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月餅與養生

月餅與養生

發布時間:2020-05-04 01:31:52

1、月餅的營養價值

月餅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月餅內餡多採用植物性原料種子,如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山楂、蓮蓉、紅小豆、棗泥等。

植物性的種子含不飽和脂肪酸高,以油酸、亞油酸居多,對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有益;含礦物質,有利於提高知免疫力,預防兒童鋅缺乏、缺鐵貧血;蓮子、紅小豆、芝麻含鉀很高,置換細胞內鈉鹽排出,營養心肌、調節血壓。

從中醫角度看,一些原料性溫平居多,強心、道鎮靜、安神,一些種子富含維生素E,抗衰老,滋皮膚、烏須發。

(1)月餅與養生擴展資料

吃月餅注意事項

月餅和粥都會迅速提高血糖,不僅對糖尿病人不適合,對普通人的大腦細胞也不利,還會降低脂肪代謝,容易發胖。

隨著養生概念興起,有些月餅甚至標榜少油、低內糖,但即便如此,熱量依舊不容小覷,過量食用會導致腸胃油膩、腹脹、消化不良,老年人、兒童吃多容易腹痛、腹瀉或嘔吐。

體質偏熱的人吃太多月餅,會造成消化不良、火氣上升、長痘痘、便秘、牙齦浮腫等症狀。

吃月餅最好在早上或中午,晚上應少吃或不吃,特別是老年人,否則容易導致血液凝固、形成血栓。

2、保健月餅有科學依據嗎?

中秋將至,又到月餅消費旺季。今年月餅市場出現了一股創意風,不少老牌傳統月餅品牌紛紛推出個性化月餅以迎合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主打養生、保健功能的月餅也層出不窮,「燕窩月餅」「人參月餅」「鮑魚月餅」等將瞄準月餅消費高端市場。對此,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專門發出中秋月餅消費警示,目前未有任何保健月餅獲批,提醒市民不要上當。

老月餅玩出新花樣

有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月餅銷售量達27萬噸,銷售額更是達到了130多億元。業內預計,今年月餅市場整體銷量和銷售額增長幅度在5%-10%左右。面對月餅市場這塊大蛋糕,各大商家紛紛使出渾身解數。

哈根達斯、星巴克、奧利奧這些原先以賣冰激凌、咖啡和餅干立身的「洋品牌」,也投身傳統節日禮品市場。高科技正成為商家吸引年輕消費者的法寶。哈根達斯和天貓共創出的黑科技月餅,利用重力感應技術,放上月餅能投射出一彎新月,每吃一口月亮就「胖」一點,吃完就變成一輪滿月。這一「投影月餅」限量2000個,一上線預售就引發了眾人瘋搶,主要的消費者為22-35歲的年輕一代,其中以上海購買者最多,其次是北京、江浙和廣深等一線城市消費者。陳李濟今年在月餅禮盒上做文章,推出首款AR(增強現實)技術月餅,手機掃碼即可欣賞善財童子跳動於荷塘月色中的三維動畫。

凱度消費者指數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復甦跡象越發明顯,其中電商增速達26.7%,遠超線下大賣場、超市和便利店4%的增速。傳統的月餅品牌為了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口味,也在電商渠道玩起新花樣。如香港老字型大小「美心」,就利用天貓大數據,鎖定目標人群,不僅打造出了「奶黃流心」的爆款月餅,還推出了蜘蛛俠、鋼鐵俠的漫威IP合作款,藉此成功吸引到了新生代消費群體。不過,論高大上則非屬故宮的「皇家月餅」系列,其中用市價1800元也難求的飛天茅台酒製成的「五仁月餅」賺足了眼球。

「保健月餅」未獲批

記者發現,隨著大眾對健康的關注,主打養生保健概念的月餅也成為市場一股潮流。在天貓電商平台上,一款「人參靈芝月餅」4個裝賣到近300元,原料以人參、靈芝、亞麻油等為主打;而另一款「燕窩月餅」8個裝更是賣到1000多元。「無糖月餅」則打著沒有添加蔗糖的招牌,吸引糖尿病人的關注。

不過,根據衛計委最新發布的葯食同源原料目錄,西洋參、靈芝(赤芝)、冬蟲夏草、大豆異黃酮、靈芝孢子粉等被列入明確不是普通食品的名單。國家食葯監總局近日也再度重申,從未批准過保健類月餅,如果有月餅聲稱有保健功能,甚至能治病,市民千萬不要上當。總局建議大家去超市、食品商店等正規銷售渠道購買,並留存好發票、收據,同時提醒,大部分月餅糖分、油脂含量較高,建議適量食用,並保持均衡飲食,老人、兒童及腸胃不適者,更要引起注意。

