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天可以艾灸嗎 夏天艾灸的好處
夏季是艾灸的好時機,很早就流行「冬病夏治」的說法,熱衷於養生的朋友們可能很早就形成一種觀念,天氣越熱,人體越是不能受涼,夏季炎熱,是冰棍、喝冷飲、待空調房最易導致濕邪入體。很多人認為冬季寒冷,要注意防寒,其實夏季更加要注意防寒。冬天氣溫低,寒氣明顯,陽氣內收,人們比較注重保暖,反而不會輕易寒邪入體。反而夏天天氣炎熱,體內的陽氣逐漸生發到體表,特別是夏至以後,陽氣逐漸達到頂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一旦著涼,寒邪便容易趁機入侵。很多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喘、過敏性鼻炎、心血管疾病、風濕病、關節炎等,大多就是因為夏季沒做好防寒措施,或過於貪涼導致寒氣入體。
所以一定不要忽視夏天的寒邪,防寒甚至比防暑還重要。馬上就到夏至了,夏至節氣灸是中醫冬病夏治的最好養生之法,夏至節氣灸,防寒祛濕,夏季天氣炎熱、溫度高,人體皮膚毛孔張開,艾灸的療效更容易通過張開的皮膚作用於全身經絡,所以這才有了冬病夏治之說。
實際上,調理某些慢性疾病,夏天艾灸會好於冬季,比如風濕類的疾病、哮喘、濕疹、免疫力低下、過敏性疾病等都適合夏天艾灸。夏季炎熱,人身體溫隨外界溫度變化而變化,血液通暢,這個時候最適合進行艾灸,通過艾灸補陽氣,散寒祛濕,有很大部分冬春季節通過艾灸無法調理好的人群,反而通過夏季艾灸,達到顯著療效。
夏至是一年中白晝最常的時候,盛夏自此到來,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所以,在夏至的時候艾灸會比在冬至時痛很多,但療效也會比冬至艾灸,因為極盛的陽氣加上艾草的火力,對於濕寒邪氣來說,有致命的療效。所以說,治療的最佳時機就是在夏至左右,補養就應該是冬至前後,就是所謂夏至療養,冬至進補。這種情況就不太適用於濕寒嚴重者,這部分群體應該以以不延誤病情為原則,及時治療。
2、夏天能艾灸嗎?
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夏天艾灸注意事項:
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准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注意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注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3、什麼是三伏天灸 三伏天養生保健全攻略(6)
一、三伏天灸:
三伏天灸又稱伏灸,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醫時間醫學、針灸學與知中葯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它的具體做法是,根據所要預防的疾病,在對應的穴位部位貼上中葯,以達到灸治效果的。三伏天灸一般灸三次,之後可以再進行加強灸,其時間有嚴格規定,即初伏、中伏、末伏。
二、三伏天養生保健全攻略有:
1、夜卧早起:夏季合理睡眠時間應該是:就寢時間為22:00~23:00,起床時間為5:30~6:30。中午可以適當的午道休,午睡有利於氣血平衡,能補充體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2、調息靜心:夏屬火,與心相應,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視心神的調養。要保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和胸懷寬闊。
3、食酸補鹽:夏季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亦多。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吃西瓜、喝綠豆湯喝烏版梅小豆湯,為解渴消暑之佳品。
4、健脾祛濕:三伏期間早、晚進餐時可以喝些粥,如山葯粥、薏米粥、蓮子粥等。
5、三伏天要喝三豆湯:權三豆湯不僅能清熱除暑和健脾利濕,還能祛火解乏和消痱子,綠豆、赤小豆有清熱解暑、利濕的功效,黑豆則健脾補腎。
6、同時要注意不貪食冷飲和不依賴空調。
4、三伏貼和三伏灸有何不同?
