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辟穀

養生辟穀

發布時間:2020-04-29 09:41:23

1、有一種養生的方法叫做辟穀,60歲以上的老人,用這種方式要注意什麼呢?

古人有吸風飲露一說,是一種極端的進食方式。就是只喝水呼吸不吃東西。現代有些道士或者醫者術士依然在使用這樣的方式生活。據說可以屏氣凝神,使浮躁的心平靜下來,有一種沉澱精華的感覺。在靜心當中頓悟人生哲理。

他們一般都會幾個月幾個月的辟穀,只喝水吃點水果,其他一還不吃。習慣以後就沒有飢餓感了,幹活也不覺累,身輕如燕。精神抖擻,清新脫俗。

跟隨吸氣的動作吞咽一口氣到胃中,一次吞服幾百口氣,直到胃部飽滿沒有飢餓的感覺,經過消化過後會矢氣。這就是辟穀。

原理: 通過辟穀排毒。

正常情況下飲食後會排出大小便,辟穀後不吃東西依然會排出大小便,這就說明排出的東西是以前堆積在體內的垃圾毒素,所以說這是一種養生方式,可以預防體內垃圾過多引起的各種慢性病和腫瘤。但因為這種方式行為太異於常人不能被多數人接受,所以在大眾之間不太普及,真正體會過的人不多。

如今已經使用中葯顆粒來幫助人體排出毒素了,不忌煙酒,不忌飲食,該吃就吃該喝就喝 ,中葯丸可以提高人體代謝能力,不停地把累極了幾十年的毒素通通排出體外,可以看到排出的大便顏色黑綠果凍狀等病理產物。清除一遍毒素後的身體變的跟新生兒一樣干凈,能有效預防各種慢性病和腫瘤。

辟穀就是這樣的原理,只不過有些偏激而已。

2、何為辟穀養生?自己可以辟穀嗎?

辟穀不僅可以調整身體,有益身體健康。
同時辟穀也可以調整你的心理狀態,讓你學會放下心裡的負擔,讓你知道夫妻如何相處,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對待父母,以及如何與、領導同事、朋友溝通、交流,專甚至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所以,辟穀不僅可以調身,更重要的是還可以調心。
建議你到網上搜「喝風論壇」,多泡論壇,多聽課屬,慢慢學習,在家可以免費學,你一定會有意外的收獲!

3、辟穀養生正確方法

4、辟穀養生的介紹

辟穀養生,是通過心能量啟動和開發,知同時運用自然催眠等方式讓受試者進入不進食物,只喝水,在身心放鬆作用下,調節全身身心,清除體內垃圾,排除體內毒素,培充人體正氣,達到養生,開智,開發人體潛能一種方法。辟穀又道稱「卻谷」、「斷谷」、「絕谷」、「休糧」、「絕粒」等即不吃五穀,而是食」氣「,接收心能量。過版去道家當做修煉成仙的一種方法,而今是辟穀養生師運用心能量來修養權身心。記載:「大道辟穀除了自我暗示,更需要服氣和心能量導引師的心能量啟動等方法達到自然辟穀的目的。」

5、如何辟穀養生?

辟穀養生,是通過心能量啟動和開發,同時運用自然催眠等方式讓受試者進入不進食物,只喝水,在身心放鬆作用下,調節全身身心,清除體內垃圾,排除體內毒素,培充人體正氣,達到養生,開智,開發人體潛能一種方法。辟穀又稱「卻谷」、「斷谷」、「絕谷」、「休糧」、「絕粒」等即不吃五穀,而是食」氣「,接收心能量。過去道家當做修煉成仙的一種方法,而今是辟穀養生師運用心能量來修養身心。記載:「辟穀除了自我暗示,更需要服氣等方法的練習。」
辟穀養生雖然是一種好方法,如果不通過正確的方法,容易出現不良反應,或者其它事故。

