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季如何養生最佳方法
您好,秋季,指中國農歷7、8、9 月,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 個節氣。秋季,氣溫逐漸降低,雨量減少,空氣濕度相對降低,氣候偏於乾燥,人們煩躁的情緒也隨之平靜,且秋風帶來秋季宜人的景色。許多因素往往在不經意間影響著您的健康,且夏季過多的耗損也應在此時及時補充,所以秋季亦應特別重視養生保健。順應秋季的自然特性來養生,即保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健康飲食:養生品秋季膳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年老胃弱者,可採用晨起食粥7a686964616f31333335333737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還應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這對護肝益肺是大有好處的。2、調理脾胃:立秋之後應盡量少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謹慎。夏秋之交,調理脾胃應側重於清熱、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溫軟開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膩類食物,秋季調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體內的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後再進補。3、預防秋乏:俗語說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常表現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辦法就是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但要注意循序漸進;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4、預防秋燥:秋天雨水較少,天氣乾爽,人體容易虛火上延出現「秋燥」,中醫認為,燥易傷肺,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肺氣太強,容易導致身體的津液不足,出現諸如津虧液少的「乾燥症」,比如皮膚乾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飲食調理,適當的選食一些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比如梨、甘蔗、荸薺、百合、銀耳等。5、預防感冒:秋季感冒增多,預防感冒,首先要根據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內的空調溫度不要過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發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希望可以幫到您,祝您健康。
2、秋季怎麼養生。
多喝水,多喝蓮藕排骨湯,保證睡眠時間,加強鍛煉
3、秋季如何養生?
秋季養生該補還是該養?辨清體質是關鍵
自從立秋後,秋老虎就發起了飆,溫度一路攀高,以至於很多人大呼周末好不容易睡個懶覺,被這樣的桑拿天熱醒,簡直無法忍受。一天洗澡3、4次,天天躲在空調房,度假泡湯,約會取消,這個秋天還要熱多久啊!睡不好,吃不下,秋季養生讓人進退兩難,是需要補充營養品還是靜以養生,看看養生大師們是怎麼說的吧!
貼秋膘OUT了,補養要因人而異
一到秋季,習俗常有「貼秋膘」的說法。認為夏季之後,人們應該多吃肉類,增加營養、儲備脂肪,以備過冬禦寒。養生大師說:「貼秋膘這個傳統適用於過去以谷類為主的單一、匱乏的食物條件,現在生活中食物種類多,人們攝入的脂肪、蛋白質含量並不低,沒有『貼秋膘』的必要了。而且,對於心腦血管患者來說,更不宜『貼秋膘』,以免導致疾病發作。」
那入秋以後是需要進補還是需要靜養呢?養生大師說:「中醫認為補養要因人而異,各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氣血多少有偏差,補養則不同。經過漫長而炎熱的夏季,身體能量消耗大而進食較少,立秋後開始食慾增加,補充夏季的消耗,中醫有句俗話: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一般來說秋後養陰。『補』是補充身體的不足,『養』是調養的意思,秋季有些人可以補,有些人可以養。」
陰虛要補,氣血不足要養
哪類人需要補,哪些人需要養呢?養生大師說:「按照秋季補陰的原則,補陰針對陰虛的人群,中醫所謂陰虛就是津液虧損、血虛的病人,如乾燥綜合征、貧血、更年期綜合征之類人;針對身體氣血陰陽無不足之人,就是身體比較健康的人群。另外:一些陽虛病人,在醫生的指導下,選葯治療,該補陽就補陽,不拘季節,但要考慮節氣和時辰。」
秋季「補」宜清補,平補,以滋陰為主。進補的前提要有個好的消化功能,因此建議健脾胃,補不易過猛,以清補、平補為主,常見的養陰葯有:枸杞、玄參、玉竹、麥冬;健脾胃的葯有:白術、茯苓等。
秋季「養」中醫講究「天人相應」,秋季養生,凡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精神情志,皆以「養」和「收」為原則:起居宜「早睡早起」,飲食需「少辛多酸」,盡量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乾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適當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養肝。鍛煉宜輕松平緩,精神需安神養氣。
女性健脾,老人要扶「正氣」
對於天生就氣血不足的女性而言應如何在秋季調養呢?身體虛弱的老人秋季又應該怎樣調理呢?養生大師說:「秋天,如某些女性有毛發脫落增多、汗水分泌減少、口苦咽干、皮膚乾燥和皺紋增多等現象,這時應該多吃一些芝麻、蜂蜜、銀耳、乳製品等滋潤食物;身體虛弱的女性在秋季可選用平補之品,如大棗山葯粥、麥芽糊、糯米八寶粥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可以食用具有健補脾胃作用的蓮子、山葯、扁豆、紅棗等補品。」
「到了老年時逐漸變得氣虛,抵禦外邪能力下降。中醫強調『正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飲食上雪梨有生津潤肺,防秋燥的作用,對呼吸系統較弱的老人是最適合了,雪梨粥是老人最好的食療。另外老人適時增減衣物,加強鍛煉可以適應氣溫的變化,增強抗病能力。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戶外活動,如慢跑、散步、做操、打球、爬山、郊遊、跳交誼舞、打太極拳和練氣功等。秋天運動應柔和、不可太劇烈,因『秋須守其內』,不可進行激烈運動以致大汗淋漓,否則汗液流失太多易傷津液。」
4、秋季如何養生?
