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湯水

養生湯水

發布時間:2020-05-02 23:07:31

1、養生湯的做法

2、冬天喝什麼湯水夠滋潤

眼下季節適宜多喝具有滋潤肺腑的湯,尤其是女人,經常喝適應的湯,能養生、美容。下面介紹幾種煲湯的方法給你,希望對你有幫助:

蜜瓜螺頭雞湯

功用:在香港又被稱之為爵士湯,據說是邵逸夫爵士最喜歡吃的養生湯。湯燒出來的正色是奶白色,很濃很白,女人喝最好,具有美容,滋潤效果。

材料:蜜瓜半斤(注意,要挑白皮綠肉蜜瓜,生一點,不要太熟),新鮮海螺肉半斤(如果沒有新鮮的,乾的二兩就夠),老母雞一斤。

輔料:生薑一小片。

做法:最好用傳統的高深的瓦罐,如果沒有,高深的不銹鋼鍋也行。先將水燒開(水量超過材料一倍),薑片、螺肉、雞塊放入,大火燒半小時,然後中火兩小時,然後將切成小塊的蜜瓜放入,再中火半小時即可,此時的湯水約為最初水量的一半到五分之二。最後根據口味放鹽。

提示:新鮮海螺不容易清洗,外面有一層滑膩液體。用干生粉與螺肉拌勻,用水沖洗,就容易干凈。

乾的螺肉用溫水泡1小時,再洗凈待用;母雞切快,6塊。如果太肥的話,可去雞皮;但不去皮最好,有雞皮,湯香。
茶樹菇排骨湯

功用:消脂,清腸胃,有瘦身作用。

材料:茶樹菇50克(茶樹菇干,南貨店,大型超市均有售),切成小段,略沖洗即可(不要泡)。小排骨200克,切成小塊,去核紅棗10枚,蜜棗一枚,薑片一片。

做法:與上同,也是待鍋中水燒開,將所有材料放入開水,大火15分鍾,再中火30分鍾即可。

提示:不吃肉的,排骨不放也可,因為有菇,所以湯也相當鮮香。

冬瓜陳皮老鴨湯

功用:去暑,健脾。

材料:老鴨一隻,冬瓜兩斤,薏米20克,陳皮一片,薑片一片,蜜棗一枚。

做法:與上同,將水燒開,所有材料放進去,大火半小時,然後中火3小時即可,最後根據口味放鹽。

西瓜烏雞湯

功用:秋天天燥,人體內需要滋潤。這個湯也是比較滋潤的。特別對女人來講,一直喝到冬天,皮膚就會潤滑。而且,這個湯很好看,有一點紅色,有綠色,烏雞又是黑色的。

材料:新鮮西瓜(取整隻西瓜,瓜肉挖出,留少許紅色,將瓜皮切成小塊),烏雞一隻,切塊;蜜棗一枚,瘦肉200克。

輔料:生薑一小片。
做法:鍋與水量與上同。也是先將水燒開,將雞塊、薑片、瘦肉、蜜棗放入,大火半小時,中火一個半小時,這時,將切好的西瓜放入,再中火半小時即可。最後,根據口味放鹽。

沙參玉竹魚尾湯

功用:沙參玉竹都是潤肺的,這個湯對煙酒過多、睡眠不足的人特別有幫助。

材料:沙參與玉竹,均為中葯,中葯房裡有售。沙參玉竹均3到4克,南北杏(也是中葯,中葯房有售)5克,蜜棗一枚,花鰱魚尾一條(約750克),瘦肉200克,薑片一片。

做法:基本做法同上。就是先將魚尾洗凈,放入油鍋(少許油)兩邊煎到金黃色。水燒開,將所有東西放入開水中,大火燒半小時,然後中火一個半小時即可,最後根據口味放鹽。

3、手術後的滋補湯水

那要看是什麼樣的手術,如果是動內臟的就不應該給太油膩的,主要是水產和海鮮,其中可以方一些中葯,具體什麼中葯依手術而定。可以在網上很方便的查到。
在此祝你媽媽早日康復

