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寒露後養生

寒露後養生

發布時間:2020-05-01 16:05:19

1、寒露前後吃什麼最養生 寒露時節的飲食方案

 1.藕
  「荷蓮一身是寶,秋藕最補人」,寒露後空氣乾燥,人容易煩躁不安。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去秋燥。蓮藕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有明顯的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益血益氣的功效,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2.山楂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山楂紅,山楂含鈣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鈣52毫克。孕婦和兒童對鈣的需求大,這兩類人群不妨在飯後吃點山楂。
  3.蜜桃
    2016年10月8號是寒露時節,寒露的來襲意味著寒冷天氣的到來,同時也有不少的蔬果上市。因此寒露養生吃什麼好呢?當然是這些剛剛上市的食物。下面就詳細介紹幾種寒露養生必吃的食物。
  寒露養生吃什麼
  1.藕
  「荷蓮一身是寶,秋藕最補人」,寒露後空氣乾燥,人容易煩躁不安。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去秋燥。蓮藕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有明顯的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益血益氣的功效,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山楂
  2.山楂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山楂紅,山楂含鈣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鈣52毫克。孕婦和兒童對鈣的需求大,這兩類人群不妨在飯後吃點山楂。
  3.蜜桃
  寒露蜜桃屬北方晚熟桃品種,成熟期在寒露前後,故名「寒露蜜桃」。桃子味甘而性溫,過多食用容易上火,嚴重的還會身上起瘡,尤其是平時內熱偏盛、易生瘡癤的人更不宜多吃。大人最好不要給嬰幼兒餵食桃子,因為桃子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質,嬰幼兒腸胃透析能力差,無法消化這些物質,很容易造成過敏反應。另外沒有完全成熟的桃子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引起腹脹或腹瀉。
  4.柚子
  柚子性寒、味酸,可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腫止痛,適用於胃病、消化不良、痰多氣喘等症。柚子以富含維生素C聞名,其所含的有機酸,大部分為枸櫞酸,而枸櫞酸具有消除人體疲勞的作用。有益於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食用。
  5.柑橘
  柑橘也是最佳的寒露養生食物。柑橘一般在秋季大量上市,它還有大量的維生素B1,維生素B1對神經系統的信號傳導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秋季盛產的水果當中,柑橘的維生素B1含量最高。此外,柑橘的果實、果皮、果核以及根等都有不同的葯理作用。
  6.石榴
  石榴性溫、味甘、澀,入肺、腎、大腸經。石榴的營養特別豐富,果實中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有機酸、蛋白質以及鈣、磷、鉀等礦物質。具有助消化、軟化血管、降脂降糖等多種功效。
  7.柿子
  柿子具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的功效。鮮柿生食,對肺癆咳嗽、咳嗽痰多、虛勞咯血等症有良效。紅軟熟柿,可治療熱病煩渴、口乾唇爛、熱痢等症。
  8.螃蟹
  寒露的一大習俗是吃螃蟹。蟹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為上等名貴水產。螃蟹的營養也十分豐富,蛋白質的含量比豬肉、魚肉都要高出幾倍,鈣、磷、鐵和維生素A的含量也較高。中醫認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熱散結、通脈滋陰、補益肝腎、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熱通絡、強壯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營養價值高。
  9.山葯
  寒露養生也離不開山葯。山葯屬於薯類,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包括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和鈣、磷、鉀、鈉、鎂、鐵、鋅、銅等多種礦物質。山葯雖然可以同時滋補很多臟器,但最終還是以補腎為主,經常吃山葯可以增強腎臟的排毒功能。拔絲山葯是很好的一種食用方法,用焦糖「炮製」過的山葯,補腎抗毒的功效會增強

