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健養生粥都有哪些做法?
蔥姜粥:
用料生薑10克,蔥白10克,粳米50克,白糖20克。
做法將粳米淘洗干凈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煮熬成粥;生薑切片,蔥白切段,粥熟時投入鍋中,再煮片刻,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辛溫散寒,發汗解表。
薄荷粥:
用料鮮薄荷30克,粳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將薄荷煮沸5分鍾,去渣留汁備用;粳米加水適量煮成粥,粥熟後加入薄荷湯,再煮片刻即成。
功效疏散風熱,清利咽喉。
枇杷葉粥:
用料枇杷葉15克,粳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將枇杷葉用紗布包好,入沙鍋內,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加入粳米,再加水適量,煮成粥後加冰糖即成。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降氣。
薄荷大棗粥:
用料鮮薄荷10克,大棗15枚,粳米50克,白糖20克。
做法沙鍋內加水適量,先煮大棗,待大棗脹大時投入粳米,煮熬成粥;粥煮好後,將薄荷撒人粥內,加白糖攪勻即成。
功效疏風清熱,宣肺解表。
百合杏仁粥:
用料鮮百合50克,杏仁10克,粳米50克,白糖20克。
做法杏仁入沸水中焯一下,去皮備甩;粳米洗凈人鍋內,加水適量,煮沸後放人杏仁、百合,煮熬成粥,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清熱潤燥,化痰止咳。
薏米杏仁粥:
用料薏米50克,杏仁10克,白糖20克。
做法薏米洗凈,入鍋內加水適量,煮至半熟;杏仁入沸水中焯一下,去皮後投入粥鍋中,粥熟後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健脾祛濕,化痰止咳。
沙參粥:
用料沙參30克,粳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先用水煎煮沙參約20分鍾,去渣取汁;粳米洗凈人沙鍋中,加水適量,加入沙參汁,煮熬成粥,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潤肺養胃,祛痰止咳。
人參蛤蚧粥:
用料人參粉3克,蛤蚧粉2克,糯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將糯米洗凈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煮熬成粥,加人人參粉、蛤蚧粉一冰糖攪勻即成。
功效補益肺腎,益氣定喘。
天門冬粥:
用料天門冬20克,粳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將天門冬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熬成濃汁,去渣;將粳米與天門冬汁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煮熬成粥,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滋陰潤肺,生津止咳。
甘蔗玉竹粥:
用料甘蔗2根,玉竹20克,粳米50克。
做法玉竹洗凈人鍋中煎取濃汁、去渣;甘蔗去皮,榨取甘蔗汁120毫升;粳米洗凈放入沙鍋中,加入玉竹汁和甘蔗汁,加水適量煮熬成粥。
功效清熱生津,養陰潤肺。
糯米阿膠粥:
用料糯米50克,阿膠30克。
做法將阿膠搗碎,置炒鍋中炒至焦黃,研末備用;糯米洗凈,放人沙鍋內,加水適量,煮熬成粥,下阿膠末,攪勻即成。
功效滋養腎陰,潤肺止咳。
檳榔粥:
用料檳榔15克,粳米50克。
做法檳榔切片,人沙鍋中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粳米洗凈,入沙鍋,加入檳榔汁,加水適量,同煮成粥。
功效下氣消積,化食導滯。
中雞內金粥:
用料雞內金6克,粳米50克,白糖20克。
做法雞內金用文火炒至黃褐色,研成細末;粳米、白糖同人沙鍋,加水適量,煮成稀粥,調入雞內金粉,一沸即成。
功效消積導滯,健脾養胃。
山楂神曲粥:
用料山楂30克,神曲15克,粳米50克,紅糖20克。
做法將山楂、神曲搗碎,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煎煮20分鍾,去渣取汁約300毫升;粳米洗凈入沙鍋加水適量煮開,加入葯汁,共煮成粥,加入紅糖即成。
功效消食化積,健脾化濁。
香菇牛肉粥:
用料香菇50克,牛肉50克,粳米100克,蔥、生薑、精鹽適量。
做法牛肉煮熟,切成細末;將粳米、牛肉、香菇共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熬成粥;加入蔥、生薑、精鹽,一沸即成。
功效溫中和胃,補虛止痛。
中木耳大棗粥:
用料黑木耳10克,大棗10枚,粳米50克,冰糖50克。
做法黑木耳溫水泡發洗凈,粳米、大棗淘洗干凈,同入沙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轉文火熬至粳米、大棗爛熟,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滋養胃陰,養胃生津。
肉蓯蓉粥:
用料肉蓯蓉30克,羊肉60克,粳米50克,生薑3克,蔥白6克,精鹽、味精適量。
做法將肉蓯蓉人沙鍋煎煮約40分鍾,去渣取汁;將葯汁與粳米、羊肉一同下鍋,加水適量煮粥,粥將熟時下蔥、姜、精鹽、味精,再沸即成。
功效溫腎益精,潤腸通便。
肉桂薏米粥:
用料薏米30克,肉桂粉1克,粳米30克。
做法薏米研成細末,與粳米同入沙鍋,加水適量,煎煮成粥,粥成時加入肉桂粉攪勻即成。
功效溫腎散寒,健脾利濕。
白木耳粥:
用料白木耳20克,粳米50克,冰糖30克。
做法白木耳用溫水泡發洗凈,切成細末,與粳米一同下鍋,加水適量,煎煮成粥,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養胃生津,健脾止瀉。
梅花粥:
用料白梅花5克,粳米50克。
做法粳米洗凈入鍋加水適量煮粥,待粥成時加入白梅花,煮2~3沸即成。
功效舒肝理氣,健脾養胃。
人參魚膠糯米粥:
用料人參10克,魚膠30克,豬肉50克,糯米50克。
做法人參切片,豬肉切末,魚膠用清水浸泡一天後切細絲;粳米洗凈與人參、豬肉、魚膠一同入鍋,加水適量,煮熬成粥。
功效益氣助陽,溫中補腎。
茯苓薏米粥:
用料赤茯苓150克,薏米300克,白糖50克。
做法用水300毫升煮薏米至稠狀;用水200毫升文火久煎赤茯苓;將兩者合並再煮至稠爛,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清熱利濕。
中黃芪蓮子粥:
用料黃芪20克,蓮子30克,生山葯30克,葡萄乾30克。
做法用500毫升水煎黃芪,去渣;在黃芪水中加入蓮子、山葯、葡萄乾,文火煎煮成粥。
功效益氣健脾。
防風粳米粥:
用料防風12克,粳米100克,蔥白2根,生薑2片。
做法將防風、蔥白、生薑水煎後取汁;粳米洗凈加水煮粥,粥成時加入葯汁,文火再煮15分鍾即成。
功效祛風解表,散寒除濕。
