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手診養生

手診養生

發布時間:2020-05-04 15:47:16

1、推薦幾本關於手診的書籍

說實在的你的要求有點苛刻,目前比較流行的書籍是王晨霞、王大有、劉劍鋒的手診書籍,你可以選擇購買。

2、南京哪裡學習中醫美容養生面診手診看健康

深圳妮薇雅中醫美容培訓學校

3、手診的診斷原理

手診的原理。人體的器官是一個系統性的整體,器官有任何不良的壓力和損傷,將通過礦物質等物質進行傳遞到皮膚表層,並牽引皮膚,形成凹凸形態。人們經過長期觀察、積累、對照,選擇概率高的現象當作診斷的標准。比如,從來沒有線路的某個手的部位,突然發現有紋路出現,就預示著該地方出現了不良的干擾。 見手診融和中醫圖
原始手診起源早於中醫,中醫學的蓬勃發展為手診的發展尊定了理論基礎。手診的發展被認為是中醫望診的延伸與進步,從某種角度來看,手診推動了中醫學的普及與發展。
中醫學術理論基礎與方法是手診醫學發展的重要理論基礎。學習研究手診醫學,首先必須具備一定的中醫基礎知識,方能知道手診的來龍去脈。從歷史考證來看,發現手診的起源早於中醫,只不過當時人們限於條件,沒有進行系統的整理;後來隨著中醫的發展,手診醫學也隨之進步,經驗積累日漸增多,與此同時手相學也蓬勃發展,結果兩者常備混為一談。從手診病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近代與現代,隨著社會的穩定與科技的發達,手診醫學又有了更多人的參與研究。手診的現代研究與大量的臨床事實,實際上推動了中醫診斷學術發展的進程,並指導了中醫養生產業的可持續化發展。尤其在中醫學的普及方面更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一、手診的起源早於中醫
在人類原始的蒙昧時代,由於人類充滿了艱辛與困惑,危險與飢餓始終危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人類不得不利用與動物的最明顯的區別之一——手,不斷地進行與大自然的搏鬥,和自身生命生活的維持與發展,此時人類已經本能地意識到手在生命中的重要意義。可以這樣說,假如原始人沒有手的話,就是到現代,人類永遠還是和四足獸沒有什麼區別。原始社會的人類在無可奈何的自然條件下,他們用手象徵性地做出各種動作,來祈求和保佑自身和人類的生命安全。通過對手的不同的運動變化規律和大自然物質的親密接觸,產生了原始的手文化,比如原始的舞蹈、手語、手勢。在此過程中,人類逐漸積累了對手的理解與認識,這或許是最原始的、人類最為本能的、最為人文的、最為基礎的手診了。
在當時,並沒有陰陽五行、臟腑理論在其中的滲透,也沒有原始的圖騰崇拜文化出現,更沒有神巫的誕生,更談不上醫巫文化同源現象,實際上人類更注重了手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規律性的現象總結,這也是手相學長期在人們心目中的應驗率較高,老幼皆知的一個重要原因所在。反而忽略了手在人類健康方面積極作用。
從人類開始出現醫巫文化同源時代開始,手或多或少開始滲透了易經、神學、陰陽五行等思想,但可惜的是當時人類並沒有意識到手在健康方面的積極推動作用。反而與相學、易經甚至與神學結合,日趨發展成熟,成為手相學。無論在東方西方的醫學文化中,巫學與相學始終早於醫學文化的誕生。因此,手診的一些早期思想和認識的方法論上,明顯早於中醫學的發展,事實上手診與中醫都是經驗醫學,人文醫學。
二、中醫為手診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中醫學的理論日趨發展完善,為手診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早期的易經八卦在手掌的劃分,以及天地人三才在主線上的配合,都開始與中醫理論緊密聯系,比如:巽區屬木,陰陽屬性中屬陽,臟腑相應屬肝膽,天紋(感情線)主氣,人紋(智慧線)主神,地紋(生命線)主精,由此精氣神構成人的生命的重要元素。在手掌中能得到完美的體現。這里所謂的精氣神,精相當於現代學說的物質,氣相當於能量,神相當於信息。換言之,通過手上的主線與區位的結合,可以生動地再現人體臟俯的物質能量信息的傳遞變換規律,也就是精氣神的變化規律。既然我們知道,中醫的精氣神可以在手診中得到完美體現,那麼中醫能診斷疾病,能預防保健已經是毫無疑問,因為中醫生存了幾千年,解決了幾千年人類生存的問題,所以說對手診的診斷無庸質疑。
中醫的經絡學說,為全息醫學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可以這樣說,沒有經絡,就沒有全息;中醫的臟象學說,奠定了手診臓象區位定位的理論基礎,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中醫的臟象學說,在手掌中說某區某段屬於某臟腑,那簡直是痴人說夢。中醫的望診學說,實際上是奠定了和規范了手診的基礎診斷原則和方法。尤其是中醫的望色,更是手診中密不可分割的理論指導性原則。
在陰陽五行方面,通過手診上的臟腑陰陽五行屬性的劃分,可以對五色五紋在中醫辨證論治和整體觀念的指導下,進行非常准確地診斷,可以這樣說,沒有中醫學的存在,在中國就沒有手診醫學發展的今天。
三、手診可以認為是中醫望診的發展
在中醫診斷中,提倡的是望聞問切,其中望診最為首要。《黃帝內經》雲:「望而知之謂之神」,可見望診在中醫診斷中的重要地位,從某種程度上超過了聞問切三診的方法,由於歷史、社會、學術的發展等原因,造成了中醫望診的停滯不前,尤其在手診這一方面的學術論著,更是寥若晨星。而現存的中醫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手診,而現行的中醫的教科書中並沒有完整的手診培訓教材,所以中醫的診斷特色的四診之中,只剩下了切診中的脈診,而脈診的掌握需要的是時間和經驗,已經不太適合現代高速發展的社會需要,更不能為大多數人很短時間內掌握,所以中醫前進的步伐明顯落後了。而現在尤其是大多數人只在中醫中葯的治病和療效方面進行研究,或偏重於某些理論的實驗研究,而在中醫特色診斷的望診這一領域,很少有人提及。診斷是醫學學科的一個前沿工具,當你的診斷方法不易普及,大多數人無法接受和理解,無論你這門學科多麼具有前瞻性和科學性,都不會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和使用,只能作為一種學術研究,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罷了。而手診簡單方便,隨時隨地,醫生看得准,老百姓看得見,又明顯解決了醫患雙方由於學術方面的鴻溝問題,更增強了民眾對中醫的理解與接受的信心。從某種程度上講,手診醫學是可以推動中醫望診的發展,並且是中醫望診中密不可分的、甚至有超過脈診的趨勢。只有這樣,中醫的診斷思想、學術思想才能傳承不息。所以說,從某種角度講,我們可以認為手診是中醫望診的發展。