2、寒露節氣 寒露養生需要注意哪些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寒露過後,氣溫逐漸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同時夏季的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以防"寒從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酸痛發生,緩解疲勞。
從養生理論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好,再加上腳的脂肪層很薄,保溫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研究發現,腳與上呼吸道黏膜之間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系,一旦腳部受涼,就會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纖毛運動減弱,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2、適時添衣
另外,寒露過後,天氣寒冷,老人、兒童和身體體質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漸增添衣服。俗話悅"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者,則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凍"出病來。換季穿衣服別換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為主,"不穿單衣"也是寒露養生的重要一點。寒露時節,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研究認為,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強。當環境氣溫降低後,人體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會下降,因此,為了及時預防感冒,要適時更衣。
同時,還應隨時備好急救葯品,防止因氣溫驟降而引發哮喘、中風、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3、朝鹽晚蜜
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秋季的開始。在秋天裡,秋燥是讓人煩惱的一件事。養生專家提出,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就是:"朝朝鹽水,晚晚蜜湯"。發現皮膚越來越乾燥,不少人以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補充水分啦。真相卻是,光喝白開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過,如果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情況就大不同了,這種方法,與補充生理鹽水是一個道理。

4、早睡早起
寒露過後晝短夜長,自然界中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此時便是人們保養陽氣之時,因此,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當做相應調整。《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就有"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的論段,就是告訴人們秋季養生的道理

3、寒露節氣期間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4、寒露怎麼養生,寒露的養生方法,寒露養生保

貫眾健康指導建議:過了寒露應起居調整。秋季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是一條很好養身之道,而「一場秋雨一場涼」,提醒我們要隨著天氣轉涼逐漸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涼意甚濃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腹瀉多發季節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初秋白天氣溫高電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條件許可情況下,居室及其周圍可種植一些綠葉花卉讓環境充滿生機又可凈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
飲食調養。「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發脫落和大便秘結等。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飲食上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卜、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蘿卜、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葯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葯、鴨、魚、肉等食品。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還應重視塗擦護膚霜等以保護皮膚,防止乾裂。
精神調養。精神調養也不容忽視,由於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於傷感的憂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洩積郁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寒露養生的注意事項
寒露時節的飲食應注意葷素搭配。寒露過後,適當進食一些高蛋白食物補充能量。寒露之後,天氣乾燥,很容易出現口渴、咽干、唇燥、皮膚干澀等「秋燥」現象,因此,還應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多喝白開水、綠豆湯、牛奶等;水果以應季水果為主,橘子、梨、葡萄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年老體弱之人,可對症選擇相應的西洋參、枸杞等適時進補。
寒露時節應及時添加衣物。要知道,寒露過後,早晚溫差較大,空氣乾燥,這往往會使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強。因此,對於喜歡外出鍛煉的人來說,最好避免太早或太晚出門;為了及時預防感冒,要適時添衣,加強鍛煉。這個時節,哮喘病會越來越重,有痔瘡的人也可能病情加重,此類患者應格外當心。
那麼,為什麼「寒露不露腳」呢?
「寒露不露腳」的含義
進入寒露後,就不能再「秋凍」了,夜晚溫度將會降得更低,因此老人、小孩要特別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涼氣侵入體內。最重要的是注意腳部的保暖,以防「寒從足生」。「寒露不露腳」,正是這個道理。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
因此,寒露過後足部保暖是重中之重,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襪外,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熱水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可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同時還能提高抵抗力。

5、今天寒露了,關於養生該注意點什麼問題

寒露養生有這樣幾句原則:
寒露到,不露腿,三保暖,順天意。
七點後,不進食,喝足水,防腦梗。
寒露之後不宜再「秋凍」,尤其要注意肩頸、腰百背、腳部的保暖。
暖頸:脖子是寒氣入侵的主要部位,會導致咳嗽、感冒、嗓子發炎度。
暖腰:老年人陽氣漸衰,腰肌勞損等症狀受冷的刺激容易加重。老年人早晚出門時不妨穿個馬甲。
暖腳:常言道:「寒露腳不露。」寒露節氣之後要注重足部的保暖,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了,以防「寒從足生」。
由於兩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又因為腳部的脂肪層較問薄,特別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腳部受涼,特別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導致人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對冷空答氣刺激極為敏感,驟然降溫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就會乘虛而入。輕則引起外感咳嗽,重則可使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發作。
研究人員發現晚上7點後進食、或就寢前兩小時內的進回食者,夜間血壓不降、一直保持高位的可能性是不進食者的2.8倍。
所以,寒露這一天過後,晚上7點之後盡量不要再進食了,答另外,高血壓患者本來就是心臟病高危人群,夜間血壓再不降的話,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會高得多。

