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浦江養生

浦江養生

發布時間:2020-05-02 06:51:29

1、上海浦江意優周邊有什麼醫院或醫療設施?

浦江意優周邊醫院有復美大葯房,華氏大葯房(浦民店),好葯師大葯房(德志葯店),康奕健經絡養生調理中心,國葯堂大葯房(江月路店)等。

2、浦江天聚苑養生保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浦江天聚苑養生保健科技開發有限copy公司是2011-05-26在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浦江縣南站路71-11號。

浦江天聚苑養生保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726575336285H,企業法人盛紅芳,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浦江天聚苑養生保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經營百范圍是:養生保健、特色中草葯經絡腧穴的技術開發及成果轉讓、技術咨詢;承辦會展服務;非醫療性健康保健咨詢、中成葯、中葯保健品研究與技術推廣;養生文化研究、中草葯繁育的研究、種植度技術推廣;初級食用農產品、食品、紡織品、日用品批發、零售;醫療器械零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浙江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知總注冊資本為354810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0-5000萬 和 100-1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970家。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浦江天聚苑養生保健科技開發有限道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浦江天聚苑養生保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3、杭州建德市屬於哪個區?

【主回答】

屬於縣級市,與市轄區同級,不隸屬於區。

4、消化液過多會不會加快食物的消化速度

我是醫生,我回答哈。食物的消化速度取決來於胃腸道的蠕動情況,消化液(胃酸,胰酶)的情況,這自二者均受到神經體液的調節。首知先肯定的是消化液過多和過少對身體都有負面影響。相對稍多點的消化液可加速消化速度。希望對道您有幫助!

5、泖港鎮浦江藍養生園藝館在哪裡怎麼去

泖港鎮是上海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水、陸、空交通運輸都十分便利。同三高速縱貫南北葉新公路橫跨東西東連嘉金高速西通滬杭高速,南接320國道。距上海虹橋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金山石化港碼頭、蘆潮港及大洋山深水港碼頭(建設中)均不足50公里。周邊黃浦江黃金水道環繞,通航能力為5000噸。
泖港鎮是松江浦南地區三鎮的中心,中心地理坐標東徑121°、北緯31°。地平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南部稍高,西、北部低窪,海拔在2.4米以下;有一大片低窪地(習稱萬畝泖田,古代三泖之一部)。
泖港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主種農作物糧棉油及各種蔬菜、瓜果,主養各類家畜家禽及河鮮,素有「魚米之鄉」之稱。
2001年1月8日,原泖港鎮、五厙鎮撤二合一,組建成新的泖港鎮。全鎮區域面積57.28平方公里,2011年年末耕田面積2076公頃,林地面積1068公頃。境內沿黃浦江、橫潦涇南岸,有上海市黃浦江水源保護區「萬畝涵養林」。泖港集鎮是泖港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鎮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2008年鎮區規劃面積3.8平方公里,東靠豎潦涇、南靠大泖港河、北至葉新公路、西接A30高速公路。2002—2003年被評為上海市文明鎮,2007年被列為上海市「三農」工作綜合試點區。[1]
2行政區劃
編輯

泖港鎮轄16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分別是:新建村、焦家村、新龔村、腰涇村、胡光村、曙光村、南三村、興旺村、徐厙村、田黃村、黃橋村、范家村、泖港村、朱定村、曹家浜村、茹塘村和泖港居委會、五厙居委會。總戶數(派出所戶籍)11465戶,總人口38463人,其中非農人口19183人,男性18879人,女性19584人。外來人口15883人。[1]
3機構領導
編輯

