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衛視養生堂哪一期提到濕疹
20111222《北京衛視養生堂》「痰」派老生化痰濕
2、求視頻:養生堂 宗修英
痰派老生copy化痰濕(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0MzQwNTgw.html
痰派老生化痰濕(2)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0NDI2NTM2.html
痰派老生化痰濕(3)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0OTAzNzQw.html
3、請幫忙看看是什麼體質,怎樣調理?
體內有痰濕,最好多運動,有氧的那種,多吃茯苓、黃豆、薏米、紅豆祛濕,還有山葯,可以健脾固腎的,就是幫助身體排水,平時的飲食要少吃肉類;乏力是因為氣虛,這個通過鍛煉也可以解決,就是貴在堅持,運動也要適量,不能太版勞累了,出太多汗也不行,也會導致氣虛的。有空可以看看那個北京衛視的《養生堂》,權裡面有一期專門講痰濕的。
4、我晚上總磨牙,聲音還很大,有好多年了也試過很多辦法了。很苦惱。記得養生堂節目里說過石膏,知母能治療
石膏15g 知母15g 另加丹皮12g 甘草3g
5、脾虛導致痰濕體質,且多痰多大便,老是打盹,嗜睡,體胖。這種症狀中醫上應怎麼醫治?
建議 中成葯 二陳湯丸和平胃散
6、養生堂說的說的食療法到三甲醫院中醫說這是胡說說的不么
這個問題不能太絕對的去看。山葯,棗都有滋陰補氣的功效,但不能過量,吃多了容易造成脾濕。
7、20130116養生堂視頻:翁維良李秋艷講如何預防血瘀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翁維良,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主任醫師李秋艷,講血瘀。
下面是該視頻的在線觀看和主要內容介紹:
血液循行發生不暢或淤滯之症,多為先天性原因。
精神調養:血瘀體質在精神調養上,要培養樂觀的情緒。精神愉快則氣血和暢,營衛流通,有利血瘀體質的改善。反之,苦悶、憂郁則會加重血瘀傾向。
飲食調理:可常食桃仁、油菜、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飲,醋可多吃。山楂粥、花生粥亦頗相宜。
葯物養生:可選用活血養血之品,諸如地黃、丹參、川芎、當歸、五加皮、地榆、續斷、茺蔚子等。
體質特點:面色晦滯,口唇色暗,眼眶暗黑,肌膚甲錯,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或結代。若病則上述特徵加重,可有頭、胸、脅、小腹或四肢等處刺痛;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內有症瘕積塊,婦女痛經、經閉、崩漏等。
寒性體質: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是平衡的有機整體,體弱的根本原因是陰陽失衡。寒體性質是身體內部陰氣過剩,導致陰陽失調。具體表現:內臟下垂,對營養物質消化和吸收功能減弱,以至身體對熱量吸收減少,身體呈寒性。不常喝水不會覺得口渴,常覺得精神虛弱且容易疲勞,臉色蒼白、唇色淡,怕冷、怕吹風、手腳冰冷,喜歡喝熱飲、吃熱食、常腹瀉、常小便且顏色淡,月經常遲來,血塊多,舌頭顏色為淡紅色。
痰濕體質:亦稱為遲冷質,多由飲食不當或疾病困擾而導致。這里的痰並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體津液的異常積留,是病理性的產物;痰濕體質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體質類型,當人體臟腑、陰陽失調,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易形成痰濕時,便可以認為這種體質狀態為痰濕體質。
特稟體質:所謂特稟體質,其實包涵兩個意思,先天的、特殊的體質。常指的是有一些先天性稟賦或者先天性遺傳性疾病的體質,包括過敏體質、先天性畸形或生理性缺陷等等。
體質特點:面色晦滯,口唇色暗,眼眶暗黑,肌膚甲錯,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或結代。若病則上述特徵加重,可有頭、胸、脅、小腹或四肢等處刺痛;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內有症瘕積塊,婦女痛經、經閉、崩漏等。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台,並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翁維良
男,漢族,浙江寧波人。1960年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1960-1962年北京中醫葯大學學習中醫2年。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臨床葯理基地主任,老年醫學研究所副所長。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優勢病種臨床研究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國家葯典委員會委員,科技部中醫(973)專家組成員,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新葯審評專家,中華中醫葯學會臨床葯理學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保健學會理事,中國醫葯信息學會心功能學會常委,北京疑難病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微循環學會理事。
中葯新葯與臨床葯理雜志編委。
8、怎樣去痰濕??急求
痰濕體質的人,比較肥胖、肚大腰圓,滿面油脂,胸悶腹脹,鼾聲如雷。這些都是脾胃功能不好,運化功能差所致。
痰濕體質的人,必須以化痰祛濕。可回以用中葯 黃芪 茯苓 荷葉 萊菔子各15克 蒼術 桔紅
牡丹皮 澤瀉各10克。以上是一天(一副)的量。
上面方子對痰濕患者、脂肪答肝患者、減肥的效果都很好。
9、求北京電視台8月18日養生堂介紹的減肥中葯方?
