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名位為贅瘤,財資為塵垢的意思?
以名為巨流材質為搶購的意思就是你可以直接在網上查詢。
2、魏晉六朝時期駢文作家及代表作品
曹植,《白馬篇》《zd洛神賦》《登台賦》《節游賦》《籍田賦》《述行賦》《感節賦》《玄暢賦》《離思賦》《釋思賦》《幽思賦》《靜思賦》《歸思賦》《美女篇》《孟冬篇》《精微篇》《聖皇篇》《靈芝篇》《大魏篇》(太多太多了)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閑情賦》《專感士不遇賦》《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與子儼等疏》《扇上畫贊》《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遠文》《自祭文》《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范曄,《後漢書》
嵇康,《廣陵散》(這個是曲子)《琴賦》《酒賦》《蠶賦》《懷香賦》 《聲無哀樂論》《養生論》《答難養生論》《釋私論》《管蔡論》《明膽論》《難屬宅無吉凶攝生論》《答解宅無吉凶攝生論》《難自然好學論》
阮籍,《大先生傳》《清思賦》《首陽山賦》《鳩賦》《獮猴賦》
向秀,《思舊賦》、《難養生論》.
劉伶,《酒德頌》
謝靈運,《山居賦》《歸途賦》《傷己賦》《逸民賦》《曇隆法師徠》《與廬陵王義真箋》
3、嵇康代表作
以下篇目參照《嵇康集校注》(戴明揚著)及《全三國文》(嚴可均撰)。
嵇康的文學作品包括:
詩
《來贈兄喜秀才入軍詩》十九首。
《源幽憤詩》一首
《敘志詩》二首
《遊仙詩》一首
《六言詩》十首
《重作四言詩》七首
《思親詩》一首
《答二郭詩》三首
《與阮德如詩》一首
《酒會詩》七首
《雜詩》一首
書
《與山巨源絕交書》
《與呂長悌絕交書》
賦
《琴賦》知
《酒賦》
《蠶賦》
《懷香賦》
論
《聲無哀樂論》道
《養生論》及《答難養生論》
《釋私論》
《管蔡論》
《明膽論》
《難宅無吉凶攝生論》及《答解宅無吉凶攝生論》
《難自然好學論》
其他
《琴贊》
《燈銘》
《卜疑》
《太師箴》
《家誡》
《聖賢高士傳贊》
《春秋左氏傳音》
4、魏晉南北朝文學的三大人格有那些和代表人物
曹植,《白百馬篇》《洛神賦》《登台賦》《節游賦》《籍田賦》《述行賦》《感節賦》《玄暢賦》《離思賦》《釋思賦》《幽思賦》《靜思賦》《歸思賦》《度美女篇》《孟冬篇》《精微篇》《聖皇篇》《靈芝篇》《大魏篇》(太多太多了)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閑情賦》《感士不遇賦》《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與子儼等疏》《扇上知畫贊》《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遠文》《自祭文》《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范曄,《後漢書》
嵇康,《廣陵散》(這個是曲子)《琴賦》《酒賦》《蠶賦》《懷香賦》 《聲無哀樂論》《養生論》《答難養生論》《釋私論道》《管蔡論》《明膽論》《難宅無吉凶攝生論》《答解宅無吉凶攝生論》《難自然好學論》
阮籍,《大先生傳》《回清思賦》《首陽山賦》《鳩答賦》《獮猴賦》
向秀,《思舊賦》、《難養生論》。
劉伶,《酒德頌》
謝靈運,《山居賦》《歸途賦》《傷己賦》《逸民賦》《曇隆法師徠》《與廬陵王義真箋》
5、在中醫裡面,條達是什麼意思?
疏泄條達,就是暢達無拘束的百意思。人體肝臟生理功能正常,才能心情舒暢,度神志清楚,精力充沛,這是肝主疏泄條問達的正常表現。如肝失疏泄條達答,可以引起抑鬱和亢奮兩個方面異常變化。肝氣抑專郁則鬱郁不樂,屬多疑善感,甚則委曲沉悶欲哭。...
