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生要怎麼學
養生是多方面的,有飲食養生、運動養生、經絡養生等,看你對那一種感興趣。然後針對你感興趣的那一種養生方式多看資料、多實踐,找到一個切合自己實際的養生方式。
2、月亮為什麼又叫「玄度 」?
我來回答你!
只有出處,沒有傳說!
月亮有在中國古代文人筆下有很多不同的叫法,至少有數百種之多,每一種稱呼都反映了作者當時寫作是的心境,沒有其他更深的含義。月亮比較有名的別稱有150種之多。下面我羅列其中的三分之一,你就明白了「玄度」沒有那麼「玄」,幾百年後的謝庄千古名篇《月賦》還稱之為「玄兔」呢!
月亮的別稱150例(按字母順序排列)(二)
51、寒璧:喻月亮。陸游《大醉梅花下走筆賦此》:「酒闌江月上,珠樹掛寒璧。」 陸游《秋夜獨過小橋觀月》:「乍圓素月升寒璧,欲散微雲蹙細鱗。」
52、寒蟾:指月亮。傳說月中有蟾,故稱。唐 劉禹錫《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鎮改月偶書所懷二十二韻》:「管弦喧夜景,燈燭掩寒蟾。」 宋 張銑《玉樹後庭花》詞之二:「青驄一騎來飛鳥,靚妝難好,至今落日寒蟾,照台城秋草。」
53、寒魄:指月亮。亦指月光。唐 劉得仁《對月寄雍陶》:「圓明寒魄上,天地一光中。」 唐 方干《中秋月》:「泉澄寒魄瑩,露滴冷光浮。」 明 李流芳《過皋亭龍居灣宿永慶禪院同一濂澄心恆可諸上人步月》:「氣和空宇澄,寒魄如春露。」
54、寒兔:傳說月中有玉兔,故稱。李賀《李憑箜篌引》:「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王琦匯解:「寒兔謂秋月。」
55、寒玉:指月。李賀《江南弄》:「吳歈越吟未終曲,江上團團帖寒玉。」 宋 呂渭老《念奴嬌·贈希文寵姬》:「暮雲收盡,霽霞明高擁一輪寒玉。」
56、寒月:清冷的月亮。李白《望月有懷》:「寒月搖清波,流光入窗戶。」 元 吳澄《送國子伴讀倪行簡赴京》:「不怕狂風妨去鷁,偏愁寒月照棲鴉。」
57、金蟾:月亮的別稱。神話傳說月中有蟾蜍,故稱。漢 張衡《靈憲》:「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蠩。」 唐 令狐楚《八月十七日夜書懷》:「金蟾著未出,玉樹悲稍破。」 明 高啟《賦趙王孫家琵琶詩》:「夢斷金蟾隔煙小,青冢理聲秋不曉。」
58、金娥:指神話傳說月中女神嫦娥,亦借指月亮。唐 許敬宗《奉和喜雪應制》:「騰華承玉宇,凝照混金娥。」 李白《明堂賦》:「玉女攀星於網戶,金娥納月於璇題。」
59、金鏡:喻月亮。元稹《泛江翫月》:「遠樹懸金鏡,深潭倒玉幢。」 陸游《隔浦蓮近拍》:「煙霏散,水面飛金鏡,露華冷。」 劉克庄《水調歌頭·癸卯中秋作》:「競看姮娥金鏡,爭信仙人玉斧,費了一番修。」
60、金盆:喻圓月。楊萬里《攜酒夜覓羅季周》:「淡月輕雲相映著,淺黃帕子裹金盆。」
61、金魄:滿月。 唐 沉佺期 《和元舍人萬頃臨池玩月》:「玉流含吹動,金魄度雲來。」 李白《古風》之二:「圓光虧中天,金魄遂淪沒。」 王琦 註:「金魄者,是言滿月之影,光明燦熳,有似乎金,故曰金魄也。」 白居易《首夏同諸校正游開元觀因宿玩月》:「須臾金魄生,若與吾徒期。」
62、金兔:月的別稱。南朝 梁 劉孝綽《林下映月》:「攢柯半玉蟾,裛葉彰金兔。」 隋 江總《答王筠早朝守建陽門開》:「金兔猶懸魄,銅龍欲啟扉。」 唐 盧仝《月蝕》:「朱弦初罷彈,金兔正奇絕。」
63、冷月:月亮。月光給人以清冷之感,故稱。蘇軾《次韻劉景文路分上元》:「華燈閟艱歲,冷月掛空府。」《紅樓夢》第七六回:「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
64、滿魄:圓月。唐 趙蕃《月中桂樹賦》:「杳杳低枝,拂孤輪而挺秀;依依密樹,侵滿魄而含芳。」 元 柳貫《晚渡揚子江未至甘露寺城下潮退閣舟風雨竟夕》:「乘流俟滿魄,明夕異今昨。」
65、明蟾:古代神話稱月中有蟾蜍,後因以「明蟾」為月亮的代稱。唐 舒元輿《坊州按獄蘇氏庄記室二賢自鄜州走馬相訪》詩:「陽烏忽西傾,明蟾掛高枝。」 明 劉基《次韻和十六夜月再次韻》:「永夜涼風吹碧落,深秋白露洗明蟾。」
66、千里燭:指明月。宋 陶谷《清異錄·天文》:「道士王致一曰:『我平生不曾使一文油錢,在家則為扇子燈,出路則為千里燭。』」
67、清蟾:稱澄澈的月亮。因傳說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代稱月。亦用以比喻圓鏡。宋 張先《於飛樂令》:「寶奩開,菱鑒靜,一掬清蟾。」 宋 賀鑄《採桑子·羅敷歌》:「犀塵流連。喜見清蟾似舊圓。」 范成大《代人七月十四日生朝》:「已饒瑞莢明朝滿,先借清蟾一夜圓。」
