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生必先養腎?
腎為人體先天之本。人一生的生長發育直至衰老都與腎密切相關。因此,善養生者,無不從補腎入手。 中醫講的腎,指的是一個系統,不是指西醫解剖學上位於人體背部兩側的「蠶豆」狀臟器。 中醫的腎包括:1.和生長有關的所有系統;2.髓的系統,包括脊髓,腦髓等,「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3.生殖系統;4.主管大小便,「腎司二便」;5.人體水的系統;6.造血系統;7.力量的系統;8.「志」的系統,「腎藏志」;9.骨的系統;10.部分代謝的系統,等等。 誤區 補腎,不只是「壯陽」 這里的「壯陽」是指非常狹隘的「興陽事」。性為人之天性,本無可厚非,然縱欲過度、耗散元氣已屬不該,再求速效壯陽,無異於飲鴆止渴。一些「壯陽」葯物以耗散人體僅剩的元氣為代價而起到壯陽作用,剛服用時管點用,長期吃下去則功能盡失,後悔晚矣。 其實,中醫稱腎為腎元,為元氣,為先天之本,並收五臟之精而藏之,分腎陰和腎陽。陰為陽之體,陽為陰之用,簡言之,陽旺是以物質為基礎的,什麼是腎陽的物質基礎?是五臟之陰精,而不是單指腎陰。腎也是人力量和精力的源泉,青少年腰桿挺得倍兒直,精力旺盛,這是腎氣足的表現;有些老年人,彎腰駝背,精力不濟,這是腎氣衰的表現;這就是《內經》講的「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而有些老年人,八九十歲了,還腰桿挺直,精神頭很足,除了先天腎氣足外,和後天的養生也有很大的關系。 現象 現代人腎陽虧者居多 朱丹溪在《格致余論》中講:「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然我觀今人之脈,結合分析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卻得出現代人的體質是腎陰陽兩虧居多,且以陽虧為主。 現代人多以食寒涼辛辣咸甘等重味為主,脾胃先傷於前,導致脾胃吸收營養的功能下降;又多食肉、油等膏粱厚味,再加上喝酒過多、休息過晚、工作壓力大、心情不爽、生氣等,造成脂肪肝、酒精肝和肝鬱氣滯等,還會造成肝製造營養的功能下降,即「肝不生血,」肝陰不足;抽煙、空氣污染、家庭過度裝修、汽車內材料中的有害氣體、殺蟲劑、空氣清新劑等,再加上感冒以後濫用抗生素等因素,造成肺陰受傷,腎無陰精可藏!工作時間過長,為還房貸、車貸等而拚命工作,過度縱欲等,又使陽氣耗散過多,造成腎陰陽兩虧。 對腎虧者以協調腎陰陽為主,調肝為輔,兼調肺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腎陽虧、腎陰虧表現不同 許多人被中醫查出腎虧時總是說:「我剛查過腎功能,檢查結果沒什麼問題。」 其實,現代儀器的檢測手段是查病的,當查出來有問題了,那就已經發生器質性的病變了。尤其是腎。比如慢性腎炎對西醫來講是個世界難題,腎本來受傷了,再吃西葯來治,其實絕大多數西葯都對腎臟有傷害。吃到最後成尿毒症了,那隻有換腎。而手術和術後葯物維持所需的巨額費用,有多少人能夠承擔? 我曾用純中葯加食療的方法,調理過幾十例腎炎患者,大多可以在兩個月內指標正常。因此建議大家每年至少看四次中醫,一個季度一次,以便及時調理內臟功能。 腎陽虧:尺脈微。男子陽痿早泄、勃起不堅、堅而不久、精冷、陽縮。女子陰寒、宮寒不孕、性冷淡;此外,尚有水腫、小便清長;畏寒肢冷、後背發涼,腰膝以下沉、冷、困、疼;面黃或略現黑氣;乏力、舌體胖淡;久泄不止,五更晨泄,尿頻、尿無力、多夢等。 腎陰虧:尺脈遲。腰膝酸軟、五心煩熱、盜汗遺精、眩暈耳鳴、頭痛面赤、咽干口渴、小便多、疲勞而燥、浮腫、虛火牙痛、牙齦出血、尿黃便干、心悸氣短、月經不調、面色無華、滋生黃褐斑、蝴蝶斑等,或長期低熱等。 若是單純的腎陽虧,可服桂附地黃丸,這是張仲景的補腎祖方。單純的腎陰虧,可服六味地黃丸,這是宋代兒科專家錢乙在桂附地黃丸的基礎上,去掉桂附而成。若自己不能判斷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或兼有他症,最好找中醫辨證後用葯。 補腎食療為上 葯食同源,以食療平補,是中醫幾千年的特色,給大家介紹幾個補腎食療良方: 1 生食板栗既補腎陽,又治關節病 栗子:唐代葯王孫思邈說:「栗,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本草綱目》記載:「栗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厚腸胃也。」中醫認為,栗可補脾、腎陽虛。若中老年人,腰膝四肢酸軟疼痛,遇天涼則重者,早晚各4粒生栗子,細嚼和唾液一起咽下,長服有效。古代蘇子由寫詩雲:「老去自添腰腳病,山翁服栗舊傳方。客來為說晨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漿。」 2 核桃補腎陽 核桃:《本草綱目》記載:「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治虛寒喘嗽,腰部重痛。」 核桃歸腎、肺、大腸經。既補腎陽,又潤腸通便,還可治虛寒喘嗽,對尿路結石也有效。生食即可,但每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 3 枸杞子大補腎陰 枸杞子:《本草匯言》記載:「能使氣可充,血可補,陽可生,陰可長,火可降,風濕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 枸杞子,歸腎、肝經。功能:善滋腎陰,補肝血。可生食,每天40粒。可泡水喝,每天20g。可泡酒:枸杞子150g,搗破置瓶中,加40°~50°白酒500毫升,密封,泡7日後即可飲用,每日2小盅,勿醉。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作用。需常服有效。
