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記道

養生記道

發布時間:2020-04-29 21:33:11

1、人生碌碌,競短論長,卻不道榮枯有數,得失難量。這段話出自哪裡?是浮生六記嗎?

這段話出自清朝長洲人沈復(字三白,號梅逸)著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卷六的養生記道。

本書以作者夫婦生活為主線,贏余了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遊各地的所見所聞。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陳芸情投意合,想要過一種布衣蔬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

由於封建禮教的壓迫與貧困生活的煎熬,終至理想破滅。本書文字清新真率,無雕琢藻飾痕跡,情節則伉儷情深,至死不復;始於歡樂,終於憂患,漂零他鄉,悲切動人。

《浮生六記》是一部水平極高影響頗大的自傳體隨筆,在清代筆記體文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在書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筆調敘了夫妻閨房之樂,寫出了夫妻間至誠至愛的真情。

在中國文學史上,描寫情愛的詩文很多,但大多或寫宮廷艷史,或寫權勢禮法淫威下的愛情悲劇,或寫風塵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間的纏綿,很少涉及夫妻之情。

(1)養生記道擴展資料

1803年,沈復的妻子病逝;一年後,其父沈稼夫撒手人寰;兩年後,其子逢森又離世。人到中年,忽然喪妻,然後喪父,繼而喪子,要怎樣才能解脫?《養生記道》說:「靜念解脫之法,行將辭家遠去,求赤松子於世外。」照此意,沈復應是求仙問道去了。

這容易讓人想起雜劇《邯鄲道醒悟黃粱夢》。故事說書生呂洞賓在趕考途中入睡,夢中功成名就,卻因受賄賣陣,於是被發配邊關,家破人亡。

一夢醒來,呂洞賓毅然出家,終於成仙得道。這故事流傳得很廣。大約人到一定年歲,經歷了生老病死,自然要尋求解脫之法。在《養生記道》來說,那就是避世求仙罷。

這種想法盡管有些憤世嫉俗,但它最終是要從人世的無窮痛苦中去尋求生的希望。有人說《養生記道》是偽作,並非清人沈復所寫,而是誕生於民國。

其時東北已失,上海已經歷淞滬抗戰,日軍對華北虎視眈眈。在那個時候,和沈復一樣家破人亡,顛沛流離的文人應該不在少數。如此想來,這故事大概確能喚起他們的同情,興許還能夠為他們在極端悲苦的環境中,帶來一絲求生的希望罷。

2、《浮生六記》是哪六記?

《浮生六記》原有百六記,現存四記:《閨房記度樂》、《閑情記趣》、問《坎坷記愁》、《浪遊記快》。後兩記《中答山記歷》、版《養生記道》已失傳

樓主想了解更多,可權以參考:
http://ke.baidu.com/view/116847.htm

3、何以為道?何以養生?

太初有道,知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養生講究的是陰陽平衡也就是體內各種臟腑處於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心態自然也就平和了。疏通經絡是達到平衡的方法之一。每天按揉自己的穴位,腎經是人的先天之本,道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那麼每天按揉這三條經絡就會增強體質版,如果不知道經絡的走向和具體的穴位可以買張人體經絡掛圖對照按揉,堅持下來就會增加體質,得到健康的養生保健。腎經主要按揉太溪、復流、湧泉三個穴位、脾、胃二權經主要是腿上的穴位。
記得採納啊

4、養生小常識

5、養生記道

1、下列各句加點字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 A、天地清旭(xu)之氣 B、蓮方斂(lian)而未開回 2、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解釋錯誤的是( ) B、天地清旭之氣。最為爽神 爽(清爽) 3、下列答加點字字詞意義說明正確的一項是( ) B、①與②不同 ③與④不同3935

6、文言文養生記道,用自己的話簡述養生之道

打掃干凈一間房子,在南邊開窗戶,八扇窗子採光。不要多擺放供賞玩的器具,(以免)引誘心神,擾亂視線。安放大床、長幾各一知張,筆、硯擺放整齊,旁邊設小幾一個,掛字畫一幅,頻繁更換字畫,幾道上放喜歡的書一二部、古人字帖一本、古琴一張。心眼之間,常要一塵不染。

