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朴泳孝的人物生平
朴泳孝出身潘南朴氏,1861年7月19日(舊歷咸豐十一年辛酉六月十二日)出生於朝鮮水原府,父親朴元陽是一個窮秀才。有兄長朴泳教和朴泳好。1872年初,朝鮮王朝為先王哲宗唯一存活的女兒——永惠翁主選駙馬,朴泳孝在水原留守申錫禧及族人大提學朴珪壽的推薦下進入候選名單,並在1872年3月30日(高宗九年二月二十二日)被揀擇為駙馬。 5月19日行嘉禮完婚,封錦陵尉正一品上輔國崇祿大夫。作為哲宗大王駙馬的朴泳孝「眉目如畫,有子都之目」,成為駙馬以後,王室上下都很喜歡他,其中朝鮮哲宗之妃哲仁王後對其「甚眷愛之,裝送賜賚,度越常典」。 不過,他完婚不到三個月,永惠翁主就死去了。後來他娶了永惠翁主之母淑儀范氏的家人范氏,但按照王室規定駙馬不能再婚,因此朴泳孝後來娶的幾個女人都只能是妾的名分。
朴泳孝天資聰穎,從小就隨長兄朴泳教在族人朴珪壽家中學習,耳濡目染朴珪壽的開化思想,又和吳慶錫、劉鴻基、李東仁等抱開化思想的人士交遊,逐漸成長為一個立志改造朝鮮的激進開化派,並與金玉均、洪英植、徐光范等青年兩班子弟結成「開化黨」,終日探討朝鮮的改革大業。另一方面,他利用自己的駙馬身份,出入宮禁,與國王高宗研討天下大勢,頗得高宗歡心。由此,朴泳孝打破了朝鮮王朝「儀賓不預國政」的祖制,開始擔任朝廷要職,參與朝鮮政治。1876年負責迎接宗主國清朝的世子冊封使,1878年任五衛都總府的都總管,1881年被任命為判義禁府事。
朴泳孝曾打算在1882年初與開化黨同志金玉均、徐光范等一同東渡日本考察,但他本人因有事在身而未能成行。 「壬午兵變」以後的1882年9月,根據同日本簽訂的《濟物浦條約》,朝鮮政府以朴泳孝為「謝罪兼修信使」,前往日本「謝罪」與換約,朴泳孝終於實現了游覽日本的夙願。在他的使團中,囊括了金玉均、徐光范、閔泳翊等大批開化黨人。朴泳孝抵達日本後,便嘆為觀止,「不料此中有如此繁華靈淑風氣也,凝眸憮然者久矣」。 日本對朴泳孝一行熱情接待,朴泳孝也與福澤諭吉等日本朝野人士展開廣泛的交流,對日本留下了非常不錯的印象。他還在日本向歐美各國公使宣布朝鮮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積極推動朝鮮與英國、德國和俄國建立外交關系。他將自己在日本的活動和見聞記錄在《使和記略》一書中。多年後朴泳孝也承認他所看到的明治日本的發展景象支配了他的一生。 三個月的日本之行不僅奠定了朴泳孝親日的性格,還促使朴泳孝等開化黨人在日本的影響下推動進一步的改革活動。 回到朝鮮以後,朴泳孝於1883年初被任命為漢城府判尹,開始在他職權范圍內進行一些開化改革。其中包括設置博文局,籌備朝鮮最早的近代報刊《漢城旬報》;建立治道局,完善首都漢城(今首爾)的道路土木等基礎設施;建立警巡局,創設近代警察制度,選拔留學生赴日,以及衣制改革,等等。然而,朴泳孝的任職不過是五日京兆,正如朴泳孝自己意識到的「大更張之際,未有不招謗斂怨」 那樣,這些有限的改革措施仍然引起了掌權的守舊派的敵視,同時他為改善漢城道路交通而拆毀「假家」(街道邊的臨時棚屋)也引發民怨 ,所以他擔任漢城判尹不到三個月,就在領議政洪淳穆等守舊派的壓力下被免職 ,旋即在1883年4月23日被任命為廣州府留守兼守御使。朝鮮高宗對朴泳孝說:「今此特授,予意攸在」 ,其後朴泳孝在廣州練兵也應是出於高宗的意思。朴泳孝以畢業於日本戶山軍校的申福模等為骨幹,在廣州南漢山城創建並訓練了一支1000多人(一說500多人)的新式軍隊,與尹雄烈在北青所練的新軍南北呼應,同為開化黨的武裝力量。然而這支軍隊很快遭到清朝和守舊派的干涉而被改編,朴泳孝也在1883年11月辭職,一度離開政界。
