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潮州養生

潮州養生

發布時間:2020-05-01 02:26:44

1、湘橋養生會所怎麼樣

還不錯 有一些比較大眾化的項目 團購過一次 感覺開的時間不是很長 衛生條件還算可以但是服務員都是新的 態度非常好 可是按摩一類的水準還有待提高

2、潮州會館的功能

一,同鄉情誼的凝聚,如施贈貧老同鄉
二,社會救助功能——養生送死
三,地方事務的參與
四,慈善公益
(有些會館還與寺廟建在一起,起著宗教與傳播鄉俗的作用)

3、潮州名菜有哪些?

潮州十大名菜
黃金美味大連鮑(潮安縣安南大酒店)
潮式蒜香鮑(潮州賓館)
永生源鐵皮石斛養生湯(永生源潮州旗艦店)
千禧一品湯(潮州千禧養生閣)
肉末焗遼參(潮安縣聲樂大酒店)
五穀豐登(金龍大酒店)
炭燒大響螺(潮安縣海逸大酒店)
金絲雪魚(潮州迎賓館)
秘制腌龍蝦(鼎版福大酒店)
鮮竹筒燉乳鴿(饒平海龍酒家)

潮州十大名小食
海龍潮式臘腸(饒平縣海龍酒家)
真美肉鬆蛋卷(廣東真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包記正名姑嫂香腐(潮州市湘橋區包記食品廠)
輝記手捶牛肉丸(輝記手捶牛肉丸店)
金石金江清燉牛雜(金石金江火鍋店)
意溪范合盛大朥餅(意溪范合盛餅食廠)
沛沛胡椒雞系列(湘橋區巨泰熟肉店)
香煎一品包(金信酒店)
文香烏橄欖權(潮安縣文祠鎮文香食品廠)
胡榮泉春餅(潮州市飲食胡榮泉門市)

4、潮州有哪些好玩的旅遊景點?

潮州,位於廣東省最東端,處於韓江中下游,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她山川秀麗,人傑地靈,名勝古跡星羅棋布,素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之美譽。

潮州文物古跡眾多,是廣東文物古跡薈萃之地。全境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多山,中部為丘陵地帶,南部為韓江沖積平原,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四季都適宜旅遊。下面為你盤點潮州十五大旅遊景點。

潮州古城

潮州古城建於明代,其中東門樓也就是廣濟門(樓)最為宏偉,其建築風格與廣州越秀的鎮海樓相似,登上城樓向外可以俯看韓江廣濟橋,向內可見古城內建築群。

▲廣濟橋

▲韓文公祠

▲開元寺

潮州古城套票提供的主要景點為:韓文公祠、廣濟橋、開元寺、許駙馬府 、西湖公園、北閣佛燈、中國瓷都陳列館等。

這里地理位置獨特,古城牆在此攬繞金山,亭台樓閣高低錯落,曲徑幽深,東臨急轉直下的韓江流水,高覽低俯均是別致的景色,堪稱嶺南一絕。

凳臨北閣,北堤上「鱷渡秋風」,隔江相望的「韓詞橡木」,韓江下游的「湘橋春漲」,「鳳凰時雨」諸多勝景歷歷在目,俯覽韓江,江流滔滔,白帆點點。

紫蓮森林度假村

紫蓮森林度假村位於潮州市區近郊的紫蓮山,這里依山傍水,是一處恬靜秀美的自然生態旅遊區,在這里可享受純凈空氣,是休閑養生的度假勝地。

度假村提供休閑度假、商務會務等服務,同時擁有宗教朝聖、旅遊觀光、自然養生、文化體驗、科普教育項目。

綠島旅遊山莊

綠島山莊佔地面積約7000畝,林地覆蓋率達95%,萬樹,千竹,百果,湖泊濕地山環水繞,一處生機怏然的原生態景區,猶如一顆鑲嵌在粵東大地上的綠色明珠。

現已建成綠島休閑度假區、青嵐地質公園、明清古寨鄉村旅遊區,是一處集地質科普、文物民俗、休閑度假、游樂購物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勝地,假日休閑,唯有綠島,為您開啟一段前所未有的五星級心靈度假旅程,令您心馳神往!

