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教你養生

教你養生

發布時間:2020-05-01 01:34:04

1、誰能教我怎麼養生?

吃,就是飲食保健。並不是讓我們平時進補名貴葯材珍奇食料,而是在平日飲食的時候稍加註意就可以了。第一點是不要吃過吃快過飽,上班族節奏快,經常是狼吞虎咽沒怎麼咀嚼就下肚,而且遇到好吃的就吃得撐的扶牆,這可千萬要不得,不然長久下去胃功能必受影響,胃不好就會影響營養吸收,所以飲食上一定要注意保護胃腸。再者,魚肉蛋蔬菜水果缺一不可,營養要均衡。

睡,就是休息。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要做到有張有弛,張弛有道。睡眠時間一定要保證。而且盡量能睡午覺。讀書困了,馬上就睡,養足精神再戰。晚間床鋪枕頭和室溫一定要舒適,睡得好精神好心情才好。

心,指的是心情愉快。要做到樂觀開朗。不要把任何事掛在心頭,我們要努力做事,但是不要被其枷鎖。不要在任何事情上認為這是我唯一的一次機會,其實還可以再來,失敗的,錯過的,都可以再來一次,不要被任何事影響心情,要學會自我調節。心情舒暢和延年益壽有直接的關系。

好,指的是興趣愛好。不論是下棋看書打球繪畫彈琴等等,任何你喜歡的事情,要特別抽時間經常去做,讓自己沉浸在興趣愛好當中,讓自己充分享受一下生活,這樣的時間會帶給我們很大的放鬆,哪怕只是聽聽廣播看看電視也好,不要說你沒什麼興趣愛好。發揮自己的興趣特長會帶給我們舒適的心情。

煉,是鍛煉身體。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真的是如此。切莫說您退休在家,即便是年輕人長期窩在家裡也會體力下降身心俱疲的。所以最好每日都運動,至少每周一次。但是不要去健身房,要去大自然中鍛煉身體,青草綠樹,鳥語花香,山水相伴的公園最好。

這就是 吃、睡、心、好、煉。只要做好了這五點健康長壽並不難,活過100歲很簡單!加油!

2、有誰知道手機上下載哪種軟體可以教你養生調理方面的知識?

我下的 美柚 還不錯 內容很豐富

3、教你春夏秋冬如何順時養生?

養生除了要配合自己的體質,巧妙地利用食物五味之外,也要根據外界的環境來配合,才是古典醫學中「天人合一」的舒養生概念!來學習一下春夏秋冬各有千秋的養生方法吧!

春季養生輕柔食補

一年之際在於春,春天萬物復甦,人體陽氣也逐漸生發,應選擇平補、清補的飲食。首先,要遵守《黃帝內經》里提出的「春夏養陽」的原則。這就是說,宜適當多吃些能溫補陽氣的食物。具體而言,還應少吃點酸味的食品,而要多吃些甜味的飲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此外,人們經過冬季之後,較普遍地會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嚴重不足的情況,如春季常見人們發生口腔炎、口角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膚病等現象,這些都是因為新鮮蔬菜吃得少所造成營養失調有關,因此,春季到來,人們還要多吃點新鮮蔬菜。

營養學家認為,有以下症狀的人適宜於在春天進補:中年女性有早衰現象者;患有各種慢性病而形體消瘦者;腰酸、眩暈、臉色萎黃、精神萎靡者;春天氣候變化大,受涼後易患感冒者;過去在春天有哮喘發作史,而現在未發作者;夏天有夏季低熱者。凡屬上述情況者,均可利用春天這個季節,根據個人體質及病情,選擇適當的食補方法,以防病治病。因此,中年女性可採用平補飲食,多吃一些蕎麥、薏苡仁等谷類,豆漿等豆類製品,金橘、蘋果等水果以及芝麻、核桃等。如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者,也可選擇進行食用。中年女性如有陰虛內熱者,可選用清補的方法,多吃一些食性偏涼,食後有清熱消火的作用的食物,如梨、蓮藕、薺菜、百合、甲魚等,此類食物有助於改善不良體質。