4、喝湯養生 如何正確喝湯最養人

 一、吃飯時怎麼喝湯
1、吃飯前
常言道:「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葯方」,這話是有科學道理的。這是因為,從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猶如一條通道,是食物必經之路,吃飯前,先喝幾口湯,等於給這段消化道加點「潤滑劑」,使食物能順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
2、吃飯間
吃飯間,中途不時進點湯水也是有益的。因為這有助於食物的稀釋和攪拌,從而有益於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若飯前不喝湯,吃飯時也不進湯水,則飯後會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體液喪失過多而產生口渴,這時才喝水,反而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所以,有營養學家認為,養成飯前或吃飯時不斷進點湯水的習慣還可以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疾病的發生。同時也發現,那些常喝各種湯、牛奶和豆漿的人,消化道也最易保持健康狀態。
3、量的掌握
當然,飯前喝湯有益健康,並不是說喝得多就好,要因人而異,也要掌握進湯時間,一般中晚餐前以半碗湯為宜,而早餐前可適當多些,因一夜睡眠後,人體水分損失較多。進湯時間以飯前20分鍾左右為好,吃飯時也可緩慢少量進湯。總之,進湯以胃部舒適為度,飯前飯後切忌「狂飲」。
很多人以為,喝湯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殊不知,只有科學地喝湯,才能既吸收營養,又避免脂肪堆積。以下為常見的五個錯誤喝湯習慣。
二、五個錯誤的喝湯習慣要糾正
 1、要喝純湯
很多人認為燉排骨湯、雞湯,所有的營養都在湯內,所以就只喝湯,不吃肉。其實,這樣是不對的,不管是哪種湯,就算是熬煮很長時間,湯很濃郁,湯的蛋白質也只有約6%~,15%,85%以上的蛋白質營養仍是在肉的本身。所以僅喝湯不吃肉會有很大的損失。
2、用餐最後才喝湯
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是先用餐,後喝湯,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喝湯習慣。而西方的出餐順序一般是先喝湯,再用餐,這才是健康的喝湯習慣。因為先用餐的話,就可能是已經吃飽了,吃飽之後再喝湯,就容易導致營養過剩,造成肥胖,而且湯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先喝湯比最後喝湯,健康效果更佳,並且有助於減肥。
3、喝湯要喝滾燙的湯
人的口腔正常溫度在37攝氏度左右,而人體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能忍受的溫度,也只有60攝氏度左右,超過此溫度容易造成黏膜損傷,而且還應注意的是,愛喝熱湯會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所以喝湯應該等湯稍涼再喝,這樣可以保證身體不受到疾病的威脅。
4、喝湯速度快
如果喝湯速度很快,等意識到吃飽的時候,說不定已經吃過量了,這樣容易導致肥胖。喝湯應該慢慢品味,不但可以充分享受湯的味道,也給食物的消化吸收留有充裕的時間,並且提前產生飽腹感,不容易發胖。需要減肥的美女要注意了,一定要切記這個錯誤的喝湯習慣,改掉它,說不定你的減肥效果會更佳。
5、每頓能喝好幾碗
喝湯也是有忌諱的,不能什麼湯都喝,也不能什麼湯都多喝。如果湯的種類是高熱量、高鹽份、高嘌呤,就不能多喝,尤其是患有痛風、腎臟病及高血壓的人,應避開喝這些湯。一般人吃飯時可緩慢少量喝湯,以胃部舒適為原則。
溫馨提醒,餐前喝湯可以讓一餐中的食量降低15%,有利於預防肥胖。如果想飯後喝湯也可以,但是之前不能吃太飽。但是,無論什麼時候喝湯,湯里一定要少油少鹽

5、怎樣煲湯可以讓湯水清澈見底

吃肉不如喝湯,煲湯、滾湯不如燉湯。廣東知人擅養生之道,四季都用湯水滋補調理,更知道湯裡面的大學問。幾種湯里,道「隔水」的燉湯品質最高。製作一份燉湯大都需要幾個小時,原理是通過版燉盅外的高溫和蒸氣,間接使燉盅內的溫度升至沸點,原料的精華全部逼權入湯中。燉再久的時間,湯色依然清澈,味道異常甘甜,全無老火湯的混沌之感。

