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春季養生中葯

春季養生中葯

發布時間:2020-05-03 09:59:25

1、春季養生可以用的中葯材有哪些?

不同的體質用的葯材也會有差別,春天以養肝為主,可以適量採用養肝的食療方式,是葯三分毒,能不用盡量不用。

2、春季養生吃什麼中成葯

春天宜養肝,可用菊花、枸杞泡茶喝。還可每天服用一粒烏雞白鳳丸,至清明結束,有養血調肝的作用。

3、春天養生應請注意什麼,特別是對身體虛的人應吃些什麼中葯?

身體虛弱的剛好可以吃枸杞啊,而且枸杞確實就是中葯,百是國家認可的食用葯用產品。
中醫很早就有「枸杞養生」的說法,認為常吃枸杞能「堅度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所以,它常常被當作滋補調養和抗衰老的良葯。知

枸杞的性味甘平,中醫認為,它能夠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和養血、增強人們的免疫力。對於現代人來道說,枸杞最實用的功效就是抗疲勞和降低血壓。此外,枸杞能夠保肝、降血糖、軟化血管、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內對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療效。據臨床醫學驗證,枸杞還能治療容慢性腎衰竭。
我Q空間有枸杞的各種吃法,不妨看一下。

4、春季養生

春季養生一切從內到外調養
 春季養生可從飲食、生活起居、防病三方面著手。其飲食要以「平肝息風、滋養肝陰」為主,中葯可選用扶助正氣的補品,如山葯、大棗等;烹調食物則以清淡為宜,並應多食甜、少食酸,以補益脾胃之氣;此外,還應多吃新鮮蔬菜,如菠菜、萵苣、芹菜、蘿卜、白菜、蔥、姜等,以補充各種營養素,避免發生口腔炎、口角炎等春季常見的疾病;也應多吃可溫補陽氣的食物,如大蒜、韭菜等,以順應春夏養陽的原則。
春天的起居養生保健可從睡眠、穿著二方面著手:
1.睡眠:《黃帝內經》中雲:「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披發緩行,以使志生」,意指春天人們應當晚些入睡、早點起床,以順應自然界的生發之氣;起床後先別急著打理門面,宜穿著輕便的衣服先到戶外散散步,有達到意識、靈感生發不息的作用。
2.穿著:應以寬松舒展、柔軟保暖為主,並宜「下厚上薄」,有養陽又收陰之意。由於春季氣候多變,常出現乍暖乍涼的情形,加上風為春天之主氣,當天氣稍微轉涼、或起風時,要立即加穿衣服,以防病邪侵入人體。
此外,春天氣候由冷轉暖,當天氣開始轉暖時,許多的細菌、微生物、病毒等便隨之生長繁殖,繼而出現流行性感冒、結膜炎、肝炎、流行性腦炎、麻疹等傳染病的發生及流行。對於一般春季常見的感冒,其預防除了要多補充蛋白質、維生素 C及礦物質鋅之外,不外乎要多加休息、少出入公共場所、少吃油炸及辛辣的食物、並多喝開水。

5、春季養生適合喝哪些湯

1、參苓健脾補益湯
食材:黨參8.3g,雲苓19.2g,炒薏米3g,甘草2.4g,芸豆19.3g,白術15g,枸杞9.7g,瘦肉,雞肉,豬肚,蜜棗等。
方法:肉類洗干凈焯水後與其它材料及清水加入湯鍋中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煲約2小時,食用前加鹽調味。
功效:參苓健脾補益湯補氣健脾養顏,補腎護肝,抗疲勞,有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
2、雪梨滋陰潤肺湯
食材:雪梨乾28.3g,百合16.7g,沙參14.9g,玉竹8.5g,天冬10.7g,麥冬8.2g,250克瘦肉,生薑。
方法:肉類洗干凈焯水後與其它材料及清水加入湯鍋中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煲約2小時,食用前加鹽調味,亦可直接煲水當日常飲品飲用。
功效:滋陰清熱,潤肺止咳,常飲有助增強肺腑免疫能力。
3、天麻八珍湯
食材:天麻10.6g,黨參10g,白術9.5g,茯苓19.9,甘草3.2g,當歸7.4g,白芍10.7g,雞,魚頭,羊肉,生薑。
方法:肉類洗干凈焯水後,魚頭可先用油煎至金黃,與其它材料及清水加入湯鍋中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煲約2小時,食用前加鹽調味。
功效:天麻八珍湯補氣益血,調理身體。宜氣血兩虛的人士,外感人忌服。