夏季養生飲食秘籍

夏日炎炎,最常見的感覺就是睏倦沒有食慾,只想挑些冷食來吃,這種感覺是因為夏天氣溫高,飲水多,胃酸被沖淡,消化液分泌相對減少,消化功能減弱致使食慾不振,再加上天熱貪吃生冷食物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引起的。夏季飲食以清淡、苦寒、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為佳,勿過飽過飢,重視健脾養胃,促進消化吸收功能。在炎熱的夏季,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苦味食物。因為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葯理作用。熱天適當吃些苦瓜、苦菜,以及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食品,不僅能清心除煩、醒腦提神,且可增進食慾、健脾利胃。下面介紹一些適合在夏季消暑養生的食物。

茶可以算是最佳消暑的冷飲,綠茶或花茶最適合夏季飲用,能清心利尿、解熱除煩、止渴消暑。實踐證明,茶的消暑降溫功效明顯超過各種冷飲。最適合消暑的五穀當屬綠豆,因為綠豆甘寒,有清心利尿、消暑止渴、清熱解毒之效。綠豆湯是民間最常用的消暑與解毒良葯,夏季常吃綠豆粥消暑養胃最佳。最適合消暑的夏季水果則是西瓜,西瓜味甘性寒,有消暑除煩、止渴利尿之效,是夏令解暑佳品,有「天然白虎湯」之稱。凡暑熱煩渴、口渴心煩、小便不利、暑熱傷津及傷酒等征,均適合食用。最佳消暑蔬菜是苦瓜,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毒、清心消暑、明目降壓之功,對中暑、痢疾、惡瘡等有防治作用。苦瓜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苦瓜如烹調得法,淡淡苦味中帶有清香,別有一番風味,是夏季大眾喜歡的蔬菜之一。夏季常常不願意吃肉,但是鴨肉不妨一試,因為鴨為水禽,其性寒涼。根據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炎熱的夏季,若體內有熱,容易上火,表現為低熱、虛弱、食少或水腫者,吃鴨肉不但能補充優質蛋白質,還有「清」與「補」的功效。此外還可以多食用一些姜、醋,也有消暑的功效。俗話說:「夏天一日三片姜,不勞醫生開葯方。」姜、醋不但能夠調味,還有殺菌功效。此外,姜還有溫胃散寒、降逆止嘔等作用。醋能幫助消化吸收,提高食慾。夏季吃冷盤時,適當加姜、醋、蒜,不但清淡可口,還能預防痢疾、腸炎等疾病的發生。最後是一種能夠消暑的葯物荷葉,荷葉味苦性平,其氣清香,新鮮者善清夏日暑邪,清熱解暑方中最多配用。夏日如以鮮荷葉包粳米蒸飯,或以鮮荷葉泡茶,均有清暑利濕之良效。

多事之秋養生食補

秋天氣候涼爽,人們因「疰夏」所致的身體消瘦逐漸恢復,味覺增強,人體往往會食慾大增,雖然可以「貼秋膘」,但魚、肉也不能吃得太多,尤其不能大吃肥肉,以免血脂升高,誘導冠心病和癌症。秋季飲食的原則應該是「甘平為主,少辛增酸,防秋燥」。在秋天,應該少吃油膩厚味,並盡可能少食用蔥、姜、蒜、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燒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狀。秋天還要適當吃點酸味食物,能有保肝護肝的作用,防肺氣太過對肝造成損傷。但也不可過量,特別是醋、烏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發生胃潰瘍、胃炎等病,對身體不利。可以多吃些蔬菜水果,以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代謝物,起到清火解毒的功效。蔬菜應選擇新鮮的蘿卜、黃瓜、冬瓜、番茄等。水果應食用養陰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廣柑、椰子汁等。在秋季要多喝水,適度飲水是秋天潤燥、防燥不可少的保養措施。注意,飲水也有講究:少量多次慢飲,慢慢地滋潤口、鼻、咽、喉、食管等。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喝蜂蜜水,既補充人體水分,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俗話說:「秋瓜壞肚。」秋季氣溫下降,脾胃陽氣不足,不宜多吃陰寒性瓜果,以免導致陽氣不振而腹瀉、腹痛。

下面介紹一款秋季清潤湯水。

1.材料

(1)鴨梨20克:生吃梨能清六腑之熱,熟吃梨能滋五臟之陰,意為如果生吃,梨子清熱的效果會好一點,如果熟吃,梨子養陰的效果會更好一點。

(2)杏仁12克: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包括一些微量元素,如磷、鈣、鐵等,從中葯角度來講,杏仁有很好的潤肺、清熱、化痰、止咳作用。