6、養生湯用什麼材料最好

所謂養生湯,顧名思義就是具有食療、養生效果的湯品。養生湯屬於中醫食療中最經常用到的方法,簡單而且非常有效。用通俗的話說,養生湯就是根據傳統中醫原理,使用食材搭配、葯食同源等方法,用某種、幾種食材加工製作出來的一種有營養的湯。從功效上說,養生湯適合調養體質,養生保健。
常言道:「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常說秋冬是「進補」的大好時節,稱之為「補冬」。其實春天更應注意飲食調養,以保健康。中醫學認為:「人與天地相應」,意思是人體的生理機理應與四季氣候的變化密切相應。
如今有了電子燉盅,早上上班前放料燉湯,自動保溫,下班回家就可以喝了,燉起湯來似乎容易了很多。不過要做出一盅上好的燉湯,還要講究一些小秘訣,梁師傅向我們透露了一些燉湯秘訣:
燉湯雖然材料是全部放進盅里燉,但放置的時候有講究,先放肉墊底,再把葯材、配料放在上面來燉,湯水會更加清澈。盅外的水不要貪多,因為水太多,會在煮開時滲入盅內,沖淡湯味。
然後要掌握火候。電子燉盅可以不用看火,一勞永逸,猛火煲足3小時。但如果有時間看火,還是前半小時要用猛火,使盅內的水燉開,之後可以收為文e68a847a686964616f3133333768火,這樣同樣燉3小時,湯味更足。
湯料的處理一般很簡單,不過如果有水魚、水蛇一類帶比較濃腥味的肉類,燉之前就一定要沸水,再加入薑片辟味。
有些北方人煲湯認為要加香料,諸如蔥、蒜、花椒、雞精、味精、料酒之類。事實上,從廣東人煲湯的經驗來看,這些香料大可不必。如果需要,一片姜足矣。喝湯講究原汁原味,只要煲得時間合適,湯的鮮美味道自然會飄溢出來。
湯,是人們所吃的各種食物中最富營養、最易消化的品種之一。一般是指以水為傳熱介質,對各種烹飪原料經過煮、熬、燉、氽、蒸等加工工藝烹調而成的汁多的、有滋有味的飲品。不僅味道鮮美可口,且因為營養成分多半已溶於水中,故極易吸收。
烹飪屬於文化范疇,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文化的遺產。作為這一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湯,和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7、24個節氣寒露養生湯水有哪些

寒露養生湯水有雪耳木知瓜鯽魚湯、香菇冬瓜球湯、煲香菇冬瓜球湯、杏劍豬肺湯。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結束。斗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於每年公歷10月7日~9日交節。
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北方廣大地道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進入深秋,西北一些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南方也秋意漸濃。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內白露時更容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氣溫逐漸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而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

8、秋季養生湯水

一、茶樹菇燉排骨湯
功用:消脂,清腸胃,有瘦身作用。

材料:茶樹菇50克(茶樹菇干,南貨店,大型超市均有售),切成小段,略沖洗即可(不要泡)。小排骨200克,切成小塊,去核紅棗10枚(去核真的很重要,逢吃紅棗我都去掉核),蜜棗一枚,薑片一片。

做法:與上同,也是待鍋中水燒開,將所有材料放入開水,大火15分鍾,再中火30分鍾即可。

提示:不吃肉的,排骨不放也可,因為有菇,所以湯也相當鮮香。但是我自己一般都吃肉。

二-薏米水(會失眠的時候加百合)

功用:健脾、補肺、清熱、利濕,在日本聽說還有抗癌的作用

做法:用高壓鍋或者飯煲30分

這個薏米水我基本一年四季都要喝,好喝之餘真的很美容,不過,淘洗薏米的時候要注意,先用冷水輕輕淘洗,不要用力揉搓,再用冷水浸泡一會兒。泡米用的水要與米同煮,不能丟棄,這樣可以避免薏米中所含的營養物質在浸泡中受到損失。

三、秋天早餐最好不要喝牛奶,雖說自從發生三鹿事件後牛奶便宜了,但牛奶容易生痰、容易過敏,因此喝牛奶較不適合氣管、腸胃、皮膚差的人及潮濕氣候地區的人飲用。住廣東還要長痘痘的美女就更加要注意了了。

四、紅棗烏雞湯———紅棗自古以來是補血佳品,而烏雞更能益氣、滋陰,特別適合女性朋友,對於月經紊亂有一定療效,經常食用還能美容。尤其秋天來不能喝得太涼,每次喝這個湯我都特別好睡,膚色也會變得紅潤,不會那麼黃,當然不是喝一次就有效,一個星期我大概喝三天這種湯。

