作行道樹宜選用雄株。亦可用扦插及分櫱法繁殖。為促進提早結實、和培育良種無性系,可用芽接或枝接法繁殖。
銀杏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從栽種到結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能活到一千多歲. 銀杏為落葉喬木,5月開花,10月成熟,果實為橙黃色的種實核果.銀杏原遍布於全球,第四紀冰川之後,僅留存於中國亞熱帶山區.現在的銀杏分布大都屬於人工栽培區域,主要大量栽培於中國、法國和美國 南卡羅萊納州。
銀杏樹的種植方法
1.播種育苗種子宜採收顆粒大,樹齡在80年左右的母樹最好,採收的種子去皮陰干。南方可以秋播,北方以春播為宜。苗床宜選用透水性較好的沙質壤土。
2.利用萌櫱繁殖苗木在2月前後(北方化凍後)挖取基部半邊帶根的萌枝條,栽在苗圃里,直徑1厘米至4厘米均可。此法容易成活。約10年左右即可開花結果。
3.扦插育苗在5月至6月份選用當年生軟枝,剪成10厘米至15厘米,上留3葉至4葉,插入士中一半經常噴水,保證葉片不幹,約一個半月至兩個月即可生根。
4.苗木移植銀杏直徑在5厘米以下可以裸根種植,6厘米以上一般要帶土培。裸根栽植的苗木,當年是緩苗期。而帶土坨的苗木當年能生長。小苗成行栽好後用水漫灌。而大樹栽植,最好是栽前將坑中灌滿水,待坑中水滲完後,將大樹植入坑中搗實,讓坑中的水返上來滋潤根部。下次澆水宜在坑邊挖引水溝盛滿水,讓水慢慢滲透到銀杏的根部。千萬不要大水漫灌,很多人移栽銀杏不活的主要原因不是乾死的,而是泡死的。因為銀杏的根系呼吸量大,大水漫灌,使根系缺氧窒息而發不出新根,根系逐漸腐爛。有些銀杏即使死了,它的葉子還能展開,甚至第二年、第三年還能發芽,但是葉子很小,待它體內的營養耗光了,它才不發葉了。這就是銀杏的「假活」現象。而有些銀杏種下後第一年不發葉,甚至第二年也不發葉,如果掐皮,會發現皮是新鮮的,枝條也不幹縮,這種樹不一定是死的,說不定第三年就能發出葉子來。這種現象又稱為銀杏的「假死」現象。確定銀杏假死還是假活,不能光看葉,重要的是看根。所以購買大苗,特別是從外購進的假植苗,一定要看根是否發黑,如果是,說明這苗是假活苗,再便宜也不能要。新鮮的苗應該是根的木質部發白,根皮略呈紅色和木質部緊貼。
5.苗木的管理
(1)銀杏成活後無須經常灌水,北方地區,化凍後發芽前澆一次水,5月如果天氣乾旱,可澆一次水,因為這是銀杏—年中的生長高峰期。到了秋天,8月中旬是銀杏一年中第二個生長高峰期,可澆一次水,兩次灌水都可結合施肥進行。
(2)施肥:苗圃地施肥可在春、夏兩季進行,春季在兩行間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5000斤至10000斤,然後用小型旋耕機旋耕一遍,使肥均勻搗入土中,大苗可開放射狀溝數條,將有機肥和表土拌勻填入溝中,春季施肥如果量大,一年一次即可,量小則在8月中旬補施一次。
(3)修剪:銀杏一般不用修剪,因為銀杏新梢抽發量少,即使是苗圃里的苗木,也應盡量地保持多的枝葉,以利其加速增粗。將要出售苗木的前一年,將1.8米以下的枝條剪去,經過一年的生長,可將剪口長滿,表皮光滑,枝幹直立。
(4)中耕:適當中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條件,中耕對銀杏的須根起到了修剪作用,可以刺激更多的須根萌發,中耕的次數春秋各一次即可。
(5)防病治蟲:銀杏的病主要是幼苗期的立枯病。大田裡苗木的主要蟲害是金龜子幼蟲(蠐螬)。幼苗期注意通風排濕,疏鬆表土,噴施波爾多液,防止立枯病。防治蠐螬的辦法是盡量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在施肥時,全園噴施一次3911農葯500倍液,然後旋耕一遍,將噴施過葯的肥料,旋進土裡。另一種辦法是將麩皮、米糠等拌濕後,拌上敵百蟲葯,用桶裝兩天,讓其充分吸收了農葯後,撒進地里,然後中耕。還有一種辦法是每隔10米左右,埋一堆枯草,枯草上經常澆些水,每隔兩個月掀開枯草,下面會有許多蠐螬,集中殺滅。