68、清規:指月亮。唐 齊己《中秋月》:「空碧無雲露濕衣,群星光外涌清規。」
69、卿月:月亮的美稱。亦借指百官。語出《書·洪範》:「王省惟歲,卿士惟月,師尹惟日。」 孔傳:「卿士各有所掌,如月之有別。」 孔穎達疏:「卿士分居列位,惟如月也。」 岑參《西河太守杜公輓歌》:「惟余卿月在,留向 杜陵 懸。」杜甫《暮春江陵送馬大卿赴闕下》詩:「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 浦起龍心解:「卿月升,恩命起召也。」 清 趙翼《述庵司寇新刻大集兼懷亡友璞函》:「即今奏凱十五年,卿月崇班已屢遷。」
70、卻月:半圓的月亮。《南史·侯景傳》:「城內作迂城,形如卻月以捍之。」
71、麝月:指月。南朝 陳 徐陵《<玉台新詠>序》:「金星將婺女爭華,麝月與嫦娥競爽。」 明 唐寅《詠春江花月夜》:「麝月重輪三五夜,玉人聯漿出靈娥。」
72、素娥:亦用作月的代稱。《文選·謝庄<月賦>》:「引玄兔於帝台,集素娥於後庭。」 李周翰 註:「常娥竊葯奔月,因以為名。月色白,故雲素娥 。」 李商隱《霜月》:「青女 素娥 俱耐冷,月中霜里鬭嬋娟。」 明 徐渭《月下梨花》詩之一:「莫遣風吹廻作態, 素娥應妬舞《霓裳》。」 郁達夫《舊歷八月十六夜觀月》:「窗外素娥窗內客,分明各自夢巫陽 。」
73、素魄:月的別稱,亦指月光。南朝 梁簡文帝《京洛篇》:「夜輪懸素魄,朝光盪碧空。」 孟郊《立德新居》詩之五:「素魄銜夕岸,綠水生曉潯。」 周邦彥《倒犯·新月》:「駐馬望素魄,印遙碧,金樞小。」《水滸傳》第二回:「彩霞照萬里如銀,素魄映千山似水。」 清 姚鼐《乙卯二月望夜與胡豫生觀月有詠》:「素魄行無極,光霽曠來臨。」
74、太陰:謂月亮。日月對舉,日稱太陽,故月稱太陰: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陰。唐 楊炯《盂蘭盆賦》:「太陰望兮圓魄皎,閶闔開兮涼風裊。」 清 龔自珍 《敘嘉定七生》:「抱秋樹之晨華,指太陰以宵盟。」 郭沫若 《女神·地球,我的母親!》詩:「那晝間的太陽,夜間的太陰,只不過是那明鏡中的你自己的虛影。」神話中指月神。《西遊記》第九五回:「 太陰道:『與你對敵的這個妖邪,是我廣寒宮搗玄霜仙葯之玉兔。』」指月宮。 清 洪升《長生殿·聞樂》:「吾乃嫦娥是也,本屬太陰之主,浪傳後羿之妻。」
75、太陰精:指月亮。古人以為月乃太陰之精。唐 張祜《中秋夜杭州玩月》:「萬古太陰精,中秋海上生。」
76、天鏡:指明月。唐 宋之問《游禹穴回出若邪》:「石帆搖海上,天鏡落湖中。」明 王世貞《月夜步西園積雪有述》詩:「冰壺初世外,天鏡忽林端。」
77、天眼:指月亮。唐 盧仝《月蝕詩》:「皇天要識物,日月乃化生。走天汲汲勞四體,與天作眼行光明……再得見天眼,感荷天地力。」 明 劉基《次韻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蝕詩》:「不知妖恠從何來,惝恍初驚天眼昳。」
78、兔鉤:彎月。唐 崔櫓《過南城縣麻姑山》:「斜倚兔鉤孤影伴,校低仙掌一頭來。」
79、兔輪:月亮的別稱。傳說月中有玉兔搗葯,故稱。唐 元稹《夢上天》:「西瞻若水兔輪低,東望蟠桃海波黑。」
80、兔魄:月亮的別稱。《參同契》卷上:「蟾蜍與兔魄,日月無雙明。」 元 范梈《贈郭判官》:「慈烏夜夜向人啼,幾度紗窗兔魄低。」 明 劉基《怨王孫》:「兔魄又滿,天長鴈短。」《剪燈餘話·江廟泥神記》:「俄而兔魄將低,雞聲漸動。」
81、兔華:明月。清 陳維崧《水調歌頭·汾西侯仲輅示我九日紀夢詞二闋依韻奉和》之二:「天上兔華滿,只照別家圓。」
82、兔月:月亮的別名。 北周 庾信《七夕賦》:「兔月先上,羊燈次安。」 唐 楊師道《闕題》:「羊車詎畏青門閉,兔月今宵照後庭。」
82、團欒:指圓月。林逋《又詠小梅》:「摘索又開三兩朵,團欒空繞百千回。荒鄰獨映山初盡,晚景相禁雪欲來。」借指月,清 納蘭性德 《菩薩蠻·迴文五》:「月也異當時,團欒照鬢絲。」
83、望舒:話中為月駕車的神。《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王逸 註:「望舒月御也。」 借指月亮。漢 張衡《歸田賦》:「於時曜靈俄景,繼以望舒,極盤游之至樂,雖日夕而忘劬。」《後漢書·蔡邕傳》:「元首寬則望舒朓,侯王肅則月側匿。」 李賢 註:「望舒,月也。」 晉 張協《雜詩》之八:「下車如昨日,望舒四五圓。」 唐 耿湋《喜侯十七校書見訪》:「誰為(謂)須張燭,涼空有望舒。」
84、微月:猶眉月,新月。指農歷月初的月亮。晉 傅玄《雜詩》:「清風何飄颻,微月出西方。」 杜甫《水會渡》:「微月沒已久,崖傾路何難!」王闓運《七夕立秋作》:「虛庭一葉下,微月千里陰。」 蘇曼殊《斷鴻零雁記》:「是夕,微月已生西海,水波不興。」