6、"養生有五難名利不滅此一難也喜怒不除此"出自哪裡
是這個應該《答難養生論》
7、《竹林七賢》中的嵇康一生是怎樣的?
嵇康(224年—263年,一作百223年—262年),字叔夜。漢族,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嵇康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度。官至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後隱居不仕,屢拒為官。因得罪鍾會,遭其構陷,而被司馬昭處死,時年四十歲。
嵇康與阮籍等竹林問名士共倡玄學答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袁宏稱其為「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跡與遭遇對於後世的時代風氣與價值取向有著巨大影響。內嵇康工詩善文,其作品風格清峻。他注重養生,曾著《養生論》。有《嵇康集》傳世。容他的作品反映出時代思想,並且給後世思想界、文學界帶來許多啟發。
8、竹林七賢的嵇康一生是怎樣的?
很有趣的一篇文章,給你展現一個飽滿靈動的嵇康
大約是白帝城劉備託孤的前一年,在魏國的譙郡銍縣,今天的安徽宿縣,一個嵇姓外來戶生了個男孩。誰也沒有料到,日後,這個孩子居然在歷史的心窩狠狠搗了一拳,並且讓人久久難忘。他的名字,叫做嵇康。
二十多年後,大幕拉開,聚光燈刷地點亮,嵇康亮相了。只聽台下一片尖叫,無數女生頓時昏倒——嵇康真是太帥了。據說見到嵇康的人,都感慨地稱贊他如同松下吹過的清風,高昂而從容。「竹林七賢」中的另一位朋友山濤,評論嵇康時說他如同獨立的孤松,連喝醉了要栽倒在地的樣子,都像即將崩倒的玉山一樣,帥得一塌糊塗。很多年以後,有人在王戎面前誇贊嵇康的兒子長得帥,王戎卻只輕描淡寫地回答了一句:「你還沒見到他爹呢。」此後,歷代史書或筆記小說描述嵇康的風姿儀表都是不惜筆墨,型男嵇康的「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完全達到了莊子「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的絕對標准。
一
由於父親早逝,母親和兄長對他溺愛嬌寵。嵇康從小天資聰穎過人,由著性情讀了許多道家書籍,對儒家經學幾乎不感興趣。這般過度自由寬松的受教育經歷,讓嵇康的氣質里從小就滲透了一股天成的「自然」,而長大以後,那一派「半入仙風」的神韻,就更加讓人望而不及,彷彿一個「畫中人」,原本就不屬於這世間。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自由自在的成長環境給了嵇康發展的自由,也養成了他驕傲、任性、單純的人格,單親家庭的艱難也讓他變得激憤而脆弱。
到了二十多歲的時候,嵇康已經是詩詞歌賦無一不通了,一襲長袍,滿腹文章,再背上一把古琴,長風中,往那山頭一站,清風明月的神采,竟被驚為天人。
在今天河南焦作市區的東面,有一個縣叫修武,又稱山陽。二十歲離家的嵇康很快就為這里秀美的景色和人文氣質所打動,決定長住下來。於是,嵇康隱居在山陽的竹林之下,開了一間打鐵的鋪子,一邊為鄉鄰打制和修理農具,換取生活必需品,一邊埋頭做學問,撰寫文章,或者出門訪友,廣結人緣,與眾多志同道合者談書論道。