(6)結果樹的培養:銀杏為雌雄異株,異花授粉,所以結果樹應配置授粉樹,銀杏的授粉能力很強,在微風下順風25公里都是有效的授粉區,雄樹和雌樹的區別是:雌樹枝條輪生明顯,枝條平展生長,葉色濃,而雄樹枝條直立互生。銀杏果園種植的間距為4米×6米,實生苗生長速度快,選取胸徑3厘米至4厘米的苗木,截頭進行嫁接,一般用枝接,接穗選用3年生,皮色有光澤,並帶有3個至6個短枝,結果顆粒大的優良品種為好。嫁接後3年至4年即可掛果。
銀杏的價值
銀杏又名白果,屬於乾果類,在諸多的乾果中,銀杏的經濟價值排名第三。白果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食用和葯用。 中國白果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90%,銀杏葉、果是出口創匯的重要產品,尤其是防治高血壓、心臟病重要的醫葯原料,從銀杏葉中提取物可以「捍衛心臟,保護大腦」,特別是葉片的化學提取物達160餘種,其有效利用是當今世界最熱門的話題,果是高級滋補保健品。
食用白果,養生延年,銀杏在宋代被列為皇家貢品。日本人有每日食用白果的習慣。西方人聖誕節必備白果。就食用方式來看,銀杏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點、蜜餞、罐頭、飲料和酒類。
白果的葯用主要體現在醫葯、農葯和獸葯3個方面。明代李時珍曾曰:「入肺經、益脾氣、定喘咳、縮小便。」清代張璐璐的《本經逢源》中載白果有降痰、清毒、殺蟲之功能,可治療「瘡疥疽瘤、乳癰潰爛、牙齒蟲齲、小兒腹瀉、赤白帶下、慢性淋濁、遺精遺尿等症」。明代江蘇、四川等地曾出現了用白果炮製的中成葯,用於臨床。銀杏外種皮含有大量的氫化白果酸和銀杏黃酮。外種皮水溶性成分具有較好的鎮咳祛痰作用,其作用性質與環磷醯胺及地塞米松類似。外種皮醇類中間體對22種臨床常見致病真菌的抑制有效率為81%。0.1%的氫化白果酸抑制25種種臨床致病真菌的有效率為92%。此外,外種皮提取物對蘋果炭疽病等11種植物病菌的抑制率達88%-100%。醇提取物對絲棉金尺蠖3天內防治率達100%,同時可防治葉蟎、桃蚜、二化螟等害蟲。據《民間獸醫本草》記載,銀杏制劑可治家畜勞傷吊鼻、肺癰咳喘、肺虛咳嗽、尿淋尿血、母畜白帶等症。山東牧畜醫站研製的定喘湯,治療雞傳染性喉氣管炎,治癒率達95%。
銀杏葉也具有重要的葯用價值。到目前為止已知其化學成分的銀杏葉提取物多達160餘種。主要有黃酮類、萜類、酚類、生物鹼、聚異戊烯、奎寧酸、亞油酸、蟒草酸、抗壞血酸、a-已烯醛、白果醇、白果酮等。中國科學院植物所等單位於60年代用銀杏葉研製出舒血寧針劑,經試驗對冠心病、心絞痛、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療效。同時,銀杏葉也可以作為農葯使用。將1kg葉加水20kg,煮沸30分鍾,然後泡2-3天,取其葯液噴紅蜘蛛、菜青蟲防蟲率達90%以上,而且無殘留。
銀杏及銀杏葉被用於製作健康枕頭,《枕頭記》中記錄:銀杏的種核俗稱白果,品味甘美,營養豐富,醫.食俱佳,也作葯膳或入葯,銀杏的葉子.種皮和樹根均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可入中葯,精選三齡以上銀杏葉等名貴中草葯配製成銀杏葉健康枕.淡淡幽香,能改善人體呼吸,提高睡眠質量,長期使用可以預防與治療心血管疾病.防止成年人因血管老化引起的高血壓、腦中風、糖尿病等,可使成年人尤其在中老年時期維持正常的心臟輸出量以及正常的神經系統功能的天然物質,使人盡可能保持正常的細胞生命周期。