韓正到泖港調研家庭農場發展工作[2]
沈智勞黨委書記
負責工作:主持全鎮全面工作,負責組織班子聯席會、黨委會、書記辦公會,協調班子成員的工作。分管辦公室。[3]
孫月芳 人大主席
負責工作:主持鎮人大工作,組織人大閉會期間主席團會議等活動。[3]
周留昌 副書記、鎮長
負責工作: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受書記委託,協助書記主持鎮黨委全面工作。分管人事(編制)、財政、財經管理、集體資產管理。協管辦公室。[3]
王秋林 副書記
負責工作:主管社會穩定工作,處理書記授權的工作;分管綜治、司法、保密、法治、信訪、調解、人口綜合管理、大聯動、公共安全、反邪教、突發事件處置等工作,統籌協調處理各條線的信訪、穩定及安全工作。聯系派出所、浦南法庭、浦南檢察室等工作。[3]
陳斌 副書記
負責工作:主管黨建工作,處理書記授權的工作;分管聯系紀委、組織、統戰、宣傳、綜合黨委以及工、青、婦等群團工作。對涉及多個委員分管和多個部門的重大工作進行協調溝通。[3]
邱建強 委員、紀委書記
負責工作:負責鎮紀委全面工作。分管紀檢、監察(糾風)、考評督查等工作。[3]
馮林生 委員、武裝部長、副鎮長
負責工作:協助鎮長處理鎮政府日常事務;負責人大代表議案意見辦理、政務公開、民政(老齡、退管、移民、村務公開)、大聯動、社區管理、社會救助、慈善基金會、殘聯、紅十字會、科普、機關事務、人民武裝工作,協管抗震救災、防汛防颱、民防工作,負責分管條線的信訪及安全穩定工作。分管國防教育、民兵預備役、徵兵、雙擁等工作。聯系駐鎮及相關部隊。

6、金華浦江馬嶺腳村到葯材市場怎麼走

駕車路線:全程約36.1公里

起點:馬嶺腳村

1.從起點向正東方向出發,沿S210行駛14.9公里,直行進入杭口嶺隧道

2.沿杭口嶺隧道行駛1.2公里,直行進入S210

3.沿S210行駛3.8公里,直行進入蔣義線

4.沿蔣義線行駛720米,進入月泉西路

5.沿月泉西路行駛1.4公里,直行進入月泉東路

6.沿月泉東路行駛5.9公里,左轉進入宏業大道

7.沿宏業大道行駛590米,右前方轉彎進入浦後內線

8.沿浦後線行駛1.5公里,右轉

9.行駛100米,左轉進入永在大道

10.沿永在大道行駛4.6公里,左前方轉彎

11.行駛560米,右轉

12.行駛50米,左轉

13.行駛320米,過左側的上鄭村約160米後,右轉進入義容門東路

14.沿義門東路行駛310米,稍向左轉

15.行駛13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

終點:無限極中草葯養生館

7、浙江金華有那些特色小吃

一、金華酥餅:色澤金黃,香脆可口,味道極佳,入口酥碎,遇濕消融,即使牙齒脫盡的人也有口福品嘗其味。

二、金華煲:與「金華火腿」、「金華酥餅」並稱為「金華三寶」。其味道獨特,滋補養生,價廉物美。

三、金華火腿:用金華兩頭烏豬的後腿精製而成,皮色黃亮,形似竹葉,肉色紅潤,香氣濃郁,營養豐富,鮮美可口,是饋贈珍品,佐食佳餚,也是滋補良品。

四、金華府酒:金華府酒是中國傳統名酒之一,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釀造技藝,清洌甘醇的色味,養生益體的功效。

五、金華湯包:金華湯包歷史悠久,素有「金華第一點」的美譽,也是中國南方小吃湯包中的佼佼者。

(7)浦江養生擴展資料:

金華除了小吃,金華的山水和人文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國家級風景區雙龍洞,黃大仙祖宮亦坐落於此。省級風景區永康方岩、蘭溪六洞山地下長河、浦江仙華山、武義郭洞-龍潭、磐安花溪、百杖潭、雙峰漂流、大盤山國家自然保橫店影視城護區、諸葛八卦村、仙源湖旅遊度假區、東陽花都-屏岩、湯溪九峰山等,或為山奇,或為水秀,可謂各擅勝場。

金華的文物古跡與奇山秀水交相輝映,有國家級文保單位10處,省級文保單位37處,縣(市)級文保單位300多處,館藏文物達3萬多件。各處古跡遺址如顆顆明珠,點綴於八婺大地。太平天國侍王府、宋代名剎天寧寺、八詠樓、五峰書院等勝跡及諸葛八卦村、俞源太極村等神秘村落以及東陽盧宅等令遊客流連忘返。傳統與現代交融、人稱東方好萊塢的橫店影視城也已成為廣大影視工作者和遊客心中的福地。