青嵐地質公園

分布於饒平縣樟溪鎮青嵐溪谷的形態各異的石頭,最近被中國地質學院教授勘查考證後確認是冰臼。

冰臼是冰川的直接產物,是在二三百萬年前,在巨厚冰層覆蓋,處於「封閉」和「半封閉」狀態下,冰川融水沿著冰川裂隙向下流動;

及在冰層中具有巨大壓力,並呈「圓柱體水鑽」方式,向下覆基岩及冰川漂礫,進行強烈沖擊,游動和研磨的作用形成的深坑。

這些坑極像南方春米的石臼,因此稱為「冰臼」。 青嵐溪谷的冰臼群,其分布面積之廣、形態之寄、規模之大、景觀之美,海拔高度不上100米,而保存又這么完好和地處熱帶亞熱帶等特徵來看,在國內外為首次發現,實屬罕見!

冰臼與冰臼有關的各種地貌景觀,不僅是一處自然風光的游覽勝地,又是一處增長知識得冰臼地貌博物館。

龍湖古寨

龍湖古寨地處韓江中下游西岸,始建於1000多年前的南宋年間。明、清為發展的盛期,是潮汕濱海的貿易重鎮,現在仍保存著100多座古建築,堪稱「潮汕古建築博覽」。

這些建築既體現了宋、元、明、清各歷史時期的不同建築風格,又薈萃了木雕、石雕、嵌瓷、彩繪、貝灰塑等典型的潮汕民間工藝精華。

古寨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舞龍、舞獅、英歌舞、潮樂、游鯉魚、賽燈籠等民俗活動異彩紛呈。寨外「綠韓洲」川原盈綠,是典型的潮汕平原自然風景。

鳳翔峽原始生態旅遊區

鳳翔峽位於粵東第一山——鳳凰山山脈東南翼,緊靠鳳凰山脈第三峰——番崬山(1036m),也是鳳凰山的南大門。

雄麗多姿的鳳凰山脈逶迤起伏,峰迴路轉到了大山地界,大山有一個鳳湖村,背靠主峰1391米的高山;

村前兩座林木疊翠的青山中間形成了一條曲曲彎彎的峽谷,山谷險峻陡立,清泉如玉噴珠,這就是風景獨特的鳳翔峽。

筆架山宋窯遺址

筆架山宋窯位於湘橋,城東筆架山西麓。古遺址北起虎頭山,南至印子山,綿延2公里,窯址鱗次櫛比,至今筆架山腳一帶的群眾,仍稱該地為「百窯村」。

筆架山窯場始創於唐,極盛於宋。其產品遠銷國內外,成為中國陶瓷出口基地之一,被譽為「廣東陶瓷之都」。產品種類繁多,主要有碗、盒、盞、燈、爐、杯、壺、盂、豆、釜、洗、枕頭、粉盒等日用器皿和瓶器、人物、玩具等工藝瓷,其胎質堅密,別具一格。

釉色以影青釉為主,兼有青、白、黃、醬褐釉等,釉質晶瑩潤澤、如銀似玉,多數不開片或只是極細的魚子紋片;飾紋以劃花力主,還有雕刻和鏤空的。

龍湫寶塔

龍湫寶塔是潮州八景之一。原指潮州城北面韓江河面的小洲上,建於宋代的石塔。

塔下有蔥郁繁茂的樹林,有雅緻幽靜的寺院,與四周的景物相輝映,構成一幅美妙綺麗的風景。

初時名為「塔院維舟」,以遊艇常喜系纜於此命名。又因塔邊有「龍求湫泉」,因之又名「龍湫寶塔」。

可惜寶塔於清代已經倒塌,寺院也荒蕪,殘存的塔基後來也被洪水沖走去。現在,代替此景是韓江東岸邊一座古色古香的「鳳凰塔」的風光。

鳳凰塔位於潮州市區東南約2公里的涸溪村,臨韓江東溪、北溪分叉之東南岸上,聳立著一座七層八面磚石結構的古塔,此塔俗稱涸溪塔,正名鳳凰塔。

始建於明歷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年重修。

饒平土樓

饒平土樓有590多座,其中圓形土樓達570餘座。分為樓房和平房兩種,造型有圓形、方形、八角形、背椅、蟹形等。

縣境北部山區的上善、上饒、饒洋、新豐、建饒、九村、三饒、新塘;中部丘陵的湯溪、浮濱、坪溪、浮山、東山、漁村、新圩、樟溪、錢東、高堂、聯饒等19個鄉鎮;

