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葯酒養生

葯酒養生

發布時間:2020-04-29 18:43:44

1、養生葯酒的方子

不多!泡酒葯好多都有30多40多種的,因為就畢竟飲用少,一次性葯物的攝取量不會太多,我看這個方子也不錯,來蠻補的!氣血陰陽都包含在內了!自如果你能喝酒,應該對你身體有好處,不過,酒精不要喝得太多!一般按體重公斤數的60%!例如:如果你120斤(60公斤)你每天的酒精量為60*0.6=36克,如果50°的白酒就是72克,一兩半了

最後,祝你身體健康!

2、中華葯酒養生大全的介紹

<

3、養生葯酒怎麼泡?

主要介紹腎陽虛的表現,哪種葯材泡酒補腎壯陽,如何挑選鹿茸,葯酒什麼時候喝最好,不宜喝葯酒的人,女性何時會腎虛,美容葯酒怎麼喝效果最好等相關內容。

葯酒有壯陽的功效,因為酒是熱的,溫補陽氣的葯再用酒泡一泡,它的作用會發揮的更好。老年人更容易出現腎陽虛,因此老年人喜歡喝葯酒。 

 腎陽虛表現為: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疲倦乏力、性慾減退。腎陽虛的人最適合用葯酒調理。補腎壯陽可用鹿茸泡酒,鹿茸是梅花鹿的嫩角,二杠是最好的鹿茸,是補腎填精溫陽的好葯材。

 選擇鹿茸時,茸茸片是最好的,看起來有點通透的感覺,裡面有很多小蜂窩,類似海綿,質地越緊致質量越好,邊緣呈棕色並帶有細毛捎帶有點腥氣的鹿茸片質量最好。

 鹿茸搭配其他葯材泡酒壯陽效果更好,專家推薦補腎補陽的經典葯酒-龜齡酒。原料為:鹿茸20克、海馬1對、杜仲30克、枸杞50克、天冬20克、生地
30克、熟地30克、淫羊藿20克、補骨脂30克、人參50克、山葯50克、砂仁10克、丁香10克、甘草20克、當歸30克、牛膝50克、穿山甲20
克、白酒5000毫升。壓力大的人更宜服用龜齡酒。龜齡酒有溫腎陽和溫脾陽的作用。要浸泡一個月以上才能飲用,晚飯後喝最好,一次喝半兩左右。五心煩熱、
潮熱盜汗、感冒發熱、容易上火的人不宜喝此類葯酒。

四五十歲的女性也適合用葯酒調理身體。卻老子又名枸杞子,對女性腎虛就用這味葯材來泡酒。枸杞子養肝補腎,即補肝血又補腎精,枸杞子女性的補腎佳品;
枸杞泡腳對女性補腎養顏效果更好。氣血不好、肝腎陰虛的女性適合延嶺葆春酒。適宜人群:氣色不好、肝腎陰虛的人。原料:枸杞子30克、人參30克、當歸
30克、黃精30克、玉竹30克、紅棗20枚、黃酒2000毫升(黃酒有溫經活血、補氣養血的功效)。選擇干型或半干型的黃酒,將葯材、黃酒放入砂鍋中煮
5-10分鍾後晾涼後放入容器中浸泡7天即可。

 美容葯酒(枸杞酒)加熱以後喝效果最好。延嶺葆春酒晚飯後服用效果更好。

4、養生葯酒配方

5、怎樣自製養身葯酒,要配方?

(一抄)首烏酒:

製法:先把100克首烏放進溫水浸軟,切成小丁,生地黃100克淘凈切片,放入裝4斤白酒的小酒壇中,攪勻密封酒壇口,20-30天後,開酒壇濾去葯渣,即可飲用。

功效:可治肝腎陰虛、神經衰弱、襲腰膝酸痛、夜間盜汗等,還可使頭發變黑。

(二)海馬人參酒:

製法:用海馬1對,洗凈瀝干;取人參30克,與白酒2斤一同放入酒瓶,密封瓶口,25天後便可服用,每天睡前一小杯。

功效:補腎助陽,陽痿早泄,安神寧心,腰膝酸軟等症,均有明百顯療效。

(三)枸杞桂圓酒:

製法:把枸杞子30克,桂圓肉50克,與白酒2斤放進瓶中,密封瓶口,30-40天即度可飲用。

功效:可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助陽益氣,補虛勞,強固筋骨。

(四)茯苓黃精酒:

