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棗茶熬的很濃可以喝嗎
可以喝的,不過要少喝,喝多會容易上火的,而且每個的體質都不一樣,所以不是所有人都吃得習慣的。
【紅棗茶的知做法】
用料:棗(干)適量、水適量
步驟
1.大棗撕開,去掉棗核。這步很關鍵,把大棗撕開,是讓纖維露出來,可以把大棗中的營養充分煮出來;去掉棗核,是因為棗核是上火的,不能與棗道肉在一起煮,所以要去掉。用大棗泡茶喝也是一個道理,棗核要去掉
2.把處理好的大棗放在鍋里,倒入適量水,燜4個小時或者一夜。燜的過程是為了把棗的味道泡出來,紅棗專茶的味道也就會更濃,當然營養也都一起泡出來了,所以要用准備煮棗的水泡製,這樣營養才不會流失
3.泡好後把鍋直接放在火上加熱,沸騰後繼續再煮5分鍾即可。
【紅棗的不適宜人群】
1、經期易水腫的女性
在月經屬期間,一些女性常會出現眼腫或腳腫的現象,其實這是濕重的表現,這類人群就不適合服食紅棗。紅棗味甜,多吃容易生痰生濕導致水濕積於體內,而加重水腫症狀。
2、體質燥熱的女性
屬於體質燥熱的女性,不適合在月經期間服食紅棗進補,因為這極有可能會引起經血過多而傷害身體健康。
3、糖尿病患者
紅棗含糖豐富,尤其是製成零食的紅棗,並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進補。
2、每天喝紅棗茶對身體好不好?有什麼好處?
每天和紅棗復茶對身體有益處,經常喝紅棗茶有以下功效:
1.健脾益胃: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紅棗七顆,或與黨參,白術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慾,止瀉的功效;紅棗和生薑,半夏同用,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脹,嘔吐等症狀。
2.補氣養血:紅棗為補養佳品,食療葯膳中常加入紅制棗補養身體,滋潤氣血。
3.養血安神:女性躁鬱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寧百等,用紅棗和甘草,小麥同用〈甘麥大棗湯〉,可起到養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4.緩和葯性:紅棗常被用於葯性劇烈的葯方中,以減少烈性葯的副作用,並保護正氣。
紅棗是補氣養血的聖品度,同時又物美價廉,善用紅棗即可達到養生保健的功效。
3、紅棗怎麼養生?
紅棗這種食物特別常見,大家都知道紅棗是一種非常好的補血食物,可有效緩解人們貧血的症狀。其實紅棗的功效非常多,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食物,大家平時可以多吃一些紅棗。那麼紅棗怎麼養生呢?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
1、紅棗泡茶
大家可以把紅棗炒黑後泡茶喝,這樣具有補氣養血、護嗓等功效。對於胃寒、胃痛還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大家也可以在紅棗茶中再放一些桂圓,這樣的話補血補氣的作用更好。教師等使用嗓子頻率較高的人可以喝紅棗泡茶來緩解嗓子不適的症狀。
2、紅棗煮蛋
大家可以准備一些紅棗、桂圓、雞蛋,然後用水煮紅棗和桂圓,等到紅棗煮爛了,桂圓煮軟了以後,再把雞蛋打進去,然後用小火煮雞蛋。這樣就可以起到補血養顏的功效。感覺自己氣色不好的朋友可以試試用這種方法來美容養顏。
3、紅棗熬湯
大家可以准備適量的紅棗、銀耳和冰糖,將這些一起煮湯,需要一起煮半個小時左右,此方具有止咳潤肺的功效。
4、紅棗熬粥
許多朋友經常感覺煩躁不安,心神不寧,更年期的朋友更是如此,這部分朋友可以用紅棗熬粥,然後在粥里加一些百合和蓮子,這樣就能起到很好的安神作用。
5、紅棗泡酒
大家可以把紅棗泡到酒里邊食用,這樣的話紅棗里邊的有機物就可以在酒里邊溶解,從而起到保持血管通暢的作用。
紅棗是一種具有滋補作用的食物,經常感覺自己氣色不好的朋友,可以用紅棗煮蛋的方法來調理氣血,這樣可以起到補血養顏的功效。而紅棗熬粥具有安神的作用,更年期的女性朋友可以試一試用這種方法來緩解心神不寧的症狀。
4、紅棗茶的做法