85、夕輪:指圓月。駱賓王《久戍邊城有懷京邑》:「葭繁秋引急,桂滿夕輪孤。」
86、夕兔:古代神話謂月中有兔,故用為月亮的代稱。駱賓王《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抱膝當窗看夕兔,側耳空房聽曉雞。」
87、夕月:傍晚的月亮。李白《怨歌行》:「薦枕嬌夕月,卷衣戀春風。」 蘇軾《坤成節功德疏文》之七:「右伏以星火西流,方歲功之平秩,夕月既望,昭陰德之致隆。」
88、小蟾:指月亮。宋 吳文英《霜葉飛·重九》詞:「小蟾斜影轉東籬,夜冷殘蛩語。」
89、宵暉:指月亮。元稹《春》:「晝漏頻加箭,宵暉欲半弓。」
90、宵魄:指月亮。韓愈《會合聯句》:「夏陰偶高庇,宵魄接虛擁。」 廖瑩中 註:「宵魄,謂月。」
91、玄度:月亮。漢 劉向《列仙傳·關令尹贊》:「 尹喜 抱關,含德為務,挹漱日華,仰玩玄度。」
92、玄兔:指月亮。《文選·謝庄<月賦>》:「引玄兔於帝台,集素娥於後庭。」 李周翰 註:「玄兔,月也。月中有兔象,故以名焉。」 唐 白行簡《新月誤驚魚賦》:「桂影西南,盡迷玄兔;與波上下,難晦紫鱗。」 寧調元《八月十五夜漫書一律》:「玉宇瓊樓最高處,一天霾霧撥難開。祇憐玄兔千年冷,不見靈槎八月來。」
93、玄陰:指月亮。柳宗元《天對》:「玄陰多缺,爰感厥免。」元稹《賦得九月盡》:「玄陰迎落日,涼魄盡殘鉤。」
94、玄燭:指月亮。曹丕《答繁欽書》:「白日西逝,清風赴闈,羅帷徒袪,玄燭方微。」
95、瑤輪:指月亮。明 夏完淳《大哀賦》:「不意瑤輪無長炯之期,玉歷有中屯之會。」
96、瑤兔:指月亮。唐 王勃《上明員外啟》:「側聞金烏聳轡,俯圓燧而抽光;瑤兔浮輪,候方諸而吐液。」 唐 黃滔《丈六金身碑》:「一夕雨歇天清,風微月明,瑤兔無煙,銅龍有聲。」
97、瑤月:月亮的美稱。 唐 令狐楚《還珠亭賦》:「掩星彩,迷瑤月。」 金 王庭筠 《清平樂·應制》:「瓊枝瑤月,簾卷黃金闕。」
98、夜光:月亮。《楚辭·天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 王逸 註:「夜光,月也。」 三國 魏 曹植《芙蓉賦》:「其始榮也,皦若夜光尋扶桑 ;其揚暉也,晃若九陽出暘谷 。」 晉 王嘉《拾遺記·炎帝神農》:「築圓邱以視朝日,飾瑤階以揖夜光。」
99、夜明:月亮。明 張居正《郊禮新舊考》:「初建圜丘於大祀殿之南,每冬至祀天,以大明、夜明、星辰、風雷從祀。」
100、夜魄:指月亮。前蜀 韋庄《三堂東湖作》:「蟾投夜魄當湖落,岳倒秋蓮入浪生。」
3、求周末養生健康祝福信息
1.時間因祝福而流光溢彩,空氣因祝福而芬芳襲人,心情因祝福而花開燦爛,當您打開信息時,願祝福讓您輕松此時此刻!周末愉快!
2.天空累了,放棄了太陽選擇了月亮。花兒累了,放棄了美麗選擇果實。忙碌了一周的您感覺累嗎?但願我微不足道的問候能驅除您一周的疲勞!周末愉快開心!
3.上帝創造了星期,對你施了咒語,讓你星期一有順利,星期二有和氣,星期三有平安,星期四有驚喜,星期五有夢想,星期六有好運,星期天有美麗!
4.快樂陪周一,幸運伴周二,輕松有周三,溫馨攜周四,愉悅同周五,休閑找周六,瀟灑屬周日;祝願你一周舒心,周末愉快!
5.人依舊,物依然,又到周末;想也好,忘也罷,只是問候;閑也行,忙也好,開心即可;今兒好,明更好衷心祝願:周末快樂!」
6.把臂膀給予飛雀就歡快了;把心拋給大海就遼闊了;把目光留給蒼穹就深遠了;把祝福發給你就開心了,祝周末愉快!
7.讓星星送去我的祝福,讓小雨送去清爽的涼風,讓好運和美麗永遠追隨你一生,讓簡訊一次次的奉我永遠的祝福,祝周末愉快!
8.忙碌的生活帶走的只是時間,對朋友的牽掛常留心底,一聲問候一個祝福,在這美麗神怡的日子裡祝您周末愉快!9.星期一,一路順風,星期二,二目有神,星期三,利市三倍,星期四,四平八穩,星期五,五指抓錢,星期六,六腑清暢,星期天,洪福齊天。
10 將祝福珍藏在心底,祈願幸福融化在你的心中,把微笑寄存在冬天暖暖的陽光里,讓你體會冬季里春天般的溫暖,又是一個周末來臨,祝周末快樂!
11.海水的快樂,是一波浪漫的波濤;天空的寧靜,是多變雲的映襯;我的幸福,是有你相依,親愛的,周末快樂!
12.寂寂的清晨有微微的清風,微微的清風有絲絲的涼意,絲絲的涼意里有我輕輕的問候!願我的問候能消除你酷暑的炎熱,帶給你一天的好心情!
13. 擁有一份美好的心情,如擁有一份誠摯的祝福.願您健康,願您快樂,但願我千萬個祝福永遠陪伴您左右.
友情就如一壇老酒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開啟壇蓋品嘗濃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輪紅日默默付出而無求一聲輕輕問候就是一束溫暖陽光.祝周末愉快!
