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給店裡取個與中葯養生的名字
祖傳中醫養生會所
2、每天都做夢,喝什麼湯好?(盡量避免老火湯)
逸品湯廚(點我的用戶名有更多的養生知識哦!)提醒您:
這里給您推薦6款
1、酸棗仁湯
酸棗仁三錢搗碎,水煎,每晚睡前一小時服用。
酸棗仁湯主治的失眠屬於肝血不足、虛熱內擾、血不養心而致。失眠者常伴有心悸盜汗、頭目眩暈、咽干口燥、脈細弦等症狀。
2、靜心湯
龍眼肉、川丹參各三錢,一兩碗水煎成半碗,睡前半個小時服用。
該湯可達鎮靜的效果,尤其對心血虛衰的失眠者,功效較佳。
3、安神湯
將生百合五錢蒸熟,加入一個蛋黃,以200毫升的水攪勻,加入少許冰糖,煮沸後再以50毫升的水攪勻,於睡前一個小時飲用。
百合有清心、安神、鎮靜的作用,經常飲用,可以有立竿見影之效。
4、三味安神湯
酸棗仁三錢、麥冬、遠志各一錢,以水500毫升煎成50毫升,於睡前服用。以上三種葯材均有寧心安神鎮靜的作用,混合有催眠的效果。
5、桂圓蓮子湯
取桂圓、蓮子各二兩煮成湯。
該湯具有養心、寧神、健脾、補腎的功效,最適合於中老年人、長期失眠者服用。
6、養心粥
取黨參35公克,去子紅棗10枚,麥冬、茯神各10公克,以2000毫升的心煎成500毫升,去渣後,與洗凈的米和水共煮,米熟後加入紅糖服用。
該粥可達養氣血安神的功效,對於心悸(心跳加快)、健忘、失眠、多夢者有明顯改善作用。
3、日本的美食
北海道海鮮
北海道水產資源豐富,這里的鮮魚和水產加工品吸引了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觀光客。代表性的魚貝類有:螃蟹、扇貝、海膽、鮭魚子、鮭魚、鯡魚、鰈魚、鱈魚、遠東多線魚、墨魚、章魚、蝦、鮑魚、姥蛤、海帶等。在北邊的海里捕撈到的這些海鮮,e68a847a6431333332393338味道和鮮香均屬上乘,其中一部分可稱得上是最高級的珍品。在北海道吃的螃蟹也很特別。根據不同的季節和地點,北海道主要有雪蟹、毛蟹、鱈場蟹(阿拉斯加王蟹)、短足擬石蟹等四種螃蟹可以食用。到了季節的螃蟹,肉質飽滿,鮮味十足,無論鹽水煮,還是做生魚片,味道都很鮮美。吃海帶長大的北海道產生海膽,也是值得一試的逸品。其豐潤的甜味,在別的地方絕對品嘗不到。要想當場吃到新鮮的海貨,建議去海鮮市場。市場內的食堂出售海鮮蓋澆飯,上面冒尖擺滿海膽、鮭魚子、扇貝等等,在這里能以十分合理的價格品嘗到北海道特有的海產品。
挑戰日本「臭」飲食-納豆
養生納豆
納豆是日本飲食的代表食品之一,雖然有很多年輕人不喜歡納豆的口味,但是納豆含有豐富的鉀,是日本人健康、長壽的食物之一。如今由於食品技術越來越發達,納豆也有許多不同的口味,市民可以根據口味和需要進行購買。
沖繩元祖-海葡萄
海葡萄是海藻的一種,一顆顆迸裂開來的口感尤為奇特,是沖繩的珍饈。正如這家店名,許多菜色均使用海葡萄調理而成。
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吃河豚
一條河豚的劇毒,可令30人致死。但是河豚的美味卻讓萬人傾倒。秋末冬初,是品嘗河豚的最佳季節。冬天水溫下降,為抵禦嚴寒而緊縮肌肉,故河豚之味十分鮮美。麻布十番著名的河豚料理店「櫻田」,已有31年的歷史。店主櫻田榮一先生是日本最有名的河豚調理師,經常出演電視節目,而許多藝人更是時常光顧該店「拚死吃河豚」。
仙台美食-細竹魚糕
從明治、大正到昭和時代, 根據地區的不同,它被稱作巴掌魚糕、樹葉魚糕等等,各不相同。它具有形狀特別、燒制後的顏色和香味上佳、口感酥脆的特色。單獨吃已經是美味無比,再加點醬油就更好了。或者加上乳酪、臘腸、海膽醬等,也是最好的下酒菜。
日本長崎的小吃「雜燴」
在日本如果說到長崎這個地方時,可能最容易被日本人聯想到的是長崎的名吃「雜燴」。其實,長崎食品的代名詞就是「雜燴」。「雜燴」是一種以豬骨頭為主料的風味濃郁的特殊面條,敬請品嘗這一營養豐富而味道鮮美的長崎風味。如果有機會去長崎的朋友們、中午時間緊迫,來一碗「雜燴」,保您滿意。
4、紅木傢具如何保養?
