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生保健行業是否可以在朋友圈廣告開放
朋友圈,一般指微信上的一個社交功能,於微信4.0版本百,2012年4月19日更新時上線,[1] 用戶可以通過朋友圈發表文字度和圖片,同時可通過其他軟體將文章或者音樂分享到朋友圈。
保健,意思:保護健康。亦指為保護和增進人體健版康、防治疾病,醫療機構所採取的綜合性措施。即養生,指合理選用養精神,權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保健方法,通過長期
2、本人想開家養生館,要怎麼做宣傳?
建議用以下幾種方式:
1、平面廣告:將自家的養生知理念,養生方法、獨特之處等以圖文的形式展現出來,媒體有大幅平面廣告、宣傳冊、小宣傳單等,然後明確標明營業模式和優惠政策,讓人能輕易了解你的服務內容,從而記住你的會所。
2、網路推廣:利用微信、本地生活網等網路平台,宣傳上述內容,然後定期發布有關養生的知識,吸引粉絲的關注,這類粉絲將是你的潛在客戶群。宣道傳廣告已經不再是以廣而告之為單一目的了,在信息交流發達的今天,面對鋪天的廣告需要更多的是互動,因為互動才能產生信奈,只有信奈才能產生價值。
3、客戶維護:如果一個客戶是有養生意識的人,那麼就一定要抓住版了,他不在你這里消費也會去其他地方消費,人心都是肉長的,以客觀的意識、專業的素養、細心的服務對待每一位顧客,你說他會走嗎?如果客戶以前沒有這種習慣,我們可以做適當的引導,切忌強硬推銷。
4,百度SEM推廣,當地人搜索相關關鍵詞就可以找到你的店面,以及具體位置權
3、我做的一個養生館飯店,麻煩你們幫我建議或提供幾個特色的廣告牌
建議面對不同的人群各設一個廣告,養生主題肯定不是兒童關注的,在年輕的人群中女人的市場大於男人,在中年人群中,還是女性更多一些,在老年人人群中男女就相當了。
年輕人中女性身體上的劣勢還不明顯,但是臉上多長痤瘡,而長痤瘡的原因是雌性激素分泌過少了,所以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做一個招牌廣告(建議不要太貴)。
中年女性身體還是健壯的,但是腦力會明顯下降,記憶力減退,精神不集中,而內且皮膚的彈性,透性,也是明顯不如從前了,但是這個年紀的女性已經有了一些資金,可以小資,所以針對這些特點做一個招牌廣告,容價格可以略高。
老年人嘛,最好是可以男女一起吃的食物,因為老人吃飯圖熱鬧,自己吃肯定覺得沒意思,還不如在家自己做飯,經濟又實惠。價格最好也不要太貴,因為這個時代的老人大多吃過苦,節儉風氣還是比較重的。
4、我做私人養生,怎樣在朋友圈做廣告
就在你朋友圈發你的養生的效果啊
5、問:我有很好且獨特的美容養生項目,可獨運營,請問在哪可以免費推廣?
你好,朋友 可以看百看這個【八秒神器】營銷軟體,不僅可以讓客戶8秒鍾找到你,讓你的產品八秒鍾在互聯網,朋友圈出現… 還可以把度熱門的新聞,朋友圈,公眾號里的文章…都可插入自己的廣告和聯系方式,還有圖回片,挺好用的!不管你做什麼項答目、都可以快速推廣!免費注冊 快去試一試吧!😊
6、如何開家美容養生館
開養生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從開始的養生投資策劃到經營管理,都必須要進行細心的分析,更要結合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優良的產品和技術,才能使所投資得以美滿的回報。
一、首先要進行市場調查
店鋪選址非常重要,必須地處商業區,住宅區,商圈等繁華路段,過往人口和常住人口數較多的地方,以保證有充足的客源。而當地人均消費層次與消費習慣是決定你美容養生館檔次的關鍵。還要看所選地址方園百米之內是否有其它同行業競爭者,以及他們的競爭優勢與營業狀況都是需要調查的。
二、資金投入
資金的預算是很必要的,不僅包括房租、押金,裝修與產品設備的費用, 員工薪金、水電,還有廣告策劃、流動資金的儲備都要統籌在內。
三、裝璜、計劃重點
要想開一個成功的美容養生館,裝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就需要我們給自己的養生館的檔次與色彩品味做一個定位。當然不同的顏色對應不同的風格,給顧客的第一感覺也是不同的。比如綠色會帶給人清新愉悅的心情,粉色會給人以溫馨甜蜜的幸福感,而金色則會給人以庸榮奢華的優越感。顏色與風格的選擇可根據自家店鋪的規模與價格、品位定位做出選擇。
其次,門面與招牌的設計也需要有特色,包括銷售產品櫃的設計都要與店內裝修風格保持一致。最後,就是室內空間的設計了。包括咨詢台與客位、美容區與養生部等區域的分布。
四、美容養生產品與儀器的選擇
這可是個大問題,現在市面上的美容養生產品用泛濫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而且質量良莠不齊,濫竽充數的大有人在。這也是近年來美容事故頻現的根本原因。而產品的質量與效果是一家美容養生館立足之根本!所以產品的選擇,為重中之重!
