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怎麼做養生湯

怎麼做養生湯

發布時間:2020-05-01 22:35:24

1、紅棗養生湯怎麼做

2、冬季滋補養生湯怎麼做好吃,冬季滋補養生湯

一、小鵪鶉銀耳蘑菇湯

材料:小鵪鶉1隻,鵪鶉蛋5顆,銀耳50克,蘑菇50克,西紅柿50克,料酒、精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1、小鵪鶉洗凈,除去內臟,用精鹽、料酒腌制半小時。銀耳用溫水泡發,去蒂撕成小朵。蘑菇冼凈,撕成小片。

2、鵪鶉放湯鍋內,加冷水燒開,撇去浮沫,加精鹽調味,繼續燉至熟爛,取出放湯碗中。原湯燒開,放入銀耳、蘑菇、鵪鶉蛋稍煮,放入西紅柿,調入味精、胡椒粉,澆入鵪鶉湯碗中即可。

功效:美白養顏,益腎補虛。

二、白茅根雪梨豬肺湯

材料:鮮白茅根200克,雪梨2個,豬肺1副,陳皮5克。

做法:

1、豬肺洗凈切塊,放入沸水中氽燙去血水,撈起沖洗干凈。雪梨去皮和核,切成大塊;白茅根洗凈,切成小段;陳皮用水浸軟,颳去白瓢。

2、瓦煲內注入適量清水,放入豬肺、雪梨、白茅根和陳皮大火煮沸,改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中葯茅根和雪梨煲豬肺具清肺熱、潤肺燥的功效,茅根雪梨豬肺湯對於秋冬季身體燥熱、流鼻血、咳嗽、喉痛、唇舌乾燥等有食療的作用。

三、紅棗香菇烏雞湯

材料:烏骨雞一隻(約一斤左右)、香菇、黑木耳、紅棗若干、生薑、料酒、鹽少許。

做法:

1、烏骨雞洗凈切塊,放在盆里,加入鹽、料酒、生薑腌15分鍾左右;香菇、黑木耳、紅棗洗凈,加入。

2、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鍋內,大蒸至水開,再轉中火蒸30-45分鍾。用筷子可輕松插入雞肉中即可熄火食用(中間要注意蒸鍋內的水,不要把水蒸幹了)。

功效:香菇烏雞湯可以補氣血、養顏、提高免疫力。香菇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並有防癌作用,用香菇和烏雞一起熬雞湯,香菇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湯內,可提高人體吸收率;對女人而言烏雞湯是補虛勞、養身體的上好佳品。

四、蘿卜鯽魚湯

材料:鯽魚、白蘿卜、蔥、姜、花雕酒、鹽。

做法:

1、鯽魚洗凈後瀝干,並用廚房紙巾擦乾表面水分。蘿卜去皮切條;蔥打結;姜切片。鍋內熱油,爆香幾片薑片,加入鯽魚煎透,煎至兩面的魚肉變色。鍋內加入足量的水(冷水、開水均可),加入蔥和姜,大火煮開,加入適量花雕酒,繼續煮至酒氣消散。

2、撇去浮沫後轉中火,保持一定的沸騰,加蓋燉煮至湯色發白(約30分鍾)。加入蘿卜條,繼續煮約10分鍾,加入少許鹽,略煮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消食化滯,明目潤膚。鯽魚湯有潤燥滋補的作用,適合秋冬季節食用。

五、蘿卜羊肉湯

材料:羊腩肉750克白蘿卜一顆,香菜鹽,雞精,料酒,蔥,姜,胡椒粉。

做法:

1、將羊腩肉洗凈,切成粗絲,白蘿卜洗凈切成絲。

2、坐鍋點火倒入底油,放入薑片煸炒出香味後倒入開水,加鹽、雞精、料酒、胡椒粉調味,水燒開後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蘿卜、轉小火煮至蘿卜斷生後,撒上蔥絲和香菜葉即可出鍋。