(3)百合15克:有很豐富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氨基酸等,中葯裡面也有很多記載,比如像在《本草綱目》裡面就記載著,百合可以潤肺、止咳、寧心、安神、補中、益氣。

(4)枇杷果20克:富含果膠、胡蘿卜素、蘋果酸、檸檬酸以及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B、C,性涼,味甘酸,有潤肺、止咳、止渴及和胃的功效。

(5)粳米50克:性味甘平,為滋養強壯品,有補脾養胃的功效,粳米煮粥最養人,老少成宜。

(6)蜂蜜少許:蜂蜜性味屬「甘,平」,具有補中,潤燥,止痛,清熱,解毒,美容等功效。對肺燥咳嗽,腸燥便秘,胃脘疼痛,口瘡,湯火燙傷等有良效。

2.做法

首先,在鍋里放入適量的開水,然後依次把洗凈的杏仁、百合和粳米倒進鍋里,用大火煮,一邊煮一邊攪拌。讓粥始終保持微滾的狀態,這樣可防止火大幹湯或湯汁外溢。一直煮到米粒開始膨脹,米水融合時再換小火。接著開始准備其他配料,把梨去皮切成丁,枇杷也切成小丁。然後放入枇杷丁,稍稍攪拌,再放入梨丁,再一邊攪拌一邊熬。等到粥熬好後,把它盛在碗中,放到溫度稍涼,再加點蜂蜜,這樣一道美味的粥就做好了。

冬令養生順應自然

冬季是一個寒冷的季節。中醫認為,冬令進補與平衡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有密切關系。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俗話所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就是這個道理。中年女性由於機體功能減退,抵抗能力低下等,在寒冷季節,更宜進行食補。這對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進病體康復等方面,更能顯示出葯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

冬令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在膳食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可選食粳米、秈米、玉米、小麥、黃豆、豌豆等谷豆類;韭菜、香菜、大蒜、蘿卜、黃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雞肉及鱔魚、鯉魚、鰱魚、帶魚、蝦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蘿、荔枝、桂圓等水果。

冬令進補還可以選擇食粥,在寒冷的氣溫下,喝上一碗熱熱乎乎、香美可口的粥,可是絕佳的食補選擇。煮粥通常用大米,大米性味甘平,而其他米如小米、糜子米、薏仁米都是性味甘、微寒,因此冬日食大米更有益。大米有和胃氣、補脾虛、壯筋骨、和五臟之功效,除了煮白粥外,還可以煮山葯粥:山葯50克,大米50克,蜂蜜、食用油均適量。將山葯切成小塊,用油炒過加入蜂蜜,將大米熬成粥,加入炒過的山葯再煮開,即可食用。山葯為滋補。腎、脾之佳品。栗子粥:栗子50克,大米50克,鹽少許。

將生栗子用高壓鍋(少放水)煮熟,去皮,搗碎,放入洗好的大米中,加水煮成粥,再加食鹽調味。栗子可補腎,對因腎氣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軟或疼痛有食療作用。

芝麻粥:芝麻10克,大米50克,蜂蜜或食鹽適量。先將芝麻炒出香味,將大米洗凈煮成粥加入芝麻,調入蜂蜜或食鹽,即可食用。芝麻可分為白芝麻和黑芝麻,白芝麻有利腸補肺氣的作用;黑芝麻可入腎、強筋骨。

杏仁粥:杏仁2(1個左右,大米50克,白糖或食鹽少許。將大米洗凈煮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煮至熟,加少許白糖或食鹽。杏仁可止咳定喘、祛痰潤燥。核桃枸杞粥:核桃仁30克,洗凈搗碎,枸杞15克,洗凈,大米50克,洗凈,加適量水同煮成粥。為神經衰弱、小便余瀝不凈的食療佳品。

4、《黃帝內經教你養生》txt全集下載

黃帝內經教你養生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百度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即使是幾千年前流傳下來的文化,依然為現代學者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黃百帝內度經》是我國中醫文化歷史上的一部傳世巨著,它和張仲景的《傷寒論》、《金匱要略》及吳瑭的《溫病條辨》並稱為「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同時,《黃帝內經》也是第一部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命名的醫書,為中醫知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其對生命的道深入探索,令後來無數中醫學家都贊嘆不已。
《黃帝內經》中的哲學思想,為現代人如何保健提供了重要依據。
世界發展至今天,中醫可謂是惟一保留到現在的傳統醫學形式,而它與中國的哲學有著十分密回切的聯系。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不把中醫的哲學基礎弄清楚,就無法徹底理解中醫的文化內涵。事實上,中醫的哲學就是指中醫對於生命的根本看法,《黃帝內經》中就充分地體現了當時人們的生命觀及人答體觀,且這種哲學思維一直統領到現在,影響著現代人的思想。
《黃帝內經》中的四季養生,即使在科學發達之今天,依然實用。
天地有春夏秋冬……

5、你知道哪些養生小技巧?