五、廣告推廣
開業前的廣告推廣異常重要,這是吸納顧客的最佳時期。當然廣告也分很多種類,比如門面廣告:包括彩圖、重點產品推介、喜訊、優惠的美容養生項目等;
還有路牌廣告(也就是指示路牌)、小單張廣告(宣傳本中心的資歷、產品特點、服務范圍、收費標准、附帶地點示意圖)、開業宣傳、演示活動宣傳等。
如果養生館的規模夠大,還可以考慮有線電視、報刊報道等外媒宣傳。
六、經營管理
以上四點如果全部准備就緒,那接下來的就是日常經營管理的范疇了。有員工就要有管理,千萬別以為自己的店鋪規模小就對員工疏於管理噢,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嘛!所以員工守則、考勤制度,薪金標准,獎罰制度,職位分配都要有嚴格的制定。養生館每天的工作安排、服務程序制定、每天工作記錄、顧客檔案制定、跟蹤服務記錄,還有員工深造培訓以及定期技術考核,一樣都不能少。
看起來似乎真的不是那麼簡單噢!如果你想要找到更簡捷的方法,不妨考慮一下加盟的開店模式。不知道是哪位聰明絕頂的大俠發明了連鎖加盟,整店輸出的經營模式。只要你手裡有前期創業的少量資金,其它一切都不是問題!都會有專業人員幫助你,從選址到裝修,從人員培訓到管理指導,你不僅可以使用已經打響的品牌,還可以坐享加盟企業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首先,要看此品牌是否具有多年實踐的經驗,因為專業所以當然更值得我們信懶。算起來,中國的美容行業發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發展史了,而美容養生理念的興起也經過了七、八年的發展歷程。在此行業打拚多年的品牌除了擁有專業、高效的技術團隊之外呢,更兼有優勝劣汰的品牌產品以及廣泛的知名度。所以找這樣一個成熟的行業引領者做強大後援,創業成功率自然很高!
其次,要看所選擇品牌的產品是否符合現代人的心理需求。如今科技的高速發展,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使生活在大都市的城裡人越來越崇尚綠色、健康,倡導回歸自然。而化學原料的產品正將逐步退出歷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則是以生物提取類、植物萃取類以及海洋生物類和基因類為原料的美容產品。其中植物萃取類產品又以其天然、環保、安全、長效、無刺激、易吸收等特點,倍受愛美愛健康以及環保人士的青睞。
第四,所選擇的品牌是否具有差異性。養生館,要在差異中求發展。很顯然,遍地開花的足浴、桑拿等等養生館,差異性不明顯,這樣的養生館,比拼的是豪華的裝修,場地的大小,結果往往是入不敷出,難以為繼。一個能賺錢的美容養生館,必須具備一定的科技含量,這個科技含量不是指擁有多少高科技設備,而是指擁有多少真正有益養生的養生知識以及一整套把養生館推向市場的科學方法。一個成功的養生館,既要能推廣,又要能防止復制。
第五,根據自己的資金狀況選擇投資項目的種類。如今美容養生不再是女人的專利,由於男人對美容養生的需求逐步提升,於是男士SPA養生館也應運而生。不過相對來講,男士SPA養生館驅於高端化,資金投入相對較大。而女士美容養生館則從小型,中型、大型到奢華高端型的會所,應有盡有。種類的選擇根據自身狀況而定。
第六,所選擇的品牌是否具有獨特的企業文化。這種養生館,是一種高端文化養生館,以文化養生知識來催化市場,以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前來美容養生的每一位顧客如沐春風!
