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適合懶人的養生法,呼吸法「六字訣」是什麼?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注視到養生這個問題,確實是這樣,現代人的體質也是越來越差,所謂的懶人養生法,那就是傳統流傳下來的呼吸法,六字訣即「噓呵呼呬吹嘻」,是我國流傳下來的一種古老的吐納法。
運用這種方法,能夠將我們專身體裡面多餘的濕氣排出來,當然這種方式在前期學習的時候並沒有那麼簡單。這幾種呼吸法大部分所運用的並不是嘴,而是用我們腹部,將氣流運行在全身,然後再排出體外。
其實我覺得,大部分人的肺部不太好的原因,還是因為肺活量不夠還有一點,那就是長期吸煙對肺部造成的傷害,這一點應該得到大家的重視。
而抽煙這種行為,我認為對於屬身體百害而無一利,只是因為煙中有尼古丁會讓大家產生亢奮。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肺部的疾病肯定會越來越嚴重,可以這么說,80%以上肺癌患者都是因為吸煙所造成的後果。趁著年輕抽煙的時間還不算太長,煙癮在自己身體裡面還沒有太久遠,所以在這個階段把煙戒掉最好,平時我們也要提高肺活量,進行戶外的有氧運動、
比如說跑步游泳都是非常好的方法。不要每天下班回到家裡就是玩手機看電視。進行有氧運動也能提高我們的強健體魄,提高免疫力,所以在秋冬季節來臨之後,流感季節容易爆發的時間,自己身體好也不會得上流感。
2、養身,養心,養氣的呼吸法
有很多方法,簡單易學的如:《張三豐內丹三十六訣》、《養氣呼吸法》。都能上網搜到。
3、呼吸養生法是什麼呢?
對於人的生命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先哲們與其弟子討論此命題時說:人之命系於呼吸。想先哲的話道破天機——氣乃人性命之寶。《內經》亦曰「氣者,人之根本也.」人得氣則生,氣滯則病,失氣則亡。「氣」古稱「炁」(後人稱為「真氣」或「先天一氣」)。「炁」為先天之氣,有體無形,含有信息、能量;「氣」為後天之氣,有形,為「炁」之演化物。《醫門法津》曰「氣(炁)聚則成形,氣(炁)散則形去。」「炁」既是構成宇宙世界的基本單位。又是構成人體和維系人的生命的最基本物質,所以人體小宇宙和天地大宇宙在本質上是同一的。
因此,人們只要正確掌握呼吸,就能通過呼吸之「炁」實現人與宇宙溝通與融合。人體內的氣和血,是「炁」的一體兩面,故有「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 之說, 養生中的養氣血,就是養「炁」。人體的三寶『精、氣、神』,亦是「炁」在人體內三個層面的表現。
經絡也是「炁」在人體一種存在形式,所以經絡有信息、能量(光、波、熱等物理屬性)的性質;經絡既是「炁」在人體內的運行通道和儲存庫之一,也是人體接收天地宇宙之「炁」 的主要戶牗。調整經絡實質上是溝通信息、調動和補充能量,信息通、能量足,人體增強免疫能力和自我修復能力。故人稱其為人體大葯庫。《靈樞.經脈》強調曰:「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也。」
《呼吸養生法》就是在人體三寶「精、氣、神」 中,以練「炁」入手,通過正確的呼吸方法,進行調身、調息、調心,改善和加強「炁」在人體內的運行
4、怎麼養生最好?
