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醫學里,十二時辰和十二經絡相對應,那麼十二時辰中應該如何進行經絡養生?
古代中國人民,結合十二地支,創造出了十二時辰這一獨特的計時方式。
而古代醫學,則將人體經絡與十二時辰相互對應起來,對人體養生提出了建議。
那麼就讓我們來領略古人的智慧,了解十二時辰對應的經絡。
【時辰養生法】十二時辰對應的經絡
膽經子時(23:00-1:00):
此時膽經最旺,膽汁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前入睡,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凡在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腦筋清楚,精神和面紅潤。反之,子時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膽汁缺乏新陳代謝的氣而變濃結晶,形成結石,猶如海水變濃曬成鹽此中一部門人還會是以而「膽怯」膽經這時要上床困覺,利於骨髓造血。
肝經丑時(1:00-3:00):
此時肝經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撐持,廢舊的血液裁減,新穎的血液孕育發生,這類代謝都是在肝經最旺的丑時完成。攝生學認為:「人卧則血歸於肝」。若丑時未入睡的話,肝還在輸出能量,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所以丑時前未入睡者,臉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肝經最旺的丑時是肝臟修復的最佳時段。
肺經寅時(3:00-5:00):
此時肺經最旺,「肺朝百脈」,肝於丑時推陳出新,將新穎血液提供給肺,經由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早晨臉色紅潤,精神抖擻。寅時,有肺病的人反映尤為強烈。肺經呼吸運作最佳的時候,而此時脈搏最弱。
大腸經卯時(5:00-7:00):
此時大腸經最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將充足的新穎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步入興奮狀況,完成對食品中水分與營養的吸收,排出渣滓。這時起床,大腸蠕動旺盛,適合排瀉。
胃經辰時(7:00-9:00):
此時胃經最旺,在7:00過後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過盛,表現為嘴唇乾,重則豁嘴或生瘡。胃經胃最活躍,此時一定吃早餐,每一天這時敲胃經最佳,開始工作人體的發電系統。
脾經巳時(9:00-11:00):
此時脾經最旺,「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現為消化吸收好,血的質量好,嘴唇紅潤。唇白標志血氣不足,唇暗,唇紫標志寒入脾經。
2、怎麼根據十二時辰來養生?
子時:膽經當令
子時是指夜裡11點到次日凌晨1點,這個時候是膽經當令。「當令」就是當班的意思
。
子時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陽氣開始生發。《黃帝內經》里有一句話叫做「凡十一藏皆取於膽」。取決於膽的生發,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子時把睡眠養住了,對一天至關重要。
米修兔十二時辰養生寶把《黃帝內經》的十二時辰養生法,通過計時工具,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隨時提醒人們科學養生,從而讓每個人都懂得用《黃帝內經》養生,讓科學養生得以普及,這對改善人們體質,提高人們生存質量,無疑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亥子為水,子時是陰陽交匯之時,也是萬籟俱靜之時,這個時候最好是睡覺,而且要盡量的舒服,睡的時候宜屈膝卧,變換姿勢。環境宜靜,全神凝聚,不悲不喜,不念不妄。也就是說要全力的睡覺,不要想其他的事情。因為水是萬物滋生的源泉,陰陽交感之時是元氣始生之時,道家有雲:「一氣分陰陽」,而陰陽相合則又變生為元氣。如果這個時候還在用思不寧,勞作不息,就會干擾陰陽交合,使元氣生發受到干擾。子時又是膽經開令之時,此膽並非只是強調人體內的膽藏,《內經》曰:「凡十一藏皆取決於膽也。」凡五臟六腑皆以氣機通順為要,肝膽氣機通順自可對五臟六腑之氣機條達有力的支持,五臟六腑自可功能正常運行。所以順應膽經的主令會使人體的氣機條順,五臟六腑都受之裨益。膽又是決斷之官,為了生存,我們每天都會有很多的「謀慮」,為工作而謀,為前途而謀,為人際關系而謀,為生意而慮,為孩子而慮,為健康而慮,為情感的糾葛而慮。如果我們謀慮的事情能夠被「決斷」,並得以順利地貫徹執行,也就是心想事成,那自然會氣血通暢、肝膽條達了。但是,現實生活中的諸般事情難盡人意,多是壯志難酬、事與願違的,所以,我們會有很多謀慮積壓在肝而沒有讓膽去決斷執行,肝膽的通道便造成了阻塞。由於情志被壓抑,肝膽的消化功能、供血功能、解毒功能都受到嚴重影響,人體就會百病叢生。
丑時:肝經當令
丑時是指凌晨1點到3點,這個時候是肝經當令。這個時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則你的肝就養不起來。
在這個時候陽氣生發起來,而這個時候叫丑時,丑時是什麼樣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這個時候陽氣雖然生發起來,但你一定要有所