牛肉粳米粥:
用料牛肉100克,粳米50克,精鹽適量。
做法牛肉煮熟切成末,將粳米與牛肉末一同入沙鍋,加水適量,文火煮粥,粥熟時調入精鹽即成。
功效補益元氣,溫經通絡。
百合粥:
用料百合30克,粳米50克,白糖20克。
做法粳米、百合一同人沙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轉用文火煨燉,待百合爛時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滋陰養心,安神定志。
山葯桂圓粥:
用料山葯30克,桂圓15克,荔枝10克,五味子10克,粳米10克。
做法將山葯、桂圓、荔枝、五味子、粳米一同人鍋,加水適量,文火煨燉,待全部爛熟即成。
功效清熱,滋陰,潤燥。
構杞子羊腎粥:
用料枸杞子30克,羊腎1隻,肉蓯蓉15克,粳米60克,精鹽適量。
做法將羊腎剖開,去內筋膜、切碎,同枸杞子、肉蓯蓉、粳米一同下鍋,加水適量,文火煎煮,粥熟時加入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補益肝腎,滋陰壯骨。
茅根薏仁粥:
用料薏米300克,鮮白茅根30克。
做法鮮白茅根水煎20分鍾,去渣取汁;薏米入鍋,加葯汁,加水適量,文火熬煮成粥。
功效清熱涼血,除濕利尿。
茅根綠豆粥:
用料鮮茅根30克,澤瀉15克,綠豆50克,冰糖20克。
做法先將茅根、澤瀉加水煎煮15分鍾,撈去葯渣,加入綠豆、冰糖,煮至綠豆開花蛻皮後即成。
功效清熱除濕,涼血解毒。
生地粥:
用料生地黃25克,粳米?5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生地黃洗凈切細後,入鍋加清水煎煮30分鍾,取汁,再加水煎煮30分鍾取汁,合並兩次葯汁濃縮至100毫升;粳米人鍋加水適量煮熬成粥,趁熱時加入葯汁、白糖攪勻即成。
功效清熱涼血。
苓術二米粥:
用料雲苓100克,白術100克,薏米200克,糯米200克。
做法將雲苓、白術放人沙鍋水煎約20分鍾,去渣取汁;薏米、糯米人鍋,加入葯汁,加水適量,煮熬成粥。
功效健脾利濕。
桂枝當歸粳米粥:
用料桂枝10克,當歸15克,粳米60克。
做法桂枝、當歸放入沙鍋,水煎20分鍾,撈去葯渣,加入粳米,文火煮熬成粥。
功效溫經散寒,活血通絡。
桑椹大棗小麥粥:
用料桑椹10克,大棗30克,小麥100克。
做法將桑椹、大棗、小麥一同放人鍋中,加水適量,文火煮熬成粥。
功效補益心腎。
糯米赤豆粥:
用料糯米50克,赤豆20克,生山楂10克,紅棗50枚,薏米2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薏米、紅棗、山楂、赤豆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煎煮5分鍾,放入糯米,文火煮粥,至熟時加入紅糖即成。
功效燥濕祛痰,活血通經。
山葯扁豆粥:
用料山葯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15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白扁豆、粳米洗凈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轉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時加入山葯片、白糖,繼續煮熬至熟即成。
功效健脾,除濕,止帶。
黑豆菟絲粥:
用料黑豆30克,菟絲子30克,糯米100克。
做法將菟絲子用紗布包好,水煎20分鍾,去紗袋,加入黑豆、糯米,再加水適量,文火煮熬成粥。
功效補腎安胎。
茯苓赤豆薏米粥:
用料白茯苓粉20克,赤小豆50克,薏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赤小豆浸泡半天,與薏米一同入鍋,加水適量,煮熬至赤小豆爛後,加入茯苓粉,再煮至粥熟,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清熱利濕,健脾和中。
紅棗山葯粥:
用料紅棗50克,鮮山葯100克,糯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紅棗洗凈,浸泡2小時;糯米洗凈,浸泡1小時:山葯洗凈切塊。將紅棗、糯米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後,加入山葯塊,改用文火煮成稀粥,加入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養血安神,補虛健身。
核桃粥:
用料核桃仁5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核桃仁搗成碎末,同粳米一起下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改文火煮成稠粥,加入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腦益智,補腎助陽。
核桃構杞粥:
用料核桃仁50克,枸杞子20克,糯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核桃仁搗成末,與枸杞子、糯米一同下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用文火煮成稠粥,加入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補腎益精,壯腰強骨。
板栗粥:
用料板栗80克,糯米50克,精鹽少許。
做法將栗肉煮熟,撈出搗成泥狀,同糯米一同下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用文火煮成稠粥,加入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補腎壯腰,健脾養胃。
栗子紅棗粥:
用料栗肉50克,紅棗50克,茯苓12克,糯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栗肉切成小塊,茯苓研成細末,與紅棗、糯米一同下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用文火熬成稠粥,加入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益腎,養胃強骨。
栗子桂圓粥:
用料栗子肉30克,桂圓肉15克,糯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栗肉切成小塊,與糯米一同下鍋,大火煮沸後,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時,加入桂圓肉再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即成。9
功效補腎養心,壯腰強骨。
蓮子粥:
用料蓮子肉5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蓮子肉洗凈煮爛,搗成泥;粳米洗凈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加入蓮子泥,改用小火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養心,益腎固精。
