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秋天飲食養生

秋天飲食養生

發布時間:2020-05-02 12:27:26

1、秋天吃什麼養生

2、秋天如何養生?

3、適合秋天的食物

4、秋天養生有什麼常識

5、秋季飲食注意事項

1、不要食生薑

姜性熱,味辛辣,在秋天如果多食生薑,容易秋燥而導致咳嗽,從而傷神。秋天吃多了生薑最易傷肺上火,從而出現咳嗽、咽喉痛等不良反應,加重秋燥對身體的傷害,所以,秋天應該少吃生薑。但是,秋不食生薑也不是絕對合理的,我們需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來決定。

2、不能吃火鍋

秋天吃火鍋,應多搭配青菜、菇類一同涮食,不要過多地涮肉類。秋天也不宜多吃狗肉,狗肉熱量大,容易上火。特別要注意的是,在涮火鍋時千萬不要同時喝茶。茶葉中含有的鞣酸與肉類中的蛋白結合後會形成一種叫鞣酸蛋白質的物質,具有很強的收斂作用,容易導致便秘發生。

3、不能吃辣椒

秋季多吃辣椒會使人燥熱、上火。首先,過量食用辣椒對消化道有強烈刺激,嚴重的會使消化道出血,或者誘發胃潰瘍,還會造成大便乾燥。此外,過量食用辣椒易導致皮膚生成深部膿瘡,影響面部容貌。

所以,患有胃潰瘍、食道炎、痔瘡的人,以及陰虛火旺,經常便秘、長痤瘡的人要慎吃。

(5)秋天飲食養生擴展資料

秋季不同時候進補的原則

1、初秋:清補為上

建議適當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熱的食物或葯物,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後遺症」,並調理脾胃功能,為仲、晚秋乃至冬季進補奠定基礎。如潤肺生津的木耳、補而不滯的山葯、潤腸養發的芝麻、清心潤肺的百合等。

2、仲秋:和中為要

所謂「和」是指所食食品的性味不能大熱大寒、大辛大咸,相互之間應協調和諧。另外,飲食應走中庸之道,如飲食時間、飢飽、寒熱等要適當,飲食要定時,一日三餐不能忽早忽晚,飲食量不能忽多忽少。

3、晚秋:益氣散寒

晚秋是接近冬季的月份,可以說陣陣北風陣陣寒,因肺主氣,又為嬌臟,很容易受到外邪而致虛,故養生時應注意吃些益氣散寒的食品。在加強營養,增加食物熱量的同時,要注意少食性味寒涼的食品,並忌生冷。

6、秋天有哪些養生的方法

7、秋天養生的食物有哪些

秋季飲食調養應遵循「養陰防燥」的原則,飲食宜養陰,滋潤多汁,具體方案如下:
養肺為要
秋氣內應肺。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繫到壽命的長短。秋季氣候乾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養肺。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鱉肉、烏骨雞、豬肺、豆漿、飴糖、鴨蛋、蜂蜜、龜肉、橄欖。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此外還可適當食用一些葯膳,如:參麥團魚、蜂蜜蒸百合、橄欖酸梅湯等。
少辛增酸
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過多,會使肺氣更加旺盛,進而還會傷及肝氣,所以秋天飲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蔥、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礎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補肝氣,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櫻桃、柚子、檸檬、山楂、番茄、荸薺等。
宜多吃粥
初秋時節,天氣仍較熱,空氣潮濕,悶熱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難保人們不貪食過度,這些均會傷損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養胃,又可帶來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鴨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蘿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餅粳米粥等。
宜補充健身湯
秋季飲食以滋陰潤燥為原則,在此基礎上,每日中、晚餐喝些健身湯,一方面可以滲濕健脾、滋陰防燥,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補營養、強身健體。秋季常食的湯有:百合冬瓜湯、豬皮番茄湯、山楂排骨湯、鯉魚山楂湯、鰱魚頭湯,鱔魚湯、赤豆鯽魚湯、鴨架豆腐湯、枸杞葉豆腐湯、平菇豆腐湯、平菇雞蛋湯、冬菇紫菜湯等。
宜多吃魚
秋天是需要進補的季節,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進補導致肥胖,不妨吃點魚肉,魚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

與秋天飲食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