十二時辰養生法
收斂,有所控制,就是說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養好肝血,1點到3點要睡好。
寅時:肺經當令
寅時是指凌晨3點到5點,肺經當令。這個時間是人從靜變為動的開始,是轉化的過程,這就需要有一個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時候應該是3點到5點,這個時候恰恰是人體氣血由靜轉動的過程,它是通過深度睡眠來完成的。
心臟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鍛煉,有心臟病的人一定要晚點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張早上鍛煉。晚上是一片陰霾之氣,你可以活躍一下。而早晨是陽氣生發的時候,你就順其生發好了。
卯時:大腸經當令
卯時是指早晨5點到7點,這個時候是大腸經當令。這個時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門開了,五點醒是正常的。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來。這個時候代表地戶開,也就是肛門要開,所以要養成早上排便的習慣。排便不暢,應該憋一口氣,而不是攥拳。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足了才有大便。
辰時:胃經當令
辰時是指早晨7點到9點,這個時候是胃經當令。胃經是人體正面很長的一條經脈,胃疼是胃經的問題,其實膝蓋疼也是胃病,腳面疼也是屬於胃經病,這些地方都是胃經循行路線。
這時候吃早飯,就是要補充營養。這個時候是天地陽氣最旺的時候,所以說吃早飯是最容易消化的時候。早飯吃多了是不會發胖的。因為有脾經和胃經在運化,所以早飯一定要吃多、吃好。吃早飯就如同「春雨貴如油」一樣金貴。
巳時:脾經當令
巳時是指上午9點到11點,這個時候是脾經當令。脾是主運化的,早上吃的飯在這個時候開始運化。我們的胃就像一口鍋,吃了飯怎麼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裡的東西一點點消化掉。
脾是什麼呢?脾字的右邊是一個卑,就像古代的一個燒火的丫頭,在旁邊加點柴,扇點風什麼的。在五臟六腑里,脾就像個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們五臟六腑這個大宅門就都不舒服了,就會得所謂的富貴病,比如說糖尿病什麼的。如果人體出現消瘦、流口水、濕腫等問題,都屬於脾病。
午時:心經當令
午時是指中午11點到13點,這個時候是心經當令。子時和午時是天地氣機的轉換點,人體也要注重這種天地之氣的轉換點。
對於普通人來說,睡子午覺最為重要,夜裡11點睡覺和中午吃完飯以後睡覺,睡不著閉一會兒眼睛都有好處。因為天地之氣在這個時間段轉換,轉換的時候我們別攪動它,你沒那麼大的能量去干擾天地之氣,那麼怎麼辦呢?歇著,以不變應萬變。這個時候一定要睡一會兒,對身體有好處。
未時:小腸經當令
未時是指下午13點到15點,這個時候是小腸經當令。小腸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後的食物精華,然後把它分配給各個臟器。午飯要吃好,營養價值要豐富一些。
心和小腸相表裡。表就是陽,里就是陰。陽出了問題,陰也會出問題,反之同樣。心臟病在最初很可能會表現在小腸經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兩點多鍾就會胸悶心慌,可到醫院又查不出心臟有什麼問題。因為小腸屬於陽,是外邊。外邊敏感的地方出了問題,里邊的心臟肯定也會出現問題。
申時:膀胱經當令
申時是指下午15點到17點,這個時候是膀胱經當令。膀胱經從足後跟沿著後小腿、後脊柱正中間的兩旁,一直上到腦部,是一條大的經脈。
比如說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經的問題,而且是陽虛,是太陽經虛的相。後腦疼也是膀胱經的問題,而且記憶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經有關的,主要是陽氣上不來,上面的氣血不夠,所以會出現記憶力衰退的現象。如果這個時候特別犯困,就是陽虛的毛病。
酉時:腎經當令
酉時是指17點到19點,這個時候是腎經當令。腎主藏精。什麼是精?人的精,就像家裡的「錢」,什麼都可以買,什麼都可以變現。人體細胞組織哪裡出現問題,「精」就會變成它或幫助它。精是人體中最具有創造力的一個原始力量。當你需要什麼的時候,把精調出來就可以得到這個東西。比如你缺紅細胞,精就會變現出紅細胞。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元氣藏於腎,元氣是我們天生帶來的,也就是所謂「人活一口氣」。這個元氣藏在哪裡?它藏於腎。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齡階段都講究補腎,而身體自有一套系統,經脈要是不通暢的話,吃多少補品都沒用,補不進去,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腎精足的一個表現就是志向。比如:老人精不足就會志向不高遠,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遠。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腎精。
戌時:心包經當令