辟穀養生,是通過運用道家、古代醫家的辟穀養生秘法,讓顧客進入不餓不渴的狀態。不餓就不進食或吃一些能量丹和辟穀丹。因在辟穀養生狀態下通過能量催眠開啟了人體的潛能,進入了陰性的消化系統,能自動的在暫時間內吸收自然能量和微量原素,自動補充人體在辟穀期間的營養所需,不會出現頭暈眼花現象。
由於充分讓人體陽性消化功能休息,
讓我們陰性消化功能啟動吸收能量,維護人體所需要的能量,這猶如龜蛇等動物冬眠狀態一樣,不吃不喝,卻能健康生存下來。
很多人也都嘗試過不飢餓療法,卻有飢餓感。所以不通過特殊處理而自己辟穀的人,感覺非常吃力,飢餓難受,異常疲倦,有氣無力,頭昏眼花;沒有通過特殊的能量修煉,沒有能量作保證和補充,不知道吸收自然能量方法,不懂得內養精神,采氣,吞服靈氣,不知道激發人體潛能和激活生理功能,調動信念力,自己辟穀忍受不住強烈的飢餓感,這是實施的是斷食療法。這與辟穀養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辟穀養生是通過特殊的訓練方法和打通人體與自然的通道,吸取自然精華能量,增補人體元氣和氣血,以及各種微量元素,從而維持人體生命所需要的能量,進而全面調節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系統,獲得健康人生。

在家斷食自己操作,不知道吸入能量的通道和機關,也不會運用方法補充能量,人體在沒有食物和空腹狀態就會造成機體失衡,出現乏力,頭昏眼花等現象,不僅無法長期的堅持,也不能養生調病,而且還會紊亂生理功能而致病,故而跟專業的辟穀養生師指導下進行辟穀養生減肥,功效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尤其是通過心能量貼和點穴封穴手法,本身帶有高能量,以及人體生命信息密碼,融入體內後就能促進脂肪分解,脂肪分解後變成糖補充到血液當中,人就不會產生飢餓的感覺。
1、辟穀養生與飢餓有本質區別,所以辟穀一定要有正確的指導下進行服氣、吞氣、靜坐冥想,吸收能
辟穀養生書刊量,才是辟穀養生的核心,否則沒有能量作保證,就會出現副作用,或者沒有辟穀養生指導師,容易出現不良反應,或者出現不良的事故,導致不安全因素。
2、辟穀養生,應該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要根據不同人的實際情況制定辟穀養生方案,切不可能一概而論。也就是說辟穀養生由淺入深,逐漸提高的,要確定辟穀養生的時間長短要量力而行,比如開始三天、五天、七天等,讓自己有個適應的過程,當然一些特殊的只能現場隨機而變。

3、低層次的辟穀養生可吃點水果、蜂蜜之類的進行調節;高級的辟穀養生,或者是辟穀減肥,要根據不同的身體壯況,決定是全辟穀,還是半辟穀。

4、辟穀養生三天之後,或者更長的時間。高血壓患者,練習者要盡量避免長時間下蹲,如下蹲後應慢慢立起,睡在床上也要慢慢的起來,不要急速爬起,過分劇烈的動作也要避免,以便造成體力不支,或者頭暈等現象。

5、辟穀養生期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有舌苔變厚,口中發苦、發澀,口臭,皮膚可能也會有酸臭味,還有的腋下或其它地方有異味,臭味,小便變黃變濁,面色暗淡,無大便(尤其是全辟穀有的四天也不會排便)或拉稀便如醬油狀、柏油狀,甚至奇臭,還有的帶膿血,這些都是正常現象,是身體排毒的表現。如果原來便秘者可多喝水加蘋果,或蜂蜜,特殊的時候可以服點瀉葯以求把宿疾瀉掉,一般辟穀養生,腹瀉是不用葯調治的,毒氣排光自然腹瀉就會停止,毒素清理之後,將很快轉為正常。