14.喜歡一種聲音,是微風吹落露珠;欣賞一幅圖畫,是朗月點綴星空;陶醉一種氣息,是幽蘭彌漫曠谷;祝您周末愉快!
15.把健康當工作,勤奮做;把幸福當生活,認真過;把快樂當夢想,堅持執著;把平安當祝福,隨時帶著;把周末當長假過,願你微笑開拓。周末快樂哦!
16.有一天你感到疲倦,只要一轉身我的祝福就在你身邊,不管離多遠不管多少年,這祝福化為藍星點點,閃在晨曦,閃在日暮,閃在你生命每寸空間!
17.送走5天的忙碌,忘掉5天的煩惱,脫去5天的疲憊,丟棄5天的壓力。周末啦,睡個懶覺,動動身體,讓微笑始終圍繞,讓輕松成為主調,周末快樂!
18.紫色的風鈴,訴說著牽掛的深情;金色的光輝,照耀著思念的深邃;白色的雲朵,飄灑著祝福的訴說;祝願你擁有快樂周末!
19.打開的是吉祥,看到的是鴻運,願所有期望和祝福湧向您,祈望您心情舒暢萬事順意,願這美好心願化作真摯的祝福送給您:周末開心百分百,生活更精彩
20.這是個愜意的寧靜世界,陽光燦爛如昔,柔風輕輕如昔,但願美好的時光就這樣駐足,帶給您歡欣與鼓舞,周末愉快!
21.快樂5+2新口號:快樂5天工作,充實發展自我;周末2天笑呵呵,放鬆娛樂享生活。一周歡聲笑語過,煩惱無聊都沒輒。周末了,一起快樂!
22.我願變成您窗外的一棵樹,用我的綠色洗卻您視覺的疲憊,用我的搖擺給您帶去夏日的涼爽。祝您有一個輕松的周末!
23.雲淡風輕,隨意放飛美麗心情!詩情畫意,愛心在陽光下沐浴!盈盈笑語,管它哪堪淚水委屈!祝福為你,生活洋溢甜蜜溫馨!周末愉快!
24.喜歡一種聲音,是微風吹落露珠;欣賞一幅圖畫,是朗月點綴星空;陶醉一種氣息,是幽蘭彌漫曠谷;祝您周末愉快!
25.觀一場夢里花落,嘗一次美味豆豉,聽一段少年往事,感一下他人日記,報一次到,灌一點水,抒一下情,道一聲好。發個簡訊問個好:周末快樂!
26.哥們,在你發工資的時候,勿忘我;在你坐賓士的時候勿忘我;在你念同志們的時候,更應勿忘我!還有一點要補充的,在周末的時候,也應記得我
27.用最好的心情,最美的微笑,最紅的玫瑰,最溫柔的擁抱,和最愛的人,一起過個周末。看看天,看看雲,看看深秋的湖水和落葉,看看生活里最深最濃的真情。
28.晨曦出現的第一縷陽光是我對你深深的祝福,夕陽收起的最後一抹嫣紅是我對你的衷心問候,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送上我最真摯的祝福:周末愉快!
29.周末好!夏天到了,祝這整個夏季里,您的心情夏日的涼風般愜意、舒爽;您的事業如夏日的陽光蒸蒸日上!望採納
4、五行學說與養生
在我國漫長而燦爛的文化歷史中,我們的祖先也通過他們的經驗總結,發明了一些解釋宇宙運動和世界規律的理論,這里理論滲透進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當然也包括命名。這其中最主要的理論就是陰陽五行和八卦理論。現在雖然如此命名的人不多了,但是了解一下古人豐富多樣的命名方法還是有必要的。
陰陽五行理論早在春秋以前就產生了。陰陽學說含有樸素的辨證法思想,認為萬事萬物都有相反成的矛盾的兩方面,分別可以歸納為陰和陽。比如山南為陽,山北為陰;水之北為陽,水之南為陰;葉的而面為陽,後面為陰;男為陽,女為陰;太陽是陽,而月亮又叫做太陰……陰和陽是互相轉化、生生不息的,表現這個規律的形象圖形就是太極圖。太極圖中,當陽最盛的時候,陰已悄悄出現;當陽最盛的時候,陽已悄悄出現,盛極而衰,否極泰來,這個哲理還是很深刻的。
五行學說也是古人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他們認為世紀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現。比如五色:青、赤、黃、白、黑,五聲:角、徵、宮、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臟:肝、心、脾、肺、腎,五情:喜、樂、欲、怒、哀,五常:仁、禮、信、義、智等等,每種事情的五項內容都分別顯示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順序。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剋的順序。生成的順序是木、火、土、金、水。相生的順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的順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陰陽和五行學說相結合,成為古人解釋各種自然和人生現象的一種理論。占卜和命相學是預測未來的一種活動。古代生產力低下,對個人命運就更難把握,也就更想知道。命相學就利用了陰陽五行學說來說明一個人的命運。主要的一種方法就是用生辰八字來推算命運。所謂生辰八字,就是用天干、地支表示的出生的年、月、日、時。先秦時期,人們只用天乾地支來記日,但是後來,年月日時都可以用天乾地支來記了。天支有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者順序配合可以產生六十個單位,叫六十甲子。那生出生的年、月、日、時分別用天干、地支配合來表示,正好有八個字,因此叫生辰八字,相者又叫它是人的四柱。生辰八字里也有五行。在十天干中,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十二地支中,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亥、子屬水,辰、戍、丑、未屬土。這樣一來,根據生辰八字,就可以推算出你命里缺什麼。古人認為必須五行俱全,命運才會興旺。
對於現代人來說,判斷自己的生辰八字,已經不是很容易的事了,因為大多數人都以陽歷,就是公歷來記自己的生日。所以在這里介紹一下怎樣從陽歷生日來推算生辰八字。
生年的天乾地支表示最好找到。它的一年就是陰歷的一年,從初一到除夕。只要查一下年歷就可以了。如果沒有當年的年歷,可以根據今年的年歷逆推。在知道了今年的天乾地支後,可以參看本書第二章第二節中的六十甲子表,依次逆推就可以了。比如1998年除夕以後至1999年的除夕是戊寅年,那麼逆推可知1997年是丁丑年,1996年是丙子年,1995年是乙亥年,1994年是甲戍年等等。
生月的天乾地支也不難推算。陰歷以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丑月,一月為寅月,以下依次為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戍月、十月亥月。但相者所說的十二月有所不同,是以二十四節氣為標志的。每年的立春之日至驚蜇之日為一月即寅月,驚蜇至清明為二月卯月,清明至立夏為三月辰月,立夏至芒種為四月巳月,芒種至小暑為五月午月,小暑至立秋為六月未月,立秋至白露為七月申月,白露至寒露為八月酉月,寒露至立冬為九月戍月,立冬至大雪為十月亥月,大雪至小寒為十一月子月,小寒至立春為十二月丑月。這樣,只要知道了生日是陰歷幾月,就知道了生月的地支。生月的天干怎麼辦呢?這里有一個表,第一行是各年的天干,豎列是各月的地支,表中列出了各月的天干:
月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年