8、仙華四季溫泉怎麼樣

仙華四季溫泉

景點地址: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仙華山腳下

仙華名人溫泉國際度假村是檀溪集團投資12億元打造,佔地面積為800畝,由新加坡LND Consulting Ltd公司設計,城市名人酒店集團管理,將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游樂休閑設施環境最為完善的頂級度假村。

理由2度假村是集溫泉養生、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特色餐飲、康體娛樂、戶外拓展為回一體綜合性、原生態休閑度假的旅遊項目。

理由3度假村依託仙華山的自然風景,結合景區內天然溫泉、人造景觀及各式游樂休閑的設施設備,同時配合五星級答酒店的經營管理服務,將給長三角地區的遊客帶來全新質感的度假休閑感受。

理由4仙華四季溫泉樂園由溫泉會所、歐陸頂級奢華園、七彩葯浴、特色VIP、大唐御湯養生園、泰式熱帶風情園、天竺修身風情園及亞特蘭蒂斯水上樂園組成。

9、丹溪翁傳的原文注釋

原文注釋

丹溪翁者,婺之義烏人也[1],姓朱氏,諱震亨[2],字彥修,學者尊之曰丹溪翁。翁自幼好學,日記千言[3]。稍長,從鄉先生治經[4],為舉子業[5]。後聞許文懿公得朱子四傳之學[6],講道八華山,復往拜焉。益聞道德性命之說[7],宏深粹密[8],遂為專門。一日,文懿謂曰:「吾卧病久,非精於醫者,不能以起之[9]。

子聰明異常人,其肯游藝於醫乎[10]?」翁以母病脾,於醫亦粗習,及聞文懿之言,卽慨然曰:「士苟精一藝,以推及物之仁[11],雖不仕於時,猶仕也。」乃悉焚棄向所習舉子業,一於醫致力焉[12]。

[1] 婺(wù務):婺州,今浙江金華地區。 義烏:地名,今屬浙江。

[2] 諱:名諱。參見《東垣老人傳》第1段注[1]。

[3] 日:名詞活用作狀語,每天。 言:字。「千言」指一千字的文章。

[4] 治經:研習儒經。經,指儒經8參見《華佗傳》第1段注[4]。

[5] 舉子業:指科舉考試的學業。

[6] 許文懿:許謙,字益之,自號白雲山人,浙江金華人,元代著名理學家。 朱子:指南宋大理學家朱熹。

[7] 益:進一步。 道德性命之說:指程朱理學。因其強調道德,注重「性」、「命」即人性與天命的關系,講求順應天理,故雲。

[8] 粹密:純正而周密。

[9] 起:使動用法,使……痊癒、康復。 之:代詞,我。

[10] 游藝:從事某種技藝。語出《論語·述而》。

[11] 推:推廣。 及物:「推己及物」之省。

[12] 一:專一;專心。

時方盛行陳師文、裴宗元所定《大觀二百九十七方》[1],翁窮晝夜是習[2]。旣而悟曰[3]:「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勢不能以盡合。苟將起度量[4],立規矩,稱權衡,必也《素》、《難》諸經乎!然吾鄉諸醫鮮克知之者[5]。」遂治裝出遊[6],求他師而叩之[7]。

乃渡浙河,走吳中,出宛陵,抵南徐,達建業,皆無所遇。及還武林[8],忽有以其郡羅氏告者。羅名知悌,字子敬,世稱太無先生,宋理宗朝寺人,學精於醫,得金劉完素之再傳,而旁通張從正、李杲二家之說[9]。然性褊甚[10],恃能厭事[11],難得意[12]。

翁往謁焉,凡數往返,不與接。已而求見愈篤[13],羅乃進之,曰:「子非朱彥修乎?」時翁已有醫名,羅故知之。翁旣得見,遂北面再拜以謁[14],受其所敎。

羅遇翁亦甚懽[15],卽授以劉、李、張諸書,為之敷揚三家之旨[16],而一斷於經[17],且曰:「盡去而舊學[18],非是也。」翁聞其言,渙焉無少凝滯於胸臆[19]。居無何[20],盡得其學以歸。

[1] 大觀二百九十七方:指北宋徽宗大觀年間官修醫方書《校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簡稱《局方》。因系大觀年間所修,內載二百九十七方,故雲。編修人即太醫陳師文、裴宗元等。