2011年8月18日節目視頻《吃葯用百腿不用嘴》(4)主講人:東直門醫院推拿疼痛科主任劉長信。新浪視頻:http://video.sina.com.cn/v/b/59039744-1802569253.html
「中醫認為,肥胖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氣虛為本,一是痰濕為度標。東直門醫院推拿疼痛科劉長信主任給您一個補氣治本方:黨參30克,白術30克,桂枝30克,生芪30克。將以上葯煎內煮半小時後,兌溫水至40℃~42℃,泡洗雙小腿。每天一次,每次30分鍾,以全身發汗為宜,連續泡一個月。」容
10、養生堂中舌苔厚黃是怎麼回事???怎樣食療???求指點
舌苔黃膩在中醫診斷中稱為黃膩苔,舌象為苔色黃而粘膩,顆粒緊密膠粘,加黃色粉末調塗舌面。黃膩苔由邪熱與痰涎濕濁交結而形成。苔黃為熱,苔膩為濕,為痰,為食滯。黃膩苔主病:主濕熱積滯,痰飲化熱或食滯化熱等證;亦主外感暑熱,濕溫等證。治宣清熱,化濕,祛痰。另外,辨黃膩苔;尚應注意結合舌質合參。臨床多見於急慢性胃腸炎。膽囊炎,尿毒症等病人的舌象。
1基本症狀編輯
1、若淡紅舌,黃苔滿布舌面,苔色潤澤不燥;邊尖兼少許白苔,因外邪傳里化熱,進入陽明胃腑而生。主病,熱入陽明證,氣分濕熱症,肝膽疾患及尿路感染,多種發熱疾病.治宜清熱解毒,疏通表裡。2、若紅舌,黃膩苔,中厚而邊薄,緊密細膩,根部尤甚,則多因熱痰互結,或濕邪入里化熱,或溫熱之邪結於胃腸,尚未至陽明燥實。3、若舌色深紅發繹,則又為營熱深重之候;主病;熱痰互結.中焦濕熱;胃腸宿食。治宜清熱化濕,滌痰導滯。4、若紫舌,灰黃厚苔,苔潤而不燥,即為寒熱錯雜,熱從寒化,或寒從熱化之危重之候,多因為熱病不愈,心陽暴衰,停痰厭飲久久不愈,兼感外邪,入里化熱;盛夏炎熱,恣食生冷而發中寒霍亂;陰盛於內,逼熱上浮;素體內有瘀血.又感邪化熱;故主病為真寒假熱,心腎陽衰,霍亂吐瀉,哮喘諸證。治宜溫通心腎,回陽救逆;清熱化痰;活血化瘀。5、若紫暗舌,黃膩苔,舌體胖,舌面滿布黃苔.夾有白苔,中根較厚,其色黃而厚膩,其形成可因陰證央食,可因痰濕內郁,可因寒邪凝滯,可因濕食阻滯中焦,氣血郁阻,亦有濕熱與胃腸糟粕搏結之證。治宜溫陽健脾,活血消積。此類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較復雜,治療宜按辨證施葯。 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層薄白而潤的苔狀物,叫舌苔。舌苔黃厚而膩,多為痰熱、食積或濕熱內蘊。舌苔黃滑而潤,為陽虛表現。舌苔黃膩非必皆是濕熱2治療舌苔黃膩非必皆是濕熱六味地黃丸臨床見有黃膩舌苔,以濕熱辨之,治以清化,人皆知之.而由氣虛運化失司致濕阻不化所致者,則知者不多.今舉章叔賡先生醫論一則.為醫者開一思路.於臨床或有所補焉.黃厚膩苔,不一定是濕熱實證,其中也有氣虛運化失司而致濕阻不化的,有些苔黃厚膩的患者,舌質一般,脈滑口苦,胸腹悶脹,納少,溲黃等,似為實證,醫用蒼術,厚朴,芩,連,車前等苦寒燥濕葯達數月,苔仍如故;但細辨之,必有一二虛證,如脈虛軟滑,舌胖,黃膩苔中有裂紋,胸腹虛脹,喜溫.