寅一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二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三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四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五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六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七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八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戍九 甲戍 丙戍 戊戍 庚戍 壬戍
亥十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子十一 戊子 丙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丑十二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比如說甲子年、甲寅年等所有以甲為天乾的年,則一月的天干是丙,為丙寅月,三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月,等等,而天干為已的年如己巳、已卯等等的月的天干也與甲天下的年一樣。
生日的天乾地支的推算是非常復雜的。它是由古代相者定下了某一天的干支,然後依次推下來的。要知道生日的干支,只能查萬年歷,而且是陰陽歷對照的萬年歷。如果不知道生日是陰歷多少,都可以查萬年歷。
生時的干支可以由生日的干支推出來。古時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對應十二地支,正好現在的兩個小時是一個時辰。深夜23點至凌晨1點是子時,1點至3點是丑時,3點至5點是寅時,11點至13點是午時,13點至15點是未時,15點至17點是申時,17點至19點是酉時,19點至21點是戍時,21點至23點是亥時。這些是生時的地支。生時的天干是由生日的天干推算出來的。有下面一個口訣:
甲巳還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起戊子,丁壬庚子居,
戊癸推壬子,時元定不虛。
這個口訣是用來運算元時的天乾的。就是說凡是生日天干是甲或己的,子時是甲子時,乙、庚為天乾的日,子時是丙子時,丙、辛為天乾的日,子時為戊子時,丁、壬為天乾的日,子時為庚子時,戊、癸為天乾的日,子時為壬子時。知道了子時的天干,其餘各時就可依照六十甲子表類推。如這一天的子時是庚子,那麼丑時就是辛丑時,寅時就是壬寅時,等等。
知道了生辰八字,就可以推斷五行的情況了。在生辰八字中,日的天干代表自己;稱為日主。日的地支為配偶或兄弟姐妹。月的天干代表父,地支代表母。年的天干代表祖父,地支代表祖母。時的天干代表父,地支代表女子。五行情況就是要判斷一下另七個天乾地支與日主天乾的生克關系。這裡面有所謂六神之說,比較復雜,總的來說,只要八字中五行均勻,都是好命。如果日主的天干太小或克它的太多,則不好,但如果日主太多,生它的又很多,盛極而衰,也不好。那麼判斷八字中行缺什麼或是多了什麼需用什麼克制,需要仔細分析,我們給大家列一種簡單的辦法,大家只要按照日主和所主的季節為依據查看一下即可。
1.日主天干為木(甲、乙)時:
生於春季:必須有火助,有水更好,但忌水太多,也忌土太多。
生於夏季:必須有水相助,忌土太多,也忌木太多。
生於秋季:必須有金相助,但忌金太多,須有土、火才好,但忌水多。
生於冬季:必須有火相助,最好有土、水。
2.日主天干為火(丙、丁)時:
生於春季:此時必為丙火或丁火,大都不錯,但忌木多、土多。
生於夏季:必須有水相助,最喜有金。
生於秋季:喜有木,忌水、土多。
生於冬季:必須有木相助,忌有水與金多,喜有土、水、木。
3.日主天干為土(戊、)戊時:
生於春季:喜有火、木,喜有金而少,忌金多、木多。
生於夏季:喜有水、金,忌有木。
生於秋季:喜有火,有木,忌金、水多。
生於冬季:喜有火,更喜有火又有金,喜有土、木。
4.日主天干為金(庚、辛)時:
生於春季:喜有土、火,最忌沒有土、金。
生於夏季:必須有水相助,忌木多。
生於秋季:喜有木、火,忌土多。
生於冬季:必須有火、土相助,忌無火、土反而有金、水,忌木多而無火。
5.日主天干為水(壬、癸)時:
生於春季:必須有土相助,若有火,金,但忌金多。
生於夏季:必須有金相助,忌木多。
生於秋季:必須有金相助,忌土、金、水多,喜木、火。
生於冬季:必須有火相助,喜水多,但忌金多。
舉例來說,比如某人生於丁丑年、癸丑月、丙午日、丁酉時,則此人的生辰八字是:丁丑、癸丑、丙午、丁酉。根據前面說過的天乾地支與五行的對應關系,丁屬火,丑屬土,癸屬水,丑屬土,丙屬火,午屬火,丁屬火,酉屬金,八字為四火二土一水一金,日主天干為丙火,生於丑月即冬季十二月,則根據上表,最缺的就是木,但此八字是四火,日主天干很旺,缺木不多。如年、月、日一樣,而生於戊子時,則八字為三火三土二水,缺木缺金。
那麼生辰八字是不能更改的,可以有什麼辦法可以彌補它的缺陷呢?古人認為名字就可以做到這一點。就是八字五行中缺什麼,名字中就補什麼,比如上述缺木,名字就可以叫木,或叫木偏旁的字,如桐柏、如松之類,也可以叫木製的事物,如梁棟之類。如果缺的多,名字中的木就多,如叫樹林,甚至叫森林。
以八字中五行的情況命名是古老的習俗了。魯訊在其小說《故鄉》里有這么一燮記述:
我早聽到閏土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彷彿年紀,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
這就是一則典型的例子。其實在古代,孩子出生了,父母就去找算先生算出孩子的生辰八字和五行情況,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將來相親的時候,這個生辰八字還要與配偶的不相沖突才行呢。所以也有很多人依此取名。取什麼樣的名字要看八字中五行缺的程度如何了。比如叫劉松的,可能五行缺木,但缺的不多,如叫劉松林,則缺的多些,叫劉森林,那就缺的太多了。在古代常見到一些以森、焱、鑫、淼、堯為名字的人,一般就是命中五行缺了一種。如果缺兩種,就都要補,像缺金、木的可以叫金桂,缺水、土的可以叫雨田,缺金、火的可以叫金炎等等。因為生辰八字有八字,所以五行而缺其三的情況就很罕見了。
以上是用五行學說來命名的一種方法。還有一種方法也很普遍,就是利用五行相生的原理給家族世系命名。其實在生辰八字當中,不管缺與不缺,總有一行是主要的,這一行就主宰命運。像上面舉的1937年12月13日生人的例子,他就是火命。然後還有水命、土命、金命、木命。按照算命先生的說法,這就是這個人的德性,也就是他賴以生存的基礎。這種說法可說源於古人對朝代更替的分析。戰國時有個齊國人鄒衍,他創立了五德終始學說,認為每一個朝代都有與五行相配的德性,為立國之本。後來代代相傳,成為定型的理論。比如商朝是水德,而漢朝是火德,宋朝是火德,所以有炎劉、炎宋之說。關於朝代更替的規律,有人持相生說。比如說祖父是水命,水生木,父乃是木命,木生火,子乃是火命。取保就要與之相配,取五行為偏旁的字,父子相繼,構成五行相生之序。比如宋朝理學家朱熹,字下有四點,是火。他的父親叫朱松,他的兒子叫朱塾,木生火,火生土,絲毫不亂。這種五行命名的方法,即可以表示出父系血緣關系,又可以看出行輩,所以跟宗譜的行輩字派有些相似,很有倫理意義,有很多古人都在使用。