製法:把茯苓100克,黃精100克,與白酒2斤,浸泡在瓶中,封口存放30天後即可飲用。

功效:健腦補腎,增強記憶力,滋潤肌膚,養顏美容,補脾健體,補虛抗衰,去黃褐斑,效果明顯。

(五)鹿知茸薯蕷酒:

製法:取鹿茸6克,薯蕷50克切片,裝入紗布袋內,道與白酒2斤,浸泡在酒瓶中,密封瓶口,浸泡25天後,即可飲用。

功效:可治腎虛多尿,助陽益氣,補虛益氣,對陽痿,小腹冷痛,月經不調等症,均有較好的效果。

6、養生葯酒能多喝嗎?

葯酒補酒不分 服用葯酒前須認清功效。通常葯酒分為治療性葯酒和滋補性葯酒兩類。前者有特定的醫療作用,主要依據醫生的處方或經驗方來配製,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其服用方法嚴格。市場上常見的則多為滋補酒,多具有養生保健作用,也要根據個人情況酌量服用。
葯酒就菜進餐 很多人在聚餐時會拿出精心泡製的葯酒與親友分享。這其實是不對的,葯酒本身是有葯效的,通常情況下不能在吃飯時服葯,葯酒的服用同樣應遵守這一規則,吃飯時喝葯酒不僅會對消化道產生刺激,還會影響葯效的發揮。
喝葯酒多多益善 服葯酒須控制劑量。古代醫家曾明確指出:「葯酒補虛損,宜少服,取緩效。」服用葯酒量要根據個人對酒的耐受力而定,一般每次服用15~30毫升,早晚各飲1次或每日3次為宜。與過量服用白酒不同,大量服用葯酒的後果與過量服用葯品相同,將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千人一方 許多人見到葯酒隨意服。殊不知,選用葯酒也應因人而異,氣血雙虧、脾氣虛弱、肝腎陰虛者,應選用滋補類葯酒,如五味子酒、十全大補酒、人參酒等。風寒、中風後遺症者應飲用活血化瘀類葯酒。風濕病患者可選用風濕葯酒、五加皮酒、木瓜酒等祛風濕葯酒。腎陽虛、勃起功能障礙者可選用鹿鞭壯陽酒、淫羊藿酒、參茸酒、海狗腎酒等壯陽葯酒。
葯酒越陳越好 很多人誤以為酒是陳的香,葯酒也應泡得越久越好。事實並非如此,飲葯酒要注意時效,儲存得當,一般優質酒以儲藏4~5年為最佳。如果繼續儲存,會使酒精度下降,酒味變淡,香氣消失,葯效也會受到影響。若出現大量沉澱物或已酸敗變質,則絕對不能再飲用。

7、養生葯酒

有點雜

8、中華葯酒養生大全的編輯推薦

「酒,天之美祿也。面曲之酒,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禦寒,消愁遣興;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痰動火。」
——李時珍
「凡服葯酒,欲得使酒氣相接,無得斷絕,絕則不得葯力。多少專皆以為度,不可令醉及吐,則大損人也。」屬
——孫思邈
「酒要半醉,花要半開。」
——日本古諺

