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素菜養生

素菜養生

發布時間:2020-05-03 20:38:07

1、素食與養生保健有什麼促進作用?

食物要多樣化和基本食素。素食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糖、蛋百白質、脂肪、礦物質和豐富的維生素,它們對推遲衰老,預防度老年性疾病的發生,增進身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蔬菜、水果為知鹼性食品,而糧食、豆類和魚肉禽蛋為酸性食物。人們通常攝入酸性食物較多道,易引起體內酸鹼平衡失調,有損健康。素版食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但多吃素食並不等於不吃葷食,合理的飲食調理應當做到「素為基權礎,葷素並用」,方能延年益壽。

2、健康養生的98種素菜

素菜要「葷」著吃?十個決定壽命長短飲食習慣2015-04-12 22:30來源:網路作者:新航原標題:素菜要「葷」著吃?十個決定壽命長短飲食習慣

說到長壽,幾乎每年都有人更新長壽食物「排行榜」,如果讓你給最常見、最便宜的抗衰老食物打分,相信蔬菜、水果、穀物、紅茶……一定都榜上有名。不過換個角度看,「怎麼吃」有時比「吃什麼」更重要。近日,美國MSN網站刊文指出,只要雷打不動地堅持以下10個飲食習慣,就能幫你找到那把長壽鑰匙。

1、用涼開水泡紅茶。美國農業部最近研究發現,與青菜或胡蘿卜相比,紅茶中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質,可以有效幫你抵抗皺紋和癌症的侵擾。日本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喝兩杯以上紅茶的人,遭遇流感病毒侵襲的幾率要比不喝的人少30%。用熱水泡茶會比冷水泡茶釋放出更多的咖啡因與單寧,導致周期性頭痛、失眠等症狀,而用涼開水泡茶可使其中的有益物質在不被破壞的情況下,慢慢溶出。

2、復合維生素飯後吃。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於康表示,生活中吃得精細,會損失大量B族維生素;蔬菜過度浸泡,會泡掉大量水溶性維生素;食品放置時間過長,或油煎、烘烤等烹飪方式都可能減少維生素含量。這時,補充復合維生素就像上了一道「保險」,而且最好飯後吃。葉酸、維生素B、C等水溶性維生素如果飯前空腹吃,很快通過胃進入小腸被吸收,還沒完全被人體利用就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必須溶於脂肪類食物中才能被吸收,如空腹服用,大部分都不能被吸收。

3、中醫講究的素食養生理念是怎樣的?

中醫歷來主張食物要多樣化和基本食素。《黃帝內經》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據調查,我國長壽老人的食譜,其主食多為玉米、麥來等穀物,副食多為豆製品、蔬菜、水果、輔以少量家禽野味。素食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糖、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豐富的維生素,它們對推遲衰老,預防老年性疾病的發生,增進身體健康具源有重要作用。蔬菜、水果為鹼性食物。人們通常攝入酸性食物較多,易引起體內酸鹼平衡失調,有損健康。素食對zd人體健康十分有益,但多吃素食並不等於不吃葷食,合理的飲食調理應當做到「素為基礎,葷素並用」,方能延年益壽。

4、夏季吃什麼素菜是養生

嗯,如果說非要吃素菜的話,我建議吃一些比較清淡的,但是油麥的話夏天不是很好吃。
嗯,西紅柿啊,生菜,涼拌黃瓜,涼拌土豆絲等等之類的都可以呀,而且我感覺樓上的小夥伴說的沒有什麼問題。

5、女人吃素食的好處和壞處 素食養生有什麼好處


素食的好處太多了,1、素食嫩皮膚清口氣,長期吃肉類、蛋類這些動物性食物的人,體內酸性成分會增加,皮脂腺分泌、油脂旺盛,容易讓肌膚油膩、毛孔增大,痤瘡發作等,影響美麗。肉食中富含蛋白質,其代謝產物是氨,這種有毒物質不僅損傷腎臟,讓皮膚粗糙黯淡,還會使我們的口氣、體氣喪失清爽,異味濃濁。每周素食一天,總脂肪含量的攝入量減少,長久下去利於保護心臟,降低血壓。素食還可以改善肉食者的酸性體質,使血液中的酸性毒素減少,使人體煥發活力,讓皮膚柔嫩有光澤。

2、素食控體重排毒素

「環肥燕瘦」雖美,但過胖或過瘦都是不健康的表現。保持適中的曲線美,是很多女性朋友的夢想,也是最健康的形體美的展示。長期攝入高熱量的食物,體重會直線上升,身體會橫向生長,從而容易誘發高血脂、高血糖等各種疾病。每周素食一天,能幫助愛美的女性朋友保持適當的體重。植物性食物熱量低,屬於鹼性食品,富含膳食纖維、抗氧化劑以及有益健康的生物活性素,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利於排出體內毒素,有瘦身的效果。

