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本草與養生

本草與養生

發布時間:2020-04-29 00:49:17

1、萊維斯曼肩頸疏通本草養生套有什麼好處

可以試用一下

1.保養生命;維持生計。 漢 荀悅 《申鑒·政體》:「故在上者,先豐民財以定其志,帝耕籍田,後桑蠶宮,國無遊民,野無荒業,財不虛用,力不妄加,以周民事,是謂養生。」 唐 韓愈 《與李翱書》:「仆之家本窮空,重遇攻刼,衣服無所得,養生之具無所有。」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夫鳥獸雜處,角力以養生。」

2.攝養身心使長壽。《莊子·養生主》:「 文惠君 曰:『善哉!吾聞 庖丁 之言,得養生焉。』」 宋 陸游 《齋居紀事》:「食罷,行五十七步,然後解襟褫帶,低枕少卧,此養生最急事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同年 儲梅夫 宗丞,能養生,七十而有嬰兒之色。」
3.畜養生物。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四:「 趙閱道 為人清素,好養生,知 成都 ,獨與一道人及大龜偕行。」
4.謂駐扎在物產豐富、便於生活之處。《孫子·行軍》:「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 張預 註:「養生,謂就善水草放牧也;處實,謂倚隆高之地以居也。」
5.生育。《史記·日者列傳》:「而以義置數十百錢,病者或以愈,且死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婦或以養生:此之為德,豈直數十百錢哉!」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娘兒們也不行》:「『養生』得太多了,就有人滿之患。」
6.指奉養父母。《孟子·離婁下》:「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 焦循 正義:「孝子事親致養,未足以為大事,送終加禮,則為能奉大事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之義》:「聖人知之,故多其愛而少嚴,厚養生而謹送終,就天之制也。」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送死養生,立後繼絕。」[1]
2文獻
編輯

通論類

主要從養生的大旨、理論、指導思想等立論,全面分述各種養生方法,泛而不專,有助於人們了解養生理論,並指導一般的養生,如漢代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梁代[[陶弘景]]著《養性延命錄》、唐代[[孫思邈]]著《孫真人養生銘》、宋代陳直著《養老奉親書》、元代李鵬飛著《三元延壽參贊書》、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箋》及胡文煥著《壽養叢書》、清代曹庭棟著《老老恆言》等。
食養類

主要從飲食物性味、補泄滑腎的效用與人體狀態、天時氣候、地理方域等的關系論述養生之道,也包括節食、辟穀等內容。著作如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道藏精華錄》收載的《服氣長生辟穀法》(著者佚名)、清代簡緣老人的《節飲集說》等。
煉丹類

主要是各種煉制丹葯法的有關記述,古人曾希望通過對各種礦石葯物的復雜燒煉過程製造出令人長生不死、霞舉飛升的靈丹,雖說設想荒誕,近於虛幻,但卻也得到了一些有療效的治病丹葯,開人類葯物化學研究之先河。療疾者如紅升丹、白降丹等,臨床已有定論。這類著作主要收藏於道家的匯編類道書《道藏》中,如宋代吳悞著《丹房須知》、金陵子著《龍虎還丹訣》以及著者佚名的《黃帝九鼎神丹經訣》等,記載煉丹術最早、最著名且傳世者則是晉代葛洪的《抱朴子》。
3道家養生
編輯

