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秋季兒童養生

秋季兒童養生

發布時間:2020-05-04 02:58:21

1、秋季有哪些給兒童養生食譜?大神們幫幫忙

秋天氣候涼爽,兒童的食慾逐漸增強,消化能力提高,正是彌補由於夏天氣溫炎熱造成營養不足的最佳季節,特此推薦秋季食譜幾例: 早餐 例1:牛奶1杯 菊花粥1小碗 饅頭1個 蘿卜醬瓜炒蛋1小碟 例2:維維豆奶1杯 胡蘿卜粥1小碗 卷心蛋糕1個 豆腐瘦肉1小碟 例3:酸奶1杯 紅豆糯米粥1小碗 全麥麵包2片 蘋果1個 菊花粥:菊花6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再與粳米同煮成粥。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目等功效,對秋季風熱型感冒、咽喉腫痛等有較好的治療功效。. 午餐 例1:米飯1碗 蒜苗肉絲100克 紅燒鯽魚70克 豬血豆腐青菜湯1小碗 例2:紅豆飯1碗 小白菜150克 炒雞塊100克 例3:米飯1碗 番茄燜蝦150克 蘑菇煮豆腐100克 豬血豆腐青菜湯:把豬血豆腐切成小塊,青菜洗凈切碎。水開後,先加入少量的蝦皮、鹽,再加入豆腐、青菜、豬血。煮3分鍾,加調料即可。豬血是補鐵的優秀食品,它不僅含鐵豐富,而且易被吸收;蝦皮含有大量的鈣、磷,是兒童的補鈣食品。 晚餐 例1:牛肉蘿卜水餃150克 海米油菜200克 鮮蝦豆腐羹小碗 例2:雞肉雜菜紅米飯1碗 魚肉煎蛋150克 糖醋藕絲150克 例3:米飯1碗 蛋絲炒韭菜150克 山葯排骨湯1小碗 雞肉雜菜紅米飯:冬菇浸軟,去蒂洗凈,切粒;玉筍、芥蘭和雞柳肉切粒,放入調味料拌勻略腌。用少許油將雞肉和冬菇等配料爆香。紅米和白米洗凈,置於飯煲加適量水,等飯將近收干水分時,將其他材料均勻鋪放在飯的表面,煮至飯熟即成。紅米含高纖維素及多種維生素,可幫助腸道蠕動,多吃可防止便秘;亦含豐富鈣質和胡蘿卜素,健康又美味。 點心 兩餐之間,家長可給孩子准備水果或乾果食品當點心,如梨、蘋果、芒果、獼猴桃、橙、黃瓜以及花生米、杏仁、腰果、胡桃等;早晚或睡覺前應喝牛奶或豆漿。
希望採納

2、秋季孩子如何養生保健

八月份酷暑難耐,豆豆為了降溫解暑,衣服穿得單薄,喜歡吃冷飲,養成了習慣。九月份3歲的豆豆入校學習了,天氣變涼了,他不太習慣添加衣服,結果剛入學一周就患感冒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心疼不已。一、注意起居調節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閉藏,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 作息時間變換了,家長也要與學校的要求相一致,為孩子買個小鬧鍾,督促孩子早睡早起,適應孩子的生物鍾節律,不僅有利於孩子身體健康成長,而且幫助孩子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二、加強飲食調養秋季天氣乾燥,津液易傷,引起咽、鼻、唇乾燥及乾咳、聲嘶、皮膚乾裂、大便燥結等燥症,孩子飲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准則,另外還應「少辛增酸」。 秋季氣候乾燥,孩子應盡可能少食蔥、蒜、姜、茴香、辣椒等辛味之品,多飲用開水、淡茶、豆漿、乳製品、蜂蜜、果汁以及牛奶等飲料,適當多食糯米、鴨肉、青菜、番薯、玉米、山葯、芝麻、藕、柿子、香蕉、紅棗、柑橘、山楂、蘋果、梨、葡萄、核桃、甘蔗等新鮮果蔬,潤肺生津、養陰清燥。家長可以給孩子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讓孩子服用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等,還可烹制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杏仁豬肺湯、羅漢果燉豬肺、貝梨(貝母和雪梨)燉豬肺、蓮子百合燉豬肉、沙參燉肉等保健葯膳讓孩子服食。三、注意增減衣服初秋季節中午雖熱,但早晚都涼風習習,因此要多備幾件秋裝,如夾衣、春秋衫、絨衣、薄毛衣等,做到酌情增減,防止「涼氣」的侵襲。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季氣溫緩慢下降,不要急於給孩子添加過多的衣服,捂得太嚴,以免一穿一脫受涼感冒;衣服要逐漸添加,使孩子身體逐步適應環境氣溫,擁有抗禦風寒的能力。四、加強運動健身秋季天高氣爽、氣候乾燥,要多呼吸新鮮空氣,家長與教師可以帶領孩子在清涼的晨風中散步、跑步、游戲,積極鍛煉,不僅進行了「空氣浴」,還接受了耐寒訓練,使身體能適應寒冷的刺激,提高健康水平,增強抗病能力,為渡過即將到來的寒冬作充分的准備。五、做好保健防病秋季是腸炎、痢疾、乙型腦炎等疾病的多發季節,孩子年幼體弱,身體免疫力弱,尤其要注意預防。家長與教師要做好孩子保健防病的措施:搞好環境衛生,消滅蚊蠅,教育孩子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和被污染的食物,按時給孩子接種乙腦疫苗。秋季天氣漸漸轉涼,溫差較大。只要家長注意孩子的起居調節、飲食調養、增減衣服、運動健身與保健防病,孩子就可以健康地度過秋季。

