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常養生的茶有哪些可以即泡來喝的配方
養生茶配方大全
【枸杞茶】原料:枸杞10g、花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滋腎潤肺,補肝明目。
用途:肝腎陽虧,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消渴;遺精。 來源:傳統葯茶方。
【枸杞生地茶】原料:枸杞5g、生地3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滋肝補腎,養陰清熱。
用途:肝腎陰不足所致腰酸痛、口渴煩熱、盜汗、潮熱。
來源:傳統葯茶方。
【枸杞龍眼茶】原料:枸杞5g、龍眼肉3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糖飲用。
功能:滋腎補心,安神。
用途:陰血不足心悸、失眠、多夢。
來源:《攝生秘剖》。
【枸杞芍茶】原料:枸杞5g、白芍3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血柔肝。
用途:肝腎精血不足之慢性肝炎、肝硬化衄血;陰虛陽亢之頭暈目眩、心悸、不寐;更年期綜合症。
來源:傳統葯茶方。
【枸杞龍茶】原料:枸杞5g、龍膽草2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補肝養血,清熱除濕。
用途:急性傳染性肝炎;轉氨酶高。
來源:傳統葯茶方。
【枸杞五味茶】原料:枸杞5g、五味子3g、龍膽草3g、虎杖3g、綠茶5g、冰糖10g。
用法:用前幾味葯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滋陰養肝,解毒除濕;降轉氨酶。
用途:急性傳染性肝炎;肝功失常轉氨酶偏高。
來源:傳統葯茶方。
【生地茶】原料:生地10g、綠茶3g。
用法:用生地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滋陰養血,降血糖,升血壓,利尿,抗菌,保肝。
用途:陰虛發熱、盜汗、口煩渴;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枯便秘;風濕性關節炎;傳染性肝炎;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等皮膚病。
來源:傳統葯茶方。
【地麥茶】原料:生地5g、麥冬3g、天冬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生津。
用途:熱病後傷津,口煩渴、汗出;消渴。
來源:傳統葯茶方。
【地蒼茶】原料:生地5g、蒼術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燥濕養陰,斂脾精。
用途:慢性腎炎腎病已久,腎陰虛而濕邪阻滯不化,出現陰虛挾濕的症狀,腰膝酸軟、口渴咽干、盜汗、潮熱、苔黃厚膩、水腫、蛋白尿;慢性濕疹。
【生地英茶】原料:生地5g、蒲公英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涼血解毒,散結除痹。
用途: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紅腫熱痛;癰瘡腫毒。
來源:傳統葯茶方。
【生地豆卷茶】原料:生地5g、豆卷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通達宣利,養陰解表。
用途:濕熱入營血而致身熱、發紅疹、煩燥不安;乳癰初起;胃熱煩渴。 來源:傳統葯茶方。
【生地豆卷茶】原料:生地5g、豆卷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通達宣利,養陰解表。
用途:濕熱入營血而致身熱、發紅疹、煩燥不安;乳癰初起;胃熱煩渴。 來源:傳統葯茶方。
【當歸茶】原料:當歸10g、紅茶3g。
用法:用當歸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可加糖。
功能: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
用途: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虛頭暈目眩、心悸、疲倦;冠心病心絞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血虛便秘;跌打損傷;高血壓病;慢性盆腔炎。 來源:傳統葯茶方。
【歸芪棗茶】原料:當歸5g、黃芪5g、大棗3枚、花茶3g。
用法:用前幾味葯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血補氣。
用途:氣血虛弱,神倦、疲乏、咽干;月經不調、經量少;產後氣血虧損;病久不愈氣血枯竭;免疫功能低下;再障貧血;氣虛低熱。
來源:傳統葯茶方。
【當歸芍茶】原料:當歸5g、白芍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血平肝。
用途:肝硬化血虛有瘀者;痛經;濕熱瘀阻之痢疾。
來源:傳統葯茶方。