都建造有這種大小有分、高低有別、錯落有致、環形相接、造型多樣、結構精巧、規模宏偉的古堡式土樓。

居住在這些土圓樓內的村民,多是客家人,據說其祖先來自中原黃河流域漢民族支系的後裔,於元代或明初先後由閩遷徙人饒定居後。

淡浮院

淡浮院位於潮州磷溪鎮的硯峰山夏湖風景區,由泰國著名潮藉僑領郭豐源先生倡議,眾多海內外俊彥熱烈響應捐資建設的一座開放式收藏院。

游覽淡浮院,最吸引遊客的莫過於主殿兩側長廓「中國歷代書法碑林」。這里匯聚了上起商周、下迄當代的歷代書法大家的真跡墨寶。令人須臾間,盡覽五千年法書;旋足地,可觀四海寶藏,彌足珍貴。

幽谷逸林

潮州幽谷逸林是一個集山水瀑布群於一體,匯探險尋幽,浪漫情調為主題的自然風景區,它坐落在歸湖鎮高原枋一個叫楓土的自然村內,一條長約5公里,名為陂頭坑的山溝峽谷中。

距潮州市區約40公里,只有8戶人家,20多口人的楓土村。自然景觀和地理位置十分獨特,東接鳳凰山三級水電站,西連省級森林保護區萬峰山林場,南通汕風公路臨韓江,北與豐順縣接壤。

它長期藏於人未識的深閨風景區,與時下流行的自然生態園有共同特點,深藏6個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水流瀑布群;

其溪流奔瀉逶迤而下,既有潺潺流水,又有涓涓細流,還有泉水叮咚響,其最高達100米,展現著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圖景,令人流連忘返。海拔高度只有300多米。

5、潮汕人看過來,喝什麼茶比較養生

喝茶可以補充一些人體需要的微量物質,但是前提是人體需要,不同的人需要的東西不一樣,所以也應該喝不同的茶。
不同的茶中含有含有不同的物質,或者不同物質的含量也不一樣。喝了感覺不錯的就是最養生的。喝了感覺不舒服就是有害的。
世界上沒有體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喝茶也沒有定論什麼茶最養生。
變質
十種不能喝的茶:
茶不易妥善保管,易吸濕而霉變,而有些人出於愛茶節約,捨不得丟棄已霉變的茶。變質的茶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和病菌,是絕對不能飲用的。優質茶泡好後若放置太久,茶湯也會因氧化和微生物的繁殖而變質,這樣的茶亦不可再飲用。

2頭道茶

現代茶葉在種植、加工、包裝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農葯、化肥、塵土等物質的污染。頭道茶其實是洗茶的水,應盡快倒出後再沖入開水,這樣泡出的茶水才是最衛生的。

3.
炒制過火的茶葉,營養已經喪失,味道也不好了。
4.沖泡時間過長,茶葉中的茶多酚,類脂,芳香物質等自動氧化,不僅茶湯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嘗價值;而且由於茶葉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P,氨基酸等因氧化而減少,使茶湯營養價值大大降低;同時由於茶湯擱置時間太久,受到周圍環境的污染,茶湯中的微生物(細菌和直菌)數量較多,很不衛生。
5.冷茶:茶宜濕熱而飲,溫茶、熱茶能使人神思爽暢,耳聰目明;冷茶對身體則有滯寒、聚痰的副作用。
6.燙茶:茶一般都是用高溫的水沖泡的,但是不能在水溫過熱時飲用。太燙的茶水對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較強。如果長期飲用太燙的茶水,可能引起這些器官的病變。另據國外研究顯示,經常飲溫度超過62℃的茶者,胃壁較容易受損,易出現胃病的病症。飲茶的溫度宜在56℃以下。

7.串味茶
就是茶葉和其他有味道的東西放在一起一段時間後,變了味。有的味道是有毒素的,如油漆、樟腦味等。

8濃茶
濃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茶鹼等,刺激性很強,飲濃茶可導致失眠頭痛耳鳴眼花,對腸胃也不好,有的人飲用後會產生嘔吐感。