道家學說是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人們所提出的哲學思想。他們的學術思想在中醫養生學的形成過程中產生過一定的影響。道家因崇尚自然高遠,鄙棄狹隘功利主義,長期以來被今人錯誤的認為道家走向極端,因為今人錯誤的認為道家思想中有這些歷史局限性和消極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許多不良影響,也對中華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其實,今人的這些觀點是極端錯誤的。要正確理解道家思想中的無為,並非不求有所作為,只是指凡事要「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違反「天時、地性、人心」,憑主觀願望和想像行事。老子的「無為」學說,當代的哲學家和政治家們多把它當作一個消極的思想來理解,其實這是錯誤的。從《道德經》的全篇哲學理念的反映,無為其實就是無主觀臆斷的作為,無人為之為,是一切遵循客觀規律的行為。按通常的說法,無為,就是科學的作為,就是合理的作為,因而也是積極的作為。其實現代詞彙里的「消極」和「積極」,都是以訛傳訛被人們約定俗成地誤解了。消極,就是消除偏執和極端,是非常對頭的行為;積極,就是強化偏執和極端,是非常錯誤的行為。既然已經以訛傳訛,實在無可奈何。只望細心研究的人,讀到此處,知道有人糾正即可。
1.清靜無為
清靜,在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寧靜;無為指的是不輕舉妄動。具體地說,就是《道德經》所說的「少私寡慾」。這種清靜無為以養神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生學中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貴柔、返樸歸真
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返樸歸真」。
3.形神兼養
莊子養生倡導去物慾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一定的養形作用。《莊子·刻意》說:「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的導引術是道家所倡導的,從其產生開始就是用於健身、治病、防病的。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中說:「昔在皇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表面上,這個描述是說黃帝跟我們普通大眾不同,一生中每個階段都遠遠超過眾人——剛生下有神靈,柔弱時就能夠說話,幼小時就非常的迅速、果斷;長大後非常敦實、敏捷,成人後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其實,這不僅僅是說黃帝,而且是在說我們所有人——每一個人都是「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
小孩子都是手握著拳頭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這就叫「生而神靈」。剛出生的小孩是把拇指扣在裡面握拳。拇指都壓著一個穴位(在無名指和小指之間),即心經的少府穴。心藏神,心主神明,說明嬰兒是內含神靈,神氣不外泄的。所有人剛出時都由臍帶跟母親的精氣神連在一起,隨著「啪」的一聲把臍帶剪斷,人就變先天為後天。當人長大之後,手慢慢地松開了,之後的一輩子里有的人抓權,有的人抓名,有的人抓利,有的人抓錢,有的人抓人,最後逐漸老去,撒手而歸,撒手就沒有神靈了,神靈散掉了,人就死了。老子也發現了這個秘密,老子發現嬰兒「骨弱筋柔而握固」,雖然筋骨柔弱,但握拳卻很堅固。所以提示我們,養生就要復歸,要慢慢地回歸到嬰兒的那個狀態去。
「弱而能言」是指柔弱的時候就會說話,我們試想小孩子剛開始說話時,都在說什麼?他們總在發問:「媽媽,我從哪裡來的?」還有的會問:「媽媽,人會不會死啊?死了以後到哪裡去哪?」這是對生命本質的發問,這是終極的問題,是哲學問題。嬰兒問的都是哲學問題,一個人離哲學越近,就離嬰兒的狀態越近;離嬰兒的狀態近了,你想不長壽都難啦。而我們長大後問的多是世俗問題,比如我們總是問:「吃了沒有?」「你一年能賺多少錢?」「你住多大的房子?」我們失去了我們幼小時的童心和超脫,不再關懷生命本質,越來越失掉天真。今天,當我們吃穿不愁的時候,其實需要超脫一些,去關懷一下生命的本質,對終極問題發問,只有多考慮這樣的問題,你才能成為天真的人,才能長壽。
「幼而徇齊」是指幼小時做事情非常快,想做什麼就立即去做,不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每一個人小時候都是如此專注,比如說小孩子看到一朵花,他會一下把花抓住,不管花上有沒有刺,有沒有毒,也不管路有多麼的坎坷不平。可長大後,想要什麼,我們常常瞻前顧後、思左想右、猶豫不決、左右搖擺。考慮問題太多了,不再「徇齊」,做事情有意無意地背離真實、專一,煩惱漸生,健康受損。
所以,《黃帝內經》中描述黃帝的一生,實際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只是隨著長大,我們慢慢淡忘、失掉了「神靈」、「能言」、「徇齊」、「敦敏」,失掉赤子之心。而通過修煉,把我們越來越年老的生命回歸到兒童時代,復歸嬰兒的「敦敏」「徇齊」「神靈」,這就是養生。

2、求《養生延命錄》、《食鑒本草》、《命根養生篇》、《血瘀論》。

《養生延命錄》
此書為南朝陶弘景所著。陶字通明,晚號華陽隱居,生於公元456年,卒於公元536年,終年81歲。陶氏夙好養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歷代有關養生的論述,輯成《養性延命錄》,據書中的記載來看,其養生思想屬於道家體系,一方面主張閑心寡慾以養神,另一方面又主張吐納導引以養形,此外,他對情志、房室、飲食等亦有不少論述。

(原文)

真人曰:雖常服葯物,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性之道,不欲飽食便卧,及終日久坐,皆損壽也。人慾小勞,但莫至疲及強所不能堪勝耳。人食畢,當行步躊躇,有所修為,為快也。故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勞動數故也。故人不要夜食,食畢但當行中庭如數里可佳。飽食即卧,生百病,不消成積聚也。食慾少而數,不欲頓多難消。常如飽中飢,飢中飽。故養性者,先飢乃食,先渴而飲。恐覺飢乃食,食必多;盛渴乃飲,飲必過。食畢當行,行畢使人以粉摩腹數百過,大益也。

——《食誡篇》

(按語)

本段原文是飲食養生的重要文獻,至今亦有巨大意義。其主要精神是要人們飲食有節,如「食慾少」、「不夜食」、「不、飽卧」、「食後散步」等。

(原文)

列子曰:少不勤行,壯不競時,長而安貧,老而寡慾,閑心勞形(1),養生之方也。列子曰:一體之盈虛消息,皆通於天地,應於萬類,和之於始,和之於終,靜神滅想,生之道也……人生而命有長短,非自然也,皆由將身不謹,飲食過差,淫淡無度,懺逆陰陽,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終其壽。

太史公司馬談曰:夫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具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斃。神形早衰,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故人之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託者形也。神形離別則死(2),死者不可復生,離者不可復返,故乃聖人重之。

(注釋)