早晨進入園林,種植蔬菜瓜果,鋤草,澆花,栽葯。回來進入凈室,閉上眼睛安定神情。時而讀愉快的書,使神氣快樂愉悅;時而吟好詩,使幽情得以暢達抒發。臨摹古人字帖,彈奏古琴,疲倦了就停版止。知己朋友聚會,談話的內容不涉及時事權勢,不褒貶人物,不爭辯是非。有時相約悠閑出行,不講究穿戴,權不因為遵循禮節而勞心苦力。少喝點酒但不要喝醉,舒暢快樂就夠了。假如確實能這樣做,也可以娛樂志趣。

7、推薦幾本養生之道修身養性的書籍吧

看哲學系的書對心理性格都有好處。
推薦幾本:
《菜根譚》
《論語》
《古文觀止》
《老子》
《綠化樹》....
我國歷史悠久,修身養性的書很多,有興趣可以找找。
脾氣不好,建議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改變。

8、《浮生六記 》簡介

9、「養生」和「養身」有什麼區別

養身就是保養身體、調理身體,偏重在具體的身體機能上,而且不會太具備長遠性。比如說「孕婦剛生產完,要注重養身」;「某運動員受傷後做了手術,要請假養身」等等。

養生是保護生命、延年益壽。我國中醫及佛學十分重視預防保健,稱為養生,通過精神調養、食療葯膳、養生功法等等整體綜合措施。達到體質增強、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長生命的目的。

(9)養生記道擴展資料:

養生,動詞也,亦可為名詞。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保養,是指遵循生命法則,通過適度運動,加之外在護理等手段,讓身體機能及外在皮膚得以休養生息,恢復應有機能,這是養生的第一層面;

涵養,是指開闊視野、通達心胸、廣聞博見,通過對自身的道德和素質的修煉和提升,讓身心得到一種靜養與修為,從而達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養,是指通過適時適地適人,遵循天地四時之規律,調配合宜食療,以滋養調理周身,達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實質上,養生就是保養五臟,使生命得以綿長的意思。

養生學是一門涉及諸多學科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中華中醫學、康復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學、化學、藝術、烹飪、運動學、佛學、道學、儒學等等。

參考資料:網路-養生

10、很多人都推崇蘇東坡的養生之道,那麼蘇東坡是如何養生的?

在現代社會中有很多人都推崇養生,並且養生的人群越來越趨向於年輕化。那麼你們知道嗎?古代的大文學家以及美食愛好者蘇東坡也熱衷於養生,而且他把認為有助於養生的經驗都記錄在了《東坡志林》中,這些養生經驗非常貼近生活。 

蘇東坡曾經給朋友寫了一個從戰國流傳下來的養生方子,在蘇東坡看來這非常的有效,因此在養生方子裡面提到了四種方法。第一就是無事以當貴。意思就是說在沒有什麼事情會讓你覺得比養生更重要了。第二就是早寢以當富。在蘇東坡看來早睡是一種財富,所以提倡早睡。第三個就是安步以當車。也就是說少坐車,要多步行。最後就是曉食以當肉。意思就是說晚一點吃飯,餓了就把吃的食物都想成肉,這樣就能夠非常有食慾。要知道蘇東坡有一段時間是非常窮的,非常缺乏食物,所以其中的第三條、四條對他非常的重要。 

其次蘇東坡對喝水也有一定的研究。在蘇東坡看來,雨水是可以泡茶,長期服用這樣的水是能夠有長生之效。所以在蘇東坡的院中有很多盆盆罐罐,這些都是用來接雨的。

最後就是喝茶,蘇東坡對喝茶也有新的認識。在蘇東坡看來,喝茶雖然可以解膩消煩,但是不能泡濃茶,要不然會損傷脾胃。所以說他覺得飯後喝濃茶只是用來漱口,而且漱口茶沒有必要用那些高檔茶。

與養生記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