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什麼湯養生

什麼湯養生

發布時間:2020-04-29 10:34:18

1、常熬夜喝什麼食補湯好?

上夜班後,不少人食慾不振,吃飯不香,時間長了影響營養供給。「夜班族」必須要合理安排飲食,攝取充足的熱能,堅持吃午飯、晚飯和夜餐。上班前進食八成飽,下班後切勿餓著肚子睡覺,更不要因貪睡而放棄吃午飯。因夜間勞動一般比日間工作消耗體力大,要想保持精力充沛需補充多營養、易消化、富含水分的食物。要增加蛋白質攝入量,多吃瘦肉、鮮魚、蛋類、奶類、豆製品,補充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特別是富含維生素A的動物肝臟、蛋黃、魚子、黃豆、蕃茄、胡蘿卜、菠菜、紅薯、紅辣椒等食物,提高夜班工作者對昏暗光線的適應力,從而防止視疲勞,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服用一些復合維生素。另外,為刺激和增進食慾,飯菜還應品種多樣,但夜餐卻要准備得清淡、可口一些,切忌太油膩,以免影響睡眠質量。

防寒保暖,預防感冒。一年四季,尤其是冬春季節,晝夜溫差較大,特別是清晨下班,室內外溫差更大,「夜班族」要及時加衣,注意防寒保暖,因為加班後身體疲勞,免疫力會相對降低,容易發生感冒並因此而誘發其他疾病。

適當參與文體活動。夜班工作者由於白天活動量很小,尤其要注意做一些適當的文體活動,可達到迅速解除或減輕疲勞的目的。尤其是大多數從事腦力勞動或局部體力勞動的人,應加強全身性活動,並多參加輕松愉快的娛樂活動。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值夜班的人要性格開朗,盡可能抽時間與家人和朋友交流,爭取家人的關心體貼、理解和支持,同時也不要對上夜班產生恐懼心理,人都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相信如能加強自身保健,「夜班族」同樣可以享受「帶月荷鋤歸」的美好心境。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長期以來人類適應環境的結果。熬夜會損害身體健康。因為,人體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生長激素都是在夜間睡眠時才分泌的。前者在黎明前分泌,具有促進人體糖類代謝、保障肌肉發育的功能;後者在入睡後方才產生,既促進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也能延緩中老年人衰老。故一天中睡眠最佳時間是晚上10時到凌晨6時。

經常熬夜的人,應採取哪能些自我保健措施呢?一是加強營養,應選擇量少質高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B族食物如牛奶、牛肉、豬肉、魚類、豆類等,也可吃點乾果如核桃、大棗、桂圓、花生等,這樣可以起到抗疲勞的功效。二是加強鍛煉身體。可根據自己的年齡和興趣進行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熬夜中如感到精力不足或者欲睡,就應做一會兒體操、太極拳或到戶外活動一下。三是調整生理節律。常年熬夜者應根據作息時間表,並不斷修改至適應。四是消除思想負擔。常熬夜者切忌憂慮和恐懼,應樹立信心,在夜晚工作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和高昂的情緒。

熬夜族的飲食保健

夜工作者要供給充足的維生素A,因維生素A可調節視網膜感光物質———視紫的合成,能提高熬夜工作者對昏暗光線的適應力,而防止視覺疲勞。

熬夜工作者勞動強度大,耗能多,應注意優質蛋白質的補充。動物蛋白質最好能達到蛋白質供應總量的一半。因為動物蛋白質含人體必需氨基酸,這對於保證熬夜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和身體健康是有好處的。

熬夜一族的自我保健

生活在節奏緊張的現代社會,沒有熬過夜的人是幸運的人。熬夜會使身體的正常節律性發生紊亂,對視力、腸胃及睡眠都造成影響。那麼,經常熬夜的人應該怎樣自我保健呢?

熬夜的人多半是做文字工作或經常操作電腦的人,在昏黃燈光下苦戰一夜容易使眼肌疲勞、視力下降。衛生部北京醫院營養科的主管營養師李長平大夫告訴記者,維生素A及維生素B對預防視力減弱有一定效果,維生素A可調節視網膜感光物質——視紫的合成,能提高熬夜工作者對昏暗光線的適應力,防止視覺疲勞。所以要多吃胡蘿卜、韭菜、鰻魚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以及富含維生素B的瘦肉、魚肉、豬肝等動物性食品。
此外,還應適當補充熱量,吃一些水果、蔬菜及蛋白質食品如肉、蛋等來補充體力消耗,但千萬不要大魚大肉地猛吃。李長平大夫認為,吃一些花生米、杏仁、腰果、胡桃等乾果類食品,它們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E、鈣和鐵等礦物質以及植物油,而膽固醇的含量很低,對恢復體能有特殊的功效

除了在飲食上下功夫,熬夜一族要加強身體鍛煉。熬夜中如感到精力不足或者欲睡,就應做一會兒體操或到戶外活動一下。由於熬夜會佔去正常睡眠的時間,因此在補充睡眠上不妨見機行事。如下班回家時,在車上閉目養神片刻,或在單位午休時為自己安排一小會兒午睡等,可恢復體力,使精神振作。

2、秋冬喝什麼湯好

◆秋冬滋補湯

如果你的身體火氣旺盛,就要選擇性甘涼的湯料,如綠豆、薏米、海帶、冬瓜、蓮子等,以及劍花、雞骨草等清火、滋潤類的中草葯。

如果你的身體寒氣過剩,那麼就應選擇一些性熱的湯料,如參等。

諸如冬蟲夏草、參之類的草葯,在夏季是不宜入湯的。即使在秋冬季,滋陰壯陽類的大補草葯,也並不適合年輕人和小孩子。

在湯料的選擇上,用來燉的一定不能用來煲,如:參、茸、燕窩等。

大多數北方人煲湯認為要加香料,諸如蔥、姜、蒜、花椒、大料、雞精、味精、料酒之類。事實上,從廣東人煲湯的經驗來看,這些香料大可不必。如果需要,一片姜足矣。喝湯講究原汁原味,只要煲的時間夠,湯的鮮美味道自然會飄溢出來。

「三煲四燉」
三煲:煲湯一般需要三小時。

四燉:燉湯需要四到六小時。

煲湯在烹制上並不很繁瑣,但是需要的烹調時間很長,有些耗工夫。事實上煲湯很容易,只要原料調配合理,慢慢在火上煲著即可。注意:火不要過大,火候以湯沸騰程度為准。開鍋後,小火慢煲,火候掌握在湯可以開著即可。