[2] 是習:賓語前置,即「習是」。是,代詞,這,指《大觀二百九十七方》。

[3] 既而:不久。

[4]「起度量」三句:語出《史記·倉公列傳》。謂建立法度、制訂規則、宣示准則。度量、規矩、權衡:皆為法度、規則、准則之義。稱,稱說,這里義為「宣示」或「頒布」。

[5] 鮮(xiǎn顯):少。 克:能夠。

[6] 治裝:整理行裝。 游:游學。

[7] 叩:請教。

[8] 武林:杭州靈隱山的別名,後多用以代指杭州。

[9] 旁:廣泛。

[10] 褊(biǎn匾):原指衣服狹小,引申指心胸狹隘。

[11] 恃能厭事:語本《三國志·華佗傳》,謂依仗才能,厭惡事奉他人。事,事奉。

[12] 難得意:語出《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謂世人都難以合乎自己的心意,即自視甚高。得意,合意。

[13] 已而:隨後,緊接著。 篤:誠懇。

[14] 北面:面向北。古代正式行禮時,卑者面向北,尊重面向南。 再拜:跪拜兩次,是古代拜師之禮。

[15] 懽:「歡」的異體字。

[16] 敷揚:闡發。

[17] 一斷於經:謂關於「三家」的是非高低一概取決於《內經》、《傷寒論》等醫學經典。一,一概。

[18] 「盡去而舊學」二句:謂完全舍棄你原先所學的醫術,因為它不是正道的醫術。 而:通「爾」,你。 非是:不正確,不是正道的東西。其主語是「舊學」。

[19] 渙焉:消散的樣子。 凝滯:阻滯不通,指疑難問題。

[20] 居無何:過了不久。

鄉之諸醫泥陳、裴之學者[1],聞翁言,卽大驚而笑且排[2],獨文懿喜曰:「吾疾其遂瘳矣乎[3]!」文懿得末疾[4],醫不能療者十餘年,翁以其法治之,良驗,於是諸醫之笑且排者[5],始皆心服口譽[6]。數年之間,聲聞頓著[7]。翁不自滿足,益以三家之說推廣之。

謂劉、張之學,其論臟腑氣化有六[8],而於濕熱相火三氣致病為最多,遂以推陳致新瀉火之法療之,此固高出前代矣。然有陰虛火動,或陰陽兩虛濕熱自盛者,又當消息而用之[9]。謂李之論飲食勞倦,內傷脾胃,則胃脘之陽不能以升舉,幷及心肺之氣,陷入中焦,而用補中益氣之劑治之,此亦前人之所無也。

然天不足於西北[10],地不滿於東南。天,陽也;地,陰也。西北之人,陽氣易於降;東南之人,陰火易於升[11]。苟不知此,而徒守其法[12],則氣之降者固可愈,而於其升者亦從而用之,吾恐反增其病矣。乃以三家之論,去其短而用其長,又復參之以太極之理[13],《易》、《禮記》、《通書》、《正蒙》諸書之義[14],貫穿《內經》之言,以尋其指歸[15]。

而謂《內經》之言火,蓋與太極動而生陽、五性感動之說有合[16];其言陰道虛[17],則又與《禮記》之養陰意同[18]。因作《相火》及《陽有餘陰不足》二論,以發揮之。

[1] 諸醫泥陳、裴之學者:定語後置,即「泥陳、裴之學的諸醫」。泥,拘泥。

[2] 而……且……:又是……,又是……。 排:排斥。

[3] 其:副詞,表揣測,大概。 瘳:痊癒。

[4] 末疾:四肢之病,指半身不遂。

[5] 諸醫之笑且排者:定語後置,即「笑且排之諸醫」。

[6] 心、口:名詞活用作狀語。心,從心裡。口,在口上。

[7] 聲聞(wèn問):聲譽;名望。

[8] 臟腑氣化有六:謂臟腑之氣發生異常變化而發病的因素有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化,此謂氣機發生異常變化。

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六氣為病》中依據並運用五運六氣的學說,認為臟腑經絡因受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互相侵擾而發病的情況最為常見,後來張從正也遵從這一學說,並進一步將其分為風、寒、暑、濕、燥、火六門。

[9] 消息:斟酌。

[10] 「天不足於西北」二句:語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源於《列子·湯問》。謂因地理氣候之故,西北之人陽氣不足,東南之人陰氣不足。天,指天之氣,即陽氣。地,指地之氣,即陰氣。

