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口飯咀嚼幾次,最利於消化和吸收?減輕胃的負擔?
調查顯示,現代人已從40多年前每餐咀嚼900~1100次、用時20~30分鍾,下降為目前的每餐咀嚼500~600次、用時5~10分鍾。從小我們吃飯的時候就被反復叮囑要「細嚼慢咽」,成年以後隨著工作越來越忙碌,就餐時間難免被擠占,一口食物最多咀嚼七八次,少則四五次,甚至不過是在嘴裡蠕動幾下就吞咽下去了,殊不知細嚼慢咽真的益處多多。
從營養學角度分析,在我們享用的食物里,谷類、肉類和蔬菜的比例應該是3∶1∶1。以此比例進食,就能維持健康。而且我們的牙齒結構非常規則地與此比例相配合。人類的牙齒大致可分為前齒、犬齒和臼齒。犬齒主要用於咀嚼肉類食物,臼齒則用於咀嚼穀類食物。人類所需的谷類占食物總量的61.3%,所需的肉類占食物總量的12.8%。用於咀嚼穀物的臼齒占總數的62.5%,用於咀嚼肉類的犬齒占總數的12%。牙齒的結構體現了造物主讓人類盡量長壽的一片苦心。那一般應該咀嚼幾次為好呢?據專家說,一口食物在嘴裡至少經20次咀嚼,才能得到唾液給我們帶來的幫助,30次則較為理想。如果可以長期堅持便能得到以下多個方面的恩惠。
保護腸胃
保護腸胃是細嚼慢咽最為普及的功效之一,有助於消化道功能活動協調,對健康有益。細嚼慢咽可以使唾液分泌量增加,唾液里的蛋白質進到胃裡以後,可以在胃裡反應,生成一種蛋白膜,對胃起到保護作用。所以,吃飯時細嚼慢咽的人,一般不容易患消化道潰瘍病。
吃飯的時候,食物在反復細嚼過程中,由於條件反射,胃、腸、胰、膽開始轉入活動狀態;待食物咽下後胃、腸、胰、膽的分泌或蠕動便進入到活躍狀態,使消化過程順利進行,不致於產生吐酸水、膽汁逆流等病理反射。這就像游泳運動員在岸上先做准備活動一樣重要。 同理,有人吃飯過急會發生呃逆症狀,這種食道收縮痙攣的重要原因是狼吞虎咽使食道沒有充分准備造成的。,更不用說那些整天奔忙的辦公室白領了。再加上現代食物加工得越來越細,蛋糕唯恐不松軟、蔬菜水果都可以「喝」,食物一精就變得細膩、柔軟、口感好,便於咀嚼和吞咽。然而,專門吃柔軟的食物對大腦並無好處。有位營養學家將一隻小猴的左邊牙齒全部拔掉,保留右邊牙齒。半年後,小猴牙齒健在的右邊大腦發育正常,而缺了牙齒的左邊大腦卻已萎縮。這個實驗證明,大腦若不加以刺激就會退化、萎縮。
其實,咀嚼所產生的刺激能使腦進化,如果人們不再咀嚼,從嘴傳遞到腦的刺激明顯減少,大腦便不進則退。咀嚼能鍛煉臉部肌肉,咀嚼肌邊運動邊給大腦撥了個「熱線」,於是大腦也被激活了,血液源源不斷地輸往腦部,腦細胞間信息往來頻繁,在刺激作用下,腦的激素分泌增多,大腦的思維能力和工作效率會顯著提高。(據美國醫學專家的研究統計,咀嚼少的兒童智商普遍低於以耐咀嚼食物為主的兒童,沒有人想過很有可能未來的天才就這樣懵懵懂懂地被「狼吞虎咽」斷送了前程。)對於成年人和年長者來說,細嚼慢咽還能增加大腦的活力,起到預防大腦老化和老年痴呆的作用。當人咀嚼硬物或咀嚼速度加快時,大腦的血流量明顯增多,有牙和無牙的老年人腦血流量可以相差30%。良好的咀嚼功能可以保證大腦的供血,保持大腦的正常思維活動。
節食減肥
食物進入人體,血糖會升高到一定的水平,大腦食慾中樞就會發出停止進食的信號。然而,進食過快,當大腦發出停止進食的信號時,往往已經吃了過多的食物,而細嚼慢咽,則有利於節食減肥。每口飯咀嚼30次左右最理想,這樣既有利於人體對營養的吸收,又具有防胖減肥的奇妙功效。
細嚼慢咽的減肥效應,是因為人的飢與飽並非完全取決於胃的空虛或充盈,而是受大腦下丘部位的食慾中樞和飽食中樞控制的。食物入胃經消化吸收進入血液,致使血糖、氨基酸、脂肪酸等濃度升高,人的飢餓感便消失,出現飽腹感的信息,大腦就會及時發出停止進食的信號。因此,吃飯過快的人,不妨把吃飯的速度放慢一些,並限制每餐進食量,這樣對預防肥胖有一定的作用。
防癌助壽