(1)閑心勞形:閑心,是恬淡虛無之意;勞形,是小勞而不是大勞,小勞則氣血流通,大勞則使形體勞倦。(2)神形離別則死:《內經》曰:「形與神俱,則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故神形離就會死亡。再次強調養生既要養神,亦要養形。

(按語)本段原文著重闡述了形與神的關系,指出了養生的原則是形神兼養,這與《黃帝內經》所倡導的「形與神懼」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原文)仙經曰:我命在我不在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風邪者,皆由恣意極情,不知自惜,故虛損生也。辟如枯朽之木;遇風即折,將崩之岸,值水先頹。今若不能服葯,但知愛精節情,亦一二百年壽也。

(按語)

這段原文響亮地喊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號,從而強調了壽命的長短主要取決於自身的艱苦努力,這是很有積極意義的。
就這點了,希望能採納

3、《本草綱目》養生治病一本全和養生本草大全哪個好

知識是學得越多被吸收得越多越好的
你可以兩本都買回去一起學習
集兩本之精華就是最好的

4、丈夫醉酒後打罵我,幫我分析為什麼?

那就是百平時你對他管教太嚴厲了
他又不說
只有借著喝酒以後壯膽 把平時對你的不服氣,全部拿出來,他醒酒以後不出聲,就代表度他知道自己的酒後行為,只是不面對
也就是默認了
反正你每天說的離婚版也是假的,他都不在乎了
不信你真要跟他離婚了,要不就是求你,不同意離婚,要不就是馬上同意跟你離婚,只有這樣兩點可能權

5、本草綱目是什麼書?養生的嗎?

《本草綱目》,葯學著作,五十二卷,明朝李時珍撰,刊於1590年。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葯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制精美插圖1160幅,分為16部、60類,是中國古代漢醫集大成者。李時珍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采訪所積累的大量葯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巨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葯物分類方法,溶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床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是由明朝偉大的醫葯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為修改古代醫書中的錯誤而編,他以畢生精力,親歷實踐,廣收博採,對本草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總結,歷時29年編成,30餘年心血的結晶。
共有52卷,載有葯物1892種,其中載有新葯374種,收集葯方11096個,書中還繪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圖,約190萬字,分為16部、60類。這種分類法,已經過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統來進行了。對植物的科學分類,要比瑞典的分類學家林奈早200年。每種葯物分列釋名(確定名稱)、集解(敘述產地)、正誤

(更正過去文獻的錯誤)、修治(炮製方法)、氣味、主治、發明(前三項指分析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間流傳的葯方)等項。
全書收錄植物葯有881種,附錄61種,共942種,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種,共計1095種,佔全部葯物總數的58%。李時珍把植物分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雜草等九類,是我國醫葯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葯學的系統總結,在訓詁、語言文字、歷史、地理、植物、動物、礦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書17世紀末即傳播,先後多種文字的譯本,對世界自然科學也有舉世公認的卓越貢獻。其有關資料曾被達爾文所引。用它是幾千年來祖國葯物學的總結。這本葯典,不論從它嚴密的科學分類,或是從它包含葯物的數目之多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譽為「東方葯物巨典」,對人類近代科學以及醫學方面影響最大,是我國醫葯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
它的成就,首先在葯物分類上改變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類法,採取了「析族區類,振綱分目」的科學分類。它把葯物分礦物葯、植物葯、動物葯。又將礦物葯分為金部、玉部、石部、鹵部四部。植物葯一類,根據植物的性能、形態、及其生長的環境,區別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類。動物一類,按低級向高級進化的順序排列為蟲部、鱗部、介部、禽部、獸部、人部等6部。還有服器部。這種分類法,已經過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統來進行了。從無機到有機,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這種分類法明顯含有生物進化的思想,受到達爾文的高度重視。達爾文在《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一書中,引用了《本草綱目》中關於雞的七個品種和金魚家化的資料。尤其對植物的科學分類,要比瑞典的分類學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綱目》廣泛涉及醫學,葯物學,生物學,礦物學,化學,環境與生物,遺傳與變異等諸多科學領域。 它在化學史上,較早地記載了純金屬、金屬、金屬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同時又記載了蒸餾、結晶、升華、沉澱、乾燥等現代化學中應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時珍還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樣,都是具有山河的天體,「竊謂月乃陰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爾」。《本草綱目》不僅是我國一部葯物學巨著,也不愧是我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正如李建元《進本草綱目疏》中指出:「上自墳典、下至傳奇,凡有相關,靡不收采,雖命醫書,實該物理。」

6、喝酒以後為什麼要全身發癢?

