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賀娟講飲食嗎?出過一本飲食與養生的書,可是上次請她講課怎麼不來呢?
主講養生,有的時候依照情況而定啦,邀請講課要提前預約哦,詳細的資料在中華講師網上面有,還有其他的老師
2、哪裡有賀娟的《飲食與養生》視頻下載?
]你好,來你進這個看看源是你需知要的內容不是道
http://video.網路.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BA%D8%BE%EA%B5%C4%A1%B6%D2%FB%CA%B3%BA%CD%D1%F8%C9%FA%A1%B7%CA%D3%C6%B5%CF%C2%D4%D8
3、關於養生方面較好較實用的書
如果你比較傳統,可以看《黃帝內經》和《子午養生術》,有一本外國的書《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一位外國作家寫的,書中總結了世界五大長壽區中長壽老人的共同copy的特點,和一些長壽的方法。
其實,長壽的關鍵因素就是5個因素:遺傳基因,醫療條件,性格氣質,環境因素(),飲食和生活習慣。其中遺傳因素是我們無能為力的,我們所能控制就是後面的四個因素,而能從書本上獲得幫助的也只是有「性格因素」和「飲食和生活習慣」這兩個因素,你可以多看一zd些這方面的書。
道教和佛教的書稍微涉略一些,會使你更空闊一些,這就是養生的一部分。
4、為什麼說過食甘味的食物容易掉頭發
雖然大家都知道飲食應該五味調和,做到營養均衡。但實際生活中,人們都有自己喜愛的口味。本書作者賀娟將向你介紹飲食與健康、疾病、養生的話題,幫助你了解飲食在何種情況下會引起疾病,我們怎樣吃飯才能完成從吃得好變為吃得健康。
甘味雖然為百味之王,對人體的補益長養最強,但食之亦當有度,過食甘味,亦會損傷人體,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
厭食
如果食物過甜,或攝入甜食過多,往往會出現厭食,還會有脘腹脹滿、 肥胖、 舌苔厚膩等症狀。這是由於甘味性緩,過量的甘味會導致脾胃之氣壅滯不行,食物不能運化的徵象,也就是《內經》所說的「 味過於甘,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消渴
過食甘味,或者飲食營養攝入過多,所導致最嚴重的病症是脾癉,「癉」是熱的意思,即脾熱,認為過食甘美之品,壅滯脾氣,使脾氣日久郁而化熱。這種脾熱,最早是灼傷胃陰出現易飢多食,身體消瘦,繼而波及肺陰、腎陰,出現口渴、多飲、多尿的三多症。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糖尿病。現在糖尿病在我國的發病率極高, 1990 年發病率僅是3% ,2005年大中城市的糖尿病發病率已經超過10%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後,恣食肥美甘膩之品,是形成糖尿病高發病率的重要因素,而且這種疾病的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飲食攝入量過大,造成身體肥胖;同時,孩子出生後過早喂牛奶、 過早吃澱粉類食物也會增加患病概率。這就是甘味過多給人體造成的疾病。
肥胖
過食甘味,為人體提供的營養過度,難以通過正常代謝排泄時,就會變生痰濕留在體內,形成肥胖症。同時,這種痰濕沉積在肝臟,就會出現脂肪肝;附著在血管壁,就會出現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病甚至腦中風。
脫發
其實,過食甜味之品還可以導致另外一種不為人知的損傷——脫發。因為甘為土味,土盛則克水,脾旺則克腎,腎氣主骨,其華在發,《黃帝內經》有「過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所以吃甜過多有時會使頭發掉得很嚴重。 現在很多人有掉頭發的問題,這就要檢查一下,看看自己的甜食是不是吃多了。
雖然過飢過飽都可以導致疾病的發生,但《黃帝內經》更側重於飲食過飽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同時,從實際情況來看,因為吃不飽、營養缺乏而導致的病症確實不多見了,特別是在城鎮居民中,飲食所致疾病多數是過食所致,也就是說,疾病多數是撐出來。
哪些疾病與飲食過量有關
怠惰乏力
攝入食物過多,胃腸道消化食物就會耗費大量的氣血,人體其他組織反而會營養不良,很多人都有餐後容易睏倦的體驗,這是大腦血液供應不足的表現。所以,很多體形肥胖、飲食無度的人,不但沒有表現出營養充足的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的狀態,反而呈現出懶惰、倦怠、有氣無力的樣子。這是由於人體氣血長期聚集在胃腸道消化食物,人體其他部位的臟腑組織氣血供應反而不足。
明天請看:吃飯省一口,活到九十九
5、想邀請養生怪傑 魏偉老師講課,該聯系誰啊? 怎麼聯系啊?
給你推薦幾個另外的老師吧,他們抄講養生也是很有名的:張百其成 傅傑英 中里巴人 曲黎敏 孔令謙 趙宇寧 趙之心 盛紫玟 賀娟,有幾個我聽過他們的課,講的確實度好,詳細的資料在問一個叫中華講師網的上面有,都可以聯繫到的,還可以和老師本人或答者他們的助理直接溝通。
6、養生榜前十名的書是什麼?
只推薦3本書給你,受益終身。都是經久不衰的暢銷書。
1<養生有良方> 馬雲、張紀中、王菲、李亞鵬習練的實用養生術
作 者: 李一
出 版: 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書是作者李一道長根據中國道家秘傳的養生原理,結合中醫學原理編撰的健康養生書。作者精選道家養生功法中簡單易學的一部分內容,根據24個節氣的不同氣候特徵和12條正經的特點,提出全新的養生方案和獨特易學好用的調治方法。一、人體亞健康信號。二、道家秘傳四千多年的三大養生功法——樁功、導引術、靜功。三、根據二十四節氣不同特徵精心設計的養生方案。四、十二條正經中重要穴位的簡易按摩方法。五、利用食療、穴位按摩、葯浴等小偏方來養生救命的小竅門。
2 <黃帝內經>:飲食與養生 黃帝內經
作 者: 賀娟
出 版: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你知道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鹹味入腎嗎?你知道什麼是春季增辛減酸、溫熱為主,夏季減苦增辛、清淡為主,秋季減辛增酸、滋陰為主,冬季增苦減咸、補陽護陰嗎?你知道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濕熱質、痰濕質、淤血質、氣郁質、特稟質這九大體質該如何通過飲食進行調養嗎?你知道晨起一杯涼開水其實是個誤區嗎?本書將向你一一解答,告訴你飲食與養生的大道大法,指導你如何結合自身體質,辨清四季特點及食物的性味屬性,通過酸甜苦辣咸、溫熱寒涼進行自我調養,讓你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遠離慢性病!
3 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張悟本養生講壇)
作 者: 張悟本
出 版: 人民日報出版社
本書系在張悟本先生在大型系列養生講壇《大國醫道》電視欄目的30集專題講座內容基礎上,編纂而成,即將掀起一場新的中醫知識普及風暴和廚房革命!張悟本先生橫空出世,石破天驚……明確提出,糖尿病、高血壓病人,不必終生服葯!對於多種常見慢性病,張悟本先生從五行五臟角度進行辯證分析,講解通俗易懂,前因後果總結得非常清晰。以飲食調理方案為核心,不用吃葯,就可能輕輕鬆鬆根治幾十種常見慢性病及疑難雜症。讓讀者一看就明、一聽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讓您少去醫院或葯店,避免得大病,少花幾十萬,多活幾十年……不到九十九,誰都不許走! 「醫道,乃養生之道,生活指導。」這是他的至真本意!
(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