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與衰老

養生與衰老

發布時間:2020-05-01 00:39:06

1、養生並不等於抗老,怎樣才能既養生又抗衰老呢?有什麼好的辦法?

養生是讓自己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這些方面,從而讓身體更加的健康。但是對於抗上來來講,其實也是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上保持自己臟器的功能,從而使自己的循環更加的好,血液更加的健康,而且身體的體能更加的好,這樣的話其實也是在又養生,又保養了青春,又延緩了衰老。

生活中我們很難去抵抗衰老,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延長青春。所以我們應該多做一些對於身體臟器有益的事情,使身體的血液更加的循環通暢,身體更加的健康。另外,也要讓自己的臟器都能夠恢復正常,減少亞健康的狀態,這樣身體就會越來越健康,而且也會常保青春。所以日常中,先是養生,其次的話,養生時間長了,自己其實就已經有延緩青春的作用而抵抗衰老。

想要養生一定要有一些有助於身體的好習慣。你又想多喝水能夠促進身體的循環,幫助肌膚和細胞補充水分。平時也要多進行運動方面的鍛煉,例如像慢跑和走路,它都能夠促進身體的循環。像我所講的喝水促進循環運動,促進循環,其實都是讓身體循環的時候血液的一些不被吸收的東西或壞的一些雜質會排出體外,那麼有用的就會被身體重復利用,發揮它最大的作用。

所以只有擁有這些好的習慣,才能夠讓身體更加的健康和長壽。而且好的習慣能夠使人延年益壽,延緩青春抵抗衰老。

2、養生為什麼要在45歲開始?

養生當從中年開始,因為,對中年男女而言,沒有什麼比生命健康更重要。中年人需要適當運動,需要學會放鬆,需要自我保健,需要除去心病,目的只有一個,為了生活更幸福,為了生命更長壽。

一、人到中年,養生進入了關鍵期

中年人是人生中的「最佳年華」,他們當中許多人肩負著各方面的重要任務。作為社會的骨幹力量,這就要求他們必須具有強健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但「人到中年萬事多」,肩上的工作與家庭兩副重擔,顯示了中年人的重任與繁忙,再加上體力也從高峰迴落,開始走「下坡路」,中年人的許多生理、心理特點,也使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老年人高。老年期的惡性疾病也大多是中年期埋下的隱患。因此,中年人應該從現在開始,利用養生健體抵抗疾病,防患於未然,活出個瀟灑的中年生活。1.中年是養生的關鍵時期

人到中年身心發展已達到頂點,隨著緩慢的生理變化,其體力和精力都開始呈下降的趨勢。因此,人到中年比青年時代更需要養生與保健,注意機體的各種變化,防患於未然,以延緩衰老進程。

中年人是社會的中堅,家庭的支柱。人們常用「年富力強」來概括中年人。中年人究竟指哪個年齡段呢?最通常的說法是「40歲左右為中年」。1991年世界衛生組織將人生時期又重新劃分為:44歲以下為青年人;45~59歲為中年人;60~74歲為年輕的老年人(或稱較老年人);75~89歲為老年人;90歲以上為長壽老年人。我們這里所指的中年人是45~59歲年齡段的人。

中年是人生中最寶貴、最精彩而又多事的時期。以前人們大多認為,人類用腦的黃金時代是20~29歲之間,之後就開始逐漸走下坡路。但新近的研究表明,40~49歲才是人生的最佳睿智時期。美國曾經對20~70歲的人對解決日常問題能力進行了測試,提出了人生睿智時期的順序依次為:45~49歲;30~39歲;50~59歲;60~69歲;70歲以後智力有衰退的跡象。