戌時是指晚上19點到21點,這個時候是心包經當令。心包是心臟外膜組織,主要是保護心肌正常工作的,此時陰氣正盛,陽氣將盡,喜樂出焉,人應在這時放鬆娛樂,古人在這時都是聊天休閑。
心是不受邪的,那麼誰來受邪呢?心包來受邪。很多人出現心臟的毛病都可以歸納為心包經的病。如果你心臟跳得特別厲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後毛病就沿著心包經一直走下去。中醫治病的原則就是從臟走到腑,所以當你懂得經脈就可以治療這類病。
心包經又主喜樂。所以人體在這個時候應該去有些娛樂。
亥時:三焦經當令
亥時是指晚上21點到23點,這個時候是三焦經當令。三焦指連綴五臟六腑的那個網膜狀的區域。三焦一定要通暢,不通則生病。
亥時的屬相是豬,豬吃飽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時我們就要休息了,讓身體和靈魂都沉浸在溫暖的黑暗中,讓生命和身體在休息中得以輪回。
五行調養
總體理論
一、治則:實則泄其子,虛則補其母;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
五行相生關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每個房間分四條經。
二、火:為心;配小腸;心與小腸互為表裡;木生火配肝;火生土配脾。
(一)養心調理健康處方
1.經穴處方:心經、心包經、膽經
心俞、膽俞、內關。
2.脊柱處方:C3、C4、T1_T5手法:彈撥、順壓、校正錯位錐體。
3.足道處方:
(1)基本反射區:腎、輸尿管、膀胱、尿道。
(2)症狀反射區:心、頸椎。
(3)關聯反射區:膽。
4.食療葯膳處方:芝麻醬炒紅豆銀杏茶、老玉米、燕麥。
5.按摩處方:按心包經、敲膽經。
6.運動處方:腹式呼吸法、312經絡鍛煉法、心臟舒張功、五步肢體操。
7.音樂處方:五行音樂:徵(火)。
8.耳穴處方:心、膽、大腦。
(二)養心調理手法→心血管系統調理
"火曰炎上",代表了溫熱、向上等性質,在人體為心。
適應症:睡眠調理、心理減壓、冠心病:心慌、失眠、多夢。
作用層次:脈;脈屬火。
五行手法:摩擦類手法:擦法、摩法、抹法、搓法、推法。
按法、壓法、點法。
具體方法
1.卯時(5:00至7:00)。見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齒300次,轉動兩肩,活動筋骨,先將兩手搓熱,擦鼻兩旁、熨摩兩目六七遍;再將兩耳揉卷五六遍;然後以兩手抱後腦,手心掩耳,用食指彈中指、擊腦後各24次。然後去室外打太極拳或練其他導引術。
2.辰時(7:00至9:00)。起床健身後,飲一杯白開水,用木梳梳發百餘遍,有醒腦明月的作用。洗臉漱口,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飽。飯後,徐徐行走百步,邊走邊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虛弱,輕微活動和按摩腹部可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
3.巳時(9:00至11:00)。此時或讀書、或理家,或種菜養花。疲倦時即閉目靜坐養神,或叩齒咽津數十口。不宜高聲與人長談,因為說話耗氣,老年人本來氣弱,所以須「寡言語以養氣」。
4、午時(11:00至13:00)。午餐應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軟,不要吃生冷堅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飽。食後用茶漱口,滌去滑膩,然後午休。
5.未時(13:00至15:00)。此時或午眠或練氣功,或邀友弈棋,或瀏覽時事(相當於現代人看報),或做家務。
6.申時(15:00至17:00)。此時或讀名人詩文,或練書法。或去田園綠地,或觀落霞。
7.酉時(17:00至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飲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熱水洗腳,有降火、活血、除濕之功效。晚漱口,滌去飲食之毒氣殘物,以利口齒。
8.戌時(19:00至21:00)。輕微活動後安眠。睡時宜右側,「睡如弓」。先睡心,後睡眠,即睡前什麼都不想,自然入睡。
9.亥子(21:00至1:00)。安睡以養元氣,環境宜靜,排除干擾。「睡不厭蹴,覺不厭舒」。即睡時可屈膝而卧,醒時宜伸腳舒體,使氣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種姿勢。
10.丑寅(1:00至5:00)。此時為精氣發生之時,人以精為寶,宜節制房事,但也不宜強制,60歲以後可20日或一個月一次。
3、請教十二時辰養生法
第一個時辰:子時(23:00——01:00)
子時膽經當令:子時一陽生,就是這個時辰人體的陽氣開始生發,人睡覺的時候不可超過晚上11點,子時一定要睡覺,經常熬夜會造成失眠的症狀!
第二個時辰:丑時(01:00——03:00)
丑時肝經當令:此時肝血生發,肝藏血,肝主筋!所謂筋,就是具有彈性的東西,人體的筋都與肝有關,如果筋的彈性沒有了,是由血出的問題,血供給筋,筋才付有彈性!丑時一定要熟睡,要不然就養不起肝血,不能達到血潤筋的目的!
第三個時辰:寅時(03:00——05:00)
寅時肺經當令:肺主氣,寅時肺的工作是分配氣血給其它臟器,心肝脾肺腎各需多少氣血都由肺來分配,這個時辰人要進入深度睡眠才可完成分配,也就是人睡得特死的時候,在這段時間中如果醒過來是最不好的。舉例說明:如果家中有心臟病的老人,要勸他(她)盡量不做早鍛煉,心臟功能不好的人,心的氣血分配不足的話,容易造成心梗,那是非常危險的!