二十四歲這年,嵇康帶著他的成名作《養生論》來到京城,整個洛陽城竟「驚艷」一般為之傾倒。人們開始興奮地傳說:「真正的名士應該是什麼樣的呢?去看看那位寫下《養生論》的嵇叔夜,你就知道啦。」成名來得如此之快,幾月間,他就成為了那個時代的「超男」。甚至皇室也青眼有加,曹操的兒子沛穆王曹林,竟不顧嵇康的平民身份,欣然把女兒長樂亭公主嫁給他。這一切如此出乎嵇康的意料,他成了曹氏的女婿。與此同時,嵇康也就捲入了魏晉的政治漩渦,做了魏政權的中散大夫。這是他人生悲劇的開端。
嵇康的《養生論》傳到黃河以北的懷縣,向秀看了後禁不住拍案叫絕。但他又覺得嵇康的「帖子」有失偏激,特別是受政治影響較大。向秀在家裡思想半天,終於還是忍耐不住,決定親自到山陽一趟,去見見這篇文章的作者,同時就文章里的問題討教一二。向秀於是拿著自己對《養生論》的意見稿《難養生論》去見嵇康。嵇康此時正在家裡的鐵匠鋪子里幫人打制農具,他光著膀子,用鉗子夾出爐子里已經燒紅的鋤頭,放在鐵砧上,揮動大錘向鋤頭打去。
小小的鐵匠鋪里,火星飛濺,煙塵彌漫,迎視著嵇康傲岸、冷峻、挑剔、審視的目光,向秀鎮定自若,底氣很足。向秀說:「你太屌了,你是這個黑暗時代最明亮的星辰」。嵇康罵了他一頓:「你忒會忽悠人啊。這些恭維話,讓我很囧。告訴你,哥只是一個傳說,哥就是一個鐵匠,不是什麼文化精英。哥打的不是鐵,是寂寞。」哥兒倆就這樣不打不相識,他們在河邊散步,談古論今,在鐵匠鋪中打鐵,嵇康掄錘,向秀拉風箱。兩人雖然有分歧,但是彼此都很快樂,覺得找到了平生的至交。
二
山濤在京城擔任州府官吏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比較重大的事情,那就是他遇到了阮籍,並且把阮籍介紹給了嵇康。三個人一見如故,很有惺惺相惜之感。後來,山濤的妻子韓氏發覺山濤與阮籍、嵇康的交往甚密,就好奇地問丈夫:「這兩人就這么了不起,值得你如此深交?你們仨每天廝混在一起,難道他們比我還重要?」山濤長嘆說:「我可以稱為知己的,只有這兩個人了。」韓氏於是便向丈夫提了個要求:「春秋晉國,僖負羈的妻子曾經親自隔牆觀察過狐偃和趙衰。我也想看看你那兩個朋友,可以嗎?」山濤欣然允許了。有一天,嵇康、阮籍兩個來了,山濤就留他們在家過夜,並准備了酒肉。夜裡,韓氏從牆縫里偷窺他們,並且孜孜不倦一直偷窺到天明。次日早晨,山濤問道:「你對他們印象如何?」韓氏說:「簡直酷斃了,極品人物啊,你比他們差遠了,好好跟人家學學吧。」
各大「版主」結識,並且一見如故,使竹林好友的聚會成為可能。接著,「竹林七賢」中的另外幾位也逐一聚合。在這個未經官方批準的「作協」組織里,打頭的是嵇康,排在後面的是阮籍,接下來依次是山濤、向秀、阮咸和劉伶,年少的王戎來的時候,大家已經「在路上」了。那正是大規模的政治清洗和黨派誅滅之後,司馬家族全面掌控了曹魏政權,知識分子的生命朝不保夕、如履薄冰。這一群文人,他們厭倦了官場的奸詐、權謀和血腥,來到山陽的鄉下,擺下酒,撐起船,或者駕著牛車,旅行去也。他們的旅行也是嚮往山水的清新,鄉間活動的自在,帶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來了,他們就沒有打算再回去,與草、水、樹、風聲相親,一生足也。輕松自在,宛若仙人。
竹林七賢們好玩。從掌握的史料來看,他們的玩法大概有:飲酒、服葯、行散、清談、彈琴、長嘯、吹簫、打鐵、裸奔,當然離不開行文作詩。好玩也會玩,生性如此,也是時代使然。在這些玩法中,他們玩出了仕途,玩出了性格,玩出了友情,有的也玩掉了生命。