據研究報告,人到中年以後,即將由壯及老,全身各種器官都開始出現纖維化,從而引起各項功能逐漸變弱、減退。此時人體細胞的再生能力、免疫功能開始逐漸減弱。內分泌腺,特別是性腺的功能正在逐漸下降。感覺器官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減退。可以說身體的各個部位的部件和器官都在逐漸趨向老化。皮膚由於受風吹、日曬和寒冷的侵襲以及經常受到損傷,要比機體其他部位衰老得快些。隨著年齡的增加,皮膚變薄,彈性逐漸失去,皮下脂肪減少,逐漸形成皮膚皺褶,尤其是眼睛和嘴唇周圍皺紋增多。因血管彈性的下降,血壓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高。由於心臟和肺的應變能力的降低,常常導致不能再勝任年輕人那樣的體力勞動,眼球晶體彈性逐漸失去,眼球的自然調節能力逐漸減弱,視力下降,致使看書或做近距離的工作時就會覺得模糊不清,產生花眼。膀胱儲備能力的降低,出現尿頻和夜尿等。腦力的減退主要表現為近期和機械性記憶力的下降。由於代謝及內分泌的變化,腹部和腰部脂肪增加,開始「發福」。中年人由於心理應激過度,隨時可產生冠心病、癌症、各種神經功能的失調等。所有這些變化和表現,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延續不斷地逐漸發生和發展的。雖然這是人體的自然規律,但若能講究營養保健,是能夠延緩或減輕上述衰退生理現象的發生的。如不及時防治,延續到老年,就會成為不易治療的老年病,所以說中年是養生保健後關鍵期。2.中年猝死有原因

中年人往往自以為年富力強,在繁忙工作中常常忽視必要的休息、娛樂,使肌體和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之中,雖然一時不會有感覺,但疲勞和緊張日復一日,就可造成「猝死」,所以中年人應學會自我保健,這樣才能工作生活兩不誤。

中年是一個「危機四伏」的時期,不少中年人被病魔奪去了寶貴的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聽到或從報上看到某某中年科學家、文藝家等平素身體「健康」而突然死亡的消息,使人感到惋惜不已。曾有人發表了一篇發人深省的調查報告:據國家體委科研人員對我國11個省市22所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1萬多名中高級知識分子的體檢調查和對2萬多名中高級知識分子近期死亡原因的統計,其壽命比全國人均壽命約短10年,其中,31.48%死於45~50歲,25.84%死於50~60歲。導致中高級知識分子過早死亡的兩大疾病是惡性腫瘤和心血管疾病,分別占死亡原因的53.87%和20.17%。這一材料雖來自知識分子,但對其他勞動大眾來講,也有借鑒意義。從新近上海一份病理解剖資料來看,160例猝死者中,30~59歲的中年人竟有123例,佔76.9%;睡眠時猝死的50例中,中年人佔了80%。可見中年猝死發生率之高。

中年知識分子早逝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超負荷運轉。尤其是一些中年知識分子骨幹,他們大多四五十歲,工作中普遍存在著超負荷的現象。不管是生產第一線、行政管理第一線,還是社會活動方面,他們的負擔都很重。

另外,我國的家務勞動大多還沒有社會化,很多中年知識分子往往忙了工作以後,還要操勞家務。而且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很累,卻又要把錢和營養省給老小。

除了以上社會性的原因之外,從醫學角度來講,中年人對冠心病的適應能力比老年人更差,而冠心病又是引起猝死的一個主要原因。現代醫學認為,由於中年人患冠心病的時間一般較短,心臟冠狀血管的側枝循環尚未形成或不夠完備,一旦心血管系統出現「故障」就不能通過側枝循環來進行代償,繼續向心臟供血,因而出現嚴重的心臟缺血、缺氧,最後誘發致命的心室纖顫,導致病人突然死亡。

中年知識分子骨幹是我們社會最需要依靠的一部分人,但由於生理上、工作上、家庭上以至過多社會活動等多種不利因素的綜合作用,使他們的早逝現象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表面看來,「猝死」有極強的突然性,簡直令人猝不及防。但實際上,「猝死」也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並不是沒有任何病因,好端端地就突然死去了。相反,猝死者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是被心血管和腦血管這類循環系統的疾病奪去性命的。