紅棗茶
材料紅棗12顆 茶葉8克
調味料紅糖適量
做法
⒈將紅棗與茶葉放入鍋中,加入清水與紅糖煮到紅棗熟軟。
⒉把茶葉過慮掉,飲煮好的茶汁即可。
功效有效地幫助補血,強健脾胃。 紅棗蔥白茶
材料紅棗25顆 蔥白6根
做法
⒈蔥白部位洗干凈,切成段狀。
⒉將紅棗與蔥白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即可。
功效有效安神,具有鎮定情緒的作用。 紅棗枸杞茶
材料紅棗25個 枸杞20克
調味料紅糖量
做法
⒈鍋中放入清水,把紅棗與枸杞放入煎煮。
⒉紅棗煮軟後,放入紅糖調勻。
功效可有效地防止血壓過高。 紅棗雞蛋茶
材料紅棗60克 雞蛋1個
做法
⒈將鍋放入清水,加入紅棗煮成濃汁。
⒉打入雞蛋後即可飲用。
功效可以有效地預防掉發現象,同時改善脫發。 五味紅棗茶
材料五味子10克 紅棗5枚 冰糖20克
做法
⒈ 把五味子洗凈,去雜質;紅棗洗凈,去核;冰糖打碎。
2.把五味子、冰糖、紅棗同放燉杯內,加入清水250毫升。
⒊ 把鈍杯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25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飲用,代茶飲。
功效補養肝腎,益氣生津,對更年期綜合征有一定療效。用於肝硬化轉氨酶增高患者食用。
五味子對人體具有益氣、生津、止渴、益智、安神的功效。還有很多說不上來的其它功效,反之是好處多多啦。吃個紫菜卷,來杯五味子茶,解膩。 黃芪紅棗茶
健脾益氣,調和營衛。適用於自汗症。黃芪補氣,紅棗補血,二者用於氣血虧損,偶爾喝一點紅棗茶有利於保持容光煥發,有保健的功效。
材料黃芪3至5片 紅棗3粒
做法三種材料分別泡水片刻,洗凈。然後放到砂鍋里,倒入適量的水,開火煮開。煮開後關火,不要開鍋蓋,燜15分鍾就可以了。
用法代茶飲用,每日1~2劑,不拘時。
宜忌由感冒引起的多汗症不適用。
效果分析黃豆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及蛋白質;紅棗能生津調節內分泌,促進第二性徵發育;花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油脂。
功能主治黃芪:益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肝、托毒生肌。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肺虛咳嗽、脫肛、子宮下垂、吐血、便血、崩漏、自汗、盜汗、水腫、血痹、癰疽難潰或久潰不斂,以及一切氣虛血虧之證。
炙黃芪:益氣補中。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
而且這黃芪紅棗茶的色調是可想而知的:芪黃,棗紅,湯色淺褐。香氣也不一般,芪香和棗香默契得相當高妙。 黨參紅棗茶
原料:紅棗,性味甘、溫。
功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治胃虛少吃,脾弱便溏,氣血津液不足,營衛不和,心悸怔忡,婦人臟躁。《珍珠囊》說它有「溫胃」作用。《日華子本草》用以「潤心肺,止嗽,補五臟,治虛勞損,除腸胃癖氣」。
做法:選用黨參15-30克,大棗5-10枚,一起煎湯飲用。也可以加入陳皮2-3克以調胃氣。
功用:可以治療病後脾虛,食慾不振,四肢肌肉乏力,貧血,心悸等症。
因人而異冬季進補勿盲目
調理虛弱病症體質,增強體力,活血,抵抗寒冷,這是冬令進補的原因。但每個人本身的體質並不一樣,而且現代人營養豐富,所以並非每個人都需要進補,進補的方式也應該根據各人的情況不一樣而有所調整。如果你平時容易口乾舌燥、便秘、口臭,或者你是高血壓的患者,那麼進補性熱的食物如同火上澆油,應該適可而止。一些辛辣的食物如辣椒、洋蔥等會刺激腸胃,脾胃功能弱的人、皮膚過敏者也要量力而行。如果吃完補品後伴隨感冒、發熱及腹瀉等情形,要停止各類補品的攝入,以免加重病情。 龍眼枸杞紅棗茶
材料:龍眼肉50克,大棗50克,枸杞15克,冰糖少許,水1200毫升
做法
1、將紅棗洗凈去核和龍眼肉、枸杞一起放入濾網中,加水1200ML,稍稍浸泡讓材料吸水;
2、選擇果汁模式將之(紅棗、枸杞、龍眼)打碎;
3、此時放入冰糖,選擇開水模式煮開即成!