9隔夜茶

特別是變了味的茶,即使還嘗不出來變味,也多半滋生、繁殖了大量的細菌等。因為茶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大部分不溶解於熱水,殘留在葉片中,水溫較高時,茶葉上的蛋白質便會腐爛,放置一晚後,又會有一種酶菌生成,同時在茶中殘留大量的丹寧酸會變成具有刺激性的強烈氧化物,對腸胃造成刺激,引發炎症。所以,隔夜茶不宜飲用。
10.生茶
所謂生茶是指殺青後不經揉捻而直接烘乾的烘青綠茶。這種茶的外形自然綠翠,內含成分與鮮葉所含的化合物基本相同,低沸點的醛醇化合物轉化與揮發不多,香味帶嚴重的生青氣。老年人飲了這種綠茶,對胃粘膜的刺激性很強,飲後易產生胃痛;青年人飲後也會覺得胃部不適,即通常所說的「刮胃」。誤購買了這種生茶,最好不要直接泡飲,可放在無油膩的鐵鍋中,用文火慢慢地炒,烤去生青氣,待產生輕度栗香後即可飲用。

6、女子洗浴養生會館

橄欖陳皮燉水魚知
材料:潮州橄欖6個、陳皮1/3個、水魚200~250克、生薑3片。家常菜譜
做法:橄欖切對半;陳皮浸泡;水魚洗凈,切塊,「汆水」。一道起與生薑下燉盅,加熱開水1000毫升(約4碗量),加蓋隔水燉3個小時便可。進飲方下鹽。版
功效:橄欖陳皮燉水魚除了解春困時的煩悶胃納差,還可權祛春濕引發的各類皮膚疾患。