4、薏仁豬腳湯
食材:薏仁30g,干凈豬腳一隻約半斤。
方法:薏仁碾碎,豬腳洗凈剁塊與薏仁一同放入砂鍋,加黃酒、姜及清水1500毫升,蓋好。先用猛火煮滾,除去湯面浮沫,再用文火煨約2小時;待豬蹄爛熟後,依次加入鹽、醬油、蔥、胡椒粉。
功效:健脾益胃、利濕、壯腰膝。
5、淮山薏米生魚湯
食材:生魚1條,淮山15克,薏米15克,陳皮一小塊,瘦肉100克,姜3片。
方法:洗凈宰好的生魚,斬成幾段。淮山和薏米洗凈,陳皮用清水泡軟,颳去白瓤。拍裂一小塊姜,熱鍋,用姜塊在鍋上擦一遍,放兩湯匙油,待油六成熱下魚,煎至微黃。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煎好的生魚和其它材料,武火煮沸,轉中小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品嘗。
功效:健脾去濕,養陰補虛,解春困的功效。
6、靈芝棗仁湯
食材:靈芝10克,酸棗仁30克,當歸6克,白芍12克,羊肉100克,生薑少許,大棗5個。
方法:把靈芝、酸棗仁、當歸、白芍等中葯葯材與羊肉一同置於砂鍋中,加清水隔水熬煮,大概三個小時後,要關火之前把搗爛的生薑加入一起在小煮一會兒,加鹽關火後就可以食用了。

6、春季養生吃什麼 12種春季養生食

1.香椿——含豐富鈣、維生素E、並含有香椿素,起到健脾開胃功效。

2.香菜——春吃香菜可散發寒氣。

3.香蔥——所含的蔥素具有殺菌作用,還能軟化血管。

4.香菇——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氨基酸、維生素。

7、中醫在春季如何養生親人們?

春季中醫養生保健知識
1、禦寒防風莫忽視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變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別容易損陽氣,春季養生保健別急著減衣服。稍受風寒,易發宿疾。
2、飲食調養是關鍵
春季養生保健的飲食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鵝肉、鴨肉、蘿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選用甘辛、性溫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膩、生冷、酸澀、粘硬和大辛大熱之品,防止助熱生火。
3、鍛煉運動很重要
春季養生保健運動鍛煉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於運動。動則養形,活則血流。有規律的活動,適當的運動,這是古往今來長壽的秘訣。不過「動」有主動、被動之分,為適應春季之生氣,當以主動運動,持之以恆為主要。
4、精神調養很有益
春季養生保健精神調養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靜以外,在神藏於內時還要學會及時調攝不良情緒,當處於緊張、激動、焦慮、抑鬱等狀態時,應盡快恢復心理平靜。
春季中醫飲食養生知識
早春 吃點蔥姜蒜
陰寒漸退,陽氣開始升發,乍暖乍寒。根據「春夏養陽」的理論,此時可適當吃些蔥、姜、蒜、韭菜、芥末,不僅能祛散陰寒,助春陽升發,而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此時宜少吃性寒食品。
仲春 多吃野菜
古人雲,春應在肝。肝亢可傷脾,影響脾胃運化。此時可適當進食大棗、蜂蜜、鍋巴之類滋補脾胃的食物,少吃過酸或油膩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這時正值各種既富含營養又有療疾作用的野菜繁茂榮盛之時,如薺菜、馬齒莧、魚腥草、蕨菜、竹筍、香椿等,應不失時機地擇食。
暮春 要吃得清淡
氣溫日漸升高,此時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類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變發瘡癰癤腫等疾病。

8、春季中醫養生:養身養心有四寶

春季是一個氣候多變的時節,在這個季節的養生也要掌握科學的方法。中醫認為,春季是養生最重要的季節,春季中醫養生重在八個方面,分別為『陰、陽、氣、腦、脾、胃、腎、熱』。

9、春季喝什麼中葯養生茶?

春季是一個美妙的季節,九源堂中葯茶一直是我的最佳選擇。用水直接沖飲就行。

與春季養生中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