6、辟穀期間,大多數人都有氣沖病灶反應,這是中醫所講,正邪相博,表面上病會有加重現象,或把隱藏的病,曾經沒有治癒的病激發出來,出現這種現象時要正確理解,不要害怕。有此反應是身體好,氣感強、祛病快的表現。氣沖病灶的現象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沖過之後病情將會進一步好轉或徹底治癒。同時辟穀養生指導師也要及時據辟穀者出現的現象,多觀察。辟穀者也要隨時把自己的情況反映給辟穀指導師,以便正確及時處理。

7、最好在晚上10時正結束所有活動,或進少量水果,到了10:30就打坐,聚集能量,吸收自然之氣。利用心理能量,進行放鬆身心,觀想和意念不要強求,順其自然,也可想也可不想,打坐采氣時間長短因人而已。打坐感覺可能很明顯,有的人自然辟穀時還無氣感,這時才有氣感。

8、恢復飲食後不要馬上進補,中期要有三至五天的恢復期後才可正常飲食,進補也要七天後為宜。辟穀養生期間禁止性生活,不要過於劇烈運動,在辟穀養生後復食期也要暫時停止性生活。

9、辟穀者心情要保持樂觀豁達,心平氣和,整個辟穀養生期間都要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尤其不能生氣。

10、辟穀養生開始三天,由於習慣性的動作,少數人有飢餓或難受,或有疲乏感;四天之後,人體就比較輕快,也沒有飢餓或難受的反應了,而且還會輕松,沒有進食的慾望了。此時就能感受到能量源源不斷的進入體內,身體也變得輕盈。

6、什麼是真正的辟穀養生

辟穀,是中國人的古老養生法。服氣辟穀是在不吃的狀態下輔以導引吐納,復以增加功效,提高層次。
辟穀也就是不吃飯,制在國外叫斷食。是西方社會的養生法,指不吃谷麥的自然療法。百斷食療法有不吃一切飲食物,和可以進食部分瓜果菜蔬兩種。
辟穀一詞按《辭海》度的解釋是:亦稱「斷谷」、「絕谷」,即不吃五穀的意思。據稱中國古代的一種修養方法。。。。後為道教承襲問,當作「修仙」方法之一。《宗教詞典》載:(辟穀)原為中國古代的一答種呼吸養生方法,同吐納相似。

7、辟穀養生的具體方法

辟穀養生,不是單純的不吃飯。人體衰老和疾病,主要是大腸里宿便的堆積和發酵,產生了毒素及有害物質。尤其人們吃得多,吃得雜,導致腸胃負擔過重,通過辟穀養生指導師特殊的方法吸收能量,自然吸收清氣,在不吃食物狀態下松臟腑負擔,讓腸胃充分休息,清除宿便和毒素,達到養生、減肥、排毒、美容、調理身體疾病。中醫理論講,人體有吸入清氣的功能,也有排泄廢物的通道,如排除糞、尿、汗、二氧化碳等,通常人們只用了排泄功能,而沒有良好利用吸收清氣來養生保健。辟穀狀態下,由於身心放鬆,人體細胞處於「缺食吸氣」的狀態,使人體與自然氣相通,加速細胞與外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充分吸取大自然的宇宙真氣(能量),潛能得以開發,智慧得以開啟,充分調動人體潛能和自然能量來維持正常生理活動。辟穀態還可降低體溫,減緩人體脈捕跳動的次數,延緩衰老,健康長壽。辟穀去掉了多餘的脂肪和毒素,體內得到了全面的清潔,腸胃得到了調節和休養,心靈得到澄清和升華,性情得以陶治和悅,視野開闊,了悟人生。辟穀減肥它不是純粹的挨餓,而是通過辟穀養生指導師特殊的方法,注入辟穀者能量而不餓,這才是辟穀養生的核心。在此狀態下,大腦始終處在一種全新自動狀態,體能和潛力得到了充分的調節和發揮,身體負荷減輕,氣血得到最充分的運用和發揮,腦細胞的功用充分得到更新和延長。辟穀分解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有效而快速轉化為體內多餘脂肪,而非減少水分。