蓮子芡實粥:
用料蓮子肉60克,芡實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蓮子肉洗凈,用溫水浸泡半天,下鍋內,加適量清水,
大火煮沸後,放入芡實,轉用文火煮至熟軟成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澀腸,補腎固精。
荔枝粥:
用料荔枝肉30克,糯米60克,白糖適量。
做法糯米人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加入荔枝肉,再轉用文火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補血養心,通神益氣。
荔枝山葯蓮子粥:
用料荔枝肉50克,山葯50克,蓮子肉1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荔枝肉、山葯切丁;把粳米、蓮子肉放人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用文火煮至八成熟,加入荔枝肉丁、山葯丁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胃,補氣血,益肝腎。
桂圓粥:
用料桂圓肉15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桂圓肉及粳米放人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文火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補氣血,益心脾。
小米芝麻粥:
用料小米50克,糯米30克,熟芝麻25克,精鹽少許。
做法小米、糯米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文火煮成稠粥,放入熟芝麻末拌勻,加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和胃,益腎補虛。
小米紅棗粥:
用料小米100克,紅棗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小米、紅棗放人鍋內,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文火煮成稠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胃,補虛損,益腎氣。
黑米麥片粥:用料黑米S0克,麥片5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黑米、麥片一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後,轉用文火煮成稠粥,加紅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胃,養氣血,補虛損。
黑米紅棗粥:
用料黑米50克,糯米30克,紅棗3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黑米、糯米、紅棗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用文火煮成稠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滋陰補腎,養血健脾。
黑米桂圓粥:
用料黑米60克,桂圓肉12克,紅糖適量。
做法先把黑米人鍋,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後,用小火煮至八成熟,再加入桂圓肉繼續煮成稠粥,加紅糖調味即成。
功效養心安神,補腎益精。
黑米花生粥:
用料黑米50克,糯米30克,花生仁60克,紅棗2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黑米、糯米、花生仁、紅棗一同入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用文火煮成稠粥,加紅糖調味即成。
功效補虛健身,抗衰益壽。
黑米山葯粥:
用料黑米100克,鮮山葯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黑米人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加入山葯丁,轉用文火煮成稀粥,加紅糖調味即成。
功效養血益氣,補腎養精。
薏米粥:
用料薏米60克,糯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薏米、糯米一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用文火熬成稠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利腸,清熱利濕。
薏米紅棗粥:
用料薏米30克,糯米60克,紅棗30克,紅糖適量。做法薏米、糯米、紅棗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文火熬成稀粥,加紅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開胃,補虛強身。
蕎麥粥:
用料蕎麥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蕎麥用清水浸泡過夜,次日淘洗干凈,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用文火煮成稀粥,加紅糖調味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健胃利腸,降壓減肥。
2、黃芪250,6種(綠豆,蓮子,扁豆,紅棗,枸杞,??)50克
養生粥(5天用量,黃芪用量每天為50克)
黃芪250克、綠豆50克、扁豆50克,薏仁50克、蓮子50克、紅棗30克、枸杞10克
黃芪煮水,用黃芪水煮粥。
3、有哪些養生粥比較受歡迎
賴湯圓的做法功效:美味粥湯
製作材料糯米,黑芝麻
賴湯圓的特色:賴湯圓十分講究,有「煮時三不」和「吃時三不」之說。就是:煮時不爛皮、不露餡、不渾湯;吃時不粘筷、不粘牙、不膩口。其口感香甜清新,爽滑軟糯,當時人們都不叫它名字,直接親切地稱呼它為「賴湯圓」
教您賴湯圓怎麼做,如何做賴湯圓才好吃
粉漿做法:把糯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兩到三天;每天換水二至三次,以免發酸。磨漿之前,還需要用清水再淘洗一遍,然後把浸泡過的米磨成很細的粉漿,再把粉漿裝到專門的布袋裡吊干,當地人管這個叫吊漿粉子
餡料做法:精心挑選的上等黑芝麻,去除雜質後,淘洗干凈,用小火慢慢翻炒,炒熟、炒香,然後用擀麵杖輕輕壓成細面,加入打碎的冰糖粉,切碎的桔皮、花生仁碎末、核桃仁碎末、少許的玫瑰花瓣,再加入化開的豬油,細細拌均勻,放在案板上壓緊,切成1.5厘米見方的塊,備用
皮坯做法:做皮坯的時候,把吊漿粉子加入適量的清水,像和面那樣揉勻就可以了。每次分摘30克左右的粉團,做成一個皮坯,包入一個餡心,捏攏封口,搓圓即可。
大鍋水燒開,把湯圓沿著鍋邊輕輕「溜下去」後用中火煮,保持滾而不騰,等湯圓浮起後改用小火再煮一兩分鍾就大功告成了!