營養與食品安全碩士阮光鋒曾在丁香醫生撰文指出,月餅水分少油糖大,對於慢性疾病的人群來說考驗嚴峻。所謂「無糖月餅」,並非真正無糖,而是沒有蔗糖。月餅主要由麵粉製成,即使不添加蔗糖,本身的主要成分仍是澱粉等碳水化合物,難以達到無糖標准。因此糖尿病人仍然不能多吃。至於以燕窩、魚翅、鮑魚等作為餡料的「保健月餅」,首先這類食品本身的保健功能就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少量添加更是作用有限。在製作過程中,這些原料如果處理不幹凈,月餅保存不當,還可能帶來額外的風險。

此外,近日在微信朋友圈上,也有不少人曬出私人手工定製的「私作月餅」。這些月餅純粹由個人家庭或小手工作坊製作,吸引人的是基於朋友圈的信任,在選材用料上追究新鮮實在和個性化。不過,有食葯監人員也指出,這種目前走俏的「私作月餅」,其實屬於「三無」產品,因為銷售渠道相對隱秘,監管部門一般無法掌握,也就無法安排抽檢。如果發生問題,監管部門查處和個人維權都將十分困難,建議市民最好還是到具有食品生產經營資質的單位購買月餅,盡量防範食品安全隱患。

中秋這樣吃月餅更健康

蘇東坡曾吟詩「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吃月餅乃中秋節之重頭戲。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醫師成傑輝提醒,無論是何種口味的月餅,都屬於高熱量、高糖分、高脂肪食品,不少人在吃月餅時喜歡搭配汽水來減輕黏膩感,殊不知汽水也屬於高糖飲料,兩者相配,高脂又高糖,還會阻礙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從中醫角度看,月餅屬於不易消化的滋膩食品,多食阻礙脾胃運化;汽水屬於寒涼之品,易損脾陽,且汽水含有較多二氧化碳,容易造成打嗝、腹脹滿等不適。所以,需要正確選擇飲品與月餅相配。茶水所含熱量較低,還可吸收月餅裡面的油脂,防止積食。月餅甘甜油膩,遇熱則化,遇冷則凝。化為吸收消化,凝為阻滯不通,所以,熱騰騰的茶水正是適宜的搭配。此外,山楂消食化積,行氣散瘀,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兩者煮水泡茶,還可以搭配兩塊生薑暖脾和胃,簡單易做,是吃月餅時消滯的好幫手。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副主任中醫師鄧聰指出,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和肥胖人群,宜少吃月餅,以免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病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膽結石等消化道疾病,以及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群(如老人、小孩),不宜多食月餅,以免加重胃腸負擔,出現胃脹痛、噯氣等消化不良症狀或加重病情;糖尿病患者最好忌食月餅,市面上的無糖月餅不等於無糖,糖尿病患者要格外小心。

吃月餅時,忌用月餅佐酒,酒味會壓掉餅味,還會影響腸胃的消化功能。最佳的吃法,是把不同味道的月餅切成小塊,先吃鮮味,再依次吃鹹味、甜味。此外,在進食月餅後要降低其他食物的攝入,保證能量平衡。可考慮在早餐吃月餅,因為早餐是一天的開始,將高熱量、高脂肪、高糖的月餅放在早餐食用可以供能,不會讓多餘的能量無處消耗。(記者嚴慧芳 實習生 秦飛 蘇儀)

