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洗腳的具體做法
首先要確定類型
給自己洗腳,事先准備好用具,如盆,桶;如果養生洗腳,則要准備相關的葯材,按摩工具;再准備凳子等坐具;再打取熱水調試溫度,或加葯材;再接著坐著洗,先洗凈,再泡,來回幾次
2、為什麼說泡腳可以養生
1.雅詩利家居泡腳木桶。每天若泡腳15分鍾就能發揮保健作用,如把雙腳浸入到40攝氏度左右的熱水中,約15-20分鍾後頭痛會明顯緩解。這是因為雙腳血管擴張,血液從頭部流向腳部,可相對減少腦充血,從而緩解頭痛。對於感冒發熱病引起的頭痛,熱水泡腳還有助於退熱。如果在泡腳同時能不斷用手按摩湧泉穴及按壓大腳趾後方偏外側足背的太沖穴,還有助於降低血壓。因此,堅持科學的足療,尤其對於緩解現代城市人群易發的各種職業病,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雅詩利家居泡腳木桶。促進血液循環。從養生理論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好,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尤其是對那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人,泡腳是一個極好的方法。
3.雅詩利家居泡腳木桶。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區和經絡。很多人都做過足療,按摩師點壓我們的腳時,會感覺痛疼、酸脹,這種情況基本上可以說明我們相應的反射區臟腑有問題。所以,當我們做完足底按摩後,會感覺渾身輕松。同時,人體腳上有6條主要的經絡,包括三條陽經(膀胱經、胃經、膽經)的終止點,和三條陰經(脾經、肝經、腎經的起始點,都在腳上,因此,泡腳也等於刺激了這六條最主要的經絡。
4.雅詩利家居泡腳木桶。對多種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俗話說:「富人吃補葯,窮人泡泡腳。」可見泡腳的作用很大。尤其是現代社會,空調的大量使用,再加上人們普遍愛吃涼的食物,所以體內多寒濕,通過泡腳,可以加速體內排寒。
泡腳如用香柏木效果更佳。
3、真正的養生泡腳應該是什麼步驟呢?
泡腳對於我們來講要真的是太重要了,而且當我們泡腳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身心非常放鬆,而且也會讓我們感覺到自己壓力少了不少,所以說光泡腳就已經有這樣的好吃了,更何況是真正的養生泡腳,下面我們來了解以下正確養生泡腳的步驟。
1、足水溫:冬季適宜溫度40-45度;其他季節的度量衡落在腳上。
2、浸泡足部20分鍾以上。
3、浸泡足水必須浸泡以上踝骨。
4、最好保持恆溫,或適量冷水可適當加入熱水。其他季節測量腳部的溫度。
這就是健康泡腳的步驟,當我們為了更好地養生泡腳,做到上述這些步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我們可以做到更好,那就是當泡腳完以後腳底受壓,特別是足部反射區已知時,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調節臟器功能,達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還有一點就是要注意泡腳不是洗腳,誰一定要漫過踝骨,達到小腿肚下面一點的位置,這樣才能讓效果被溫水刺激到,將效果發揮得更好,同時我們還要注意自己的每天行走的勞累程度。
最雖然有參考的時間,但是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一樣,適當的時候,我們應該根據自己自身的健康狀況,去了解清楚,自己到底應該泡腳多長時間,為了自己的養生泡腳生涯,多上心一點吧。
無論我們能夠否掌握真正養生泡腳的步驟,我們都應該堅持泡腳,因為泡腳對於我們來講,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而且泡腳還能讓我們辛苦了一天的壓力得到解放,讓自己的身心能夠感覺到因為泡腳帶來的輕松愉快。
4、泡對了腳才養生,泡腳牢記哪幾點,越泡越健康?
首先,泡腳為什麼很舒服?
我們先講講關於人體下肢血管的知識。
動脈中的血液從心臟出發,下達腿腳,富含營養和氧分。經過毛細血管,血液帶著代謝產物(垃圾)通過靜脈血液,迴流到心臟。血管在腿上的分布猶如分杈的樹枝,遍布肌肉、皮膚。
如果動脈擴張,有營養的動脈血流量就增加;如果靜脈擴張,攜帶垃圾的靜脈血就淤滯。
泡腳的時候,由於水的溫熱作用,致使足部的局部溫度增加,導致動脈擴張,尤其是皮膚血管——「活血化瘀」的說法大致來源於此。
有人做過測試,一個健康的人用40℃-45℃的溫水浸泡雙足30-40分鍾,其全身血液的流量增加女性為10-13倍,男性為13-18倍。
而祖國醫學的經絡理論認為,五臟六腑自足三陰經(脾、肝、腎)始,踝部以下有66個穴位。在中醫看來,熱水泡腳如同用艾條灸這些穴位一樣,有推動血運、溫煦臟腑、健身防病的功效。
泡腳雖好 但沒那麼神奇
1. 醫治疾病?