水果粥的做法
製作材料:材料A:白飯 1碗 材料B:水蜜桃 1/2個 蘋果 1/4個 小黃瓜丁 少許 紅蘿卜丁 少許 蝦仁 5尾 調味料A:鹽 1小匙 糖 1/2大匙 奶油球 2個 調味料B:水 3杯
教您水果粥怎麼做,如何做水果粥才好吃
1將菜洗凈分別切丁,蝦仁去腸泥備用。2將白飯與3杯水攪拌均勻,開大火煮沸後,轉小火保持沸騰,慢慢煮成粥狀。3將材料B及調味料A全部放入粥中,改中火煮至蝦仁熟後,即可熄火,盛入碗中食用。
水果粥品可依個人喜好,放入不同的水果材料,在夏季中是非常開胃的一道西式粥品
山葯薏米芡實粥的做
製作材料:山葯1根(約300克),薏米50克,芡實40克,大米100克
教您山葯薏米芡實粥怎麼做,如何做山葯薏米芡實粥才好吃
1薏米和芡實洗凈後,用清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凈後,用清水浸泡半小時(不泡也可以)
2將浸泡好的薏米,芡實放入鍋中,倒入1500ml清水,大火煮開後,調成小火煮30分鍾,然後倒入大米繼續用小火煮20分鍾
3帶上橡膠手套,將山葯去皮(否則山葯的黏液會讓手部發癢),切成3毫米厚的片,放入鍋中,再繼續煮10分鍾即可。
魚片粥的做法功效:脾調養食譜 動脈硬化食譜
製作材料:魚片100克,粳米100克熟油,精鹽,味精麻油,姜絲,蔥花,香菜段,胡椒粉各適量。
魚片粥的特色:適用於中老年人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體倦少食,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魚肉營養豐富且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具有健腦益智、降低血脂、抗動脈硬化、抗血栓形成、緩解衰老等功能。中老年人多吃魚有益健康,魚片粥益常年服食
教您魚片粥怎麼做,如何做魚片粥才好吃
將魚肉去鱗及大刺,洗凈切成薄片待用。 沙鍋加水1000毫升,大火燒開,把淘洗干凈的粳米下鍋煮成粥,煮熟時放入魚片稍沸,加入調味品攪勻即成。早晚餐溫熱服食。
參芪羊肉粥的做法功效:補陽食譜 肢寒畏冷食譜
製作材料:羊肉(瘦)100克,粳米100克黃芪10克,人參10克,茯苓12克,棗(干)15克鹽1克,胡椒粉1克
教您參芪羊肉粥怎麼做,如何做參芪羊肉粥才好吃
1.將黃芪、人參、茯苓煎湯去渣。羊肉切碎。
2.葯湯中放入羊肉、粳米、棗煮粥,加鹽、椒,分數次服用
小帖士-食物相剋:粳米:唐•孟詵:「粳米不可同馬肉食,發瘤疾。不可和蒼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黃芪:黃芪惡白鮮皮,反藜蘆,畏五靈脂、防風。人參:人參不宜與茶同服,反黎蘆,畏五靈脂,惡皂莢、鹵鹼,黑豆,動紫石英,茯苓:茯苓惡白斂,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忌米醋。
阿膠麥冬粥的做法功效:補虛養身食譜 滋陰食譜
製作材料:糯米100克阿膠30克,麥門冬15克
教您阿膠麥冬粥怎麼做,如何做阿膠麥冬粥才好吃
先將阿膠搗碎,備用。將麥門冬切碎,以冷開水搗絞取汁。再將糯米加適量水煮粥,待粥煮熟時,放入搗碎的阿膠、麥冬汁,邊煮邊攪勻,視粥稠膠化即可
用法:每日1劑,早晚溫熱服食,連服3天。
小帖士-健康提示:效用:滋陰補虛,養血潤燥。冬季養生葯膳
小帖士-食物相剋:阿膠:阿膠畏大黃。麥門冬:麥門冬與款冬、苦瓠、苦參、青襄相剋
4、經期吃什麼好 6款經典養生粥是首選
導讀: 女性經期喝六款粥養顏補血1黃芪雞汁粥原料:重1000~1500克的母雞1隻,黃芪15克,大米100克。製法:將母雞剖洗干凈濃煎雞汁,將黃芪煎汁,加入大米100克煮粥。功效:益氣血、填精髓,……
1黃芪雞汁粥
原料: 重1000~1500克的母雞1隻,黃芪15克,大米100克。
製法: 將母雞剖洗干凈濃煎雞汁,將黃芪煎汁,加入大米100克煮粥。
功效: 益氣血、填精髓,適用於體虛、氣血雙虧、營養不良的貧血患者。
2豬肝粥
原料: 豬肝(羊肝、牛肝、雞肝均可)100~150克,大米100克,蔥、姜、油、食鹽各適量。
製法: 將動物肝洗凈切成小塊,與大米、蔥、姜、油、鹽一起入鍋,加水約700克,煮成粥,待肝熟粥稠即可食。
功效: 補肝、養血明目,適用於氣血虛弱所致貧血、夜盲症、目昏眼花等。
3豆腐豬血湯
原料: 豆腐250克,豬血(羊血、牛血也可)400克,大棗10枚。