世界上第一個真正具有特效的解酒防醉保健功能飲料

項目概述:本特效醒酒保健飲料是在「酒攻關」盛行,勸酒成風,急性酒精中毒與日俱增,慢性酒精中毒對人們身體造成的危害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公眾迫切呼喚:盼望一種見效快,使用方便,價格適中,無任何副作用的解酒保健品盡快問世。而市場上又沒有真正醒酒防醉效果顯著,同時能顯著預防或減輕急性酒精中毒對人體經造成的損害,以及輔助治療慢性酒精中毒造成的各種疾病的醒酒保健品能夠滿足公眾的迫切需要。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解除急性酒精中毒的各種不良症狀給人們帶來的痛苦,防治慢性酒精中毒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嚴重危害,滿足廣大消費者的迫切需要,我們詳細研究了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機制及其對人體各器官的作用機制,我們決心在此基礎上,研究開發出全世界廣大消費者迫切企盼的,在防治急、慢性酒精中毒與醒酒防醉方面,真正安全、高效、速效的的保健產品。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前駐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代表,被世界醫葯界譽為「中國當代李時珍」的著名天然葯物專家肖培根教授的指導下,我們課題攻關組,從 1995年至2002年,在八年多的時間里,我們查閱參考了1955年―2002年發表在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法國、西班牙、俄國等國家主要醫學刊物上的文章,論著,試驗報告,共達8萬篇以上;我們檢索查閱參考了我國1950-1999年全國幾乎所有葯學院、醫學院、醫學科研機構,葯學科研機構發表的相關文章、試驗報告等,共計6萬篇以上;同時參閱了我國醫學典籍名著《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千金方》,《證類本草》,《壽世保元》,《食療本草》,《蘭室秘藏》,《萬病回春》,《本草綱目》,《現代中葯大詞典》,《中葯辭海》中有關防治「酒中毒」,「酒客病」,「醒酒防醉」的方劑1200多種;並參閱了國內外數百種專利技術,經過多達500多次反復研究試驗,終於研製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個真正對急慢性酒精中毒的預防和治療以及對解酒防醉具有高效、速效、長效、安全等特點的神奇獨特的醒酒保健產品。

一 本醒酒保健飲料具有的特點:

1.防醉醒酒高效、速效

(1)本醒酒保健飲料具有強效的防醉結果,飲酒前飲用本保健品至少可以提高酒量兩倍以上;(2)飲用本醒酒保健飲料可以迅速消除過量飲酒所致的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煩渴等醉酒的不良症狀。因此,酒後飲用本保健品具有速效的解酒作用;(3)本醒酒保健飲料可有效地拮抗酒精及其中間代謝產物乙醛對大腦皮層、腦干、脊髓、丘腦以及血管運動中樞和延腦呼吸中樞的抑製作用,從而有效地降低了酒精的中樞麻醉作用。本醒酒飲料具有強效興奮呼吸,速效麻醉催醒作用,可以使醉酒者迅速從麻醉狀態中解脫出來,使醉酒者在30-60分鍾完全清醒如常。

2.顯著的胃粘膜保護作用

試驗結果表明,飲酒前提前飲用本保健品可以完全預防急性酒精中毒所致的胃粘膜充血,水腫、斑片狀出血,糜爛等急性胃粘膜損傷和急性胃炎。提前飲用本保健品可以完全防止醉酒時惡心、嘔吐、燒心、胃痛、煩渴等不良症狀的發生。醉酒後飲用本保健飲料,對治療過量飲酒所致的胃粘膜損傷以及惡心、嘔吐、燒心、胃痛等不良症狀具有特效、速效、飲用本保健飲料30-40分鍾可使惡心、嘔吐、燒心、胃痛、煩渴等不良症狀完全消失。每次酒前或酒後都飲用240ml(一瓶)本保健飲料可以完全預防酒精性慢性胃炎、酒精性胃潰瘍的發生。

3.顯著的肝臟保護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從俄羅斯到整個歐洲,從北美洲到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國家80-95%的肝病都是由酒精中毒引起的。在美國、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酒精性肝病是25-64歲年齡組男性人口第四位死亡的原因。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酒精中毒是當今世界范圍內第一公害,其毒性可累及全身主要臟器,對肝臟的影響最大,在西方國家80%的肝病是酒中毒引起的,對病毒性肝炎、肝癌等的發生、發展,預後都有著重要影響」。在我國12億人中有3億酒民,流行病學調查證實,酒精性肝病發病率約為20%,據估計,我國酒精性肝病患者至少在2500萬人以上。

實驗結果表明:本保健飲料通過多種機制顯著抑制酒精性肝損傷,保護肝臟組織。本保健飲料對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酒精性肝纖維化,酒精性肝硬化的發生發展具有強效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4.顯著的中樞神經保護作用

臨床資料表明:酒精中毒性神經病是飲酒人群中,是僅次於肝硬化的最普遍的酒精中毒症。根據日本、美國、俄羅斯、德國、中國衛生管理機構統計:酒精性神經損害的發病率,在以上各國15歲以上的人群中,每100人中約佔2.3―4人。從長期大量飲酒(每天多於150ml)的飲酒人群來看,酒精性神經損害的發病率是34%-40%。日本人數為230萬人;中國人數1300萬人;美國為780萬人;俄國為1100萬人;德國為570萬人;據估計:全世界酒精性神經損害的患者估計多計1億以上。