用銀杏葉提取物配製的護膚、護發、保健等方面的產品達50餘種。此外,江蘇大豐銀杏基地有10公分以上2萬株利用銀杏葉研製的銀杏葉飲料、銀杏桃果汁、銀杏啤酒、銀杏茶等保健品已在市場上流通,並取得了良好效果。江蘇省邳州市在銀杏葉的種植和加工提取物(GBE)生產方面處於全國先進行列。中國有成千上百個用銀杏果葉機器提取物為原料,研究開發保健食品,醫葯品、化妝品的科研、生產和教學單位,銀杏的產品琳琅滿目,銀杏的科學研究論文不計其數,銀杏的產值已在中國各銀杏產區的國民經濟中佔有較大的比例,銀杏的資源和深加工產品市場在國內外競爭激烈。
銀杏的生態效益主要體現在:從栽培角度上看,銀杏屬於果樹一乾果;屬於林木一用材樹種、防護樹種、抗病蟲樹種、長壽樹種及耐污染樹種。銀杏適應能力強,是速生豐產林、農田防護林、護路林、護岸林、護灘林、護村林、林糧間作及「四旁」綠化的理想樹種。它不僅可以提供大量的優質木材、葉子和種子,同時還可以凈化空氣、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改善農田小氣候,是一個良好的造林、綠化及觀賞樹種,對農林種植結構調整、平原農區林業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銀杏木材優質,價格昂貴,素有「銀香木」或「銀木」之稱。銀杏木材質具光澤、紋理直、結構細、易加工、不翹裂、耐腐性強、易著漆、掘釘力小,並有特殊的葯香味,抗蛀性強。銀杏木除可製作雕刻匾及木魚等工藝品,也可製作成立櫥、書桌等高級傢具。銀杏木具共鳴性、導音性和富彈性,是製作樂器的理想材料。可製作測繪器具、筆桿等文化用品,也是製作棋盤、棋子、體育器材、印章及小工藝品的上等木料。在工業生產上,銀木最適宜製作X線機濾線板、紡織印染滾、機模及脫胎漆器的木模、膠合板、砧板、木質電話等。
銀杏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銀杏夏天一片蔥綠,秋天金黃可掬,給人以俊俏雄奇、華貴典雅之感。因此古今中外均把銀杏作為庭院、行道、園林綠化的重要樹種。
注意事項
銀杏葉不能與茶葉和菊花一同泡茶喝。 銀杏內含有大量的銀杏酸,銀杏酸是含有毒性的,一般買來的葉子未經過深加工和提取,裡面的銀杏酸含量高達3000-4000ppm,特別銀杏酸是水溶性的,一泡水不但沒有吃到裡面的銀杏黃銅和銀杏內脂等有效物質,反而效果是相反的,裡面有毒!
在葯品方面,特別是醫院用葯的銀杏製品裡面允許略含10ppm的銀杏酸!
銀杏品種
銀杏又名白果,公孫樹、鵝(鴨)掌子,屬裸子植物。其壽命長,適應性強,用途廣,抗病力強,易管理,是可持續利用的集生態、社會、經濟效益於一體的優良樹種。銀杏樹干通直,木材是制樂器,傢具的高級材料,是公認的綠化、美化環境和具觀賞價值的經濟林木。其經濟結果年限可達數千年之久。現存3000餘年大樹仍枝葉繁茂果實累累。
部分良種介紹於下:
安銀1號大馬鈴
種核平均每千克268粒,出種率28%,出種仁率78%。樹冠投影面積產量為每平方米2.7千克。味甜,有糯性,極豐產品質上等。
大佛手
江蘇省洞庭山一帶的主要地方品種。種核卵狀長橢圓形,長約2.88cm,寬約1.73cm,每千克300—350粒,味甜,有糯性,極豐產,品質上等,9月成熟。3元/株。
大園鈴
為山東郯城銀杏產區主栽品種。果實圓球形,熟時棕黃色被薄白粉,並具半透明油脆,種實單粒重11.8-15.7g,千克粒數64-85粒.種核卵圓形,單粒重2.97-3.75g,千克粒數266-366粒.出核率25%,出仁率78%,種仁質細性糯味香清甜,品質上乘,豐產,9月成熟。3元/株。
小園鈴