便溏等,改用補中益氣,香砂六君等加減治療,服後胸腹反覺舒適,苔亦漸化,蓋亦塞因塞用之法也.舌苔黃膩治療舌苔黃膩,經常口乾,舌頭邊上還有齒痕, 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滋陰降火 。可服: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六味地黃丸等.暑濕感冒致舌苔黃膩症狀:發生於夏季,面垢身熱汗出,但汗出不暢,身熱不揚,身重倦怠,頭昏重痛,或有鼻塞流涕,咳嗽痰黃,胸悶欲嘔,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濡數。治法:清暑祛濕解表。3辨證治療胃腸實熱【感覺】日晡潮熱,口渴,煩躁。【觀察】舌苔深黃,厚而乾燥,甚或老黃焦裂起芒刺,面赤身熱,汗出連綿,大便秘結,或純利稀,腹滿疼痛拒按,譫語,甚則神志不清,或循衣摸床,脈沉有力,或滑實。【方葯】大黃9克後下、芒硝12克沖服、厚朴9克、枳實9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萊菔子12克、玄參12克、玄胡12克。煎水內服文脾胃濕熱壅滯【感覺】身熱不揚,心煩,口渴不欲飲,腔腹脹滿,不思飲食。【觀察】舌苔黃而垢濁,舌質紅,惡心嘔吐,大便垢膩惡臭,脈滑數。【方葯】枳實12克、大黃6克後下、神曲9克、茯苓15克、黃芩9克、黃連9克、白術18克、澤瀉12克、竹茹10克。煎水內服。[1] 胃熱熾盛【感覺】身大熱,但惡熱不惡寒,心煩,口渴飲不止。【觀察】舌苔黃,汗大出,面赤,脈洪大。【方葯】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2克、粳米12克、甘草9克、銀花15克、.連翹12克、麥冬12克、生地15克、地丁15克、玄參克。煎水內服。[2] 4方葯金銀花新加香薷飲。本方以香薷發汗解表;金銀花、 連翹辛涼解表;厚朴、扁豆和中化濕。暑熱偏盛,加黃連、青蒿、鮮荷葉、鮮蘆根清暑泄熱;濕困衛表,身重少汗惡風,加清豆卷、藿香、佩蘭芳香化濕宣表;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茯苓清熱利濕。暑濕感冒或感冒而兼見中焦諸症者,可用成葯藿香正氣丸(片、水、軟膠囊)等。5食補調理香蕉根與蜂蜜各適量。製法與用法:把香蕉根洗凈,搗碎,用潔凈紗布絞取汁液1500~2000毫升,加蜂蜜調服。多次頻飲。生石膏30克、知母9克、甘草6克、粳米30克。製法與用法:將前三味共放砂鍋內煎水後去渣,加入粳米煮粥服食。每天1劑,連服數劑。鮮苦瓜200克、豬瘦肉100克、食鹽適量。製法與用法:將鮮苦瓜去核切塊,豬瘦肉洗凈切片,共放砂鍋內,加適量清水煲湯,用少量食鹽調味,飲湯食苦瓜及瘦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