第四個時辰:卯時(05:00——07:00)
卯時大腸經當令:卯時大腸開始排毒,這個時辰人要大便,一天當中此時是最順其自然的時候,人要大解不需要你去刻意去控制,它自然而然的就在這個時辰當中進行。還有一點肺與大腸相表裡,如果說大腸出了問題,也就是大解出了問題,要醫治從肺找原因!
第五個時辰:辰時(07:00——09:00)
辰時胃經當令:中上七點至點九點,胃開始活躍,從以上所講述的子時陽所開始開始生發一直到辰時,陽氣到達最旺的刻,要補充一些陰的東西,那就是食物,食物是主陰的,所以這個時辰當中人一定要吃東西,而且要吃好,要有豐富的營養,最重要的是吃早餐是不會發胖的!經常不吃早餐,會造成胃病,更嚴重導致胃癌。再補充一點,胃經的外現是臉部,舉個例子:通過觀察,一些經常喜歡吃冷飲的人,臉是好長痤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痘,人體內部是一個恆溫的環境,大量攝冷的食品,會慢慢造成胃寒,人體是具有自保功能的,會供成熱了,攻這個寒,這個熱供得越多,你會顯得更渴,就更原意去喝冷飲,胃還會再供出更多的熱量,這樣久而久之就形成胃燥為,最終把這個為會顯現在臉上,而形成痤瘡。所認好長痤瘡的朋友,不單只是關注臉部清潔,臉部手孔是不否被堵塞的問題,要從胃去找原因!
第六個時辰:巳時(09:00——11:00)
巳時脾經當令:脾主運化,脾和肺在中醫里同屬太陰,太陰就是分配,肺是分配全身的氣血,而脾是把胃消化後的食物所變成的氣血調出分配到人體的肉當中,脾想對於肺來說是一個前期而初步的工作。脾主一身之肌肉,脾出了問題,會造成肌肉鬆馳,全身無力。還有一個問題,脾在志為思,脾臟發達的人,頭腦會很靈活,關聯性會很強,不過一個人思考過度,會傷了脾臟,思傷脾。如果人身上出現了濕症,浮腫的病狀,皆屬脾的問題,從脾去治就可以了!
第七個時辰:午時(11:00——13:00)
午時心經當令:午時一陰生,這個時辰人體的陰氣開始生發,與子時陽氣生發相對。五臟心肝脾肺腎與五行金木水火土有著對應關系,心屬火、肝屬木、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午時要達到心腎相交,讓心火下去讓腎水上來便到達心腎相交的狀態,所謂心的神明為神,腎的神明為精,心腎相交的能力越強的人,這個人就顯得特有精神!那麼怎樣才能心腎相交呢?通過睡覺就可以實現,所以午時要小睡一會兒,通過心腎相交來養中精神,下午的工作學習都有幫助!
第八個時辰:未時(13:00——15:00)
未時小腸經當令:小腸主吸收,這個時辰小腸開始活躍,小腸把胃腐熟的食物的精華通過吸收之後分配各個臟器,所以中飯要吃多吃好,這個好就是營養和口味要相對較高才可以!還有一點心與小腸想表裡,一般在這個時辰,有些人會出現胸悶的狀況,可能是小腸出問題了,要注意對心的保護!
第九個時辰:申時(15:00——17:00)
申時膀胱經當令:膀胱經是從人的後腦一直到腳的一條經脈,這是一條可以上腦的經脈,申時是一天當中記憶力最好,工作效率最高的時候!腎與膀胱相表裡,在小便的時候是靠腎的力量將尿液從膀胱里輸送出去。最要的一點,膀胱經存儲津液,舉個例子:好多人有口唇乾燥的現象,那是唾沫分泌不中,唾沫的分泌跟腎有關,因腎屬水,腎水上不來就會出現口唇乾燥,而腎水又要靠陽氣帶動才可以上來,而陽氣又是通過膀胱經輸送的,所以老是出現口唇乾燥的水從膀胱經去治療就可以了!
第十個時辰:酉時(17:00——19:OO)
酉時腎精當令:腎主藏精,腎的神明為精,所謂精,就是相當於貨幣,什麼東西都可變現,精在人體里頗為重要,人體缺什麼,都由精去變現出來,精是支持人體活動的最基本的物質!腎是最具有創造性的器官,腎能造精,精能生物,如果腎氣大傷,也就是損了精,比如性生活過度,手淫過頻那都是損耗了精,常期無規律的大量的損耗腎精,容易衰老,對身體的危害是沒有窮盡的!如果有人在酉時發低燒,那就是腎精不足的表現!
第十一個時辰:戌時(19:00——21:00)
戌時心包經當令:心包經當令,陰氣正盛,陽氣將盡,喜樂出焉,也就是這個時候人應該去娛樂,去交流,這樣才能使人在這個時候感覺心情舒暢!