(1)本醒酒飲料可以加速乙醇和乙醛在人體中的分解代謝,大幅度降低肝臟和血液中乙醇和乙醛的濃度,因此,可以顯著減輕乙醇和乙醛對中樞神經的直接和間接毒害作用。

(2)本醒酒飲料可有效地保護腦神經組織Na+-K+-ATP酶免受酒精性神經組織損傷的抑制,從而有效地防治酒精對腦組織海馬CA-1區神經元的損害。

(3)本醒酒飲料功能因子之一是強效自由基清除劑和抗氧劑,因此本醒酒可有效地減輕自由基,丙二醛對神經組織的損害。

5:安全無毒副作用

本醒酒保健飲料的所有功能成分均為食品成分或亦食亦葯的葯食兩用綠色植物,完全符合《食品衛生法》,《保健食品技術規程》的規范和要求,沒有任何毒副作用。本醒酒保健飲料不但可以用於飲酒者的醒酒保健,而且可以作為普通保健飲料飲用,具有味道爽口,提神解渴的特點,同時還具有保肝護胃,使人精力充沛的保健功效。

項目市場前景預測

人們飲酒過量導致酒精中毒後,最現實的辦法就是最大限度地緩解和消除酒醉後的各種不良症狀給人們帶來痛苦,有效地預防和治療急慢性酒精中毒對身體造成的種種危害。為此,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希望能尋找到一種能防醉解酒,保肝護胃,具有立桿見影效果的保健靈葯,時至今日人們仍然期待著。《北京青年報》1995年2月8日所進行的一份社會調查表明:公眾迫切呼喚:盼望一種見效快,使用方便,價格適中,無任何副用的解酒保健品盡快問世。美國《時代周刊》1995年10月號一篇文章報道:美國酗酒的人數越來越多,從1990年的1400萬人,增加到1994年的1800萬人。為此美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治療與酒精中毒相關的疾病花費每年高達1840億美元,希望幫助酗酒者預防和治療「酒依賴」和酒精中毒,但效果很不理想。為此美國廣大酒民把希望寄託在中草葯上。《時代周刊》寫到:美國眾多飲酒者苦苦企盼中國企業能盡早開發生產出對防治「酒依賴」和酒精中毒效果顯著的保健品!

本特效醒酒保健飲料的問世,實現了千百年來人們希望能尋找到一種能防醉解酒,保肝護胃,具有立桿見影效果的保健靈葯的夢想,為廣大酒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福音。本產品不但在中國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而且從俄羅斯到整個歐洲,從北美洲到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和韓國等國家都具有極其廣闊的市場容量和發展前景。

7、養生食療有哪些

蓮藕
蓮藕具有多種食療效果。現代科學分析,蓮藕含有大量鐵質,具有補血作用。

蓮藕片(11張)
豐富的維生素C、抗氧化物、多醣和多酚類則可達到抗癌效果。以中醫來說,生熟藕各具不同效果,蓮藕生吃性味甘寒,可清熱涼血;煮熟後性味溫平,有助健脾胃,《本草綱目》稱為「靈根」。
蓮藕生食可清熱、止血、散瘀,適用於經常口乾舌燥和火氣大的人。生藕並有清肺止血效果,早期常用來治療肺結核;且對於經常流鼻血的人,也有止血效果。對情緒不穩定、焦慮、失眠或神經緊張,生藕汁也有安神作用。但生藕有類似收縮血管效果,如有婦女痛經、經期不順或手腳冰冷的人,不建議經常吃;產後需等惡露排凈再用。蓮藕煮熟則有健脾胃功效,很適合老人、小孩補養。
提醒:蓮藕屬澱粉類,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蓮藕含高纖,會促進腸蠕動,建議有潰瘍、脹氣和大腸激躁症的人不要吃多。
燕麥
燕麥含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糖,可增加膽固醇代謝,很適合高血脂的人。