五、土茯苓瘦肉———清熱解毒健脾胃。土茯苓的味道比較重,所以在烹調時應用一些調味品來調解味道。

土茯苓功效:除濕,解毒,通利關節

熱氣的MM很適合啦,加豬尾骨是我們家通常做法:豬骨打碎,加水熬湯約2小時,去骨及浮油,剩下3大碗,入土茯苓,再煎熬至2碗,去渣。雖然很麻煩,但是為了漂亮,值得的!

9、有什麼湯水可以治失眠

中醫治療失眠要辯證論治的,你要單驗方俺告訴你一個,效果佳。炒棗仁30克,茯神12克,甘草6克。煮汁加蜂蜜服用有良好的效果。

10、潤燥的湯水有哪些?

綠豆老鴨湯:
清熱利濕,解毒。將老鴨剖開,去除內臟,將綠豆120克、土茯苓24克,用清水5碗,約煮4小時,調味即可。

蓮藕排骨湯:
解暑清熱、低熱、神疲。蓮藕洗凈,用刀背壓碎,切成小段,放入深鍋中,加入洗凈之排骨,用大火煮開後,再切小火煮至蓮藕松爛,調味可。

銀耳蓮子湯:
清熱滋補。銀耳15克,用水洗凈,浸炮冷水中一夜,除去雜物後放入鍋中加8分水,用大火煮沸後,加入冼凈除心之蓮子,用小火煮至銀耳熟透,加入冰糖即可。

鯇魚冬瓜湯:
祛風平肝,強體利水。將鯇魚半斤剖腹洗凈,去鱗和清除內臟,冬瓜連皮切成塊狀,起油將魚煎香,用適量清水加薑片,魚和冬瓜一起放入鍋內,煮約2小時調味即可。

蓮子福圓湯:
滋潤養顏、肋消化蓮子30克,龍眼肉30克,白木耳15克,冰糖酌量。將蓮子和龍眼肉分別洗凈,白木耳則用溫小泡6小時後洗凈,將所用料放進鍋內,加8碗水,先用猛火煮滾,再用小火燉約半小時,冷後放入冰箱,冷藏一段便可享用。

水鴨銀花湯:
補肌膚,祛瘡毒。將水鴨剖好洗凈,豬瘦肉120克連同銀花9克,生熟地黃各6克一起入鍋中,煮約4小時。加油鹽調味便成。

糯米綠豆粥:
調中益氣,清毒收口。先將糯米三兩,綠豆二兩洗凈,加水適量,煲兩小時粥成,加紅糖適量,食粥。

芹菜清疸湯:
清體內伏熱、肝膽濕熱致黃疸症及熱症等。芹菜半斤至一斤,洗凈切段,入進攪拌機攪汁,再過濾煮沸,每日早餐後飲此汁。

芹菜清伏熱湯:
夏天多發熱及小兒發痧症、發炎、周身瘡癤,多因天氣影響,肝、胃積熱,或血中伏熱。本湯可清熱治病。芹菜半斤,生薏仁五錢。先將生薏仁煲熱,加芹菜汁一齊再煮沸,可飲。

清腸胃熱湯:
清除肺熱引起之咽干口臭、口腔熱患、飛沫、口生瘡等,下通腸胃大便。體內伏熱、肝膽濕熱致黃疸症及熱症等。西洋菜一斤,紅蘿卜一條(約四兩)、蕃瀉葉八分。洗凈後一齊放入瓦煲,加清水二兩煮沸,略待紅蘿卜稔,湯成。不宜煲久,以防紅蘿卜中的Vc及Fe流失.