四、手診推動了中醫學的普及與發展
每個人都擁有一雙手,我們可以認為手是健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的各種健康痕跡可以生動地、真實地記錄在上面,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認為手是人的健康記錄本。作為中醫工作者也好、手診工作者也好、其他健康工作者也好,都可以根據每個人手上的健康記錄,隨時查詢和解讀每個臟腑的狀態,從而准確地、及時地知道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態、生存與生活方向。
由於中醫是手診醫學的理論基礎,所以我們在應用手診的時候,都會把中醫的一些理論思想貫穿始終,這為中醫的學術思想普及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我們知道,中醫學由於理論的抽象化,和黑箱化操作,尤其和現代人的教育文化與理論思維,有明顯的差異化,導致了對中醫的難以理解。而通過手診可以詳細的分析身體的健康狀態與中醫之間的關系,讓任何人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中醫的養生或治療理念。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一個現象,如果每個人在一年中被手診一次,那麼他就會受到中醫望診或學術思想上的教育一次,中醫將永遠無法被人遺忘,並且會讓更多的人對中醫和手診越來越感興趣,並且在健康和疾病方面,自然會尋求中醫的方法,那麼中醫的復興與長久不衰的發展,將會隨著人手的生存而生存,隨著人手的退化而退化。 見手診貫通西醫
西醫就是現代醫學,現代醫學的解剖、生理、病理學說豐富了手診醫學的發展,數理化檢驗促進了手診醫學的精確性,高科技的研究方法推動了手診醫學的研究進程。
一、西醫的解剖、生理、病理學說促進了手診醫學的發展
我們知道,中醫的臟象經絡學說和西醫的解剖生理學說雖然在某些方面是比較一致的,但是,兩者的理論點不同、研究方法不同、思維方法不同、應用范圍不同造成了中醫與西醫的爭論已經有很長時間,孰是孰非,誰對誰錯,那是中醫與西醫學究的事情。我們認為,中醫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理論基礎之上的一門自然學科,西醫是建立在現代化的數理化的基礎之上的學科,手診醫學吸取了中醫一些樸素的人文理論和深厚的醫學理論為基礎,但手診醫學要想自成體系,必須多學科進行交叉,那麼在眾多學科之中,西醫則是首選和必選的學科之一。
西醫清晰的解剖臟腑,並客觀地研究了臟腑的生理功能,以及詳細的病理學說,為手診醫學的基礎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西醫臟腑在身體中的准確位置,在手診中,我們按照全息規律來劃分也好,還是按照人體幾何全息胚穩定原理劃分也好,可以准確地按照西醫解剖臟腑的位置在手中找到准確地臟腑投影區。這個投影區我們可以稱之為臟腑反射區或臟腑全息元。這為手診的臓象區的准確定位提供了理論基礎和物質基礎。我們可以把手掌看成是幾個人體的縮影,那麼在相應的臓象區中,可以根據其生理功能的關聯性,找到每個臓象區之間的發展和傳變規律。每個臓象區之間發生疾病時,之間的相互病理影響,以及該臟腑發生疾病時在全身的表現,與該臓象區的表現相互關聯時,這時候手診中的准確定位、定性已經是昭然若揭了。
二、現代醫學的數理化檢驗校正了手診醫學的精確性
我們初步通過手診的方法,了解了某臟腑的發病狀態和程度,以及該臟腑的基礎定位定性時,實際上,這時候該臟腑所發生的疾病處於灰箱醫學狀態。為了使這種灰箱醫學診斷更加清晰化、准確化,我們有必要通過現代化的數理化檢測儀器進行檢測校正,得到一個完整而准確的數理化數據。從而指導我們在手診中尋找更多的、更細的蛛絲馬跡或色澤的紋理變化。使手診的診斷結果逐漸趨向數據化,為手診醫學診斷的精確性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比如:在手掌左腎區有褐色斑點時,我們初步判定其左腎部有結石現象,但無法知道結石的大小與准確位置,但我們可以通過大量的這種手診現象,再結合B超測量結石的位置和大小,從而可以得出:手掌中的褐色斑點大小與實際結石大小成正比例關系,其真實的結石位置和在手掌腎區位置基本一致的結論。這樣,手診的精確性是不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呢?
三、現代醫學的研究方法推動了手診醫學的研究進程
現代醫學的研究方法,往往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而發展,所以現代醫學發展的速度是與時俱進的,促進手診醫學的發展是必然的。手診醫學要想在以後的發展中,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與現代科技結合。那麼在結合之前,我們必須要研究相關的一些學術內容,從而促進手診醫學的發展步伐。我們可以學習現代醫學的實驗室的樣本對照化驗法和醫學數學統計法,從而為手診的精確性提供實驗室基礎。當然,也可以通過一些新型的基因研究方法,對手紋或疾病的紋理形成,進行更科學的分析,從而找到其物質、能量、信息的傳變規律,全面而真實地解釋手診診斷疾病的科學性。 見手診實踐科學圖