希望採納
2、養生必養腎的介紹
《養生必養腎》是一本工具書,針對本書領域介紹了操作方法以及具體實例,在該領域有一定的指導地位。
3、男人如養身養性養腎
1、性生活要適度
性生活太過頻繁知的話,容易腎虛,所以,男性朋友不要縱欲過度,否則對健康不利。一般建議,年紀輕的男性朋友每周性生活次數為兩至三次,年紀較大的每周一至兩次。
2、飲食要健康
想要補腎的話,健康飲食很重要,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生冷寒涼食物,多吃道些補腎助陽的食物,比如山葯、海參、黑豆、干貝、枸杞、羊肉、鱸魚、韭菜等。
3、適當鍛煉身體專
適當的鍛煉身體,也可以起到補腎的作用。一般建議以下運動:慢跑、游泳、瑜伽、健美操、強腎操、打球等。這些運動會鍛煉到腰部,從而提高腎功能,預防腎虛。
4、堅持每天泡腳
想要補腎的男性朋友,也可以通過每天泡腳的方法來達到補腎的目的,效果也是比較好的。一般建議每天晚上屬九點前泡腳,水溫不宜過熱,否則會影響健康。
4、養生先養腎嗎
腎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健康之源」,所以,養生先養腎,是醫學里流行的,更是生命所必需的。十分遺憾的是,就是這堪比性命的重要器官,人們卻對它知之甚少。
5、想要養生和養腎,日常養護很重要,怎樣做才能養生養腎呢?
那千萬不要暴飲暴食,飢一頓飽一頓,吃消化的食物。
6、如何養身養腎?
首先中醫講究氣百血陰陽平衡。一般腎虛則為陽虛,須補食一些益氣疏肝養腎的食物。比如,腰果、板栗。通常腰果要適量食用,一般一天最多10個腰度果。而板栗是最佳的補腎食物,自紅樓夢里則有食板栗餅補腎這一說法。記不起是哪位,好像是惜春。天冷時躺地板上渾然不覺,也足矣說明板栗的補腎效果如此甚好。個人覺得從養生角度來考慮,非食療為最佳方法。原因有以下幾方知面:1.食療只要適當,不但沒有副作用,而且還可以讓道身體機能得到最大的改善。葯物治療有很大的副作用、依賴性以及不良的後果,某些特殊的化學物質能夠在體內形成毒素而駐留於肝臟不能被身體排出,間接地損傷身內體的某些器官功能。2.食療可以循序漸進,按照自身的體質及其它原因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食療方法,對改善體質、免疫力及器官調節功能是大有益處的。3.食療不與其它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相沖突,可以結合容自身的情況加以調節和控制。
7、「補腎」在養生保健中的重要意義
荔枝是一種溫性的水果,它百裡面所含的營養價值也比較高,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吃荔枝。不過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度荔枝還能幫回助益氣壯陽,溫腎固精。對於男性來講,多吃荔枝能夠幫助提高性功能,特別是一些有出現陽答痿的男性。
8、為什麼說冬季養生重在養腎
中醫又講冬季主收藏,最適宜補腎。所以冬季宜補腎這個說法是有根據的。
冬季這是養生的季節,這是千百年來在民眾中流傳出來的話語。冬季的時候,天氣會變得非常的寒冷,特別是南方地區,天氣是非常濕冷的,許多人都會因為氣血不足出現手腳冰涼,甚至感染上關節炎症,因此許多人都喜歡溫補,其實冬季的養生調理最為重要的是對腎的調理,腎好了,人們其他的毛病也就沒有了,因此中醫提醒:冬季養生重在養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怎麼樣才能調理好腎呢?
中醫認為,腎氣強壯,是延年益壽的首要條件。人體衰老與壽命的長和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腎氣的強弱。《黃帝內經》指出:「精者,生之本也」。《內經》「腎與冬氣相應。」《壽世保元》雲:「精乃腎之主,冬季養生,應適當節制性生活,不能姿其情慾,傷其腎精。」《素問·臟氣法時論》中說:「腎主冬⋯⋯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意思是說腎旺於冬,腎為水臟,喜潤而惡燥,故宜食辛味之物以潤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養性》中亦說:「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汗出,發泄陽氣,有損於人也。」以上養生家提示我們,精氣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精的充堅與否,亦是決定人們延年益壽的關鍵。精氣流失過多,會有礙「天命」。冬屬水,其氣寒,主藏。腎的生理功能與自然界冬季的陰陽變化相通應,冬季天寒地凍,萬物蟄伏,有利於腎的封藏,故冬天宜養精氣為先,此時是保養腎氣的最佳時節,對性生活有節制,以益長壽。
9、中醫理論養生必先養腎,可以理解為養生就是養腎,養腎就是補虛嗎?
不是的,腎主水藏精,初期的養生,以養腎養精為主,精足神旺,活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