風火牙痛湯:
祛風清熱,滋陰潤燥,消腫止痛,尤其風火牙痛極有功效。瘦肉四兩、鹽少許調味。楊柳樹根三兩。中葯鋪買柳樹根,洗凈斬段,水五碗煲至將出味,加瘦肉片一起煲存一碗,飲湯。

清熱下火皮蛋粥:
清熱下火,通便潤腸。夜睡赤目,有眼屎,頭脹暈,天氣暑熱期尤甚。皮蛋一個,咸瘦肉.少許。皮蛋去殼切細塊瘦肉隔晚買好,放鹽腌制,待明早煲粥時齊煲,下少許熟油調味。

三葉清熱冒湯:
風熱性感冒、頭痛發熱、身重睏倦、大汗、便閉,此湯有效。鮮荷葉連梗一塊、桑葉三錢、蘇葉三錢、紅糖二兩。荷葉如無鮮品,中葯鋪有售以上三葉,洗凈加清水三碗,煲至一碗,後下紅糖調味。

熱咳潤肺湯:
清余熱,利殘痰。凡感冒咳、夏暑咳等過後,肺及氣管仍有少許痰涎難清,或稍飲食寒凍、煎炸食物即有感者,飲此湯能愈。買半肥瘦豬肉四兩原塊洗凈,加上杏仁三錢、蜜棗六粒、百合三錢,水五碗,煲兩小時湯成,食肉飲湯。

陰虛火量內熱湯:
清陰虛假火、治內熱上亢,目赤便閉、濕困瘡毒。半肥瘦豬肉半斤去豬皮切塊,加大生地四錢、土茯苓四錢、水六碗,煲兩小時湯成。

海帶清熱湯:
療暑熱生瘡、大便閉結面瘡粉刺、胃熱等。海帶(性寒,不能大量食用。)五錢至一兩,洗凈切段,綠豆一兩洗凈,加水一碗,煲至豆爛,後下紅糖一兩,攪勻可飲湯食豆、海帶。

解暑清熱湯:
解暑清熱,祛腸胃積熱,通大小便。(清潤降火但不寒涼,適合全家人飲用。)生魚一條洗凈整條,海帶五錢洗凈切段,加鹽調味,煲至將好後下葛菜(或通菜)半斤,再煮滾即湯成。

降壓清熱海帶湯:
有降血壓、降火氣、除煩躁、化痰清熱之效。海帶一兩洗凈切段,白蘿卜一條去皮切塊,海蜇皮一兩洗凈切絲,加鹽調味。放水四碗煲湯,煲兩小時至蘿卜軟稔即可飲食之。

兒童濕熱症湯水之一:
久熱不退、小兒濕熱、精神睏倦、不思飲食。冬瓜連皮半斤、粳米一兩、生薏仁五錢、水四至五碗煲至粥成,撈冬瓜去皮,攪勻調味即可食粥。

兒童濕熱症湯水之二:
清熱祛濕,退熱利便,化濕清熱,除痰通小便。鮮荷葉連梗一塊、馬蹄六粒、紅糖少許。如無鮮荷葉,到中葯鋪買連梗荷葉干品一兩代用。以上材料加水四碗煎湯,紅糖後下,代茶喝,慢慢退熱。(成人可不用糖)

兒童濕熱症湯水之三:
清熱利濕、解暑退燒、助食慾等作用。綠豆一兩洗凈,加入生薏仁五錢,煲水三至五碗,將好時下紅糖少許調味,代茶,每餐後飲。

兒童濕熱症湯水之四:
兒童發熱、暑熱等,消耗體力極多,故食品方面以補充維他命B、C為主。番茄一個切塊,土豆一個去皮切塊,芹菜洗凈切段,加谷麥芽、水三至五碗,煲一小時後加紅糖,再煲五分名,可飲食隨意。

銀花山楂湯:
辛涼透熱,生津止渴。先把銀花30克、山楂10克放砂鍋內,加適量水,放旺火上煮沸,3分鍾後,將葯液濾入小盤內,再將葯煎熬1次,再濾出葯液,將兩次葯液合並,加蜂蜜拌勻而成。隨時服用。

綠豆茶葉冰糖湯:
清熱解毒,治流行感冒和預防流行性感冒,並主治咽痛熱症咳嗽病。綠豆50克洗凈,搗碎,同綠茶5克、冰糖15克放入碗內,用開水沖沏,約20分鍾服。

綠豆馬齒莧湯:
清熱解毒,祛濕止痢。綠豆100克,馬齒莧100克,豬瘦肉100克,蒜仁4粒,油鹽酌量。將上葯洗凈,馬齒莧切段。放適量清水在煲內,先煮綠豆約15分名,再放入其他湯料,煮約1小時,至豬瘦肉軟熟,調味即可飲用。