一、手診具有重復性
①病紋顏色的重復性
我們通過大量的實際手診案例,實際上也是一種數學統計的方法,也是一種經驗積累的方法,發現手診中的基本病理紋理顏色辨證,可以在很多具有此病的人手中完全可以重復再現。重復率越高,就表明這種病紋的准確率就越高。既然如此,那種認為手診診斷純粹是偶然或僥幸地診斷准確,明顯是不了解手診的一種不負責任的說法。同樣,很多常見病、多發病在不同人手中,幾乎都可以重復著手診中的一些規律,所以說按照衡量科學的標準是否具有重復性來講,手診應當是科學的。
②學術性復制
手診可以完全按照任何一門學科的體系一樣,人們通過學習、培訓完全可以學會並運用,並且可以把手診中的學術理論進一步發揚光大。從這一條來講,手診醫學的被無限制的復制與倍增,是任何具有生命力學科的特性。所以說學術性的復制,使更多的人掌握手診並運用手診,從而發展完善手診醫學。
二、手診具有規律性
我們知道,中醫的書籍浩如煙海,但總結一下,無怪乎是陰陽五行,具體地來講,臟象、經絡、氣血、津液八綱辨證。高度概括地說無非是陰陽而已。手診中的顏色錯綜復雜,撲朔迷離,但總的來說,無怪乎是紅青黃白黑五種顏色而已;顏色之間的變化規律雖然錯綜復雜,但歸納綱要無非是望色十綱而已;病理紋理如天上之雲彩變化無常,如羽毛般雜亂無章,但歸納起來無非是五紋而已;手掌面積雖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九區分界朗若星辰,主線輔線縱橫交錯,但也無非是經緯阡陌!所以學科雖然看似繁雜、事實簡單。內經雲:「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此之謂也。」
三、手診具有可操作性
有人講,手診參考望診是一種非常模糊的診斷,是一種唯心學說,全靠人的一種主觀意識來判斷,其實這是對手診望的方法的一種誤解。我們舉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從出生到長大,是如何越來越聰明、如何越來越認識這個世界、如何越來越能掌握知識、事實上都是我們的第一感覺——望的結果。一個盲人,要想與常人一樣能享受生活、生命、工作等方面的能力時,換句話說,就是不通過望的方法是很難達到我們常人的基本能力的。那麼手診是通過我們人的第一感覺——望,也是最簡單的、最原始的最本能的一種方法。望,只不過是望的部位的焦點集中在我們手上而已。如果沒有把手診望的准確,肯定是把焦距放錯了,建議調整好焦距再一次審視我們自己的雙手,這時候你會覺得手上的任何變化都逃脫不了你的火眼金睛,你會深深地感悟到原來手診如此簡單!
四、手診具有發展性
任何一門技術,任何一門學科,他們繼續地向前發展,表明他們是有生命力的。當它停止不前要退出歷史發展的舞台時,表明它一定是過時的科學,或者已經不是科學,只是一段文化、發展史。而手診醫學具有強大的兼容性,憑借著與人類永遠不可分割的血肉關系,將伴隨著人類的發展歷史永久存在。我們只要是人,都會看我們自己的雙手,從我們雙手中找到生命的答案。如果說手診醫學真的要退出歷史舞台,那麼除非人類已經高度進化,不須用手了,也就是人們退化的不長手的時代,那個時代是否還遙遠,是否很快?那隻是我們人類以後的事情了,我們現在要做的是,通過各種方法,包括理論的研究、科學的實驗、民眾性的普及不斷地發展完善手診學,使手診醫學不僅僅作為醫學方面的一種學科,更是人類文明的一個象徵,也是生命科學的重點研究對象。如果我們從能量、物質、信息來研究手診的話,也許從手上能找到與宇宙之間有生命、信息、物質的關聯性。
五、准確率是硬道理
通俗地來講,手診要的就是診斷和分析的一種效果。最起碼從目前的學術而言應該如此。所以衡量手診是否科學,他的准確率、應驗率,可能是很多科學家們衡量手診是否科學的唯一標准。我們姑且不論這種單方面的衡量指標對手診這門新型學科是否公正公平合理,但我們作為手診醫學研究工作者來說,一定要殫精竭慮,把手診的准確率提高到一種新的高度,讓手診醫學躋身於科學之列,享受公平公正的科學待遇。所以說手診是不是科學的,我們認為其准確率是手診科學的硬道理。 見手診指導養生圖
中國道家養生是養生的理想境界,民眾養生與現代養生息息相關,更是社會與歷史發展的趨勢,這一切都需要手診醫學的和諧共融與積極參與。
一、手診與道家養生
翻開沉重的養生文化發展史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道家養生學術思想與易經和中醫的陰陽五行、臟象學說、經絡學說有著密不可分割的關系。一副內景圖,深刻地解釋了道家與中醫養生思想的巧妙結合,從而產生了神奇的道家養生觀。從黃帝時代的上古真人到現代的超百歲老人,如果按照道家養生學術思想來衡量的話,或多或少都有著道家養生學術的痕跡。我們為道家養生學術思想內容之豐富、理論之堅實、方法之自然而感嘆!但事實上,我泱泱大中國有多少個道家養生的高手呢?我萬萬民眾有幾個能遵從道家養生思想而養生的呢?
我們靜上心來,縱橫千古,查閱古今,發現人並不是不希望養生長壽,也不是不喜歡道家養生學術思想,而是沒有一把能打開道家學術思想的金鑰匙。人們嘗試了很多方法,比如,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武當劍、氣功等等,這些嘗試僅僅是從某一個角度和某一個方面進行的,自然是很偏面的養生方法,並不能達到養生的最高境界。於是,我們嘗試了很多方法,也尋找了很多途徑,當我們翻開厚厚的相學書籍時候,手相學映入我們的眼簾,那真是:「驀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更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道家養生學術思想的研究工作者們,再次審視了手診醫學,無論從理論、從方法,以及民眾對其理解的程度上,都覺得作為道家養生學術思想的鑰匙是最為恰當的,也最為合適不過。