【歸蘇茶】原料:當歸5g、蘇子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和血,降氣,消痰。
用途:老年咳喘;慢性支氣管炎。
來源:傳統葯茶方。
【當歸羌茶】原料:當歸5g、羌活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通血脈,散寒滯。
用途:冠心病因風寒誘發而加劇心胸悶痛、上肢酸痛。
來源:傳統葯茶方。
【當歸川楝茶】原料:當歸5g、川楝子2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肝活血,調氣止痛。
用途:氣滯血瘀少腹痛、筋脈拘攣;慢性腸炎。
來源:傳統葯茶方。
【當歸柏仁茶】原料:當歸5g、柏子仁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血潤燥。
用途:老年便秘;血虛之閉經。
來源:傳統葯茶方。
【當歸芷茶】原料:當歸5g、白芷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活血養血,化濕解毒。
用途:氣血虛寒之潰瘍病、瘡瘍腫毒、癌腫。
來源:傳統葯茶方。
【何首烏茶】原料:何首烏5g、紅茶3g。
用法:用200ml水煎煮何首烏至水沸後5~10分鍾,沖泡紅茶飲用。沖飲至味淡。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補肝益腎,養血祛風;降血脂,抗菌。
用途:肝腎陰虧,發須早白、頭暈、遺精、腰膝酸軟;慢性肝炎;癰腫;瘰癧;痔瘡。
來源:傳統葯茶方。
【何風茶】原料:何首烏5g、防風3g、薄荷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薄荷、綠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補血,祛風,除濕,解毒。
用途:遍身瘡腫癢痛。
來源:《外科精要》。
【首烏芍茶】原料:何首烏5g、白芍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可不用茶。
功能:益肝腎,養心血。
用途:肝腎不足,心血虧損,虛煩不眠、心悸不寧、頭暈耳鳴;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屬肝腎陰虛者。
來源:傳統葯茶方。
【白芍茶】原料:白芍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抗菌。
用途:胸脅疼痛;陰虛發熱;月經不調;瀉痢腹痛;崩漏。
來源:傳統葯茶方。
【芍薑茶】原料:白芍5g、乾薑3g、紅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經止痛。
用途:痛經;寒性胃腹疼痛。
來源:傳統葯茶方。
【白芍梅茶】原料:白芍5g、烏梅2枚、木瓜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斂肝養胃。
用途:胃陰不足,納差、無食慾、口渴、舌紅少苔;萎縮性胃炎;慢性瀉痢;妊娠嘔吐日久傷津;甲亢。
來源:傳統葯茶方。
【白芍薇茶】原料:白芍5g、白薇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陰血,清肝熱。
用途:高血壓;陰虛血熱之血尿、崩漏、經期發熱、蛋白尿。
來源:傳統葯茶方。
【白芍鉤藤茶】原料:白芍5g、鉤藤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柔肝清熱,平肝熄風。
用途:肝陽偏亢之眩暈、高血壓、目赤。
來源:傳統葯茶方。
【五味子茶】原料:五味子5g、綠茶3g。
用法:用五味子的煎煮液2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
用途:肺虛喘咳、口乾、自汗盜汗;夢遺滑精;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急性腸道感染;神經衰弱。
來源:傳統葯茶方。
【生脈茶】原料:五味子5g、人參3g、麥冬3g、花茶3g、冰糖10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用途:熱傷元氣,肢體倦怠、氣短懶言、口乾作渴、汗出不止。
來源:《千金方》。
【五味沙斛茶】原料:五味子5g、沙參3g、石斛3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胃益津。
用途:久痢傷津或熱病後傷津。
來源:傳統葯茶方。
【山茱萸茶】原料:山茱萸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補肝腎,澀精氣,固虛脫;抗菌。
用途: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痿;遺精;遺尿。
來源:傳統葯茶方。
【天門冬茶】原料:天門冬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滋陰潤燥,清肺降火;抗菌,抗腫瘤。
用途: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肺癰;咽喉腫痛;消渴;便秘;乳房腫瘤。 來源:傳統葯茶方。