3、月餅怎樣吃才健康

1、月餅搭配酸梅湯
月餅的口感非常甜,食用一點可能還會覺得還想吃,但是,吃多了,往往會感覺到很厭煩,不妨喝一點酸梅湯來緩解那種不適之感。
傳統的酸梅湯,是以山楂、烏梅、陳皮為原料進行熬煮的飲品,其中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包括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對於保健身體、補充身體需要、促進身體調節有不錯的作用。
山楂、烏梅能夠發揮出降血脂的效果,其中的陳皮對於阻止身體多餘糖分進行轉化也有幫助,能夠有效的避免發生血脂升高的情況,對於降低血糖有非常好的效果,不妨適當的喝一點酸梅湯,進行調節保健身體。
2、月餅搭配水果
在吃月餅的時候,還可以搭配水果,這樣的搭配方式對於保健身體更有效,一些酸味較重的水果讓人覺得食用月餅不再那麼乏味。通常情況下,我們常見的水果都有酸味,在選擇水果搭配月餅時,也要特別注意,很多水果看似有酸味,也能更好的促進身體吸收,但是,也不宜食用過多。
例如,梨子、蘋果雖說有點酸味,但是,其中糖分實在是太多了,食用過多往往會造成糖分攝取過多,影響到身體調節。
想要調節保健身體,可以在吃月餅時搭配柚子、山楂、橙子,這樣的搭配方式,能夠讓你更好的調節身體。
3、月餅搭配果醋飲料
月餅吃多了會感覺非常的甜膩,可以通過喝一點果醋飲料對於解除甜膩很有效,果醋飲料中有較多的醋酸,這種食物能調節血液中的酸鹼平衡。
對於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消除積食有很好的作用,還能夠調節胃液酸度,對於健脾胃、助消化有非常好的幫助。
在吃月餅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喝一點果醋飲料,以此來調節保健身體。
4、月餅搭配茶水
喝茶能助消化,不同的茶水其功效不盡相同,喝綠茶、薄荷茶能夠促進身體葡萄糖的代謝,喝烏龍茶則能夠吸收較多的茶多酚,對於吸附油脂有很好的幫助,能夠避免攝入較多的熱量。
5、月餅搭配紅酒
在最近的幾年裡,不少人在中秋節吃月餅的時候,會選擇搭配紅酒。紅酒也是不少養生人士較為喜歡的飲品。
特別是女性想著喝一點紅酒能夠美容養顏、滋養皮膚。而就其解膩的作用來說,在紅酒中蘊藏較多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對於解除油膩有很好的作用。
特別是對時下流行的咸月餅,適當的喝一點紅酒能夠分解其中油脂,避免食用月餅過多造成的油膩感,從而能夠保健好身體。
6、月餅搭配燕麥粥
吃月餅感覺到煩膩,還可以通過食用流食進行調節。特別是五穀雜糧的粥,對解除這種不適之感更有幫助。
食用過多月餅不僅會有油膩的感覺,而且會吸收較多的糖分會造成血糖含量升高。相對來說,月餅較為乾燥,食用多了,會造成胃部出現不適的症狀。
適當的食用五穀雜糧做成的粥對於身體保健很有效。以燕麥粥來說,其中的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含量較多,能補充身體需要。
燕麥粥中的膳食纖維較多,能夠促進腸胃蠕動,把雜質排出體外,還能夠起到養胃的作用,對於保健身體非常有效。
7、月餅搭配咖啡
在吃月餅的時候,想要解膩還可以喝一點咖啡,特別是那種無糖的苦咖啡,適當的喝一點,能避免食用過多月餅帶來的不適之感。當然,咖啡也不要喝多了,以免影響到身體調節,造成不適症狀。

4、養生月餅會受寵嗎?

養生月餅,這個名堂很有新意啊,送禮的人並不會在乎它是否真的有養生的功效,主要是看這個意頭,它代表了送禮者的一個願望.我覺得應該會有不錯的市場.

5、有沒有人能介紹一款養生的月餅?