第一,紅木傢具忌乾燥,故紅木傢具特別不宜受到暴曬,不要把傢具直接放在暖氣爐、壁爐、等高溫處;在室內擺放的位置應遠離門口、窗口、風口等空氣流動較強的部位,切忌空調對著傢具吹。
電視櫃-紫珍軒逸品
第二,紅木傢具須藏物適度,櫥內存放物件,不要超過門框,如果經常硬擠硬塞,會造成櫥門變形,傢具的門子和抽屜應避免遭受衣物等擠壓而產生變形。
雕龍寶座-紫珍軒逸品
第三,紅木傢具一般使用年代較長,所以平時要經常保護好傢具表面塗料,最好每隔三個月,用少許蠟擦一次,不僅增加傢具美觀,而且保護木質。
明式七方茶桌-紫珍軒逸品
第四,保持傢具整潔,日常可用干凈的紗布擦拭灰塵。不宜使用化學光亮劑,以免漆膜發粘受損。為了保持傢具漆膜的光亮度,可把核桃碾碎、去皮,再用三層紗布去油拋光。
明式經典加大三圍獨板羅漢床
第五,台類紅木傢具的面板,為了保護漆膜不被劃傷,又要顯示木材紋理,一般在檯面上放置厚玻璃板,且在玻璃板與木質檯面之間用小吸盤墊隔開。建議不要用透明聚乙烯水晶板。
明式羅漢床,鑲嵌大理石故宮款長度2米
第六,擺放使用一定要方正,傢具腿足的受力方向與重力保持一致,勿傾斜,可使用腳墊來進行調整。
第七,搬運或移動傢具時應輕拿輕放,不能生拉硬拽,以免損傷榫卯結構,造成傢具整體結構的松動。桌椅類不能抬面,容易脫落,應該從桌子兩邊和椅子面下抬,櫃子最好卸下櫃門再抬,可以減少重量,同時也避免櫃門活動。如需移動特別重的傢具,可用軟繩索套入傢具底盤下提起再移動。
第八,防止酒精、香蕉水等溶劑倒翻。否則會使傢具表面長「傷疤」。遇到傢具表面染上污垢時,要用輕度的肥皂水洗凈,乾燥後,再上蠟一次,以恢復原貌,但切忌用汽油、煤油、松節油等溶劑性液體擦,否則會擦掉表面的塗料和漆的光澤。
第九,用於保養傢具的核桃油只適用於沒上漆、用打蠟方式處理的傢具。使用頻率不宜過高,一般情況下2~3個月使用一次即可,在比較乾燥的環境中可以適當縮短保養間隔時間,一個月左右保養一次。還要特別提醒的是:雖然核桃油可以「晾乾」,但是平常使用時一定要注意用量,油都有吸塵的特性,用量太大會讓塵土附著,產生油膩膩的感覺。
第十,可簡單地擦蠟(用溶劑溶解蜂蠟,或適度加熱融化)保養傢具,尤其是傢具的背面可擦蠟。注意要量少、次數少,只擦傢具背面、底面,不擦正面,對傢具的水分進行適度封閉。
十一,塵埃其實是一種有磨損性的粒子,在擦拭灰塵時,要用軟棉布順著木紋來回輕擦。如使用硬幹布擦漆面,會對漆面造成磨花現象,令其失去光澤。
十二,可以效仿古人用布(最好不要用化纖布料)包著核桃仁碾碎進行擦拭,效果也很好。
5、古代名人有哪些有趣的養生故事?