1884年春,朴泳孝打算去美國游覽,但遭到日本外務卿井上馨的反對而沒有成行。在這之後,朴泳孝便和金玉均、洪英植、徐光范、徐載弼等開化黨人密謀發動政變,推翻守舊派把持的政權,為朝鮮的近代化改革開辟道路。朴泳孝在政變策劃者中的地位僅次於金玉均,開化黨人密會的地點往往安排在泥洞朴泳孝家中。史載「泳孝等交通倭洋,歆其富強,思欲盡棄國俗之舊,而學其制度,以懋開化之實」 ,朴泳孝還認為朝鮮應擺脫清朝的干涉,強調「朝鮮乘此時可為獨立國」 ,並且他們採取了依靠日本的方針,取得了日本駐朝公使竹添進一郎的支援。1884年12月1日夜,政變所有參與者在朴泳孝家舉行最後一次聚會,將任務最終落實到每個人頭上。12月4日夜,開化黨人利用郵政局落成宴會發動「甲申政變」,其後金玉均、朴泳孝等人將朝鮮高宗和王妃閔妃等王室成員從昌德宮轉移到景佑宮。開化黨人殺死了7名守舊派大臣之後,宣布朝鮮獨立,並建立新政府,進行國政改革。朴泳孝在開化黨新政府中擔任前後營使之職,掌握兵權。 但到12月6日,由袁世凱率領的駐朝清軍前往鎮壓,開化黨和日軍被擊退,朴泳孝和金玉均、徐光范、徐載弼決定追隨竹添進一郎逃亡日本,但是其兄都承旨朴泳教以及洪英植卻拒絕去日本,並在政變失敗後被剁成肉醬。金玉均、朴泳孝等人策劃並主導的「甲申政變」終於以「三日天下」的短暫局面而失敗。 甲申政變後,朴泳孝逃走,但他的家宅被民眾破壞殆盡,其父朴元陽自殺,自己也被朝鮮政府宣布為「國賊」而遭通緝,即便他亡命日本,朝鮮政府也屢屢向日本政府要求引渡朴泳孝等人。朴泳孝感到日本不安全,遂和其他兩名開化黨人徐光范和徐載弼於1885年前往美國避難。但是朴泳孝到美國以後,發現美國不適合他,於是在大力資助開化黨的日本思想家福澤諭吉的女婿的幫助下從美國回到日本,並取日本姓名「山崎永春」。
朴泳孝回日本以後,便進入基督教長老會辦的東京明治學院大學學習英語,在這一過程中,朴泳孝結識了很多美國傳教士,開始受到基督教的影響。他雖然沒有皈依基督教,但鼓勵美國傳教士在朝鮮的傳教活動。1888年他在給高宗的開化上疏中批判儒教,並稱「今天主耶蘇教之盛,歐美諸邦最強盛……故凡宗教者,任民自由信奉,而政府不可關涉者也」 ,呼籲朝鮮的信仰自由。朴泳孝在1894年返回朝鮮並被任命為內務大臣後,他會見了來訪的美國監理會主教威廉·尼德(William X. Ninde)。在會談中,朴泳孝承認朝鮮必須接受基督教。參加這次會談的埃爾伯·瓊斯(Herber Jones)後來寫道,「朴泳孝強烈要求主教派遣大批的教師(傳教士)」。 朴泳孝還說:「我國人民需要教育和基督教。你們的傳教士和教會學校可以教育我國人民並提高他們的素質……現有宗教的基礎十分薄弱,而我國人民皈依基督教的大門己經完全敞開。許多基督教教師和工作人員不久便可以在我國的所有領域供職。我國人民需要在立法改革之前受到教育和皈依基督教。只有通過這一步驟,我國才能建立實行憲政,並成為與你們國家一樣自由和開明的國家。」 事後,尼德相信朴泳孝是「一名堅定的基督教信徒,對基督教在朝鮮的傳播充滿著渴望和熱情」。 由此可見朴泳孝在首次亡命日本的十年間,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促使其開化思想有了進一步的飛躍。