麗曦尚品的月餅不光是皮酥餡鮮

6、專家提醒中秋節什麼方法吃月餅最養生

月餅屬於節慶食品,中秋節賞月品月餅,是我國的傳統習俗,蓮蓉月餅以其口感香滑細膩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不過你有所不知,原來蓮蓉月餅也有養生功效! 蓮蓉月餅,美味滋補兩相宜 蓮子是蓮蓉月餅蓮蓉餡的主要原料,蓮蓉也就有紅白蓮蓉之分。蓮子為蓮科植物蓮的種子,待秋季果實成熟時割取蓮房,取出果實,除去果皮,乾燥後即是紅蓮子,紅蓮子經過加工去皮後就成為白蓮子。 從營養成分上看,紅白蓮子相差無幾,都富含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元素,是老幼皆宜的食品;從葯用角度來看,蓮子具有補中益氣、養心益腎、鎮靜安神、健脾養胃等功效,可用於體質虛弱或病後產後脾胃虛弱、心煩易怒、失眠多夢,食慾不振以及婦女血虛腰酸、白帶增多、男子腎氣虛之遺精等病症,紅蓮子更多用於補血養顏,而白蓮子則在補氣上稍勝一籌;口感上白蓮子煮後軟而糯,清香可口,紅蓮子則不易煮爛,肉質較硬且稍澀。 蓮子雖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但製成餡料後,加入了大量的糖和油,搖身變為高脂肪、高糖分的食品,多吃不但會影響血糖、血脂,還不利於胃腸健康,因此無論何種月餅只可淺嘗,每次最好只吃四分之一個,以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和油脂。 脾虛體熱體質,月餅不宜多吃 中醫專家表示,月餅的加工過程要經過烘烤,因此,不管它是五仁餡、蛋黃餡、肉餡,其性都偏熱,除豆沙餡外的月餅,過多食用後都會引起體內的濕症。 首先,脾胃虛弱的人群不適宜吃月餅,否則月餅的膩甘會加重腸胃負擔,導致消化不良,實在要吃,也只能少量吃一點豆沙餡的月餅。其次,體內偏熱的人也不能多吃月餅,尤其是南方多見的濕熱體質。否則不但不易消化,還會讓內火上升,出現長痘痘、便秘、牙齦浮腫等症狀。 冰激凌月餅,或會引起胃部不適 至於冰淇淋月餅,更是秋季時令的飲食大忌。秋季氣溫低,飲食忌寒、涼。而脾胃虛寒者,連喝冷開水都可能會引起胃部不適。體質偏熱的人群,雖然暫時吃了冰凍月餅後感到很爽,但是物極必反,大寒反而會激發出大熱,臨床上常常有病人在食用冰淇淋月餅幾天後,就開始出現大便不正常、連續幾天拉稀、渾身發燙、血熱等症狀,傷耗血液。嚴重者還可能使血粘度升高,從而使心腦血液供應不足,導致頭暈、胸悶、呼吸急促等症狀出現,個別人甚至會突發性休克。 中秋吃月餅,什麼方法最養生? 專家建議,即便月餅美味,但每次食用量都不宜過半。月餅倒底哪些人能吃?自我感覺比較健康、平時飲食起居較科學者,可適當享用月餅的美味。但也要注意適度。 1.每次吃最好不超過半個,並且要細嚼慢咽,防止消化不良。 2.吃月餅時,建議同時喝熱水,最好是泡一杯綠茶。可幫助去油膩,同時由於茶所含熱量低,相較於可樂、咖啡等飲料就更為合適。中醫認為月餅甘甜油膩,遇熱則「化」(消化),遇冷則「凝」(積滯),易導致惡心、厭食、腹痛等胃腸道症狀。 3.另外,醋飲品也是月餅不錯的搭配,其中的醋酸不僅可以起到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消食除積的功效,還能促進食物中鈣、磷、鐵等成分的溶解,有利於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具有較好的健脾胃和助消化的作用。分享到: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

7、怎樣吃月餅才健康養生呢……

隨意吃,沒關系,但是多運動才更重要。

8、月餅是怎樣變遷的?

月餅在古時也稱「小餅百」和「月團」,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贊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到了明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更加普遍。

經過元明兩代,中秋節吃月餅、饋贈月餅風俗日盛,且月餅有了「團圓」的象徵度義。經清代到現代,月餅在質量、品種上都有新發展。原料、調制方法、形狀等的不同,使月餅更為豐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蘇問式、廣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種。