8、辟穀養生,如何從根本上改善體質

本文不構成行為建議,只列舉熱量控制和斷食研究的歷史和一些結果。

世界最長壽的地方在日本,日本最長壽的地方在沖繩。

人們驚訝於這里的女性人口預期壽命接近89歲;百歲老人的密度為每10萬人中有64位。相比之下,中國的百歲老人密度大概是每10萬人中有10位,美國是23位。

盡管影響健康和壽命的因素多種多樣,這里的飲食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這里的低熱量和高營養的飲食一度被認為是健康飲食的聖經(Okinawan Diet)【1】。在1972年的日本本國營養調查顯示,沖繩島成人每天攝取的食物熱量是日本其他地區的83%(日本平均熱量攝入已經很低了),這也許為這一代人的長壽埋下了伏筆?低熱的飲食習慣到底能給人體帶來怎樣的變化呢?科學界圍繞熱量控制和斷食,展開了一系列研究。

什麼是熱量控制(Calorie Restriction)和斷食(Fasting Diet 或Fasting)?

熱量控制和斷食,並不是為了節食減肥起個新名字。熱量控制和斷食,也絕不是盲目的不吃東西和節食。熱量控制指的是在營養保證的前提下,來降低日均的熱量攝入。斷食,是熱量控制的一種形式,指的是人們在一段時間(一周到幾個月),選取一天或幾天,完全不進食或者少進食,其餘時間正常飲食的行為。

科學家進行熱量控制和斷食方面的研究,也絕不僅僅是為了找出最佳的減肥方式,而是認為熱量控制和斷食可能在人類的健康,老年性疾病的減少,壽命延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這一研究課題在衰老研究,或老年研究(Aging Research)中逐漸占據了主流地位。

科學家們先從動物身上,進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果的實驗。大部分研究是通過改變飲食的量(以控制熱量攝入)和頻率(包括進食的時間和斷食的時間),來判斷熱量限制是如何改變老年相關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和老年痴獃等。

首先,最先開展的實驗,就是減少樣本每天攝入的熱量,同時保持正常的飲食頻率不變和保證營養。科學家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在營養充分的前提下減少熱量攝入20-50%不等,確實可以延長酵母細胞、魚、小鼠和猴子等的健康壽命,最長可延長壽命50%。

那麼在人類身上,熱量控制是否可以延年益壽呢?

遺憾的是,這樣的終生人體實驗需要的時間相當長,並且倫理審查、外部環境影響和參與實驗的人是否能堅持等因素都會導致這種終身實驗無法進行。但縮短實驗時長是可行的。

2007年,在美國國立衛生院衰老研究所的支持下, Duke大學醫學院開展了著名的CALERI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Long-Term Effects of Recing Intake of Energy綜合評判減少熱量攝入的長期效果)實驗,對218名21-50歲,BMI在22-28(不老不幼,不胖不瘦)的成年男女,進行長達兩年的熱量控制25%(日均熱量攝入比基準線降低25%)的跟蹤實驗【2】。CALERIE實驗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研究熱量限制在人類長期影響的實驗。

實驗結果顯示,雖然受試人群並沒有展現之前在動物體上出現的結果,靜態新陳代謝率和體溫在兩年後沒有出現明顯降低(這兩個指標被認為是和延長壽命密切相關)。但是,另一方面,很多和老年性疾病相關的風險確實出現明顯改善,包括血壓,膽固醇,胰島素抵抗,腫瘤壞死因子等。受試者中沒有發現不良的健康影響。

哦,對了,體重平均降了10.4%,降低的體重里69%都是脂肪(例:50kg的變成45kg)。

所以,吃飯八成飽,是有道理的!

斷食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2017年9月,湖南師范大學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在《細胞》子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上發表論文。作者在小鼠身上,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兩組小鼠,一組正常飲食,一組隔天斷食,且保證兩組的食物攝入量一致(難道今天不吃飯,明天吃兩倍。。。)。結果顯示,30天過後,隔天斷食的小鼠,雖然吃進去的食物和對照組在總量上一樣,但體重下降了約15%【3】。真正實現了,吃的一樣多,體重比你少!

