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自學中醫養生、保健、營養方面的知識
主要是要看國家出版總署頒發可以印刷養生書籍的機構出的書才可以,下面這些書籍名錄,就是明令下架的偽養生書籍。其實養生除了健康鍛煉,正確生活習慣,更要注重飲食,用素食來養生,在湖北任森科技的素食養生系列產品中就有很火的體現。
下架的養生書籍名錄:
1 九 *體*質*使*用*手*冊
2 這 * 就* 是 *中* 醫
3 察* 顏* 觀* 色
4 小* 穴* 位,大 *健* 康
5 把* 健* 康* 徹* 底* 說* 清* 楚
6 從* 頭* 到* 腳* 說* 健* 康
7 百* 年* 程* 氏* 養* 生* 經:養* 生* 大* 穴* 家* 用* 說明書
8 張* 秀* 勤* 刮* 痧* 保* 健* 康
9 《黃* 帝* 內* 經 》中* 的* 女* 人* 養* 顏* 經* 《本* 草* 綱* 目》中* 的* 女* 人* 養 顏* 經* 大全集
10 陰* 陽* 一* 調* 百* 病* 消
11 把* 吃* 出* 來* 的* 病* 吃* 回* 去
12 不* 上* 火* 的* 生活
13 不* 生* 病 *的 *智* 慧
14 手* 到 *病 *自 *除2―― 「聖 *手 *醫* 師」楊 *奕 *的 *家 *庭* 保* 健 *處* 方
15 圖* 解* 經 *絡 *穴* 位 *按 *摩* 速* 查 *手* 冊
16 黃* 帝 *內* 經 *使* 用* 手* 冊
17 不 *生* 病* 的 *智 * 慧3――易* 經* 養 *生 *說 *明 *書
18 五 **代 *中* 醫* 救* 命 *養* 生* 帖
19 黃 *帝* 內 *經 * 使* 用* 手 *冊2
20 天* 道 *康* 復――一招* 十* 步 *祛* 病 *綜 *合* 療* 養* 法
21 特* 效* 穴 *位* 使* 用 *手* 冊
22 打* 開 *五* 臟 *說 *養 *生:《 *黃 *帝* 內* 經》 *中* 的*「清 *調 *補」五*行*養*生*觀
23 別 *讓 *不 *懂 *營 *養 *學 *的* 醫* 生* 害 *了* 你
24 單 *桂 * 敏 *灸 *除 百 *病――尋* 病 *祛 *病 *養 *生* 艾* 灸* 自 *療 *法
2、養生書籍
養生書籍排行榜
NO.1 黃帝內經使用手冊
《黃帝內經》養生寶藏的古法今用,啟動人體自愈大葯,祛病延年!
仙學泰斗、著名中醫臨床家、針灸大師胡海牙;香港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CEO霍震寰;台灣著名影視明星、身心靈成長導師胡因夢隆重推薦!