第十二個時辰:亥時(21:00——23:00)
亥時三焦經當令:所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上焦是主心肺;中焦是主脾胃;下焦是主肝腎,聯系兩兩器官東西就是稱三焦!最重要的一點,這個時辰是做愛的最佳時期,有了前一個時辰戌時的歡娛,現在這個時辰便對情侶夫妻之間做愛大有幫助的!
4、「十二時辰養生」和「四季養生」的啟示
希望您能把握養生的原則,百中醫的四季養生雖然產生於有四季變化的地方,但對四季沒有變化的地方依然適用度。中醫講求的即維護正氣,天時相應,比如春養肝,即春天萬物復甦,肝氣抒發,問此時應順應肝氣的升的趨勢,不要違反這種趨答勢,這樣就是順應就是養生就是護正。一天之內,早晨陽回氣初生,正午最強,下午漸衰,晚上陰氣逐漸增重,子時陰氣最盛,所以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中醫講求的即是天答時相應。
5、十二時辰所代表那些器官或臟腑如何養生?
時辰與器官 對照表
子時=晚上23-1點=膽
丑時=凌晨1-3點= 肝
寅時=凌晨3-5點= 肺
卯時=清晨5-7點= 大腸
辰時=早上7-9點= 胃
巳時=早上9-11點=脾
午時=中午11-13點=心
未時=下午13-15點=小腸
申時=下午15-17點=膀胱
酉時=傍晚17-19點=腎
戌時=入夜19-21點=心包
亥時=晚上21-23點=三焦
十二時辰養生歌
卯時過半快起身,如有大解不要忍。
辰時早飯吃不胖,早上散步真宜人。
巳時工作效率高,午時少吃精神好。
未時暑熱喝杯水,申時頭腦最敏銳。
酉時鍛練最補腎,戌時娛樂要開心。
亥時洗漱聽音樂,子時到了即上床。
丑寅夢中好休息,一覺睡到公雞鳴。
歌詞解說
卯時過半(6點)就要起床,此時是大腸排毒期,應上廁所大便。
辰時胃經值班,消化好,吃早餐不用怕長胖。飯後散步可以幫助消化,如果沒時間散步的話,至少要活動一下身體,伸個懶腰、手放頭上叩齒50次、到戶外跑步...都是養生時不能缺少的一環。
巳時工作效率高,適合寫文件、創作、或者其他需要專注的活動。
午時「少吃」就是午飯不可吃太多,不然下午就會昏昏欲睡。
末時為一天中最暑熱時辰,應該喝兩杯涼水。午飯後,血液里黏稠稠的,喝水尤為重要,可以稀釋血液。
申時頭腦靈活,應變能力高,適合商議和與人交談。
酉時腎經值班,腎為先天之本,適合鍛練、打掃家務、種花養草等等
戌時心包值班,心包是主喜樂的,人應該有些娛樂,可以在晚飯後看一會兒電視,跳一跳舞,千萬記得「要開心」。值得一提,晚飯的種類要豐富,但分量不可過多,七分飽為宜。
亥時要准備睡覺。洗個澡,看看書,聽聽音樂,准備入眠。
子時(晚上23點)應上床睡覺。晚上23點,天地陰陽對換,因此在這時候睡覺,最能夠滋陰、養陽、保持精神和體力,也容易入睡。此時脾胃已經休息了,吃下去的東西不能消化,容易肥胖。如果你不太餓的話,不建議有吃夜宵的習慣。
丑寅(凌晨1-5點)是人類深度睡眠期,要盡量避免熬夜。睡覺有利於肝、膽等器官排毒。
6、子午流注十二時辰養生圖解的內容簡介
《子午流注十二時辰養生圖解》主要講述了:子午流注是中醫聖賢發現的一種規律,即抄每日的12個時辰對應人體的12條經脈。12個時辰與人體12條經脈的關系,反映了人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人的生活習慣應該符合自然規律的觀百點。人的臟腑在12個時辰中的興衰更替,環環相扣,互補互濟、十分有序。
中醫醫理講「因天之序」,就是要因循身體這個「天」本身的運動順序.就是東南西北.就是春夏秋冬,就是生發、生長、收斂度、收藏。違背了這個順序,就要生病;順應這個順序。就健康長壽。
一天中的24小時分布,從半夜子時(23時)算起,分別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經脈為知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手道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由於時辰在變.因而不同的經脈在不同的時辰也有興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規律,對養生和用葯都有很大的益處。
7、十二時辰養生最佳答案是什麼?