5、秋季怎麼養生
秋季養生要重視精神調養。陰虛的人,肝火易旺,動輒發脾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摟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則內耗陰津。來到了秋季,其燥象更為明顯。因此,預防秋燥的另一環就是要重視精神的調養,並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一切事物,以順應秋季收斂之性,平靜地度過這一多事之秋。
秋季,外界氣源候驟然變涼,而人體內的熱量還在原來的位置。人的體內溫度會調節到和外部相應的狀態外涼內熱,百內熱不易散發,就出現不平衡。這時就會出現一系列症狀,如臉上痘痘增加、喉嚨腫痛、牙齦發炎、晨起乾咳等。大家先不要忙著吃消炎葯等,可吃清開靈等去火清熱解毒葯,預防為主,即秋季可繼續吃綠豆湯、金銀露、龜苓膏等去火解熱食品。
俗話說「春困秋度乏」,入秋後疲乏的狀態可能影響辦公一族工作效率。專家建議,曬曬太陽有助於驅離「秋乏」,提高工作效率。充足的陽光能抑制褪黑知激素的分泌,但入秋後,光照時間減少,尤其陰雨連綿時,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的分泌就會受到抑制,人的情緒因而低沉。此時,適量增加陽光的照射能有效道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改善人憂郁的心情。
6、秋季怎麼養生?
通常立秋以後,天氣漸涼,氣候就變得日趨乾燥。此時人們往往會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口、鼻、皮膚等部位有乾燥感。有的人還會出現口乾舌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結、鼻塞、咳嗽等一系列症狀,不少人的鼻腔黏膜對冷空氣的刺激不適應,常發生傷風、感冒、流鼻涕等,這些都稱為「秋燥」症。而中醫學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很容易傷其津液。 秋季到來,氣候由熱轉涼,空氣中水分減少,人體會產生由於乾燥引起的一系列生理變化,常稱為「秋燥」。秋燥主要表現為口渴咽干、聲啞乾咳、皮膚乾燥等。
祖國醫學歷來倡導以飲食調養來抵禦「燥氣」,有「燥則潤之」的養生理論。實踐證明,秋天多喝些滋陰潤燥的湯水是十分有益的!
■白茅根雪梨豬肺湯
[用料]鮮白茅根200克,雪梨2個,豬肺1副,陳皮5克。
[製法]豬肺洗凈切塊,放入開水中煮5分鍾,撈起沖洗干凈;雪梨切塊,去心和核;白茅根切短。陳皮用水浸軟,與豬肺、雪梨、白茅根一齊煲,用文火煲2小時即可。
[功用]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涼血、助消化。用於秋季身體燥熱、流鼻血、咳嗽,或乾咳無痰,或痰中帶血、痰稠黃濃、喉痛、聲音嘶啞、唇舌乾燥、便秘。又適宜肝炎、肝硬化、氣管炎及肺炎患者飲用。
■雪梨南杏瘦肉湯
[用料]鮮雪梨一隻,南杏仁、瘦豬肉各適量。
[製法]雪梨去皮,與南杏仁、瘦豬肉同煲2小時即可飲用。
[功用]本湯功能潤肺、生津、清熱、化痰、止咳潤燥。
■川貝蘋果飲
[用料]上好蘋果一隻,川貝末約10克,蜂蜜適量。
[製法]蘋果平切蓋,挖空心,放入川貝末10克,蜂蜜適量,將蓋蓋好,用牙簽固定,隔水燉2小時,湯渣同吃。
[功用]潤肺、除痰、止咳,用於咳嗽痰多,咽干口渴。
■菜乾鴨腎蜜棗湯
[用料]臘鴨腎4個,豬瘦肉100克,白菜乾250克,蜜棗5個。
[製法]白菜乾用清水浸軟,切段;臘鴨腎用溫水浸軟,切件;豬瘦肉洗凈。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3小時,調味食用。
[功用]清燥潤肺,止咳生津,用於乾咳無痰、咽喉乾燥、口渴欲飲。
■太子參百合瘦肉湯
[用料]太子參100克,百合50克,羅漢果半個,豬瘦肉150克。
[製法]豬瘦肉原塊洗凈,太子參、百合、羅漢果洗凈,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滾後,放入瘦肉,改文火煲1—2小時,調味食用。
[功用]清潤肺燥,益肺生津。適合氣虛肺燥、咳喘氣短、口乾渴飲、燥熱傷肺而咳嗽咽干者飲用。
7、在秋季應該怎麼養生?
秋季,氣候由熱轉涼,陽斂陰生,萬木日漸蕭條,故養生者必須注意保養內守之陰氣。
精神調養
秋應於肺,悲憂易傷肺。秋天氣候漸燥,氣溫漸降,草木凋零,人心中易引百起垂暮、凄涼之感,產生憂郁或煩躁等情緒。因此,秋季養生首先要保持內心寧靜,收斂神氣,忘卻一切憂愁,培養樂觀情緒。
起居調養
早卧度早起,適當增加衣服,以防秋涼。
飲食調養
以滋陰潤肺為主,預防秋燥,適當多食芝麻、糯米、核桃、蜂蜜、乳品、甘蔗、楷杷、菠蘿等柔潤食物。同時,秋季適當多食一點酸味水果,以收斂補肺;少食蔥、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及冰棒、冰淇淋、烈酒等刺激性強的飲食。
運動調養
秋高氣爽,正是開展運動鍛煉的好時期。要加強體育鍛煉,堅持晨煉回,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但應避免因過度劇烈運動造成大汁淋漓,津氣耗散。
防病保健
秋天也是腸炎、痢疾、瘧疾等病的多發季節,要搞好環境衛生,消滅蚊蠅;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敗變質食物;做好預防接種,服預防葯;堅持用涼水洗臉、答熱水泡足,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功能;適當多服些維生素和滋陰益氣、宣肺化痰的中葯,以緩解秋燥對人體的影響。
8、秋天有哪些養生的方法?
9、秋季怎樣養生?
多吃水果,多喝開水,祝你身體永遠健康,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