3、秋季兒童養生吃什麼秋季養生食譜大全

TOP1:居家必備秋季聖品 粥

剛剛進入秋季,寶寶會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而粥正是此時調節脾胃最好的食品,秋後早晨喝粥,既可怯秋涼,又能防秋燥、和中健胃,如果適當加入一些健脾潤燥益肺的食物或葯材如百合、銀耳,則對身體更有裨益。

TOP2:不可不喝 蜂蜜

在秋天裡吃蜂蜜,可以防止秋燥」對於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而且比起白開水,寶寶們更容易接受甜甜的蜂蜜水。

TOP3:秋燥剋星 梨子

吃生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現的咽喉干、癢、痛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狀;梨煮飲則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蒸梨可以起到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的作用。

TOP4:祛除虛火 蘿卜

蘿卜能夠調理脾胃,對秋季常見的消化不良、風熱型感冒、扁桃體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TOP5:滋陰潤肺 百合

百合對秋季氣候乾燥而引起的多種季節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鮮百合具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對人非常有益。

TOP6:應節良品 秋藕

秋季的藕脆嫩多汁,甜味濃郁,容易消化,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澱粉含量也很豐富,有明顯的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

TOP7:素中之寶 木耳

木耳能夠滋陰、潤肺、生津、降血脂。木耳中鐵、鈣、磷含量豐富,富含維生素C,所特有脂肪質和植物膠質滋養效果極佳,木耳還有排毒的作用。

TOP8:葷食首選 鴨肉

鴨性寒涼,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適宜於滋陰養津以防秋燥,鴨肉適合身體虛弱、患病初愈、時常上火的寶寶,可以說鴨是金秋葷食中的第一滋補佳品。

TOP9:病後佳品 芋頭

芋頭富含澱粉,營養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芋頭質地軟滑,容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別適宜脾胃虛弱者食用,更是秋季里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TOP10:抗病前鋒 菜花

菜花質地細嫩,易消化吸收,適宜於寶寶和脾胃虛弱、消化功能不強者食用。菜花能刺激細胞製造對機體有益的保護酶—Ⅱ型酶,它能使小腸粘膜中活性提高30倍,從而使體細胞中的微粒體多功能氧化酶系統,有能力分解進入人體內的致癌物和其他有害化合物,以使人體長期處於良性循環狀態。

4、秋季來臨兒童免疫力低,乾燥容易上火,兒童秋季該如何滋補養生?

秋季來臨兒童免疫力低,乾燥容易上火,兒童秋季該如何滋補養生?

適宜粥飲

雖然進入了秋季,我們在秋季的時候胃口是比較好的了,但是氣候並沒有達到最佳的進補時節,初秋天氣干百燥,孩子進補容易生熱上火,加上孩子的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原本就沒有發育完全,他們也很難全部消化和吸收,也就更需要注意了。度

秋季孩子進補適宜吃一些溫補的粥品,這樣也是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去滋補身體健康的了哦,特別是像魚粥、瘦肉粥、蝦皮肉、銀耳羹、雪梨湯之類的食物。即能起到滋補的作用,又不會導致虛熱上火,並且有補脾胃的作用,一舉兩得。

適當喝蜂蜜好處多

秋初孩子喝蜂蜜可以說是最好的季節,人體容易出現秋燥,而蜂蜜在秋天喝則會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減少秋燥對人體的影響。蜂蜜內含有幾十種天然營養成回分,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大有幫助。所以就非常推薦大家在秋季的時候去吃蜂蜜了,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好選擇哦,而且每天早晚空腹喝一杯蜂蜜,對孩子的腸胃健康和器官調養非常好。

刺激性食物應該少吃,容易「上火」,比如說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鹹的食品,因為鹽分太多容易加答速體內水分的散失。熱量過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熱性水果,如荔枝、桂圓、橘子等,也應該盡量少吃。

5、多事之秋,兒童想健康度過,需要掌握哪幾個養生要點?