十二時辰最佳養生法: 子時(23---1點):膽經當值,睡覺保護陽氣 丑時(1----3點):肝經當值,養肝如同養樹木 寅時(3---5點):肺經當值,號脈的最好時機 卯時(5---7點):大腸經當值,空腹喝水,排除毒素 辰時(7---9點):胃經當值,早餐營養要均衡 巳時(9---11點):脾經當值,工作學習的第一個黃金時間 午時(11---13點):心經當值,睡好午覺養陽氣 未時(13---15點):小腸經當值,保護血管多喝水 申時(15---17點):膀胱經當值,工作學習的第二個黃金時間 酉時(17---19點):腎經當值,預防腎病的最佳時間 戌時(19---21點):心包經當值,工作學習的第三個黃金時間 亥時(21---23點):三焦經當值,准備休息 子時:膽經當令 子時是指夜裡11點到次日凌晨1點,這個時候是膽經當令。「當令」就是當班的意思。 子時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陽氣開始生發。《黃帝內經》里有一句話叫做「凡十一藏皆取於膽」。取決於膽的生發,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子時把睡眠養住了,對一天至關重要。 亥子為水,子時是陰陽交匯之時,也是萬籟俱靜之時,這個時候最好是睡覺,而且要盡量的舒服,睡的時候宜屈膝卧,變換姿勢。環境宜靜,全神凝聚,不悲不喜,不念不妄。也就是說要全力的睡覺,不要想其他的事情。為什麼呢?因為水是萬物滋生的源泉,陰陽交感之時是元氣始生之時,道家有雲:「一氣分陰陽」,而陰陽相合則又變生為元氣。如果這個時候還在用思不寧,勞作不息,就會干擾陰陽交合,使元氣生發受到干擾。子時又是膽經開令之時,此膽並非只是強調人體內的膽藏,《內經》曰:「凡十一藏皆取決於膽也。」凡五臟六腑皆以氣機通順為要,肝膽氣機通順自可對五臟六腑之氣機條達有力的支持,五臟六腑自可功能正常運行。所以順應膽經的主令會使人體的氣機條順,五臟六腑都受之裨益。膽又是決斷之官為了生存,我們每天都會有很多的「謀慮」,為工作而謀,為前途而謀,為人際關系而謀,為生意而慮,為孩子而慮,為健康而慮,為情感的糾葛而慮。如果我們謀慮的事情能夠被「決斷」,並得以順利地貫徹執行,也就是心想事成,那自然會氣血通暢、肝膽條達了。但是,現實生活中的諸般事情難盡人意,多是壯志難酬、事與願違的,所以,我們會有很多謀慮積壓在肝而沒有讓膽去決斷執行,肝膽的通道便造成了阻塞。由於情志被壓抑,肝膽的消化功能、供血功能、解毒功能都受到嚴重影響,人體就會百病叢生。 丑時:肝經當令丑時是指凌晨1點到3點,這個時候是肝經當令。這個時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則你的肝就養不起來。 在這個時候陽氣生發起來,而這個時候叫丑時,丑時是什麼樣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這個時候陽氣雖然生發起來,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斂,有所控制,就是說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養好肝血,1點到3點要睡好。 寅時:肺經當令寅時是指凌晨3點到5點,肺經當令。這個時間是人從靜變為動的開始,是轉化的過程,這就需要有一個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時候應該是3點到5點,這個時候恰恰是人體氣血由靜轉動的過程,它是通過深度睡眠來完成的。 心臟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鍛煉,有心臟病的人一定要晚點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張早上鍛煉。晚上是一片陰霾之氣,你可以活躍一下。而早晨是陽氣生發的時候,你就順其生發好了。 卯時:大腸經當令卯時是指早晨5點到7點,這個時候是大腸經當令。這個時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門開了,五點醒是正常的。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來。這個時候代表地戶開,也就是肛門要開,所以要養成早上排便的習慣。排便不暢,應該憋一口氣,而不是攥拳。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足了才有大便。 辰時:胃經當令辰時是指早晨7點到9點,這個時候是胃經當令。胃經是人體正面很長的一條經脈,胃疼是胃經的問題,其實膝蓋疼也是胃病,腳面疼也是屬於胃經病,這些地方都是胃經循行路線。 這時候吃早飯,就是要補充營養。這個時候是天地陽氣最旺的時候,所以說吃早飯是最容易消化的時候。早飯吃多了是不會發胖的。因為有脾經和胃經在運化,所以早飯一定要吃多、吃好。吃早飯就如同「春雨貴如油」一樣金貴。 巳時:脾經當令巳時是指上午9點到11點,這個時候是脾經當令。脾是主運化的,早上吃的飯在這個時候開始運化。我們的胃就像一口鍋,吃了飯怎麼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裡的東西一點點消化掉。 脾是什麼呢?脾字的右邊是一個卑,就像古代的一個燒火的丫頭,在旁邊加點柴,扇點風什麼的。在五臟六腑里,脾就像個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們五臟六腑這個大宅門就都不舒服了,就會得所謂的富貴病,比如說糖尿病什麼的。如果人體出現消瘦、流口水、濕腫等問題,都屬於脾病。 午時:心經當令午時是指中午11點到13點,這個時候是心經當令。