想到就去做吧,美容養生行業是我國絕對的「朝陽產業」,蘊含巨大的發展潛力,只要選對了品牌用心經營,你一定會在塑造美麗中收獲自己的事業!
7、如何用word製作,養生館宣傳單頁 什麼邊框啊 小圖案啊
做成什麼樣子,就看自己的了。
1.圖形繪制:你可以用「繪圖工具copy」(視圖——工具欄——繪圖)進行自己想要的圖形繪制
2.插入表格:表格——插入——表格,輸入你想要的表格行數和列數
3.插入圖百片:插入——圖片——來自文件,插入養生館的圖片
4.最後可以進行細微的修改,比如度說可以在圖片的周圍畫一些簡單的,但是不同顏色的線條。
5.文字編輯:可以建立一些文本框(插入—問—文本框——行排/豎排)進行文字編輯
把文字放在不同的文職,做出來的宣傳單頁可以更好看。答。。
8、誰包裝了這些專家 是養生節目還是保健品廣告
保健品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尤其是老年人,總是對其寄予很高的厚望,但最終往往以失望告終。這裡面,既有某些商家不負責任誇大宣傳等原因,也有部分是老百姓不能客觀認識的結果。
近日,健康時報進行了中國網民整體保健狀況調查,調查著重於人們的保健意識狀況、對保健產品的認知狀況、對保健信息傳播渠道的認知度等方面。
調查顧問:中國保健協會副會長 吳大真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流行病學教授 黃建始
調查人數:42718人
調查時間:1個月調查結果分析:五成人選擇
錯誤的綠色標志
保健食品種類很多,對於保健食品的安全性的辨別就顯得非常重要。學會看保健食品圖形標志是一個最起碼的常識。
調查結果顯示,有25.84%的人選擇藍色標志,而有48.78%的人選擇了綠色標志。當被問到目前保健食品由哪個國家機構審批的問題時,有近七成的網民能夠做出正確回答,不知道和做出錯誤選擇的網民占總數的31.34%。
專家講解:只有25.84%的人選擇藍色標志,說明大家對合格保健食品的鑒別能力不高。凡聲稱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須經相關部門審查確認、審批,對審查合格的保健食品發給《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外包裝上有國家保健食品標志--業內稱「淡藍色牛頭標志」,這是確定一個保健食品是否合格安全的最基本條件。
此外,我們還要看成分標簽和說明書。有些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因為偽造藍色小標屬於違法行為,就製造一個其他顏色的標識,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綠色,利用了人們追求綠色、健康的心理。48.78%的人選擇了綠色標志就是被這樣的心理所左右了。
八成人錯誤認為保健品有副作用
八成以上的消費者認為保健品有副作用,其中16.83%的消費者認為絕大部分保健品都有副作用,60.5%的消費者認為部分保健品有副作用。有15.89%的消費者覺得保健品沒什麼副作用。6.36%的消費者則表示自己不太清楚。
專家講解:說保健食品有副作用這完全是錯誤的,只有葯物會出現一些副作用,而這些副作用還是在體質限制或者是錯誤用葯的前提下產生的。保健食品首先是一種食品,不存在副作用一說。作為食品,第一就是安全,第二才是具備一些輔助的功效。可以這樣說,只要是國家批准生產的正規保健食品,在正常的情況下食用,是不會出現副作用的,多數的消費者還是多慮了。
大多數消費者支持國產保健品
網友對保健產品的選擇呈現出明顯的傾向性,有47.72%的網民推崇國內品牌,10.07%的網民用國外品牌,兩者都用的人群比例為30.83%,11.38%的網民不用保健品。
專家講解:購買保健產品支持國貨的做法是正確的。
拿保健食品來說,國內的保健食品在購買前可以查閱得到相關批准文號,非常直觀。進口保健食品能取得正規進字型大小的產品並不多,很多通過非法的渠道進入,沒有保障。