6、科學養生方法。

1、早餐的營養搭配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每天吃一頓好的早餐,可使人長壽。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應吃一些營養價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為人經過一夜的睡眠,頭一天晚上進食的營養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時地補充營養,才能滿足上午工作、勞動和學習的需要。

早餐在設計上選擇易消化、吸收,纖維質高的食物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上占最高,如此將成為一天精力的主要來源。

2、午餐的營養搭配

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於上午體內熱能消耗較大,午後還要繼續工作和學習,因此,不同年齡、不同體力的人午餐熱量應占他們每天所需總熱量的40%。主食根據三餐食量配比,應在150-200克左右,可在米飯、面製品(饅頭、面條、大餅、玉米面發糕等)中間任意選擇。

副食在240-360克左右,以滿足人體對無機鹽和維生素的需要。副食種類的選擇很廣泛,如:肉、蛋、奶、禽類、豆製品類、海產品、蔬菜類等,按照科學配餐的原則挑選幾種,相互搭配食用。

3、晚餐的營養搭配

晚餐比較接近睡眠時間,不宜吃得太飽,尤其不可吃消夜。晚餐應選擇含纖維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但是一般家庭,晚餐是全家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聚共享天倫的一餐,所以對多數家庭來說,這一餐大家都煮得非常豐富,這種做法和健康理念有些違背。

因此在調整上仍與午餐相同的是餐前半小時應有蔬菜汁或是水果的供應。一般而言,晚上多數人血液循環較差,所以可以選些天然的熱性食物來補足此現象,例如辣椒、咖哩、肉桂等皆可。寒性蔬菜如小黃瓜、菜瓜、冬瓜等晚上用量少些。

4、睡眠方面:夏季早上六七點起床比較好。午睡有利於氣血平衡,能有效補充體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的午睡以30~60分鍾為宜,若超過1小時,可能會對晚上的睡眠造成干擾,往往適得其反。

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較大,如果經常熬夜,更會增加對身體的損害,一般晚上11時以前應當入睡。

5、運動方面,夏季是身體排泄的過程,血氣往外走,新陳代謝旺盛,可以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工作一段時間後最好站起來走一走,做一些腿部運動操。

但進入高溫天氣,心臟排血量明顯下降,各個臟腑器官的供氧能力明顯減弱。外出活動最好選擇散步等溫和的方式,並避開烈日熾熱之時,以防中暑。

7、是怎樣教你如何調理養生?

我給copy我奶奶買的是草晶华的三高养生方(丹参+三七+西洋参+山楂)破壁草本,主治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這不年齡越大小毛病就越多,提前預防是個不錯的選擇。具體的話樓主可以去草晶华的官网上做詳細了解,裡面的功效有很多,總有一款適合你。

8、專家教你酉時養生之道

酉時是一天中的黃昏,人們進入低能量運動狀態,來此時要注意飲食清淡,避自免強體力運動。建議晚餐定期更換湯類,推薦5款湯料:
1、濃縮烏雞湯(加入紅棗10g、當歸5g、川紅百花3g、生薑6g);
2、濃縮老鴨湯(加入生薑6g,乾的腌蘿卜片10g);
3、黃度豆豬腳湯(加入通草2g、黃花2g);
4、骨頭補鈣湯(加入補問骨脂10g,筒子骨答可選用豬筒子骨或牛筒子骨);
5、濃縮烏魚湯(加入生薑10g、川紅花3g)

9、年輕人養生之道小竅門100條

1.記住:睡覺是養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長,即第2天沒精神。

2.一定要吃早飯。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葯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4.多喝水,溫開水是最好的飲品。

5.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現象是人體在調節、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的現象,是人體自動調節平衡所表現出的狀態,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裡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1)足夠的氣血;2)暢通的經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膽汁+必要時間內(晚天黑後~午夜1點40)優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主導)+良好的生活習慣。