7、潮州的社會

潮州八景:舊時有內外之分,內八景是指於古城街巷之間,而外八景則指城外韓江兩岸。由於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內八景已逐漸湮沒,今天人們所說的潮州八景是指外八景,即「鱷渡秋風」、「西湖漁筏」(原西湖與韓江相通)、「金山古松」(曾名「馬丘松翠」)、「北閣佛燈」、「韓祠橡木」、「湘橋春漲」、「鳳凰時雨」、「龍湫寶塔」(原位於北閣對面江心,現仍存遺址)。
潮州新八景:潮州評選「新八景」旨在「促進文化經濟融合,展現歷史名城風采」。「新八景」為:濱江紅棉、廣場燈影、坊街亭韻、淡浮水墨、綠島晴嵐、桑浦禪泉、鳳凰天池、柘林漁火。「新八景」特色鮮明,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生態景觀兼顧,山、海資源皆備,既有歷史遺存,又有現代建築,涵蓋潮州各區縣,「老八景」亦布列其間。 潮劇即潮州戲,歷史悠久,風采獨具。
1976年在潮州西沙溪工程中出土的明宣德七年(1432)手抄本《劉希必金釵記》,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潮劇演出本。數百年來,潮劇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當地民間藝術精華,使其音樂,唱腔,表演形式日趨豐富,逐步形成了自身的風格,成為全國十大劇種之一。1957年、1959年潮劇團二次晉京獻演,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先後觀看了演出並接見演員合影留念。潮劇不但活躍於潮汕和閩南地帶,在東南亞諸國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源遠流長,優美動聽,馳名中外,它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濃郁的地方色彩。其門類有:以二弦為領奏樂器,伴以彈撥、弦索樂器的弦樂;以琵琶、三弦、箏組奏的細樂;以佛場主要法器,伴以嗩吶、橫笛領奏的廟堂音樂;以笙、簫、管、笛為主要樂器的笛套音樂;以潮州大鑼鼓伴以嗩吶領奏的潮州鑼鼓樂等。1957年潮州音樂團在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表演並榮獲金質獎章。據傳六十年代初,周總理訪問瑞典時,瑞典國王饋贈的禮物中,便有兩張他自己珍藏的潮州音樂唱片。由此可見,潮州音樂已被視為稀世奇珍。
潮語歌曲:隨著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流行歌曲的興起,潮州人開始用流行音樂的創作手法來創作潮語歌曲,形成了自己的一個流派,冠名為潮語歌曲。 中國地大物博,地方建築燦若星河,各具特色,潮州民居便是這其中的一朵奇葩。潮州民居融匯千百年來潮州人的智慧,如同山西平窯民屋的粗獷,瑤寨吊腳樓的野趣,江南徽屋的雅緻,蘇州園林的自然一樣,潮州民居也擁有自己的獨特的文化內涵。
沿江沿海平原地帶,經濟比較發達,許多望族多聚居在這些地方,舊縣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況。因此,城鄉居民均有濃厚的氏族觀念,體現在聚落建築就是以姓氏宗祠為中心的圍寨格局。清府縣志載:「望族營建屋廬,必建家廟,尤加壯麗。」「雕梁畫棟,池台竹樹,必極工巧。大宗小宗,競建祠堂,爭誇壯麗,不惜貲費。」潮州農村多聚族而居,而整個村寨,都依其宗族觀念、風水觀念、生產生活、防禦功能以及某些美學觀念來營建,因此潮汕民居的大格局便是獨特的理想風水人居環境。同時潮州民居直接地將大自然因素所謂「天時、地氣、順風」溶入建築中,體現出人天和諧的統一境界和高尚心靈意境。
潮州民居的建築方位一般是取朝南偏東的,以南為主。這樣一來,冬天可擋住嚴寒的北風,夏天則可以接受涼快的南風。
註:民間有時也稱「潮汕民居」,但學術上統稱為「潮州民居」,這也是正規的叫法。 潮州飲食文化別具一格,潮州飲食最為出名的是潮州菜和潮州工夫茶。在中古以前潮州府因地處蠻荒而不發達。自宋代以來,隨著城市手工業的逐步繁榮和城鎮人口的增多,加之接受中原文化影響等因素,潮州府逐漸開始發展,並且具有特殊的地方特點。到了近代,由於潮屬地區人口劇增,商品交換意識增強,逐漸有潮人外出謀生而居於諸如廣州、香港、上海等都市,更有不少潮人移居東南亞等各國。並開始有了潮式飲食的店鋪開張經營。在這個時期,潮菜悄然地走出粵東。在國內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區、東南亞各國,差不多都有潮菜的菜館酒家出現,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這是潮菜第一個飛躍發展時期。
