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粽子的養生

粽子的養生

發布時間:2020-05-04 14:57:57

1、養生粽子怎麼做好吃 養生粽子怎麼做最好吃

主料

糯米

500克

輔料

蜜豆

50克

小棗

適量

葡萄乾復

適量

粽子葉

適量



步驟

1.粽子葉用清水泡一晚上

2.糯米淘洗制干凈,用清水泡一晚上

3.蜜豆清洗干凈,泡一晚上

4.小棗和葡萄乾泡一個小時左右

5.粽子葉放入開水鍋里煮幾分鍾

6.用剪刀減去根部很硬的部分

7.折疊做成知漏斗形

8.放入適量糯米蜜豆,再加入兩粒小棗、四粒葡萄乾

9.再加入適量糯米和蜜豆

10.包裹好,用線纏緊

11.放入鍋里,加入足夠多的水,大火煮開,中火煮兩個小時左右,道然後燜兩個小時

12.出鍋了

13.味道不錯,趁熱吃吧

2、粽子為什麼不能多吃?

糯米的成分以及加工方式導致其是容易被消化的糯米中主要的營養物質是澱粉和蛋白質,澱粉的含量大概為 80%左右,蛋白質的含量大概為8%。食用後,糯米中的澱粉被消化為葡萄糖,吸入血液,循環到身體各部位細胞,代謝、分解、放出熱量,為人體提供能量。食物中的澱粉在人體腸胃中緩慢消化可維持餐後血糖穩態,降低餐後胰島素分泌。糯米中的蛋白質也可為人體提供一定的能量,但其主要營養在於組成糯米蛋白的氨基酸的成分和含量都比較符合人體健康的需求。在食用時,糯米的品種、糯米的加工方式等其他因素都會影響到人體對澱粉與蛋白質的消化與吸收。研究發現,糯米中枝鏈澱粉比普通大米多,所以吃起來更黏,同時更容易與澱粉酶發生作用,從而更快的分解成葡萄糖分子,因此糯米的升糖指數很高。有研究稱,熱糯米飯升糖指數高達97(葡萄糖參比),已經很高了。所以從這些角度上來說,糯米吃完很容易被消化吸收,因此傳統認為糯米粥適合給消化能力特別虛弱的老年人和病弱者喝,也很適合那些稍喝涼水就拉肚子的消化不良者和腹瀉康復期病人。糯米冷卻後消化吸收率會有所降低英國生理學家Englyst根據模擬澱粉的生物可利用性將澱粉分為三類:快速消化澱粉((RDS)是指那些能在人體小腸中被快速消化吸收的澱粉,20 min內消化完全;慢消化澱粉(SDS)是指那些在人體小腸中被緩慢消化吸收的澱粉,20-120 min時間段內消化完全;抗性澱粉(RS)類似膳食纖維,是指在小腸內不被消化吸收,被排到大腸後能被微生物發酵利用。對於糯米澱粉RDS含量是比較高的,佔比50%以上,而SDS與RS總含量不到50%(因糯米品種而異)。糯米粽或糯米粥的蒸煮過程是一個水分與熱量的傳遞過程。高溫處理後,糯米澱粉糊化,由於糊化的過程會完全摧毀天然澱粉粒的半晶體結構,造成RDS迅速增加,SDS和 RS 下降,所以此時的糯米澱粉消化較快。在蒸煮過程中糯米受到濕熱,酶,氧化等作用,糯米中的糖份水解和蛋白質部分分解,澱粉溶脹發生糊化,澱粉脂復合物在熱力作用下隨著糊化過程發生解體,油酸,亞油酸氧化分解含量減少,棕櫚酸含量增加,同時生成一系列風味物質,這些理化反應對粽子的營養、風味和質地等起著重要作用,並與蒸煮的溫度與蒸煮的時間密切相關。加了小棗、豆沙、蜜棗、蛋黃、五花肉、排骨的糯米粽子,因為米粒尚未軟爛,雖然不像糯米粥那樣能很快被吸收,但也不屬於難消化的食物。研究發現糯米飯放涼後,硬度、粘性和咀嚼性都會顯著上升,消化吸收率也會大大降低。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冷卻的糯米粽其消化吸收率會降低的,如果趁熱吃,還是比較容易消化的。但是像肉粽、豆沙肥肉棕等這些加了肥肉的粽子會使粽子中慢速消化澱粉含量顯著上升,也會導致粽子吃完不好消化。還有一個原因是,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有些地方會加入草灰水,其中含有較多的碳酸鉀和碳酸鎂,這會加強粽子的粘性和彈性,同樣可能降低消化速度,從而會讓粽子更難消化。總而言之,糯米棕中因為加了肥肉、草木灰會降低粽子的消化吸收率,同時放涼的粽子、粽子煮的不夠爛等這些原因也會讓粽子消化吸收率降低。需要控制血糖含量的人應該控制食用加拿大學者Jenkins博士提出用血糖生成指數(glycemic index, GI)衡量碳水化合物進入人體後所引起人體血糖反應的有效指標,定義:人體攝入含50g有價值碳水化合物((CHO)的食物與攝入50g的葡萄糖或者白麵包所引起的體內血糖的水平應答比值。研究表明,低 GI食物能夠降低人體血糖、血甘油三酯等水平,Jenkins指出低GI食物可以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病發率,高GI的食物可能會導致乳腺癌和結腸癌等疾病的發生。研究表明含有SDS和RS的食物為低或者中等程度的GI食物,具有降低血糖負荷的功能,含有大量RDS的食物屬於高GI食物,進入機體之後人體血糖和胰島素快速升高。所以需要控制血糖含量的人應該控制糯米粽(糯米澱粉RDS含量比較高)的食用。糖尿病人可以吃粽子,但是記住選擇個頭小、不油不甜的粽子,像雜糧棕比較適合。吃粽子的同時,多吃些綠葉蔬菜,再配合一些瘦肉、豆製品等。糯米是主食,所以吃了粽子,米飯、面條等主食應減少。另外,糯米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對胃酸過多者不宜;對於胃腸功能好的人,消化液分泌量大,酶活性高,胃腸蠕動能力強,即便有點難度,仍然能夠正常消化。所以有人吃涼粽子也沒什麼不舒服。專家建議普通人一天吃1-2個糯米粽,吃得過多,腸胃功能再好也抵抗不住這股壓力。作者 | 張娜 哈爾濱商業大學食品安全教授曠慧 浙大食品科學博士文章由「科普中國頭條創作與推送項目」團隊推出轉載請註明來自「科普中國」