3、素食易消化

素食主要是指以蔬菜、水果、豆類、穀物、種子和堅果等植物類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荔灣區中醫醫院消化科主治中醫師王智勇說,這些素食營養容易被消化和吸收,而肉食在胃中不易消化,甚至進至大腸時尚有大部分未消化或只是一半消化。從人體的解剖結構講,人體的腸道與草食動物相似,而與肉食動物不太一樣,肉食動物的胃酸是人類的二十倍,如此強酸環境才足以消化肉與骨頭。專家認為,動物被屠宰時,因憤怒、恐懼、哀傷、痛苦、掙扎,會產生大量有毒的分泌物,人吃了這樣的肉,會把毒素也吃進自己體內,加重腎臟、肝臟等排毒器官的負荷,使人易患病及容易衰老。另外,晨曦素食全餐中含有大量纖維素,能刺激腸蠕動加快,利於通便,使體內有害物質及時排出,降低了有害物質對腸壁的刺激損害。

6、素菜的養生素菜

主料:豆腐500克輔料:玉米30克,青豆30克
調料:蚝油50克
做法:
1.豆腐先放鹽水中煮三分鍾去腥
2.將去腥的豆腐再放平底鍋中稍煎一下
3.加入蚝油和水煮開
4.煮至水份稍收干後,倒入玉米粒和青豆收汁即可
烹飪小技巧:
1、豆腐用嫩豆腐來做口感更好。
2、蚝油本身就含有鹽和糖,就不用放調料了。
3、豆腐是常吃的食材,不過,因為製作的原因,可能到我們手上的時候會有一些豆腥味。如何應對這種豆腥味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把豆腐在鹽水中煮一下就可以了。 主料:黑木耳適量調料: 鹽適量,蒜適量,小蔥適量,高湯適量
做法:
1.黑木耳要用冷水(或淘米水)泡發30分鍾,水量要沒過黑木耳,讓其漲發,吸足水份,還可加入少許鹽,可加速木耳的泡發。有的人為了圖快,用熱水泡黑木耳,黑木耳不能充分吸收水份,營養流失了,口感還不好
2.黑木耳有些小折皺,裡面有的暗藏灰塵,沙子或木屑,可以在泡好的黑木耳上放點麵粉,輕輕揉搓,再用清水清洗幾次。也可以在泡的時候加少許澱粉,攪拌,帶出暗藏的沙塵
3.炒黑木耳時,容易出現爆鍋現象,這是由於在泡發時,黑木耳吸收了較多水分,在炒時,和熱鍋接觸,會發出象放鞭炮的聲音,為了避免發現爆炸現象,可以在炒前用水煮2-3分鍾,把木耳里的水煮出來,再瀝干水分即可
4.把蔥切成段,再把蔥頭和蔥葉分開
5.鍋中倒入油後,開中小火,下入蔥段,炸至蔥段成金黃色,蔥味濃郁時把蔥頭撈出
6.鍋中放入蒜末,倒入黑木耳翻炒1分鍾
7.淋入少許高湯,翻炒1分鍾
8.撒入鹽、蔥葉段翻炒均勻後即可
烹飪小技巧:
1、有人喜歡吃爽脆或軟焉的,可按自己喜歡掌握炒制時間。
2、加入高湯,木耳吃起來更鮮嫩,如沒有高湯,可用濃湯寶來調制或加少許雞精。
3、有用北方大蔥來做,蔥味更濃,但我更喜歡南方小香蔥的味,個人喜好吧。 主料:山葯400克, 干木耳10朵
輔料:枸杞子10粒
調料:鹽1小勺,雞精1小勺,姜5克,小蔥5克,橄欖油1勺,黃酒1勺
做法:1.准備好原料:木耳泡發後去蒂,事先用黃酒浸泡枸杞十分鍾,香蔥切段,姜切絲
2.在燃氣爐上將山葯的燒掉,便於待會兒削皮
3.水龍頭下面一邊沖水一邊削皮,動作盡量快
4.切完片的山葯馬上放到水裡,防止氧化
5.在鍋中倒入油,放入姜絲爆香後先放入山葯翻炒兩三分鍾,然後放入木耳,倒入用黃酒泡過的枸杞。黃酒也一同倒入。翻炒兩分鍾
6.倒入香蔥、調入鹽和雞精翻炒均用後出鍋盛盤
烹飪小技巧:
分享一下防止山葯變黑和止癢的小竅門:
1、生山葯去皮後容易變黑,這是和空氣發生氧化的結果,味道上不會有什麼影響,就是顏色不好看。怎麼才能讓山葯不變黑呢?
很簡單,減少山葯和空氣接觸的時間。先把山葯在火上燎一下,把上面的須子燒掉,這樣可以簡短削皮的時間。在水龍頭下面用水一邊沖山葯,一邊快速削皮。削好皮的山葯切片後放入兌有白醋的水中,割斷與空氣的接觸。這樣切好的山葯片就不會變黑了。
2、皮膚接觸生山葯分泌的粘液會刺癢,用白醋水沖洗後就會緩解了。
營養功效:
這道枸杞木耳炒山葯是一道很適合節後吃的養胃菜,主料木耳是大家公認的清道夫,山葯有健脾益胃,助消化的作用、裡面還點綴了一點可以溫和補腎的枸杞,過節後吃吃這道菜可以有助於調節暴飲暴食後的身體。
健康小常識:
秋天要多吃點白色的食物,秋季飲食注重補肺,而五行中認為白色的食物是入肺的,這個時節,大家可以多吃些像芋頭、梨、銀耳、蓮藕、山葯這樣的白色食物。 主料:絲瓜500克調料:色拉油少許,鹽5克,姜3克,料酒5克,醬油5克,澱粉15克,麻油5克
做法:
1.絲瓜去皮切滾刀塊
2.鍋內放油,溫熱時倒入薑汁,大火燒滾後依次放入絲瓜,料酒,鹽,拌勻燒至絲瓜斷生後,加入少許醬油,拌勻再燒2分鍾左右,勾芡,淋少許麻油拌勻即可
菜品特色:
做法簡單,瓜嫩味香,可祛風濕,益氣血。 主料:空心菜適量輔料:白皮蒜適量
調料:鹽適量,南乳汁適量,白糖適量
做法:
1.空心菜洗凈後切段。
2.大蒜切末。
3.鍋內熱油,爆香蒜末。
4.加入空心菜,翻炒至菜開始變軟。
5.加入腐乳汁,調入少許鹽、糖翻勻即可。
烹飪小技巧:
1、南乳汁就是玫瑰腐乳汁,就是那種紅色腐乳汁,我家是買現成的南乳汁,也可以把整塊腐乳碾碎了使用。
2、調味時,先嘗一下再加鹽,各品牌的南乳汁鹹度都不同,嘗一下比較保險。
3、糖,不建議省略,相反我覺得應該略多加些,口感偏甜的南乳汁吃起來很特別。
4、喜歡的話,可以在出鍋後淋入少許芝麻油增香。