1/6分步閱讀
順」:養生跟著季節走古人認為,人身體的變化與四季輪回是一致的,因此飲食起居、衣食住行必須與季節相適宜。《黃帝內經》說:「順天時地利。」這里的「時」,指的是四時陰陽,具體說就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要養肺、養陰,早卧早起,情緒須安寧,否則會傷肺。
2/6
「靜」:讓心安靜下來現代人喜歡生活得熱熱鬧鬧,每天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的,生怕孤獨和寂寞。其實,這種浮躁的生活對健康極為不利。《黃帝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人安靜下來,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別是「氣」的消耗,做到身體「節能」,這樣才能預防疾病、益壽延年。大家不妨把生活節奏放慢,採取靜坐、閉目養神的方式來靜養身、慢養心。
3/6
「修」:修身行善煩惱少《易經》里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殃。」其實就是平時積德行善、豁達大度的人,往往能和這個世界和諧相處,能減少很多煩惱,心情愉悅。可見,修身養性,寬以待人,淡泊名利,對別人好,自己收獲的將是健康、快樂和長壽。
4/6
「調」:多做深長呼吸人難免會遭遇營養失衡、過度勞累、病邪襲來等諸多不良因素,這時候就要用到「調」字了。《黃帝內經》說,應該根據四季的變化調養精神意志,調養七情六慾。其中還強調了呼吸的調節,即「調息」,練習呼吸吐納。養生建議:建議大家平時多做深長、緩慢、均勻的呼吸。可以練習「丹田息」,鼻子吸氣後,通過意念把氣送到下丹田氣海的位置,即在肚臍下1.5寸。然後再把氣慢慢呼出來。練習「丹田吸」的同時,吞咽唾沫,配合調津,保健效果更好。
5/6
「補」:有補有瀉最健康古人推崇用滋補葯物調理陰陽、臟腑、氣血,原則有三,一是先辨證,二是食補為先,三是補、瀉結合。中醫講葯食同源,所有食物都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從味道說,酸味補肝,苦味補心,甜味補脾,辛味補肺,鹹味補腎。從顏色論,紅色補心,黑色補腎,黃色補脾,綠色補肝,白色補肺。中醫講葯食同源,所有食物都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從味道說,酸味補肝,苦味補心,甜味補脾,辛味補肺,鹹味補腎。從顏色論,紅色補心,黑色補腎,黃色補脾,綠色補肝,白色補肺。
6/6
「固」:固精、固氣、固神固精,就是要保護腎氣,最重要的是節欲。固氣,一要減少耗氣,少說話;二要多曬太陽,補充陽氣;三要多做有氧運動,增加氧氣;四睡眠能養五臟之氣,絕對不能熬夜;五要通過飲食帶來水谷之氣,多喝補血補氣營養粥,裡面加入了黑米、紅米、糯米、小米、赤豆、蕎麥、大黃米、大麥米以及桂圓、紅棗、核桃、 蓮子、葡萄乾等天然有機食品,堅持喝能達到氣血雙補的目的!固神,就要調養七情,不「過喜、過怒、過思、過悲、過恐」,情緒控制好了,身體才會少受傷害。 養生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注意日常的一些小的事情就能達到很好的養生效果,記牢這個六字訣:順、靜、修、調、補、固,其實養生很簡單!
注意事項
每天拋開煩惱,做事不要拖拉也是很重要的。
5、呼吸養生保健如何訓練?
呼吸是生命的本能,人人都在呼吸中度過一生。但現代醫學證實,不正確的呼吸方法,會影響機體的生理功能和損害身體的健康。倘若能及時調整呼吸方法,通過呼吸訓練,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呼吸,對於防病保健和緩解病情是大有好處的。在國外的很多保健機構,都用調整並使用正確的呼吸方式來治療疾病。