製法: 將大棗洗凈,與豆腐、豬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成湯。
功效: 補血,適用於婦女產後貧血。
4紅棗桂圓粥
原料: 龍眼肉15克,紅棗3-5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熱溫服。
功效: 養心補脾,滋補強壯
6鯉魚阿膠粥
原料: 粳米100克,鯉魚200克、阿膠20克、大蔥3克,姜3克、桂皮2克、鹽1克。
製法: 將糯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3小時,撈出,瀝干水分。鯉魚刮鱗去鰓,去除內臟,洗凈後切塊,放入鍋中,加入適量冷水煎湯。將糯米放入鍋中,加入冷水約 1000毫升,用旺火燒沸,放入阿膠、魚湯汁和桂皮,用小火慢煮,等糯米熟爛,湯濃稠時,放入蔥末、姜絲、鹽調味,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 鯉魚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能很好的降低膽固醇,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因此,多吃魚可以健康長壽。鯉魚味甘、性平,具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號嗽下氣之功效,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皆有益。粳米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等症狀也有不錯的療效。
6首烏粳米粥
原料: 首烏60克,紅棗3-5枚,粳米100克。
製法: 先以制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紅棗和粳米煮粥,將成,放入紅糖適量,再煮一二沸即可。熱溫服。首烏忌鐵器,煎湯煮粥時需用少鍋或搪瓷鍋。
功效: 補肝益腎,養血理虛。
5、朱良春的養生粥效果如何?
五色養五臟
黃芪補氣
很有學問
6、朱良春養生粥
材料來: 綠豆50克,薏仁50克,扁豆50克,蓮子50克,大棗30克,枸杞10克 ,黃芪250克
步驟:
1,把黃芪250克倒入砂鍋,再倒一些水先源泡了大約20分鍾,然後倒進砂鍋里加兩碗水煮,煮15分鍾之後潷出來,然後再加一碗水,煮開之後也潷出來,把這些水合在百一起.
2,綠豆、薏仁、扁豆、蓮子,大棗清洗干凈,倒進砂鍋,第一步度收集的合水,蓋上蓋,開大火,煮開之後換小火再煮40分鍾
3,再把洗干凈的枸杞倒進去,再煮10分鍾
這就是朱良春大師的養生粥!
注意事項問:
1,朱良春每次吃一小碗,並不代替主食,這個一定要遵答守.
2,一次做成後可以冰凍成小塊,每次加熱吃.
7、養生粥有哪些?
8、養生粥煲800例的目錄
營養堅果粥煲、杏仁粥、五仁粥、芝麻核桃糊、百合杏仁枇杷粥、西瓜子仁粥、紅棗桃仁粥、龍眼紅棗粥、什錦烏龍粥、栗子桂圓粥、桂圓粥、榛子枸杞粥、芝麻紅糖粥、胡桃粥、黑米八寶粥、木耳大棗粥、花生紅棗粥、龍眼蓮子百合粥、菱粉粥、無糖健康粥、杏仁提子麥片粥、葵花籽仁粥。
松子粥、蓮棗薏仁粥、黑米粥、紫米薏仁養腎粥、紅棗粥、白果麥片粥、棗蓮三寶粥、胡桃薑汁紅棗粥、紅棗糯米粥、花泥養血粥、腐皮白果粥、菠菜粥、冬瓜粥、白木耳粥、山葯枸杞粥、胡蘿卜甜粥、嫩南瓜粥、山葯蘿卜粥、銀杏香芋粥、芋頭芹菜粥、姜蔥粥、蓮藕粥、梅子菜心粥、豆棗黃花粥。
南瓜牛奶粥、蔬菜素粥、栗子山葯姜棗粥、香芹荸薺粥、藕粥、百合紅薯粥、什錦蔬菜粥、芹菜粥、百合蓮子綠豆粥、白蘿卜粥、百合綠豆粥、干貝燴粥、苦瓜粥、白果冬瓜粥、藕汁糯米粥、豆腐乳粥、紅花綠葉粥、百合糖粥、百合薏米綠豆粥清香蔬菜粥煲、香濃肉蛋粥煲牛乳粥、什錦粥。
(8)黃芪養生粥擴展資料:
《養生粥煲800例》匯集了經典的養生粥煲,以精美的圖片和詳細的製作步驟呈現出這些粥煲的特點,分為營養堅果粥煲、清香蔬菜粥煲、香濃肉蛋粥煲、美味河海鮮粥煲、芬芳水果粥煲、滋補中葯粥煲、簡單糧食粥煲七部分,款款美味,適合居家製作。粥溫潤營養,具有養生的功效,非常適合老人、婦女、兒童食用。
9、養生粥最適合這五類人喝,你喝對了嗎
對於善於養生的朋友來講,粥已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譜了。當你脾胃不適、沒有食慾時,家人會勸你喝點粥吧,當你大病初癒或產後時,粥也是你飲食的首選。那麼,粥到底有哪些功效?養生粥適合哪些人來喝呢?