[11] 陰火:指心火。

[12] 徒:副詞,只,僅僅。

[13] 太極:我國古代哲學術語,指天地萬物的本源。

[14] 通書:指《周子通書》,北宋理學家周敦頤著。 正蒙:北宋理學家張載著。

[15] 尋:探求。 指歸:主旨。

[16] 五性感動:語出周敦頤《太極圖說》,原謂五行各有其性,相感則動而衍生萬物。

[17] 陰道虛:語見《素問·太陰陽明論》,謂陰氣易虛。

[18] 與《禮記》之養陰意同:朱震亨《陽有餘陰不足論》:「《禮記》注雲:『惟五十然後養陰者有以加。』」

於是[1],翁之醫益聞。四方以病來迎者,遂輻湊於道[2],翁咸往赴之。其所治病凡幾[3],病之狀何如,施何良方,飲何葯而愈,自前至今,驗者何人,何縣里,主名,得諸見聞[4],班班可紀[5]。

浦江鄭義士病滯下[6],一夕忽昏仆[7],目上視,溲注而汗泄[8]。翁診之,脈大無倫[9],卽告曰:「此陰虛而陽暴絕也,蓋得之病後酒且內[10],然吾能愈之[11]。」卽命治人參膏,而且促灸其氣海。頃之手動[12],又頃而脣動。及參膏成,三飲之蘇矣[13]。其後服參膏盡數斤,病已。

天台周進士病惡寒[14],雖暑亦必以綿蒙其首,服附子數百[15],增劇。翁診之,脈滑而數,卽告曰:「此熱甚而反寒也。」乃以辛涼之劑,吐痰一升許,而蒙首之綿減半;仍用防風通聖飲之[16],愈。周固喜甚,翁曰:「病癒後須淡食以養胃,內觀以養神[17],則水可生,火可降;否則,附毒必發,殆不可救[18]。」彼不能然,後告疽發背死。

一男子病小便不通,醫治以利葯,益甚。翁診之,右寸頗弦滑[19],曰:「此積痰病也,積痰在肺。肺為上焦,而膀胱為下焦,上焦閉則下焦塞,辟如滴水之器[20],必上竅通而後下竅之水出焉。」乃以法大吐之[21],吐已,病如失。

一婦人產後有物不上如衣裾[22],醫不能喻。翁曰:「此子宮也,氣血虛,故隨子而下。」卽與黃芪當歸之劑,而加升麻舉之,仍用皮工之法[23],以五倍子作湯洗濯[24],皺其皮[25]。少選[26],子宮上,翁慰之曰:「三年後可再生兒,無憂也。」如之。

一貧婦寡居病癩,翁見之惻然,乃曰:「是疾世號難治者,不守禁忌耳。是婦貧而無厚味,寡而無欲,庶幾可療也[27]。」卽自具葯療之,病癒。後復投四物湯數百[28],遂不發動[29]。