1.減慢呼吸的必要性人出生後,在靜息的狀態下,用的是生理呼吸,也稱作自然呼吸法,這是一種完全不加意念支配的呼吸,健康的成人在靜息時每分鍾呼吸16~20次。此自然呼吸法用的是胸式呼吸,它主要是由肋間肌肉收縮或舒張使肋骨上舉或下降、胸廓加闊或變窄來完成的。此呼吸法的特點是自然、柔和、均勻,缺點是呼吸不夠深長。研究長壽問題的學者們,在研究時發現,長壽的禪僧在坐禪中他們的呼吸次數為每分鍾4~5次,甚至有的僅為每分鍾1~2次,真可謂是吸氣綿綿、呼氣微微,息息均勻及深長。研究學者們還發現,環境適應性較強,以長壽著稱的烏龜,每分鍾呼吸也僅有4~5次,一些長壽動物如大象、鱷魚,它們的呼吸次數也很少;而猴子,呼吸次數在每分鍾內多達32次。由此,學者們還指出減慢呼吸是健康長壽的方法之一。其理由是慢而較深長均勻的呼吸更有利於肺的充分擴張,更有利於血液充分攜帶氧,所消耗的體內能量也較少。
2.腹式呼吸的形式腹式呼吸是減慢呼吸的方法之一。腹式呼吸主要是由膈肌收縮或舒張,促使胸廓增長或短縮來完成。腹式呼吸分兩種,一種為順腹式呼吸法,吸氣時膈肌下降,腹部外凸;呼氣時膈肌上升,腹部內凹。另一種為逆腹式呼吸法,與順呼吸法相反,吸氣時膈肌上升,腹部內凹;呼氣時膈肌下降,腹部外凸。
3.腹式呼吸的作用腹式呼吸有利於胸廓的擴張,哮喘、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慢性呼吸道病人,胸廓常呈桶狀畸形,正常成人胸廓的前後徑要短於左右徑,而桶狀胸廓的前後徑等於甚至大於左右徑,肺活量受到障礙,此時採用通常的胸式呼吸方式,常不能吸人足夠氧氣以滿足生理需要,倘若鍛煉用腹式呼吸,不僅能夠使肋間呼吸肌得到適當的休息,而且還可使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再則,腹式呼吸時,膈肌的上下運動、腹肌的外凸與內凹的活動,都會使相關的臟器組織得到有益的按摩,促進腹腔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功能,對於減少腹部器官的淤血、協助腹主動脈輸送血液到身體末梢部分,同時又幫助腹主靜脈血液返回心臟,減輕心臟負擔。並加強了腸胃功能和消化吸收能力,使腸蠕動增強,防治便秘的發生。
有研究表明,順腹式呼吸對防治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療效較好,逆腹式呼吸對防治消化系統疾病療效較好。但中國古代養生家認為,逆腹式呼吸對培育元氣,打通任、督二脈,涵養精、氣、神,長壽延年,治療五勞七傷有獨到之處。中醫養生理論則認為,腹式呼吸可激活經絡系統,增強臟腑功能,對保健延年有一定作用。為此,中國道教養生理論提倡龜息。龜息也便是龜的呼吸方法,龜的呼吸方法其實是典型的腹式呼吸,因為龜的生理因素特殊,肺不能直接呼吸,要靠腹部的起伏才能帶動肺的呼吸。因此,腹式呼吸是人體的一種保健長壽的方法之一。我國傳統的氣功保健法,其要領也是以仿生龜息的腹式呼吸為主,其目的也是在靜中以調整呼吸,盡量使其變得柔細深長。
鍛煉腹式呼吸時,可見到腹部的起伏,但在訓練操作過程中,切忌故意用力挺縮肚腹。形成腹式呼吸時往往覺得整個腹部都在呼吸,有功夫的人,即不加意念的導引,也會覺得腹部在作自動的收縮起伏呼吸。因此說,肚腹的挺縮運動,是在循序漸進的訓練中自然形成的。
對於初學腹式呼吸者,每練5~10分鍾後都要改為自然呼吸法,以免呼吸肌過於疲勞,發生麻痹、憋悶等氣機逆亂等不良反應。練腹式呼吸還應留心吸氣時間要較短些,呼氣時間較長些,可按吸與呼之比為1:2或1:3進行為好。對於孕婦、腹水病人,因腹部膨脹,膈肌難以運動,故孕婦、腹水病人不宜作腹式呼吸。還有高血壓病人難以練習逆腹式呼吸,哪怕在練習順腹式呼吸時,也應做到吸氣自然,呼氣柔細深長,這樣有利於血壓的下降。