1888年,在日本的朴泳孝擬寫了一份13000餘字的朝鮮改革意見書,以給高宗上疏的形式發表,歷史上將其稱為「開化上疏」或「朴泳孝建白書」。在開化上疏中,朴泳孝明確表達了他對於朝鮮時局的看法,系統闡明了他對於朝鮮改革的建議和規劃,不僅是他個人思想的總體表現,也是研究近代朝鮮開化思想和開化運動的重要文獻。他先痛心疾首地揭露和分析朝鮮沒落腐化的現狀,直言懇請高宗體察國情民情,大行開化改革。他提出以下一些改革方向,包括「宇內之形勢」、「興法紀,安民國」、「經濟以潤民國」、「養生以健殖人民」、「治武備,保民護國」、「教民才德文藝以治本」、「正政治,使民國有定」、「使民得充分之自由,以養元氣」八個部分,每個部分又分為不少改革細目。這份「開化上疏」充分顯示了朴泳孝對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新思考,表達了他對朝鮮的拳拳忠愛之情。更難能可貴的是,朴泳孝特別表現出了對民眾的重視,這不僅是他繼承朝鮮實學思想中的「民國一體」的民本主義思想,也是他對西方資產階級啟蒙思想中的天賦人權、主權在民、自由平等、法治主義等理念的運用,這些理念在開化上疏中俯拾皆是,比如他說「天降生民,億兆皆同一,而稟有所不可動之通義,其通義者,人之自保生命,求自由,希幸福是也,此他人之所不可如何也」,「 雲小兒,雲大人,雲貧賤,雲富貴,其身命一也,雖一貧兒之敝衣,以法護之,則與帝王之領地同矣」,「凡民有自由之權而君權有定,則民國永安;然民無自由之權而君權無限,則雖有暫時強盛之日,然不久而衰亡,此政治無定,而任意擅斷故也」,等等。 1895年第二次甲午更張時期的改革措施,就是回國後的朴泳孝對他開化上疏內容的實踐。
1893年,朴泳孝在福澤諭吉等日本友人的幫助下,在日本東京成立了「親鄰義塾」,作為教育留學生的後備力量。而一直沒能引渡金玉均、朴泳孝等人的朝鮮政府也准備向他們下毒手。1892年夏,受朝鮮政府密令的刺客李逸稙前往日本暗殺金玉均和朴泳孝,但苦於沒有時機下手。其後他找來洪鍾宇,分頭行動,李逸稙負責刺殺朴泳孝,而洪鍾宇負責刺殺金玉均。其後李逸稙潛入親鄰義塾,伺機殺死朴泳孝。1894年3月,洪鍾宇在中國上海成功暗殺了金玉均,而幾乎與之同時,李逸稙的陰謀泄露,被朴泳孝的手下李圭完、鄭蘭教擒獲,移送日本政府處理,被判處死刑(後改流放),朴泳孝因而躲過一劫。很快,國際時局的大變動,使朴泳孝得以歸國和復出,實現他的抱負。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引發清朝和日本同時出兵干涉,進而日本利用這個機會挑起甲午中日戰爭,並控制了朝鮮政府,推翻閔妃集團。在日本的干涉下,朝鮮成立了以興宣大院君為首的開化派政權,並實行史稱「甲午更張」的近代化改革。在日本的要求下,高宗被迫赦免之前的開化黨政治犯,但對於甲申政變的主導者朴泳孝卻遲遲沒有赦免。朴泳孝聽說這一消息後,也翹首盼望歸國,以至於在沒有接到日本和朝鮮政府的通知的情況下,於8月6日與其同黨共6人離開日本東京,來到朝鮮釜山,並經陸路於8月23日抵達朝鮮首都漢城,潛伏在泥峴日本人旅館中。