(8)月餅與養生擴展資料

月餅注意事項——月餅和粥都會迅速提高血糖,不僅對糖尿病人不適合,對普通人的大腦細答胞也不利,還會降低脂肪代謝,容易發胖,建議搭配茶飲去油解膩。

隨著養生概念興起,有些月餅甚至標榜少油、低糖,但即便如此,熱量依舊不容小覷,過量食用會導致腸胃油膩內、腹脹、消化不良,老年人、兒童吃多容易腹痛、腹瀉或嘔吐。

9、月餅搭配什麼食物好吃又養生食譜的做法大全

搭配一:月餅+紅酒 月餅+紅酒是這幾年很流行的時尚搭配,從養生學的角度來說,紅酒中蘊藏有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可去除月餅的油膩,兩者可謂相益得彰。像火腿、鹵肉等咸月餅,可以配輕澀的紅酒來化油膩。如果咸月餅味帶辛辣,配啤酒也不錯。古人舉杯邀明月,今低頭思故鄉。中秋之夜,吃月餅,品紅酒,賞明月,中西合璧,倒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搭配二:月餅+清茶 不少消費者到現在依然認為,茶才是月餅的黃金搭檔。一口月餅一口茶,有助於消化,又增添雅興。茶可促進消化道分解月餅里的油,減少積食。 綠茶和薄荷能促進人體葡萄糖代謝,烏龍茶含有豐富的茶多酚,還能吸附油脂排出體外,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況且,中秋之夜,舉家團圓吃月餅,配杯清茶,所有中秋的意境、節日的氣氛就都氤氳而出了。 搭配三:月餅+水果 其實月餅和水果也是不錯的搭配,月餅味甜,容易發膩。如果搭配酸味水果,比如橙子、柚子、奇異果、山楂等,不僅可以緩解油膩的感覺,也可以起到促進消化、解油膩的作用,是健康的食品搭配。 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水果的時候需要注意不要挑選蘋果、西瓜等含糖量很高的水果。因為月餅本身屬於高糖食物,再攝入過多高糖水果,會極大增加身體負擔。 搭配四:月餅+果醋飲料 從蘋果醋開始,近幾年來果醋飲料因打著健康的旗號受到了人們,尤其是年輕女性的青睞。醫學界認為,醋中的醋酸可以調解血液的酸鹼平衡,起到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消食除積,預防動脈硬化等功效,它能調節胃液的酸度,不但健脾胃,還有助於消化,因此用來搭配月餅也不失為一種健康選擇。 搭配五:月餅+花草茶 月餅配茶是老生常談,而水果通常也是餐桌上的常客,由於一些種類的月餅本身就已帶有水果的味道,因此若想在茶里搞搞新意思,與其選擇果味較濃的水果茶,不如斟上一杯香氣四溢的花草茶,否則恐怕會有搶味的危險。 盡量選擇一些清新系列的花草茶,例如洋甘菊薄荷葉、檸檬草迷迭香等,在淡花香的調和作用下,既清淡又易入口,如此搭配略帶果酸的水果月餅更顯得清新。 搭配六:月餅+雜錦粥在五穀雜糧中所含有豐富而全面的營養成分,不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多種維生素,還含有、鈣、鉀、鐵、鋅以及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 在中秋期間,如果食用了過多高熱量及高糖分的月餅,會導致胃部感覺不適,這時,說不定以五穀雜糧為主要成分的雜。因此,若想消除胃中的油膩感,不妨在吃完一份甜膩的月餅後,來一碗熱騰騰的雜錦粥。

10、何謂「養生月餅」?它與傳統月餅又有什麼區別?

養生月餅主要從兩個方面與傳統月餅區別開來:一是在用料上,採用具有保健功能的材料,如螺旋藻、燕窩、鮑魚等;另外便是從製作工藝上進行改革,如少加糖分、減少食用油用量、縮短烘焙時間等。比如一款官燕鮑翅月餅,含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裡面的燕窩可以提供保健的功效。而低糖、無糖的月餅則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老人吃也適合。相對於一般的月餅,養生月餅有兩個方面的區分度:一是口感,經工藝革新達到更加清淡、適口、不油膩的口味;二是食用功效,比傳統月餅更加綠色、健康,甚至可以起到保健的功效。養生月餅往年也有,今年的品種更多。功效類養生月餅除了有燕窩、鮑魚,稻香村、金滿園等品牌推出了螺旋藻月餅,還有餅家推出蟲草月餅,以提高免疫功能作為大賣點。往年出現過低糖鮮花、紫薯等水果月餅,今年更有五花八門的龍井茶月餅、普洱茶月餅等。此外,稻香村推出的沙棘、山葯等野菜月餅系列,也搶去不少眼球。當下風頭正勁的養生月餅,有幾個問題需要消費者注意:(1)應景食品大多功效有限無論何種保健品,其功效性的發揮都需要一個持續的過程,保健也並非一朝一夕的事。從這個角度來說,養生月餅的養生度面臨兩方面的考驗:一是質量問題,保健類葯膳的功效性,首先必須依賴其貯藏環境和製作條件,因此,確保產品質量是消費者購買養生月餅的第一關;二是時效問題,養生月餅就算有再好的保健功效,畢竟也是應景類食品,而不是一種常吃的食物,因此,就算人參、燕窩、螺旋藻等名貴材料有質量保證,但這種一年一度的飲食行為,保健功效非常有限。(2)無糖並非真無糖對於已成流行食品的無糖、低糖月餅,這些月餅的含糖量確實比普通月餅低,但不能簡單將其視為糖尿病患者、減肥人士的無負擔選擇。事實上,無糖或低糖,只是一個非常表面的原材料用量說明,並不代表月餅真的就無糖或低糖。月餅的主要原材料是澱粉,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這些化合物進入人體消化道後,同樣會轉化為糖分。商家以無糖或低糖作為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理由,實際上是一種誤導,容易讓不適宜食用月餅的人上當。因此,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和減肥人士,對無糖、低糖仍然需要慎重。

與月餅與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