秋天是一個敏感的季節,因為氣候的突然轉變讓很多病毒肆意流行。特別是小孩子,本身抵抗力就弱,如果不注意保養的話很容易導致各種疾病的所以對於媽媽們需要掌握一些養生要點幫助孩子在這個多事的秋季平安健康地度過。

首先,在飲食方面建議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同時多補充一些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它對預防兒童感冒有很大的幫助。還有像蘿卜,生薑大蒜,韭菜啊 等等這些食物都是可以增強孩子的抵抗力的,建議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反之一些寒性食物就盡量少吃或者不吃,比如一些海鮮類的食物建議少吃。還有秋天比較乾燥,多給孩子喝溫水以保持體內水分。

其次,可以帶小孩多做一些戶外活動。秋天氣候正好,秋高氣爽的。帶孩子出去也不怕說小孩被凍著或者熱著,秋天出來曬曬太陽不僅可以殺菌消毒,還可以促進鈣的吸收,讓小孩長得更快。

最後,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給孩子增加或者減少衣物。秋天早晚的氣溫相差比較大,所以家長要注意早上跟晚上給孩子多穿件衣服,防止受寒感冒。而中午氣溫升高可以適當減少一些衣服。

其實不僅是兒童,我們大人在秋季更加要注意養生,多喝水,多運動。不要讓自己生病。你只有先把自己照顧好了,才有更好的精力來照顧孩子,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6、兒童秋季養生食譜有哪些

第一:燉排骨 材料:排骨、姜、蔥、蒜、面條、食鹽、食醋 做法: 1、將新鮮的排骨清洗干凈,然後切成小塊備用;

7、小孩秋季養生湯有哪些

腎虛患者可以進食黑色食物,有助於緩解腎虧,比如黑豆,黑木耳,黑芝麻,黑糯米等。也可以食用溫和滋補食品,例如大棗,核桃仁,羊肉,狗肉,枸杞,山葯等。

8、秋季的養生方法是什麼?

中醫專家提醒,秋季應多飲水、少說話,適合慢走、瑜伽等運動

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醫院的醫生表示,秋季的養生以「收養」為原則,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不順心或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如果沒有加入出遊大軍,可以通過飲食、起居、運動等方式進行調養,為接下來的工作、學習打下基礎。

多吃白色食物、酸性食物

四季青醫院中醫科主治醫生鄭月指出,秋季以燥邪為主,會出現皮膚乾燥、眼睛干澀、口乾,夜裡因為肺陰虛引起盜汗等症狀。因此,秋季養生應從「潤燥」開始,每天喝2升以上的水才能保證秋季身體所需的攝水量。

飲食方面,從五色而言,需要多吃白色的食物,對肺部有保護和滋養作用,比如白蘿卜、山葯、蓮藕等應該常吃,可以生吃或者做湯。從五味而言,應「少辛多酸」,盡量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乾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多吃酸性食物,比如杏、橙子等,有收斂肺氣的作用。如果覺得口苦、口淡,口裡沒味道、食慾不振、腹脹、腹滿、大便黏膩等,可以用薏米、山葯、紅豆等熬粥煲湯。

不少人認為到了秋天就該「貼秋膘」,秋天應該多吃肉。鄭月指出,「貼秋膘」是針對立秋而言,立秋過後,很多在夏天裡食慾比較差的人,食慾逐漸好轉,因此主動或被動地開始貼秋膘。「秋季應少吃豬肉,尤其是那些患有胃腸道疾病、高血脂、慢性中風等疾病的人,不宜攝入太多。而牛羊肉可以幫助提升陽氣,提升人體的禦寒能力。」

起居調養

早睡早起,作息保持規律

每到節日,有些人的作息就不規律,晚睡晚起更是成為常態。鄭月提醒,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卧早起,與雞俱興」。早睡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秋季適當早起,還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對於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有一定意義。

秋季早睡,完全符合「收、藏」的養生原則。一般來說,秋季以晚上9點至10點入睡,早晨6點至8點起床比較合適。睡前可吃些養心陰的食物,如冰糖百合蓮子羹、小米紅棗粥、藕粉或桂圓肉水等,有益健康;睡前用溫水泡腳,可助睡眠。

秋季晝夜氣溫涼,俗話說的「春捂秋凍」其實並不是說秋天就要凍著,還是要根據氣溫適當增減衣物。早晚涼可以穿件外套,熱的時候再脫,避免受寒。因為秋天容易出現「乾燥」症狀,比如咳嗽、皮膚乾燥、口感、大便乾燥等,如果這時候再受外寒,就很容易發生風寒感冒症狀。