功效:蘿卜可消積滯、化痰清熱、下氣寬中、解毒。蘿卜羊肉湯,有溫補脾胃、健脾消積功效。

六、棗杞乳鴿湯

材料:乳鴿2隻、蔥1段、大棗10顆、姜3片、枸杞20顆、鹽1小勺、香油1/2小勺。

做法:

1、鴿子處理干凈,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燒開一壺水,將鴿子汆燙下並清洗,處理好的鴿子放進鍋里,放入切好的蔥段、薑片,加入大半鍋水開火,紅棗和枸杞事先用清水浸泡。

2、等到鍋里水燒開,用大勺將鍋中的浮沫打出,放入大棗轉最小火慢慢燉煮2小時;2小時後,鴿子基本燉好,將泡好的枸杞放入鍋中,加入1小勺鹽和幾滴香油,接著燉煮15分鍾。

功效:鴿肉有護肝補腎、益氣補血、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加入大棗和枸杞子煲湯,滋補效果更好。

七、番茄牛肉湯

材料:牛肉、洋蔥、土豆、番茄(西紅柿)、蔥白、生薑、迷迭香、番茄醬、黃油(butter)、水。

做法:

1、將牛肉切成合適的小塊,放入開水裡汆燙2-3分鍾,撈起洗凈血水備用;鍋洗凈,塗抹適量黃油,放入洋蔥丁、去皮切塊的土豆,少許干迷迭香,炒出香味。

2、倒入切成塊的番茄、蔥段、薑片繼續翻炒至到番茄變軟,溢出紅色湯汁;加入一大勺番茄醬、一枝鮮迷迭香,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將所有鍋內所有材料轉移到慢燉煲,煲制到牛肉軟爛、湯汁濃稠,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功效: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番茄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降低血壓之功效。

八、蓮藕排骨湯

材料:排骨500g、蓮藕500g、薑片4大片、鹽10g。

做法:

1、豬肋排用流水清洗干凈,剔去多餘的油脂、血塊,用厚背廚刀剁成6cm左右的小段。燒開一鍋水,將排骨段放入沸水中汆燙,水重新沸騰後撇去血沫,撈出。

2、蓮藕切去兩頭的蒂,縱向刨開成兩半,清洗干凈,檢查藕眼內有無殘余泥沙,再切成長邊約6cm的滾刀塊。將排骨段放入湯鍋中,加薑片,注入3/4鍋的溫水,蓋上鍋蓋大火燒開煮15分鍾。放入蓮藕塊,轉成小火煮1小時。熄火後,往燉好的蓮藕排骨湯中調入鹽即可。

功效:蓮藕具有健脾開胃、益血生肌的功效;豬排骨提供人體豐富的鈣質,同時還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適宜於氣血不足,陰虛納差者。

3、養生滋補食療湯怎麼做

食物治療腎虛效果十分明顯。治療腎虛應該以溫補為主,服用溫補的葯材,容易導致身體燥熱,食物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達到補腎不傷身的效果。

4、蘋果養生湯怎麼做

用料
蘋果 一個
自來水 適量
枸杞 一點
蘋果養生湯的做法
蘋果切塊與水和枸杞放鍋里,用中火燒開
開動

5、養生湯煲湯食譜是怎樣的?

1、老鴨筍湯:材料:老鴨1隻(約750克),筍尖150克,枸杞少許。做法:將老鴨洗凈,去除鴨頭、鴨尾及肥油,切塊用清水漂20分鍾,將水瀝干。筍用水泡軟後洗凈,掐頭去尾,取中段切絲。將所有原料一同放入煲內,加清水1500-2000毫升,大火煲滾,轉小火慢煲4小時左右,起鍋加鹽調味。

功效:春季天氣乾燥,容易虛火上升,此湯可滋陰補腎、強身健體、清理腸胃。湯品性寒,特別適合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飲用,可起到助消化和緩解便秘等作用。

2、牛肚薏米湯:材料:牛肚250克,薏米30克,扁豆30克,鹽適量。做法:先將牛肚用沸水洗過,然後用刀颳去黑膜,洗凈備用;用清水將薏米、扁豆洗凈,備用;