綠色線是斷食組,紅色線是對照組。綠線和紅線在進食量上重合(左),但體重上有明顯差異(右)。

難道,少吃一口有益健康的本質,不是你少吃了多少,而是挨餓的時間更長么?挨餓,或者斷食,給人體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於是,科學家們進一步的圍繞進食時間(挨餓時間),進行了多種動物實驗,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過午不食型,即進食時間控制(Time-restricted feeding, TRF),將每天的進食時間控制在4-12個小時的窗口期,即飢餓時間是連續20-12個小時不等。

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or periodic fasting, IF or PF),除了上面的一天斷食一天正常飲食,比較有名的是5:2型和辟穀型。5:2型,即一周內,選取任意兩天斷食,另外五天正常飲食。辟穀型即在一段周期內(約3-12個月),連續5天左右斷食。

模擬斷食(Fasting-mimicking Diet):在斷食期間,服用有營養和低熱量的代餐,使日均熱量攝入降為平時的30-60%,以起到類似完全斷食的目的。

這些類型的研究成果就不一一贅述。其中較為有名的是美國南加州大學Valter Longo教授設計的模擬斷食方法,在斷食期間不是不吃,而是服用含有營養素的配方食品,保證營養水平和降低飢餓感的同時,將每天的熱量攝入降低到平時的30%。


Longo教授首先在小鼠身上測試模擬斷食,每兩個月中有4天連續以代餐形式斷食,直到死亡。結果顯示,模擬斷食組的小鼠比對照組的壽命延長了11%(28.3個月Vs 25.5個月)。另外,研究人員還引進了一種造血系統腫瘤,尤其是惡性淋巴瘤風險較高的小鼠,對比發現,模擬斷食組小鼠腫瘤發生率降低了45%,而且腫瘤的發生時間也推遲了3個多月。

進一步的Longo教授招募了71名人類來測試模擬斷食方法。每個月連續模擬斷食5天,第1天攝入總熱量1100卡,第2-5天750卡,其他時間則可自由飲食,連續進行三個月。結果顯示,受試者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平均減少了6磅體重,血壓和胰島素敏感性等明顯改善【4】。受試者並沒有明顯的不良反應。

他還成立了個社會企業,專賣斷食期間代餐產品。

斷食期間的生化原理是什麼?

在斷食期間,尤其是經過兩三天後,身體已經耗盡了葡萄糖和糖原,轉而消耗體內的脂肪。 脂肪分解產生酮體。酮體有助於細胞,尤其是腦細胞,保持滿負荷運轉。而由於酮體是比葡萄糖更高效的能量來源,科學家們猜測,用酮體作為能量來源可以節省身體反應時間,預防中樞神經系統的衰退,這可能延緩了痴呆症等老年性疾病的發生。酮體也可能抑制癌症的發展,因為惡性腫瘤細胞不能有效地從酮體中獲得能量。此外,研究表明,酮類可能有助於預防炎症性疾病,如關節炎。 酮體還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胰島素敏感性,從而預防2型糖尿病。

除了人體會消耗脂肪而獲得能量外,細胞還會消耗自己的廢棄物以產生能量。該過程中一些損壞的蛋白或細胞器被雙層膜結構的自噬小泡包裹後,送入溶酶體(動物)或液泡(酵母和植物)中進行降解並得以循環利用。這一發現也被叫做細胞自噬(Autophagy)。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就表彰給發現並闡釋了細胞自噬的機理的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

更多的研究進一步發現(僅舉例):

在小鼠身上,斷食可使腸道幹細胞的再生能力加強;

在2型和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中,周期性的模擬斷食都能恢復小鼠的胰島素分泌和葡萄糖穩態;

在小鼠身上,斷食改變了腸道微生物;

熱量限制和斷食還沒有成為普遍的臨床實踐和建議的原因

因為動物實驗的結果是否適合人類,還猶未可知。並且已有的人體試驗的周期都很短(幾周或幾個月),迄今為止最長的試驗(CALERIE)也只持續了2年,這還不足以了解熱量限制的長期健康影響。並且,這些臨床試驗通常招募21-60歲的成年人,因此結果不一定適用於年輕人或老年人。極端熱量限制難以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且難以維持,可行性較低,可能對人體有害。

文獻:

【1】Caloric Restriction, the Traditional Okinawan Diet, and Healthy Aging. Willcox, B. J.; Willcox, D. C.; Todoriki, H.; Fujiyoshi, A.; Yano, K.; HE; Curb, J. D.; Suzuki, M. (2007).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114: 434–455. 