[1] 於是:從此。

[2] 輻湊:常作「輻輳」。車輻集中於車轂。喻人群從四面八方聚集於某地。

[3] 凡:總共。 幾:多少。

[4] 諸:兼詞,兼「之於」二字的音義。「之」,指「凡幾,病之狀何如,施何良方,飲何葯而愈,自前至今,驗者何人,何縣里,主名」等;「於」,從。

[5] 班班:亦作「斑斑」,清楚明白的樣子。 紀:通「記」。記載。

[6] 浦江:縣名,今屬浙江。 滯下:古病名,即痢疾。

[7] 仆(pū撲。又讀fù 副):向前跌倒。

[8] 溲註:指小便失禁。溲,小便。

[9] 無倫:無序。倫,條理,秩序。

[10] 酒、內:均名次活用作動詞,分別義為「飲酒」、「行房事」。

[11] 愈;使動用法,使……痊癒。

[12] 頃:一會兒,過了一會兒。

[13] 蘇:「蘇」的異體字,蘇醒。

[14] 天台:縣名,今屬浙江。

[15] 百:朱震亨《格致餘論》作「日」。

[16] 仍:接著。 防風通聖:指防風通聖散,劉完素所創方劑,見《宣明論方》。

[17] 內觀:謂排除雜念。

[18] 殆:恐怕。

[19] 右寸:指右手寸部的脈象。

[20] 辟:通「譬」。 滴水之器:即漏壺,又稱漏刻,古代用滴水多少來計量時間的一種儀器。

[21] 吐:使動用法,使……嘔吐。

[22] 衣裾:衣服的前襟。

[23] 皮工之法:制皮的工匠所用的辦法。其法以五倍子熬湯,用來浸泡生皮使之柔韌,然後再制皮革用品。

[24] 濯(zhuó灼):洗。

[25] 皺:使動用法,使……收縮。

[26] 少選:一會兒。

[27] 庶幾:差不多。

[28] 四物湯數百:定語後置,即「數百四物湯」。百,當作「日」。

[29] 遂:終於。 發動:發作。

翁之為醫,皆此類也。蓋其遇病施治[1],不膠於古方[2],而所療則中[3];然於諸家方論,則靡所不通[4]。他人靳靳守古[5],翁則操縱取捨[6],而卒與古合。一時學者咸聲隨影附[7],翁敎之亹亹忘疲[8]。

翁春秋旣高[9],乃徇張翼等所請[10],而著《格致餘論》、《局方發揮》、《傷寒辨疑》、《本草衍義補遺》、《外科精要新論》諸書,學者多誦習而取則焉。

翁簡愨貞良[11],剛嚴介特[12],執心以正,立身以誠,而孝友之行[13],實本乎天質。奉時祀也[14],訂其禮文而敬泣之。事母夫人也,時其節宣以忠養之[15]。寧歉於己,而必致豐於兄弟;寧薄於己子,而必施厚於兄弟之子。非其友不友[16],非其道不道。好論古今得失,慨然有天下之憂。

世之名公卿多折節下之[17],翁為直陳治道,無所顧忌。然但語及榮利事,則拂衣而起[18]。與人交,一以三綱五紀為去就[19]。嘗曰:天下有道[20],則行有枝葉;天下無道,則辭有枝葉。夫行,本也;辭,從而生者也。苟見枝葉之辭,去本而末是務[21],輒怒溢顏面,若將浼焉[22]。

翁之卓卓如是[23],則醫特一事而已。然翁講學行事之大方[24],已具吾友宋太史濂所為翁墓誌[25],茲故不錄,而竊錄其醫之可傳者為翁傳[26],庶使後之君子得以互考焉[27]。

[1] 蓋:副詞,表肯定語氣,可譯為「因為」。

[2] 膠:拘泥。

[3] 中(zhòng眾):符合,有效。

[4] 靡:代詞,無,沒有什麼。

[5] 靳(jìn近)靳:固執、拘泥的樣子。 守古:謂死守《局方》中的古方。

[6] 操縱:謂靈活運用。

[7] 聲、影:均名詞活用作狀語,像回聲一樣,像影子一樣。

[8] 亹(wěi偉)亹:勤勉不倦的樣子。

[9] 春秋:年齡;年事。 既:已經,……之後。

[10] 徇:依從。

[11] 簡愨(què卻)貞良:謂為人簡朴、誠實謹慎、品行堅貞、待人溫和。

[12] 剛嚴介特:剛毅、庄嚴、清高不俗。

[13] 孝友:孝敬父母,友愛兄弟。

[14] 時祀:指一年四季的常規祭祀。

[15] 時:名次活用作動詞,按時調節。 節宣:指飲食起居等養生之道。

[16] 後「友」:名次活用作動詞,結交。

[17] 折節:降低身份,謂虛心。 下:名次活用作動詞,下問,請教。

[18] 拂衣:即「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憤怒。

[19] 三綱五紀:即「三綱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大上下關系原則。五常,指「仁、義、禮、智、信」這五大永恆的做人准則。 去就:謂斷交與親近(的標准)。

[20] 「天下有道」四句:語出《禮記·表記》,謂天下仁道通行的時候,人們的品行就很高尚;天下不仁之道通行的時候,人們的言論就華而不實。 有枝葉:比喻表現突出。於品行則比喻高尚,於言辭則比喻浮華。