「慢食」就其字面來看似乎單指慢慢食用的意思。「想長壽嗎?慢點兒吃。」是許多國家健康及飲食專家長期以來所倡導的。科學研究表明,細嚼慢咽後,食物對胃的刺激明顯減少了。此外,在仔細咀嚼分泌的大量唾液里,含有15種能有效降解食物中致癌物質的酶,每口食物咀嚼20次以上,每次進餐時間在45分鍾以上,是維持健康的基礎。
醫學家們發現,唾液中的氧化酶和過氧化物酶能消除某些致癌物質的毒性,當某些含有致癌物質的食物進入人體時,唾液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一些醫學家認為,中老年人之所以癌症發病率較高,與他們咀嚼能力差有一定的關系,並且認為,細嚼慢咽有助於消除食物中致癌物。經研究證實,人體的唾液腺在分泌唾液同時還分泌一種腮腺激素,這種腮腺激素可被機體重新吸收進入血液,它具有抵抗機體組織老化的作用。而細嚼慢咽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在唾液分泌量增加的同時,腮腺激素的分泌與吸收也增加,從而起到延緩身體衰老的作用。
面部美容
毫無疑問,細嚼可以促進面部肌肉活動,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因而可以提高肌膚代謝活動,從而使面部皺紋減少,面色紅潤。
咀嚼運動是一種常用的美容方法。牙齒在咀嚼東西的時候用力較大,固而使咀嚼肌劇烈收縮,面部肌肉就開始緊張地活動,這些部位的肌肉得到鍛煉,肌纖維增粗,逐漸發達起來,於是面部就顯得飽滿。有些人愛用一側牙齒咀嚼,經常嚼東西的這一側臉顯得飽滿,而不經常嚼東西的那側臉咀嚼肌得不到鍛煉,面肌也得不到活動,時間長了就萎縮退化,形成凹癟,結果兩側臉頰大小不一樣,十分影響美觀。
最近,美國的一些醫學博士指出,吃口香糖有益於美容。究其原因,是因為口香糖不容易嚼爛,所以經常咀嚼口香糖能鍛煉面部和頸部的肌肉,使其逐漸發達,面部顯得健美。咀嚼口香糖還會使臉部下垂的肌肉收緊,皮膚的皺紋消失,面容顯得年輕。
2、男人吃什麼養生
3、紅棗咀嚼,有什麼功效
紅棗,又名大棗。特點是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具有滋陰補陽,補血之功效。紅棗為溫帶作物,適應性強。
中國的草葯書籍「本經」中記載到,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葯性的功能;而現代的葯理學則發現,紅棗含有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 、多種微量鈣以及氨基酸等豐富的營養成份。
棗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並可抑制癌細胞:葯理研究發現,紅棗能促進白細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膽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護肝臟,紅棗中還含有抑制癌細胞,甚至可使癌細胞向正常細胞轉化的物質。
經常食用鮮棗的人很少患膽結石,這是因為鮮棗中豐富的維生素C,使體內多餘的膽固醇轉變為膽汁酸,膽固醇少了,結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隨之減少。
棗中富含鈣和鐵,對防治骨質疏鬆 、產後貧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經常會骨質疏鬆,正在生長發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發生貧血,大棗對他們會有十分理想的食療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葯物不能比擬的。
對病後體虛 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補作用。