為江蘇大豐林業基地的特產,不但常年供應果實,用於綠化的銀杏樹非常多有幾萬株之多,是全國銀杏基地保護地之一。
藝術價值
銀杏氣勢雄偉,樹干虯曲、蔥郁莊重。在中國的名山大川、古剎寺庵、無不有高大挺拔的古銀杏,它們歷盡興滄桑、遙溯古今,給人以神秘莫測之感,歷代騷人墨客涉足寺院留下了許多詩文辭賦,鐫碑以書風景之美妙,文載功德以自傲。選取姿勢優美的銀杏,加工製成盆景,將大自然中銀杏的雄姿濃縮在盆盎之中,古特幽雅、野趣橫生,清供案頭,令人怡情怡目。
銀杏樹是著名的長壽樹種,生命力強,葉形奇特,易於嫁接繁殖和整形修剪,是製作盆景的優質材料,用銀杏樹奶製作的銀杏盆景更是一絕,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銀杏是中國盆景中常用的樹種,銀杏盆景干粗、枝曲、根露、造型獨特、蒼勁瀟灑、妙趣橫生,是中國盆景中的一絕。夏天遒勁蔥綠,秋季金黃可掬,給人以峻峭雄奇、華貴雅之感,近年來日益受到重視,被譽為「有生命的藝雕」。按照人們不同的欣賞要求,主要有觀實盆景、觀葉盆景和樹樁盆景幾種類型......
中國銀杏之鄉
河南省新縣位於豫南大別山腹地,地跨江淮兩大流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適宜的氣候條件,為銀杏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新縣豐富的銀杏資源和悠久的銀杏栽培歷史,使新縣素有「銀杏之鄉」的美稱,是全國四大銀杏基地縣之一。全縣銀杏面積已發展到2.8萬畝,1000多萬株,其中,百年以上的銀杏古樹4150株。年銀杏果產量達50萬公斤,銀杏葉產量150萬公斤,果、葉產量均占河南省總產量的80%以上,涌現了數家龍頭加工企業,初步形成了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開發格局。
山東的泰安市、煙台市、郯城縣均號稱天下銀杏第一縣。
天下銀杏第一樹
莒縣浮來山古銀杏樹,號稱「天下銀杏第一樹」,也有人管它叫「銀杏之祖」。它閱盡滄桑三千載,不僅當之無愧地成為歷史的見證,而且留下了許多軼聞趣話。
古銀杏樹參天而立,遠看形如山丘,龍盤虎踞,氣勢磅礴,冠似華蓋,繁蔭數畝。樹下古碑林立,詩詞萃集,留下了先人的許多題詠紀略。其中「大樹龍盤會魯侯,......」(《左傳》)記載:「魯隱公八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於浮來。」)是指春秋時期,莒國的國君莒子與魯國的國君魯侯,在銀杏樹下,結盟修好一事。那時,此樹雖無確切年齡記載,卻已為「大樹」。又如清順治甲午年間,莒知州陳全國所立碑雲:「此樹至今三千餘年」,就是說此樹在三百年前就已三千餘歲了。因而古人留下「十畝蔭森更生寒,秦松漢柏莫論年」的佳句。
銀杏王高24.7米,干圍15.7米,有「七摟八拃一媳婦」之說。相傳很久以前,一女子倚樹而立,暫避風雨。恰在此時,一遊客想實地測量一下銀杏樹的周粗,便從女子的一側量起,量了七摟,又拃了八拃,那女子仍未挪動。遊客不好再量,於是就有了「七摟八拃一媳婦」之說。其實,還有一種說法,叫「大八摟、小八摟「。就是說大個子摟八摟,小個子也是八摟。因稍向上點,樹干更細些。
老乾結果,是古銀杏樹的一大奇觀。金秋季節,觀光者會驚奇地發現,在那數抱粗的主枝老幹上,孤零零地生長著一葉一果,烏黑的樹皮襯托一隻金燦燦的果實,令遊人交口稱奇。
懷中生子,是銀杏王的又一趣聞。銀杏樹屬裸子科喬木,通常以果實萌發新苗,傳宗接代。早在三十多年前,這里的管理人員盧省三、劉明三、段會三三位老人在一九五九年冬,從古銀杏枝中拔出一銀杏樹條植於古樹西二十米處,很快成活,並茁壯成長。目前已成干圍米許的銀杏後裔了,當年樹下曾立一石,上書:此樹非是果仁胎,祖樹懷中移下來,從此古樹有後代,一九五九冬月載。」