據我們不完全統計,現在有一部分道家養生學術界的有志之士,開始從手相學轉入到手診醫學方面,並且密切地結合了道家養生學的思想,使手診醫學充滿了神奇性,但手診醫學的確又成為民眾對於道家養生理解的前沿工具。另外,手診醫學的一個整體,簡而言之,可以說是道家養生學術思想的一個縮影。理解並接受了手診醫學,就等到同於即將接受和理解道家養生學術思想。換言之,具備手診醫學基礎的人們,只要思想觀念輕微的一轉變,就會自然的與道家養生思想結合起來。那時候,養生的境界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感覺。
二、手診與民眾養生
養生長壽與健康保健,總的含義都是為了人類的生活與生命的質量服務,但養生長壽與健康保健也有著一些本質的區別,簡單地講,養生長壽需要的是生命和生活自然而和諧的同行,追求的是把生命進行理想化的延長,而健康保健僅僅是為了維持生命不受疾病的折磨而進行的被動性維護工作。
其實,每個人都不想死,每個人都不想患病。但高節奏的社會現實和殘酷的生存質量受到危脅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在人體臟腑沒有發生疾病的時候,就開始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態與臟腑的先天強弱程度,或者與自身的生活環境,甚至與人文社會自然之間的不和諧而開始努力奮斗。這些綜合式的考慮方法,就是人類本能的養生慾望的開啟。既然我們每個人都清楚地意識到,生命質量的現實窘迫性,每個人都要想長壽不死,於是每個人、每群人、每個國家的人、每個部落的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思維和方法在尋求養生長壽之道。
既然人們都不想死,都想活得時間更長一些,那麼我們必須尋找一個有效的途徑。先解決我們每個人自己如何養生,每群人的養生規律如何,每個國家的人養生規則如何,每個部落的養生要求如何。那麼什麼途徑能使我們一般民眾從來沒有接受過醫學教育、健康教育、或者其他的類似長壽養生思想的教育,很快地能理解並接受呢?人們煞費苦心,尋找了很多辦法,但最終的歸宿還是健康保健和臨床醫學,養生長壽不過是一個夢想罷了!
當我們從疾病的噩夢中醒過來的時候,從健康保健的被動壓迫中清醒的時候,最初有一批先知先覺的人們開始追求養生長壽了。他們很偶然地、也是很必然的發現:通過人類最常見的一個器官,可以很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能讓自己長壽養生的方法和指導,那麼這種方法是什麼呢?那就是手診醫學。我們通過手診醫學的區位、主線、手形等的判斷分析,基本的分清每個人的體質狀態,或每個臟腑的先天稟賦程度,從而有的放矢地、未雨綢繆地、不知不覺地回歸到幾千年的黃帝上古真人時代。於是人們再一次驚訝的發現,手診——養生——長壽,原來是很簡單的!因為天地造人,本來就是很簡單的,但同時也是很玄機神妙的!讓我們拿起自己的雙手,仔細解讀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和生命質量,向天地之間傳達的手診信息吧!
三、手診與現代養生
當人們無可奈何的選擇臨時醫學的時候,人們痛心疾首;當人們出現在亞健康狀態的時候,他們被動的健康保健,那是迫不得已。人們在絕望之中想把時光倒流,幻想著一種返樸歸真的氣氛!請注意,很現實的一句話:時光不能倒流,過去的事不可能重來,我們只有面對現實!我想人類從原始社會到現在,應當是人類的一種無知的人類文明上的一種進步,也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種進步,這種進步雖然有負面因素,但不能否定現代的人的生命質量會越來越短、越來越差,我們要有現實者的心態、科學的思想來認識養生長壽的正確方法。比如說,我們可以檢測每個人體內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以通過高科技手段檢查我們每個人的臟腑當時的一種狀態,然後有針對性地、有選擇性地根據個人的體質和自身當時的一種狀態進行相應的補充和調理,盡量避開化學物質的刺激與污染,這是現代人養生最基本的要求。但另人遺憾的是,現代高科技手段並不能完全解決一個活生生的人,每時每刻生命狀態的發展趨勢,你所補充的所謂的各種物質或調理的各種方法,只是你當時的一種方案,並不能代表你永遠長壽的方案,我們現代人養生需要的是,一個人動態的、方便的、簡單的、隨時隨地的了解自身的生命狀態、臟腑狀態以及健康趨勢等等。
人類也清醒地知道,今天檢測沒有任何痕跡,不等於明天仍然是完好如初,因為這是大自然的一種法則和規律,我們如何科學地延緩生、老、病、死的規律,是每個現代人幾乎都能想到的話題。現代醫學的檢測給我們的檢測報告是不容樂觀的,今天檢測沒有任何疾病跡象,但明天後天和以後很快就會發病,當人們患了病的時候,現代醫學的檢測幾乎都有病,這似乎是科學的必然,但也是科學的一個怪圈。我們不能否定,現代醫學的科學性,但也不能完全依賴現代醫學的高科技檢測手段,我們只有自己為自己、救自己!那麼要想使自己的養生長壽的理想得到實現,我們就會很自然地想到,也很容易接受到手診醫學的親和性。那麼通過手診醫學動態的觀察,認為生命質量的差異與健康的趨勢狀態,可以靈活地指定出適合自己的、適合當時環境的、適合自己區位的養生法則和方法,那麼我們活在紛紛擾擾的塵世中、充滿競爭時代的工作中、不和諧的環境中仍然會健康長壽。因為手是我們一面養生的鏡子,手是我們養生的指導老師,因為手的信息是客觀現實的,所以我們相信手診醫學在現代人的養生中,必將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為人的生命生活質量做出更大更新的貢獻!