內容介紹:
《黃帝內經使用手冊》是仙學傳人武國忠最新力作,其提供了最適合中國人的養生方案。獨到的道家醫術,《黃帝內經》養生寶藏的古法今用,任何疾病都可以從《黃帝內經使用手冊》中找到治癒方案,祛病養生。
◎ 靈龜八法——儲備人體原始能量最安全的八個養生大穴,打通人體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八個穴位統治眾病。
◎ 三陽開泰——治病不療心,等於扔黃金。改變人生命運,升騰全身陽氣的心法秘傳。
◎ 改良周公百歲酒——來自仙家不傳六耳的養生驗方,迅速祛除體內濕邪,充足陽氣,堪稱「世間第一回春酒」。
◎ 仙家入手第一招:歷代修煉家都視為珍寶,將養生保命的陽氣固藏在體內的「種陽秘法」。
◎ 抱住健康養生樁——拳道通於仙道,意拳養生不傳之秘。無數患者的體驗證明,這個融武術健身、中醫養生、道家修煉為一體的養生樁,是目前所有調整身心方法中最簡捷、最便利、最安全而且見效最快的一種方法。
◎ 增強孩子的自愈能力,讓孩子聰明健康、茁壯成長的三大玄機。
◎ 4 種讓父母免受求醫無果之苦的法寶,直搗病灶,一招制勝。是您獻給父母的長命護身符。
◎ 5份道家中醫秘而不宣的有效食療養生套餐,讓您有病祛病,無病強身。
NO.2 大話養生
顛覆傳統的「健康」養生觀念,讓飲食為健康投資。人類健康,三分靠吃,七分靠養。養生之道,莫先於食。
健康就像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您的飲食習慣,另一端是您的健康。您對良好的飲食習慣遵循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健康」。只有遵循健康的飲食法則,才能享受健康人生。
營養分正效、負效、增效、減效和無效,吃對了才有效。巴爾扎克說:「有規律的生活是健康與長壽的秘訣。」
但是你知道嗎?「吃飽喝足身體才健康」、「早餐不吃也無妨」、「吃得好身體才強壯」等這些你深信不疑的飲食箴言,其實都是充滿了片面性的謊言,它正在影響著你的健康。
健康從飲食開始。本書作者歷經數年,收集幾十萬字手稿整理成集,語言通俗易懂,實用性強,以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全方位解讀留念和健康的潛在關系,為您指出生活中常見的錯誤飲食觀念、方法及營養搭配,提供正確的飲食養生方案,助您做好自己的健康管家
NO.3 大中醫1:針灸銅人
《大中醫1:針灸銅人》內容簡介:醫乃仁術,濟世活人之本,入大道之門。主人公宋浩在幼時被父親神秘拋棄,跟隨一位老中醫學習醫術,失蹤了近千餘年的絕世奇珍,醫中至——天聖針灸人突然現世,醫道江湖風雲再起……真正的醫道在民間在江湖,宋浩開始游醫天下。古老的文明,古老的醫術,還有那神秘的少數民族醫術……醫門恩怨,情感糾纏。江河草原,大漠雪山。探危歷險,搜異獵奇、盡展人生之幻。說解中醫學,望聞問切、理法方葯…………
NO.4 大中醫2:天醫堂
《大中醫2:天醫堂》講述醫乃仁術,濟世活人之本,入大道之門。主人公宋浩在幼時被父親神秘拋棄,跟隨一位老中醫學習醫術,失蹤了近千餘年的絕世奇珍,醫中至——天聖針灸人突然現世,醫道江湖風雲再起……真正的醫道在民間在江湖,宋浩開始游醫天下。古老的文明,古老的醫術,還有那神秘的少數民族醫術……醫門恩怨,情感糾纏。江河草原,大漠雪山。探危歷險,搜異獵奇、盡展人生之幻。說解中醫學,望聞問切、理法方葯
NO.5 體態決定你的健康
《體態決定你的健康》針對中圍人的不良生活習慣,設計超簡單的脊椎、體態健康檢測,讓你深入了解拊指外翻、足底筋膜炎、退化性關節炎、骨刺、椎問盤突出等病痛的根源,同時為常見的錯誤體態,包括X形腿、O形腿、駝背、骨盆前傾、功能性長短腳、脊椎側彎等問題,提供迅速有效的復健妙方。每個人都擁有自愈力,只要脊骨平衡,神經傳導順暢,自愈力自然能提升,成為身體的第一道防線。這種方法對於體態、脊椎問題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而且還能讓人擁有良好的儀態。這些簡單易學,人人都可以動手操作的臼常保養方法,使您有效避免各種惱人的疼痛和疾病,讓您儀表大方、體態優雅、氣質非凡,由內而外地活出自信、美麗與健康!