4、打開水龍頭,棗香撲鼻……
5、將食材用攪拌機打爛,可以更好的發揮食材的香味與功效!渣甚至無需去除攪拌一起喝!為了湯汁清透美觀過濾即可! 竹笙紅棗茶
材料:竹笙(也稱竹蓀)4條,蓮子 10粒,紅棗 8枚,冰糖 30g
做法:竹笙用水浸泡1小時,至完全發開後以流動水沖洗干凈,然後放入滾水中氽燙2分鍾,撈出,瀝去水分。蓮子剝去芯,與紅棗一起沖洗干凈。將氽燙後的竹笙、洗凈的蓮子和紅棗放入煮鍋中,加入800ml冷水,大火煮開後繼續煮20分鍾。放入冰糖,轉中火繼續煮20分鍾即可。 紅棗桂花茶
材料;紅棗6顆,桂花1茶匙,熱水250cc,枸杞1大匙,冰糖適量
做法:
1.將紅棗、枸杞洗凈備用。
2.用熱水煮開後,加入紅棗、枸杞、冰糖關火,大約燜3分鍾後再加入桂花即完成紅棗桂花茶 紅棗生薑茶
材料:大棗適量,紅糖少許,生薑少許
做法:紅棗七八顆,生薑三四片,開水若,洗凈後放保溫杯里充入開水,把蓋蓋嚴保存!一個小時後就可以飲用啦!喝時可以加入紅糖或者蜂蜜(註:加入蜂蜜時水一定要放到60度以下,要不蜂蜜的營養就是損失的,切記! 甘麥紅棗茶
材料:膳魔師養生壺1隻,紅棗35公克,甘草8公克,浮小麥25公克,熱開水1800㏄
做法:
1.取一容器,將所有紅棗、甘草及浮小麥放入,以冷水沖洗干凈後,取出、瀝干備用。
2.取『膳魔師養生壺』,將作法1的材料全部放入壺中,先倒入500cc的熱開水,燙3秒略微沖洗過葯材後,倒出所有的水。
3.再倒入1300cc的熱開水於壺中,浸泡5分鍾後即可。
製作小貼士
1、看有些介紹,說用電飯煲,或者鍋煮紅棗10多分鍾就可以,但是其實效果並不好,紅棗不夠爛,兌好的茶,紅棗大多浮在蜂蜜表面,混合不夠均勻。所以最好選擇高壓鍋,或者電飯煲多煮一點時間。
2、做過幾次,發現大紅棗比小紅棗做出來效果好,味道更香,肉多。
3、紅棗皮可以在加工紅棗泥的時候,用孔稍微大一點的漏勺濾掉口感更好,不過最好保留,因為紅棗皮補血效果好。
4、蜂蜜最好選擇百花蜜等比較一般的蜜,不要選擇味道重的冬蜜,雖然冬蜜更好,但是濃重的味道會蓋過紅棗味。
5、操作簡單,值得一試,自己動手紅棗味更香濃。
5、日常養生的茶有哪些可以即泡來喝的配方
養生茶配方大全
【枸杞茶】原料:枸杞10g、花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滋腎潤肺,補肝明目。
用途:肝腎陽虧,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消渴;遺精。 來源:傳統葯茶方。
【枸杞生地茶】原料:枸杞5g、生地3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滋肝補腎,養陰清熱。
用途:肝腎陰不足所致腰酸痛、口渴煩熱、盜汗、潮熱。
來源:傳統葯茶方。
【枸杞龍眼茶】原料:枸杞5g、龍眼肉3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糖飲用。
功能:滋腎補心,安神。
用途:陰血不足心悸、失眠、多夢。
來源:《攝生秘剖》。
【枸杞芍茶】原料:枸杞5g、白芍3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血柔肝。
用途:肝腎精血不足之慢性肝炎、肝硬化衄血;陰虛陽亢之頭暈目眩、心悸、不寐;更年期綜合症。
來源:傳統葯茶方。
【枸杞龍茶】原料:枸杞5g、龍膽草2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補肝養血,清熱除濕。
用途:急性傳染性肝炎;轉氨酶高。
來源:傳統葯茶方。
【枸杞五味茶】原料:枸杞5g、五味子3g、龍膽草3g、虎杖3g、綠茶5g、冰糖10g。
用法:用前幾味葯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滋陰養肝,解毒除濕;降轉氨酶。
用途:急性傳染性肝炎;肝功失常轉氨酶偏高。
來源:傳統葯茶方。
【生地茶】原料:生地10g、綠茶3g。
用法:用生地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滋陰養血,降血糖,升血壓,利尿,抗菌,保肝。