【三才茶】原料:天門冬5g、人參3g、生地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養陰益氣,潤肺止咳。
用途:肺氣虛陰咳嗽。
來源:《儒門事親》。
【天貝茶】原料:天門冬5g、川貝母3g、茯苓3g、阿膠3g、杏仁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五味葯的煎煮液400泡綠茶飲用。
功能:清肺祛痰。
用途:肺熱咳嗽咳血;吐血;肺癌;乳腺癌。
來源:《本事方》。
【天冬板藍茶】原料:天門冬5g、板藍根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清熱養陰,解毒。
用途:熱病發熱、口煩渴;咽喉腫痛;扁桃體炎;口舌生瘡。
來源:傳統葯茶方。
【麥門冬茶】原料:麥門冬5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抗菌,降血糖。
用途:肺燥乾咳、咯血;肺痿;肺癰;消渴;虛勞煩熱;熱病傷津,咽干口燥、便秘。
來源:傳統葯茶方。
【麥地茶】原料:麥門冬5g、生地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或用前二味葯的煎煮液泡茶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養陰清熱。
用途:熱病煩渴、鼻出血;咽喉不利。
來源:《濟生方》。
【麥冬地骨茶】原料:麥門冬5g、地骨皮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養肺陰,清虛熱。
用途:骨蒸肺痿,四肢煩熱、不能食、口乾渴。
來源:《聖濟總錄》。
【麥冬夏茶】原料:麥門冬5g、半夏3g、人參3g、粳米3g、甘草3g、綠茶5g。
用法:用前五味葯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陰益氣,利咽喉。
用途:火逆上氣,咽喉不利、乾咳咯痰。
來源:《金匱要略》。
【沙參茶】原料:沙參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養陰清肺,祛痰止咳;強心,抗真菌,降血壓。
用途:肺熱燥咳;虛勞久咳;陰傷咽干喉痛。
來源:傳統葯茶方。
【沙麥茶】原料:沙參5g、麥冬3g、玉竹3g、冬桑葉2g、甘草3g、綠茶3g。 用法:用前四味葯的煎煮液400ml,泡甘草、綠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肺潤燥。
用途:燥傷肺衛陰虧,發熱咳嗽、口乾渴。
來源:傳統葯茶方。
【玉竹茶】原料:玉竹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養陰潤燥,除煩止渴。
用途:熱病傷陰,咳嗽煩渴、虛勞發熱、消谷易機、小便頻數,咽喉不利。 來源:傳統葯茶方。
【益胃茶】原料:玉竹5g、沙參3g、麥冬3g、生地3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益胃生津。
用途:熱病發汗後,當復其陰,以滋養耗傷之胃津;咽喉不利。
來源:《溫病條辨》。
【玉竹薄茶】原料:玉竹5g、薄荷3g、菊花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養陰,疏表,明目。
用途:外感熱病後目赤痛、視物昏花。
來源:《聖濟總錄》。
【石斛茶】原料:石斛5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益胃生津,清熱養陰。
用途:熱病傷津,口乾煩渴;病後虛熱。
來源:傳統葯茶方。
【石斛瓜蔞茶】原料:石斛5g、瓜蔞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生津潤肺,宣肺止咳。
用途:肺燥咳嗽咯干痰;慢支炎。
來源:傳統葯茶方。
【天花粉茶】原料:天花粉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生津止渴,降火潤燥,排膿消腫。
用途:熱病口渴;消渴;肺燥咳血;黃疸;癰疽腫毒。 來源:傳統葯茶方。
【玄參茶】原料:玄參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滋陰降火,除煩,解毒。
用途:熱病煩渴、便秘;自汗盜汗;咽喉腫痛;癰腫;皮膚炎症。 來源:傳統葯茶方。
【玄青茶】原料:玄參5g、大青葉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清熱涼血,養陰解毒。
用途:乳蛾腫痛;感冒發熱;腮腺炎。
來源:傳統葯茶方。
【蘆根茶】原料:蘆根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嘔。
用途:熱病煩渴;胃熱嘔吐泛酸;肺癰。
來源:傳統葯茶方。
【蘆麥茶】原料:蘆根5g、麥門冬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功能:養陰清熱。
用途:霍亂吐瀉、口煩渴、小便黃;膀胱癌;咽喉不利。 來源:《千金方》。
2、求一個男性長期可以喝的養生葯茶方?