NO!熱水泡腳所造成的短時間內局部循環幾乎不會對體循環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也不會像泡澡或淋浴那樣影響核心體溫。
因此對於健康人來說,泡腳可能並不會造成太大的身體改變,所以指望通過泡腳來治療各種疾病也就沒什麼效果。
2. 幫助睡眠?
因人而異。對於健康人群,較低溫度、短時間足浴可以輔助睡眠,但對老年人和睡眠本身就差的人效果不大。
高溫長時間足浴,還會同時提高遠端和核心體溫,反而不利於睡眠。
相反,泡的不對,還會……
1. 影響血液流量
熱水泡腳時,由於環境溫度的升高,腿部和腳部的末梢血管擴張,足部的皮膚血流量就會增加。
2. 兒童會得扁平足
足弓是從兒童期開始形成的,如果經常性用熱水給兒童泡腳,會對足部的神經、血管的功能帶來一些影響。
尤其是頻繁的泡腳或燙腳更會導致孩子足底的韌帶變得鬆弛,不利於足弓的形成和維持,長此以往,會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風險。
3. 有感染腳氣的可能
足癬等皮膚病患者用熱水泡腳之後,患處不僅更癢,還可能出現水泡等,還可能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
4. 靜脈曲張更嚴重
對於靜脈曲張患者,溫度的升高會增加局部血流量,從而加重靜脈迴流負擔。
熱水泡腳時,下肢動脈擴張,尤其表現為皮膚充血,更多的動脈血液進入下肢;然而,靜脈的迴流能力並不會因此增加。
於是,熱水泡腳對於本來迴流不暢或阻塞的靜脈病患者來講,會加重血液淤積;此外熱水泡腳還可以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形成皮膚上的出血點;時間久了,就會形成色素沉著,小腿顏色變黑;
如果靜脈血栓病人正在服用抗凝葯物,則出血情況會更嚴重。
5. 糖尿病患者面臨截肢
受長期高血糖的影響,糖尿病患者下肢易出現血管、神經病變。足部神經病變,會引起肢體麻木、感覺減退等情況。部分患者表現為腿足感覺奇冷,怕冷。
因此,熱水泡腳很容易成為一個舒適的選擇。而悲劇的是:神經病變一旦存在,患者對痛覺、水溫的感覺反饋機制失靈,泡腳時無法准確感知溫度,往往會不斷加熱水,哪怕已經嚴重燙傷,也渾然不知。
糖尿病足患者一旦被燙傷,哪怕是一個很小的水泡,若不及時就醫,都可能導致足部感染、潰爛,嚴重的可能會造成截肢。
特別提醒,大家在發現單側下肢出現冰冷或發現皮膚顏色異常,尤其是本身又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患者時,應盡快就醫排查。
泡腳的注意事項 這么泡才對
1. 既然是泡腳,就要體現出一個「泡」字來。「泡」在這里體現是,水要多,熱量要夠,時間要長。不能隨便拿一個盆放點水就行。那樣是起不到養生作用的,最多也就是洗腳,而不是泡腳。
2. 水溫不能太高。許多人覺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圍內,水溫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實並不然。事實上,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
如果水溫太高,雙腳血管容易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 小貼士 -------
用!手!試!溫!
泡腳時,不能確定水的溫度時,建議用手試而不要用腳試,因為手比腳對溫度更敏感。對於糖尿病足患者,洗腳時用溫度計測定溫度,以避免燙傷。
3. 時間不能太長。最好控制在15~20分鍾。時間過長,雙腳的局部血液循環長時間過快,體內血液也會更多地流向下肢,會造成心血管超負荷。
而且冬季氣候本來就乾燥,皮膚在熱水中浸泡時間過長,還會導致皮膚過於乾燥,容易得皮膚瘙癢症,因此不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士泡腳,結束以後最好使用一定的潤膚產品,讓皮膚保持一定的水分。
4. 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吃完飯後,人體內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後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飯後1小時再泡腳。
5. 做泡腳時不要看書、看電視,這樣容易達到「引火歸元」的效果。
6. 老年人防止暈厥。由於更多的血液會湧向下肢,體質虛弱者容易因腦部供血不足而感到頭暈,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昏厥。
其中,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應格外注意,如果有胸悶、頭暈的感覺,應暫時停止泡腳,馬上躺在床上休息。
7. 泡腳後不能馬上睡覺。趁著雙腳發熱的時候揉揉腳底,及時穿好襪子保暖,待全身熱度緩緩降低後再入睡效果最好。
5、泡腳起到的養生效果大不大?