燕麥
燕麥的麩皮含豐富維生素B群,有助胎兒發展,孕婦可以多吃;燕麥的維生素E則可增加記憶力;葉酸、礦物質及鐵質,可抗癌、預防貧血並幫助傷口癒合。燕麥纖維含量高,易有飽足感且幫助排便,不但延緩血糖升高速度,減少脂肪堆積,且熱量比米飯、面條低,很適合作為減重食物。
提醒:燕麥屬於高纖食物,脹氣及對麩質過敏的人不適合吃。[2]
核桃
核桃,又稱胡桃、羌桃,與扁桃、腰果、榛子並稱為世界著名的「四大乾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製糕點、糖果等,不僅味美,而且營養價值很高,核桃果在國外,被稱為「大力士食品」、「營養豐富的堅果」、「益智果」;在國內享有「萬歲子」、「長壽果」、「養生之寶」的美稱。其卓著的健腦養生效果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推崇。[3]
現代研究發現,核桃的營養非常豐富,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因此,常吃核桃,可為大腦提供充足的亞油酸、亞麻酸等分子較小的不飽和脂肪酸,以排除血管中的雜質,提高腦的功能。另外,核桃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對於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症,鬆弛腦神經的緊張狀態,消除大腦疲勞效果很好。核桃有益大腦的真正原因是核桃仁中富含磷脂,磷脂在體內通過轉換能夠起到活躍大腦神經的作用,從而使人體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記憶力。以核桃為原料的植物蛋白飲料如六個核桃、核桃花生露等,飲料中富含的亞油酸甘油脂、亞麻酸及油酸甘油脂,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也省去了剝殼的工序。
核桃功效
【健腦益智功效】: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亞油酸甘油脂,這些油脂還可供給大腦基質的需要。核桃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鋅和錳是腦垂體的重要成分,常食有益於腦的營養補充,有健腦益智作用。
【抗衰老功效】:核桃仁中所含維生素E,可使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損害,經常食用有潤肌膚、烏須發的作用,可以令皮膚滋潤光滑,富於彈性[4];是醫學界公認的抗衰老物質,所以核桃有「萬歲子」「長壽果」之稱。
【降低膽固醇、有益心臟】:核桃具有多種不飽和與單一非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膽固醇含量,因此吃核桃對人的心臟有一定的好處。
【治療失眠、神經衰老】:經常食用核桃仁對腎虛引起的失眠有醫治作用。另外,患有頭暈、失眠、心悸、健忘、食慾不振、腰膝酸軟、全身無力等症狀的老年人,每天早晚各吃1~2個核桃仁,即可起到滋補治療作用。
【鎮咳喘】:核桃仁有對抗組織胺致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還有鎮咳作用。《本草綱目》記載:「洪邁雲:邁有痰疾,以胡桃仁三顆,生薑三片,卧時嚼服,及飲湯兩三呷,又再嚼桃仁、姜如前數,即靜卧,及旦而痰消嗽止。」
此外,核桃樹枝對腫瘤有改善症狀的作用,以鮮核桃樹枝和雞蛋加水同煮,然後吃蛋,可用於預防子宮頸癌及各種癌症。[5]
提醒:
1、核桃的熱量高,油脂多,此外,陰虛火旺者、腹瀉的人不宜吃。
2、核桃仁有通便作用,但核桃外殼煮水卻可治療腹瀉。
3、吐血者、出鼻血者應少食或禁食。
4、吃得過多,會生痰、惡心,嚴重者會有嚴重的腹瀉,甚至水樣大便,造成身體脫水,如果因食用核桃造成腹瀉,必須及時就醫。[6]
黑芝麻
黑芝麻有健腦烏發養血功效,很適合大量消耗體力的人。現代科學證實,

黑芝麻(3張)
黑芝麻中含有九成不飽和脂肪酸及亞麻油酸,是很好的護心食物。其中芝麻素可預防皮膚癌、降低膽固醇,對肝臟及腦神經具有保健效果。專家建議一定要咬破或碾碎吃,不然芝麻素無法被身體消化吸收。
提醒:黑芝麻在中醫里屬發物,有些人吃了會產生疹子或引發舊疾,若有這類體質的人要忌口。
白木耳、蓮子
白木耳,真菌類銀耳科銀耳,又稱銀耳、白木耳、雪耳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稱。它既是名貴的營養滋補佳品,又是扶正強壯的補葯。歷代皇家貴族都將銀耳看做是「延年益壽之品」、「長生不老良葯」。銀耳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另外,銀耳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以及增強腫瘤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煮粥、燉豬肉時放一些銀耳,這樣即可以享受美食,又能滋補身體,一舉兩得。銀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等,所以銀耳粉有抗老去皺及緊膚的作用,常敷還可以去雀斑黃褐斑等。[7]白木耳有潤腸通便、潤肺生津功效,可緩解秋天的燥咳,所以有「平民燕窩」之稱。

白木耳、蓮子(7張)
蓮子可以健脾胃、清心安神。四神湯含蓮子、芡實、茯苓和山葯,可健脾胃、去除體內濕氣,是很好的養肝食物。白木耳蓮子湯含大量膠質並可安定心神,有美白回春功效。
蓮子營養價值
【防癌抗癌】:蓮子善於補五臟不足,通利十二經脈氣血,使氣血暢而不腐,蓮子所含氧化黃心樹寧鹼對鼻咽癌有抑製作用,這一切,構成了蓮子的防癌抗癌的營養保健功能;
【降血壓】:蓮子所含非結晶形生物鹼N-9有降血壓作用;
【強心安神】:蓮子芯所含生物鹼具有顯著的強心作用,蓮芯鹼則有較強抗鈣及抗心律不齊的作用;
【滋養補虛、止遺澀精】:蓮子中所含的棉子糖,是老少皆宜的滋補品,對於久病、產後或老年體虛者,更是常用營養佳品;蓮子鹼有平抑性慾的作用,對於青年人夢多,遺精頻繁或滑精者,服食蓮子有良好的止遺澀精作用;
【清心、祛斑】:帶心蓮子能清心火,祛除雀斑,然不可久煎。[8]
提醒:蓮子屬澱粉類,糖尿病患者要適量攝取。另外,脹氣、大便乾的人,也不要吃太多。
空心菜
空心菜可清熱解毒、潤腸通便,如同天然保護罩,可防止夏天的細菌病毒入侵