飴糖蘿卜豆腐湯:
清熱宣肺,化痰降逆。將豆腐500克切小塊,加入麥芽糖60克,生蘿卜汁混和煮開,每日分2次服。

芹菜煲紅棗湯:
清火息風。 芹菜200-400克洗凈切碎,加紅棗50-100克煲湯,分3次飲。

夏日四大名補

冷血之番茄豆腐魚丸湯
功能:清潤生津
材料:魚肉、番茄、豆腐、發菜、蔥
製作:
A、番茄洗凈,切塊;
B、豆腐1切4塊,發菜洗凈、濾干水後切短;
C、蔥洗凈,剁成蔥花;
D、魚肉洗凈,瀝干水後剁爛,調好味加入發菜及適量水,攪至起膠,放入蔥花攪勻,做成魚丸;
E、將豆腐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旺火煮沸後,放入蕃茄,再煮沸後,放入魚丸煮熟,調味即可。
特別說明:用於中暑及因胃熱引起的熱病傷津、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口渴多飲等症。

追命之鹹蛋節瓜魚尾湯
功能:消暑
材料:節瓜半斤左右、咸魚2條,鯇魚尾半斤、姜1片
製作:
A、節瓜刮皮、洗凈、切塊;
B、魚尾洗凈抹乾水,放少許鹽腌15分鍾;
C、將鍋燒熱,下入一湯匙油,放下姜及鯇魚尾,煎至兩面微黃,蘸酒半湯匙;
D、鹹蛋洗凈,打開盛碗中,蛋黃開兩邊;
E、將材料一齊放入煲里(留鹹蛋白備用),加水適量,旺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至節瓜稔,下鹹蛋白拌勻即可。

無情之金銀花生地湯
功能:消炎解毒
材料:瘦豬肉1斤、金銀花15克、大生地20克、紫地丁15克
製作:
A、瘦肉洗凈原件,加上各種葯材、6碗水;
B、煲2小時湯成,加鹽調味即可。
特別說明:金銀花有中醫中葯之「抗生素」稱號,有消炎、解毒、排膿等功用。

鐵手之節瓜鯽魚湯
功能:健胃祛濕
材料:節瓜1斤,鯽魚1條
製作:
A、鯽魚去鱗及內臟、魚腮,洗凈;
B、起油鍋,將鯽魚煎至兩面微黃,鏟起;
C、節瓜颳去皮、洗凈切件;
D、將節瓜放入砂煲里,加清水適量,旺火煮沸後,加入鯽魚,用文火煲半小時,調味即可。
特別說明:用於暑熱體虛、神疲乏力、眩暈頭痛、口舌潰瘍、咽腫多痰等症。

夏日四大門客湯

夠甜之蓮藕排骨湯
功效:解暑清熱
主料:豬肋排、蓮藕
製作:
A、豬肋排和藕切塊,調味;
B、加高湯煲足6—7小時即可。
特別說明:蓮藕分塘藕和河藕,塘藕更爽口,更適合煲湯,河藕進水或用油炒後會發黑。

夠苦之涼瓜排骨湯
功效:清熱解暑、祛火強身
配料:涼瓜、豬肋排
製作:
A、將涼瓜洗凈,切成三角形小塊;
B、肋排切成塊,調味後加入高湯;
C、煲足6—7小時即可。
特別說明:涼瓜一定要新鮮,否則會破壞整罐湯的鮮美。

夠涼之老鴨豬肚湯
功效:潤肺養顏、解暑清熱
配料:老鴨1隻、豬肚1隻
製作:
A、老鴨洗凈,去內臟,切成塊;
B、豬肚洗凈,切成條狀,調味,加高湯;
C、煲足6—7小時即可。
口味特點:老鴨和豬肚的味道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特別說明:老鴨本身涼性

夠野之滋補野生菌王湯
功效:清熱消炎
主料:滑子菇、草菇、菌菇、高湯
製作:
A、菇類用水漂兩天兩夜;
B、將菇類放入高湯,加入胡椒、鹽、味精、雞精調味;
C、開火煲足6—7小時即可。
特別說明:買菇類時最好去超市買那種經過加工腌制的,這種菇類帶點鹹味,久燉不爛

與養生湯水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