棗所含的蘆丁,能使血管軟化,從而降低血壓,對高血壓病有防治功效。
抗過敏、除腥臭、怪味、寧心安神、益智健腦、增強食慾。
有很好的增強肌力、消除疲勞、擴張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
大棗含有大量的糖類物質,主要為葡萄糖,還含有果糖、蔗糖及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的低聚糖、阿拉伯聚糖及半乳醛聚糖等;並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核黃素、硫胺素、胡蘿卜素、尼克酸等多種維生素。具有較強的補養作用,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實驗小鼠每日灌服大棗煎劑,共3周,體重的增加較對照組明顯升高,並且在游泳試驗中,其游泳時間較對照組明顯延長,這表明大棗有增強肌力和增加體重 的作用。
食療保健
大棗性溫、味甘,具益氣補血、健脾和胃、袪風功效,對治療過敏性紫癜、貧血、高血壓、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轉氨酶增高,以及預防輸血反應等均有理想效果;大棗含有三萜類化合物及環磷酸腺苷,有較強的抑癌、抗過敏作用;棗中含有抗疲勞作用的物質,能增強人的耐力;棗還具有減輕毒性物質對肝臟損害的功效;棗中的黃酮類化合物,有鎮靜降血壓的作用。
美容作用
紅棗會令面色紅潤,因具有養顏補血的作用。如果經常用紅棗煮粥或者煲湯,能夠促進人體造血,可有效預防貧血,使肌膚越來越紅潤。[5]
美白祛斑
紅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6] 和環-磷酸腺苷,能夠促進肌膚細胞的代謝,防止黑色素沉著,讓肌膚越來越潔白細滑,達到美白肌膚、祛斑的美容護膚功效。
延緩衰老
紅棗能夠養血安神、滋補脾胃,如果年老體弱的人群經常食用,能增強體質、延緩衰老;若是上班族食用,能增強食慾、緩解緊張情緒;如果晚上泡一杯紅棗茶,可有效治療失眠。
補氣養血
中國的草葯書籍「本經」中記載到,紅棗味甘性溫、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葯性的功能。現代葯理研究發現,紅棗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強、滋養全身細胞 ,是一種葯效緩和的強壯劑。
更多養生小知識,請加629406933群,加入就會有驚喜噢,或者關注W信【cmyq99】
4、人吃飯咀嚼多長時間最合適
根據道家養生的方法來說,吃飯要細嚼慢咽,對腸胃好, 所以道家一般建議吃飯嚼36下為宜,
食物咀嚼的zd越細,越能減輕胃腸負擔,又易於使消化液與食物充分混合,從而加速食物的內消化,則營養物質的吸收也會明顯地提高。促進唾液分泌唾液不僅具有濕潤、消化食物的作用,而且還能增強食慾,殺菌去殘,中和胃酸。
一般應該咀嚼幾次為好容呢?據專家說,一口食物在嘴裡至少經20次咀嚼,才能得到唾液給我們帶來的恩惠,30次則較為理想。
5、吃什麼可以養生
1.西蘭花曾被叫做蔬菜皇後,可見其營養之高。西蘭花中含有黃酮醇,它具有增強體質和防癌的作用。綠菜花所含的黃酮醇能很好地保護心臟,並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病率15%~20%。
2.花生被譽為長壽果,是世界公認的健康長壽食品。其中含有的賴氨酸能防止過早衰老。而花生中還含有一定量的鈣,對中老年人的骨骼有著積極的作用。
3.燕麥,非常健康的穀物類食品,適合各年齡段的人食用。幾乎包含人體所需的全部強力營養成分,比如植物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膳食纖維、礦物質以及鐵、鋅等微量元素。