空心菜
體內。以營養學角度來看,空心菜的鹼性會降低腸內酸度,大量纖維質可降低膽固醇。
提醒:空心菜性味偏寒,體虛者不適合多吃。空心菜會影響中葯補養葯物,如服用人參、當歸、川芎、何首烏,宜錯開2—3小時後再吃空心菜。
白蘿卜
白蘿卜具多種養生價值,維生素C豐富,是蘋果和梨子的10倍。白蘿卜生

白蘿卜
食可止渴、清熱,並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有「小人參」美稱。
提醒:服用補氣的人參和高麗參時,要避開白蘿卜,以免補氣效果減半。因白蘿卜較寒,胃潰瘍、先兆性流產和經期不順的人,勿過量生食白蘿卜。
甘蔗
甘蔗味甘平,具有解熱止渴、生津潤燥、利尿和滋養功效,生飲甘蔗汁可

甘蔗
清熱助消化,凡是口乾舌燥、反胃嘔吐、消化不良和發熱退燒皆可使用,有「天然復脈湯」的稱呼。
提醒:甘蔗糖分高,中醫認為甜食會生痰,痰多的人不適合生飲甘蔗汁。糖尿病患者、代謝異常及血脂高者要小心飲用。

魚類蛋白質利用率高、消化率達九成,容易消化吸收,適合老人、小孩或

魚類
腸胃剛恢復的人。魚類經過烘烤和水煮,能提升Omega-3脂肪酸效益;搭配低鈉醬油和豆腐,更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提醒:魚類雖含有優質脂肪酸,但中醫認為,海鮮容易引起過敏,仍要適量攝取。
大米
中醫認為白米可以「強身好氣色」,以現代科學來看,米飯含有足夠的醣

大米飯
類和蛋白質,能夠提供能量來源,且蛋白質吸收率是所有谷類中最高的。
提醒:白米屬於澱粉類,若有其他五穀雜糧搭配,如地瓜,米飯分量要再減少

8、信陽市本草養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信陽市本草養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2014-11-14在河南省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信陽市浉百河區申城大道與勝利路交叉口。

信陽市本草養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11502MA3XAKYN6G,企業法人汪潤德度,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信陽市本草養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代用茶種植、加工、銷售,農副產品加工、銷售,中草葯種植、初加工、銷售(國家禁止的除外)。在河南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版343306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0-5000萬 和 100-1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569家。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信陽權市本草養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9、養生最好的食物有哪些

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開始興起一股養生熱潮,不管男女老少都想著如何才是正確的養生,下面給您介紹一下15種最養生的食物,平常不妨多吃點。
1.小米
小米,又稱粟米,性味甘咸,涼。陳粟米性味苦,寒。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說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其功用在於「健脾、和胃、安眠」。
2.牛奶
牛奶,又稱牛乳,性味甘,平。牛奶是一種治療失眠較理想的食物。牛奶中含有使人產生睏倦感覺的生化物質色氨酸,可以起到使人安眠的效果,加上牛奶的營養所產生的溫飽感,更可增加催眠的效果,脫脂牛奶與不脫脂牛奶具有同樣的作用。
3.百合
百合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臨床多用於治肺癆久咳、咳唾痰血、熱病後余熱未清、虛煩驚悸、神志恍惚、腳氣浮腫。《日華子本草》謂其「安心,定膽,益志……」
4.靈芝
靈芝,性味甘,微苦,微溫。有益氣,養心安神,止咳平喘之功效。用於心氣虛或氣血不足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靈芝為味甘、平和之品,能益心氣、寧心神、增智慧,故治上述諸證,並可廣泛用於一切虛勞體弱之症。《本草綱目》謂其「療虛勞」。《中國葯植圖鑒》說,靈芝「治神經衰弱,失眠,消化不良等慢性疾患」。
5.豬心
豬心,性味甘,咸,平。有安神定驚,養心補血之功效。豬心作為營養與葯用菜餚,已有悠久的歷史了。民間素有「以心補心」之說,這也是有道理的。豬心,還含有較多的鈣、磷、鐵、維生素、煙酸等成分。可治驚悸、怔忡、自汗、失眠等症。
6.酸棗仁
酸棗仁,性味甘,平。有養肝,寧心,安神,斂汗功效。治虛煩不眠、驚悸怔忡、煩渴、虛汗。
7.茯苓
茯苓,性味甘,淡,平。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之功效。《本草衍義》說:「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闕也」。《本草綱目》也講:「後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潔古張氏於風眩心虛,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嘗不治心病也。」
8.萵苣汁
萵苣汁,性味同萵苣,苦,甘,涼。《本草拾遺》稱其「利五臟,通經脈,開胸膈」。據有關資料,萵苣莖、葉、皮的乳白色漿液,具有鎮靜、安神的功效,可助兒童、中老年睡眠。
9.小麥
小麥有養心神、益心氣的作用,尤其適宜婦女神經衰弱、神志不寧、失眠,或喜悲傷欲哭、數欠伸(即中醫所稱的婦人臟躁病)者食用。
10.糯米
糯米補氣血、暖脾胃,適宜一切體虛之人神經衰弱者食用,尤以煮稀飯,或與紅棗同煮稀粥最佳,能滋潤補虛、溫養五臟、益氣神。
11.西穀米
西穀米能補脾益氣,適宜一切體虛之人,或產後病後神經衰弱者食用。《柑園小識》雲:「健脾運胃,久病虛乏者,煮粥食最宜。」
12.鵪鶉蛋
鵪鶉的肉與蛋,其營養價值比雞高,鵪鶉肉含蛋白質24.3%,比等量雞肉高46%,鵪鶉蛋含蛋白質135%,比等量雞蛋多17%,特別是鵪鶉蛋富含卵磷脂,是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
13.蛤士蟆油
蛤士蟆油又叫田雞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激素,是一種較好的滋補強壯食品,適宜精力耗傷、神經衰弱、久病與產後虛弱者食用,民間多用於治療神經衰弱。
14.牡蠣肉
牡蠣肉能治療失眠煩熱、心神不安。《醫林纂要》認為:牡蠣肉「清肺補心,滋陰養血。」崔禹錫《食經》亦載:「治夜不眠,志意不定。」
15.鰻鱺
唐代著名食醫孟詵認為鰻鱺「甚補益」。《日用本草》說它能「補五臟」,古人常用以治肺癆病。它對神經衰弱之人頗有益,可以經常煮食,大補虛羸。