湯的種類:一般分為滾湯、煲湯、燉湯、煨湯、清湯等。

器皿的選擇:傳統選擇:煲湯以選擇質地細膩的砂鍋為宜;新潮推薦:瓦罐、鐵鍋等。

特別提示:把煲過湯的肉料取出,以廣東生抽、蔥姜絲、辣椒絲調成蘸料配食,入口十分美味。南北杏、川貝燉鷓鴣

材料:南北杏9克、川貝6克、鷓鴣4隻(凈約900克)、瘦肉100克、瑤柱3克、清水4杯、大薑片4片。

做法:用大薑片同鷓鴣、瘦肉飛水後,連同瑤柱、南北杏、川貝放入燉盅加水加蓋,隔水猛火燉20分鍾,轉慢火燉兩個小時即可。

功效:杏仁能潤肺化痰、止咳平喘,川貝能潤肺化痰、清熱止咳,鷓鴣補中消痰、開胃和中。此湯為清潤肺燥之食療佳品,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小兒百日咳等症。
川芎白芷燉魚頭

原料:川芎6克,白芷9克,鰱魚頭200克。做法:魚頭洗凈,加入切成片的川芎和白芷,加水適量,隔水燉熟。

(注意:川芎用量不宜太多;若有月經過多或陰虛火旺的頭暈,頭痛則不宜食用。)

功效:鎮靜止痛,祛風活血,男女頭風痛

冬蟲草燉水鴨

材料:冬蟲草25克,水鴨1隻,無花果2粒,陳皮¼片,姜2片

做法:冬蟲草洗凈,水鴨洗干凈,放入滾水內煮5分鍾,取出。陳皮凈軟颳去瓤。水煲滾,將冬蟲草、水鴨、無花果、陳皮、姜加入煲滾,改文火煲兩個半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補中益氣,食慾不振,腎虛哮喘

南北杏、川貝燉鷓鴣
材料:南北杏9克、川貝6克、鷓鴣4隻(凈約900克)、瘦肉100克、瑤柱3克、清水4杯、大薑片4片。
做法:用大薑片同鷓鴣、瘦肉飛水後,連同瑤柱、南北杏、川貝放入燉盅加水加蓋,隔水猛火燉20分鍾,轉慢火燉兩個小時即可。
功效:杏仁能潤肺化痰、止咳平喘,川貝能潤肺化痰、清熱止咳,鷓鴣補中消痰、開胃和中。此湯為清潤肺燥之食療佳品,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小兒百日咳等症。

川芎白芷燉魚頭

原料:川芎6克,白芷9克,鰱魚頭200克。做法:魚頭洗凈,加入切成片的川芎和白芷,加水適量,隔水燉熟。
(注意:川芎用量不宜太多;若有月經過多或陰虛火旺的頭暈,頭痛則不宜食用。)
功效:鎮靜止痛,祛風活血,男女頭風痛

冬蟲草燉水鴨

材料:冬蟲草25克,水鴨1隻,無花果2粒,陳皮1/4片,姜2片
做法:冬蟲草洗凈,水鴨洗干凈,放入滾水內煮5分鍾,取出。陳皮凈軟颳去囊。水煲滾,將冬蟲草、水鴨、無花果、陳皮、姜加入煲滾,改文火煲兩個半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補中益氣,食慾不振,腎虛哮喘

玉竹鳳爪湯

主 料: 雞腳12隻,排骨12兩(約480克)斬件,蓮子2兩(約80克),百合、淮山、芡實各1兩(約40克),玉竹1/2兩(約20克),姜1片,紅棗6粒(去核),鹽適量。
做 法: 1、淮山、芡實,玉竹洗凈。2、百合、蓮子分別用清水浸40分鍾。蓮子去蓮心,與百合分別放入滾水中煮5分鍾,取出洗一下。3、雞腳、排骨洗凈,放入滾水中煮5分鍾,取出洗凈。4、水12杯(或適量)煲滾,放入雞腳、排骨、紅棗、姜、玉竹、淮山及芡實,煲滾後,然後調慢火煲2小時,下百合、

楊桃甜菜頭豬湯

材料:甜菜頭 二個,楊桃 二個,紅蘿卜 一個.豬 八兩,姜 二片,鹽 適量
做法:1 甜菜頭去皮,洗干凈後切件。
2 楊桃洗干凈後切件。
3 紅蘿卜去皮,洗干凈後切件。
4 洗干凈豬 ,飛水後再沖干凈。
5 燒滾適量水,下薑片、甜菜頭、楊桃、紅蘿卜和豬 ,水滾後改慢火煲二小時,下鹽調味即成。

椰子馬鈴薯牛肉湯

材料:椰子 一個馬鈴薯 二個洋蔥 一個紅蘿卜 一個牛肉 十兩姜 二片鹽適量
做法: 1 將椰子肉切塊。
2 馬鈴薯、洋蔥和紅蘿卜去皮切件。
3 洗干凈牛肉,放入滾水內飛水,再沖干凈,然後切厚件。
4 燒滾適量水,放入椰子、馬鈴薯、洋蔥、紅蘿卜、牛肉和姜,水滾後改慢火煲約二小時,下鹽調味即成。

八寶粥:
材料:
江米、紅小豆、花生米、栗子肉、蓮子、紅棗、桂圓肉、金糕各50克,白糖適量
做法:
(1)栗子肉洗凈切成小塊,蓮子用鹼水浸泡去掉綠心,紅棗洗凈去核,花生米用熱水洗凈後去皮,桂圓肉切碎。
(2)紅小豆洗凈加入清水煮至五成熟,放入洗凈的江米,煮開後放入栗子肉、花生米、蓮子同煮,待米、豆煮爛,加入桂圓肉、金糕、紅棗等料,微火煮五分鍾即成。

蘋果粥
原料:
白米 1杯 蘋果 1個 葡萄乾 2大匙 水 10杯
輔料:
蜂蜜 4大匙
做法:
1.白米洗凈瀝干,蘋果洗凈後切片去籽。
2.鍋中加水10杯煮開,放入白米和蘋果,續煮至滾沸時稍微攪拌,改中小火熬煮40分鍾。
3.蜂蜜、葡萄乾放入碗中,倒入滾燙的粥,拌勻即可食用。

小米粥
原料:小米30-50克,紅糖適量。
製作過程:將小米如常法煮粥。加糖,做早餐食用。
特點:補中益氣,和脾益腎。適用於消化不良,食慾不佳。

綠豆粥
原料:綠豆30克,粳米適量,冰糖少許。
製作:
將粳米、綠豆分別淘洗干凈,同下鍋加水煮粥,粥熟後加冰糖適量調服。也可單獨用綠豆煎水服,以綠豆煮爛為度。

百合粥
原料:百合50克,蓮子(帶芯)30克,糯米100克,紅糖少許。
製作:
1、將百合、蓮子洗凈,同置鍋中,加水適量,與糯米同煮成粥,粥成加紅糖煮沸即可。
2、注意百合、蓮子和糯米都要煮爛,使粥細膩軟爛。
特點:軟糯、甜蜜