NO.6 健康來自餐前飯後
從拿起這本書的那一刻起,你就邁出了通往健康生活的第一步。記住,健康的選擇權在你的手中。關注你的飯桌,關注家人的餐前飯後,你和家人將變得更加健康、強壯,也會變得更快樂。餐前飯後的健康細節,是你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
·吃早餐和接吻一樣,要全心全意地投入。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無論在哪裡用午餐,都能有健康的選擇。
·健康的晚餐不是不吃,而在於控制自己。
NO.7 老偏方
《老偏方》是最實用、最簡便、最特效、最經濟的中醫葯方,億萬人實踐成果。
中國第一本由262人共同口述的祖傳秘方,堪稱中國「第一方」。
到醫院排隊掛號、候診和拿葯,沒有半天時間別想搞定。醫生看病卻只只有五分鍾!如果只是小病,誰會想去醫院呢?小病用偏方自我治療,省錢又健康
NO.8 連醫生都想知道
每個家庭都應該有一本這樣的書,改變生活習慣,從現在開始仍然不晚。
總是相信常識是危險的,健康屬於喜歡思想的人。
醫學不斷地進步,為什麼生病的人仍不斷增加?《連醫生都想知道》告訴你連醫生都想知道的健康知識。
僅僅依靠名醫來解決健康問題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想要健康長壽,就必須注重每天的生活習慣。
網路上獲得的知識都是正確的嗎?別讓所謂的健康常識害了你。
泡熱水澡對身體不好嗎?生鮮蔬菜當主食危害健康嗎?人造奶油比奶油更健康嗎?常吃烤焦的食物容易患癌症嗎?吃太熱的食物好嗎?吃魚真的不會發胖嗎?喝大量的水真的能夠變瘦嗎?亂擠青春痘真的會留下痘疤嗎?抽煙會使葯效降低嗎?開冷氣睡覺對身體不好嗎?頭暈是嚴重疾病的徵兆嗎?這些與健康有關的知識,連醫生都想知道。
NO.9 家庭中醫葯養生精華錄1:健康靠自己
《家庭中醫葯養生精華錄1:健康靠自己》以弘揚中醫葯傳統文化、普及中醫葯知識、增進大眾健康為己任,由全國百餘位最權威的中醫葯專家組成的編輯委員會,直接為尋常百姓傳遞真正科學、正確、有效的健康、膳食、家庭用葯等相關知識,以提高百姓生活質量。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可讀性和收藏價值,深受讀者歡迎。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主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葯研究所主力。《家庭中醫葯》雜志15年真情實用版!一個好方,受益終身!再沒有比這更讓這放心了!
唯一一本面向家庭的國家級中醫葯雜志,最適合老百姓日常養生,你不可不知的妙招驗方全記錄!
《家庭中醫葯》雜志是由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主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葯研究所主辦的中醫葯科普期刊,創刊已15周年。
連續兩次榮獲全國中醫葯科普先進集體獎,獲第二、三屆全國中醫葯優秀期刊二等獎。連續11年被中國期刊協會指定為贈建全國百家期刊閱覽室刊物,2008年10月被授予「全國優秀中醫健康俱樂部」稱號。
NO.10 瘋狂果蔬
吃水果的謬誤與真相——破譯水果的安全密碼。
不同體質不同年齡不同人群,吃水果時有不同的講究。
哪些水果同食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揭穿水果美容的甜蜜諾言。
人體最簡單的健康方式
營養專家何鳳娣副教授為您講述果蔬的時尚說法、吃法、做法、用法、並針對不同的人群,全方位地引導者合理地使用水果、蔬養生保障,為您的健康把關。
3、什麼是中醫葯養生
採用中醫的辯百證思維方式,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而進行的調節身體陰度陽平衡的方法,是中醫養生。由於中醫用針灸或葯物調知理人的陰陽平衡,所以又稱中醫葯養生。而養生,養是調節陰陽平衡,生是減少道毒素的攝入和加大毒素的排除延長壽命。因此想學怎麼養生就要學兩類,調節專陰陽的方法,和控制飲食減少毒屬素攝入及採用葯經排除毒素的方法。
4、想學習一些關於養生方面的知識
想要養生百就必須先學會辨別體質。《中醫體質養生》詳細介紹了人有9種體質,你對照一度下看你屬於什麼體質缺什麼,補知什麼,不能亂補道。另外,如果體內有濕邪、或者有肝鬱氣滯的話你必須把它解決了再補。否專則的話補什麼都沒作用,不管是葯補還屬是食補。
5、中醫養生什麼書適合我?