3、端午節吃粽子和養生的有什麼關系

在古人認為端午這一天是火日百,這一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日子,同時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日子.按照古人的思維這一天需要驅邪辟毒,在中國漢代就已經有端午配飾來驅邪辟毒的習俗.如「後漢書,禮儀志」就有相關記載:「仲夏之月,萬物方盛.日夏至,陰氣萌作,恐物不棥.其禮:度以朱索連葷菜,彌牟朴蠱鍾.以桃印長六寸,方三寸,五色書文如法,以施門戶.代以所尚為飾.夏後氏金行,作葦茭,言氣交也.殷人水德,以螺首,慎其閉塞,使如螺也.周人木德內,以桃為更,言氣相更也.漢兼用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以難止惡氣」.從以上記載可以知容道,在夏至還沒被端午吸納時就已經有配飾來驅邪辟毒的習俗.

4、端午節粽子花樣多,如何吃粽子才算養生

對於北方粽子都是以粽子蘸糖吃為主,而單獨吃口感欠佳,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粽子顯然不能吃,只是對於糖尿病輕度來的人可以單獨吃不蘸糖的那種,不過要注意量也不能多吃。
再者,由於粽子都是以粘膩的米製作而成,對於消化功源能差的人每次吃的量不能大百於30克為好,而正常人每次吃也不要超過50克,這樣對保護脾胃功能有好處。
而像南方粽子都是以油膩而且很鹹的肉類、蛋類,或者高糖的食材製作而成,所以對心腦血管病和度腎病的患者非常不利,所以有心腦血管病和腎病的患者,在端午節最好不吃這樣的粽子為好。
總之在節假日吃自己喜歡的食物是個不錯的享受知,不過在享受口福之時切記不要忘記養生這個重要的原則,因為吃是為了健康道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不是把自己吃出病來吃出不健康來。

5、吃粽子的好與壞?