糯米粥
原料:
糯米100克,水800克。
製作:
1、糯米揀去雜物,淘洗干凈。
2、鍋置火上,放水燒開,放入糯米,攪開,再燒開後,滾煮5分鍾左右,用小火熬約40-50分鍾,至糯米軟爛,湯汁變稠,即可食用。
特點:滑潤粘稠,清香爽口。

牛奶麥片粥
原料:麥片、白糖各90克,牛奶150克。
製作:
1、麥片加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以上。
2、鍋置火上,倒入麥片湯,用小火煮20分鍾左右,加入牛奶,拌勻,煮15分鍾,加入白糖攪勻即可食用。
特點:
粥粘稠,甜香可口。

另外,熬大米粥、小米粥,或用剩米飯熬粥,稍不注意便會溢鍋.如果在熬粥時往鍋里加5~6滴植物油或動物油,就可避免粥汁溢鍋了.

3、什麼湯好喝又營養

下面列舉的湯好喝又營養,可以參考一下。

(1)杏仁蘿卜湯
蘿卜200克,杏仁40克,豬肺150克。大火燉至熟爛時,再加入鹽、味精、料酒、蔥段、薑片、胡椒粉等。具有補肺止咳、寬胸化痰之功效。

(2)蝦皮蘿卜湯
蘿卜200克,蝦皮80克,粉絲80克。勺內放油燒熱後用蔥姜絲熗鍋,入蝦皮煸炒幾下,然後下入蘿卜絲再煸炒數下;加入雞湯,下入粉絲,再加鹽、料酒、味精、胡椒粉等。具有滋養強身、健胃消食、順氣補鈣之功效。

(3)排骨蘿卜湯
白蘿卜200克,排骨150克,水發海帶50克,杏仁20克。將排骨、杏仁用砂鍋慢火燉熟,再將白蘿卜、海帶放入排骨湯中,慢火煨開半小時以上,酌加調料及香油。具有化痰止咳之功效。

(4)蘑菇雞蛋湯
因為蘑菇本身就是起鮮的,所以無需太多作料,步驟如下:
1、蘑菇洗凈、切片
2、雞蛋打散,略加鹽
3、熱鍋少量油,下蘑菇片爆炒30秒,加入冷水
4、水開後,放入雞蛋,再開後,加鹽調味,注意:不需要加味精,已經很鮮了。試試吧:)

(5)奶油番茄培根蘑菇湯
主料:西紅柿(三個)、培根、鮮菇
輔料:麵粉、牛奶、紫菜
調料:胡椒粉、鹽、雞精、黃油
做法:
1、培根用油煎一下,切碎,西紅柿用開水燙一下,去皮後用粉碎機打成泥,鮮菇切成片;
2、炒鍋上火,加黃油、少許麵粉煸炒一下,加鮮菇、牛奶和西紅柿醬,另外加水調成適當的稀稠度,加胡椒粉、雞精、鹽調准口味濃度;
3、做好的湯倒入盤中,將紫菜切成細絲,統配跟隨一起灑在湯上即可。
特點:西式餐湯,營養豐富,開胃美觀,也可做早餐配烤麵包。

(6)排骨蘑菇湯
原料:大排骨500克,鮮蘑菇湯100克,番茄100克,紹酒15克,精鹽5克,味精3克。
做法:1、將每塊大排骨用刀背拍松,再敲斷骨髓後加料酒、鹽腌漬15分鍾。
2、器皿中加入沸水,放入大排骨,撇去浮沫,加酒,低火15分鍾,再高火8分鍾,放入味精調味並放入番茄塊,煮沸即可。

(7)鵝血蘑菇湯
主 料: 鵝血200克,蘑菇100克。
做 法: 將凝固鵝血切小塊,蘑菇水發後切條塊,起鍋倒入植物油先炒蘑菇5分鍾後,倒入鵝血塊,旺火速翻炒至熟透調味即可食用。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胃癌氣血痰阻型:胃脘部腫塊、堅硬、固定不移,時有疼痛,嘔吐物如赤豆汁,時或見黑便如柏油狀,形體消瘦、面色蒼白、精神疲乏,舌質帶紫帶紅,脈細澀。

(8)豆苗蘑菇湯
主料: 豆苗、口蘑、金針菇。
配料: 車厘子、青豆、玉米粒、西蘭花適量
調味料:
1、料酒1大匙,醬油1大匙,小蘇打1/4茶匙,清水4大匙;
2、料酒半大匙,咖喱粉3大匙,鹽半茶匙,糖1茶匙,清水2杯。

做法:
1、水中放薑片煮,水熱後加入口蘑。
2、水開後,加入金針菇、豆苗。加一些鹽。
3、水再開後關火。(也可以放一些味精或香油)

(9)奶油蘑菇湯
材料: 蘑菇,新鮮奶油,牛奶,黃油,胡蘿卜,番茄,洋蔥
製作:
1、取一個鍋,加入2碗水,加入適量牛奶,新鮮奶油,然後開始用文火煮。
2、蘑菇切片,胡蘿卜切絲,番茄切小塊,洋蔥切碎待用。
3、在煎鍋中放一小塊黃油,放入碎洋蔥,翻炒爆香,然後依次加入番茄和胡蘿卜炒,如果覺得干可以再放黃油下去,然後放鹽,待番茄皮脫落就可以倒入奶油湯中,繼續燒煮。
4、還是用黃油翻炒過蘑菇後,再放到湯里。
5、用旺火把湯煮開,然後可以勾一個薄芡,就可以了。
6、裝盤後可以適量加一些芝士條。

(10)紅蘿卜蘑菇湯
功效:紅蘿卜富含維生素A和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十幾種酶,對防治高血脂、肥胖症等大有好處;蘑菇含糖,脂肪少,食用此菜可以達到較好的瘦身效果。
原料:紅蘿卜150克、蘑菇50克、黃豆30克、西蘭花30克。
調料:色拉油5克、鹽5克、味精2克、白糖1克。
製法:1.紅蘿卜去皮切成小塊,蘑菇切件,黃豆泡透蒸熟,西蘭花改成小顆;2.燒鍋下油,放入紅蘿卜、蘑菇翻炒數次,煮入清湯,用中火煮;3.待紅蘿卜塊煮爛時,下入泡透的黃豆、西蘭花,調入鹽、味精、白糖,煮透即可食用

4、補腎什麼湯好?