【2】A 2-Yea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Human Caloric Restriction: Feasibility and Effects on Predictors of Health Span and Longevity,Eric Ravussin, etc.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Volume 70, Issue 9, 1 September 2015, Pages 1097–1104, https://doi.org/10.1093/gerona/glv057

【3】Intermittent Fasting Promotes White Adipose Browning and Decreases Obesity by Shaping the Gut Microbiota. Li G1, Xie C2, Lu S3,etc. Cell Metab. 2017 Oct 3;26(4):672-685.e4. doi: 10.1016.

【4】A periodic diet that mimics fasting promotes multi-system regeneration, enhanced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healthspan. Sebastian Brandhorst1,†, In Young Choi1,†, Min Wei1, etc. Cell Metab. 2015 July 7; 22(1): 86–99.


關注公眾號:王凱WK 。獲取科學減肥的一切!

9、辟穀養生 是什麼意思

10、如何辟穀養生

養生 修煉 (辟穀是道家歸隱權衡之術,不是長久之計。日常所食,味淡食寡即可。)

人之生死,系於性命。性命之道,養生之道。人之精氣神,如天之日月星地之水火風,以此尊而衍動經絡,心動、氣動。氣動、血動。血動、身體則動也。心為主,身體為被也。神化精,精化氣。氣化形。故實乃精血同源、道生物化,行乃心神合一,氣血調和。於天地宇宙達到萬物歸一一致的節奏,從而使其良好的運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化萬物之精。上溯其本,下逐流沫,亦人之精神、血氣,衍化五臟六腑。神清則身清,神濁則形濁。
養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歸於自然,行自然之道,清靜無為。大道無形,自有其宗。冥冥不絕,生生不息。宇含大千,吾有小天,如地球自轉於公轉,順其規律而從而達到完美的運行狀態。
調節氣息是 靜修的築基要素。調心、調息、調身。
調心 性者,心也,乃心中之元神,發於倆目。心性好動如猿命者。腎也,乃腎中之元氣,發於淫根牽於心性,意氣賓士如馬,謂之「心猿 意馬」。回收心猿,意馬自歸,古之修煉家以回收後天之心意而固精養氣,以後天呼吸之氣為風,真陽之氣為火,去烹練之,使精化氣,氣化神,使精神凝聚,而還虛和道。自覺控制意識活動,排除雜念,達到入靜狀態。通過意守,該胡思亂想為無思靜想,進而無思無想,恬靜愉快,悠然自得。通過意守,把注意力集中到體內丹田(系下一寸半的氣海穴),呼吸與意守丹田結合,氣貫丹田,意守其中。
調息 調節呼吸,做到「細、靜、勻、長」,逐步達到無聲無息,出入綿綿,若寸若亡,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先入氣貫丹田,乃達大、小周天;
運氣乃為高致而為,通過深長呼吸和停閉呼吸,以意領氣,打通經脈,意隨氣行,打通大、小周天。
調身 乃自覺控制身體姿勢,動作「行。立、坐、卧、做」與調心和調息配合,做到舒適自然,不拘形式。
行 正直不搖,氣貫丹田,吸氣提綱,呼氣放鬆。
立 倆足平行,於肩同寬,雙膝微曲,含胸收腹,調息,意守丹田。
坐 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掌仰掌疊放腹前,腰直氣暢。
卧 右側卧,頭稍向前,下面一隻手自然放於枕前,上面手放腿上。
做 日常勞作配合意守丹田和收腹式呼吸,心無雜念,行若無行。
動靜相輔,順其自然,意氣合一,勿急求成;心情平和,循序漸進;練養結合,順其而為。此為築基乃修煉入手功夫。如蓋房子一般,打好基礎,是要點,因此為「築基」。喻之丹功,乃先固體型,充實本無,故築基功法十分重要,關乎修正成乎。
通常百日築基,情況不同,環境各異,也可能半年之多;