2014年8月,潮州成功入選由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國際在線主辦的「2014中國城市榜——全球網民推薦的最中國美食城市」,成為最中國美食城市之一。
潮州菜
源於潮州,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潮州菜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是由潮州原來獨有的菜式與按潮州味加工改造了的菜式所構成的一個開放的體系。時至今日,潮州菜已經發展成為獨具嶺南文化特色、馳名海內外的中國名菜之一。潮州菜的最突出特點,是以烹制海鮮見長。對海鮮的烹調選料考究,製作精細,至於以醬碟佐料,達到新鮮美味,清而不淡, 鮮而不腥, 郁而不膩。潮州菜的另一特點,是善於烹制以蔬果為原料的素菜。 有煎、炒、烹、 炸、燜、燉、烤、焗、鹵、熏扣、泡、滾、拌等,而且刀工講究。多樣化的製作方式,形成了潮州菜的風味特色。
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是中國古老的茶文化之一,在粵東當地更是把茶做為了待客的最佳禮儀並加以完善,這不僅是因為茶在許多方面有著養生的作用更因為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潮州20道名小食 炒粿條、溪口鹵鵝、牛雜粿條、鴨母捻、潮州墨斗丸、潮州手捶牛肉丸、糍殼、潮州春餅、蚝烙(酥)、高堂菜脯、姑蘇香腐、五香油橄欖、梅花餃、上湯牛肉、金都牌鹹菜皇、蓮香豬仔巢、糯米飯桃、鹹水粿、錦綉雀巢、蘿卜酥、開元善素、香酥沙律卷、香酥雞翅 潮州23道名菜 紅燒大排翅、水晶龍蝦、明爐燒為、韓江花似錦、白灼大海螺、蝴蝶拼盤、滿園鮑菊、什錦冬瓜盅、鯉魚躍龍門、紅燜海參、金龜孵卵、芙蓉官燕、烏雞燉魚翅、滿園秋菊、金筍雪蛤羹、白果局鞭花、橙汁鰻魚、玉盞蟹黃燕、千禧麒麟魚、竹林藏奇珍、潮州烤鰻、潮州溪口鹵鵝肉、茶香雞。 潮州文化是一種民系文化,為海內外全體潮州人所共有。潮州歷史悠久,與台灣、東南亞有著緊密的聯系,又是著名僑鄉,1986年被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單,潮州位列其中。
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閩越族聚居,從已出土的石器、陶器、骨器、人骨化石等,可以窺見其遠古文明的光輝。唐太宗開科取士,潮州已有進士出現。韓愈貶潮,重置鄉校,延師興學,使潮州的文風蔚然興起。宋代的潮州更是文風鼎盛,「一州兩書院,他郡所無」。南宋前期時潮州主戶客戶人口14餘萬人,而端平以後參加科舉的居然「終場至萬以上人」,終宋一代潮州中進士者多達172人,其中建炎二年(1128)一科連捷9人,一時為之轟動。明代的進士為160人,傳出了同榜八俊、兄弟連科等佳話和一門三進士的榮耀。明代鄉試中舉竟多達1088人。在歷代的殿試中潮州還涌現出狀元林大欽(明嘉靖1532年高中)、榜眼王大寶、探花姚宏中這樣的英才。
潮州古城的文化內涵更為深刻,依江築建的州城略帶狹長,北高南低,東西略為傾斜。城北是衙署區,城南為居住區,城東為商業區,城西為手工業和平民區,整個布局以《易》為本,突出體現「北貴南富東財西丁」的特點。貫穿於南北的通衢大道太平路,鱗次櫛比屹立著40多座形式各異的石牌坊。這些建於明、清兩代的牌坊,宛如潮州一部文明史,也成了潮州古城獨特的人文景觀。白牆黛瓦,嵌瓷木雕的潮州民居建築也頗具特色,不管是「四馬拖車」、「四點金」這樣的深院大宅,還是「拋獅」、「竹竿厝」的平民居第,無不顯示出深刻的潮州民俗意蘊,體現了精美典雅的文化內涵。潮州還有自己的方言、戲劇、音樂、工藝美術以及飲譽中外的潮州菜和名揚天下的潮州工夫茶,這些有著濃郁地方色彩的潮州文化對台灣及東南亞一帶都有著同根同源的深遠影響和聯系。 潮州是中國著名的僑鄉,據統計,旅居海外的潮籍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人口約230萬人,除港澳台同胞外,主要分布在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以及一些歐洲國家。其中旅居泰國僑胞近50萬人。2005年7月,原泰王國總理他信·欽那瓦及其率領的泰國訪華團,泰王國曼谷市市長阿披叻及其率領的曼谷市政府代表團蒞潮訪問。全世界現有各類潮團組織173個。在潮籍僑胞中,有被譽為世界華人首富的知名實業家李嘉誠、受聘為50多所大學教授的國際漢學大師饒宗頤、熱心公益事業的愛國僑領陳偉南、國際攝影大師陳復禮等諸多傑出人士。
潮汕除旅居國內各地的潮汕人及其後裔,旅居海外的潮人包括潮籍華僑華裔和香港台灣澳門同胞估計佔50%。潮汕已形成國內和海外兩個潮人社會。