想要補腎,多喝湯是良方。甲魚、百烏雞、山葯等都是補腎的佳品,用來煲湯喝最合適。通過補腎,讓身體保持健康,同時肌膚也會變得白嫩,還可以延遲衰老。

用料:排骨一條 、豬腎一粒、杜仲、度0-15克(1人)、白豆、 手抓兩三把 、鹽巴 

1、白豆抓兩三把在碗里 (干白豆)泡水直到成濕豆

2、杜仲(葯店就有)剪兩三塊出來 洗一下,同樣泡水(泡差不多有半個專鍾,等會連同泡的水一起入鍋) 。

3、排骨過一下水 把血水去掉 再倒入清水和剛才泡好的杜仲(和水一起倒進鍋里),白豆一同入鍋,大火轉中火煮半個鍾(我是用高壓鍋,用燉盅也可以,當然時間可以再長些)

4、鍋里的煮好後,最後把豬腎倒進去,再一起煮個5分鍾,下點調料 就大功告成啦!

5、最後的成品。

5、什麼湯好喝又好做,又營養?

冬季常喝蘿卜湯

常吃蘿卜,特別是在冬季里常喝些蘿卜湯,對身體是大有益處的,民間就有「冬季蘿卜小人參」和「冬吃蘿卜夏吃薑」之說。

杏仁蘿卜湯 蘿卜200克,杏仁40克,豬肺150克。大火燉至熟爛時,再加入鹽、味精、料酒、蔥段、薑片、胡椒粉等。具有補肺止咳、寬胸化痰之功效。

蝦皮蘿卜湯 蘿卜200克,蝦皮80克,粉絲80克。勺內放油燒熱後用蔥姜絲熗鍋,入蝦皮煸炒幾下,然後下入蘿卜絲再煸炒數下;加入雞湯,下入粉絲,再加鹽、料酒、味精、胡椒粉等。具有滋養強身、健胃消食、順氣補鈣之功效。

羊肉蘿卜湯 蘿卜200克,羊肉100克。加橘皮少許入鍋燉熟,酌加鹽、花椒、大料、姜、桂皮等辛溫發散之物少許,注意不要加醬油。具有健脾理氣之功效。

排骨蘿卜湯 白蘿卜200克,排骨150克,水發海帶50克,杏仁20克。將排骨、杏仁用砂鍋慢火燉熟,再將白蘿卜、海帶放入排骨湯中,慢火煨開半小時以上,酌加調料及香油。具有化痰止咳之功效。

蘑菇雞蛋湯,因為蘑菇本身就是起鮮的,所以無需太多作料,步驟如下:
1、蘑菇洗凈、切片
2、雞蛋打散,略加鹽
3、熱鍋少量油,下蘑菇片爆炒30秒,加入冷水
4、水開後,放入雞蛋,再開後,加鹽調味,注意:不需要加味精,已經很鮮了。試試吧:)

還有網上整理的,復雜點:
1、奶油番茄培根蘑菇湯
主料:西紅柿(三個)、培根、鮮菇
輔料:麵粉、牛奶、紫菜
調料:胡椒粉、鹽、雞精、黃油
做法:
1、培根用油煎一下,切碎,西紅柿用開水燙一下,去皮後用粉碎機打成泥,鮮菇切成片;
2、炒鍋上火,加黃油、少許麵粉煸炒一下,加鮮菇、牛奶和西紅柿醬,另外加水調成適當的稀稠度,加胡椒粉、雞精、鹽調准口味濃度;
3、做好的湯倒入盤中,將紫菜切成細絲,統配跟隨一起灑在湯上即可。
特點:西式餐湯,營養豐富,開胃美觀,也可做早餐配烤麵包。

2、排骨蘑菇湯
原料:大排骨500克,鮮蘑菇湯100克,番茄100克,紹酒15克,精鹽5克,味精3克。
做法:1、將每塊大排骨用刀背拍松,再敲斷骨髓後加料酒、鹽腌漬15分鍾。
2、器皿中加入沸水,放入大排骨,撇去浮沫,加酒,低火15分鍾,再高火8分鍾,放入味精調味並放入番茄塊,煮沸即可。

3、鵝血蘑菇湯

主 料: 鵝血200克,蘑菇100克。
做 法: 將凝固鵝血切小塊,蘑菇水發後切條塊,起鍋倒入植物油先炒蘑菇5分鍾後,倒入鵝血塊,旺火速翻炒至熟透調味即可食用。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胃癌氣血痰阻型:胃脘部腫塊、堅硬、固定不移,時有疼痛,嘔吐物如赤豆汁,時或見黑便如柏油狀,形體消瘦、面色蒼白、精神疲乏,舌質帶紫帶紅,脈細澀。

4、豆苗蘑菇湯

主料:
豆苗、口蘑、金針菇。
配料:
車厘子、青豆、玉米粒、西蘭花適量
調味料:
1、料酒1大匙,醬油1大匙,小蘇打1/4茶匙,清水4大匙;
2、料酒半大匙,咖喱粉3大匙,鹽半茶匙,糖1茶匙,清水2杯。

做法:
1、水中放薑片煮,水熱後加入口蘑。
2、水開後,加入金針菇、豆苗。加一些鹽。
3、水再開後關火。(也可以放一些味精或香油)

要點:
1、放進豆苗後不要再蓋蓋子。
2、若是有現成的雞湯,可以加一些。

5、奶油蘑菇湯

材料:
*蘑菇
*新鮮奶油
*牛奶
*黃油
*胡蘿卜、番茄
*洋蔥
製作:
1、取一個鍋,加入2碗水,加入適量牛奶,新鮮奶油,然後開始用文火煮。
2、蘑菇切片,胡蘿卜切絲,番茄切小塊,洋蔥切碎待用。
3、在煎鍋中放一小塊黃油,放入碎洋蔥,翻炒爆香,然後依次加入番茄和胡蘿卜炒,如果覺得干可以再放黃油下去,然後放鹽,待番茄皮脫落就可以倒入奶油湯中,繼續燒煮。
4、還是用黃油翻炒過蘑菇後,再放到湯里。
5、用旺火把湯煮開,然後可以勾一個薄芡,就可以了。
6、裝盤後可以適量加一些芝士條。