6、今日22時6分,寒露至,寒露後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

寒露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已經到了深秋,天氣逐漸變冷,冬天馬上就要到來了,在這個時候養生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一定要注意適當的添加衣物,盡量不要裸露皮膚,尤其是腳部,還有在飲食上一定要注意防燥養胃,早睡早起。


寒露到來氣溫越來越低了,而地面上的露水也越來越多,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已經開始將進入冬季了,在這個時候還有可能出現霜凍,氣溫下降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涼,一定要適當的添加衣物,注意不要著涼。

寒露時節一定在飲食上要注意防燥,一定要養陰,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多吃一些芝麻,銀耳,番茄等滋陰潤燥的食物,還可以吃一些蘋果梨過去等等,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

寒露時節一定要注意防燥,因為寒露之後雨水逐漸減少,天氣逐漸變得乾燥,白天會變得短,夜變得長,盡量多喝水,保持身體的一個適應度。

寒露時節由於白天逐漸的縮短,夜晚逐漸的變長,在這個時候一定要養成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

早晨早起之後可以鍛煉身體去跑跑步,也可以去外面呼吸下新鮮的空氣,早晨出去跑步,因為外界比較寒冷寒冷的氣候可以刺激身體,使身體的免疫力更加提高一些,使人體具備抵禦寒冷的能力,可以增強人的體質。

寒露時節天氣變涼,在這個時候一定要適當添加衣物,注意飲食,早睡早起,養好身體,迎接冬天的到來。

7、寒露養生食譜有哪些

寒露保養重點在三大補,主要百是補養五臟提升元氣:

一是用山葯胡蘿度卜燉羊肉,此湯補體健腎,提升元氣;

二是五豆粥,用小米配紅、黃、黑、綠、蠶豆熬粥喝,能調和五臟,濡養腸胃,提知升內在能量。

三是菊花茶,菊花多在秋季開放,秋道季肺氣當令,所以可以潤肺、補腎氣,菊花茶還可以中和版羊肉湯的火氣。為增強權進補效果,閑暇時還可以多敲足三里,提升脾胃運化功能。

8、過了寒露,該怎麼養生

貫眾健康指導建議:過了寒露應起居調整。秋季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是一條很好養身之道,而「一場秋雨一場涼」,提醒我們要隨著天氣轉涼逐漸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涼意甚濃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腹瀉多發季節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初秋白天氣溫高電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條件許可情況下,居室及其周圍可種植一些綠葉花卉讓環境充滿生機又可凈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
飲食調養。「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發脫落和大便秘結等。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飲食上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卜、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蘿卜、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葯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葯、鴨、魚、肉等食品。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還應重視塗擦護膚霜等以保護皮膚,防止乾裂。
精神調養。精神調養也不容忽視,由於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於傷感的憂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洩積郁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寒露養生的注意事項
寒露時節的飲食應注意葷素搭配。寒露過後,適當進食一些高蛋白食物補充能量。寒露之後,天氣乾燥,很容易出現口渴、咽干、唇燥、皮膚干澀等「秋燥」現象,因此,還應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多喝白開水、綠豆湯、牛奶等;水果以應季水果為主,橘子、梨、葡萄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年老體弱之人,可對症選擇相應的西洋參、枸杞等適時進補。
寒露時節應及時添加衣物。要知道,寒露過後,早晚溫差較大,空氣乾燥,這往往會使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強。因此,對於喜歡外出鍛煉的人來說,最好避免太早或太晚出門;為了及時預防感冒,要適時添衣,加強鍛煉。這個時節,哮喘病會越來越重,有痔瘡的人也可能病情加重,此類患者應格外當心。
那麼,為什麼「寒露不露腳」呢?
「寒露不露腳」的含義
進入寒露後,就不能再「秋凍」了,夜晚溫度將會降得更低,因此老人、小孩要特別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涼氣侵入體內。最重要的是注意腳部的保暖,以防「寒從足生」。「寒露不露腳」,正是這個道理。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
因此,寒露過後足部保暖是重中之重,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襪外,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熱水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可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同時還能提高抵抗力。

9、寒露養生應該如何做

寒露起居養生:
寒露以後,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強。此時很多疾病的發生會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應警惕的是心腦血管病另外,中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復發、哮喘病復發、肺炎等疾病也嚴重地威脅著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據統計,老慢支病人感冒後90%以上會導致急性發作,因此要採取綜合措施,積極預防感冒。在這多事之秋的寒露節氣中,老年人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對身體的健康有著重要作用。