7、什麼是素食養生?素食指的是那些食物?

目前,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選擇吃素。告訴別人自己是素食者,似乎成了一件很時髦的事。據統計,在美國成人中,約有5%—9%的人是素食者。另外,美國素食品的零售額也以每年20%—40%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吃素的原因除了宗教、環保、減肥以外,最為人所推崇的,就是養生了。素食看起來清清淡淡,一定會對健康有好處成了很多人的共識,這種認識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吃素可以有多種方式 到底什麼叫素食?記者從營養學家處了解到,素食主要是指以水果、蔬菜、豆類、穀物、種子和堅果等植物類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 嚴格的素食者,除了不吃肉類,包括魚、蝦、家禽外,還不吃任何蛋類、奶類在內的動物副產品。例如,有一種美國產的華盛頓牌紅蘋果,看起來油光水滑,分外誘人,但一些素食者卻因為其光澤來自從昆蟲體內提煉的蟲膠而放棄食用。 不過,這么嚴格的素食者在生活中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會選擇做一個可以吃奶類產品的奶素食者,或者蛋奶食品都可以接受的奶蛋素食者。還有一種素食偏好者,他們通常選擇每周吃幾次素。記者認識的瑜伽教練莎朗女士就是這樣,她選擇每天晚餐吃以蔬菜沙拉和水果為主的素食。據統計,美國大部分有素食偏好的人,都會選擇每周吃素4次以上。 比肉食者更為強壯 關於該不該吃素的問題,美國飲食協會曾經發表過他們的觀點,認為吃素是有益健康的。因為美國大量對素食者的研究表明,他們在一些慢性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結腸癌以及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死亡率確實比肉食者低。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主要在於素食增加了人體對植物纖維以及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降低了完全脂肪、飽和脂肪、膽固醇的攝取,改善了素食者的新陳代謝過程。 此外,吃素並不意味著身體瘦弱。很多研究證實,素食者比肉食者更為強壯、敏捷、耐力持久。美國耶魯大學的歐文·費舍爾博士曾召集32名素食者與15名非素食者參加舉臂測試,結果發現非素食者中只有2人舉臂超過15分鍾,素食者中,則有22人超過這一標准。 吃素的人往往不容易感到疲勞。這是因為,正常人的體液呈弱鹼性,而肉類中的脂肪、蛋白質等被分解後會產生酸性物質,刺激人體組織器官,讓人感到疲憊。但蔬菜、水果則大部分是鹼性食物,有利於保持體內酸鹼度平衡,消除疲勞。 不過,營養學家們也提醒,千萬別以為吃素就一定能達到減肥目的。素食中很多水果含糖量較高,果仁則屬於高脂肪食物,吃了照樣會讓人發胖。 吃素要循序漸進 素食者最需要注意的是營養均衡。美國醫學家指出,單純素食因為無法得到只有從葷食中才能獲得的維生素B12,可導致記憶力下降等不良後果。莎朗女士則表示,她的醫生就不支持她徹底拒絕葷腥,認為只有堅持葷素搭配的飲食原則才會讓營養更全面。如果徹底選擇素食,則應該定期進行身體營養檢測,並服用一些必要的膳食補充營養品。 另外,營養學家們還提醒,素食者應該盡可能多吃未加工或未精加工過的谷類食品。對於想要加入素食者隊伍的新人而言,轉變過程要循序漸進,逐漸減少肉類,以防營養失調。

與素菜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