4.蕃茄中的茄紅素是強效的抗氧化劑,可以對付內外的老化問題,蘋果酸、檸檬酸、維生素B1、B2以及剛剛提到的茄紅素,都能起到改善動脈硬化、預防癌症的作用。
5.獼猴桃、柑橘類水果一定要長期食用,因為這類食物中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這種維生素能夠對抗體內的自由基,對皮膚有著滋潤美白的功效。
我們把居民日常吃的米、麵粉稱作細糧,把玉米(面)、小米、高粱、豆類和薯類等稱作粗雜糧。粗雜糧中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特別豐富,玉米、薯類等粗雜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營養學家認為,每周至少吃3次粗糧,會對健康有所幫助,也使人的腸胃更健康,食慾更強。
我們知道,不同品種的糧食其營養價值也不盡相同,其中,粗糧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如燕麥富含蛋白質;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蘿卜素;豆類富含優質蛋白;高粱富含脂肪酸及豐富的鐵;薯類含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
粗糧還具有一定的醫療價值。如玉米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的「黃金作物」,其纖維素比精米、精麵粉高4~10倍。纖維素可加速腸部蠕動,降低膽固醇吸收,預防冠心病;綠豆味甘性寒,有利尿消腫、中和解毒和清涼解渴的作用;谷類蛋白質缺賴氨酸,而豆類蛋白質缺蛋氨酸,谷豆混合,蛋白互補,營養翻番。
6、吃飯時一口飯最好咀嚼多少次最合適
專注咀嚼消化從咀嚼開始。食物分子愈小,就愈容易消化,養分也愈容易吸收;咀嚼的時間愈長,口腔所分泌的酵素和唾液就愈多,可減少胃部負擔。最內後,咀嚼時間愈長,會讓我們愈有飽足感,因為它會激活腦部神經,讓人覺得吃飽了,因此嚼愈多體重就愈減愈多!
到底該咀嚼多少次?一般而言,食物容咀嚼的次數愈多愈好,即使是喝水、果汁或湯,也務必咀嚼後再下肚。因為食物需要唾液幫助消化,而咀嚼則是製造唾液的唯一方法。
7、咀嚼多少次會有飽的錯覺
孔子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於是很多人覺得,連孔聖人都講究吃細糧精肉,那必是對的。其實,這是人們誤解了聖人,這與之一貫提倡的「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一簞食,一瓢飲」不符,如果從養生的角度說,我就更願意相信,孔子的」不厭精」和「不厭細」,首先強調的是飲食過程中的從容,不潦草,不倉皇,
甚至有一些必須的儀式,這也是養生之必需,其次,在孔子的那個年代追求精細,也是一種合乎營養學的飲食平衡。
食物的精、細需要加工,烹制,甚至還需要細嚼慢咽,才能得到食物營養、真味,更重要的是,在咀嚼這類身體的「加工」過程,能捨得花時間的人,肯定不會貪婪,不會狼吞虎咽地失態,如果這段時間足夠長,大腦就有了「正在吃飯」的印象,大腦的「飽中樞」因為有時間完成神經反射,而足以感覺到飽,就此發放不再吃的神經命令。
所以,現代養生的一大要素是吃飯慢,按照現在的營養學規矩,每口能咀嚼30次為最好,但估計沒幾個能做得到,雖然食物下咽後有PH極小的胃酸等著,但這樣的咀嚼肯定避免了饕餮導致的過食。
之所以營養學家反對現在的快餐,鼓勵吃粗糧,一方面是因為快餐熱量高,更重要的是,快餐很容易吃得快,幾口就吃完了一個漢堡,還沒感到飽的時候,熱量卻已經超標了。而粗狼,也因為咀嚼起來比細糧費時費力,更容易讓大腦有飽的感覺,孔子那個時代不懂現代營養學,但是他從容的人生哲學仍舊可以使他對飲食養生無師自通