一、未病先防
實踐已經證明,經常食用葯粥,可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唐代孫思邈《千金翼方》中就載有用米糠煮粥以預防腳氣病復發;《廣濟方》中用「薏苡仁粥」防治脾虛泄瀉、腳氣浮腫,現代研究表明,經常食用還有預防腫瘤的作用。應用葯粥預防疾病,既包含著用葯物預防,同時又起到扶助正氣、增強抗病力的作用,即所謂「祛邪安正」的雙重意義。
二、急性病的輔助治療
在治療某些急性病的過程中,如配合用適當的葯粥,療效則更為理想。前人有不少葯粥,就是專門用以治療急性病的食療方,如:《聖濟總錄》中的竹葉粥,治療「發背癰疽,諸熱毒腫」,非常適合急性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食用;《老老恆言》中的「枳椇粥」,用於治療酗酒醉卧不醒,非常適合飲酒過量的患者食用;《粥譜》中的「茵陳粥」,用於「療黃病」,非常適合急性傳染性肝炎患者食用。這些葯粥既可單獨使用,也可作為治療急性病的輔助食療。
三、病後及產後的調養
清代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中提到「病人產後,粥養最宜」。意思是說病人在恢復期或產後,全身機能減退,胃腸薄弱,消化能力降低,宜用米粥調理。米粥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極易消化吸收,又能補充能量。如果再辨證配合中葯煮粥,則更有利於糾正機體陰陽氣血的虛弱,使之早日恢復健康。如病後陰虛者,可用甘蔗粥、天冬粥、地黃粥等;病後血虛者,可用首烏粥、當歸粥等;病後陽虛者,可用羊肉粥等。再如婦女生產過後,不僅體質虛弱,還有一段通乳汁、排惡露的生理過程,這時吃些豬蹄粥或萵苣子粥可幫助下奶,或服用益母草汁粥養血,可促進子宮的恢復。
四、慢性病人的日常調養
有些慢性病由於病程長,患者單純依靠葯物,往往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如果配合葯粥作為輔助手段,並能堅持長期服食,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高血壓的患者,可長期常食決明子粥、芹菜粥、木耳粥、山楂粥等;糖尿病患者可長期服食玉米粥、葛根粉粥、山葯粥等。
五、延年益壽
人到老年,真氣日益耗竭,一切生理機能明顯衰退,胃腸道消化酶逐漸減少,加上老年人牙齒松動脫落,咀嚼困難,消化吸收能力大為降低。因此,絕大多數老年人,一旦患病,往往呈現出種種「虛證」。此時,若能合理選用一些葯粥,經常服食,確能起到補益抗老、益壽延年的效果。正如清代醫家陳修園在《神農本草經讀》中所說:「凡上品之葯,法宜久服,多則終身,少則數年,與五穀之養人相佐,以臻壽考。」就是說,經常選用具有補益功能的黃芪、人參、山葯之類的上品中葯與米穀同食,可以使人健康長壽。
10、養生粥的做法有哪些?