4、手診醫學的手診醫學概念

手診醫學體系的十大特徵 望色十綱:浮沉、淺深、清濁、散聚、榮枯
望態十二綱:凹凸、硬軟、大小、胖瘦、干濕、溫涼、快慢、抖僵
望勢六綱:遠近、虛實、真假
三大主線:
生命線、智慧線、感情線 1.寧精勿雜(目標專一) 2.循序漸進(記憶原則)
3.熟能生巧(理解感悟) 4.靈活運用(得心應手) 類似而多見者為主 典型而少見者為輔
異乎尋常者而不忘 形似類異者而求證 疊加定理(診症定理) 漸減定理(康復定理)
還原定理(求本定理) 三因定理(辨因定理)
五種類別:
五臟:心肝脾肺腎
五色:紅青黃白黑
五行:火木土金水
五指:拇食中無小
五紋:+×○□△ 1.營養平衡(日常生活)
人的日常、飲食對身體所造成的健康平衡。
2.免疫平衡(體質因素)
人體總的抗病能力。與體質有關,一種自發的原始本能狀態。
3.陰陽平衡(中醫辨證)
反映人體動態的一個健康平衡,中醫的養生觀。
4.健康平衡(亞健康狀態)
當人體亞健康狀態已經很
5.疾病平衡(疾病狀態)
身體的各個臟器都有臨床之症,互相影響制約,構成疾病綜合癥候群現象,人體處於一種暫時的疾病平衡狀態。每一樣的疾病都可導致其死亡,但事實上,他出奇的活著。所以這是一種動態的平衡觀。
6.心理平衡(心理狀態)
含感情、語言、行動、思想、精神緊張、心理壓力產生一切疾病。如高血壓等病,由於憂郁、沉悶、焦慮、煩躁、心理壓力過大等,該病會久治不愈,並且纏綿頑固,易發生其他變病。所以不僅擁有健康的生理,還要有健康的心理,樂觀是最好的葯方。 分泌紋、性能紋、過度紋、橋貫紋、創傷紋、艮震紋、肝膽紋、小環紋、夢幻紋、逆反紋

5、哪裡可以學習中醫養生手診面診?

中醫養生診斷學,不只是學習手診和面診就可以能夠真正地准確的做出診斷的,建議你還是從中醫基礎、中醫診斷以及中醫經絡腧穴學開始學習,這有掌握了真正的中醫辯證,才能夠更好的判斷人體的病症

6、求一本王晨霞手診入門的書

《現代掌紋診病圖譜》《王晨霞細說女人病》
自1986年起,她開始致力於掌紋醫學研究。1993年著有《現代掌紋診病》一書,博得眾家好評。同時從所收集手圖中,精選出上千幅拍攝錄制了40課時通俗易懂的目前國內外惟一的"實用掌紋診斷技術教學錄像帶";北京科教電影製片廠專門攝制科教片《掌紋診病》,向世界宣傳、推廣這一新型診斷技術;1995年《現代掌紋診病》一書被譯成英文、西班牙文出版,在國外發行,引起強烈反響。2000年又集500餘幅真實的彩色掌紋手圖及實例使醫學界首本《現代掌紋診病圖譜》問世,轟動各界。發表關於掌紋診病及藏醫葯學研究的論文數篇。《王晨霞細說女人病》已由北京磨鐵圖書有限公司策劃發行。
《王晨霞掌紋診病治病》
內容介紹
本書在1993年以《現代掌紋診病》為名出版,轟動全國,銷售上百萬冊。從大學生、銷售員到關注健康者幾乎人手一冊,學習參照自己的手圖,觀察自己的身體。這種最簡單、最易操作的方法早已深入人心。
如今再版本書,作者作了大量修訂,並首次增加了大量治病養生的內容。本書為使讀者便於學習,還附贈大容量VCD一張,其中詳細記錄了作者診病治病的方法。
本書匯集了現代掌紋診療第一人王晨霞數十年的研究和探索成果。開篇主要介紹掌紋發展歷史,通過通俗淺顯的講解,使你對掌紋這門學科有一個整體宏觀的認識。上篇主要介紹掌紋醫學入門基礎知識,書中展示了大量難覓的紋線,用圖解的方式幫你識別14條線和8種異常病理紋,了解掌紋的深、淺、消、長的變化情況,並通過掌紋與臟腑對應區圖來判斷臟腑虛實、盛衰,判斷疾病的發生、發展,從而指導治療方法。中篇主要介紹了30種疾病的掌紋識別和防治,包括常見疾病、婦科疾病、男科疾病和兒科疾病。針對每一種疾病從掌色、指甲、額頭、眼睛、耳朵、舌頭、牙齒、頸部等方面診斷解析,並結合病症,提供160種王晨霞獨家中醫食補、葯補調護方法和針灸、足穴按摩、走罐等治療方法,就患者的常見問題集中答疑解惑。下篇主要介紹了9個典型醫學案例,通過掌紋局部放大圖解析疾病,並提供治療方案,對症下葯。
本書權威、系統、實用、易操作。書中配有掌診、甲診、耳診、眼診、舌診、齒診等400多幅圖片,是一本實用權威的掌紋醫書寶典。
《女性健康看掌紋》
作 者: 王晨霞,竇嶸 著
出 版 社:知識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2-10-1
內容介紹
本書分6 章,共18萬字。精選297幅與女性疾病有關的典型的原色掌紋手圖,詳細介紹與女性健康有關的掌紋醫學知識,將不易被發現的細小掌部紋理色澤變化之處進行局部放大,將多年來研究驗證的掌紋診病經驗也——展示於本書,讀者應仔細體味。
全書以問答的形式,針對月經病,婦科炎症、婦科腫瘤及孕產病、更年期障礙等常見的女性疾病,就其掌紋的特有徵象進行闡釋,可以自查,可以驗證,也可用於臨床。實為一本不可得得的女性健康詞典。

7、手診資料

可以網路樊洪傑手診與養生 我在學

8、手診學哪些內容,哪裡有這培訓呢?

內容:

手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遠古時代,人們通過長期觀察手上的紋路,發現了疾病與紋路的規律性變化。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在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經過歷代醫學家的不斷實踐、充實和發展,積累了豐富的診斷疾病經驗。手紋診病也是其中一分支。
唐朝王超的《水鏡圖訣》記載有根據觀察幼兒食指內側表淺靜脈的色澤與形態變化推斷病情。到了明代,小兒食指指紋診法漸被醫家提出並廣泛應用。清代的一些醫學家積極探索研究望診、手診,去偽存真,先後編著了《清太醫手診譜》、《行色外診筒摩》、《四診訣微》、《望診遵經》等,匯集歷代手診之法。清代《小兒推拿廣義》詳細記述了通過手掌診病的方法。手診已經成為中國醫學臨床輔助診斷的一部分。
民族