10、溫州周邊有什麼養生的好去處,遊玩一下的

冬日來臨,與其躲在沒有暖氣的家裡瑟瑟發抖,還不如背上行囊去感受大自然的風光,美麗凍人一番。!

永嘉
永嘉縣,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下游北岸,溫州市境內。楠溪江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方圓600多公里,南距溫州市區僅23公里,東與雁盪山風景名勝 區毗鄰。楠溪江融天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於一體,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灘林美而名聞遐邇,是我國國家級風景區中唯一以山水田園風光見長的景區。

楠溪江的奇岩險峰,星羅棋布,美不勝收,有絕壁奇觀太平岩,深潭凝碧三角岩,天然盆景獅子岩,九丈奇峰朝天龜,溪中天柱石桅岩,崢嶸入雲十二峰,屯兵扎營南崖寨……這些奇岩險峰,多生幽洞,清雅幽致,奇妙無窮,無處不引人入勝,使人流連忘返。

泰順

泰順縣是浙江省溫州市下轄的六縣之一,縣名寓「國泰民安,人心歸順」之意。全境位於浙南邊陲,西北與景寧接壤;東北連文成、蒼南,直達溫州;西、南連通福建壽寧。全縣「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省級生態縣,擁有號稱「生物種源基庫」、「綠色生態博物館」的烏岩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享有「神水寶地」、「天下第一氡」盛譽的承天氡泉省級自然保護區。泰順礦產資源豐富,系「全國生態示範區」、「中國古廊橋之鄉」和「中國茶葉之鄉」,境內葉蠟石、輝綠岩儲量大,尤其是盛產葉蠟石的龜湖被稱為「世界蠟都」。

遂昌

遂昌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縣。遂昌建縣於公元218年,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明代著名文學家、戲劇家湯顯祖曾在這里任知縣5年,寫就了戲曲名著《牡丹亭》,湯公「興教、勸農、安民」之政聲、「清政愛民」的治縣方略流傳深遠;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獨山村的「明代一條街」至今保存完好;97年發掘的好川文化遺址被列為全國考古重大新發現。遂昌是一個革命老區,1927年1月成立中共遂昌支部,同年10月建立遂昌縣委,南方三年游擊戰時,粟裕、劉英曾率部隊建立了以該縣王村口鎮為中心的浙西南遊擊根據地。
仙居