子時和午時是天地氣機的轉換點,人體也要注重這種天地之氣的轉換點。 對於普通人來說,睡子午覺最為重要,夜裡11點睡覺和中午吃完飯以後睡覺,睡不著閉一會兒眼睛都有好處。因為天地之氣在這個時間段轉換,轉換的時候我們別攪動它,你沒那麼大的能量去干擾天地之氣,那麼怎麼辦呢?歇著,以不變應萬變。這個時候一定要睡一會兒,對身體有好處。 未時:小腸經當令未時是指下午13點到15點,這個時候是小腸經當令。小腸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後的食物精華,然後把它分配給各個臟器。午飯要吃好,營養價值要豐富一些。 心和小腸相表裡。表就是陽,里就是陰。陽出了問題,陰也會出問題,反之同樣。心臟病在最初很可能會表現在小腸經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兩點多鍾就會胸悶心慌,可到醫院又查不出心臟有什麼問題。因為小腸屬於陽,是外邊。外邊敏感的地方出了問題,里邊的心臟肯定也會出現問題。 申時:膀胱經當令申時是指下午15點到17點,這個時候是膀胱經當令。膀胱經從足後跟沿著後小腿、後脊柱正中間的兩旁,一直上到腦部,是一條大的經脈。 比如說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經的問題,而且是陽虛,是太陽經虛的相。後腦疼也是膀胱經的問題,而且記憶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經有關的,主要是陽氣上不來,上面的氣血不夠,所以會出現記憶力衰退的現象。如果這個時候特別犯困,就是陽虛的毛病。 酉時:腎經當令酉時是指17點到19點,這個時候是腎經當令。腎主藏精。什麼是精?人的精,就像家裡的「錢」,什麼都可以買,什麼都可以變現。人體細胞組織哪裡出現問題,「精」就會變成它或幫助它。精是人體中最具有創造力的一個原始力量。當你需要什麼的時候,把精調出來就可以得到這個東西。比如你缺紅細胞,精就會變現出紅細胞。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元氣藏於腎,元氣是我們天生帶來的,也就是所謂「人活一口氣」。這個元氣藏在哪裡?它藏於腎。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齡階段都講究補腎,而身體自有一套系統,經脈要是不通暢的話,吃多少補品都沒用,補不進去,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腎精足的一個表現就是志向。比如:老人精不足就會志向不高遠,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遠。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腎精。 戌時:心包經當令戌時是指晚上19點到21點,這個時候是心包經當令。心包是心臟外膜組織,主要是保護心肌正常工作的,此時陰氣正盛,陽氣將盡,喜樂出焉,人應在這時放鬆娛樂,古人在這時都是聊天休閑。 心是不受邪的,那麼誰來受邪呢?心包來受邪。很多人出現心臟的毛病都可以歸納為心包經的病。如果你心臟跳得特別厲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後毛病就沿著心包經一直走下去。中醫治病的原則就是從臟走到腑,所以當你懂得經脈就可以治療這類病。 心包經又主喜樂。所以人體在這個時候應該去有些娛樂。 亥時:三焦經當令亥時是指晚上21點到23點,這個時候是三焦經當令。三焦指連綴五臟六腑的那個網膜狀的區域。三焦一定要通暢,不通則生病。 亥時的屬相是豬,豬吃飽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時我們就要休息了,讓身體和靈魂都沉浸在溫暖的黑暗中,讓生命和身體在休息中得以輪回。
8、什麼是食物是補鈣的十二時辰養生對照表
最補鈣的食物top10:
1、牛奶
半斤牛奶,含鈣300毫克,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礦物質及維生素,促進鈣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鈣質人體更易吸取,因此,牛奶應該作為日常補鈣的主要食品。其他奶類製品如酸奶、乳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鈣來源。
健康提示:夏季牛奶飲用也要需有選擇。
2、海帶和蝦皮
海帶和蝦皮是高鈣海產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補鈣300毫克呢。並且它們還能夠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
海帶與肉類同煮或是煮熟後涼拌,都是不錯的美食。蝦皮中含鈣量更高,25克蝦皮就含有500毫克的鈣,所以,用蝦皮做湯或做餡都是日常補鈣的不錯選擇。
友情提醒:容易對海製品過敏的人們要小心食用喲。
3、豆製品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鈣量也很高。500克豆漿含鈣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鈣就高達500毫克,其他豆製品也是補鈣的良品。
友情提醒:豆漿需要反復煮開7次,才能夠食用。而豆腐則不可與某些蔬菜同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它可以和鈣相結合生成草酸鈣結合物,從而妨礙人體對鈣的吸收,所以豆腐以及其他豆製品均不宜與菠菜一起烹制。但,豆製品若與肉類同烹,則會味道可口,營養豐富。