三伏貼主要是用調好的葯物貼在特定的穴位上,用來影響、調整人體的磁場,讓人體激發自身的修復功能,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
三伏灸,除了有三伏貼的作用特點之外,其自身具有更大的能量。艾灸療法的特點是從身體內部祛病緩疾,通過溫熱療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通經舒絡,增強人體的新陳代謝,調整機體的神經、內分泌、血液循環、消化吸收等功能,從而改善臟腑衰竭、營養不良、毒素堆積等情況。
三伏貼,是在三伏天時進行中葯貼敷治病的方法。具體做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根據所要預防的疾病,在對應穴位貼上有刺激性的葯物,以達到灸治的效果。不同於艾條和艾炷灸,這種方法是不用火的,又名天灸、冷灸。
三伏貼是一種傳統中醫的治療法,結合針灸、經絡與中葯學,以中葯直接貼敷於穴位,經由中葯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達到增強機體免疫力,起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由於三伏貼即貼即用,操作簡便,堅持貼敷療效顯著,故而深受廣大養生愛好者的青睞。
三伏灸,一言以蔽之,就是在三伏天進行養生艾灸治病的方法。全稱為三伏天養生艾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冬病夏治伏天保健療法,與現代預防醫學有異曲同工之處。
三伏天時氣溫最高,正巧是大自然陽氣最強、陰氣最弱的時候,人的皮膚毛孔張開、體內新陳代謝比較旺盛。此時使用艾灸療法,既有利於葯物的快速滲透和進入,又可藉助炎熱的氣候環境、驅除體內的陰寒之氣。
簡單點理解:三伏灸(三伏天+艾灸),可以起到1+1>2的效果。
其實在中國的古代,三伏灸的主流是三伏溫灸和疤痕灸,尤其是立秋的前半個月更是一年中的重中之重,可以說在這半個月的時間里,上至達官貴族、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都會用艾來做保健。最次的也是用艾葉煮水泡腳。
古時三伏灸最主要是這幾個穴位:大椎,身柱;關元,肚臍和中脘;腎俞和八髎。這是溫灸的常用穴位。而足三里是疤痕灸的主穴。
5、夏天艾灸好,還是做泥灸好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三伏天做艾灸可以起到百事半功倍的效果。
艾灸通過對度人體穴位的刺激來溫經通絡、升陽舉陷、行氣活血、祛寒逐濕,可知為忙碌的上班族們驅散疲勞、恢復元氣、補充體能。
不僅如此,道艾灸還是平衡陰陽的有效手段,內對女性美容有奇效。傳統的艾灸是不少愛美女容性追捧的新式美容大法。
6、什麼季節做艾灸養生,效果最好呢?
並不是什麼季節合適,而是要根據體質和症狀選擇相應的穴位和時間……
7、都說冬病夏治,三伏天你們是怎麼養身呢?
冬病夏治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冬天寒冷,人們的疾病狀況就會出現,這時的狀況在夏天就會特別容易得到改善。三伏天能夠抓住機會就能夠幫助身體很快很好地排出毒素,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從而讓身體抵抗力增強。
1、艾灸。
三伏天,如果可以採取艾灸,那艾灸好之後,一個冬天都不會生病的。而且冬天也依然會感覺到手腳非常的暖和,不怕冷,特別舒服。
女性朋友艾灸的時候可以多艾灸自己的肚臍、神闕、關元,氣海、八髎、足三里這些穴位。這些穴位能夠讓女性的身體氣血更加的順暢,血液循環也更加的好。當氣血好的時候,經期也會特別的好,而且在冬天手腳也不會怕冷。
脾胃不好的人也可以選擇艾灸艾灸之後,讓自己的脾胃能量增強。脾胃強了消化吸收就會好,很多食物的營養也會被身體吸收,而且皮膚也會越來越緊致。
抓住三伏天養生對女性來講,是非常好的美容養顏的抗衰老636f70797a6431333431366263養身體的好方式。
2、泡腳。
很多人都只有在冬天才泡腳。因為冬天冷,泡完腳之後就會非常的暖和,非常的舒服,睡覺也會睡得香。但其實,泡腳是適合一年四季的。而且泡腳能夠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同時泡腳也能夠將讓腳部的穴位更加的通暢。腳步的穴位連同身體的全身,所以腳是很重要的。
在三伏天泡腳,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所以想要調理身體的人,可以抓住三伏天好好泡腳。你會發現冬天的你會過得更幸福,因為身體特別的舒服了。
三伏天不是讓你吃雪糕的時間,而是給到你調理身體的機會。所以大家要抓住這些機會調理身體,身體一定會更加棒。身體調理好了,疾病也會遠離你。
8、今年三伏長達40天,你會選擇去做三伏天艾灸嗎?