由寒濕引起的痹症(如骨關節炎等),在秋季天氣轉涼後,症狀會逐漸加重,這時首先應該保暖,家裡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自己做艾灸,哪兒疼灸哪兒。

運動調養

運動不宜太早或太晚

秋季是北京最好的季節,適宜開展各種運動鍛煉。四季青醫院慢病科執業醫生陳玉傑指出,秋季的早晨是鍛煉身體的最佳時間,可以選一個幽靜之處進行鍛煉,有益身心。但切忌過早,一般建議早7點到9點之間進行鍛煉,晚上運動的時間最好是在16點至18點之間,此時不冷不熱,氣候宜人,使人精神爽快。「很多老人習慣大清早就出門鍛煉了,有的甚至4點就出門了,秋季早晚涼,太早鍛煉反而容易出問題。」陳玉傑說。

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鄭月指出,秋天養生原則是「收、藏」,因此應盡量做一些安靜的活動,比如慢走、靜坐冥想、瑜伽之類輕松平緩的運動,運動量不宜過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

9、秋季養生 小孩子在秋季適宜吃什麼水果

秋季養生 小孩子在秋季適宜吃什麼水果,秋天距離我們已經不遠了,在夏秋季節交替的時候,是最容易發生疾病的時候,尤其是那些身體抵抗力弱的小孩子,更是容易在這樣的季節里生病。在這里,本文介紹一些適合小孩子在秋天吃的水果,而且能提高孩子提抗疾病的可能,來看看都是些什麼水果吧。適合寶寶吃的秋季水果:
柑橘:
柑橘性涼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潤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熱病後津液不足口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療兒童肺熱咳嗽尤佳。
秋季養生 小孩子在秋季適宜吃什麼水果
葡萄:
葡萄營養豐富,酸甜可口,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陰除煩,搗汁加熟蜜濃煎收膏,開水沖服,治療煩熱口渴尤佳。經常食用,對神經衰弱和過度疲勞均有補益。葡萄制干後,鐵和糖的含量相對增加,是兒童、婦女和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
梨:
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燉煮,對兒童肺熱咳嗽、麻疹等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若與荸薺、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大棗:
大棗能養胃和脾、益氣生津,有潤心肺、補五臟、療腸癖、治虛損等功效。中醫常用其治療小兒秋季腹瀉,是一味用途廣泛的滋補良葯。
蘋果:
營養豐富,為水果佳品之一,除供鮮食外,也可進行加工。中醫認為,蘋果具有生津、潤肺、除煩、開胃、止瀉、通便之功效。幼兒消化不良,可榨汁服之。蘋果還能預防和消除疲勞,蘋果中的鉀,能與體內過剩的鈉結合,並使之排出體外。

10、寶寶秋季愛生病,秋季如何養生,增強寶寶抵抗力?

和炎熱的夏季相比,很多人都喜歡涼爽的秋天,但對於寶寶來講,這並不是一個很友好的季節。因為秋天的早晚溫差比較大,再加上寶寶的抵抗力比較弱,所以很多寶寶到了秋天的時候,會容易生這樣那樣的病。如何才能讓寶寶少生病呢?家長們可以從吃、穿和平時的一些生活護理上下功夫。


先來說說吃的方面。秋天雖然不熱,但卻很容易乾燥,所以在吃的方面,要多吃一些潤燥的食物,比如說梨、銀耳、蜂蜜和百合等。梨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和銀耳燉在一起吃。百合可以和芹菜炒在一起,也可以熬粥喝。蜂蜜的吃法和用處就更多了,除了調味之外,還可以直接泡水喝,但蜂蜜水最好是晚上喝,早上的話盡量喝些淡鹽水。

第二點是寶寶的穿衣。按照咱們中國人的傳統,到了秋天的時候,雖然天氣不穩定,但也不要立馬讓孩子穿上比較厚的衣服,要讓他們感受一下秋天的涼意,來提前適應寒冷的冬天。但在早晚的時候,也要多加註意一下,稍微穿的暖和一些,等到氣溫升上來了,就可以讓孩子少穿一些了。這里還有一點,就是寶寶的肚子是例外,一定要注意保暖

第三點是平時的一些生活護理。現在的寶寶養育,很多人開始使用一些物理或者是中醫的方法,比如說按摩或者是艾灸等。按摩是刺激穴位,艾灸則是局部保暖。按摩的話,可以捏脊、捏鼻尖,艾灸雖然用的不如按摩多,但總比給孩子灌葯好。寶寶的養育是個力氣加技術活,需要家長多用心,只要把以上三點做好了,寶寶在秋天就能少生病了。

與秋季兒童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