古代那些長壽名人又是如何養生的?
玉泉啄齒度長年
什麼叫「玉泉」和「啄齒」?前者就是唾液,後者則是叩齒。古人認為,吞咽唾液可以養生;每日上下牙互相輕叩27或36次,亦有益於健康。據張華《博物志》載:「(操)好養性法,亦解方葯,招引方術之士。廬江左慈、譙郡華佗、甘陵甘始、陽城郗儉,無不畢至。又可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飲鴆酒」。他還積極向術士們學習養生之術,「間行其術,亦得其驗」。其中最具象的方法,是敦煌太守皇甫隆教他的「玉泉啄齒法」。
曹操曾寫信向皇甫隆求教,皇甫隆回信:「要想壽命延,朝朝服玉泉」「朝朝服食玉泉啄齒......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滿口而吞之,啄齒二七遍。」曹操有無去照做,趙炎無法知道,他僅活了65歲,不算高壽。但這個方法應該是有效的,曾被後世不少人借用。如蘇東坡說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葯,其效百倍」;明代名醫王蔡亦指出:「每朝早起啄齒漱口,唾滿咽之」,能使人耳聰目明延年。清代長壽皇帝乾隆,年過八旬,其養生法之一就是「齒常叩,津常咽」。
少近女色多讀書
這是南朝梁武帝的養生法門。如果說在歷代皇帝中,乾隆(89歲)是長壽冠軍的話,那麼,85歲的梁武帝就是亞軍,史稱其80歲還能騎射弓馬、上陣征戰,絲毫不輸與廉頗、黃忠等古之老將。
所謂多讀書,取其「聚精會神」之意,最早的醫書《內經》就有「聚精會神是養生大法」之說。研究證明,勤於讀書能促進「腦運動」,有點象「氣功」入靜一樣,輸送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帶動血液循環,能使全身保持協調統一,延緩衰老,預防痴呆症。
梁武帝讀書,那是手不釋卷的,「六藝備閑,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占決,並悉稱善」,讀書不但多,而且精。陸游曾說「病中書卷作良醫」「讀書有味身忘老」,大概就是跟梁武帝學的。有趣的是,陸游也活了85歲,跟梁武帝一樣。
梁武帝還有一招,就是少近女色。他後宮里有那麼多美麗的大小老婆,卻4次捨身人寺當和尚,真的是一心向佛嗎?未必,恐怕「老驥伏櫪」,志在長壽吧。據說他剛過50歲即停了房事,順應「養心莫善於歡」之理。房事,即性生活。房事養生,是我國古代養生學的一大特色。
中醫認為,「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養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屍之矣。」這倒讓我想起明清文人的那句戲言:「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梁武帝在治國理政上或許昏庸可笑,但在養生上絕非「愚夫」。
常聽音樂練書法
李隆基(79歲)楊玉環夫婦,不光是流行音樂的創作者,同時也是痴迷音樂的聽眾。《舊唐書·本紀》稱玄宗「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關於練書法的養生作用,趙炎在以前的文章里有所介紹,這里不再贅述。有專家曾做預測,若無「安史之亂」,唐明皇很可能會活過九十歲,而楊玉環的壽命想必也不會定格在38歲。
音樂養生是中醫養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運用音樂來調劑人們的精神生活,改善人們的精神狀態,從而起到預防、治療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這在我國很早的文字記載中就出現了。戰國時公孫尼有《樂記》雲:「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張景岳有《類經附翼》雲:「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
經常聽聽音樂,練練書法,頗有些小資生活的情調,但別忘了,這也關乎健康大事呢,不可等閑視之!