朝鮮政府官員得到消息後,紛紛前往拜訪,並且大院君也有意籠絡朴泳孝,讓他居住在自己的孔德里別庄中。但其後因大院君之孫李埈鎔對朴泳孝有脅迫行為,導致朴泳孝一度憤而離開,前往仁川,這給朴泳孝和大院君埋下了不和的種子。 1894年8月31日,朴泳孝上疏伸冤,9月3日,高宗宣布赦免朴泳孝。 然而,朴泳孝的赦免遭到了許多人的強烈反對,大院君也因對朴泳孝產生的不滿而不願其復歸政界,9月4日盛傳朴泳孝率日軍入宮,宮中亂了一夜,因此朴泳孝無法再在漢城待下去,去了仁川。 直到三個月後,隨著日本新任駐朝公使井上馨的抵任,對朝鮮實行更加積極的干涉政策,朴泳孝才得以重回政界。在井上馨的壓力之下,1894年12月9日,高宗命朴泳孝「盪滌敘用」,恢復了他的官爵,而其死去的父兄也恢復了名譽。 12月13日,朴泳孝入宮拜見高宗和閔妃,12月17日被任命為內務大臣,在政府中的地位僅次於總理大臣金弘集。與此同時,徐光范、鄭蘭教、李圭完、申應熙、柳赫魯等開化黨人也在新政府中做了要職。至此朴泳孝開始施展他的才能,主導第二次甲午更張。
朴泳孝上台後,著手進行改革事業,首先便是限制君權。這是他早已有之的構想,在1888年的「開化上疏」中,朴泳孝便明確建議高宗:「不可親裁萬機,而各任之其官事」。他說:「若欲固君權之無限,則不如使人民至痴愚,痴愚則殘弱,可以固君主專權。然民愚而弱,則國亦隨而弱,故天下萬國同愚弱,然後可以保其國、安其位,然此空言,豈有其實?是以誠欲期一國之富強,而與萬國對峙,不若少減君權,使民得充分自由,而各負報國之責,然後漸進文明也。夫如此,則國泰民安,而宗社君位並可以永久也」。 所以他上台後,發表《洪範十四條》,作為其改革的綱領,由高宗宣誓宗廟,其中規定「大君主御正殿視事,政務親詢各大臣裁決,後嬪宗戚不容干預」。 而在1895年1月11日,朴泳孝更是直接導入了內閣制,他以內務大臣的身份與金弘集聯合組閣,逐漸在朝鮮建立起君主立憲的政體。除此之外,他對行政區劃做了改革,將朝鮮八道改為二十三府,司法制度、警察制度、外交官制度、稅收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也在朴泳孝的領導下開展了大刀闊斧的革新。朴泳孝還創設了一支由日本訓練的新式軍隊——訓練隊。但是,朴泳孝的改革措施很大程度上是受日本的操縱,他一回國就拜訪日本公使館,稱朝鮮改革不算成功,請求日本公開干涉。 他甚至流淚坦承:「我能保持到現在的地位,完全是靠日本兵的駐扎和井上公使的勢力……」。 而日本公使井上馨也贊賞朴泳孝起到「暗夜燈光」的作用 ,因此朴泳孝的改革對日本的依賴很深,而日本也藉以將大量顧問安插在朝鮮政府中,加緊對朝鮮的控制。
金玉均死後,朴泳孝成為開化黨領袖,他歸國主政後利用自己內務大臣的身份掌控人事權,「時官職黜陟,皆泳孝主之,故士大夫干祿,非要謁泳孝不能得」。 同時又大量起用開化黨人,形成自己的黨派。朴泳孝為了抓住權力,從一開始就與朝中各派系進行政治斗爭。他歸國後先與大院君接近,但很快就因產生誤會而不和,隨後他就和失勢的閔妃相互利用。在他恢復官爵之前,閔妃就派內官前往其住處問候起居,還派女工帶衣料前去定製他的官服。朴泳孝復歸政界以後,閔妃更是將自己族人閔泳柱的宅邸賜給朴泳孝,朴泳孝也時常入宮,並被委任為宮中與日本公使館溝通的使者。 閔妃與朴泳孝的關系進入蜜月期,當時「整個朝廷都沒有任何一個人像他(朴泳孝)那樣受到國王和王妃的信任」。 