端午節快到了,市場上各種粽子一擁而上,熱鬧非凡。然後就有很多時令問題出現,什麼人適合吃粽子啊,什麼人不適合吃粽子啊,早晚什麼時候吃好啊,吃粽子要不要配菜啊,等等。 粽子當年的來歷,國人都知道,無需贅言。有個被大家忽略的細節倒是值得一提,那就是粽子並非自古以來就是用精白糯米做的。以前的粽子,往往是用粘大黃米(黍)來做的。老北京說,即便到解放的時候,郊區的農民還是常用粘大黃米來做粽子,城裡的富裕人家才吃純白糯米做的粽子。這大黃米和糯米有什麼共同點呢?首先,它們都很粘。粘大黃米做的食品在冷的時候較硬,加熱之後就變得非常柔軟,粘性很強。這種粘性來自於其中占絕對優勢的支鏈澱粉。凡是「粘」「糯」品種的糧食,都有這種特點,而非糯性品種裡面都有一部分直鏈澱粉,就不那麼粘了。另一個共同點,就是按傳統說法,糯米和粘大黃米都性質溫熱,有補虛的作用。也就是說,適合身體虛弱怕冷的人吃。其中大黃米性質更溫暖一些,是冬季傳統推薦的暖身補養食品。為什麼要在炎熱的夏季到來之時吃這種溫熱的糯米或大黃米呢?為什麼不是吃小米或玉米呢?古人肯定有道理在其中。夏天天氣炎熱,皮膚表面出汗多,血液在體表的分布較多,在消化系統的分布相對減少,消化液分泌也相對減少一些。這時候身體虛弱的人更容易出現消化功能低下的問題。吃糯米和粘大黃米做的食品,對溫暖腸胃、促進消化吸收有一定作用。天天吃生黃瓜生番茄喝綠豆湯,並不是人人都適宜哦。古代生活條件差,烹調條件也差,相比而言消化不好的人比例可能更多一些。有人看到這里就馬上會跳起來問:誰說的?不是說糯米食品性粘滯,難以消化吸收嗎?怎麼會像你說的這樣,虛弱的人還更容易消化吸收!都說事實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不信就可以試試啦。首先,國內外的血糖研究都證明,熱的糯米食品餐後血糖反應非常高,也就是說,它的消化吸收是非常之快啊。體外模擬小腸消化的研究也證明,糯米飯與大米飯相比,消化速度明顯地快。而且,我們實驗室的測定發現,糯性食品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冷了再熱透之後吃,消化速度一樣快甚至更快!一般的米飯麵食之類,冷後再熱了吃,消化速度都要比剛煮出來的時候慢一些。粽子一般都是煮出來再賣的,回家還要加熱一次,趁熱吃照樣容易消化。其次呢,自己也可以試試,剛蒸出來的熱粽子(注意,是沒有加油加肉那種粽子,加棗或豆沙的那種傳統產品)一點都不會給胃腸帶來負擔。按一碗米飯的量,換成粽子,吃起來很快,胃裡也並不覺得堵。有些人因為粽子好吃,一下子吃太多而覺得堵,那不能作為理由。因為科學上比較消化速度時,是用同樣量的澱粉來比較的。一個大粽子就差不多相當於一碗米飯了,何況連吃三個——換成同樣量的米飯更撐。對於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差,傳統稱為「胃寒」的人來說,糯米是非常好的食品。如果因為貪吃螃蟹大蝦之類胃裡發涼,趕緊吃一個熱粽子,或者喝碗熱糯米粥,馬上就會舒服不少(如果說這就算食療,那大部分食品都能「療」了)。不過,凡是養生建議,都要區分不同體質的人。對於消化差的人,粽子固然是個養生好食品,對於糖尿病人就未必了。因為食後血糖上升太快,甚至比白糖還要快,糖尿病人應當少吃精白糯米做的粽子,大黃米粽子也要限量。哪怕是不加大棗不加豆沙的粽子,也完全一樣。正如王興國老師在博客中所說的那樣,食物中有沒有糖並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餐後血糖上升有多快。回到糯米和大黃米的話題上。這兩種粽子食材的不同點呢,就是大黃米的營養價值要遠高於糯米。它的鐵含量是糯米的3倍,鎂含量是2.8倍,鉀含量是1.6倍,維生素B1含量是1.5倍,膳食纖維含量是5倍!其中還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這樣的抗氧化成分。所以,古人用它來做粽子,的確很明智。不過,目前的粽子品種更多,已經不局限於兩種食材。市場上有八寶粽子,加了多種粗糧豆類和花生。其實做玉米粽子也很不錯,在糯米中摻點甜玉米,讓它的口感變得不那麼粘膩,還有一種清新爽口的感覺。沒錯啊,飲食就是可以無限創新的。或許到明年的端午節,我會把自己的創新粽子配方推薦到養生廚房裡。 貼心叮嚀: 1.粽子應趁熱吃,加了油脂、肉、蛋黃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對於消化能力差的人來說尤其要注意。有些質量差的糯米在冷後會有變硬現象,五穀雜糧粽子冷後的回生現象更明顯。 2.粽子屬於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甚至更合適。因為早餐通常食慾不振,飲食數量較少,清香溫熱的粽子吃起來又方便,又讓人心情大好,一上午感覺都很幸福。 3.素粽子的熱量沒有傳說中那麼高,但畢竟屬於糧食,吃了粽子就要相應減少米飯、饅頭、面條等主食,否則會帶來過多的澱粉引起體重上升,還可能過於飽脹引起消化不良。一般來說吃一個大粽子減一小碗米飯即可。 4.熱糯米本身雖然好消化,但和油膩的配料混在一起,比如肥肉、蛋黃等,消化能力差的人可能會感覺不舒服,另一部分人則容易上火。所以消化不良的人吃粽子宜選清爽的北方小棗粽子,也不宜配太油膩的菜。對於容易上火的人來說,不宜配促進身體發熱的牛羊肉類、油炸食品和過辣的菜。蔬菜、豆製品和不油膩的魚類最宜。