9.暢通的經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慾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絡的正常運行。

10.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也需要「節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11.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量必須得到控制。

12.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減少體內的垃圾;2)增加血脈經絡的暢通;3)增加體內的氣血。

14.與其相信葯物,相信檢查的數據,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開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15.健康,從調節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里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出來。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平後都會出現一些「有病」的現象。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17.人違背了養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18.人為什麼必須保持一定的飢渴才是對養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虛」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常保持「虛靈」的狀態,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人要想健康,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氣"來"氣化"所進的食物.只有這樣,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不會有多餘的食物來釋放游離的"虛火"損害你體內的臟器.這個"虛火"反過來會損耗你的"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代人生病,大多數是飲食不節的緣故。

20.搓搓耳朵,刺激耳朵的穴位,能讓腦袋更靈活。

21.俗語說「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這個「機」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機」,讓你「機」打開。這個「機」,有時也叫「關鍵」。當然,這個「機」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其實,許多真正的發現和發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24.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現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貪嗔可使心盪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乘入,此病之起因。

26.凡人慾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性。養性之法,當先調心。

27.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氣虧則病,氣滯則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慾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

29.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31.人病可分兩種:一是經絡基本暢通但氣不足。表現是經常這疼那疼,這是因為他氣不足以氣化食物,而產生了相火(也叫虛火),隨著經絡在體內亂穿,哪兒通走哪兒,遇到一個地方堵塞了,這個地方就疼了。這樣的人吃一點葯物就會立即見效。二是經絡不通,氣也就無處存身。表現在外表看不出有什麼毛病,但一旦發現就是大病,而且這種人經常是吃什麼葯都見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32.飯後不要馬上喝水。

33.一日三餐,細嚼慢咽。

34.每天晚上以熱水泡腳。

35.堅持鍛煉。

36.早睡早起。晚上10:30半之前盡量放下手機上床睡覺。

37.定期做身體檢查,不要忽視任何小毛病。

38.保持一個好的心態。

39.用醋洗頭,可所以頭發瀟灑順滑,簡單打理而且還有去頭皮屑的功效。一同洗頭時,還能夠在水中放少量鹽,也能夠避免掉發。

40.刷牙時在牙膏上加上一點小蘇達,刷三次後牙齒潔白如玉,牙銹天然脫落。

41.冬季是凍瘡的依法時節,蜜柚皮煮水可治凍瘡。用蜜柚皮煮水擦拭患處,天天洗1-2次,幾回即可收效。還有香蕉皮也能夠有用治凍傷,使用方法是用香蕉皮的內中悄悄磨擦凍傷處,直至發熱,幾回即可收效。除此之外,豬油蜂蜜膏液能醫治凍瘡。使用方法:取豬油20克,蜂蜜80克,放在一同調勻成膏,敷於患處每日3次,數日克康復。

42.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的確如此,這時你能夠用桃仁放在火上燒熱今後放在痛牙上咬,如此重復幾回就不會牙痛。

43.睡覺時口含桔皮一塊,含十五分鍾後吐出3-5次可徹底治癒打呼咬牙。不僅如此,橘皮水洗臉可起到潤膚的作用。用法是:用開水浸泡幾片橘皮,待溫度適宜後,用橘皮水洗臉,能潤膚。

44.橘子帶著「白絲」吃。許多人吃橘子時都會把橘子上的「白絲」剝掉。由於橘子皮里富含豐厚的黃酮類物質,對身體有很大的優點。

45.午、晚餐,吃夠30分鍾:用「短平快」形容現代人吃飯的節奏一點也不過分。但是,一再壓縮吃飯時間,也是在壓縮我們的壽命。專家建議,用15-20分鍾吃早餐,中、晚餐則用30分鍾左右,每口飯菜最好咀嚼25-50次。

46.每天做家務45分鍾:以走1000步消耗的熱量為基準,拖8分鍾地板或洗15分鍾盤子能達到同樣效果。而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天的日常活動量應該不少於「6000步」。

47.手機響5秒再接:只要短短的5秒,就可以大大降低得腦癌的風險。手機在撥出號碼和剛接通時,信號傳輸系統還不穩定,電磁輻射的功率最大。因此,接聽電話最好等上5秒鍾,再將手機貼近耳邊,會減少很多輻射。