養生葯茶方還是不要長期喝,畢竟是葯方。
3、上班族喝什麼葯茶 7種葯茶能養生潤燥
菊花茶
菊花茶可zd是最抗輻射,同時其還具有生津止渴,清心健腦潤腸之功效。
三花茶
用菊花,金銀花,玫瑰花茶一起泡水當茶喝,花香四溢。同時還具有降火,防治風濕感冒,清熱解毒之功效
菊花山楂茶
用菊花,山楂,金銀花各適量沖開水飲用,就具有開胃活血化瘀,清涼降壓等專作用。
菊花枸杞茶
茉莉花茶
茉莉的花香具有疏肝理氣,祛燥潤肺等多種功效,用茉莉同冰糖一起沖泡花香四溢,同時還具清熱解毒之功屬效,一年四季皆宜。
苦瓜茶
銀耳茶
4、葯茶的養生應用
1.荊蘇薑糖飲荊芥、紫蘇葉、生薑各 6克,洗凈切細絲,沸水沖泡,加白糖,代茶飲。功能疏風散寒,和胃止嘔。用於風寒外感,頭痛,惡寒發熱伴有惡心嘔吐。 2.銀花薄荷茶金銀花、薄荷葉各5克,綠茶3克,沸水沖泡,涼後飲。功能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咽喉腫痛。
3.貫眾藍根茶貫眾、板藍根各10克,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飲。功能清熱解毒,清咽利喉。用於風熱感冒,流行性感冒,痄腮。 1.雪梨汁 雪梨2個(洗凈去皮),榨汁,百部、百合各10克,加水煎煮,取汁,涼後飲。功能清熱利肺,止咳化痰。用於支氣管炎、百日咳。
2.川貝桑葉飲 川貝母6克,桑葉10克,加水煎煮取汁,加冰糖溶化後代茶飲。功能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用於支氣管炎及風熱感冒之咳嗽咳痰,或痰少不易咳出。
3.杏仁菊花茶 杏仁、菊花各10克,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飲。功能清熱潤肺,疏風止咳。用於乾咳痰少,發熱,頭痛。 1.大海瓜子飲胖大海2枚,生冬瓜子 15克,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飲。功能清咽利喉,消腫通便。用於咽干口渴,咽喉腫痛及便秘。
2.白蘿卜汁 白蘿卜200克,榨汁,加冰糖,代茶飲。功能清熱利咽,生津止渴。用於熱病咽干口渴。
3.參梅飲 人參3克(切片),烏梅10克,沸水沖泡,加白糖,代茶飲。功能益氣養陰,生津止渴。用於咽於口燥,煩渴欲飲,神疲乏力。
4.玉石飲玉竹、石斛各15克,沸水沖泡,代茶飲。功能清熱養陰,益胃生津。用於咽乾咽痛,聲音嘶啞,口乾口苦。 1.金銀花露鮮金銀花200克,經蒸餾後收集蒸餾液,即可飲用。功能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用於暑熱口渴,熱毒瘡癤。
2.苦瓜茶 苦瓜50克,榨汁。綠茶3克,沸水沖泡,涼後兌人苦瓜汁飲用。功能清熱解毒,消暑除煩。用於暑熱煩渴,暑濕泄瀉,小便不利。
3.百合綠豆飲百合干15克,綠豆20克,加水煎煮,再加白糖煮熟,代茶頻服。功能清熱消暑,清心除煩。用於暑熱口渴,心煩失眠,小便不利。
4.雙葉茶鮮荷葉15克,鮮竹葉10克 (切碎),加綠茶3克,沸水沖泡,頻飲。功能清熱解暑,利尿除煩。用於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口舌牛瘡。
5.西瓜番茄汁 西瓜、番茄各200克,榨汁,加白糖攪勻,代茶飲。功能清熱解暑,涼血利尿。用於暑熱口渴,食慾不振,小便不利,大便秘結。 1.檸檬茶 蘋果50克,榨汁。紅茶3克,沸水沖泡,兌入蘋果汁。檸檬1個(洗凈
切片),取2~3片放入杯中,加白糖,浸泡15分鍾,代茶飲。功能醒脾開胃,祛暑生津。用於消化不良,暑熱煩渴及冠心病,高血壓。
2.蘿卜橙汁 白蘿卜50克,橙子1個,榨汁,將兩汁混合,加白糖攪勻,代茶飲。功能開胃消食,理氣化痰。用於食慾不振,食積不化及咳嗽痰多.胸悶不舒。
3.山楂銀耳茶 山楂50克(洗凈)加水煎煮,煮沸後加水發銀耳25克,稍煮涼後,代茶飲。功能健脾和中,開胃消食。用於食慾不振,食積不化及冠心病,高血壓。
4.烏梅汁 烏梅100克,榨汁,加水適量稀釋後即可飲。功能殲胃消食,生津止渴。用於夏季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咽干口渴。 1.綠梅茶綠萼梅6克,綠茶3克,沸水沖泡,頻服。功能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用於肝氣胃痛,牽連兩脅,脘脹不舒,不欲飲食。
2.梅花茶 白梅花10克,沸水沖泡,代茶飲。功能開胃解郁,理氣散結。用於肝胃氣滯,胃脘疼痛,脘悶噯氣,納谷不馨及梅核氣,瘰癧。