泡腳知起的養生效果大不大?泡腳養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要堅持。每天堅持泡腳,能夠加快入睡。一天下來,腳被悶了一天,用熱水泡腳,能減少黴菌的集聚,在熱水中加點鹽可以緩解治療腳氣,達到清潔的作用道。熱水泡腳從頭到腳的血液都能得到改善,很多女性朋友會有手腳冰涼的感覺,這是因為血液循環不好,不流暢,容易生病,堅持泡腳不僅有暖腳的作用,還可以加快血液循環,提高人體的抵抗力。經常頭痛的人在堅持每天泡腳之後專,頭痛、頭暈的症狀得到了有效的緩解。有句老話說「熱水洗腳,勝吃屬補葯。」如果堅持長期泡腳不間斷,能促進血液的流動,幫我們預防血栓的發生。
6、洗腳與養生有關系嗎?
足部按摩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一種優秀的理療保健方法。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因而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足的鍛煉和保養,並運用足部泡腳按摩(足療)來防病治病。中醫保健理論中關於「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腳,開陽固脫;夏天洗腳,暑理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濕灼」的記載,正是對中葯足療功能的形象概括。
現代科研表明,人的雙腳上存在著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穴位),刺激這些反射區,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調理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機能,取得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
我國有一句古話:「熱水洗腳,勝吃補葯。」每天若泡腳15分鍾就能發揮保健作用,如把雙腳浸入到40攝氏度左右的熱水中,約15~20分鍾後頭痛會明顯緩解。這是因為雙腳血管擴張,血液從頭部流向腳部,可相對減少腦充血,從而緩解頭痛。對於感冒發熱病引起的頭痛,熱水泡腳還有助於退熱。如果在泡腳同時能不斷用手按摩湧泉穴及按壓大腳趾後方偏外側足背的太沖穴,還有助於降低血壓。並且,經常堅持熱水泡腳足療的應用范圍很廣,風濕病、脾胃病、失眠、頭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截癱、腦外傷、中風、腰椎間盤突出症、腎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後的康復治療等等都包括在內。因此,堅持科學的足療,尤其對於緩解現代城市人群易發的各種職業病,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7、用什麼洗腳可以養生
開車的人 洗腳養生; 切莫貪涼,堅持四季都用熱水洗腳。在中國民間百養生的各種方法當中,熱水洗腳是最普遍的一種。睡前用熱水泡泡腳,不僅疲勞全無,還能起到安眠的作用。最近幾年,足部按摩保健服務行業也大行其道,那麼我們如何在家裡進行洗腳養生呢? 一、保暖 足怕寒涼,要注意雙腳的保暖。夏季不可過於貪涼度,冬季注意保暖,並養成天天用溫熱水泡洗雙腳的好習慣。 二、揉腳心 每晚泡洗腳後,坐於床上,左腿彎曲,用左手握住左腳,右手掌心對左足心知,上下搓摩50次;再屈右腿,右手握右腳,左掌心對右足心,上下搓摩50次,有交通心腎、濡養筋脈、充養氣血、清肝膽、降血壓、養心安神的道作用,用力要適度,並要持之以恆,自有強身健體的效果。 三、回足浴 在熱水中加入一些牛奶、紅酒、茶等天然成分保健效果更好,也可以放一些專業的精油或者中葯材。還有一種反其道而行的洗腳方法,就是用冷水洗腳,不過不宜時間過長,用冷水洗腳大約2分鍾,然後用力答揉搓,使足部發紅,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去除長途勞累。
麻煩採納,謝謝!