8、健康養生 這幾種養胃方法堅持做,比吃葯還管用
1、避免刺激的食物的攝入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肥膩、油煎、霉變、腌制食物以及辛椒、姜、桂皮等。對於消化功能低下的人來說,除了及時治療、盡量不喝酒、避免冷飲冷食、避免過度刺激的辣椒等調味品、少吃傷害消化系統的葯物等。
2、多選擇吃發酵食品。
一般來說,經過微生物發酵的食品,都會比較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在外面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多選擇吃這樣的食物,例如饅頭、酸奶、豆腐乳、泡菜等,這些經過發酵後的食物能幫忙降解一些妨礙消化吸收的因素,如蛋白酶抑制劑、植酸等,經常吃這些食物是有利於胃腸康復的。
3、食物盡量做到軟、爛、細
食物做軟一點。胃腸負擔最小的食物是富含澱粉,各種抗營養因素又比較少的細膩食物。比如山葯泥、芋頭泥、土豆泥、大米粥、小米粥等。對於那些不太好煮,但是營養價值高的全谷雜糧食材,完全可以用打漿、打粉、煮爛等方式來減少胃腸的消化負擔,保證其中豐富的營養成分能更好地被人體吸收。
4、細嚼慢咽
每次都有人問起,細嚼慢咽到底是怎麼個細嚼慢咽的呢?我們知道用嘴巴咀嚼是我們幫助食物消化的第一步。按常理來講,人的年齡應該和咀嚼的次數成正比。或者說你是多少歲,放在嘴巴的食物應該咀嚼多少下,聽起來似乎有點誇張,但事實是,隨著年齡的增大,人的消化能力會變弱,這個時候需要我們的牙齒來幫忙多次咀嚼磨碎,這樣食物的吸收消化能力就越好
特別是現在的人們工作壓力大時,容易緊張最容易發生消化不良和潰瘍病,因為交感神經長期過度興奮就會抑制植物性神經系統的活動,包括消化吸收功能。所以,無論怎麼忙,都要放下工作,按時吃飯,專心致志,細嚼慢咽,這樣不僅有利消化,還能幫助控制食量。
5、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
如果經常出現腸胃不適或者是消化不良的情況,我們還可以通過食用含有b族維生素的食物來達到緩解以及治療的目的。經過研究發現,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可有效的促進消化液分泌,從而維持和促進腸道的正常蠕動。
生活中含有b族維生素的食物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粗糧、酵母、豆類及其製品等食物,但是在吃這些食物的時候要注意,一定要注意多補水,這樣才能更好的起到促進腸胃蠕動以及促進消化的作用。
6.適量運動
除了飲食上要注意以外,在平時的生活中還要注意多參加一些鍛煉,適當的鍛煉同樣能夠有效的促進腸胃的蠕動。比如在飯後半小時進行散步等,不但有助於促進消化,同時還能夠有效的消耗多餘的熱量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
9、咀嚼茶葉有什麼好處
咀嚼沒有泡過的茶葉才有效果.但這只能去一些因吃了異味的東西引起的口臭,比如吃了蔥蒜等.如果是由於胃火或胃病引起的口臭,那還得要葯療,含茶葉也不管用. 下列五則除口臭的葯茶方均可選用。
【藿香茶】 藿香30g。上葯置保溫杯中,沸水沖泡悶15分鍾左右,頻頻漱口後吐之,約1/2葯汁可頻頻代茶飲服。每日1劑,每劑可用沸水沖泡2~3次。慢性腸胃功能紊亂是引起口臭的主要原因之一。藿香性味辛、微溫而芳香,能化濕和中、避穢除臭。本品入脾、胃兩經,對濕濁困脾、濁氣上泛的口臭,內服並漱口確有療效。 【桂花茶】 桂花3g,綠茶3g。上葯置保溫杯中,用沸水適量沖泡,蓋悶10分鍾後,頻頻代茶飲用。口臭的原因很多,但胃熱上熏,或濕濁痰滯之濁氣上逆,或齲齒牙疳等是其主要病因。桂花性味辛溫芳香,既能避穢而除口臭,又能辛通行氣而止牙痛。茶葉性味苦寒,能降胃火、化痰濁、消食滯、去油垢、潔牙齒。故兩味同用是治口臭的良方,並可治療牙痛。
