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比較有效的,還輕松地養生保健方式?
養生保健按摩六大穴位
最簡單有效的養生保健方法就是我們平時經常做到的按摩,按摩不僅可以有效的改善人體的血液循環,幫助人體減緩疲勞,更是疾病養生的最佳方法。下面大家一起和我來了解一下這些簡易且有效的按摩方法吧。
最易操作:小腹和腳底
揉小腹,有助健脾胃。肚臍是精氣比較集中的地方,也是中醫里的一個重要穴位「神闕」。周圍分別還有中脘、關元、氣海等穴,輕輕揉按,對調整人體氣血、改善體內臟腑功能都有好處。
捏腳底,促進血液循環。腳被稱為人的「第二心臟」,此處穴位較多,有成千上萬個末梢神經,與人體各個臟器的健康密切相關,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隔兩三天用熱水泡泡腳,每次半小時,是非常簡便易行的一種保健方法,可以起到溫經通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功效最全:雙耳和脊椎
搓雙耳,全身都受益。中醫講「腎開竅於耳」,做好耳部保健,對強腎效果更好。按摩耳朵應用力輕柔,通常以揪、揉、拉為主,時間以5分鍾為好,不要超 過10分鍾。向上揪揪耳朵,可以調節和促進人體各系統生理功能,有益於增強體質;輕揉雙耳並摩擦,可疏通經絡,對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
推脊椎,增強免疫力。脊椎及其兩側,是人體兩條最大的經脈之一,督脈的行經之地,且有肝腧、腎腧等重要經絡通過,屬陽經匯集之處。平時可由家人幫助,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來回推拿脊柱及兩側,可邊捏邊向前推進,或拍打前進,每次5分鍾即有疏通經脈之效。
最易忽略:腋窩和前胸
按腋窩,寧神寬心胸。中醫認為腋窩處有一個重要穴位,名為極泉,針灸或按摩極泉有寬胸寧神的功效。按摩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揉按。用右手食指、中指和 無名指的指腹,先順時針、後逆時針按摩腋窩各15次,然後換左手按摩右側腋窩,每次持續3~5分鍾即可。二是彈撥,抬高一側手臂,把另一隻手的拇指放在肩 關節處,用中指輕彈腋窩底,可時快時慢變換節奏,並左右交替進行。
拍前胸,提高肺功能。前胸是人體陰氣所匯之處,做好前胸保健,不但可以起到寬中理氣的作用,還對改善人體肺部功能、提高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以虛掌輕叩輕拍的方法來保健,將五指並攏、掌心中空,對准胸部正中間的胸骨以適當力度拍擊。每次拍3~5下,停10秒左右,每天3~5分鍾。
2、年輕人該怎麼養生?
3、常見養生方法有哪些?
4、怎麼養生對身體好
在我們的生活中睡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好的睡眠可以使我們一天都精神十足,如果睡眠不足我們的一天都是非常不舒服的,好的睡覺的習慣可以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健康。
方法/步驟
能眠者可長壽
現在的夜生活是非常豐富的,許多的年輕人都很喜歡熬夜,不知不覺中我們的身體就會不舒服,感覺渾身無力。
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勞,使腦神經、內分泌、物質代謝、心血管活動、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能得到休整,促使身體組織生長發育和自我修補,增強免疫功能,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這對養生至關重要。
子時入睡最養陰
建議在每晚亥時(9點~點)休息,子時(11點~1點)入睡。中醫認為陰氣盛則寐(入眠),陽氣盛則寤(醒來)。而子時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之時,此時睡覺,最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
早晨最好5點起床,有助於生發陽氣。如果前一晚睡晚了,早5點前也要起,可以在白天增加一個午睡。
身睡如弓效果好
睡覺也是有方法的,好的睡覺的姿勢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好的享受,不好的睡覺姿勢可以使我們很累。
「睡如弓」能夠減少地心對人體的作用力,讓人感覺輕松舒適。由於人體的心臟多在身體左側,向右側卧可以減輕心臟承受的壓力。
睡覺時愛打鼾的人也適合弓形睡姿,因為打鼾時容易出現呼吸暫停,如果採用仰卧的姿勢,小舌頭會後墜,很容易引起氣道塌陷,從而導致氣道流通不暢,加重打鼾症狀。
卧室小能聚陽氣
在選擇居住房屋的朝向時,應盡量挑選南向的房屋居住,房屋的陽光不被前方樓宇遮擋,盡量避免陰冷潮濕的房間,利於關節健康。另外,對老年人來說,建議睡覺的房間不宜太大,主要是為聚集陽氣。
傳統養生講究睡覺時一定要關好門窗,因為人睡著了身體表面會形成陽氣保護層,夜間通風容易把陽氣吹散。建議睡前沖涼,或提前開空調將卧室吹涼,但睡覺時要關上窗子,並穿睡衣。
睡覺方位有講究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凡人卧,春夏向東,秋冬向西」。即認為春夏屬陽,頭宜朝東卧;秋冬屬陰,頭宜朝西卧,以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
吃飯太飽睡不好
晚飯吃得過飽,耗氣就多,耗氣就要動氣,會擾動陽氣。晚上陽氣不足,就可能導致消化不良,食物積存在胃內,郁久就化熱,容易產生胃熱,就會睡不好覺,影響睡眠質量。
END
注意事項
如果幫到了親,請親在評論中給個【好評】;覺得贊,請點左邊【大拇指】以資鼓勵;怕忘記找不到了,可點擊【☆】來收藏,點擊【投票】支持。
更多最新、實用、高效的經驗分享,點擊右上方的【+關注】及時獲取。歡迎直接點擊賬號「bing69231」隨時查看往期相關經驗,收獲更多。
5、什麼是輕養生?
6、怎麼樣養生比較好
先把五勞七傷背下來。五勞: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 久行傷筋 七傷:憂愁思慮傷心、大怒氣逆傷肝、寒冷傷肺、大飽傷脾、 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恐懼不節傷志、風雨寒暑傷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