3.香櫞茶 香櫞片6克,研粗末,沸水沖泡,代茶飲。功能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用於肝胃氣滯,脘腹脹痛,噯氣嘔惡,食少納呆及咳嗽痰多。
4.陳皮紅棗飲紅棗5枚(洗凈去核),陳皮10克,加水煎煮取汁,加白糖,代茶飲。功能健脾和中,暖胃止痛。用於脾胃虛寒,胃脘隱痛,惡寒喜暖,嘔惡便溏。
5.山檣麥芽飲 山楂15克,炒麥芽10克,加水煎煮取汁,加紅糖,代茶飲。功能消食化積,和胃止痛。用於食積不化,胃脘脹痛,噯氣厭食,大便酸臭。 1.紫蘇葉茶 紫蘇葉10克,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飲。功能解表散寒,行氣止嘔。用於脾胃氣滯及風寒外感之惡心嘔吐,胸悶不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以及進食魚蟹引起的腹痛、嘔吐、泄瀉。
2.竹瀝羊乳飲羊乳200毫升,煮沸後加竹瀝汁20毫升、蜂蜜及韭菜汁各10毫升,攪勻飲。功能滋陰益胃,降逆止嘔。用於胃陰不足,嘔吐惡心或干嘔時作,口乾口渴,心煩失眠。
3.生薑烏梅飲烏梅10克,加水煎煮,加生薑汁10毫升,加白糖,代茶飲。功能健脾和胃,降逆止嘔。用於脾胃虛弱,惡心嘔葉,食慾不振,胃寒隱痛及瀉痢。
4.蘿卜葉蒂 蘿卜葉20克,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飲。功能消食化積,和胃止嘔。用於食積不化,惡心嘔吐,脘腹脹痛,不欲飲食。
5.甘蔗汁 甘蔗200克,榨汁,加水適量飲。功能清熱生津,降逆止嘔。用於熱病津傷,反胃嘔吐,心煩口渴及乾咳痰少,大便燥結。
5、葯茶能養生,但是必須學會控制哪幾件事,才不會傷及脾臟?
雖然說葯茶能養生,但是也並不是說所有的人在任何的時間段都可以喝葯茶的,在喝葯茶之前,你一定要先了解這幾樣事情。否則如果葯茶飲用不當,也可能會傷及到脾臟。
其實大部分葯茶除了能夠養生之外,也是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的,所以,如果身體沒有什麼明顯的疾病或者未經過中醫的診斷,不要自己盲目的嘗試喝葯茶。因為大量的飲用葯茶也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
在喝葯茶之前,你應該先明確這樣幾件事情,首先喝葯茶是不是已經經過咨詢了中醫,不是自己決定或者聽人介紹就盲目飲用的,因為葯茶中畢竟含有中葯這種葯物成分,所以在決定引用之前一定要遵醫囑。但不要盲目的去喝。
其次一定要注意調查的用量問題。根據調查的新鮮程度,它所含有的葯量也是不同的。也即使是同一種葯茶,他們使用的量也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講,那些比較新鮮的葯材,他們的含葯量就會高一些,而那些存放時間過長,接近枯萎的葯材,葯量也就會小一些。所以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及葯量的大小來決定自己飲用的劑量。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對症下葯。現在很多中老年人在飲用葯茶的時候,由於沒有太多的科學文化知識,他們容易盲目跟風,但是有的葯或許對於別人效果十分顯著,但是用在自己身上卻不適宜。尤其對於那些肝功能腎功能或者脾臟有問題的人。他們飲用葯茶更需要格外注意。
6、喝茶養生!
茶是自然界賜予人類最好的禮物,人們應該愛喝茶,養成喝茶的習慣,並懂得如何正確科學地飲茶,學會怎樣利用飲茶實現身體健康、延年益壽。本書介紹了四季養生保健、女性版保健滋補、延年益壽、補氣益氣、補血養血、補陰養陰、補陽壯陽、健脾和胃、強健心臟、補肝健肝、補腎養腎、減肥、健鼻護耳、利喉清音、養顏護膚、安神權助眠、明目等數百道養生茶飲。
7、中葯養生保健茶有哪些?
枸杞子(配料:枸杞子、抄麥芽糊精)
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用於虛勞精虧,腰膝酸襲痛,眩暈耳鳴,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不適宜外感實熱、脾百虛泄瀉者服用度)
金銀花(配料:金銀花、麥芽糊精)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用於癰腫疔瘡,喉痹,知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
(脾胃虛寒及瘡瘍屬陰症者道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