6、紅蘿卜蘑菇湯

功效:紅蘿卜富含維生素A和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十幾種酶,對防治高血脂、肥胖症等大有好處;蘑菇含糖,脂肪少,食用此菜可以達到較好的瘦身效果。
原料:紅蘿卜150克、蘑菇50克、黃豆30克、西蘭花30克。
調料:色拉油5克、鹽5克、味精2克、白糖1克。
製法:1.紅蘿卜去皮切成小塊,蘑菇切件,黃豆泡透蒸熟,西蘭花改成小顆;2.燒鍋下油,放入紅蘿卜、蘑菇翻炒數次,煮入清湯,用中火煮;3.待紅蘿卜塊煮爛時,下入泡透的黃豆、西蘭花,調入鹽、味精、白糖,煮透即可食用

6、經常熬夜的人煲什麼湯好

7、女人喝什麼湯好

烏雞湯
烏雞,是葯、食兩用佳品。它性平、味甘、無毒,滋補肝腎,益氣補血,滋陰清熱,調經活血,止崩治帶,治心腹痛。同時,烏雞也是一種優良的烹飪原料,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可以烹制出色、香、味各異風味別具的多種菜餚。

一、烏雞白鳳湯

主料:烏雞(宰殺干凈)

輔料:枸杞

調料:蔥、姜、雞精、鹽、醋

做法:

將烏雞放入壓力鍋內鍋里,加入蔥、姜、鹽、枸杞、雞精、醋適量清水,壓力鍋調到雞檔,保壓時間15分鍾,出鍋後撒入少許香菜即可食用。

特點:鮮香味美,營養豐富。烏雞營養豐富,老少皆宜。具有較高的葯用價值。

二、烏雞天麻湯
主料:烏雞(宰殺干凈)

輔料:天麻

調料:姜、鹽

特點:烏雞天麻湯極具營養價值,是民間滋補「秘方」。天麻,可治療頭暈目眩、中風偏癱,又滋補,又治病,兩全其美。

三、五彩烏雞絲

原料:烏雞脯肉200克,青椒、胡蘿卜、白蘿卜各一根,雞蛋一隻。

做法:
1、雞肉切絲(順紋切),青椒和紅、白蘿卜分別切絲。
2、雞絲加入精鹽、雞蛋、料酒、濕澱粉上漿,入油鍋中滑散斷生。
3、炒鍋上火,淋少許油,加入姜絲稍煸,青椒絲、蘿卜絲炒制加鹽、味精、放少量水,勾芡,上明油,倒入雞絲翻勺即成。

四、補品三套禽

原料;烏雞、乳鴿、鵪鶉各一隻,枸杞少許,香茹六片。

做法:
1、烏雞、乳鴿、鵪鶉分別宰殺洗凈,加薑片、料酒巴、整姜腌漬片刻後,將鵪鶉從乳鴿開口取臟處塞入乳鴿體內,再把乳鴿從烏雞開口處塞入烏雞體內。
2、取燉盆一隻,將烏雞置入,注放清水,下薑片、蔥結、枸杞、香茹、精鹽、味精、白糖、淋少許油,上籠旺火蒸兩個小時取出,揀出薑片、蔥結,調正味道即成。

五、五味烏雞補血湯

原料:烏雞一隻,當歸、熟地、白勺、知母、地骨皮各15克,蔥、姜、鹽、味精適量。

做法:

1 烏雞洗凈,五味葯材洗凈切片,並用單層紗布裹好備用。
2 將將葯物塞入雞腹、扎緊,置於鍋內,加水1500好毫升,上籠旺火蒸2小時。取出葯物,加調味品,復蒸10分鍾。

六、烏雞煨鱉裙

主料:干鱉裙200克,烏骨雞1000克。

配料:水發木耳50克,火腿絲5克。

調料:料酒、味精、精鹽、胡椒粉、蔥段、薑片、水澱粉、白糖、醬油、雞油、生油、高湯各適量。

做法:①鱉裙發好後,洗凈,撈出。鍋燒熱,放入生油,投入姜、蔥煸香後,烹入料酒,放入清水。燒開,將鱉裙下入鍋中,煨透,取出,瀝干水分,切絲,用水浸泡。烏雞宰殺,去毛、內臟,洗凈,然後放入燒盅內,加入蔥、姜、料酒、鹽、味精、高湯,上籠,蒸1.5小時,取出,冷後,將雞撈出,雞肉切絲,原湯濾凈。②木耳絲連同鱉裙絲、雞絲一起下鍋,加下原湯、味精、鹽、胡椒粉、白糖、醬油。待湯燒成金黃色時,用水澱粉勾芡,加入雞油,起鍋,盛入碗內,撒上火腿絲即成。

功效:滋補強壯。適用於臟腑陽虛,虛火妄動或肝腎不足,婦女經水不調、經閉、血瘀等病症者食用。

烏雞含有人體不可缺少的賴氨酸、蛋氨酸和組氨酸,有相當高的滋補葯用價值,特別是富含極高滋補葯用價值的黑色素,有滋陰、補腎、養血、添精、益肝、退熱、補虛作用。能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和抗衰老。自老享有「葯雞」之稱。
對產後虧虛、乳汁不足及氣血虧虛引起的月經不調、子宮虛寒、行經腹痛、崩漏帶下、身體瘦弱等症,均有很好的療效。烏雞對老年人所有的虛損性疾病,都有很好的補虛作用。
烏雞雖是補益佳品,但多食能生痰助火,生熱動風,故體肥及邪氣亢盛,邪毒未清和患嚴重皮膚疾病者宜少食或忌食,患嚴重外感疾患時也不宜食用,同時還應忌辛辣油膩及煙酒等。
烏雞湯的做法:
1、偏方/配方:
烏雞一隻,最好活雞,拋堂開肚(沒有活雞,買宰殺好的也湊合),內置
黃芪20克,當歸15克,沙參20克,麥冬10克,生薑五厚片,大紅棗9枚,
鹽少許,黃酒適量,清水煮開,換掉。再煮,大火燒開,文火清燉2小時,
再放入蔥花少許,攪勻出鍋,此湯最適合婦女服用,尤其產後,失血症尤佳,
禁忌:大小茴香。
若沒有那麼多配料/中葯材,也沒關系,估莫著放些西洋參、大紅棗、生薑等湊手的東西也行,關鍵在煲湯的方法/要決。每天早晚喝一小碗,持續半年,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健體。
2、一般煲湯的方法/要決:
煲湯最重要的是原汁原味,不要隨意添加調味品。以肉湯為例,在煲湯之前,最好先將肉用開水清煮一遍,去掉肉腥味,最下鍋文火慢燉,在湯燉好之後,再放入鹽,姜,蔥段之類的物品,並加入青菜潤色,最後出鍋時再添加香菜之類,以保味道清新。