1.仙人粥
(1)配方
何首烏30克,粳米100克,紅棗5個。
(2)製法
1何首烏切片,濃煎取汁。粳米、紅棗洗凈煮粥,粥成時加入首烏汁,稍煮片刻即成。
2每日早晚各服1次,而酌加紅糖。連服7~10天後,間隔3~5天再服。
(3)功效
益肝腎,補氣血。適用於肝腎虧損,須發早白,血虛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大便干結,以及高血脂症,冠心病,神經衰弱及高血壓病。
2.枸杞子粥
(1)配方
枸杞子5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2)製法
枸杞子、粳米均洗凈。先將粳米煮至半熟,放入枸杞子一同煮熟。
(3)功效
補肝腎,明目。適用於頭暈眼花、耳鳴、遺精、腰膝酸軟等症。
3.海參粥
(1)配方
水發海參100克,粳米100克。
(2)製法
水發海參剖洗干凈,切成小丁,與洗凈的米一起加水適量煮成粥。
(3)功效
補腎,益精,養血。適用於精血虧損、體質虛弱、性機能減退、低熱盜汗、腎虛尿頻等症。
4.豬肚粥
(1)配方
豬肚1隻,白術60克,檳榔1枚,生薑45克,粳米50克。
(2)製法
1先將豬肚洗凈除去涎脂。
2再將白術、檳榔、煨過的生薑研為粗末,放入豬肚中縫口。
3加水,豬肚煮熟,取汁加入粳米及調味作料(如茴香、胡椒粉、鹽、蔥等)煮粥。
(3)功效
健脾和胃。
5.羊肝胡蘿卜粥
(1)配方
羊肝150克,胡蘿卜100克,大米100克,蒜頭數瓣,黃酒、蔥、姜、精鹽、味精適量。
(2)製法
1羊肝和胡蘿卜均切成5毫米見方小丁,肝丁用黃酒、薑汁漬10分鍾。
2用熱油爆香蒜茸後,倒入肝丁,略炒盛起。
3將大米熬成粥後加入胡蘿卜丁,燜煮15~20分鍾,再加入肝丁並調味。
(3)功效
有明目、護眼及治夜盲的功用。
6.山葯桂圓粥
(1)配方
鮮生山葯100克,桂圓肉15克,荔枝肉3個,五味子3克,白糖適量。
(2)製法
1將生山葯去皮切成薄片。
2將山葯片、桂圓、荔枝肉(鮮者更佳)、五味子同煮,煮好後加入白糖即成。
(3)功效
能補益心腎。
7.山葯扁豆粥
(1)配方
鮮山葯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
(2)製法
1將鮮山葯去皮,切片。
2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先煮粳米和扁豆,燒沸後,再加入山葯片同煮,煮好後加適量白糖即成。
(3)功效
能消暑益氣,健脾止瀉。
8.藕粉粥
(1)配方
藕粉25克,白粳米25克(或麥片亦可),白糖適量。
(2)製法
將粳米放入鍋煮粥,將熟時放入藕粉調勻,加糖即成。或用水煮麥片,數沸後將藕粉打糊調入和勻,加糖即成。
(3)功效
能補益心脾。
9.核桃肉糯米粥
(1)配方
糯米100克,核桃15隻。
(2)製法
1將核桃敲碎取出核桃肉。
2核桃殼加清水煮20分鍾後,棄殼留湯。
3將核桃殼湯加核桃仁、糯米煮成粥。
(3)功效
能防治孕婦妊娠嘔吐。
10.紅棗山葯粥
(1)配方
紅棗15個,山葯25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2)製法
1紅棗用沸水脹發後去核切丁,山葯去皮切丁,紅棗丁和山葯丁都加糖漬半小時。
2將大米熬成粥後,加入紅棗丁、山葯丁燜煮20分鍾。
(3)功效
能治老年性消化不良。
11.黃芪山葯粥
(1)配方
黃芪30克,山葯60克。
(2)製法
1將黃芪、山葯研粉。
2先將黃芪煮汁300毫升,去渣,加入山葯粉攪拌成粥。
(3)功效
能益氣生津,健脾固腎,還可以降低血糖,用生黃芪15克、山葯30克,煎湯代茶,效果更佳。
12.紫蘇麻仁粥
(1)配方
紫蘇子10~15克,麻仁10~15克,粳米100克。
(2)製法
1先將紫蘇子、麻仁搗爛如泥,然後加水慢研,濾汁去渣。
2葯汁再和粳米煮為稀粥服食。
(3)功效
潤腸通便,適用於老人、產婦、病後體虛的患者,但脾虛腹瀉的病人忌食。
13.百合蓮子綠豆粥
(1)配方
百合50克,湘蓮子50克,綠豆200克,白米100克,片糖100克,陳皮500克。
(2)製法
1百合用清水浸泡備用。
2湘蓮子浸開,去皮,綠豆、白米洗凈,陳皮浸軟刮洗凈。
3水滾後下蓮子、綠豆、米、陳皮同煮。
4將煮好的時候下百合,用片糖調甜味,待再滾起即可食用。
(3)功效
潤肺止咳、養神益脾、解熱毒、厚腸胃。
14.苡蓉羊肉粥
(1)配方
肉苡蓉10~15克,精羊肉100克,粳米100克,細鹽少許,蔥白兩根,生薑3片。
(2)製法
1分別將肉苡蓉、精羊肉洗凈後切碎。
2先用砂鍋煎肉苡蓉取汁去渣,加入羊肉、粳米同煮,待煮沸後,再加入細鹽、生薑、蔥白煮為稀粥。
(3)功效
補腎助陽,健脾養胃,潤腸通便。屬溫熱性葯粥,適於冬季服食,夏季不宜食用。
15.沙麥粥
(1)配方
沙參20克,麥冬1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2)製法