用途:陰虛發熱、盜汗、口煩渴;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枯便秘;風濕性關節炎;傳染性肝炎;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等皮膚病。
來源:傳統葯茶方。
【地麥茶】原料:生地5g、麥冬3g、天冬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生津。
用途:熱病後傷津,口煩渴、汗出;消渴。
來源:傳統葯茶方。
【地蒼茶】原料:生地5g、蒼術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燥濕養陰,斂脾精。
用途:慢性腎炎腎病已久,腎陰虛而濕邪阻滯不化,出現陰虛挾濕的症狀,腰膝酸軟、口渴咽干、盜汗、潮熱、苔黃厚膩、水腫、蛋白尿;慢性濕疹。
【生地英茶】原料:生地5g、蒲公英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涼血解毒,散結除痹。
用途: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紅腫熱痛;癰瘡腫毒。
來源:傳統葯茶方。
【生地豆卷茶】原料:生地5g、豆卷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通達宣利,養陰解表。
用途:濕熱入營血而致身熱、發紅疹、煩燥不安;乳癰初起;胃熱煩渴。 來源:傳統葯茶方。
【生地豆卷茶】原料:生地5g、豆卷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通達宣利,養陰解表。
用途:濕熱入營血而致身熱、發紅疹、煩燥不安;乳癰初起;胃熱煩渴。 來源:傳統葯茶方。
【當歸茶】原料:當歸10g、紅茶3g。
用法:用當歸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可加糖。
功能: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
用途: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虛頭暈目眩、心悸、疲倦;冠心病心絞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血虛便秘;跌打損傷;高血壓病;慢性盆腔炎。 來源:傳統葯茶方。
【歸芪棗茶】原料:當歸5g、黃芪5g、大棗3枚、花茶3g。
用法:用前幾味葯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血補氣。
用途:氣血虛弱,神倦、疲乏、咽干;月經不調、經量少;產後氣血虧損;病久不愈氣血枯竭;免疫功能低下;再障貧血;氣虛低熱。
來源:傳統葯茶方。
【當歸芍茶】原料:當歸5g、白芍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血平肝。
用途:肝硬化血虛有瘀者;痛經;濕熱瘀阻之痢疾。
來源:傳統葯茶方。
【歸蘇茶】原料:當歸5g、蘇子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和血,降氣,消痰。
用途:老年咳喘;慢性支氣管炎。
來源:傳統葯茶方。
【當歸羌茶】原料:當歸5g、羌活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通血脈,散寒滯。
用途:冠心病因風寒誘發而加劇心胸悶痛、上肢酸痛。
來源:傳統葯茶方。
【當歸川楝茶】原料:當歸5g、川楝子2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肝活血,調氣止痛。
用途:氣滯血瘀少腹痛、筋脈拘攣;慢性腸炎。
來源:傳統葯茶方。
【當歸柏仁茶】原料:當歸5g、柏子仁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血潤燥。
用途:老年便秘;血虛之閉經。
來源:傳統葯茶方。
【當歸芷茶】原料:當歸5g、白芷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活血養血,化濕解毒。