[21] 末是務:賓語前置,即「務末」,謂追求名利。末,末節,指名利等。是,賓語前置的標志,復指並強調前置的賓語,本身無實義。

[22] 浼(měi美):玷污。

[23] 卓卓:超群出眾。

[24] 學:指理學。 大方:大道,大家風范。

[25] 宋太史濂:明初宋濂曾任《元史》總裁官,故稱「宋太史」。

[26] 醫之可傳者:定語後置,即「可傳之醫」,能夠流傳的醫學事跡。

[27] 庶:副詞,表示期望,譯為「希望」。

論曰:昔漢嚴君平[1],博學無不通,賣卜成都[2]。人有邪惡非正之問,則依蓍龜為陳其利害[3]。與人子言,依於孝;與人弟言,依於順;與人臣言,依於忠。史稱其風聲氣節[4],足以激貪而厲俗[5]。翁在婺得道學之源委[6],而混跡於醫[7]。或以醫來見者,未嘗不以葆精毓神開其心[8]。

至於一語一默,一出一處,凡有關於倫理者,尤諄諄訓誨,使人奮迅感慨激厲之不暇[9]。左丘明有雲[10]:「仁人之言,其利溥哉[11]!」信矣[12]。若翁者,殆古所謂直諒多聞之益友[13],又可以醫師少之哉[14] ?

[1] 嚴君平:嚴遵,字君平,西漢蜀郡(今四川成都)人,專在成都街頭以占卜為生,終身不仕,但卻能以忠孝仁義等隨卜勸人,是古代著名的逸民。

[2] 賣卜:以占卜為生。

[3] 蓍(shī詩)龜:蓍草和龜甲,古代用以占卜的工具。

[4] 風聲氣節:風范、聲望、氣象、操守。

[5] 激貪而厲俗:使貪婪之人感動,使風俗得到勸勉。激、厲,均使動用法,使……感動,使……得到勸勉。厲,又通「勵」。

[6] 源委:指事物的源流本末。

[7] 混跡:置身。

[8] 葆精毓神:保養精神。葆,通「保」。毓,養育。

[9] 之:助詞,補語的標志,相當於今天的補語標志詞「得」。 不暇:來不及。形容心情迫切。

[10] 左丘明:春秋時魯國人,《左傳》的作者。

[11] 「仁人」二句:語出《左傳·昭公三年》。 溥:廣大。

[12] 信:確實。

[13] 直諒多聞之益友:語本《論語·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諒,誠實。多聞,博學。

[14] 少:輕視。

【題解】 本文選自《九靈山房集》卷十,據《四部叢刊初編》本排印。戴良(公元1317~1383年),字叔能,因家世居九靈山下,自號九靈山人,浦江(今屬浙江)人。元末明初學者,通經史百家之說,愛好醫學,善為詩文。著有《九靈山房集》等,記載了當時浙江的名醫事跡及有關醫學方面的論著。

(9)浦江養生擴展資料

丹溪,讀音dān xī ,漢語詞語,亦作「 丹溪 」。謂仙人居住的地方。 出自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卻儉等事》。

曹丕的《典論》是一部有關政治、文化的論著,全書大概在宋代亡佚,今僅存《自敘》、《論文》兩篇較為完整。《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較早出現的一篇文學專論,也是漢魏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文獻。

它論述了文學批評的態度、作家的個性與作品的風格、文體的區分、文學的價值等頗為重要的問題。所論的「文」是廣義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學作品在內,涉及了文學批評中幾個很重要的問題,雖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學批評史上起了開風氣的作用。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它對文學的價值的重視:「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儒家古有「三不朽」之說,其一為「立言」(見《左傳》)。但這主要指政治與倫理方面的論著,與文學並無多少關系。

曹丕所說「文章」,則包括詩、賦在內。其實,文學——特別是偏重抒情的文學,很難說是什麼「經國之大業」,但曹丕這樣說,就把文學提高到與傳統經典相等的地位,這對文學的興盛,當然是有意義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丹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丹溪翁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典論

10、送東陽馬生序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情感:作者敘述個人早年虛心求教和勤苦學習的經歷,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自己借書求師之難,飢寒奔走之苦,並與太學生優越的條件加以對比,有力地說明學業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於主觀努力,不在天資的高下和條件的優劣,以勉勵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讀書環境,專心治學。

出自:宋濂[明代文學家]《送東陽馬生序》。

原文: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後,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於余者乎?

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余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辯,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誇際遇之盛而驕鄉人者,豈知余者哉!