長期的勞累和精神上的緊張,是導致冠心病和高血壓的重要因素。許多人認為,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都是老年人的「專利」。然而,在體檢時常在一些平時自我感覺良好的中年人身上發現患有這類疾病。由於這些疾病在中青年的身上一般都是輕度或中度的,而且中青年的機體功能比老年人強盛,因此他們自己對病變可能沒有明顯的感覺,往往掉以輕心。這樣,就等於為猝死的暴發埋下了導火線。

還有一些人明知自己有病,但因病不重或工作太忙,就帶病堅持工作,忽視了必要的治療和休息。他們認為自己年富力強,有點小病小災,抗一抗就過去了,殊不知,一旦到了抗不住而倒下時,可能就再也起不來了。

此外,吸煙、飲酒等不良習慣對健康的危害也極大。然而,過量地吸煙和飲酒,恰恰是發生在工作或生活不順心以及加班「開夜車」等情緒惡劣、精神緊張的時候。這時,煙酒對人體的危害就比平時更甚,它使人的身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之中。

總之,「猝死」雖然發生在猝然之間,但卻是有很長「潛伏期」的,只要及早發現隱患,就可防患於未然。早期發現疾病,及時治療;戒除不良習慣;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娛樂,對保持身體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保持心理上的健康也不可忽視。人的情緒對身體狀況可以產生很大影響,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這並不是唯心主義,而是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力在人身上的體現。眾所周知,人在緊張、恐懼、羞愧、發怒等意識活動的同時,會伴隨出現心律加快、出汗、臉紅、呼吸急促或暫停等機體活動的改變。由此可知,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心理狀態,往往可以起到任何葯物都無法比擬的奇效。人到中年,切不可將聽音樂、跳舞、郊遊和體育活動全都留給青少年,而只顧埋頭於工作和家務。體育活動和娛樂對於調節情緒、消除緊張和疲勞具有極佳的效果,不少長期從事緊張工作的高齡老人都是釣魚迷、跳舞迷和體育愛好者。3.中年人的身體變化

中年人養生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健康、抗衰緩老。衰老雖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但措施得當又是可以減緩其進程的。衰老主要是從人的生理開始的,中年人應正視衰老,早期做預防,加強自我保健,就能夠抗衰防老,延年益壽。

衰老是生命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階段。衰老過程反映著人體內部結構和功能的逐漸衰變,中年正是開始由成年向老年逐步過渡的過渡期。一般來講,從40歲開始,即進入衰老期,人的各種生理機能和精力開始衰退,45~50歲衰老現象就逐漸明顯了。中年人的生理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中年人骨骼的變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運動器官就必然會發生衰老和退化。骨由有機質和無機質組成。無機質占骨重量的2/3,它保證骨的硬度;有機質占骨重量的1/3,它保證骨的彈性。

人到中年,當骨生長期完成後,人體血漿中的鈣離子與體液中的鈣、骨骼中的鈣不斷地進行交換,但機體仍在繼續不斷地進行骨的新生和吸收,使正常的鈣質交換出現負平衡。這就會出現骨質疏鬆和骨軟化。因而,造成中年人骨骼的彈性和韌性下降,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關節軟骨變薄,關節囊僵硬,關節韌帶彈性減弱,關節活動幅度下降。中年人骨質疏鬆,剛開始並沒有什麼症狀,可稱為隱性骨質疏鬆,當發展到一定程度,經X線檢查,就會發現骨皮質變薄,骨小梁變細,這時遇有輕微的外傷就會發生骨折。據統計,人到中年,損失鈣達30%,然而成骨時往往使鈣集中在骨關節部位,形成各種肥大性關節病變,這就是骨質增生。故骨質增生是人體缺鈣的一種表現形式。