《黃帝內經》不錯百的選擇,食療方面有中國度中醫葯出版社出版的《中醫葯膳與食療》知,簡單的鍛煉套路建議你就練八段錦。也可以學一下一些簡單的自我按摩手法道,自己平時注意調理內一下,不過無論那方面都好都要持之以恆!願你身體健容康!
6、養生秘訣
養生秘訣
健康其實與事業、家庭一樣,也需要經營。中醫養生要情志、飲食、運動、睡眠四方面結合而行。筆者現將自家養生「秘訣」介紹如下。
空腹清腸
一個星期進行一天空腹清腸對身體有益。人在空腹清腸時,要提前一天多吃一些質量不高的食物,如各種蔬菜等;第二天什麼也不吃,或只吃少量的水果,這樣能夠提高胃動力,起到清腸排毒的作用。
大量運動
人除了每天的運動外,一周還應做一次大量運動,以起到排汗、排毒的作用。但不要過度、頻繁地做大量運動,否則容易導致氣血不足。
吃飯不喝茶
在吃飯前後不宜喝茶或飲料,因為「瓊漿玉液」其實就在人的口中。唾液攪拌食物於牙齒之間,食物磨細後能被唾液中的酶轉化為極易消化吸收的物質。一些人飯前先喝茶,或者邊吃飯邊喝飲料,這都會沖淡胃液,反而使食物不能被很好地吸收,易造成人體營養不良。正確的方法是,吃飯前和吃飯後半個小時不要喝水包括湯、飲料和茶,以保持胃腸內有足夠的消化液。
「沒心沒肺」過日子
從中醫養生之道來說,人「沒心沒肺」地過日子就能使體內「四通一平」,即血路通、氣路通、經路通、食路通,五臟平衡。而平衡是中醫養生之道的核心。中醫養生重視三大平衡,即人心態的平衡、人與天地的平衡、人體各臟腑的平衡。平衡百病自愈,失衡雜病叢生。構成宇宙環境最基本的物質「金、木、水、火、土」之間要平衡才能風調雨順、萬物生長;而人體堪稱一個小宇宙,心、肝、脾、肺、腎五臟功能之間也講究相對平衡,打破平衡便會引發一系列疾病。中醫養生不是刻意的,而是遵循自然規律的;不是「傾盆大雨」,而是「綿綿細雨」。
7、請問中醫養生知識有哪些?
甩手治失眠
每天練5分鍾甩手功,會感到神清氣爽,精神抖擻。很多人用此功治好神經衰弱、失眠、健忘等症狀。
具體方法:馬步,十趾輕輕抓地,微微提肛,舌抵上齶。緩緩上抬手臂至與肩平行,再自然甩落至身後。1次5—10分鍾,1日2—3次。這套動作可以活動手三陰手三陽六條經絡,因此能調節氣血,平衡陰陽,升清降濁。
抖身治慢性病
抖一抖軀體,在氣功中叫做「斗翎」,即仿效倦鳥棲枝,振羽翼、渾身顫動,用以去疾解乏。堅持「斗翎」練習,可改善血液循環,使心腦獲得充足的血氧,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
具體方法:挺胸直立,兩足分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雙腿微屈,軀體有節奏地左右顫抖,顫抖時盡量使臀部擺動,以牽動上身及兩臂顫抖。全身放鬆,其速度由緩慢而逐漸加快,幅度以自我感覺胸肌振動為度,不宜用力過猛,以舒服為佳。時間3 ̄5分鍾,亦可適當延長。
揉腹治消化不良
對於消化不好的人來說,睡前或起床前揉揉「神闕穴」,也就是肚臍,可很好地幫助消化。
具體方法:平躺,全身放鬆,雙手重疊,以肚臍為中心旋轉按揉,男性宜順時針由小圈到大圈,然後逆時針由大圈到小圈來按摩,女性則是先逆時針後順時針。按摩時以感覺到胃腸的蠕動為標准。一般按摩後好好睡一覺,白天會感覺消化功能有所改善。但潰瘍出血者禁揉腹,以免出血增多,加重病情。
每天下蹲可強腎
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腎強則抵抗力強,下蹲動作可有效按摩命門,從而起到補腎的作用。
具體方法:先鬆鬆腰,輕輕旋轉一下腰部,然後做下蹲動作,同時挺直腰板。下蹲時將意念集中在腰部,腰部的命門處為腎之所在。
站起時意念則集中於頭頂的百會穴處,感覺自己的頭上有一根線提拉著,這樣能保證身體挺拔。下蹲站起為1次,根據時間共做9或9的倍數次,每天也就花幾分鍾,最好早晨做這套補腎操,如果忘記了,中午前一定得補上。
8、學中醫學是不是可以把自己身體調理得很好?