不拘小節懂幽默
這方面的名人長壽案例很多,跟李隆基基本同時代的賀知章,享年84歲,其典型性格特徵,就是曠達豪放636f70797a6431333332613736,不拘小節,還自號「四明狂客」。另一位詩人顧況,活了88歲,特別喜歡玩幽默,白居易被他「幽」了一回,竟然名聲在外了。《幽閑鼓吹》載:顧況尚書,白居易應舉。初至京,以詩作謁顧況。況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嗟賞曰:「道得個語,居即易矣。」因為之延譽,聲名大振。
清代的紀曉嵐,電視劇里稱他為「紀大煙袋」,典型的搞笑版角色,此君享年81歲,也算高壽了。老紀在生活中壞習慣很多,如嗜煙、嗜肉、好女色等等,還大碗喝酒,很少吃蔬菜和米面。但紀曉嵐也有正確的養生觀,《閱微草堂筆記》里記載了不少與養生有關的故事。他認為,養生不能照搬書中的方法,須因人而異、辯證施為;做人要豁達樂觀、詼諧幽默,也對養生有益,「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
老紀之「心常泰」三字,可謂深解養生妙旨。中醫理論認為,不拘小節之人,必定心胸寬廣而安泰,善於幽默之人,必定心情和順而快樂。伴隨快樂,活得開心,焉能不長壽?
6、誰能介紹下沈復的《浮生六記》這本書?
沈復,字三白,蘇州人,生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卒年無考,著有《浮生六記》一書。原作實則只存四記,即《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和《浪遊記快》。另有兩記存題佚文為《中山記歷》和《養生記逍》。從作者的總體構思來看,《中山記歷》主要寫作者陪清廷大員趙介山等出使琉球國見聞,描寫記述了葺爾島國的風俗民情及海上瑰偉壯麗、奇特無比的風光。《養生記逍》,多屬介紹攝生養性、處世待人方面的學問。鄭逸梅先生曾經考訂,現在流行的後兩記實在靠不住。俞平伯先生也曾對此書作過考訂,發現前後幾記中時間上自相矛盾,難以「圓通」。
此書最初以手抄本形式在社會上流傳,後為蘇州獨悟庵居士楊醒逋在護龍街冷攤上瞧見,慧眼識珠,立即攜回刻刊,由王韜作序,在東吳大學校刊《雁來紅》上刊出。這一下,使這塊文學「碧玉」出土問世,重放異彩。
《閨房記樂》一篇,寫伉儷之情動人心弦。兩情交溢,溫馨甜蜜,而且筆墨純凈,不涉淫誨輕薄,用語含蓄,使人意會而無須言傳。其表現手法重在率真熱烈,自然風趣,生動活潑,富於濃郁的生活氣息。堪稱是明清文言筆記中的「逸品」。
《閑情記趣》一篇,挑選的是夫婦間瑣碎的生活細節,但作者將一個個片斷渲染得極富詩情畫意,使我們產生看似「人人皆有,確為人人所無」的感覺。而且這一篇結構精巧、匠心獨具,讀來好似銀線穿珠、水晶瀉地。
《閨房記樂》和《閑情記趣》後來都曾被改編為話劇,由上海明星公司搬上銀幕,久演不衰,傾倒無數觀眾。
《坎坷記愁》一篇,為文人落魄後的辛酸自白。語言質朴,情實真切,如芸娘抱病,「形銷骨立,缺醫少葯,親朋中無人援手」,囊空如洗,何以卒歲,蒼天何亟,傳呼奈何?可謂「貧賤夫妻百事哀」,悲愴摧人掬淚。
《浪遊記快》一篇殿後,全篇結構安排合理,作品本身寄寓著深刻的社會意義。
俞平伯先生曾將《浮生六記》比作「一塊純美的水晶」,贊它「幽芳凄艷,讀人心醉」,嘆賞之餘,專為作者寫了一部年譜。林語堂先生更是用力勤苦,將全書譯成英文,介紹給西方讀者。在他所著的《中國人》、《生活的藝術》兩部暢銷書中,還多處引用《浮生六記》的材料。因此,這部著作已走向世界,越來越受到海內外讀者的重視,在古典文學長廊中有其一席。
浮生六記》對中國文化人來說,是很有名的一部念茲在茲的聖賢文法書之外的一本反映閑情別致、心性之微而卻潛伏著「真文藝」的中國古典名著。