8、洗腳養生需要哪些配方
足浴養生[1] 有熱水足浴和冷水足浴之分,各人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加以選擇。
熱水足浴養生
可用40℃左右的水浸泡雙腳(浸泡至踝關節為度),浸泡時間每次約20分鍾。這相當於艾條溫灸足部穴位,可以起到促進氣血運行、溫潤臟腑的作用。以熱水足浴來刺激皮膚神經末梢感受器,通過中樞神經的反饋可起到調節內臟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有利於健康。冬季用熱水進行足浴,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預防凍瘡的發生。長途行走或劇烈運動後,熱水足浴可減少局部乳酸的聚集,有助於消除疲勞。臨睡前用熱水進行足浴,對中樞神經系統能產生一種溫和的刺激,促進大腦皮質進入抑制狀態,使人安然入眠。
冷水足浴養生
水溫要逐漸降低,一般可從20℃慢慢降至4℃左右,並可從秋季開始用冷水進行足浴,一直堅持到冬季。每次足浴前先用手摩擦足部,使足部變得溫熱,然後雙足浸入冷水中,再用兩足相互不斷摩擦,直到足部潮紅。每次約5分鍾,可早晚各進行一次。冷水足浴不僅使足部血管強烈收縮,而且全身各系統的生理功能在神經體液的調節下也處於積極活動狀態。冷水足浴還能促使鼻粘膜的溫度升高,增強呼吸道的抵抗力,冬季可預防感冒。但需注意的是,冷水足浴後應立即擦乾和保暖。
五行人養生飲食
編輯
木行人:大麥益氣補肝陰
飲食調養: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腎補肝,消暑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大麥、黃花菜、椰菜花、西蘭花、苦瓜、水蜜桃、菠蘿、葡萄等。
葯膳可選擇「大麥芽湯」:大麥芽50克,冬瓜300克,陳皮25克,豬瘦肉200克。大麥芽、陳皮洗凈,冬瓜去皮洗凈,切塊;豬瘦肉洗凈,切小塊,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1-2小時。有清熱消暑,理氣健脾的功效。
火行人:清熱祛暑別放鬆
飲食調養:宜多吃消暑生津,益氣養肝的食物,如冬瓜、番茄、菠蘿、香蕉、草菇、粉葛、鴨子、蕨菜等。
葯膳可選擇「荷葉瘦肉湯」:豬瘦肉250克,鮮葛根250克,鮮荷葉15克,精鹽適量。豬瘦肉洗凈,切小塊,葛根去皮洗凈,切塊。荷葉洗凈。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有清熱祛暑,健脾益氣的功效。植提纖每天早晚一顆,可以幫助代謝脂肪,消脂減肥。
土行人:玉米須可去濕健脾
飲食調養:宜吃具有益氣消暑生津、清熱祛濕的食物,如冬瓜、鴨肉、薺菜、茭白、苦瓜、沙葛、蓮藕、玉米、水蜜桃、綠豆等。
葯膳可選擇「白玉豬小肚」:豬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大棗10枚,鹽、生薑粉各適量。將豬小肚去凈肥脂,切開用鹽、生薑粉拌擦後用水沖洗,放入開水鍋內煮15分鍾,取出在冷水中沖洗。把白茅根、玉米須、大棗洗凈。全部用料放入開水鍋內,大火煮沸後,小火煨3小時,調味後即成。有清熱祛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金行人:西洋參荸薺生津潤燥
飲食調養:適合具有生津潤燥、益氣養陰消暑功效的食物,如絲瓜、百合、苡仁、胡蘿卜、荸薺、西紅柿、葫蘆瓜等。
葯膳可選擇「洋參荸薺飲」:西洋參10克,荸薺50克,白糖30克。將西洋參浸透切片;荸薺洗凈,去皮,切碎。將西洋參、荸薺放入燉杯內,加入清水約250毫升,放入白糖,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25分鍾即成。有益氣生津,除燥熱的功效。
水行人:南瓜黃瓜清暑祛濕
飲食調養:多吃益氣養肝、清暑祛濕的食物,如南瓜、黃瓜、豇豆、西蘭花、椰菜、鴨肉、黑豆等。
葯膳可選擇「玉米須豬苓牛肉湯」:玉米須60克,豬苓30克,澤瀉10克,生薏苡仁60克,陳皮5克,黑豆50克,牛肉100克,生薑10克,大棗10枚,精鹽適量。將牛肉洗凈,切成小塊。其用料洗凈。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小火煮2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有清暑利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9、用熱水泡腳,是養生還是慢性自殺
天天用熱水泡腳,是養生?還是慢性自殺?看完驚呆了!
熱水泡腳,是很百多人的養生理念。泡腳「活血化瘀」,是普遍的說法。很多人都喜歡泡腳,包括我自己和家人。不幸的是,對於血管疾度病患者,泡腳往往帶來的卻是病情加重或惡化,甚至是災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問?
泡腳為什麼很舒服?
我們先講講關於人體下肢血管的知識。
動脈中的血液從心臟出發,下達腿腳,富含營養和氧分。經過毛細血管,血液帶著代謝產物(垃圾)通過靜脈血液,迴流到心臟。
血管在腿答上的分布猶如分杈的樹枝,遍布肌肉、皮膚。
如果版動脈擴張,有營養的動脈血流量就增加;如果靜脈擴張,攜帶垃圾的靜脈血就淤滯。
泡腳的時候,局部溫度增加,會導致動脈擴張,尤其是皮膚血管——「活血化瘀」的說法大致來源於此。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