湯鍋加入清水,並將牛肚放入,待煮沸後用小火燉至牛肚軟;加入薏米和扁豆,再煮半小時;將牛肚撈出切成條,再放回湯鍋中,以適量鹽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祛濕。牛肚健脾益胃,理虛補損;薏米有健脾祛濕,排膿舒筋等功效。兩者合而煮成湯,性質平和,不寒不燥,具有健脾祛濕之功效。

3、枸杞豬肝湯:材料:枸杞子50克,豬肝400克,生薑2片,鹽少許。做法:清水洗凈枸杞子。豬肝、生薑分別用清水洗干凈。豬肝切片,生薑去皮切2片。先將枸杞、生薑加適量清水,猛火煲30分鍾左右。

改用中火煲45分鍾左右,再放入豬肝。待豬肝熟透,加鹽調味即可。早晚各一次。功效:補虛益精,清熱祛風,益血明目。預防肝腎虧虛所引起的黑眼圈。

6、養生的湯都怎麼做,多推薦點煲湯的技巧

煲湯技巧:
煲湯、燉湯、滾湯的魚為什麼要煎後才烹調,可以出水嗎?
魚煎後才烹湯,可去其腥味,因煎過的魚,魚皮較干,烹湯進不易碎爛,如將魚出水烹湯,魚身易爛,
除腥的效果不及煎的好。
煲湯時,姜要冷水落還是水滾才落呢?
姜能辟腥除寒,還在增加香味的功效,據說滾水下姜較燥,冷水下姜較佳。
烹湯的紅棗為什麼要去核?
因為帶核煲難出味,而且燥熱。
陳皮為什麼要颳去瓤才烹煮呢?
因為陳皮的瓤有痹味,同時也有濕熱之弊。
湯面有一層油應如何除去?
湯面的肥油,可以用沒有香味的紙巾,放在湯面一掃而過,油便粘在紙巾上了。也可以待湯煲成後熄
火,待冷卻後,油浮在湯面,用匙羹除去,再把湯煲滾後便可。
--------------------------------------------
1.下料水:煲湯時是冷水下料好還是熱水下料有研究.冷水下料比較好,開水會使蛋白質迅速凝固,不易出鮮味.
2.煲湯的鍋:煲湯用什麼鍋也有講究,保湯以選擇質地細膩的砂鍋為宜,劣質砂鍋的瓷釉中含有少量鉛,煮酸性食物時容易溶解出來,有害健康.內壁潔白的陶鍋很好用.
3.湯料的選擇:瘦肉煲湯後,肉質較粗糙.可以選半肥半瘦的肉,但豬前腳的瘦肉,煲燉多個小時後肉質仍嫩滑可食.
4.煲湯中油、火的控制:油與水分混合才能出奶汁的效果,魚湯.肉湯都像奶汁一樣,感覺很滋補.做肉湯時要先用大火煮開,然後用小火煮透,再改大火.做魚湯時要先用油煎透,然後加入沸水,用大火.還要注意水要一次加足,中間不要再補水.
5.煲湯中的調料:大多數人煲湯認為要加香料,諸如蔥.姜.花椒.大料.味精.料酒之類,事實上,喝湯講究原汁原味,這些香料大可不必.如果需要,一片姜足矣.鹽應當最後加,因為鹽能使蛋白凝固,有礙鮮味成分的擴散.
6.煲湯的時間:時間並非越久越好,湯中的營養物質主要是氨基酸類,加熱時間過長,會產生新的物質,營養反而被破壞,一般魚湯1小時左右,雞湯,排骨湯3小時左右足矣.
7.去除肥膩:湯雖滋補,有些肥膩,可以用湯煲好後熄火,待冷卻後,油浮在湯面,或凝固在湯面,用勺羹除去,再把湯煲滾.