4、動物骨頭
動物骨頭里80%以上都是鈣,但是不溶於水,難以吸收,因此在製作成食物時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後用文火慢煮。吃時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鮮湯。
友情提醒:魚骨也能補鈣,但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做法。干炸魚、燜酥魚都能使魚骨酥軟,更方便鈣質吸收,而且可以直接食用。
5、蔬菜
蔬菜中也有許多高鈣的品種。雪裡蕻100克含鈣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鈣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友情提醒:這些綠葉蔬菜每天吃上250克就可補鈣400毫克。
6、燕麥
各種谷類糧食當中,以燕麥的鈣含量最高,達精白大米的7.5倍之多。盡管燕麥中的鈣吸收率不如牛奶中的鈣,仍然對預防鈣缺乏有益。如果將燕麥和黑芝麻一起熬成美味的粥品,補鈣效果更佳。
7、芸豆
每100克帶皮芸豆含鈣達349毫克,是黃豆的近兩倍,用五香芸豆、話梅芸豆作為零食或開胃小菜,不失為一種好的補鈣方法。
8、芝麻醬
芝麻磨製成芝麻醬之後,消化率大大改善。吃一大勺芝麻醬(約25克),其中所含的鈣可達200毫克左右。芝麻醬可用來做冷盤調味汁和涮羊肉調味醬,也用在花捲、烙餅、火燒等面點中。
9、榛仁
榛仁在各種堅果中含鈣量最高,每100克炒榛子的鈣含量高達815毫克,能夠滿足成年人一天的鈣需求量。但堅果類能量普遍偏高,每天一小把即可。
10、泥鰍
同等重量下,泥鰍的鈣含量是鯉魚的近6倍,是帶魚的10倍左右。泥鰍燒豆腐將泥鰍和豆腐兩種含鈣豐富的食材合二為一,絕對是補鈣佳餚。
11、豆腐
豆腐是植物食品中最好的補鈣食品。大豆本身含有不少鈣,凝固豆腐的時候還要加入含鈣的凝固劑,所以不喝牛奶的人大都會有意識地多吃豆腐。然而,內酯豆腐卻不是鈣的好來源,因為其中沒有添加含鈣凝固劑,而是使用葡萄糖酸內酯作為凝固劑的。同時,內酯豆腐水分太多,蛋白質和鈣含量都很低。除了內酯豆腐,「日本豆腐」也不可用於補鈣。
9、求一張十二時辰養生對照表(如下圖),原圖或內容相同的圖。
10、什麼是12時辰養生法?
在不同的時辰,有不同的養生方法,這些方法是根據陰陽論、全身經絡運行等來制定的。
子時 (晚上23點~點,膽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進入淺睡眠
避免做的事:吃東西
怎麼養生:
晚上23點,天地陰陽對換,因此在這時候睡覺,最能夠滋陰、養陽、保持精神和體力,也容易入睡。此時脾胃已經休息了,吃下去的東西不能消化,容易堆積脂肪,造成肥胖。如果你不太餓的話,不建議有吃夜宵的習慣。
丑時 (凌晨1點~3點,肝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熟睡
避免做的事:喝酒、熬夜
怎麼養生:
凌晨1點,天地完全黑暗,必須熟睡,養好肝血。喝酒會阻礙肝臟排毒,所以要避免喝酒,特別是1點~3點這段時間。
寅時 (凌晨3點~5點,肺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熟睡
避免做的事:抽煙、早起床
怎麼養生:
凌晨3點,肺部開始排毒,必須熟睡,讓肺部休息,把精氣送到身體各部分。感冒的人此時易咳嗽,抽煙會增強症狀,3點~5點這段時間應避免抽煙。
卯時 (清晨5點~7點,大腸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起床上廁所大便
避免做的事:喝刺激性飲料
怎麼養生:
清晨5點,大腸開始排毒,6點是起床的最佳時間,應該上廁所大便。口乾時最好喝清水/果汁,不要為了提神而猛喝咖啡。
辰時 (早上7點~9點,胃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吃早餐、戶外散步
避免做的事:賴床、坐著不動
怎麼養生:
早上7點,胃部消化最活躍,應該吃早餐。輕微活動一下身體,能幫助消化,躺著、坐著都是不對的。
巳時 (早上9點~11點,脾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工作
避免做的事:睡懶覺
怎麼養生:
早上9點,脾臟吸收早餐的營養,全身充滿活力,頭腦也較靈活。在巳時,睡懶覺等於在浪費時間。
午時 (中午11點~13點,心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營養均衡的午飯、閉目養神
避免做的事:悲傷、抱怨
怎麼養生:
中午12點半,是午飯時間,食物種類豐富但不宜吃太多,不然會對你的精神造成負擔。在13點左右,閉目十五分鍾以調養心神。心主喜,心經運行時,千萬不要悲傷或抱怨。笑容有益於心臟。
未時 (下午13點~15點,小腸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喝水兩杯
避免做的事:激烈運動
怎麼養生:
未時是一天中最暑熱的時辰,在夏季,未時要避免外出和激烈運動,並多喝水。午飯營養被吸收,血液里黏稠稠的,喝兩杯涼水能稀釋血液,降低體溫。
申時 (下午15點~17點,膀胱經當令)
應該做的事:記憶力訓練、與人談話、喝水兩杯
避免做的事:憋尿
怎麼養生:
申時,這是人體反應最靈敏的時辰,記憶力與口才大增。是膀胱經當令的時侯,所以不該憋尿,要讓膀胱自然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