保健食品熱度高於保健器械
目前市面上的保健產品主要有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器械等三種類型。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保健用品主要是保健日用品,例如保健牙膏、保健牙刷、保健內衣、保健枕等;而保健器械則是指具有預防、診斷、治療等作用的醫療器械,如血壓計、血糖儀、按摩器等。
67.65%的調查對象青睞保健食品,超過五成的調查對象對保健用品感興趣,保健器械受歡迎程度比例為34.36%。
專家講解:市場反映基本能體現客觀現實。目前,保健食品行業制度更加健全,審批更加嚴格,產品也更加安全可靠。但保健器械則有一些魚目混珠的情況發生,市場情況比較復雜。保健器械不歸於醫療器械,而又具有醫療器械的某些特徵,因此,具體的標准很難界定,不能像保健食品一樣有明確的指標進行量化評判。因此安全系數也略低一些,消費者能感受到這一點,因此對保健器械的認可度就低一些,制定保健器械的標準是相關監管部門下一步要做的重點。
保健品廣告 消費者喜電視厭廣播
保健品廣告可信度的高低與傳播方式有很大關系。通過電視媒介發布的保健產品廣告可信度最高,達到了35.24%;報紙雜志的可信度為14.49%;廣播可信度偏低,僅佔3.44%,調查中,32.35%的調查對象認為上述的媒介均不可信。
專家講解:老百姓喜歡看得見摸得著的效果,電視媒體在這方面佔有優勢,也很容易獲得認可。32.35%的調查對象認為上述的媒介均不可信是非常有趣的一個現象。
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我國保健品廣告的過多過濫狀況,另一方面也表明,要提高保健產品的可信度,除了選擇合適的傳播方式外,提高保健品產品的質量才是根本。
一成消費者能辨別虛假宣傳
消費者知道哪些是保健產品違法廣告嗎?有12.33%的調查對象表示清楚,20.21%的人完全不清楚,更多的人介於清楚與不清楚之間。
專家講解:辨別虛假宣傳是消費者保護自己不被欺騙的重要武器,有一些基本的違法廣告辨別准則:
一是未經衛生部審查批准,而以保健食品名義經營的;
二是保健食品的名稱、標簽、說明書未按照核准內容使用,有的違規宣傳療效,標簽或說明書上印著「緩沖……症狀」、「適用於……疾病」等字樣;有的則隨意宣傳功效,標榜能「滋陰壯陽、調理氣血」等;
三是索證不齊,部分經營單位未索取《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復印件和產品檢驗合格證。
此外,下列行為均屬違法表現:使用醫葯科研單位、醫生、患者的名義作證明;出現治癒率、有效率以及其他不科學的斷言和保證;出現有獎銷售、饋贈等違法促銷內容;違法發布治療腫瘤葯品的廣告等。其它調查結果:對於保健,68.11%的消費者認為「日常保健」是保證健康的最佳途徑,23.46%的消費者選擇「有病就治」,8.43%的消費者選擇「定期體檢」。
消費方面,59.46%的人每月花200元左右用於保健產品的開支。15.86%的消費者花200~500元,花500~1000元、1000元以上的消費者比例分別為5.44%、0.52%。
保健知識積累方面,36.03%的消費者會通過定期看健康書報、網頁或節目來積累健康養生保健知識,49.18%的消費者偶爾關注,12.99%的消費者會在有健康需求時查詢相關信息,僅1.80%的消費者從來沒有注意過。
參加健康教育培訓積極性方面:49.36%的消費者表示只要有益,一定去,45.38%的消費者稍顯猶豫,5.26%的消費者認為保健教育沒必要。
市場認可方面:31.65%的消費者認為保健產品市場非常混亂,54.51%的消費者認為「稍有改善」,13.63%的消費者認為「大有改善」,0.21%的消費者認為「非常規范」。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保健品網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