(2)中年人消化系統的變化

進入中年,人們在社會生產崗位上的勞動性質已基本定型,飲食的品種、數量已基本形成習慣,多數中年人飲食量較穩定,在中年中期,人體的合成代謝與分解代謝大致處於平衡狀態,因而胃腸的功能狀況也較穩定。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有所下降。中年後期,有的中年人牙齒開始脫落,使食物未經充分咀嚼而直接進入胃,顯然加重了胃的負擔,加之胃腸粘膜、肌肉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萎縮,胃腸粘膜分泌的消化液減少,尤其是膽汁和胰液的減少,使脂肪、蛋白質等食物消化、吸收過程延遲。腸蠕動減慢,增加了水分的吸收,常常容易出現便秘。所以,胃腸功能的下降,必然導致全身的營養狀況減退。因此,有人說:「隨著年齡的變化,胃腸功能下降,是引起中年人衰老的真正威脅。」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3)中年人呼吸系統的變化

中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調節機能逐漸減退,防禦反射能力降低,致使上呼吸道對有害刺激的反應性減退,所以容易引起下呼吸道損害。與此同時,肺活量、肺血液減少,呼吸功能儲備逐漸變小,而肺內殘氣量逐漸增多,加之中年以後胸肌、韌帶萎縮和肋骨硬化,致使胸廓變硬,胸椎後凸較明顯,胸部變形呈桶狀,肺組織彈性減弱,易形成「老年性肺氣腫」。由於肺泡和毛細血管減少而引起氣體交換減少,還有支氣管粘膜下層細胞減少,結締組織和脂肪增多,粘膜及粘液腺萎縮等變化,降低了中年人對外源性和內源性毒物的抵抗能力。

中年人的呼吸道粘膜纖毛上皮開始萎縮、脫落,使粘液與纖毛系統清除功能受到障礙,加之免疫功能的下降,也是下呼吸道容易遭受損傷的因素。

(4)中年人心血管系統的變化

心臟在人的一生中晝夜不停地跳動,和其他器官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功能也逐漸減退。其主要變化為心肌萎縮,纖維組織增多,心肌中脂褐素沉積,致使顏色呈深褐色,心內膜肥厚,瓣膜纖維化和鈣化,以及傳導系統內特殊心肌纖維減少,竇房結的起搏細胞數量減少,因而心率也可能發生或慢或快的變化,甚至發生心律失常。

心臟排血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高而逐漸降低,因而心臟輸出的血量逐漸減少,冠狀動脈血流量也隨之減少,人到中年,血液輸出量平均每年減少0.75%~1.0%。4.中年人的心理壓力

中年人是社會的中堅,擔負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且體質下降,疾病增多,心理壓力很大。因此,中年心理保健很重要,只有保持心理的平衡,搞好自我調適,中年生命之樹才能四季常青。

3、如何養生,延緩衰老

吃麵包皮能延緩衰老
現代人衰老會提早到來。你知道如何抗衰老嗎?每天給朋友打電話可以減輕導致衰老的壓力,使人延緩衰老八年。
1、吃麵包別剝麵包皮
在烘烤麵粉時,會產生一種物質積聚在麵包皮上,不僅可使麵包皮變黑變甜,更能激活抑制自由基活性酶,能夠抗癌,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
2、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被稱之為「抗衰老的輔助劑」,當然,在開始服用任何葯品前,都要先請醫生核實。
3、打盹小睡等於小型度假
小睡40分鍾可提高操作能力34%,警覺性可立即提高並能保持幾小時。
4、每天8杯水
皮膚細胞內水分的漸減,是皮膚出現皺紋的重要原因。每隔1到2小時就應喝236毫升水,也就是近半斤水。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大約8杯左右。
5、少量多餐對皮膚才能起到保健作用
一次進食吃到飽脹,會使身體內的大量血液聚集到胃部,造成皮膚供血不足,加速皮膚衰老。
6、吃得越新鮮越好
天然食品加工過程越多,營養損失也越多,造成維生素缺乏,對皮膚無益,特別是麵包等食品,一定要食用全谷全麥的。
7、通過飲食調節體內激素水平
皮膚好不好,與體內激素失調關系密切,可通過飲食或葯物來調節,比如大豆和山葯,含天然的類雌性激素物質,人體能很好地吸收並調節體內激素水平。
8、從20歲著手進行抗衰老的工作
肌膚真正開始老化的最早表現其實是膠原蛋白的流失,肌膚彈性的下降,它遠遠早於表情紋的出現。
9、必須適時停止肌膚炎症潛在的破壞力
皮膚炎症最常見的表現是紅腫,這種發炎過程會使皮膚失去彈性和光澤。抗炎症飲食遠比外在塗抹東西對肌膚衰老產生更為巨大的影響。

4、怎麼樣養生,可以讓自己不衰老?