七個人志趣相似,聚於山陽縣的竹林之下,悠遊山水,服食養生,養生全身,不理政治,任誕曠達,行事瀟灑,把山陽的文人雅集打理得風生水起,把竹林的「新文化運動」開展得有聲有色。閉目試想一下,1700多年前,七位名士就在河南雲台山的一片幽林中聚會,開懷暢飲,放歌長嘯,抱琴行吟,談玄論道,弋釣草野,親舊敘闊。終日沐浴在先賢老莊的自由春暉之中,「天地與我養生,萬物與我齊一」,他們深知,生命的尊嚴源於自由,唯獨擁有自由,才可能擁有善的人生。當禮教以極端的表情端起虛偽的嘴臉,在禮與情之間,他們也極端地偏向了後者,通過重情尚真、任情隨性的言行舉止實踐道家的自由精神,追求生命的肆意酣暢。
在當時的學術界,他們的地位不但是歷史選擇的,也是他們的才華決定的。「竹林七賢」們接過了建安七子和正始名士們的文學接力棒,重新發現了莊子,把玄學的研究對象由老子推進到了莊子,提出了「越名教,任自然」新觀點,最後發展出「名教就是自然」的新思想。七個人都是自幼熟讀老莊,對這些經典著作非常熟悉,不但在思想上崇尚莊子,而且在行為上狂放不羈,當時的清流名士皆以談玄清議為能事,以非薄禮教為時尚,《世說新語》里滿篇大話、怪話、俏皮話,便是最好的明證。魏晉清談,大多是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完成的,但其學術質量遠比現在流行的某些所謂的學術研討會高出許多。
作為「非法作協組織」的頭目,嵇康除了寫出《養生論》、《答向秀難養生論》、《釋私論》等華彩麗章,創作《贈兄喜秀才入軍詩》、《幽憤詩》、《琴賦》、《酒賦》那些清緲飄逸的詩賦,他又是養生專家,醫葯知識豐富,不但親自上山采葯,對煉制五石散也很在行。他還精於笛,妙於琴,善於音律。尤其是他對琴及琴曲的嗜好,為後人留下了種種迷人的傳說。嵇康的音樂理論文章《聲無哀樂論》雖然未在「SSCI核心期刊」發表,在中國音樂理論史上卻名聞名遐邇,他在論文中討論了音樂有無哀樂、音樂能否移風易俗的問題,涉及音樂美學上的一系列重大課題。
三
文人墨客從來都是統治者的棋子。與司馬懿相比,司馬師的兇殘和狡詐一點都不比父親差。魏晉時代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也是一個把人性的丑惡發揚到了極致的時代,它衡量人才,不只是看你的才能和學識,還看你所站立的陣營和用心。竹林這七個人的名聲又是如此之大,一定不能允許他們從宦海之中掙扎而出的。無論他們願意與否,都必須接受被御用的命運。就這樣,原本希望不問世事的幾個人被強行推到政治的風口浪尖上。向秀、阮咸、阮籍被迫入仕,山濤,王戎投靠朝廷。司馬政權不費吹灰之力,就瓦解、分化了竹林七賢,中國歷史上最為光芒璀璨的文人團體最終分崩離析、各散東西。
擺在嵇康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徹底歸隱,另一條是投靠合作。因為當時曹魏大勢已去,司馬氏掌權大局已定,真要避禍,最好的辦法是投靠司馬氏,和他們合作。山濤、阮籍、王戎都走的是這條路。這些人不但最終都得以全生,而且有的仕途還相當順暢。可嵇康卻堅持不與司馬氏合作。
其實,對於合作還是不合作,嵇康也曾有過痛苦的思考。在《卜疑》中,他一連提出了二十八種處世態度作為選擇,主要分三大類,一類是積極入世,一類是游戲人間,再一類便是逍遙出世。最後,他借太史貞父之口,做出了選擇,那就是只要「內不愧心,外不負俗」,他也會做出「交不為利,仕不謀祿」的妥協的。由此觀之,在遺世和用世的兩難間,在自矜與自責的糾葛中,他的心情始終是痛苦而矛盾的。