這本反映伉儷情篤、繾綣的書一九二三年重印時,俞平後在序中有一段很能用來做書的真灼介紹:「綜括言之,中國大多數的家庭的機能,只是穿衣、吃飯、生孩子,以外便是你我相傾軋,明的為爭奪,暗的為嫉妒。不肯做家庭奴隸的未必即是天才,但如有天才是決不甘心做家庭奴隸的。《浮生六記》一書,即是表現無數驚濤駭浪相沖擊中的一個微波的印痕而已。但即算是輕婉的微波之痕,已足使我們的心靈震盪而怡。是呻吟?是怨詛?是歌唱?讀者必能辨之,初不待我的嘵嘵了。是書未必即為自傳文學中之傑構,但在中國舊文苑中,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篇著作;即就文詞之潔媚和趣味之雋永兩點而論,亦大可以供我們欣賞。故我敢以此小書介紹於讀者諸君。」
7、明察秋毫的主人公是誰
孟子
【解釋】: 明:明晰;察:看清,觀察;抄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後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襲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示例】: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見藐小微物百,必細察其紋理。 ◎清·沈復《浮生六記·閑情記趣》度
【近義詞】:洞若觀火、明查暗訪
【反義詞】:不見薪新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8、《浮生六記》是哪六記?
《浮生六記》原有百六記,現存四記:《閨房記度樂》、《閑情記趣》、問《坎坷記愁》、《浪遊記快》。後兩記《中答山記歷》、版《養生記道》已失傳
樓主想了解更多,可權以參考:
http://ke.baidu.com/view/116847.htm
9、古代名人的養生趣事有哪些?求解答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這是曹操在《龜雖壽》詩中說的。他認為所謂「萬歲」自然不靠譜,但通過正確的保養之法來延年益壽,想必是可以的。那麼,曹操是如何養生的呢?古代那些長壽名人又是如何養生的?(註:名人往往有錢、有權、有閑、有地位、有資源,他們可以享用名貴葯材以及大補之物,而普通民眾則不行,另外,氣功養生過於玄乎,一般人難以企及,所以,本文不涉及氣功及葯食養生) 玉泉啄齒度長年 什麼叫「玉泉」和「啄齒」?前者就是唾液,後者則是叩齒。古人認為,吞咽唾液可以養生;每日上下牙互相輕叩27或36次,亦有益於健康。據張華《博物志》載:「(操)好養性法,亦解方葯,招引方術之士。廬江左慈、譙郡華佗、甘陵甘始、陽城郗儉,無不畢至。又可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飲鴆酒」。他還積極向術士們學習養生之術,「間行其術,亦得其驗」。其中最具象的方法,是敦煌太守皇甫隆教他的「玉泉啄齒法」。 曹操曾寫信向皇甫隆求教,皇甫隆回信:「要想壽命延,朝朝服玉泉」「朝朝服食玉泉啄齒......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滿口而吞之,啄齒二七遍。」曹操有無去照做,趙炎無法知道,他僅活了65歲,不算高壽。但這個方法應該是有效的,曾被後世不少人借用。如蘇東坡說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葯,其效百倍」;明代名醫王蔡亦指出:「每朝早起啄齒漱口,唾滿咽之」,能使人耳聰目明延年。清代長壽皇帝乾隆,年過八旬,其養生法之一就是「齒常叩,津常咽」。 少近女色多讀書 這是南朝梁武帝的養生法門。如果說在歷代皇帝中,乾隆(89歲)是長壽冠軍的話,那麼,85歲的梁武帝就是亞軍,史稱其80歲還能騎射弓馬、上陣征戰,絲毫不輸與廉頗、黃忠等古之老將。 所謂多讀書,取其「聚精會神」之意,最早的醫書《內經》就有「聚精會神是養生大法」之說。