6、吃粽子時搭配什麼最健康

粽子因為多油,多吃容易膩,而且糯米又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因此粽子吃多了會容易讓人感覺到膩,食滯。那麼粽子搭配什麼食物吃好呢?

粽子配什麼吃好

喝熱紅茶解膩

粽子因為多油,多吃容易膩,而且糯米又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因此粽子吃多了會容易讓人感覺到膩,食滯。

好處:熱的紅茶有去油膩的作用,吃粽子的同時喝點熱紅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膩消滯作用。

注意事項:吃粽子的時候不要喝冷飲,喝冷的東西更容易讓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讓人感覺到滯脹。

吃粽子配煉奶

梘水粽外皮清淡無味,許多人喜歡在上面蘸些蜜糖吃,其實也可以配煉奶吃。

好處:煉奶來配粽子吃。把粽子切成塊後,蘸上煉奶,既不容易膩,又可以讓清淡的粽子變得有味道。這種吃粽子的方法容易讓人聯想到西式的餐點。

吃粽子搭配山楂、陳皮

山楂、陳皮這兩種食、葯皆宜的食物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應用在消食、散瘀、去悶的地方,因此它們對於去除吃粽子後打折的油膩感和積脹感有很好的作用。同時,山楂還有絕佳的消脂效果。

搭配白蘿卜

蘿卜健胃、消食又通氣,是養生的絕佳食品。對於老人、小孩和消化不良的人群來說,吃粽子的時候,搭配上涼爽的白蘿卜,可以起到通氣、去積食的作用。另外,大家還可以嘗試一些和蘿卜有相同效果的蔬菜,例如:芹菜、菠菜、洋蔥等等,這些蔬菜都能夠幫助我們很好的消化掉黏膩的粽子。