對於真理,他看得太過峻切,所以無法容忍虛假;對於生命,他愛得太過濃烈,因此不能妥協庸俗。如此看來,嵇康的痛苦已經不是在合作或不合作間的抉擇。而是根本就沒辦法合作。因此,他只能選擇隱退,遠遠逃離那個荒唐得近乎可笑,扭曲得幾欲瘋狂,無趣得近乎殘酷的現實世界。也就是說,不是世教不容他,而是他不容世教。司馬氏不是沒想過「化敵為友」,一次次伸出過橄欖枝,嵇康硬生生拒絕了。
有一回,就在嵇康打鐵打得興高采烈的時候,司馬昭的寵兒鍾會突然來訪。嵇康懶得理他,連頭都沒抬。鍾會尷尬了一會兒動身要走,嵇康問話了,很幽默:「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答得也很機巧:「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四
嵇康的竹林好友山濤為人敦厚,他推薦嵇康做官是一片好意,卻惹得嵇康怒不可遏。1400多字的《與山濤絕交書》寫得十分痛苦,但嵇康認為這對雙方都是痛苦的解脫。嵇康在信中對山濤說:「您提議我替代您的職務,由此知道你原本就不了解我。」嵇康說山濤要他做官是把直木變曲成車輪,是用死老鼠喂神鳥,是要把他推到溝里逼他發瘋,沒有深仇大恨不會這么做的。信中還有一些更難聽的話,說套著民服正襟危坐,搔撓虱子很不方便,真讓人難受。嵇康這封絕交書無疑是一篇與當權者決裂的宣言,文辭犀利地批評統治者「非湯武而薄周孔」,譴責他們的所作所為其實是對儒家精神的歪曲和背離,這句話更是深深的刺痛了大將軍司馬昭,挑戰了司馬王朝意識形態的合法性,難怪司馬昭聽說後勃然大怒。
這個異見分子,太率性太有骨氣,也太極端太無機變,加上又是曹氏的女婿、魏政權的舊官,就只好承受苦難的命運。憤世嫉俗,這個性格上的致命弱點,最終為嵇康招來殺身之禍。可是,這也是他「剛腸疾惡,輕肆直言」的一生中最明亮的一面銅鏡。
嵇康因替朋友鳴不平卻惹來殺身之禍。這個朋友叫呂安,其妻十分漂亮,被他的哥哥呂巽姦汙了。呂巽做賊心虛,反到司馬昭那裡污告呂安不孝。司馬昭標榜以「孝」治天下,不孝可以定死罪,呂巽這樣做是將親弟弟送上死路,簡直禽獸不如。嵇康怎麼也想不到朋友圈子裡冒出這么一個陰險的無賴,當即宣布與呂巽絕交,絕交書每個字都氣得發抖。嵇康拍案而起為呂安出庭作證。他走進的是一個等他等了很久的卑鄙的陷阱。嵇康為朋友抱不平被打入死牢,罪名是「不孝者的同黨」。欲加其罪,何患無詞。他得罪司馬統治集團太多太多了,他孤憤狂傲讓小人丟盡顏面,他才高俊美致俗人心生嫉恨,他文章風流使庸人自慚形穢,他人格剛正令官府滿懷畏懼。比如鍾會在向司馬昭進讒言時,就首先指出嵇康是「卧龍」一般的人物,這就暗示嵇康的個人影響力和人格魅力都非同一般。具有如此影響力的「持不同政見者」,為己所用則可,如不能,必殺之。現在,收拾他的時候到了,滅絕他的時候到了。這一天,他們等了很久很久了。
嵇康入獄,被定死罪。於是,太學生的集體上書,地方豪傑的群起響應,當時名士聯名救援,無疑在社會上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示威。然而,中國歷代的專制統治者,從來也沒有在民意前,退讓過哪怕半步。客觀地說,嵇康強大的文化感召力,反而加速把自己推上斷頭台。