8、潮州和汕頭之間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一、潮州和汕頭之間的區別:

1、地理位置不同

潮州市和汕頭市是兩個不同的城市。

潮州市位於韓江中下游,是廣東省東部沿海的港口城市。東與福建省的詔安縣、平和縣交界,西與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接壤,北連梅州市豐順縣、大埔縣,南臨南海並通汕頭市。

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市,西鄰揭陽市,東南瀕臨南海。

2、方言不同

潮州方言為潮州話和客家語。潮州饒平縣有一部分是客家語,不屬於潮州的本地方言(該稱呼多見於台灣地區,又叫饒平腔)。潮州話,又稱潮汕話,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閩語系。

汕頭地方方言為韓江小片汕頭話。潮州話可分為韓江小片汕頭話和練江小片潮陽話兩種口音。韓江小片汕頭話是汕頭地方方言的代表音。

二、潮州和汕頭之間的聯系:

1、潮州市和汕頭市都是廣東省地級市。

2、汕頭、潮州、揭陽三市,即潮汕三市,合稱為潮汕地區。

3、1991年汕頭市分置為今汕頭、潮州、揭陽三市。

4、潮汕三市自古同屬一個城市政區,歷代為粵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

(8)潮州養生擴展資料:

潮汕地區的飲食文化:

潮汕享有「美食之鄉」的美稱,是聞名遐邇的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汕牛肉丸火鍋的發源地。

1、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藝是潮汕特有的傳統飲茶習俗,潮汕茶道,是「潮人習尚風雅,舉措高超」的象徵。潮州工夫茶被列入國家級的非遺名錄。優雅實用的潮州工夫茶藝亮相2015米蘭世博會,引來世界各國的遊客驚奇的目光。

2、潮州菜

廣東菜三大菜系中的潮州菜,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潮汕菜在國內外享有盛名,馳名海內外的中國名菜之一。雖是世界名菜、貴菜,實質上是老百姓的菜,屬於粗菜精作,潮菜肥而不膩、淡而有味、食而不胖,注重清淡、注重養生、注重原汁原味 。

常見潮菜有:清燉魚翅、生炊龍蝦、上湯焗鮑、紅炆海參、護國素菜、豆醬焗雞、干炸果肉、豆醬焗蟹、金瓜芋泥、厚朥蚝烙、牛肉丸、豬腸脹糯米、鹵獅頭鵝、雙烹粽球、炒糕粿、油浸鱟粿、水晶球、落湯錢。

9、潮州為什麼喝茶只用三個杯呢?

傳統的潮汕工夫茶一般只有三個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個杯子。第一杯茶一定先給左手第一位客人,無論其身份尊卑,無論其年齡大小,也無分性別。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滾燙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後再把帶有熱度的杯子給下一個用。這種習俗據說是人們為了表示團結、友愛和互相謙讓的美好品德。

(9)潮州養生擴展資料:

潮州,廣東省下轄地級市,位於韓江中下游,是廣東省東部沿海的港口城市。東與福建省的詔安縣、平和縣交界,西與廣東省揭陽市的揭東區接壤,北連梅州市的豐順縣、大埔縣,南臨南海並通汕頭市。 

潮州是海峽西岸經濟區成員城市之一,對外開放旅遊城市,閩、粵、贛邊韓江流域的商品集散地。全市地勢北高南低,山地、丘陵佔全市總面積的65%,主要分布在饒平縣和潮安區北部。全市總面積3679平方公里,下轄潮安區(含楓溪功能區)、湘橋區和饒平縣。 2014年末戶籍人口為268.8萬人。 

潮州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同時是粵東地區文化中心。歷史上相繼為郡、州、路、府治所。也曾是及海外貿易的始發地。享有」南國邦郡「、「嶺海名邦」、「海濱鄒魯」、「文化櫥窗」、」華僑之鄉「、「國家園林城市」、「潮州菜之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不銹鋼製品之鄉」、「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

10、潮州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潮州的旅遊景點有:湘子、有府治縣治、府學縣庠、忠孝節義、來功德、科舉、賜封、記勝等等,或表明街道、集市名稱的牌樓、鳳凰山、韓文公祠。

湘子橋:位於潮州古城的東門外,初建於宋代,距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也是世界第一座啟閉式橋梁,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與河北趙州橋、 泉州洛陽橋、北京蘆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

鳳凰山:潮州鳳凰山景區一角潮州鳳凰山,廣東省潮州市一處獨特的旅遊景觀,位於潮州市北30多公里處,自境內群峰競秀,萬壑爭流。主峰鳳凰髻海拔1497米,是粵東第一高峰。以峭拔雄偉的山色,絢爛多彩的畲寨風情和奇香卓絕的鳳凰茶傳名於世。

韓文公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的祠廟。位於城區東面的韓江東岸、筆架山中峰「雙施石」下。筆架山或稱東山,又因韓愈而稱韓山。韓祠主體建築分前後二進,古樸典雅,肅穆端莊。祠內梁間遍掛名家題寫匾額,沿壁則環列歷代碑刻40面,其中不乏書法珍品和研究專訪文史的珍貴資料。外出旅遊是較累的,因此,有個安靜、舒適的住宿休息的環境很重要,可在小程序旅小築上預訂。

與潮州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