吃粽子搭配豆製品

傳統北方粽子的內容多是糯米或黃米、另加小棗的比較多些。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粽子的吃法也多樣,除了有豬肉、豆沙、雞肉餡的還有什麼蛋黃、鹹肉.....主要內容的糯米或黃米都是谷類食物,含有豐富的支鏈澱粉,所以口感黏糯香甜。

但是,谷類食物的蛋白質中賴氨酸是限制氨基酸,會影響蛋白質的生物價,所以在吃粽子的時候應該搭配一些含賴氨素豐富的豆製品,這樣不但口味更豐富,而且營養價值更高。

吃粽子搭配葡萄酒

葡萄酒鮮艷的顏色,清澈透明的體態,使人賞心悅目;倒入杯中,果香酒香撲鼻;品嘗時酒中單寧微帶澀味,促進食慾。獨特的葡萄酒風味和成份決定了它最適於佐餐,它不但能開胃、消食提高用餐質量,又使人興奮、放鬆心情。

不管是哪種口味的水果粽子--葡萄還是鳳梨或者是其他,搭配上果香濃郁、回味悠長、香氣純正的干白葡萄酒,或著是果香濃郁,味道甜美的玫瑰紅葡萄酒,搭配冰涼或是熱乎的柔軟的粽子,粽子與酒的風味相互呼應增加了層次感,十分爽口。

吃粽子搭配涼拌菜

第一:吃粽子配涼拌菜可以保護腸胃,促進消化。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如果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脹。因此正常人每次也要少吃一點,吃粽子的同時可搭配一些富含纖維的涼拌菜,以幫助腸、胃蠕動,避免消化不良。

第二:吃粽子配涼拌菜更清淡更健康。如果吃粽子配一些葷菜,油脂的攝入量太多,兒涼拌菜比炒菜放的油要少的多,所以吃粽子配涼拌菜更符合低脂低糖的健康飲食法則,不容易發胖。

吃粽子搭配莧菜

端午節多在夏至後,是一年之中陽氣至盛的時段,也是主氣屬濕的「長夏時節」,人體若被濕邪侵襲,易出現頭暈身倦、胸悶腹脹、食慾不振等情況,而莧菜正是最好的選擇。大蒜炒莧菜是端午時節隆重推薦的一道菜餚,二者同炒「優勢互補」,是防治痢疾等夏季腸道疾病不可多得的菜餚。

好處:端午前後吃些莧菜非常有好處,不僅因為莧菜性味甘涼,還因為它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痢的功效。

7、養生粽子的家常做法大全怎麼做好吃視頻

粽子的家常做法
材料
主料:三杯麵粉

輔料:半磅肉餡,蝦15顆,韭黃15根(這邊韭黃貴的,只能按根算了),蔥姜,料酒,雞精,五香粉,香油
做法
1.這是我第一次做燙面咧,其實就是燒開水copy,來和面,一定要小心手,不要被燙到,我是按照和餃子差不多的軟硬,醒面
2.蝦仁是自己包出zd來,去蝦腸,跺大塊放到肉中
3.水打餡,加香油讓蝦和肉餡較上勁,加入其他調味料
4.假如切碎的韭黃
5.包大個兒餃子,蒸就是好啊,不怕破,都是大餡上鍋
6.上氣後,蒸上20分鍾,就出鍋了