9、中華葯酒養生大全的圖書目錄

第一節 葯酒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葯酒的作用與特點
第三節 葯酒的制備方法
一、葯酒製作前的准備
(1)葯酒方的准備
(2)中葯材的准備
(3)基質酒的准備
(4)浸酒器的准備
二、製作葯酒的方法
(1)煎煮法
(2)浸漬法
(3)釀製法
(4)滲漉法
三、製作葯酒的時節
第四節 葯酒的服用方法
一、准確選擇葯酒
二、科學服用葯酒
(1)適量服用葯酒
(2)適時服用葯酒
(3)適溫服用葯酒
(4)區分內服外用
三、服用葯酒的禁忌
(1)葯物禁忌
(2)病症禁忌
(3)生理禁忌
(4)年齡禁忌
(5)飲食禁忌
第五節 葯酒的儲存方法 第一節 常用中葯
一、益氣葯
二、補腎助陽葯
三、養血滋陰葯
四、理氣消食葯
五、活血止血葯
六、祛風通絡葯
七、化痰止咳平喘葯
八、化濕滲濕葯
九、安神息風葯
十、解表葯
十一、清熱葯
十二、溫里葯
十三、收澀葯
第二節 其他材料
一、蛇類
二、獸畜類
三、其他類
第三節 常用酒
一、酒的分類
(1)按製造方法分類
(2)按酒精含量分類
(3)我國對酒的習慣分類
二、中國白酒
(1)高粱、小麥酒類
(2)五糧液酒類
(3)燒酒類
(4)廣東米酒 (白米酒類)
三、中國黃酒
四、洋酒 第一節 養顏嫩膚葯酒
第二節 祛斑增白葯酒
第三節 烏須黑發葯酒
第四節 生發護發葯酒
第五節 減肥瘦身葯酒
第六節 安神益智葯酒
第七節 強筋壯骨葯酒
第八節 強身健體葯酒
第九節 延年益壽葯酒 第一節 內科常見病
一、感冒
二、咳嗽
三、哮喘
四、肺結核
五、肺癰
六、消化不良
七、嘔吐
八、呃逆
九、胃腹疼痛
十、泄瀉
十一、痢疾
十二、便秘
十三、肝硬化
十四、膽結石
十五、黃疸
十六、頭痛
十七、眩暈
十八、失眠
十九、高血壓
二十、冠心病
二十一、中風及後遺症
二十二、貧血
二十三、尿路結石
二十四、遺尿
二十五、泌尿系感染
二十六、水腫
二十七、自汗、盜汗
二十八、高脂血症
二十九、糖尿病
三十、中暑
三十一、瘧疾
三十二、瘴氣瘟疫
三十三、食物中毒
第二節 外科常見病
一、癤
二、癰
三、頸淋巴結核
四、甲狀腺腫大
五、乳腺炎
六、脫肛
七、痔瘡
八、雞眼
九、凍瘡
十、瘋狗咬傷
十一、外傷出血
十二、燒燙傷
十三、脈管炎
十四、腳氣病
第三節 婦科常見病
一、月經不調
二、經期延長
三、月經過多
四、崩漏
五、痛經
六、閉經
七、白帶過多
八、白帶夾血
九、妊娠腰痛
十、流產
十一、難產
十二、產後缺乳
十三、產後風痙
十四、產後腹痛
十五、產後脅痛
十六、產後虛弱
十七、產後血崩
十八、惡露不絕
十九、產後便秘
二十、陰道炎
二十一、外陰瘙癢
二十二、子宮脫垂
二十三、更年期綜合征
二十四、不孕症
第四節 男科常見病
一、性早熟
二、性慾減退症
三、遺精
四、早泄
五、陽痿
六、不育症
七、睾丸炎
八、前列腺炎
九、陰囊濕疹
十、疝氣
第五節 小兒常見病葯
一、小兒感冒
二、小兒發熱
三、小兒驚風
四、小JL肺炎
五、百日咳
六、麻疹
七、風疹
八、小兒腹瀉
九、小兒嘔吐
十、小兒暑癤
十一、小兒口腔潰瘍
十二、小兒厭食症
十三、流行性腮腺炎
十四、新生兒硬皮症
十五、小兒麻痹症
第六節 骨傷科常見病
一、跌打損傷
二、閃挫扭傷
三、骨折
四、肩周炎
五、頸椎
六、腰肌勞損
七、骨質增生
八、骨髓
九、坐骨神經痛
十、關節 疼痛
十一、腰腿疼痛
十二、肌肉疼痛
十三、骨質疏鬆
第七節 皮膚科常見病
一、皮炎
二、濕疹
三、蕁麻疹
四、牛皮癬
五、痱子
六、疥瘡
七、癬
八、鵝掌風
九、痤瘡
十、帶狀皰疹
十一、瘙癢
十二、虱
十三、疣
十四、楊梅瘡
第八節 五官科常見病
一、青光眼
二、視力衰退
三、白內障
四、中耳炎
五、耳鳴
六、耳聾
七、鼻出血
八、鼻炎
九、酒渣鼻
十、失音
十一、咽喉炎
十二、牙痛
十三、牙齒動搖
十四、拔牙麻醉
十五、口腔炎
十六、魚骨哽喉
第九節 腫瘤科常見病
一、肺癌
二、乳腺癌
三、食道癌
四、胃癌
五、腸癌
六、肝癌
七、膀胱癌
八、子宮頸癌
九、陰莖癌
十、甲狀腺癌
十一、惡性淋巴瘤
十二、白血病

與葯酒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