我當然會啊,而且每年都在堅持。我個人是比較信奉中醫養生的,就算是不能治病,也能保健身體,當然了,我還是從中受益很多的,至少之前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的毛病,現在改善了很多了。
我覺得艾灸養生,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不能祈求幾次見效,畢竟中醫不像西醫那樣可以葯到病除。我本人屬於虛寒體質,經常會腸胃不適,還伴有宮寒的症狀。第一次接觸艾灸是因為,長期痛經,飽受痛苦。正好小區門口有一家店在做活動,處於好奇,也有些有病亂投醫的感覺,就去了。想著,就算治不好,肯定也治不壞。
我艾灸用的是大概有三四厘米粗,十厘米左右長的艾灸棒,從中折斷,一次灸兩個穴位,說是這樣效果更好些。雖然我是治療痛經,但是除了腹部的幾個穴位以外,她們還會給我灸一些相關的穴位,甚至是在腿上和腳上的穴位都有。
艾灸過後需要多喝水,當然必須是溫熱的,這樣有利於體內的循環代謝,排除毒素。三伏天的時候去艾灸,主要是在每伏的前三天,每天都去。艾灸最好的時辰就是早上,正值陽氣生發的時段,艾灸的效力會更好一些。還有平時的一些節氣,都應該去艾灸,這樣效果比較好。
最重要的是,艾灸過後不能受涼,一定要注意保暖,所以在三伏天艾灸是需要一定的毅力的,要耐得住炎熱,但艾灸真的不會像蒸桑拿那樣出很多汗,它還是比較溫和的。
9、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三伏天吃什麼養生
按農歷計算,三伏天大百致處於陽歷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持續時間大約30~40天,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三伏天吃餃子、面條、烙餅攤養生。
頭伏吃餃子:平補效果好
頭伏吃餃子,餃子在中國出現的歷史時間已有一千多年,伏日人們食衣不振,度往往比常日消瘦,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營養專家認為,伏天不能熱補或溫補,最好平補,餃子正適合平補。餃子含糖類、B族維生素、多種礦物質等,營養版豐富、容易消化。
二伏吃面條:驅病敗心火
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熱之時,用新小麥磨成麵粉煮湯吃,吃後出一身汗,新糧營養豐富,發汗可以驅逐腠理之外邪。
三伏天除了喝熱湯面,還可以吃過水面,面條出鍋後用涼開水過幾遍。
三伏吃烙餅攤:恢復補營養
到了三伏的時候,人體消耗已經到了一定程度,該瘦的人都已經消瘦了很多。所以,這個時暌要適當多補充營養,恢復體力。
烙餅除了面里的營養外,其他營養素都嚴重不足。這時如果加上雞蛋,就可以達到飲食多樣化及營養均衡的標權准。
10、三伏天想給家人艾灸調理,發現艾知元有不少電子艾灸儀,看上去挺高科技、價錢接地氣,想了解這牌子如何?
用過別家的立式艾灸儀,不過還是艾知元的好,用了不會燙傷而且滲透力感覺更強,並且輕輕一壓就可以轉動調節,別家的需要用很大力氣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