研究證明,勤於讀書能促進「腦運動」,有點象「氣功」入靜一樣,輸送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帶動血液循環,能使全身保持協調統一,延緩衰老,預防痴呆症。 梁武帝讀書,那是手不釋卷的,「六藝備閑,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占決,並悉稱善」,讀書不但多,而且精。陸游曾說「病中書卷作良醫」「讀書有味身忘老」,大概就是跟梁武帝學的。有趣的是,陸游也活了85歲,跟梁武帝一樣。 梁武帝還有一招,就是少近女色。他後宮里有那麼多美麗的大小老婆,卻4次捨身人寺當和尚,真的是一心向佛嗎?未必,恐怕「老驥伏櫪」,志在長壽吧。據說他剛過50歲即停了房事,順應「養心莫善於歡」之理。房事,即性生活。房事養生,是我國古代養生學的一大特色。 中醫認為,「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養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屍之矣。」這倒讓我想起明清文人的那句戲言:「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梁武帝在治國理政上或許昏庸可笑,但在養生上絕非「愚夫」。 常聽音樂練書法 李隆基(79歲)楊玉環夫婦,不光是流行音樂的創作者,同時也是痴迷音樂的聽眾。《舊唐書·本紀》稱玄宗「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關於練書法的養生作用,趙炎在以前的文章里有所介紹,這里不再贅述。有專家曾做預測,若無「安史之亂」,唐明皇很可能會活過九十歲,而楊玉環的壽命想必也不會定格在38歲。 音樂養生是中醫養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運用音樂來調劑人們的精神生活,改善人們的精神狀態,從而起到預防、治療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這在我國很早的文字記載中就出現了。戰國時公孫尼有《樂記》雲:「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張景岳有《類經附翼》雲:「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 經常聽聽音樂,練練書法,頗有些小資生活的情調,但別忘了,這也關乎健康大事呢,不可等閑視之! 不拘小節懂幽默 這方面的名人長壽案例很多,跟李隆基基本同時代的賀知章,享年84歲,其典型性格特徵,就是曠達豪放,不拘小節,還自號「四明狂客」。另一位詩人顧況,活了88歲,特別喜歡玩幽默,白居易被他「幽」了一回,竟然名聲在外了。《幽閑鼓吹》載:顧況尚書,白居易應舉。初至京,以詩作謁顧況。況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嗟賞曰:「道得個語,居即易矣。」因為之延譽,聲名大振。 清代的紀曉嵐,電視劇里稱他為「紀大煙袋」,典型的搞笑版角色,此君享年81歲,也算高壽了。老紀在生活中壞習慣很多,如嗜煙、嗜肉、好女色等等,還大碗喝酒,很少吃蔬菜和米面。但紀曉嵐也有正確的養生觀,《閱微草堂筆記》里記載了不少與養生有關的故事。他認為,養生不能照搬書中的方法,須因人而異、辯證施為;做人要豁達樂觀、詼諧幽默,也對養生有益,「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 老紀之「心常泰」三字,可謂深解養生妙旨。中醫理論認為,不拘小節之人,必定心胸寬廣而安泰,善於幽默之人,必定心情和順而快樂。伴隨快樂,活得開心,焉能不長壽?(來源:網路)
10、高中創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