多搓手,按合谷、足三里、三陰交,多艾灸,多起來動動,做呼吸運動,到公園走走,保持心情愉悅,看歡樂向上的漫畫或小說或笑話

5、還在為自己日漸衰老郁悶嗎,這些養生抗衰老小竅門你了解嗎?

很多女人都擔心隨著年齡增長,自己會日漸衰老,會花很多錢和時間去阻擋。其實真正養生抗衰老的方法很簡單,就在我們身邊,我給大家整理了幾條小建議。

一:水果中的漿果,大家都知道吃了對身體有好處,但有什麼好處呢?其實漿果中含有抗氧化特性,可以抵抗衰老,漿果就是:草莓,蔓越莓,藍莓等。

二:戴墨鏡。你認為墨鏡就是一個時尚單品嗎?不,其實戴墨鏡會有效的減少眉毛之間的褶皺皺紋,還可以防止眼睛周圍形成皺紋。

三:運動。這個大家可能都會知道,定期的運動可以讓身體保持年輕化。跑步可以讓你的血液流動,肌膚看起來年輕,容光煥發。

四:喝紅酒。紅酒中含有抗氧化劑,在抗老方面有很大的好處,但不要貪杯哦。而且睡前喝一杯紅酒有助睡眠,減輕壓力,而壓力是導致衰老的重要因素。

五:吃豆類。豆類富含無數營養成分,有助於抗衰老。除了作為低脂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外,豆類還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維生素和礦物質。每天吃幾把豆子,你的身體會感謝你。

六:喝水。這可能是最簡單的一個了吧,喝水可以滋潤皮膚,撫平細紋,讓你容光煥發。每天最少喝八杯水。

七: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確保你的眼睛不會有黑眼圈。睡得好身體才有活力,精神充沛。在睡覺的時候,所有器官都會得到休息,防止老化。

祝願所有愛美的女性都會皮膚好好,皺紋少少。

6、在養生方面應如何讓對抗衰老

◆遠離衰老妙法

如今,空氣污染、紫外線對人體的侵害日益嚴重,都市人的生活節奏快,飲食的結構也不合理,專家說我們這一代會比上一代更易衰老,所以抗衰老的課題便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防微杜漸總比亡羊補牢來得容易,若能謹記並遵守以下幾條妙計,便能遠離衰老之門。



身體有70%是由水分組成的。身體的每個細胞都含有水分,若身體缺乏水分,肌膚會顯得衰老,而器官的運作也會不順暢。解決辦法:

每天最少喝8杯「開水」,注意決不能以其他飲品如奶、咖啡、汽水等代替,而睡前兩小時內不要喝水,以避免第二日雙眼浮腫。

紫外線

紫外線會令皮膚產生酵素,分解皮膚中的骨膠原,彈性蛋白,令皮膚出現皺紋;而陽光會促使黑色素活躍,導致黑斑、雀斑,從而使肌膚過早衰老。解決辦法:

每天都要塗上防曬用品,避免被強烈陽光照射,多補充維生素C,可抑制黑色素生長,也能抑制導致肌膚衰老的游離氧。



喝過量的酒,會使容顏憔悴,更容易引發各種提前衰老的跡象。

解決辦法:

酒並非一定對身體有害,可以考慮選擇紅酒,因為葡萄在發酵的過程中,釋放出大量抗氧化物,只要每天喝酒不超過12盎司,對身體反而有益,當然也不要把紅酒當作每天必飲飲料。