紅棗腩排燉烏雞:
材料:排骨200克、烏雞半隻(約250克)、紅棗12粒、姜2片
調味料:紹興酒少許、鹽適量
作法:1 將排骨、烏雞切開後分別氽燙備用。
2 將紅棗泡水20分鍾備用。
3 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加入水及紹興酒,放進蒸鍋中燉2小時,起鍋前加鹽調味即可。
功能:補血、健皮、調養生機、益氣活血,養顏潤膚

名稱: 烏雞湯
功效: 溫中健脾,補益氣血。
來源: 飲膳正要
出處: 中華葯湯譜
簡介
Title 簡介
用 料 烏雄雞1隻,陳皮3克,良姜3克,胡椒6克,蘋果2枚,鹽、蔥、姜、豉、料酒適量。

制 法 將烏雞宰殺,去毛、內臟、腳爪,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洗凈,切成塊。將陳皮等4味用紗布包紮,和雞塊同入鍋,加水共燉,並放入蔥、姜、料酒等,至雞塊熟爛即可。

用 法 飲湯食肉,1日1次服。

注 釋 烏雞亦名烏骨雞、黑腳雞等,為民間熟知的滋補強壯之品。李時珍說:「觀雞舌黑者,則骨肉俱烏,入葯便良。」烏雞入肝、腎經。有養陰退熱,補益肝腎,健脾止瀉的作用。陳皮理氣,良姜溫中,胡椒散寒,蘋果除脹,皆益於健胃理脾,共助烏雞之補力。該湯在《飲膳正要》中記載:「治虛弱勞傷,心腹邪氣」;現多為病後、產後的滋補美食。

適應症: 凡屬婦女產後血氣暴虧而引起的身體虛弱,食慾減退,喜暖嗜卧,動則氣促者,即可輔食之。

早晨菜單

1、 花生油炒木耳。此菜可通氣、清血、通血。

做法:花生油下鍋,待熱時放下薑片炒,二分鍾左右放下木耳,加些鹽和味素(味精)。

2、 花生油炒菠菜,此菜用在早晨可補血。

中午萊單

1、 胡蘿卜、花生仁用花生油炒,此菜可補腦。

2、 豌豆、冬粉、豆腐煮湯,此菜可通氣、補血。

晚餐萊單

1、 萵菜(萵筍)用花生油炒。

2、 胡蘿卜、白蘿卜、木耳、香菜加些麻油(香油)煮湯。此菜可通氣、清血。

另外以下蔬菜也能起到補血的作用

金針菜鐵質含量豐富,還有維生素A、B1、C和蛋白質、脂肪及秋水仙鹼等營養素。

龍眼肉又稱桂圓肉,鐵質豐富且含有維生素A、B及葡萄糖、蔗糖等,產後婦女吃龍眼湯、龍眼膠、龍眼酒之類也是很好的補血食物。

咸蘿卜干蘿卜干所含的維生素B極為豐富,鐵質含量很高。

黑豆黑豆又稱烏豆,可以生血、烏發,產後也可用烏豆煮湯。

發菜色黑,內含鐵質,所以能補血,婦女產後也可用發菜煮湯做菜,作為補血之用。

胡蘿卜即紅蘿卜,含有維生素B、C,且含有一種特別的營養素胡蘿卜素,對補血極有益,所以胡蘿卜煮湯是很好的補血湯飲。

菠菜含鐵質、胡蘿卜素極為豐富,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補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

其他含有鐵質的食物,在果類中以葡萄乾、李子干、杏子干、桃子干為最多。

8、什麼湯好喝又好做 哪些湯有營養

下面列舉的湯好喝又營養,可以參考一下。

(1)杏仁蘿卜湯
蘿卜200克,杏仁40克,豬肺150克。大火燉至熟爛時,再加入鹽、味精、料酒、蔥段、薑片、胡椒粉等。具有補肺止咳、寬胸化痰之功效。

(2)蝦皮蘿卜湯
蘿卜200克,蝦皮80克,粉絲80克。勺內放油燒熱後用蔥姜絲熗鍋,入蝦皮煸炒幾下,然後下入蘿卜絲再煸炒數下;加入雞湯,下入粉絲,再加鹽、料酒、味精、胡椒粉等。具有滋養強身、健胃消食、順氣補鈣之功效。

(3)排骨蘿卜湯
白蘿卜200克,排骨150克,水發海帶50克,杏仁20克。將排骨、杏仁用砂鍋慢火燉熟,再將白蘿卜、海帶放入排骨湯中,慢火煨開半小時以上,酌加調料及香油。具有化痰止咳之功效。

(4)蘑菇雞蛋湯
因為蘑菇本身就是起鮮的,所以無需太多作料,步驟如下:
1、蘑菇洗凈、切片
2、雞蛋打散,略加鹽
3、熱鍋少量油,下蘑菇片爆炒30秒,加入冷水
4、水開後,放入雞蛋,再開後,加鹽調味,注意:不需要加味精,已經很鮮了。試試吧:)

(5)奶油番茄培根蘑菇湯
主料:西紅柿(三個)、培根、鮮菇
輔料:麵粉、牛奶、紫菜
調料:胡椒粉、鹽、雞精、黃油
做法:
1、培根用油煎一下,切碎,西紅柿用開水燙一下,去皮後用粉碎機打成泥,鮮菇切成片;
2、炒鍋上火,加黃油、少許麵粉煸炒一下,加鮮菇、牛奶和西紅柿醬,另外加水調成適當的稀稠度,加胡椒粉、雞精、鹽調准口味濃度;
3、做好的湯倒入盤中,將紫菜切成細絲,統配跟隨一起灑在湯上即可。
特點:西式餐湯,營養豐富,開胃美觀,也可做早餐配烤麵包。

(6)排骨蘑菇湯
原料:大排骨500克,鮮蘑菇湯100克,番茄100克,紹酒15克,精鹽5克,味精3克。
做法:1、將每塊大排骨用刀背拍松,再敲斷骨髓後加料酒、鹽腌漬15分鍾。
2、器皿中加入沸水,放入大排骨,撇去浮沫,加酒,低火15分鍾,再高火8分鍾,放入味精調味並放入番茄塊,煮沸即可。

(7)鵝血蘑菇湯
主 料: 鵝血200克,蘑菇100克。
做 法: 將凝固鵝血切小塊,蘑菇水發後切條塊,起鍋倒入植物油先炒蘑菇5分鍾後,倒入鵝血塊,旺火速翻炒至熟透調味即可食用。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胃癌氣血痰阻型:胃脘部腫塊、堅硬、固定不移,時有疼痛,嘔吐物如赤豆汁,時或見黑便如柏油狀,形體消瘦、面色蒼白、精神疲乏,舌質帶紫帶紅,脈細澀。