此外,不管你採用何種呼吸法,平時都應做到心平氣和、不生氣、少激動。因為生氣或激動都可使呼吸變得粗促、散亂。倘若平時沒有經過適當的運動鍛煉,就不要做劇烈的運動或重體力活動,因為沒有鍛煉的人,做過於激烈的體力負荷運動,會使心跳增速,呼吸加快,身體的生理耐受力難以承擔,而損害身體。
6、腹式呼吸與逆式呼吸哪個更養生
如果你在練太極拳,就練腹式呼吸;如果你在練某些氣功,就根據具體情況,可以選擇逆式呼吸。關鍵的還是要看哪種更適合你。
7、什麼是龜息養生法
屬於所謂仿生氣功之一的吐納氣功。
龜息養生法是武當道教修行內功的一種方法,又稱「玄抄武定」、「龜息真定功」。龜息養生法是模仿烏龜的呼吸方法來修煉內氣,以延年益壽。因為龜呼吸時間長,呼吸能力強,所以龜可以長壽。龜息養生法由四個部分組成:潛心、潛息、真定、出定四部分組成。
1、潛心
潛心,即調心,此法為龜息功的百預備功法,初學者採用跨膝坐姿,上身直立,確保全身自然放鬆,放鬆,脈搏平穩。
2、潛息
潛息即為龜息,始人正功。坐式同上。
3、真定
上面二法修成,始慘人定。姿勢坐卧都可。
4、出定
當功夫達到「定境」時,收功之法就應當以「法」度來掌握。
(7)呼吸養生擴展資料:知
龜息養生法的特點:
慢呼吸促進健康、延緩衰老。氣長命長的健康之道,龜一次呼吸45秒。慢呼吸,在一呼一吸間強化免疫系統,一鼻子慢慢地吸氣,慢慢的吐氣,開始由5秒、6秒......到30、40 秒一次。要強調一個呼吸越長越好,再就道是可以 選擇呼長吸短,呼短吸長,呼吸等長。
中華道家修煉,重視「炁」對人體的作用。認為「炁聚則生,炁亡則死。」天地萬物無不需炁以生之。
8、呼吸在傳統養生法中的作用
對於人的生命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先哲們與其弟子討論此命題時說:人之命系於呼吸。想先哲的話道破天機——氣乃人性命之寶。《內經》亦曰「氣者,人之根本也.」人得氣則生,氣滯則病,失氣則亡。「氣」古稱「炁」(後人稱為「真氣」或「先天一氣」)。「炁」為先天之氣,有體無形,含有信息、能量;「氣」為後天之氣,有形,為「炁」之演化物。《醫門法津》曰「氣(炁)聚則成形,氣(炁)散則形去。」「炁」既是構成宇宙世界的基本單位。又是構成人體和維系人的生命的最基本物質,所以人體小宇宙和天地大宇宙在本質上是同一的。
因此,人們只要正確掌握呼吸,就能通過呼吸之「炁」實現人與宇宙溝通與融合。人體內的氣和血,是「炁」的一體兩面,故有「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 之說, 養生中的養氣血,就是養「炁」。人體的三寶『精、氣、神』,亦是「炁」在人體內三個層面的表現。
經絡也是「炁」在人體一種存在形式,所以經絡有信息、能量(光、波、熱等物理屬性)的性質;經絡既是「炁」在人體內的運行通道和儲存庫之一,也是人體接收天地宇宙之「炁」 的主要戶牗。調整經絡實質上是溝通信息、調動和補充能量,信息通、能量足,人體增強免疫能力和自我修復能力。故人稱其為人體大葯庫。《靈樞.經脈》強調曰:「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也。」
《呼吸養生法》就是在人體三寶「精、氣、神」 中,以練「炁」入手,通過正確的呼吸方法,進行調身、調息、調心,改善和加強「炁」在人體內的運行
9、請問常人1天平均呼吸多少次?1分鍾呼吸多少次才是最好最養生的?
科學家計算過:一天有百1440分鍾 常人一天平均呼吸為2萬5千9百20次 即是常人一分鍾平均呼吸18次
科學家度再將這3組數字分別相加得出 1+4+4=9 2+5+9+2=18=1+8=9 1+8=9
而太陽系各行星復位所需時間周期也剛好為2萬5千9百20年 因此知科學家認為這個9數可以代表大宇宙和小宇宙之道間的關系 而科學家認為人就是一個小宇宙
9有無窮無盡之意 因此得出專 人一分鍾呼吸18次是合乎天道的 是最好最養生屬的 願能滿意 祝您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