釋義:我年幼時就愛學習。因為家中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鬆抄書。抄寫完後,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

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我因而能夠看各種各樣的書。已經成年之後,更加仰慕聖賢的學說,又苦於不能與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著經書向同鄉前輩求教。前輩德高望重,門人學生擠滿了他的房間,他的言辭和態度從未稍有委婉。

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低身側耳向他請教;有時遭到他的訓斥,表情更為恭敬,禮貌更為周到,不敢答復一句話;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

當我尋師時,背著書箱,把鞋後幫踩在腳後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嚴冬寒風凜冽,大雪深達幾尺,腳和皮膚受凍裂開都不知道。到學舍後,四肢僵硬不能動彈,僕人給我灌下熱水,用被子圍蓋身上,過了很久才暖和過來。住在旅館,我每天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學舍的求學者都穿著錦綉衣服,戴著有紅色帽帶、飾有珍寶的帽子,腰間掛著白玉環,左邊佩戴著刀,右邊備有香囊,光彩鮮明,如同神人;我卻穿著舊棉袍、破衣服處於他們之間,毫無羨慕的意思。因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興的事,並不覺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勞和艱辛大概就是這樣。

如今我雖已年老,沒有什麼成就,但所幸還得以置身於君子的行列中,承受著天子的恩寵榮耀,追隨在公卿之後,每天陪侍著皇上,聽候詢問,天底下也不適當地稱頌自己的姓名,更何況才能超過我的人呢?

如今的學生們在太學中學習,朝廷每天供給膳食,父母每年都贈給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沒有凍餓的憂慮了;坐在大廈之下誦讀經書,沒有奔走的勞苦了;有司業和博士當他們的老師,沒有詢問而不告訴,求教而無所收獲的了;

凡是所應該具備的書籍,都集中在這里,不必再像我這樣用手抄錄,從別人處借來然後才能看到了。他們中如果學業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養成的,如果不是天賦、資質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這樣專一,難道可以說是別人的過錯嗎!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中已學習二年了,同輩人很稱贊他的德行。我到京師朝見皇帝時,馬生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寫了一封長信作為禮物,文辭很順暢通達,同他論辯,言語溫和而態度謙恭。他自己說少年時對於學習很用心、刻苦,這可以稱作善於學習者吧!

他將要回家拜見父母雙親,我特地將自己治學的艱難告訴他。如果說我勉勵同鄉努力學習,則是我的志意;如果詆毀我誇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鄉前驕傲,難道是了解我嗎?

(10)浦江養生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還鄉的第二年,應詔從家鄉浦江(浙江省浦江縣)到應天(今江蘇南京)去朝見,同鄉晚輩馬君則前來拜訪,宋濂寫下了此篇贈序,介紹自己的學習經歷和學習態度,以勉勵他人勤奮。

宋濂為人寬厚誠謹,謙恭下人。此文也是一如其人,寫得情辭婉轉,平易親切。其實按他的聲望、地位,他完全可以擺出長者的架子,正面說理大發議論,把這個青年教訓一通的。

然而他卻不這樣做。他絕口不說你們青年應當怎樣怎樣,而只是說「我」曾經怎樣怎樣,自己放在與對方平等的地位上,用自己親身的經歷和切身的體會去和人談心。

不僅從道理上,而且從形象上、情感上去啟發影響讀者,使人感到在文章深處有一種崇高的人格感召力量,在閱讀過程中,讀者會在不知不覺中縮短了與作者思想上的距離,贊同他的意見,並樂於照著他的意見去做。寫文章要能達到這一步,決非只是一個文章技巧問題,這是需要有深厚的思想修養作基礎的。

其次,作者在說理上,也不是憑空論道,而是善於讓思想、道理從事實的敘述中自然地流露出來。而在事實的敘述中,又善於將概括的述說與典型的細節描繪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就使文章具體實在,僅在行文上簡練生動,而且還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例如在說到讀書之難時,作者在概括地敘述了自己因家貧無書,不得不借書、抄書,計日以還的情形後說:「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通過這樣一個典型的細節描寫,就使人對作者當初讀書的勤奮及學習條件的艱苦,有了一個生動形象的具體感受。

理在事中,而事頗感人。這也是此文使人樂於贊同並接受作者意見的又一個內在的原因。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

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征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時追謚「文憲」,故稱「宋文憲」。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朴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與浦江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