9、春天喝什麼湯好 推薦十款春天養生滋補湯

一、雪梨滋陰潤肺湯
材料:瘦肉、生薑、雪梨乾、百合、沙參、玉竹、天冬、麥冬(材料的量度根據個人的要求)
做法:
1、將瘦肉以及其他材料洗凈後,鍋里燒好熱水,將瘦肉,焯水,撈出。
2、然後倒入湯鍋中加入清水。
3、大火煮開後轉小火再煲2小時左右即可。
功效:雪梨乾是治療咳嗽的良葯,既有潤肺止咳,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春天流行病嚴重,如果常飲此湯不僅有助於增強肺腑免疫能力,還有養生的功效,
二、玉米胡蘿卜排骨湯
材料:玉米1根、胡蘿卜根、排骨、鹽、雞精各適量。
做法:
1、胡蘿卜去皮洗凈切塊,玉米切一小段。
2、鍋里燒熱水,把排骨洗凈放進鍋里焯一下,撈出,切好。
3、然後湯鍋燒熱水,等水開後,把排骨放進去煮5分鍾,再把胡蘿卜、玉米倒入。
4、大火煮10分鍾,文火慢煮30分鍾下調料即可食用。
功效:由於春天是花粉症多發的季節,而胡蘿卜中含有的維生素與β-胡蘿卜素,是具有抗花粉過敏和過敏性皮炎等的功效。
三、天麻八珍湯
材料:雞,魚頭,羊肉,天麻、黨參、白術、 茯苓、甘草、當歸、白芍生薑適量。
做法:
1、將以上的肉類洗干凈焯水後,魚頭先用油煎至金黃。
2、然後其他材料洗凈,倒入湯鍋中加入清水。
3、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煲約2小時,食用前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以上的肉食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將以上三種肉類再上葯材,就有補氣益血,調理身體功效。
四、鮮香菇豆腐湯
材料:豆腐2塊、鮮香菇、瘦豬肉、生薑、鹽、雞精適量。
做法:
1、豬肉洗干凈切片,焯水。
2、鍋里燒熱水,放入鮮香菇、生薑、豆腐,用大火煮十分鍾,再轉至中小火煮至香菇熟透。
3、再放入豬肉片,待肉片熟透後,加入鹽和雞精味即可。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降低血脂、潤澤肌膚、身體燥熱、牙肉紅腫的功效,血壓過高的人最應該喝。
五、荷葉薏米煲瘦肉湯
材料:荷葉、薏米、瘦肉、蓮子、扁豆、干淮山各適量。
做法:
1、將蓮子、薏米、扁豆和干淮山洗凈,浸泡一個小時。
2、瘦肉洗凈,切塊,焯水,撈起。
3、煮沸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
4、大火煮沸後,轉中小火煲1個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薏米能健胃祛濕,加上荷葉有升發陽氣之效,則扁豆,有改善疲倦乏力的功效,此湯能消除疲勞。
六、三豆鰍魚健脾祛濕湯
材料:生薑5片、泥鰍、紅豆、黑豆、赤小豆、紹酒、鹽各適量。
做法:
1、先把泥鰍放入清水加入適量的鹽,吐凈泥土後宰殺洗凈。
2、炒鍋以大火燒熱後加入素油,放入泥鰍煎至7分熟後盛起。
3、油煎泥鰍與三豆、生薑一同放入鍋中炒,加適量清水。
4、以大火燒沸,小火熬煮2小時,放入紹酒,調入適量精鹽即成。
功效:泥鰍是平常肉食食物中含有營養極高的食物,其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及多種維生素,此湯有清暑祛濕、健脾補腎的功效。
七、茯苓骨頭湯
材料:豬骨、茨實、薏米、土茯苓各適量。
做法:
1、將豬骨沖洗干凈焯水,茨實、薏米、土茯苓用水浸泡干凈。
2、煲內放適量水,分別把豬骨、茨實、薏米、土茯苓倒入,開大火燒開。
3、然後用湯勺將浮沫撇去,再開小火慢慢煲1.5個小時左右,關火前5分鍾加鹽即可。
功效:土茯苓有除濕解毒、通利關節,預防關節炎風濕關節痛等的功效,骨頭你也是補鈣的一種食物,春季飲此湯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八、黑木耳黃花菜煲泥鰍湯
材料:生薑3片、黑木耳、黃花菜克、泥鰍各適量。
做法:
1、先把泥鰍放入清水加入適量的鹽,吐凈泥土後宰殺洗凈。
2、將黑木耳、黃花菜浸泡洗凈,一起倒入煲里,加清水。
3、大火滾沸後改為小火煲約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泥鰍營養極高,有養氣補血滋肝陰的功效,此湯,對於小兒急慢性肝炎有很好的治療功效。
九、沙葛豬骨湯
材料:蜜棗2個、姜2片沙葛、豬扇骨、眉豆、赤小豆、扁豆各適量。
做法:
1、將沙葛洗凈,去皮,去筋,切塊,三種豆洗凈,浸泡2小時。
2、豬扇骨斬大件,洗凈,焯水撈起。
3、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鍾,轉小火煲一個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春天由於濕氣過重,此湯,可清熱祛濕,健脾開胃。
十、什錦蔬菜七彩湯
材料:香菇4個、蘑菇6片、洋蔥2個、蘆筍1根、柿子椒(紅、黃)各1個、綠菜葉(切碎)少許、高湯、鹽、味精,橄欖油、醋各適量。
做法:
1、將蘑菇切塊,先火將蘑菇烤香,再放入少量鹽和胡椒。
2、洋蔥和蘆筍用中火炒熟,用橄欖油將鍋溫熱,倒入高湯,再放進蘑菇微火煮。
3、煮10分鍾左右加入柿子椒,用鹽、胡椒調味。
4、盛入盤中,撒上綠菜葉以及適量醋即可。
功效:以上的蔬菜含多種維生素成分,既可以提供我們體內每天進行的新陳代謝所需,同時還能人體體內的抵抗力。