手診也是我國民族醫學診斷的常用方法。藏、蒙、維吾爾、傣、彝、朝、哈薩克、瑤、壯、苗、回等醫學體系,都有系統的手診內容。如瑤醫認為手五指通五臟,手五指分屬五臟,每指各屬一臟腑,拇指屬脾胃,食指屬肺與大腸,中指屬心與小腸,無名指屬肝與膽,小指屬腎與膀胱。而在藏醫學中,手診和尿診成為其核心診斷手段。
西方

手診不僅僅在中國,在世界上也有悠久的歷史。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著有《亞里士多德手相術》,該書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17世紀的克魯醫生開始關注指紋研究;1823年潑金傑出版了有關指紋紋路的論文。不久,指紋成為偵探領域的重要手段。20世紀70年代,美國學者的著作《皮膚紋理學與疾病》詳細記述了掌紋與疾病的關系。
不久,指紋成為偵探領域的重要手段。手診正式應用於醫學診斷,是近30年改革開放帶來的研究進展。其中我國涌現出許多有水平的手紋專家、學者。他們為手紋的研究而努力不斷,精神可嘉。手診的概念就是,專業人士通過人體手的紋路形態、變化、規律等方式,對人體器官的演變作出推理的一種防治輔助手段。
中醫

中醫理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補其不足,瀉其有餘」。恢復陰陽相對平衡是治療基本原則。「邪之所湊,其氣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就是疾病,正,就是抵抗力,陰陽離決,是病危、病故。根據手診、舌診、甲診、脈診綜合分析辨證施治,因病而異,因人而異,因自然條件而異,中葯按君、臣、佐、使,四氣(寒、熱、溫、涼),五味(辛、甘、酸、苦、咸),按五行相生相剋關系來調理機體,使之相對平衡,減輕痛苦,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它同經絡診法、腧穴診法、時辰診法及氣質診法一樣,雖一般診斷專著未載,尚未能普及於臨床,但確屬醫診法學之重要內容。經過醫學、生理、心理等學者們的努力,把這一歷經幾千年的潛在經驗逐步變成顯科學。
當代著名中醫學董建華說,「欲窮臨床,首重於診。診法之中,望聞問切,至為重要。 觀古往今來,為名醫者莫不精此四者之道。然四診之外,又有五氣六運可稽,易經八卦可演,千般諸法,精窮奧蘊。前賢雙調和孫思邈嘆曰: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
1956年,我國制定了十指紋分析法,並應用於臨床和司法系統。1966年之後,我國一些醫院用手紋和足紋特徵來識別嬰兒,使皮紋學應用於臨床。

後來出現了許多著名掌紋醫學專家,也陸續出版了一些掌紋醫學專著。「從外知內。」「視其外,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疾矣。」「有諸內,必形諸外。」「掌中熱者腑中熱,掌中寒者腑中寒。」「手掌信息關全身。」這些認識,是古代醫學學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凡事物的局部都相似於該事物的整體,這是全息論的基本定測。《論語》也講「人焉廋哉」,就是說人的精神健康狀況必然要在外部表現。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指出:「手是人類外在的頭腦」。人,是以五臟為中心,通過六腑、經絡溝通表裡,運行氣血而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十指連心。」現代解剖學證實,手神經直接著大腦,當臟器有病變時,就由自律神經傳到大腦,然後,再通過腦髓神經把變化情形顯示到雙手上。
手診是一門先進的中醫學科,等同於掌紋診病學和掌部醫學。在長期的研究中發現:手紋、手型、氣色形態、皮紋、指甲在手掌與健康相對性的醫學研究中,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所以「手診」在當前的研究階段應該稱之為「掌部診病學」或「掌部醫學」或「手診學」。

手掌是健康的晴雨表
手掌是一個人身體健康的晴雨表,大部分病在手上都會有表現,真可謂五臟六腑均歷歷在"手"也。 比如說如果一個中年人的手背面上出現褐色的斑塊,則說明此人的膽囊方面已經出現了問題,如膽囊炎;如果一個女子的生命線末端有明顯的三角形紋符號,則說明此女子有痛經史;如果一個人的生命線靠掌心處均有眾多胚芽紋,則說明此人體質比較差,容易感冒;如果一個人的命運線的頂端或者末端如果有豎形的島紋,則這極有可能是胃下垂;如果一個人的太陽線被干擾線干擾成"井"字紋,則提示此人的血壓偏低。
人類和動物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人類有一個智慧的大腦以及一雙會勞動的手。手是人類改造自然的工具,手為五行所化,為五臟之端,祖國醫學有運土入水而止瀉,運水入土以養脾之說,皆基於五行之理。手兼天地之靈,蘊天地之造化。古語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手象(指象與掌象)與五臟關系。
診斷原理編輯
手診的原理。人體的器官是一個系統性的整體,器官有任何不良的壓力和損傷,將通過礦物質等物質進行傳遞到皮膚表層,並牽引皮膚,形成凹凸形態。人們經過長期觀察、積累、對照,選擇概率高的現象當作診斷的標准。比如,從來沒有線路的某個手的部位,突然發現有紋路出現,就預示著該地方出現了不良的干擾。