5、中醫養生學關於睡眠的
《內經》的養生觀與臨床實踐
美好的願望
通過養生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是我們千百年來追求的一個普遍願望。養生保健學是與中國傳統醫學同步發展的中國獨特的保健醫學,通過長期的實踐已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提出了養生的原則、方法及其現實意義,而題首又以「上古天真論」為名,是說明在遠古時代人們早已掌握了養生之道,而掌握養生之道的根本,就在於保護真氣。通過養生以葆全天真,達到預防疾病,延年益壽,而這葆全天真的方法,實際上就是養生之道
積極的養生
經考證,養生中的養是「久長生」的意思,生是「蓬勃向上」的含義,所以我們所說的養生不是消極的保養生命,而是指使生命保持蓬勃向上的健康狀態,並在此基礎上達到延緩衰老,壽達「天年」的目標,即高生活質量的健康長壽。
養生的理論形成
養生的理論最早形成於先秦至兩漢,《黃帝內經》奠定了養生學的理論基礎,先於《黃帝內經》的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上對養生也有非常詳盡的記載,幾千年來,經各代養生家的不斷充實豐富,養生學已在華夏健康保健學上佔了非常重要的一席
養生法則
順天避邪
養性節食
動而中和
葆精愛氣
培本防微
飲食有節,勞逸有度
「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因黃帝耽憂今不如昔,而懷疑這個原因是否是世道不行了,還是人類已走到盡頭,將要滅亡了?這時歧伯卻提出了自己精闢的見解:「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上古天真論》
這里非常明確地提出了,今時之人為什麼年半百而動作衰也的原因,並非是時世異或人將失之,而是飲食不節,耗散其真,特別指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是其根本原因,而這些無節制的生活習慣,必然導致真元耗散
脾胃為後天之本,真氣必須靠脾胃水谷之精氣的滋養,飢飽失常,飲食不節,以酒為漿,必將損傷脾胃,使真氣得不到後天的滋養,從而半百而衰。遠古的人還懂得遵循自然的規律,修煉養生,而現在的人則不然處處違背基本的養生准則,結合當今社會,由於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工作節奏加快,有些人整天忙碌於生意場上的應酬,起居無常,有些人貪圖安逸,整天飲酒作樂,比以酒為漿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些人不知持滿,以欲竭其精,頻頻奔走於風月場所,有些人打牌通宵達旦,白天工作則無精打采,生命之火,已被透支,真元耗盡,脾胃受損,先後天兩敗俱傷。
近年來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性病發病率大大上升與上述原因密切相關。「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必半百而衰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必先歲時,毋伐天和」是中醫學重要的學術觀點之一,在養生中具於現實的指導意義。「順天」是指要遵循自然界生殺收藏,陰陽消長的生活規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一年四季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變化,都是陰陽二氣相互消長轉化運動的結果。天人合一,人與自然息息相通,陰陽運動,不僅影響自然界,同時還通過自然界的變化影響著人體
必先歲時,毋伐天和
順天是指要遵循自然界生殺收藏,陰陽消長的生活規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一年四季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變化,都是陰陽二氣相互消長轉化運動的結果
天人合一
人與自然息息相通,陰陽運動,不僅影響自然界,同時還通過自然界的變化影響著人體。隨著一年四季的規律性變化,人體生理功能也發生規律性的變化,這就是人與自然相通,當氣候發生異常變化人體不能適應時,就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
積極主動的預防
從各方面進行養生來調節人體的功能,使之符合陰陽變化之道,增強人對外界變化的適應能力
注意避免四時不正之氣的侵襲,「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春夏之季,自然界陽氣活躍,人身應葆養陽氣
秋冬之間,自然界以陰靜為主,人體宜葆養陰精
運動 :動為陽,靜屬陰,春夏宜以動功為主,秋冬宜以靜功為主
保健:氣為陽,血屬陰,春夏宜服益氣升清之品,秋冬宜用滋補精血之劑
起居:白晝為陽,黑夜為陰,春夏宜晚睡早起以迎陽氣,秋冬宜早睡早起漸至早睡晚起以守陰氣
衣著:上半身為陽,下半身為陰,春夏之季宜先減褲,後減衣,秋冬之時宜先加褲,後加衣
適應晝夜的陰陽消長
《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說:「以一日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因此練習吐納功,以上午為生時,宜於練功。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反此四時,形乃困薄」。所以早晨為生氣生發之機,宜於運動鍛煉。黃昏陽氣已衰陰氣漸盛,應以靜養為主。
吸收日月精華
日月是宇宙中對人體生命活動具有巨大影響的兩大物體,也是陰陽的典型代表。農歷初一、初二的太陽和十五、十六的月亮被認為是日月精華集中之時,養生家重視於此時面向日月進行吐納鍛煉,以吸收日月之精華,補充體內的真陰真陽
避邪
要迴避各種來自自然界的致病因素,如「六淫」之邪,目的在於保護正氣,預防疾病
《千金要方》:「善養生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指出了避邪的目的所在
注意迴避反常氣候
冬令反常之曖
夏日非常之涼
大風、大雨、大霧、大雪、雷電交加之時
避免外出為宜
養性
養性主要是指精神上的保養,是中醫學中對養生保健具有重要意義的一環,要求能有高尚的道德,並做到清靜、恬淡、樂觀豁達、凝神自娛
高尚的道德修養
《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古代有人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就職業道德而言,歷代名醫大都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象唐代名醫孫思邈,更為我們作出了典範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病安從來?