用途:氣血虛寒之潰瘍病、瘡瘍腫毒、癌腫。
來源:傳統葯茶方。
【何首烏茶】原料:何首烏5g、紅茶3g。
用法:用200ml水煎煮何首烏至水沸後5~10分鍾,沖泡紅茶飲用。沖飲至味淡。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補肝益腎,養血祛風;降血脂,抗菌。
用途:肝腎陰虧,發須早白、頭暈、遺精、腰膝酸軟;慢性肝炎;癰腫;瘰癧;痔瘡。
來源:傳統葯茶方。
【何風茶】原料:何首烏5g、防風3g、薄荷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薄荷、綠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補血,祛風,除濕,解毒。
用途:遍身瘡腫癢痛。
來源:《外科精要》。
【首烏芍茶】原料:何首烏5g、白芍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可不用茶。
功能:益肝腎,養心血。
用途:肝腎不足,心血虧損,虛煩不眠、心悸不寧、頭暈耳鳴;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屬肝腎陰虛者。
來源:傳統葯茶方。
【白芍茶】原料:白芍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抗菌。
用途:胸脅疼痛;陰虛發熱;月經不調;瀉痢腹痛;崩漏。
來源:傳統葯茶方。
【芍薑茶】原料:白芍5g、乾薑3g、紅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經止痛。
用途:痛經;寒性胃腹疼痛。
來源:傳統葯茶方。
【白芍梅茶】原料:白芍5g、烏梅2枚、木瓜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斂肝養胃。
用途:胃陰不足,納差、無食慾、口渴、舌紅少苔;萎縮性胃炎;慢性瀉痢;妊娠嘔吐日久傷津;甲亢。
來源:傳統葯茶方。
【白芍薇茶】原料:白芍5g、白薇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陰血,清肝熱。
用途:高血壓;陰虛血熱之血尿、崩漏、經期發熱、蛋白尿。
來源:傳統葯茶方。
【白芍鉤藤茶】原料:白芍5g、鉤藤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柔肝清熱,平肝熄風。
用途:肝陽偏亢之眩暈、高血壓、目赤。
來源:傳統葯茶方。
【五味子茶】原料:五味子5g、綠茶3g。
用法:用五味子的煎煮液2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
用途:肺虛喘咳、口乾、自汗盜汗;夢遺滑精;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急性腸道感染;神經衰弱。
來源:傳統葯茶方。
【生脈茶】原料:五味子5g、人參3g、麥冬3g、花茶3g、冰糖10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用途:熱傷元氣,肢體倦怠、氣短懶言、口乾作渴、汗出不止。
來源:《千金方》。
【五味沙斛茶】原料:五味子5g、沙參3g、石斛3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胃益津。
用途:久痢傷津或熱病後傷津。
來源:傳統葯茶方。
【山茱萸茶】原料:山茱萸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補肝腎,澀精氣,固虛脫;抗菌。
用途: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痿;遺精;遺尿。
來源:傳統葯茶方。
【天門冬茶】原料:天門冬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滋陰潤燥,清肺降火;抗菌,抗腫瘤。