手診融和中醫
見手診融和中醫圖
原始手診起源早於中醫,中醫學的蓬勃發展為手診的發展尊定了理論基礎。手診的發展被認為是中醫望診的延伸與進步,從某種角度來看,手診推動了中醫學的普及與發展。
中醫學術理論基礎與方法是手診醫學發展的重要理論基礎。學習研究手診醫學,首先必須具備一定的中醫基礎知識,方能知道手診的來龍去脈。從歷史考證來看,發現手診的起源早於中醫,只不過當時人們限於條件,沒有進行系統的整理;後來隨著中醫的發展,手診醫學也隨之進步,經驗積累日漸增多,與此同時手相學也蓬勃發展,結果兩者常備混為一談。從手診病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近代與現代,隨著社會的穩定與科技的發達,手診醫學又有了更多人的參與研究。手診的現代研究與大量的臨床事實,實際上推動了中醫診斷學術發展的進程,並指導了中醫養生產業的可持續化發展。尤其在中醫學的普及方面更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一、手診的起源早於中醫
在人類原始的蒙昧時代,由於人類充滿了艱辛與困惑,危險與飢餓始終危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人類不得不利用與動物的最明顯的區別之一——手,不斷地進行與大自然的搏鬥,和自身生命生活的維持與發展,此時人類已經本能地意識到手在生命中的重要意義。可以這樣說,假如原始人沒有手的話,就是到現代,人類永遠還是和四足獸沒有什麼區別。原始社會的人類在無可奈何的自然條件下,他們用手象徵性地做出各種動作,來祈求和保佑自身和人類的生命安全。通過對手的不同的運動變化規律和大自然物質的親密接觸,產生了原始的手文化,比如原始的舞蹈、手語、手勢。在此過程中,人類逐漸積累了對手的理解與認識,這或許是最原始的、人類最為本能的、最為人文的、最為基礎的手診了。
在當時,並沒有陰陽五行、臟腑理論在其中的滲透,也沒有原始的圖騰崇拜文化出現,更沒有神巫的誕生,更談不上醫巫文化同源現象,實際上人類更注重了手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規律性的現象總結,這也是手相學長期在人們心目中的應驗率較高,老幼皆知的一個重要原因所在。反而忽略了手在人類健康方面積極作用。
從人類開始出現醫巫文化同源時代開始,手或多或少開始滲透了易經、神學、陰陽五行等思想,但可惜的是當時人類並沒有意識到手在健康方面的積極推動作用。反而與相學、易經甚至與神學結合,日趨發展成熟,成為手相學。無論在東方西方的醫學文化中,巫學與相學始終早於醫學文化的誕生。因此,手診的一些早期思想和認識的方法論上,明顯早於中醫學的發展,事實上手診與中醫都是經驗醫學,人文醫學。
二、中醫為手診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中醫學的理論日趨發展完善,為手診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早期的易經八卦在手掌的劃分,以及天地人三才在主線上的配合,都開始與中醫理論緊密聯系,比如:巽區屬木,陰陽屬性中屬陽,臟腑相應屬肝膽,天紋(感情線)主氣,人紋(智慧線)主神,地紋(生命線)主精,由此精氣神構成人的生命的重要元素。在手掌中能得到完美的體現。這里所謂的精氣神,精相當於現代學說的物質,氣相當於能量,神相當於信息。換言之,通過手上的主線與區位的結合,可以生動地再現人體臟俯的物質能量信息的傳遞變換規律,也就是精氣神的變化規律。既然我們知道,中醫的精氣神可以在手診中得到完美體現,那麼中醫能診斷疾病,能預防保健已經是毫無疑問,因為中醫生存了幾千年,解決了幾千年人類生存的問題,所以說對手診的診斷無庸質疑。
中醫的經絡學說,為全息醫學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可以這樣說,沒有經絡,就沒有全息;中醫的臟象學說,奠定了手診臓象區位定位的理論基礎,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中醫的臟象學說,在手掌中說某區某段屬於某臟腑,那簡直是痴人說夢。中醫的望診學說,實際上是奠定了和規范了手診的基礎診斷原則和方法。尤其是中醫的望色,更是手診中密不可分割的理論指導性原則。
在陰陽五行方面,通過手診上的臟腑陰陽五行屬性的劃分,可以對五色五紋在中醫辨證論治和整體觀念的指導下,進行非常准確地診斷,可以這樣說,沒有中醫學的存在,在中國就沒有手診醫學發展的今天。
三、手診可以認為是中醫望診的發展
在中醫診斷中,提倡的是望聞問切,其中望診最為首要。《黃帝內經》雲:「望而知之謂之神」,可見望診在中醫診斷中的重要地位,從某種程度上超過了聞問切三診的方法,由於歷史、社會、學術的發展等原因,造成了中醫望診的停滯不前,尤其在手診這一方面的學術論著,更是寥若晨星。而現存的中醫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手診,而現行的中醫的教科書中並沒有完整的手診培訓教材,所以中醫的診斷特色的四診之中,只剩下了切診中的脈診,而脈診的掌握需要的是時間和經驗,已經不太適合現代高速發展的社會需要,更不能為大多數人很短時間內掌握,所以中醫前進的步伐明顯落後了。而現在尤其是大多數人只在中醫中葯的治病和療效方面進行研究,或偏重於某些理論的實驗研究,而在中醫特色診斷的望診這一領域,很少有人提及。診斷是醫學學科的一個前沿工具,當你的診斷方法不易普及,大多數人無法接受和理解,無論你這門學科多麼具有前瞻性和科學性,都不會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和使用,只能作為一種學術研究,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罷了。而手診簡單方便,隨時隨地,醫生看得准,老百姓看得見,又明顯解決了醫患雙方由於學術方面的鴻溝問題,更增強了民眾對中醫的理解與接受的信心。從某種程度上講,手診醫學是可以推動中醫望診的發展,並且是中醫望診中密不可分的、甚至有超過脈診的趨勢。只有這樣,中醫的診斷思想、學術思想才能傳承不息。所以說,從某種角度講,我們可以認為手診是中醫望診的發展。
四、手診推動了中醫學的普及與發展
每個人都擁有一雙手,我們可以認為手是健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的各種健康痕跡可以生動地、真實地記錄在上面,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認為手是人的健康記錄本。作為中醫工作者也好、手診工作者也好、其他健康工作者也好,都可以根據每個人手上的健康記錄,隨時查詢和解讀每個臟腑的狀態,從而准確地、及時地知道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態、生存與生活方向。
由於中醫是手診醫學的理論基礎,所以我們在應用手診的時候,都會把中醫的一些理論思想貫穿始終,這為中醫的學術思想普及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我們知道,中醫學由於理論的抽象化,和黑箱化操作,尤其和現代人的教育文化與理論思維,有明顯的差異化,導致了對中醫的難以理解。而通過手診可以詳細的分析身體的健康狀態與中醫之間的關系,讓任何人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中醫的養生或治療理念。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一個現象,如果每個人在一年中被手診一次,那麼他就會受到中醫望診或學術思想上的教育一次,中醫將永遠無法被人遺忘,並且會讓更多的人對中醫和手診越來越感興趣,並且在健康和疾病方面,自然會尋求中醫的方法,那麼中醫的復興與長久不衰的發展,將會隨著人手的生存而生存,隨著人手的退化而退化。