《素問•上古天真論》接下來說:「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樂其服,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仆。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以其德全不危也」。
《養性延命樂》
常人不得無欲,又復不得無事,但當和心,少念、靜慮、先去亂神犯性之事,此則嗇人之術也
說明清靜恬淡並非老莊無欲無為的消極思想,而應當是在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指導下,面對現實,不使七情太過,不去追求不應得到或不可能得到的東西,而能隨遇而安,知足常樂,使自己保持安靜愉快的精神狀態
嵇康《養生論》
清虛靜泰,少私寡慾。知名位之傷德,故忽而不營,非欲要強禁也;識厚味之害性,故棄而弗顧,非貪而後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泊獨著。曠然無憂慮,寂然無思慮。又守之以一,養之以性,和理日濟,同乎大順。然後蒸以靈芝,潤以醴泉,唏以朝陽,綏以五弦,無為自得,體妙心玄,忘歡而後樂足,遺生而後身存。若此以往,庶可以與羨門比壽,王喬爭年,何為其無有哉!
樂觀豁達
《素問上古天真論》:「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認為保持愉快豁達,自得其樂的狀態,就能使精神不被耗傷,而達天年
社會環境
人生活在社會環境中,社會環境的不同,會造成人體生理與心理的某些差異,社會環境的劇烈變動,對人體心身功能影響很大,甚或導致疾病。
素問疏五過論
「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始富後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擘為攣」。所以我們要以樂觀豁達的態度應付各種劇烈的社會變化。雖遭挫折,都要隨遇而安,泰然自珍。
凝神自娛
凝神:重視自我控制的鍛煉,使思維能集中到某一點上,讓大腦能得到積極充分的休息,並對全身生理功能和物質代謝起有益的作用,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
自娛:應培養某種健康的娛樂愛好,歷代文獻對琴棋書畫、栽花養魚、調息靜坐更為推崇。自古以來書畫家頗多壽星,唐代柳公權87歲,宋代歐陽修85歲,當代蘇局仙活了110歲。我縣的著名老中醫陳鼻峰先生則活了103歲。
勞逸結合
不妄作勞
中醫認為,運動包括體力和腦力運動,是重要的養生保健方法,長期以來被歷代養生家所高度重視
運動要做到形勞而不倦,過度勞作,有損健康,過度安逸也違背養生之道
《素問宣明五氣》有「久坐傷肉,入卧傷氣」之說。
《呂氏春秋》認為「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形氣使然」。
《三國華佗傳》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
《千金要方》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
乒乓球,太極拳,爬山,散步,甚至旅遊都是非常不錯的鍛煉方法,一方面可陶冶我們的情操,另一方面也鍛煉了我們的身體,但也應人制宜,要按照個人的年齡、體質、愛好選擇合適的方式,並注意勞逸結合。
葆精養元,以維先天
腎精是人體的精華,是人體各種功能的動力,是人體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保障,決定人體生、長、壯、老、已的整個過程,因此在養生中要特別注意調節情慾,保養腎精,否則房事過度,耗散腎精,伐傷腎氣,就從根本上削弱了人體的正氣
素問上古天真論
「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故半百而衰也」。但中醫也認為,房室性事是人類自然的生理要求,「男女之欲,乃陰陽自然之道」
房事的忌頻
《千金要方》認為:「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閉精勿泄,若體力猶壯者,一月一泄」。指出房事不宜過頻,這一觀點得到了歷代養生家的公認,可供大家參考。
培本防微
培本防微
培本防微主要是指增強正氣,早期和及時地治療疾病以防微杜漸是養生的重要環節
中醫學認為,增強正氣是去害的中心環節,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是中醫理論的一大優勢和特點
葯物進補已成為當今的主要措施。
有病早治
病要及時治療,以免病邪損傷正氣,黃帝內經曾指出:「病而留者,其壽可立傾也」。《抱朴子》也認為「養生以不傷為本,此要言也」。說明了及時祛邪安正的積極意義
病理性衰老
現代研究已經證實,健康人生理性衰老速度十分緩慢,而病理性衰老對人體的威脅要大得多
及時地防治老年性疾病,以延緩病理性衰老的進程更具有現實意義。
進補培元
中醫學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兩虛相得,乃客其形」。疾病的發生首先有正氣虛衰的基礎,以致病邪乘虛而入,從而產生病變。通過中葯培補以達到扶助正氣,抵禦外邪,達到養生之目的,為歷代醫家所重視。歷代文獻和現代流行病學研究都已證實,隨著增齡,以臟腑言,存在著五臟日漸虧損,以生命物質言,可見氣、血、精、神日益虛衰,以邪實言,痰瘀氣滯,脈絡痹阻不斷產生。所以,固本培元,佐以祛邪通絡已成為養生保健的主要用葯原則。
進補時間
一年四季均可進補,但冬令進補更佳,這是由於冬主封藏,冬至一陽生,既是封蟄主令,又是生發之氣始萌之季,而且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進補方法:少量,多次,經常的原則。並根據性別的差異,自身的體質狀況,臟腑的虛損程度,選擇合適自己的葯物
常用的進補單方
人參 功能大補元氣,強心益智,輕身延年。有野山參,別直參,紅參,白參等
黃精 滋陰補腎,輕身延年。九蒸九曝
首烏 養血益肝,烏發潤腸,消脂
絞股蘭 健脾益氣,消脂。
淮山葯 健脾化濕,固腎滋精。
西洋參 補肺降火,生津除煩。
蛤蚧 補肺滋腎,益精助陽。
桂圓肉 益血安神,長智斂汗,開胃生津。
枸杞子 養肝明目,補血。
阿膠 補血滋陰,止血。
6、月球與人的關系?