用途: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肺癰;咽喉腫痛;消渴;便秘;乳房腫瘤。 來源:傳統葯茶方。
【三才茶】原料:天門冬5g、人參3g、生地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養陰益氣,潤肺止咳。
用途:肺氣虛陰咳嗽。
來源:《儒門事親》。
【天貝茶】原料:天門冬5g、川貝母3g、茯苓3g、阿膠3g、杏仁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五味葯的煎煮液400泡綠茶飲用。
功能:清肺祛痰。
用途:肺熱咳嗽咳血;吐血;肺癌;乳腺癌。
來源:《本事方》。
【天冬板藍茶】原料:天門冬5g、板藍根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清熱養陰,解毒。
用途:熱病發熱、口煩渴;咽喉腫痛;扁桃體炎;口舌生瘡。
來源:傳統葯茶方。
【麥門冬茶】原料:麥門冬5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抗菌,降血糖。
用途:肺燥乾咳、咯血;肺痿;肺癰;消渴;虛勞煩熱;熱病傷津,咽干口燥、便秘。
來源:傳統葯茶方。
【麥地茶】原料:麥門冬5g、生地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或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泡茶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養陰清熱。
用途:熱病煩渴、鼻出血;咽喉不利。
來源:《濟生方》。
【麥冬地骨茶】原料:麥門冬5g、地骨皮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養肺陰,清虛熱。
用途:骨蒸肺痿,四肢煩熱、不能食、口乾渴。
來源:《聖濟總錄》。
【麥冬夏茶】原料:麥門冬5g、半夏3g、人參3g、粳米3g、甘草3g、綠茶5g。
用法:用前五味葯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陰益氣,利咽喉。
用途:火逆上氣,咽喉不利、乾咳咯痰。
來源:《金匱要略》。
【沙參茶】原料:沙參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養陰清肺,祛痰止咳;強心,抗真菌,降血壓。
用途:肺熱燥咳;虛勞久咳;陰傷咽干喉痛。
來源:傳統葯茶方。
【沙麥茶】原料:沙參5g、麥冬3g、玉竹3g、冬桑葉2g、甘草3g、綠茶3g。 用法:用前四味葯的煎煮液400ml,泡甘草、綠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肺潤燥。
用途:燥傷肺衛陰虧,發熱咳嗽、口乾渴。
來源:傳統葯茶方。
【玉竹茶】原料:玉竹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養陰潤燥,除煩止渴。
用途:熱病傷陰,咳嗽煩渴、虛勞發熱、消谷易機、小便頻數,咽喉不利。 來源:傳統葯茶方。
【益胃茶】原料:玉竹5g、沙參3g、麥冬3g、生地3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益胃生津。
用途:熱病發汗後,當復其陰,以滋養耗傷之胃津;咽喉不利。
來源:《溫病條辨》。
【玉竹薄茶】原料:玉竹5g、薄荷3g、菊花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養陰,疏表,明目。
用途:外感熱病後目赤痛、視物昏花。
來源:《聖濟總錄》。
【石斛茶】原料:石斛5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益胃生津,清熱養陰。
用途:熱病傷津,口乾煩渴;病後虛熱。
來源:傳統葯茶方。
【石斛瓜蔞茶】原料:石斛5g、瓜蔞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生津潤肺,宣肺止咳。
用途:肺燥咳嗽咯干痰;慢支炎。
來源:傳統葯茶方。