手診實踐科學

見手診實踐科學圖
一、手診具有重復性

①病紋顏色的重復性
我們通過大量的實際手診案例,實際上也是一種數學統計的方法,也是一種經驗積累的方法,發現手診中的基本病理紋理顏色辨證,可以在很多具有此病的人手中完全可以重復再現。重復率越高,就表明這種病紋的准確率就越高。既然如此,那種認為手診診斷純粹是偶然或僥幸地診斷准確,明顯是不了解手診的一種不負責任的說法。同樣,很多常見病、多發病在不同人手中,幾乎都可以重復著手診中的一些規律,所以說按照衡量科學的標準是否具有重復性來講,手診應當是科學的。
②學術性復制
手診可以完全按照任何一門學科的體系一樣,人們通過學習、培訓完全可以學會並運用,並且可以把手診中的學術理論進一步發揚光大。從這一條來講,手診醫學的被無限制的復制與倍增,是任何具有生命力學科的特性。所以說學術性的復制,使更多的人掌握手診並運用手診,從而發展完善手診醫學。
二、手診具有規律性
我們知道,中醫的書籍浩如煙海,但總結一下,無怪乎是陰陽五行,具體地來講,臟象、經絡、氣血、津液八綱辨證。高度概括地說無非是陰陽而已。手診中的顏色錯綜復雜,撲朔迷離,但總的來說,無怪乎是紅青黃白黑五種顏色而已;顏色之間的變化規律雖然錯綜復雜,但歸納綱要無非是望色十綱而已;病理紋理如天上之雲彩變化無常,如羽毛般雜亂無章,但歸納起來無非是五紋而已;手掌面積雖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九區分界朗若星辰,主線輔線縱橫交錯,但也無非是經緯阡陌!所以學科雖然看似繁雜、事實簡單。內經雲:「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此之謂也。」
三、手診具有可操作性
有人講,手診參考望診是一種非常模糊的診斷,是一種唯心學說,全靠人的一種主觀意識來判斷,其實這是對手診望的方法的一種誤解。我們舉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從出生到長大,是如何越來越聰明、如何越來越認識這個世界、如何越來越能掌握知識、事實上都是我們的第一感覺——望的結果。一個盲人,要想與常人一樣能享受生活、生命、工作等方面的能力時,換句話說,就是不通過望的方法是很難達到我們常人的基本能力的。那麼手診是通過我們人的第一感覺——望,也是最簡單的、最原始的最本能的一種方法。望,只不過是望的部位的焦點集中在我們手上而已。如果沒有把手診望的准確,肯定是把焦距放錯了,建議調整好焦距再一次審視我們自己的雙手,這時候你會覺得手上的任何變化都逃脫不了你的火眼金睛,你會深深地感悟到原來手診如此簡單!
四、手診具有發展性
任何一門技術,任何一門學科,他們繼續地向前發展,表明他們是有生命力的。當它停止不前要退出歷史發展的舞台時,表明它一定是過時的科學,或者已經不是科學,只是一段文化、發展史。而手診醫學具有強大的兼容性,憑借著與人類永遠不可分割的血肉關系,將伴隨著人類的發展歷史永久存在。我們只要是人,都會看我們自己的雙手,從我們雙手中找到生命的答案。如果說手診醫學真的要退出歷史舞台,那麼除非人類已經高度進化,不須用手了,也就是人們退化的不長手的時代,那個時代是否還遙遠,是否很快?那隻是我們人類以後的事情了,我們現在要做的是,通過各種方法,包括理論的研究、科學的實驗、民眾性的普及不斷地發展完善手診學,使手診醫學不僅僅作為醫學方面的一種學科,更是人類文明的一個象徵,也是生命科學的重點研究對象。如果我們從能量、物質、信息來研究手診的話,也許從手上能找到與宇宙之間有生命、信息、物質的關聯性。
五、准確率是硬道理
通俗地來講,手診要的就是診斷和分析的一種效果。最起碼從目前的學術而言應該如此。所以衡量手診是否科學,他的准確率、應驗率,可能是很多科學家們衡量手診是否科學的唯一標准。我們姑且不論這種單方面的衡量指標對手診這門新型學科是否公正公平合理,但我們作為手診醫學研究工作者來說,一定要殫精竭慮,把手診的准確率提高到一種新的高度,讓手診醫學躋身於科學之列,享受公平公正的科學待遇。所以說手診是不是科學的,我們認為其准確率是手診科學的硬道理。

診原理
手診是指通過人體手的紋路形態、變化、規律等方式,對人體器官的演變作出推理的一種防治輔助手段。其原理是運用視覺、觸覺等,對手上的徵象進行有目的地觀察,以了解人體健康或疾病狀況。如根據人的手形、指甲、掌紋、指紋、指節紋、手掌

軟硬及手掌氣色等,採取望、摸、推、壓、點、掐、按等方式獲得病情信息。掌紋診病主要分為氣色形態、手紋和手形三大類。也有將手紋、手型、氣色形態、皮紋、指甲綜合研究得出結論。所以手診也稱為「掌部診病學」。
根據徐凌波研究,證明手診對痔瘺的判斷有臨床參考意義。驗證表明,痔瘺手診總的臨床符合率為79.3%,痔為84.2%;肛瘺為82.1%;肛裂為73.9%;肛周膿腫為66.7%,經卡方檢驗,P〈0.01,判別顯著,說明手診符合率高。
手診是中國的醫學傳統、民族診斷的特色技能。《黃帝內經》中就有相關記載:「見其色,知其病,命曰名;按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其認為通過五官、形體、色脈等的外在變化,可以了解人的健康狀況。唐朝王超的《水鏡圖訣》記載有根據觀察幼兒食指內側表淺靜脈的色澤與形態變化推斷病情。

9、權品養生匯的手診據說很有效?

張華老師和陳鋒老師用的都是季式手診方法。

10、哪位老師精通手診和養生

壯醫有專用指甲看病,我看過很長時間,在臨床不實用,也忘了你在網上搜一下

與手診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