①與月亮有關的神話傳說
·中國關於月亮的神話最早載於《山海經》《淮南子》等古籍中。
·關於月亮,民間流傳著許多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義等故事。
·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被貶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隨砍隨合,後世因而得到吳剛在月中無休止伐月桂的形象。
②我國古代關於月亮的富有幻想色彩的詩歌
·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兔在腹?(屈原《楚辭·天問》)
(意思是:月亮具有什麼特性,消亡了又再長起?那好處是什麼,而撫育一個兔兒在懷里?)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杜甫《一百五十夜對月》)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李賀《夢天》)
③賞月佳對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遊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北斗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南樓一雁,月中帶影一雙飛。
·樓高擔任雲飛過;池小能將月送來。
·滿地花陰風弄影,一亭山色月窺人。
④月亮的雅稱與雅號
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玉蟾、桂魄、蟾蜍、顧兔、嬋娟、玉弓、玉桂、玉盤、玉鉤、玉鏡、冰鏡、廣寒宮、嫦娥、玉羊等。
⑤月球外星文明的傳說
·1968年12月21日,美國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向月球發射了第一艘探測飛船,當這艘飛船進入月球軌道之後,宇航員在100公里高空用望遠鏡照相機拍攝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照片。許多年後,人們在研究這些照片的時候意外發現,在火山口中有一個巨大的圓形物體,它十分規則,不像是自然之物,看上去好像正在著陸或起飛。
·從「阿波羅」8號開始,10號、11號、16號、17號都曾目擊或拍攝過月面不明飛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國的「月球軌道環形飛行器」2號就發現,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狀建築物,隨後,前蘇聯的宇宙飛船也發現了這些建築。
⑥我國啟動探月工程意義何在
國防科工委(國家航天局)宣布,我國將於2003年啟動探月工程的論證和關鍵技術攻關。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財力還不算雄厚,為什麼要啟動探月工程,其意義何在?新華社記者為此采訪了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國家航天局局長欒恩傑。
記者:實施探月工程對我國科技和經濟發展有什麼意義?
欒恩傑:發射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是人類 航天活動的三大領域。開展月球探測工作是我國邁出航天深空探測第一步的重點舉措。實現月球探測將是我國航天深空探測的突破。月球具有可供人類開發和利用的各種獨特資源,月球上特有的礦產和能源,是對地球資源的重要補充和儲備,將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月壤中特有的氦-3資源是人類未來可長期使用的清潔、高效、安全而廉價的新型核聚變燃料,並將改變人類社會的能源結構。每一克黃金11美元,而每一克氦-3是400美元。
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國對月球資源的興趣將越來越濃。開展月球探測,將提高我國認識月球,開發利用月球資源的能力。另外,開展月球探測有利於提高我國航天技術水平,推動空間科學和空間應用的發展。……當前,正值國際上重返月球計劃尚未全面開展之際,我們必須抓住機遇,盡快開展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確保我國在國際月球探測活動中佔有一席之地。
7、月球與地球人類,動植物的關系。
月亮的活動引起地球上的潮汐現象,此外,月亮的自轉、公轉也會影響地球上人類及動植物等生存。
地球與月球互相繞著對方轉,兩個天體繞著地表以下1600千米處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轉。月球的誕生,為地球增加了很多的新事物。
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的同時,其特殊引力吸引著地球上的水,同其共同運動,形成了潮汐。潮汐為地球早期水生生物,走向陸地,幫了很大的忙。
地球很久很久以前,晝夜溫差較大,溫度在水的沸點與凝點之間,不宜人類居住。然而月球其特殊影響,對地球海水的引力減慢了地球自轉,使地球自轉和公轉周期趨向合理。
月亮也帶來了寶貴的季節變化。資料顯示,長期以來晝夜溫差很大,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正是由於月球的影響,地球海水的引力減緩了地球的自轉速度,降低了地球的溫差,使人和動植物能夠更好的生存。
(7)月亮與養生擴展資料:
月球簡介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月球是被人們研究得最徹底的天體。人類至今第二個親身到過的天體就是月球。月球的年齡大約有46億年。月球與地球一樣有殼、幔、核等分層結構。
最外層的月殼平均厚度約為60-65公里。月殼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佔了月球的大部分體積。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溫度約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狀態的。
月球上沒有溶解的水。月球陰暗區是完全乾涸的。而水在地球熔岩中是最常見的氣體,是激起地球火山強烈噴發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科學家認為缺乏水分,也對月球火山活動產生巨大影響。具體的說,沒有水,月球火山的噴發就不會那麼強烈,熔岩或許僅僅是平靜流暢地涌到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