7、養生湯(葯材湯)怎麼做如何做好吃

養生湯(葯材湯)

主料

白術適量  茯苓適量  

杜仲適量  首烏百適量  

巴戟適量  紅棗適量  

黑棗適量  蜜棗2-3顆  

雞肉(或者豬骨/排骨/瘦肉)適量  

輔料

鹽適量  

養生湯(葯材湯)的做法步驟

1. 把所以材料度一起放進鍋里煲,大概煲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問(看個人情況吧,也可以再煲久點,嘻嘻,因為我也沒看時間,覺得差不多答就可以了),到最後加上鹽,就可以喝了。

小貼士

白術可以先用干鍋炒一下(忘記是為什麼了,媽媽說這樣好一點。)想補點最好買好點的雞肉,要是不喜歡這么多葯材,只用紅棗,蜜棗,黑棗煲也是可以的!也可以適當加些枸杞!一般補的東西專都有點濕熱,所以加上茯苓就可以去屬濕。要是嫌太多材料也可以減少些(像夏天的話)蜜棗,杜仲,可以不放。

8、養生湯效果怎樣?

9、保健養生湯怎麼做?

鯽魚杏仁湯:

用料鯽魚1條(約250克),甜杏仁10克,紅糖適量,

做法洗凈後的鯽魚與甜杏仁、紅糖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轉用文火燉至魚肉熟爛即成。

功效健脾益氣,滋陰活絡理肺。

銀耳橘羹:

用料水發銀耳100克,罐頭糖水橘200克,白糖適量。

做法銀耳洗凈入鍋,加水適量,用文火煮透,改用大火燉燒,同時加入白糖和清水,待銀耳質地柔軟時加入橘瓣,稍煮即成。

功效補氣益腎,止咳化痰。

百合枇杷羹:

用料鮮百合30克,鮮枇杷30克,鮮藕30克,澱粉、白糖、桂花少許。

做法鮮藕洗凈切片,與百合、枇杷一同入鍋加水煮,待熟時加入適量的澱粉調勻成羹,食用時加白糖和桂花各少許。

功效滋陰潤肺,清熱止咳。

豬肺蟲草湯:

用料豬肺250克,冬蟲夏草15克。

做法豬肺洗凈切塊,與冬蟲夏草一同人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轉用文火燉煮約80分鍾,至豬肺熟爛即成。

功效補肺益腎,止咳平喘。

人參核桃湯:

用料人參6克,核桃仁25克,生薑10克。

做法人參洗凈切片,與核桃仁、生薑一同人鍋,加水適量,文火燉30分鍾即可。

功效補肺腎,定喘逆。

羊髓生地羹:

用料羊脊髓50克,生地10克,熟羊脂油15克,黃酒25克,蜂蜜50克,生薑、精鹽各少許。

做法先將羊脊髓、生地一同放入鍋內,加水煮至熟透,再加入熟羊脂油、精鹽、姜絲、黃酒、蜂蜜,加熱至沸即成。

功效滋陰清熱,止咳化痰。

三仁白鴨湯:

用料白鴨1隻(約1500克),生薏米50克,杏仁30克,桃仁30克,精鹽、蔥、生薑、黃酒適量。

做法將生薏米、杏仁、桃仁分別研碎,納入鴨膛中,放人鍋中,加入黃酒、蔥、生薑和清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轉用文火燉』至鴨肉熟爛,加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清熱,逐淤,排膿。

烏雞黃芪湯:

用料烏骨雞1隻,炙黃芪30克,生薑15克,蔥20克,黃酒10克,鮮湯50克,精鹽適量。

做法先將炙黃芪去灰烘乾研末,烏骨雞洗凈人沸水中汆1分鍾,再將黃芪末抹人雞腹內,置蒸碗中,加入鮮湯、精鹽、黃酒、生薑、蔥,用濕棉紙封口。,置蒸鍋中用旺火蒸,熟透即成。

功效補中益氣,養血生血。

酸辣鴨血湯:

用料鴨血500克,豆腐50克,青蒜1根,精鹽、香油、味精、澱粉、黃酒、醋適量。

做法先在鍋內放清水適量,水沸後放入切成丁的鴨血和豆腐,加入適量的精鹽和黃酒,待水沸後加入少許濕澱粉,再沸後加入適量的醋、香油、味精,撒上青蒜花即成。

功效開胃消食。

鯽魚砂仁湯:

用料鯽魚1條(約150克),砂仁3克,生薑、蔥、精鹽適量。

做法將砂仁放入魚腹中,將魚放入沙鍋,加水適量,用武火燒開,轉用文火燉10分鍾,放人生薑、蔥和精鹽即成。

功效醒脾開胃,利濕止嘔。

羊肉山葯湯:

用料羊肉500克,淮山葯50克,蔥30克,生薑15克,黃酒20克,胡椒粉6克,精鹽適量。

做法羊肉切塊,淮山葯切片,與蔥、生薑、黃酒、胡椒粉一同下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轉用文火燉至羊肉熟爛,加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補脾益腎。

百合冬瓜雞蛋湯:

用料百合20克,冬瓜100克,雞蛋清1個,精鹽適量。

做法冬瓜切片,與百合一同下鍋,加水適量,文火燉10分鍾,甩入雞蛋清,加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痰,清心安神。

烏雞蟲草湯:

用料烏骨雞肉200克,冬蟲夏草10克,淮山葯30克,精鹽適量。

做法烏雞、淮山葯切塊,與冬蟲夏草一同入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轉用文火燉至雞肉熟爛,加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益氣養陰。

豬肉蘑菇湯:

用料豬肉100克,蘑菇100克,精鹽適量。

做法豬肉切塊,蘑菇切片,一同入沙鍋,加適量清水,文火煮湯,加適量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滋陰潤燥,健胃補脾。

茼蒿雞蛋湯:

用料鮮茼蒿250克,雞蛋3個,精鹽、味精適量。

做法茼蒿洗凈切段,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湯,湯將好時甩人攪好的雞蛋,稍煮片刻,加精鹽、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潤肺,化痰。

紫菜黃瓜湯:

用料黃瓜100克,紫菜20克,精鹽、味精、薑末適量。

做法黃瓜切片,同紫菜、精鹽、薑末一同下鍋,加水適量,燒沸後加入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清熱利水,補腎養心。

香菇豆腐湯:

用料香菇25克,豆腐400克,竹筍60克,植物油、香油、味精、精鹽、胡椒粉、蔥、澱粉適量。

做法香菇用溫水浸發,切細絲;竹筍切片,豆腐切丁。鍋內放豆油燒熱,投入竹筍絲略炒,加入浸香菇水及清水適量。加香菇、筍片、豆腐丁,煮沸後加精鹽、胡椒粉,用濕澱粉勾芡,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益胃健脾。

豬肝構杞雞蛋湯:

用料豬肝100克,枸杞子20克,雞蛋1個,精鹽適量。

做法豬肝洗凈切片,雞蛋打入碗內攪散;枸杞子下鍋,加精鹽及適量清水煮10分鍾後放入豬肝,水沸後人攪好的雞蛋,稍煮即成。

功效養肝,補血,明目。

豬肉參棗湯:

用料豬肉250克,人參5克,淮山葯20克,紅棗20克,精鹽適量。

做法豬肉切塊,與人參、紅棗、淮山葯一同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轉用文火燉至豬肉熟爛,加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益氣健脾,滋陰養血。

豬肝木耳菠菜湯:

用料豬肝50克,黑木耳10克,菠菜50克,香蔥、味精、醬油、精鹽適量。

做法豬肝切片,黑木耳用清水泡發,一同下鍋,加水適量,煮沸後再加菠菜,略煮片刻,再加香蔥、精鹽、味精即成。

功效養血補血。

豆腐湯:

用料鮮菱肉100克,豆腐1塊,花椒、豆油、香油、精鹽、味精、蔥適量。

做法鍋內放豆油燒熱,投人花椒炸香,加清水適量,放入菱肉、豆腐丁、精鹽,大火煮至豆腐浮起,加味精,蔥花,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益氣安神。

與怎麼做養生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