10、傳播健康文化理念重點精神是哪些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早在先秦時期,中國第一部傳統醫學巨著《黃帝內經》中,便系統而詳盡地闡述了中醫理論以及中醫養生保健的方法。與西方醫學不同,中醫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是中醫健康核心思想,它是從生命整體性和平衡觀的基礎上經反復驗證而得出的智慧精華,即「治未病」的中醫健康觀。

《黃帝內經》首次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中醫養生理念。「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即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並不是擅長治病的人,而是能夠預防疾病發生的人。可見,中醫歷來防重於治。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客觀環境的變化,「治未病」的中醫思想逐漸成為世界醫學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預防疾病發生從而保持健康的生命已經成為人類的共同願望。

華夏先葆,以多年對傳統中醫文化的深刻研究,在洞察現代醫學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建立獨具有中醫特色的「治未病」生命健康管理理念,並通過已經具備的中葯研發實力,形成行之有效的系統化、科學化健康管理體系,即華夏先葆的健康文化。華夏先葆,秉承「醫道宗源、先葆康健」的健康文化價值觀,以現代科學技術探索中醫健康文化的核心本源,匡正傳統中醫理論的價值取向,樹立並傳播「先葆康健」的健康意識,提高人的生命質量,塑造健康生命。

中醫理論將人群的健康狀態分為三種:一是健康未病態;二是欲病未病態;三是已病未傳態。華夏先葆所秉持的「治未病」健康觀,涵蓋了生命健康的三種狀態。華夏先葆認為,中醫「治未病」,重在於治,而並非單純地「防」。「治」的含義,是管理、治理,治未病就是採取相應的措施,通過恰當而有效的方式維護健康,實現「未病而治,欲病杜漸,既病防變」的生命健康管理目標,確保生命健康狀態的持續和穩定。

在中醫文化繁衍發展的幾千年歷史進程中,始終與之相伴的是「中葯」。中葯是助推中醫文化不斷繁榮不斷取得進步的主要力量,更是中醫文化影響並成就生命健康的重要承載,是中醫養生保健、治病療疾的關鍵手段。中葯最早稱之謂「本草」,蓋因早期中葯中草類占絕大多數。隨著中葯種類的不斷拓展,「本草」卻依然是中葯的最佳代指,逐漸形成了依託於中醫文化的「本草文化」並不斷繁榮昌盛。

先葆健康文化,是以本草研究實現中醫治未病思想的有效傳播,以「承揚傳統中醫本草文化」,來實現「先葆國人生命健康」的理想境界。

作為中醫思想整體觀和辯證施治的文化核心,本草養生與道家所推崇的精神修養有著本質的區別。尤其對於現代人而言,在生活中不同元素的攝入、自然環境的變化以及生活壓力的增加,無異成為人類的最主要健康殺手。本草養生在於通過本草精華消耗、化解人體所攝入的化學物質,使人體達到抑制病變和恢復健康的理想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講,本草養生保健更契合現代醫學理論,更具科學實踐性和可行性。

作為以「薈萃本草精華 研創生命健康」為根本的中醫葯第一健康品牌,華夏先葆,將中醫生命理念與中醫養生理念相融合,以中葯研究開創「未病先防、欲病防漸、既病防變」的本級預防新體系。通過傳統中醫文化中「道與術」相結合的方式,統籌中醫最具魅力的理論體系特點: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歸納「本草」在「治未病」過程中的科學應用價值,從養生保健與治病療疾等兩方面的統籌兼顧,回歸中醫本草的文化本源,將「本草文化」對現代生命健康的理念,特別是傳統中醫「治未病」的思想核心理論和具體實踐推向嶄新的高度。

與本草與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