行刑之日,司馬昭密令大量軍隊戒嚴在法場四周,准備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等一切部署妥當,他才派人進入法場,向大家宣布維持嵇康死刑原判的法令。
此法令一經宣讀,在法場上炸開了鍋。三千血氣方剛的太學生群情激憤,「釋放嵇康,釋放嵇康」的聲浪更是一浪高過一浪,響徹刑場所在的東門。此時,嵇康的眼神卻是空無一人的孤獨。他回頭看了看日影,知道時候尚早,就對哥哥嵇喜說:「哥,我的片玉古琴帶來了嗎?」
嵇喜哽咽著把琴遞給嵇康。嵇康摸著他心愛的片玉古琴,若有所思,隨後便用他那纖塵不染的雙手,撥響一曲《廣陵散》,以完成人生最後的謝幕。神色從容的嵇康在高台坐定,在士子的注目禮中,開始撥弄琴弦。悠揚的琴聲中,無殺伐之聲,也無幽怨之聲,而是「感天地以致和」的清正之音。一曲彈罷,場上一片死寂。嵇康凝視弦琴片刻,嘆息一聲,說道:「以前袁孝尼想跟著我學廣陵散,我沒有教他,廣陵散於今絕矣,」於是,離席起身,引頸赴死,年僅四十歲。
圍觀的浩浩人流中,有一位面容嫵媚、玉立亭亭的女學生含淚悲泣,她低語:「嵇康老師赴刑的樣子真性感,他是史上最性感的鐵匠。」
盡管書面絕交且不理不睬,可嵇康對山濤的深情厚誼並未真的斷絕。臨死前嵇康曾對兒子嵇紹說:「有你山濤叔叔在,你不會孤單的。」這番寬慰,足見他與山濤相交之深、相知之篤,怎能說他們內心不是相互掛牽的?在嵇康去世後的漫長歲月里,山濤對嵇紹呵護備至。
魏晉以前與魏晉以後的無數時代,再沒有一個如嵇康般飽滿、健全的生命,在這個局促的世界上從容地展現。
9、求向秀《難養生論》全文
黃門郎向子期難曰:若夫節哀樂,和喜怒,適飲食,調寒暑,亦古人之所脩也。至於絕五穀,去滋味,窒 情慾,抑富貴,則未之敢許也。何以言之?
夫人受形於造化,與萬物並存,有生之最靈者也。異於草木,[1] 不能避風雨,辭斧斤;[2] 殊於鳥獸,[3] 不能遠網羅,而逃寒暑。有動以接物,有智自輔,此有心之益,有智之功也。若閉而默之,則與無智同,何貴於有智哉!
有生則有情,稱情則自然。得[4] 若絕而外之,則與無生同,何貴於有生哉?且夫嗜欲:好榮惡辱,好逸惡勞,皆生於自然。夫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崇高莫大於富貴。然則[5] 富貴,天地之情也。貴則人順己[6] 行義於下;富則所欲得以[7] 財聚人,此皆先王所重,開[8] 之自然,不得相外也。又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但當求之以道,不苟非[9] 義。在上不驕無患,持滿以損歛[10] 不溢,若此何為其傷德邪?或 富貴之過,因懼而背之,是猶見食之有噎,因終身不 耳。
神農唱[11] 粒食之始,後稷纂播殖[12] 之業。鳥獸以之飛走,生民以之視息。周孔以之窮神,顏冉以之樹德。賢聖珍其業,歷百代而不廢。今一旦雲:五穀非養命[13] 之宜,餚醴非便性之物,則亦有和羹,黃耇無疆,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皆虛言也。博碩肥腯,上帝是饗,黍稷惟馨,實降神祗。神祗且猶重之,而況於人乎?餚 入體,不逾旬而充,此自然之符,宜生之驗也。
夫人含五行而生,口思五味,(日)〔目〕思五色,感而思室,飢而求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