人常說西醫治的是疾病,但是中醫治的是人。中醫一般都是大師級別的才被人所知,西醫治療思想就是哪裡有問題就換哪裡,而治不來了的怪病就託付給了中醫大夫。對功能性損傷,中醫大夫是十分拿手的。可要說是器質性損傷,還得靠西醫大夫。
年輕的中醫大夫,大多沒有多少經驗,這樣就沒有人願意找他們看病,他們並不怎麼出名。可是若混成名老中醫,整個中國都將記住你。可是事實上即使是老中醫也有很多源短命的。
我朋友大多是中醫學院的學生,雖然懂些人體陰陽五行平行,可未必應用到了生活中。中醫學院的學生,大多被要求會知打八段錦、太極拳、蹲樁、扎馬步、一套功法拳路、健美操。這些都是學校強迫的,而且學校一般也會舉行各種養生活動。
中醫學院學生的課也是非常滿的,朋友告訴我她總是朝六晚十一,平時周六周日還得去醫院見習。不能說學中醫的學生有多道么養生,但是相對於其他大學的學生,他們的生活更符合中國傳統養生。
有很多中醫的男生或女生抽煙,他們不是不知道抽煙的危害,學醫的哪一個不懂呢,可是他們還是如此任性。也有些學生不去上課老逃課,為了什麼,大概是在宿舍躺著睡覺吧。
9、儒道思想怎麼看中醫養生文化?
如今,人們在解決了溫飽之後,最關注的是健康,是養生。你或走進書店,或打開電視,或與人交談,各種各樣的養生知識撲面而來。由此可見,人們對養生的重視程度。
尋根溯源,中醫養生文化是中醫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來自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作為「群經之首」的《周易》,是儒道兩家思想的重要載體,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它在構築燦爛的華夏文明的同時,也影響了中醫、中國人與中國社會。
目前,這股傳統養生新旋風的掀起,深刻說明儒道智慧不僅符合現代社會人的生命之所需,而且在科學養生方面更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天人合一」催生整體觀念
現在,我們說得最多的詞是「和諧」,這正是《周易》的核心思想。它把自然和社會看作一個整體,提出「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天地人之道,即「立天之道,曰陰與 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以天道推知人事,從自然發展中認識自然,了解自然,效法自然,並尋求建設和諧社會的方法和技術。
基於這種和諧思想,中醫提出了「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作為中醫養生文化開山之作的《黃帝內經》認為,人是大自然的產物,應該與自然、與萬物同生共存,和 平共處。人遵循自然界變化的內在規律,進行飲食起居、工作運動,並隨著四時氣候、地理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的改變而進行調整。那麼,順其自然、融入自然,可以 少生疾病、延緩衰老、益壽延年;違背自然、破壞自然,必將受到自然的制約和報應,將會引起疾病,損害機體。
中醫的經絡養生,把人的臟腑經絡在12個時辰中的興衰聯系起來看,環環相扣,十分有序;「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中醫時節養生以及中醫飲食養生和中醫情志 養生,也是儒道思想的延伸和發展,體現了中醫養生的整體調節優勢。如孩子脾胃弱,不能多吃冰淇淋,老人腸胃功能差,晚上應該多喝粥。按此自然規律養生,同 時,注意「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也就「精神內守,病安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