10、體虛煲什麼湯好

體虛的食補和葯膳食療

中醫將體質虛弱稱體虛,把慢性疾病的虛弱稱虛證,並將虛弱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種類型,結合心、肝、脾、肺、腎五臟,則每一臟又有氣、血、陰、陽虛弱的類型,如肺氣虛、脾陽虛、脾陽虛等等,中醫理論是講平衡的,只要人體氣血陰陽平衡,就是健康,不足的是虛弱,需補養,多餘的是病邪,要祛除,以其達到新的平衡,恢復身體健康。體虛是機體某些功能有所減退,不一定患病,即西醫所稱之「亞健康」,如不及時補養、調節和調理、令進一步發展,對健康不利。
治療虛弱,根據中醫「虛則輔之,實則瀉之,熱則寒之,寒則熱之。「的原則,需通過進補來調整虛實,進補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四個方面,並需依照各人的體質和病證中行辨證辨體進補,進補有葯補和食補,不論是採用葯補還是食補,均是為了補虛扶正,食補
有時比葯補更為重要,因為食補不謹可補虛祛邪,並可扶正,達到補虛扶正的要求,使機體的氣血陰陽達到新的平衡,恢復健康,故有「葯補不如食補「之說,進補是為了補虛扶正,若不虛而補、補之過度或不當的進補均可引起不良反應、如壯實的人服了人參、阿膠等性溫的補氣血葯物,會出現食慾減退、惡心、飽脹、便秘、頭暈、咽痛、牙齦虛浮出血:又如怕冷、大便溏薄的陽虛者服了生地、麥冬、鱉甲等補陰葯食物,會更加怕冷、腹瀉、腹痛等,這些都是因進補不當,損傷了胃氣,違反了中醫辨證說辨體施補的原則。
下面簡要介紹一些體虛的食補食品和葯膳食療方:
1 氣虛:氣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少氣懶言、全身疲倦乏力、聲音低沉、動則氣短、易出汗,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慾不振,虛熱,自汗,脫肛,子宮下垂,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為功能減退,不一定有病,氣虛者需補氣,補氣的葯物可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等。
1.1 補氣虛食品:牛肉、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可經常交替選服。
1.2補氣虛葯膳食療方舉例:
玉珍雞:母雞一隻洗凈,雞肚內放人桂圓、荔枝幹、黑棗、蓮子、枸杞各30g,加調味蒸食,可補氣養精。
黃芪蒸鵪鶉:黃芪6~9g,鵪鶉2隻共蒸食,可補氣虛。
2血虛:血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面色萎黃蒼白,唇爪淡白,頭暈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夢,大便乾燥,婦女經水愆期、量少色淡『、舌質淡、苔滑少津,脈細弱等。進補宜採用補血、養血、生血之法,補血的葯物可選用當歸、阿膠、熟地、桑椹子等。
2.1補血虛食品:烏骨雞、黑芝麻、胡桃肉、龍眼肉、雞肉、豬血、豬肝、紅糖、赤豆等,可經常交替選用。
2.2補血虛葯膳食療方舉例:
當歸烏骨雞:當歸、黃芪各15g放入紗布袋中與烏骨雞一隻共蒸煮,吃雞肉喝湯,可補血虛。
阿膠糯米粥:阿膠9g(打碎)與黑糯米 60g共煮粥服食,可補血虛。
3 陰虛:又稱陰虛火旺,俗稱虛火,陰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怕熱,易怒,面頰升火,口乾咽痛,大便乾燥,小便短赤或黃,舌少津液,五心(二隻手心、二隻腳心與頭頂心)煩熱,盜汗,腰酸背痛,夢遺滑精,舌質紅,苔薄或光剝,脈細數等。進補宜採用補陰、滋陰、養陰等法,補陰虛的葯物可選用生地、麥冬、玉竹、珍珠粉、銀耳、冬蟲夏草、石斛,龜板等。
3.1 補陰虛食品:甲魚、燕窩、百合、鴨肉、黑魚、海蜇、藕、金針菇、枸杞頭、荸薺、生梨等,可經常交替選服。
3.2補陰虛葯膳食療方舉例:
銀耳紅棗羹(或百合蓮子羹):銀耳、紅棗(或百合、蓮子)適量共煮羹當點心服食,可補陰虛。
甲魚二子湯:甲魚1隻與女貞子、枸杞子各20g同煮湯,加調味,食甲魚飲湯,連食數劑,可補陰虛和治肝腎陰虛所致的腰痛,遺精、頭暈、目花等症。
石斛河魚;石斛6g,河魚1條共蒸食,可滋陰。
蟲草老雄鴨:蟲草9g與三年老雄鴨1隻共煮,吃鴨肉喝湯,可補陰虛。
4 陽虛:又稱陽虛火衰,是氣虛的進一步發展,陽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除有氣虛的表現外,平時怕冷,四肢不溫,喜熱飲,體溫常偏低,腰酸腿軟,陽痿早泄,小腹冷痛,乏力,小便不利,舌質淡溥,苔白,脈沉細等。進補宜補陽、益陽、溫陽:補陽虛的葯物可選用紅參、鹿茸、杜仲、蟲草、肉桂、海馬等。
4.1 補陽虛食品:黃牛肉、狗肉、羊肉、牛鞭、海參、淡菜、胡桃肉、桂圓、鵪鶉、鰻魚、蝦、韭菜、桂皮、茴香等,可經常交替選服。
4.2補陽虛葯膳食療方舉例:
海馬童子雞:海馬9g,童子雞1隻,共蒸食,可補陽虛。
韭菜白米蝦:韭菜200g,白米蝦(或蝦仁)100g,共炒,加調味,常服食,可補陽虛。
5 兩虛:體虛者亦常出現兩虛之體,兩虛之體有以下幾種:
5.1氣陰兩虛:既有氣虛又有陰虛,其主要表現為;既有頭暈、乏力、腿軟等氣虛表現,又有升火、咽干、舌紅等陰虛表現,但沒有慢性疾病,這種體質稱氣陰兩虛體質,進補宜採用益氣養陰之補法,即在進補時應同時考慮補氣和補陰。
5.2 陰陽兩虛:既有陰虛又有陽虛,稱陰陽兩虛,其主要表現為;既怕冷又怕熱,冬天特別怕冷,夏天又特別怕熱,這是陰陽失調或陰陽兩虛之體質,進補宜採用陰陽並補,養陰溫陽和滋陰壯陽等補法。
5.3氣血兩虛:氣血兩虛一般出現在貧血、白細胞減少症、血小板減少症、大出血後、婦女月經過多者等,其主要表現為;既有氣虛的表現,又有血虛的表現,進補宜採用益氣生血、培補氣血、氣血並補。
對兩虛之體的食補可分別選用上述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的食品及葯膳進行辨證辨體施補,更應根據虛弱的輕重交替選服,通過進補待虛弱的表現消失,恢復健康後應停服進補食品及進補葯膳,到服食正常的平衡膳食即可,真正做到「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無虛不須補,避免不虛而補,補之過度或進補不當而引起的不良反應,反而對健康不利。
摘自:《葯膳食療》文/鼎坤

與什麼湯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