8、端午節吃什麼粽子最養生

端午粽子香 食用有妙方
1、粽子應趁熱吃,加了油脂、肉、蛋黃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對於消化能力差的人來說尤其要注意。有些質量差的糯米在冷後會有變硬現象,五穀雜糧粽子冷後的回生現象很明顯。
2、粽子屬於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吃更合適。因為早晨通常食慾不振,飲食數量較少,清香溫熱的粽子吃起來又方便,又讓人心情大好。
3、素粽子的熱量沒有傳說中那麼高,但畢竟屬於糧食,吃了粽子就要相應減少主食的攝入,否則會帶來過多的澱粉,引起體重上升,還可能過於飽脹,引起消化不良。
4、粽回子不宜作為一餐當中的唯一食品,一定要配一些菜。因為消化快,血糖上升迅猛,下降也比較快。糖尿病人更要注意,因為他們的血糖控制能力本來就差,特別容易大起大落。
5、熱糯米本身雖然好消化,但和油膩的配料比如肥肉、蛋黃等混在一起,消化能力差的人吃了可能會感覺不舒服,另一部分人則容易上火。所以答消化不良的人宜選清爽的北方小棗粽子。
6、因體質不同,胃酸過多的人吃甜粽子可能不舒服,有燒心感,吃鹹味的肉粽略好一些,少量粽子配合較多的蔬菜也會好一些。

9、粽子的好處

粽子的營養價值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的習俗,所以在一年一度的節慶時,大家都百會大開食戒,大快朵頤一番。如今人們在享受美味的粽子之餘,度希望能夠深入了解粽子各種原料的營養價值,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粽子的營養價值!
棕葉:一般是包裹粽子「外在」所需的原料,
粽葉是理所當然的主角,還有荷葉、假黃梨葉和竹葉3 種可供選版擇。荷葉清香,能降血壓和瀉水;假黃梨葉有去外感和清涼的功效,竹葉則能清熱和消暑。
糯米:糯米跟稻米的營養價值基本上是一樣的,含豐富澱粉質和維他命權B,只不過糯米粘性較高,較難消化。然而,少量糯米能補益內臟和暖胃,適合寒底的人食用,多吃有礙消化和血氣運行。
 

10、吃粽子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粽子功效
1、利尿消腫
粽子中一般含有紅豆,紅豆不僅內含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營養物質,而且具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等功效。人體常為濕熱阻遏,紅豆能夠利水濕,解熱毒,與綠豆相輔相成,堪稱消夏良葯。
2、補中益氣
粽子中一般含有紅棗,紅棗能補益脾胃和補中益氣。所以對於脾胃虛弱和腸胃不佳的人士,如消化不良、經常吐瀉或便秘人士都有好處,多吃紅棗能改善腸胃功能。此外,紅棗又能補氣血,對於中氣不足及氣血虧損人士特別有幫助,能減少平日氣促氣喘的情況,又能針對肌肉無力等症狀,增加體力。
3、清熱解毒
粽子總會用到蘆葦葉,紅棗能補益脾胃和補中益氣。所以對於脾胃虛弱和腸胃不佳的人士,如消化不良、經常吐瀉或便秘人士都有好處,多吃紅棗能改善腸胃功能。此外,紅棗又能補氣血,對於中氣不足及氣血虧損人士特別有幫助,能減少平日氣促氣喘的情況,又能針對肌肉無力等症狀,增加體力。
我國明代著名醫葯學家李時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綱目》中稱粽葉具有治療「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癰腫」等功效。包粽子的葉子,北方大多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葯用功能。如: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濕、和胃寧神。作為食品包裝,其具備天然和無污染的特性,因此,被當今營養學家稱之為「天然綠色食品」。另外葉子不僅帶來清香,還能提供多酚類物質和鉀元素,蒸制時滲入米內,有利於提高人體的抗熱機能。近年來研究證明,粽葉(箬竹葉)的提取物還具有抗癌作用。
4、開胃健脾
芒種過後,天氣日益炎熱,身體表面血流增加,腸胃功能逐漸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吃糯米正好能夠改善這一問題。且不說其中的配料,僅就清香的葉子和柔軟的糯米,就足以讓人食慾大開。對於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差,傳統稱為「胃寒」的人來說,糯米是非常好的食品。如果因為貪吃螃蟹大蝦之類胃裡發涼,趕緊吃一個熱粽子,或者喝碗熱糯米粥,馬上就會舒服不少。
5、美白養顏
粽子中的糯米、紅棗等均含有美白養顏的作用,是女生們夏日美白好幫手。
吃粽子壞處:
最好不好多吃, 粽子易上火,還有可能消化不良,如果是在減肥期間可以吃,但不要吃太甜的粽子

與粽子的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