1將沙參、麥冬去凈灰渣,用溫水洗凈,沙參切片,將沙參、麥冬煎取濃汁。
2將粳米淘洗凈,與葯汁煮成稀粥,加冰糖即可。
(3)功效
潤肺清胃,養陰生津。
16.白木耳冰糖粥
(1)配方
白木耳25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
(2)製法
1白木耳用冷水浸發後,去蒂加水燜煮至六成酥。
2倒入洗凈的大米和適量水,微熱熬成粥,加冰糖食用。
(3)功效
常食可治體虛肺燥,咳痰帶血,但外感風寒、感冒發熱及一切實熱症者不宜服食。
17.川烏粥
(1)配方
生川烏頭3~5克,粳米50克,薑汁約10滴,蜂蜜適量。
(2)製法
1把川烏頭搗碎,碾為極細的粉末。
2先煮粳米粥,煮沸後加入川烏粉改用小火慢煎,煮熟後加入生薑汁及蜂蜜,攪勻,稍煮沸即可。
(3)功效
18.柏子仁粥
(1)配方
柏子仁10~15克,粳米約100克,蜂蜜適量。
(2)製法
先將柏子仁去盡皮殼雜質,稍搗爛,同粳米煮粥,待粥煮成時,對入適量蜂蜜,稍煮沸即可。
(3)功效
潤腸通便,養心安神,屬補益性葯粥。對年老體弱者,可將蜂蜜換為胡桃肉煮粥,同樣具有潤腸功效,而滋補強壯作用更好。
19.附子粥
(1)配方
附子3~5克,乾薑1~3克,粳米約100克,蔥白兩根,紅糖少許。
(2)製法
將附子、乾薑研為極細粉末,先用粳米煮粥待粥煮沸後,加入葯末及蔥白、紅糖同煮為稀粥。或用附子、乾薑煎汁,去渣後,下米、蔥、糖一並煮粥。
(3)功效
溫中,補陽,散寒,止痛。但附子有毒,應慎用,熱症實症的病人不可服食。
20.荊芥防風粥
(1)配方
荊芥10克,防風12克,薄荷5克,淡豆豉8克,粳米80克,白糖20克。
(2)製法
1將荊芥、防風、薄荷、淡豆豉去凈灰渣,放入砂鍋煎沸6~7分鍾,取汁去渣。
2將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鋁鍋加清水煮粥,快熟時,倒入葯汁,同煮成稀粥,加白糖即成。
(3)功效
可治感冒,適於老幼體弱者服用。
21.發汗豆豉粥
(1)配方
淡豆豉15克,粳米100克,荊芥3克,麻黃3克,葛根10克,山梔3克,生石膏50克,生薑3片,蔥白兩根。
(2)製法
1將淡豆豉、荊芥、麻黃、葛根、山梔、生石膏、生薑、蔥白去凈泥沙,放入砂鍋,加600克清水,燒開後改用小火煎15分鍾取汁。
2先將粳米用水淘洗干凈,用溫水發脹,倒入葯汁同煮成稀粥。
(3)功效
解表發汗,宣肺清熱,可治感冒發熱。
22.肉苡蓉粥
(1)配方
肉苡蓉15克,羊肉100克,粳米100克,食鹽、蔥、生薑適量。
(2)製法
羊肉洗凈切片,肉苡蓉煎後去渣留汁。羊肉、肉苡蓉汁、粳米、食鹽、蔥、生薑,文火熬煮即可。冬季經常服用。
(3)功效
益肝腎、補精血。適用於腎虛陰痿、腰膝冷痛、筋骨痿軟、便秘、性機能減退等症。
23.黃芪粥
(1)配方
黃芪30克,粳米100克。
(2)製法
1黃芪加水煎煮取汁去渣,粳米洗凈,與汁同煮。
2早晚服用為宜。
(3)功效
補中益氣,升陽固表。用於脾肺氣虛,神倦乏力,食少便溏,氣短懶言,自汗等症。
24.八寶粥
(1)配方
芡實、山葯、茯苓、蓮肉、薏苡仁、白扁豆、黨參、白術各6克,大米150克。
(2)製法
1以上八葯煎煮40分鍾,撈出黨參和白術葯渣,加入淘凈的大米,煮爛成粥。
2分頓調糖食用,連吃數日。
(3)功效
補氣健脾,化濕和中。應用於體虛乏力、虛腫、泄瀉等症。
25.木耳粥
(1)配方
銀耳(或黑木耳)5克,糯米50克,大棗3~5枚,冰糖適量。
(2)製法
1將銀耳(或黑木耳)浸半天,糯米、大棗洗凈同煮,煮沸後加入木耳、冰糖,共煮成粥。
2可供早晚餐或做點心食,以每日晨起空腹溫熱食之為佳。
(3)功效
益氣補虛,滋補肺胃,止血。用於氣血虧虛,中老年人體質衰弱,虛勞咳嗽,痰中帶血,肺癆陰虛內熱,以及慢性便血,痔瘡出血等症。
26.荷葉粥
(1)配方
新鮮荷葉1張,粳米100克,冰糖少許。
(2)製法
1荷葉洗凈煎湯,用湯與粳米、冰糖煮粥。
2可當夏季解暑飲料,做點心服用,或早晚餐溫熱服食。
(3)功效
解暑熱,散淤血,降壓降脂,並能減肥,適用於高血壓病,高血脂症,肥胖症,以及夏季感受暑熱,頭昏腦脹,胸悶煩渴,小便短赤等症。
27.山楂粥
(1)配方
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2)製法
1先將山楂在鍋內煮取濃汁,然後加入淘凈的粳米,熬製成粥。食前酌加白糖。
2早晚食用。
(3)功效
健脾胃,消食積,散淤血。用於食積停滯,內積不消,以及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
28.酸棗仁粥
(1)配方
酸棗仁30~45克,粳米100克。
(2)製法
1酸棗仁搗碎,濃煎取汁。粳米煮粥,待粥半熟時,加入酸棗仁汁,同煮成粥。
2早晚餐常服。
(3)功效
寧心安神,止汗。主治老年人失眠、心悸怔忡、自汗、盜汗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