情緒

皮膚是我們表達情緒的器官之一,不安和焦慮都有會影響皮膚的疫免疫能力。而皮膚狀態差,人看起來就會顯得憔悴、蒼老。此外,情緒不穩定亦會使身體的機能老化,導致疾病出現。

解決辦法:

保持心境開朗,凡事不要悲觀,面對不平的事應從多方面方面考慮,尋求和平的解決辦法,不要經易動氣,多笑一點對抗衰老很有幫助。

睡眠

睡眠最大的作用是讓身體充分休息,消除一日的疲勞。睡眠還可以提高人體對病菌的免疫能力。若長期睡眠不足,不單皮膚會呈現老態,身體也會變得虛弱,百病易生。

解決方法 :

最好每日在行夜12時之家前便能入睡,每天最少睡8小時。注意要盡量以仰卧姿勢睡覺,因為其他睡姿如側卧、俯卧等會對面部的肌膚造成壓力,日積月累,便會形成「睡眼皺紋」。

壓力

生活節奏緊促,競爭激烈的都市,難免會讓人感受到無形的壓力,雖說適量的壓力可推動工作前進,但過度壓力會導致頭痛、心跳、便秘,甚至會導致體內的腎上腺分泌荷爾蒙產生大量自由基,不但會加速細胞老化,更會破壞抗體,令人容易患病。

解決方法:

當感到有壓力時,可利用有舒緩作用的香蕉,或聽一些輕快的音樂,做按摩、柔軟體操也可,和朋友傾訴心事也是緩解壓力的渠道。

吸煙

吸煙無論對自己或身邊的人都會造成傷害,香煙中的尼古丁會逐漸破壞呼吸系統,並引起其它慢性疾病,而且尼古丁還會使血官收縮,令皮膚不能吸收足夠氧氣,更生能力立即下降,容易出現皺紋,膚色也會變得枯黃。

解決辦法:

立即戒煙,並應盡量避免吸到二手煙的機會。
9

7、「養生」和「養身」有什麼區別

養身就是保養身體、調理身體,偏重在具體的身體機能上,而且不會太具備長遠性。比如說「孕婦剛生產完,要注重養身」;「某運動員受傷後做了手術,要請假養身」等等。

養生是保護生命、延年益壽。我國中醫及佛學十分重視預防保健,稱為養生,通過精神調養、食療葯膳、養生功法等等整體綜合措施。達到體質增強、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長生命的目的。

(7)養生與衰老擴展資料:

養生,動詞也,亦可為名詞。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保養,是指遵循生命法則,通過適度運動,加之外在護理等手段,讓身體機能及外在皮膚得以休養生息,恢復應有機能,這是養生的第一層面;

涵養,是指開闊視野、通達心胸、廣聞博見,通過對自身的道德和素質的修煉和提升,讓身心得到一種靜養與修為,從而達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養,是指通過適時適地適人,遵循天地四時之規律,調配合宜食療,以滋養調理周身,達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實質上,養生就是保養五臟,使生命得以綿長的意思。

養生學是一門涉及諸多學科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中華中醫學、康復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學、化學、藝術、烹飪、運動學、佛學、道學、儒學等等。

參考資料:網路-養生

8、人類如何養生,延緩衰老!

吃好,睡好,心情好

9、生命衰老的原因有哪些 怎樣養生可以延緩衰老

對於衰老,過度耗費身體、復營養不良、易動怒生氣的人都容易衰老。

當不能熬夜、行動遲緩、駝背拄拐時,衰老可能已悄制然來臨:人體結構和機能開始減退,工作適應性和疾病抵抗力降低。

外部百環境因素也影響人的衰老程度。人就像一台機器,只要保養得當,常加潤滑、檢修就能延長使用時間。

要知道,生活節奏度快、工作壓力大與糟糕的飲食,比如油膩、高脂肪食品,將加速人體衰老。

憂郁、焦慮的情緒將干擾免疫知系統活力,心臟病發病概率也是常人的兩倍。道缺乏鍛煉可能引起體重超標、新陳代謝減緩,讓肌肉關節衰老得更快。

與養生與衰老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