出門泡個熱水腳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南京自然醫學會足療保健專家王城生副教授介紹說,寒露節氣前後要注重足部的保暖,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了,以防「寒從足生」。由於兩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又因為腳部的脂肪層較薄,特別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腳部受涼,特別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導致人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對冷空氣刺激極為敏感,驟然降溫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就會乘虛而入。輕則引起外感咳嗽,重則可使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發作。
寒露時節出行前如果條件允許,最好用熱水泡個腳。用熱水泡腳既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使人精力充沛。

寒露養生之飲食
多吃山葯、蘿卜等「根」菜
專家提醒:寒露節氣養生保健不妨多吃些山葯、蘿卜等「根」菜。
山葯既是中葯,也是美食,是大家熟悉的滋補珍品。研究證明,山葯中的B族維生素的含量是大米的數倍,礦物質中鉀含量極其豐富。此外,山葯對於糖尿病有輔助療效,除了易產生飽腹感,有利於控制食量外,甘露聚糖還有改善糖代謝,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的功用。由於山葯中澱粉含量較高,因此在食用山葯時,最好能用山葯代替一部分主食,也就是適當減少主食的量,尤其是糖尿病人,以免帶來能量過剩的問題。
蓮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纖維,能與人體內膽酸鹽,食物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結合,使其從糞便中排出,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蓮藕散發出一種獨特清香,還含有鞣質,有一定健脾止瀉作用,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開胃,有益於胃納不佳,食慾不振者恢復健康。

「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發脫落和大便秘結等。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同時要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在飲食上還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卜、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還應重視塗擦護膚霜等以保護皮膚,防止乾裂。

根據中醫理論,24節氣中的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同的養生重點,10月8日是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的開始,在這段時間里,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又該有選擇地攝取哪些食品來保養自己呢?
在這節氣里最容易誘發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疾病。此時的氣候實際上是夏秋暑熱與秋涼乾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節交換的感冒發熱,這些季節性的常見病都要充分防範,加以警惕。

此節氣的養生湯水宜以潤肺生津、健脾益胃為主,如合掌瓜煲豬、紅蘿卜無花果煲生魚、太子參麥冬雪梨煲豬瘦肉、白菜蜜棗煲羊肺、淮山北芪煲豬橫脷、粟米煲牛、椰子淮山杞子煲雞鮑魚湯等,在潤燥滑腸、清腸解毒上宜用槐花煲豬腸、火麻仁當歸煲豬等。

10、寒露節過後,為了身體健康,要了解哪幾大養生的常識?

寒露節過後,為了我們身體的健康,一定要了解這六大養生的常識。第一個常識,要做好腳部的保暖工作。我們內的寒氣都是從腳進入到我們身體的,寒露過後,氣溫會變低,為了防止寒氣進入到我們的身體里,一定要做好腳部的保暖工作。我們每天晚上可以用熱水泡腳,不僅可以去除身體的寒氣,還可以趕走身體一天的疲憊。

第二個常識,要適當地增加衣服。氣溫下降時,我們呼吸道的抗病能力也會跟著下降。如果不及時的添加衣物,做好保暖工作,感冒病毒就會侵入到我們的身體里造成感冒。第三個常識,要早睡早起。寒露之後,白天時間變短夜晚時間變長,我們的睡覺時間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變化。早睡早起有很多好處,比如可以幫助我們避免血栓的發生。

第四個常識,要養好我們的胃。我們的腸道和胃對寒冷非常敏感,如果不及時保暖,就會引發一系列的胃腸道疾病第五個常識,要做適量的運動。秋天雖然天氣變冷了,但不至於像冬天一樣寒冷,所以早上起來我們可以做適量的運動提高我們的免疫力。大家一定要注意運動是適量,不要運動過量。

第六個常識,晚上不要憋尿。因為秋天的天氣比較干,所以很多人在睡覺前會喝水防止口乾。睡覺前喝水,非常容易在半夜出現尿意。出現尿意就要及時去衛生間排出去,不要憋著。尿液當中含有很多毒素,如果長時間在膀胱留存就會導致膀胱出現炎症。

與寒露後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