48.想發火忍耐10秒:高壓的生活,讓越來越多的人「無法控制自己」。面對壓力時,請在反應過激之前給自己10秒的緩沖,使自己慢慢冷靜下來。以生氣應對壓力的男性,精神疾病患病率會比不愛生氣的人高3倍。

49.綠茶可以預防肝癌。

50.胖大海泡茶不宜長期飲用。

51.感冒不宜喝苦丁茶。

52.膽固醇高者應少吃魷魚。

53.海蜇皮能夠緩解高血壓。

54.老人晨練宜先進食。

55.午睡有助於預防冠心病。

56.服葯不宜加糖。

57.員工不宜在辦公室吃午餐。

58.不宜用沸水煎葯。

59.清晨不宜開窗通風。

60.空腹不宜喝蜂蜜。

61.喝蜂蜜可以解酒。

62.起床後不宜立刻疊被子。

63.卧室窗戶留縫有助於睡眠。

64.正確刷牙比選擇牙膏重要。

65.刷牙宜用溫水。

66.常常梳頭有益於健康。

67.強忍淚水等於慢性自殺。

68.經常微笑有益於健康。

69.冬季養生應多食熱粥。

70.步行最有益於老年人健康。

71.刷牙出血是身體在報警。

72.更年期女性多吃豆腐可以強健骨骼。 

73.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後,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這種感覺真好,但願您也能和我們一樣擁有這份自信。 

74.午睡時間不宜過長。

75. 名為五欲之最難破者,色次之,財又次之,食與睡更次之。名心不死,無以入道。 

76.百病之始,起於風邪乘入。如體氣虛弱,營衛失調,或憂思驚恐,酒色勞力,真氣耗而外邪入矣。 

77.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 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78.對於醫生而言,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79.跳舞可延緩衰老。

80.中庸,是養生的根本原則。人體中的氣血也是一對陰陽,血為陰為體,氣為陽為用。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不足,易得淤積之病,如腫瘤、血栓等;氣太過,易得腦出血之類的病。所以,只有氣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81.人只有悟到什麼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知道自然,然後能順其自然,這個人就是神人。懂得陰陽了,懂得順其自然了,你就一定會成為良醫大德了。 

82.什麼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面,任何事物都要經過生、長、收、藏的過程。你順應這個過程,採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去調節病人的平衡,怎麼會治不好病呢。 

83.干嚼食物能夠健腦。 

84.我們看看這個世界上是不是這個道理。吃飯睡覺有幾個人能順其自然,有幾個人能遵守自然。你遵守不了,為什麼?因為它太簡單了,正因為太簡單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這就是辯證法。 

85.女性多吃石榴有利於延緩衰老。

86.早餐一定要吃,並且盡量豐富。

87.什麼叫人得意忘形?他失去控制了,失去陰的制約了,所以其下場畢竟是……,同樣人也不能一味消沉下去,這就是失去陽對他的制約了。 

88.如何具有大智慧,沒有博大的胸懷,哪來的大智慧。 

89. 每天一兩麥片粥,預防糖尿病。

90.情志跟疾病的相關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葯物治療,治來治去都不好,對於這類疾病,解鈴還需系鈴人。五志能夠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91.養生有一條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陽氣不足,陽氣不足,死神就會找到你。這就是道家所講的,修煉人要有英雄的氣質。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92.西紅柿減少皮膚輻射損傷。

93.凝神定氣,物我兩忘。

94.剛出爐的麵包不宜馬上食用。

9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96.豆漿中打雞蛋做法不科學。

97.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水,預防膽結石。

98.打包食物必須回鍋。

99.空腹時不要吃番茄,最好飯後吃。

100.每頓只吃八分飽。

(9)教你養生擴展資料

養生,動詞也,亦可為名詞。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保養,是指遵循生命法則,通過適度運動,加之外在護理等手段,讓身體機能及外在皮膚得以休養生息,恢復應有機能,這是養生的第一層面;

涵養,是指開闊視野、通達心胸、廣聞博見,通過對自身的道德和素質的修煉和提升,讓身心得到一種靜養與修為,從而達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養,是指通過適時適地適人,遵循天地四時之規律,調配合宜食療,以滋養調理周身,達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實質上,養生就是保養五臟,使生命得以綿長的意思。

養生學是一門涉及諸多學科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中華中醫學、康復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學、化學、藝術、烹飪、運動學、佛學、道學、儒學等等。

與教你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