朴泳孝遂與法務大臣徐光范結成一體,依託閔妃和日本公使,與金弘集、魚允中一派及大院君一派形成對立。當時大院君已經下台,但朴泳孝為了討閔妃歡心,同時除掉自己的一個政敵,不惜痛打落水狗,在1895年4月逮捕了大院君的孫子李埈鎔,並打算以謀逆罪將其判處死刑,在總理大臣金弘集及日本公使井上馨的反對下改為流放,又將大院君軟禁起來。在打擊了大院君一派後,朴泳孝接著對金弘集一派發起攻擊,當時朴泳孝與金弘集一派的軍部大臣趙羲淵不和,他利用趙羲淵在1895年3月前往旅順「犒勞」日軍的機會,罷免軍部屬官,代以自己人,並暗令他們搜集趙羲淵的過失,找出了趙羲淵對公款使用不清及穿上了尚未公布的新式軍服去旅順這兩項「過失」,朴泳孝就到高宗和閔妃面前進讒言,利用這些「過失」大做文章。等5月趙羲淵歸國後,朴泳孝又生一計,命自己的親信、在軍部任官房長官的鄭蘭教假借趙羲淵的命令調離軍隊,又密奏高宗,稱趙羲淵未經內閣批准私自調兵。在朴泳孝的輪番告狀之下,高宗決定罷黜趙羲淵,而總理大臣金弘集、度支大臣魚允中、外部大臣金允植則表示反對。於是朴泳孝一派和金弘集一派的對立因趙羲淵事件而激化。由於朴泳孝本來就有閔妃和日本人的撐腰,加上金弘集、魚允中等人在力爭時觸怒高宗,於是在5月28日金弘集被免職,朴泳孝署理內閣總理大臣,至此政權全歸朴泳孝。 朴泳孝雖然成功排斥大院君和金弘集兩派,掌握了政權,但很快就面臨垮台的危機。原來朴泳孝這一派勢力並不穩固,閔妃也只是利用朴泳孝掃除政敵,等失去利用價值後再除掉他。因此朴泳孝一派出現分化,由閔妃扶植的貞洞派逐漸從朴派中崛起,包括朴定陽、李范晉、李完用等人,他們利用三國干涉還遼以後對日本不利的形勢,主張聯合歐美國家,反對日本干涉,因而與朴派形成對立。1895年5月31日,朴定陽被任命為內閣總理大臣,貞洞派上台。另一方面,朴派內部的人也逐漸對朴泳孝產生不滿,安駉壽離他而去,徐光范逐漸與他貌合神離,就連朴泳孝的部下、老開化黨人柳赫魯、鄭蘭教等人也對朴泳孝勾結閔妃的行為感到不滿,嘆息「可惜金玉均不在人間了」。 朴泳孝雖為日本扶植上台,但此時他也不大聽日本的話了,朴泳孝內心的想法是:「目前的形勢是政府受日本干涉,顧問官充斥各部,還有日本人事無巨細地進行滲透的情況日益嚴重,如此長久下去,朝鮮如何能自立。加之其他外國有見於此,朝鮮無法拒絕,最後必然滅亡無疑。今天的當務之急是不受日本的照顧,早作自主之計。」 比如他對日本人擴租界一事堅決反對,日本人也對他很不爽。所以朴泳孝雖然主政,實際上處於四面楚歌的境地,而隨著他與宮廷之間矛盾的加劇,他便再度踏上亡命之路。
朴泳孝與宮廷的矛盾爆發的導火索是訓練隊換防事件。朴泳孝主導改革時,創設了一支800人的新式軍隊——訓練隊,由日本人訓練,並打算用這支部隊來代替原有部隊守護宮廷。他於1895年6月將此事上奏高宗,但遭到高宗的拒絕,朴泳孝也預感到自己坐在火山口上。 終於,在1895年7月發生了所謂朴泳孝謀逆事件。當時一個叫佐佐木日出雄的日本人對朝鮮人韓在益的筆談中透露朴泳孝要「謀反」,企圖殺死閔妃,韓在益則將筆談內容轉交給宮內府特進官沈相薰,沈相薰立即於1895年7月6日密奏於高宗,高宗大驚,遂招來金弘集等研究對策,同時下旨緝拿朴泳孝。 朴泳孝得到親信李允用的密報,趕緊逃往日本公使館避難。7月7日與其同黨李圭完、申應熙等逃往日本(一說朴泳孝並沒有打算謀逆,而是閔妃為排擠他而炮製的陰謀)。隨著朴泳孝再度亡命,他在朝鮮的政治生涯也基本終結了。