【天花粉茶】原料:天花粉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生津止渴,降火潤燥,排膿消腫。
用途:熱病口渴;消渴;肺燥咳血;黃疸;癰疽腫毒。 來源:傳統葯茶方。
【玄參茶】原料:玄參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滋陰降火,除煩,解毒。
用途:熱病煩渴、便秘;自汗盜汗;咽喉腫痛;癰腫;皮膚炎症。 來源:傳統葯茶方。
【玄青茶】原料:玄參5g、大青葉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清熱涼血,養陰解毒。
用途:乳蛾腫痛;感冒發熱;腮腺炎。
來源:傳統葯茶方。
【蘆根茶】原料:蘆根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嘔。
用途:熱病煩渴;胃熱嘔吐泛酸;肺癰。
來源:傳統葯茶方。
【蘆麥茶】原料:蘆根5g、麥門冬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養陰清熱。
用途:霍亂吐瀉、口煩渴、小便黃;膀胱癌;咽喉不利。 來源:《千金方》。
6、紅棗茶的養生功效有哪些
紅棗茶有補氣養血、健脾益胃、抗癌、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強大的功效。
7、養生茶到底能不能喝 不同茶飲不同喝法
玫瑰花茶——更年期女性
玫瑰花茶是很多辦公室女性會泡起來喝的茶飲,專家認為,更年期女性是非常適合喝玫瑰花茶的,這是因為玫瑰花具有養顏美容、疏肝理氣的效果,對於緩解更年期綜合症有不錯的療效。
做法:玫瑰花(干)適量,用開水沖泡即可飲用。
禁忌人群:玫瑰花帶有一定的活血功效,經期量大的女性以及懷孕的女性不宜常喝。
枸杞茶——上班族
比起玫瑰花茶,枸杞茶是更多上班族愛喝的養生茶,枸杞茶能養肝明目,對於經常面對電子產品的人們有不錯的養生效果,長期加班熬夜的人也非常適合喝枸杞茶。
做法:枸杞適量,用開水沖泡,蓋上杯蓋燜3-5分鍾即可飲用。
禁忌人群:雖然枸杞是常見的滋補品,但是消化不良、糖尿病患者以及脾胃虛寒、感冒發燒的人都不宜喝枸杞茶。
桂圓紅棗茶——胃寒的人
桂圓紅棗茶是女性養生茶中出鏡率較高的,這是由於桂圓與紅棗相配著吃有紅潤氣色的效果,所以女孩子們都偏愛這款茶飲。另外,胃寒的人也可以通過喝桂圓紅棗茶來養生保健。
做法:桂圓取肉,紅棗去核以後與清水一起煮開即可。
禁忌人群:中醫認為桂圓偏熱,經過熬煮會更加上火,所以火氣大的人不宜常喝,咳嗽、感冒的人群也要少喝。
人參茶——中老年人
人參茶是大補元氣的茶飲,非常適合體虛的中老年人飲用,所以很多子女都會在家裡放一些人參片,以備老人們的不時之需。除了中老年人以外,氣血不足的朋友也可以通過飲用人參茶來補氣血。
做法:人參切片,飲用時用熱水沖泡幾分鍾即可。
8、紅棗的養生搭配有哪些
桂圓紅棗飲用料:紅棗、桂圓、枸百杞、紅糖、水
【做法】桂圓去殼洗凈,紅棗、枸杞洗凈備用,把桂圓、紅度棗放進養生壺加適量水煮15分鍾,然後加入枸杞、紅糖在煮五分鍾攪拌至紅糖融化,就完成了。此湯還能用於產後補血,以及經期婦女調經理痛知之用,想必大家都知道喝紅糖對人體有著非常多好處,純正紅糖味道清甜不膩,封條包裝方便取用。道
功效:養顏、補血
用料:生薑、紅棗、枸杞、紅糖、水
【做法】紅棗去殼洗凈切回片,生薑洗凈切片,枸杞洗凈,把生薑、紅棗、放進養生壺加適量水煮20分鍾,放枸杞、紅糖進去燒開後燜兩分鍾即可飲用。喝姜棗茶可以排除體內的寒氣,暖身驅寒答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功效:驅寒
9、養生,姜棗茶適合哪些人群喝
前言姜抄棗茶具有溫中散寒、止嘔、回陽通脈、補血正氣、燥濕消炎的功效。飲用後能促使血管擴張,全身有溫熱感,具有強心作用。還可以促進消化,增加腸蠕動,保護胃粘膜,對胃潰瘍zd有明顯抑製作用。在陰冷的冬日,來上一杯熱乎乎的姜棗茶,可以促進末梢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涼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