仙居縣,位於浙江省東南部,靠近東海,地形丘陵山地為主,屬括蒼山脈,是中國沿海開放地區之一,內外交通體系發達。近年來,主要產業為工藝品,旅遊,以及化工(制葯)等。有「工藝品王國」之稱。由於地處群山之中,與周邊浙江省很多縣市一樣,擁有眾多的山水旅遊資源。節假日,上海等地到來旅遊者甚眾。仙居風景名勝區地處仙居縣中南部,距縣城20多公里,距省道公路臨石線3公里,具備優越的交通條件。

新昌

新昌,位於中國名城紹興市南部,是紹興都市圈的南部副中心。依託規劃的紹台高速,紹台鐵路等交通設施,發展現代化的特色工業園區和旅遊經濟,著力構建生物制葯、機電設備和旅遊商貿三大板塊。正在建設的七星新區,將是新昌城市建設的又一個亮點。新昌山水如畫,是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江南第一大佛新昌大佛寺,有奇峰怪石的穿岩十九峰,有詩仙李白千古名篇《夢游天姥吟留別》的天姥山。

臨安
臨安地處浙西北,東鄰杭州,西接黃山,南連富陽、桐廬和淳安,北靠安吉,是距離上海、杭州等大都市最近的山區市。

臨安是首批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市,擁有「國家級生態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竹子之鄉」、「中國山核桃之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山核桃之都」、「全國綠化造林先進縣」「杭州後花園」,「綠色矽谷」「生態。科技市」等稱號,兩次躋身「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行列,今年被列為浙江省十七經濟強縣(市)之一。臨安山清水秀、風光迷人,森林覆蓋率達74.9%。境內有天目山和清涼峰兩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天目山被列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網路成員,還有青山湖國家級森林公園,大明山省級風景名勝區等數十處名勝景點。湖光、山色、巨樹、溶洞、峽谷、飛瀑、溫泉等形成了臨安獨特的自然風光。

桐廬
桐廬縣位於中國浙江省西北部,地處錢塘江中游。歷史悠久、人文薈萃。

烏鎮

烏鎮是國家AAAAA級景區,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及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曾名烏墩和青墩,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一九九一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九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

武義

武義縣位於金華市西南部。東經 119°27′~ 119°38′,北緯28°32′~ 29°03′之間。東鄰永康市,縉雲縣,西接遂昌縣、松陽縣,北靠義烏市、金東區、婺城區,南界麗水市。縣人民政府駐壺山街道,距金華城區28.5千米。面積1577平方公里,人口33.74萬,除漢族外,有畲、回、藏、苗、壯、滿、侗、白等少數民族。轄3個街道、15個鄉鎮,計1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546個村民委員會。唐天授二年(公元691)析永康西境始置武義縣,隸婺州。傳武則天執政時,新設郡縣均冠以「武」字,因縣東有百義山,故以武義名縣。

定海

定海身居中國東海,位於長江口與杭州灣的交匯處,北靠富庶發達的長江三角洲,與沿海發達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寧波抵背相依,又與最具潛力的上海浦東開發區和寧波北侖開發區一衣帶水,毗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普陀山、國家級生態公園朱家尖島,海島風光秀美,氣候宜人;全區共有大小島嶼128個,總面積1444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568.8平方公 里,海域875.2平方公里,擁有海岸線400多公里;2001年末總人口36萬人,轄7鎮3鄉6街道。在定海和上海、寧波之間聯起了「藍色通道」,舟山普陀山機場與全國各地架起了空中通途。

具體可以看一下網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c4MjYyMw==&mid=202763930&idx=1&sn=#rd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公眾微信平台 溫州街微生活 每天為您推送溫州的吃喝玩樂信息噢 也可以等我們的官網www.wenzhoujie.com 也可以下載我們的APP溫州街呢 溫州街讓您的生活更方便!

與天目山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