朴泳孝逃往日本不久,就於1895年8月啟程再往美國。他在美國見到了過去的開化黨同志徐載弼,建議他回國為改革效力。1896年4月重新返回日本。當時,朝鮮已經發生「俄館播遷」,金弘集親日內閣倒台,甲午更張結束,親俄派把持政權,朴泳孝回國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但朴泳孝仍不甘心,千方百計想回到朝鮮,復歸政界。他把賭注押在高宗在日本留學的庶子——義和君李堈身上,企圖透過擁立義和君來實現回國的夢想。朴泳孝與義和君頻繁接觸,為他准備住宅,並尋找美女進獻給他,以討義和君的歡心。但是義和君卻在1897年5月決定遠赴美國,朴泳孝回國的希望破滅了。於是朴泳孝又改用向高宗上書陳情的方式,爭取高宗同意他歸國。1897年8月,朴泳孝透過宮內府大臣李載純捎信給高宗,他在信中指出金弘集內閣已經倒台,他也理應盪滌罪名,回到朝鮮,但高宗不予理睬。
1898年,韓國(1897年10月,朝鮮王朝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國內的獨立協會運動蓬勃展開,朴泳孝見有機可乘,便密派李圭完、黃鐵、李鄭吉等心腹潛入國內,與獨立協會聯絡,並提供資金支持,企圖透過獨立協會來實現回國。這年7月,發生了獨立協會前會長安駉壽圖謀逼退高宗的事件,時人多認為朴泳孝是背後主謀。 12月,獨立協會運動達到高潮,不少獨立協會會員要求高宗召還朴泳孝,予以敘用。1898年12月18日,前主事李錫烈等33人聯名上疏請求赦免朴泳孝,而朴泳孝亦以為事將成,從東京奔赴九州,隨時准備歸國。但是由於朴泳孝主張限制君權,而且被懷疑「謀逆」,因此高宗對其深惡痛絕,根本不可能召還朴泳孝。1898年12月21日,高宗下令逮捕李錫烈等人,並頒布詔敕,宣布流亡海外的政治犯「永遠無赦」。 隨即高宗以武力鎮壓並取締獨立協會,李承晚等獨立協會會員以支持召還朴泳孝的罪名被逮捕下獄,朴泳孝的歸國更是變得遙遙無期。朴泳孝仍不甘心,策劃各種陰謀,試圖顛覆政府,藉以歸國,但都化為泡影,1900年底他被缺席判處絞刑,其正常歸國的可能性完全消失了。撲騰了幾年之後,朴泳孝自知無法回國,一度心灰意冷,他開始專心在日本經營朝日義塾,並與在日本留學的侄子朴太緒(朴泳教之子)住在一起。到1904年以後,隨著時局的又一次大變動,朴泳孝回國開始出現轉機。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日本又一次控制了韓國政府。日本戰勝俄國以後,於1905年11月強迫大韓帝國政府簽訂《乙巳條約》,使韓國淪為日本的保護國。於是,朴泳孝等政治犯歸國的問題再度浮上水面。1906年10月11日,韓國統監伊藤博文謁見高宗皇帝,要求赦免朴泳孝,高宗似乎有所心動,但最終沒有同意。 朴泳孝也開始頻繁活動,試圖與伊藤博文取得聯絡,表示願意回國自首,駐韓日軍司令長谷川好道隨即將這一消息透露給高宗,但高宗擔心朴泳孝歸國後導致政局秩序混亂而拒絕了。 但不久之後,高宗似乎改變了主意,他為了牽制跋扈的李完用親日內閣,恢復獨立主權,多次密旨命朴泳孝歸國。 終於,朴泳孝自日本動身歸國,於1907年6月8日潛回釜山,結束了長達12年的亡命生涯。