【藿黃茶】 藿香5~10g,生大黃1.5~3g,綠茶3~5g。用2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功能除濕解毒。用於治療濕熱內結所致之口膩口臭、口舌生瘡、大便秘結。尤宜於體形肥胖而有口臭者常飲。
【蘆根石棗茶】 蘆根30g,大棗30g,生石膏50g,黃豆20g。將黃豆研為細末;將大棗、生石膏(打碎)、蘆根共水煎取汁即可。每日2次,用煎汁送服黃豆粉。功能清熱解毒,消炎除臭。注意:凡是胃實寒者,不宜食用。 【回春清白湯】 竹葉30g,石膏15g,胡黃連5g。水煎取汁,1劑分2次服用,或當茶飲。功能清胃火、除口臭。對由於胃火旺而引起的口臭有一定療效。
還有,肝火偏重的人也可引起口苦口臭。屬於肝熱型的口臭患者,首務當然是清肝熱。也許你不明白,肝熱與口氣有何相關?最簡單的解釋,是因為肝熱會令人口苦口乾;口腔內的水分不足,細菌自然增加,一開口就「滋味無窮」。肝熱口臭者,可先用金菊花、夏枯草、白芍等平肝熄火的葯材合煎,每天當茶飲用。另外,酌加養陰之物如石斛,作用是滋養腎水,使肝腎兩臟更趨平衡。肝火盛者,可用白菊花、夏枯草、白芍煲水,日常當茶飲。如嫌味苦,可調蜜糖飲用,減輕苦味。方中另加桑白皮(清肺熱),特別適合抽煙人士「享用」。 防治口臭還應注意幾點:一要積極治療口腔疾病;二要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如定期潔牙,清除牙結石,刷牙不忘刷洗舌頭,都對消除口臭有益;三是不要吸煙飲酒,盡量增加飲水量。對戴有可摘式假牙的人,食後、睡前應清洗假牙。對唾液分泌較少的人,平時嚼一些口香糖,或適當食用具有清熱化濕、避穢除臭之食品,如茴香作湯飲、生嚼丁香、橘餅常嚼、烏梅含化等均可以促進唾液的分泌。對口腔疾病如牙周病等所引起的口臭,可用雙氧水含漱,並口服甲硝唑,每次0.4g,1日3次。中葯含漱亦可幫助消除口臭。可選藿香、佩蘭、香薷、細辛等葯一兩味,加水150ml,煎開待涼,時時含漱;也可用三香漱口茶(木香10g、公丁香6g、藿香6g)
10、枸杞該咀嚼著吃,還是泡水喝?哪種吃法比較養生?為什麼?
我個人認為枸杞應該泡水喝,不應該直接嚼著吃。我們都知道枸杞是一種很好的滋補品,對我們男性有著很多的好處,如果直接嚼著吃,固然能夠更好的吸收枸杞所含有的營養;但同時也容易引起上火,出現口腔潰瘍、流鼻血等現象。
最近流行一句話叫做「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里泡枸杞。」。現在社會生活中,我們男性同時面對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已經有很多人身體呈現出亞健康狀態。而枸杞除了具有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壯陽功效外,還有抗疲勞、抗衰老、降血糖、降血壓等功效,才會被大家所喜愛。
在我身邊的同事朋友中,很少有直接吃枸杞的,基本都用枸杞來泡水喝,或者在煲湯時候放上幾粒達到滋補的效果。不論是從功效上還是從口感上來看,我覺得枸杞都更適合泡水喝,為什麼這么說呢,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1)、風乾的枸杞口感並不好,質地堅硬,而且很甜。光這兩點我想對於牙口不好和不喜歡吃糖的朋友便接受不了;其次便是枸杞裡面的籽很多,嚼碎以後滿口都是,吃過枸杞給人的感覺很不舒服。
(2)、因為枸杞的滋補作用太過明顯,所以枸杞干吃,容易讓身體上火。而我們在泡水喝的同時可以搭配一些清火的食材,如菊花,陳皮;如果能夠加上大棗就更加完美了,既滋補了身體,還避免了上火。
所以我認為枸杞泡水喝最為養生,而且我個人喜好將枸杞和大棗、菊花搭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