靜 思

靜坐前松衣,松沉身心,務要使入坐時,身體平直端正,不受束縛,血脈自然流通無阻,掃除雜念,使心歸意合。做到頭背正直,舒適自然。

 沉肩墜肘,雙目微垂,做到「睜三閉七」。動作放鬆,曲右於左腿,再收回左腿,成懷抱式。
 舌頂上齶,閉其口,丹經上稱為「塞兌」,即抿口合齒,把舌頭翻卷過來,以底面抵到上齶倆個小窩(天池穴),上通泥丸。
 凝耳音,調鼻息,自然呼吸,隨功漸深,做到深長勻細微。
 倆手抱訣,太極訣,左手抱右手,大拇指交叉,放於腹間,陰陽二氣接通。
去除一切雜念,乃靜修關鍵築基原則。大腦停止考慮雜念,難也。可習道家莊子「心齋」法。摒除外界干擾,如萬籟俱寂之境,要求倆耳反聽於內,去聽「無聲」的呼吸,實意為集中精神,隨一呼一吸的路線慢慢去聽,去做,順自然變化,勿用意念強行支配。
久之,神氣歸中,靈氣上騰,心息相依,雜念全無,呼吸若有若無,此為「入靜」。繼深,則目中有靈光出現,長觀之,乃「觀光」也,丹經雲:「心猿鎖橄欖樹」是此。
吾人之性,源於虛無一光,生下前,來自宇宙,此乃「性光」。性之根,倆眉之間,來源於生前,曰「祖竅」。乃心身入靜,即雙目,似觀非觀,止於「祖竅」前,非身外,亦非身內,乃眼一尺二寸前。其以聚以元性,以見其光;且為自然順之,勿以客求,然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心神微聚,乃現其光,長觀之,神氣自然凝聚,初為微點,以心神稍收攝,凝定,即意照於白光,虛室空白,守祖竅見於性光也,此為聚性之功。繼而繼聚,連點成片,而無波動,此為大靜;。
此時,可凝神閉目,安然不動,靜守虛白,不思、不聽、不動,舌抵上齶,口津滿即緩滿咽下。採用腹式呼吸意守丹田,意隨呼吸達致腹部,氣息慢勻悠長,任其自然,無念無識。初習生僻,逐漸純熟;以 觀想法,乃融入天地,意調天地日月精華之氣,自頭頂百會入體內,至丹田,意守其中。久久澄清,虛極靜葭之時丹田產生真陽之氣發熱,待足自然下行,出函谷,過三關,順督而上。然,三關之過,艱難無比,故當調勻呼吸,循序漸進,可運行小周天吐納。
引導之術:
 氣神相依,以意領氣。吸氣時,意走丹田,,抵四寸中極穴,經會陽過穀道,至尾閭,過三關,順督脈提至百會(提氣、提綱)。呼氣時,從百匯,過鵲橋,下十二重樓,順任脈而下,沉氣於丹田中。略頓,仍循前法,周而復始,循環不已,以周天三十六為單位。
如此綿綿,息息歸根。練之勿用力吸氣,須用意念引導,習之多次,方可循序漸進,不急不燥,勿生偏差。呼吸之氣,由大亦小,由小而無,直至胎息(以神引導呼吸)。習養之時,乎存乎忘,不沾不離,內相不出,外相不入,是為靜定;忽然,心清氣爽,氣暢身壯,此乃練氣化神之功就。繼而,一點真陽從日出,重見天地,心靈通性,如此,大道現已。
功時可取子丑寅卯四個時辰,如做不到,亦因人而異。每當自覺腹內氣動時,立即行功靜坐,待氣不動,方可坐下收功。但若時停時練,乃前功盡棄;

與養生辟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