朴泳孝這次回國時仍是野心勃勃,他非常希望做參政大臣(總理大臣),或者像板垣退助組建自由黨那樣組建政黨。 高宗於6月11日正式下詔赦免朴泳孝。 6月16日朴泳孝向高宗上疏表忠,稱「臣生為韓臣,死為韓鬼」。 6月19日朴泳孝進入漢城,各界舉行歡迎式慶祝他歸國。1907年6月20日著舊式衣冠及網巾拜見高宗皇帝,兩人回顧舊事,相對而泣。 就在朴泳孝著手准備第三次步入政界時,就發生了「海牙密使事件」泄露、高宗被逼退位的事件。統監伊藤博文嗾使李完用等人逼宮,高宗執意不退位,就在相持之際,高宗於1907年7月17日任命朴泳孝為宮內府大臣,希望利用朴泳孝突破危機,但朴泳孝稱病不出。不過,朴泳孝為「挽回時局,以贖夙愆」 ,還是挺身而出,與日本人及親日派抗爭。1907年7月19日高宗迫於壓力,宣布由皇太子代理,李完用及日本人卻對外宣稱高宗禪位,遭到朴泳孝的強烈反對,隨後朴泳孝與李道宰、南廷哲、魚潭等人密謀發動政變,殺死李完用等逼宮大臣,阻止高宗退位,結果在7月22日早晨事機泄露,朴泳孝等人被日本兵逮捕。 由於朴泳孝被拘禁時態度不良好,李道宰等人都被釋放,唯獨他被日本放逐到濟州島。
朴泳孝畢竟是親日派,所以日本在幾個月後就釋放了朴泳孝。但朴泳孝並沒有離開濟州,而是「勸島民興學校、營實業,又種果蔬成圃,為久留計」 ,對時局也絕口不做評論。1908年以後又遷往馬山浦居住。1910年8月《日韓合並條約》訂立,韓國徹底成為日本殖民地,其後日本頒布「朝鮮貴族令」,封朴泳孝為侯爵。朴泳孝回到漢城,並接受了日本的爵位。1911年任朝鮮貴族會會長,1918年任朝鮮殖產銀行理事。1919年三一運動期間,不少獨立運動家都寄希望於朴泳孝,甚至選舉朴泳孝為副總統,但收效甚微。而朴泳孝在三一運動後繼續採取與日本殖民當局合作的態度,他為響應日本殖民當局的「文化政治」的統治方針,參與了「維民會」、「同光會」、「朝鮮俱樂部」、「民友會」等一連串親日的改良主義團體。同時,他也在1921年被任命為朝鮮總督府中樞院顧問,1926年成為中樞院副議長,1932年12月當選為日本貴族院議員,1934年獲得偽滿洲國皇帝溥儀授予的建國功勞章,1935年朝鮮總督府編纂《朝鮮功勞者名鑒》中朝鮮人功勞者353人將其名字收錄於內 ,1937年4月以會長的身份兼任朝鮮貴族會理事,同年10月當選為總督府學務局臨時教育審議委員會委員。 朴泳孝還熱衷社會活動,在1921年成為《東亞日報》社首任社長,1938年成為株式會社《每日申報》的發起人,同年10月從朝鮮殖產銀行退休,獲得20年勤續表彰。 此外他是李王家事務的重要參與者。其孫女朴贊珠,與李王家李鍝結婚。 1939年9月21日,朴泳孝死於中樞院副議長任上,享年78歲,結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朴泳孝死後敘勛一等,由長孫朴贊泛繼承爵位。1939年11月,日本右翼團體黑龍會為朴泳孝舉行了追悼會,將其選定為日韓合邦朝鮮方有功者。
2、食療養生什麼品牌好
五穀雜糧,不要吃精細的食物。原生態的最好
3、怎樣舒解疲勞
有三種辦法:
1.鍛煉:下午放學復後可以打籃球乒乓球,或者快走6000步也就是1個多小時。
2.靜坐:做深呼吸制要慢勻100次,或者做腹式呼吸半小時也可以。(具體方法網上有)
3.按摩:讓家人用手掌從知額頭的印堂穴往頭頂的百匯穴推,然後兩掌從額頭往兩邊鋝,同時按摩太陽穴。大概100次左右,道力氣不要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