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學養生機構有哪些,我想去修煉關注國學養生這方面的知識!
三元國學推拿養生館還行
2、國學養生包括美容嗎?
包括
首先需要明白國學的內容。國學主要是我國古聖先賢的著述中體現出來的哲理和思想,是指以儒、釋、道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這些文化與學術中包含有養生的內容。
儒學的養生內容包括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養生是一切事業的基礎。大學中有這樣的描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其中「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就是一個養生的一般規律,通過入定、入靜、產生智慧,與佛教的戒定慧有異曲同工之妙。
釋就是佛教,幫助我們明心見性,打開自己的佛性,擺脫六道輪回的痛苦。其養生內容體現為禪、凈、密三種方式,通過修習戒定慧,消滅我們的貪嗔痴習氣,實現精神的徹底解脫。
道就是道家,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其養生內容主張通過修習外丹和內丹,實現凡人肉體的質變,最後修成仙人。仙人又分為天仙地仙和人仙,天仙的層次最高,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光。
現代這些養生內容形成有效的健身手段——氣功。但是由於氣功師各執己見,已經不能系統的闡述養生思想了。最好還是要把養生與閱讀經典結合起來,才能不至於走偏。
3、國學養生和美容有什麼區別?
贊同
4、國學養生有什麼作用呢?
首先,我們先要了解一下什麼是國學,國學包括知諸子百家,唐詩宋詞,傳統戲曲,中醫巫術,風水堪輿等。而道國學養生的作用是調節身心,修心養性,對人體進行科專學調養,保持生命活力,頤養生命,增屬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5、國學養生發展前景如何?
前景一片光明,這是身心靈的完美配合。物質解決不了所有的快樂,情緒的體驗配套和提升才是更顯價值。你認為呢?
6、國學與養生有什麼關系?
中醫養生講究陰陽辯證,所以你想想看吧
黃帝內經、易經。道家的書都可以看
7、什麼是國學養生?麻煩講的詳細一點,要包括國學養生的特點、好處等。不要復制!!!
因國學博大精深,鄙人淺學未能窺造,國學養生即養身,養心。
主要是講究中醫的養生,宏觀的來講就是陰陽的相對統一
那我們想想問什麼要養生?然而,《黃帝內經》就告訴我們:養生不僅可以預防疾病,而且是延年益壽的有效措施。
現在我們既然的知道了養生的好處,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它的特點,第一,養生要求人符合自然之道,陰陽之理,那什麼是陰陽之理呢?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哈哈!總之一句話:無論養生、治病,率皆法於陰陽,才能取得臨床效應。
上面講的陰陽,可能太抽象了,具體舉幾個例:從陰陽變化來說,陽氣積聚而上升,就成為天;陰氣凝聚而下降,就成為地。陰的性質為靜,陽則為動;陽主萌動,陰主成長,陽主殺伐,陰主收藏。陽主萬物的氣化,陰主萬物的形體。寒極會生熱,熱極會生寒。寒氣能產生濁陰,熱氣能產生清陽。清陽之氣下陷,如不能上升,就會發生泄的病。濁陰在上壅,如不得下降,就會發生脹滿之病。這就是違背了陰陽運行規律,導致疾病的道理
清陽之氣變為天,濁陰之氣變為地。地氣上升成為雲,天氣下降變成雨;雨源出於地氣,雲出自於天氣。人體的變化也是這樣,清陽出於上竅,濁陰出於下竅。清陽從腠理發泄,濁陰內注於五臟。清陽使四肢得以充實,內走於六腑。
水主陰,火主陽。陽是無形的氣,而陰則是有形的味。飲食五味滋養了形體,而形體的生長發育又依賴於氣化活動。臟腑功能由精產生。精是依賴於真氣而產生的,形體是依賴於五味而成的。生化的一切基於精,生精之氣得之於形。味能傷害形體,氣又能摧殘精,精轉化為氣,氣又傷於味。
屬陰的五味從下竅排出,屬陽的真氣從上竅發泄。五味之中,味厚的屬於純陰,味薄的屬於陰中之陽;陽氣之中,氣厚屬於純陽,氣薄屬於陽中之陰。作為五味來說,味厚會使人泄瀉,味薄能使腸胃通利。作為陽氣,氣薄能滲泄邪氣,氣厚會助陽發熱。亢陽促使元氣衰弱,而微陽能使元氣旺盛。亢陽侵蝕元氣,元氣賴於微陽的煦養;亢陽耗散元氣,微陽卻使元氣增強。氣味之中,辛甘而有發散作用的屬於陽;酸苦而有涌泄作用的,屬於陰。陰陽在人體內,是相對平衡的。如果陰氣偏勝了,陽氣必然受損害。同樣,陽氣偏勝了,陰氣也必定受損害。陽氣偏勝就產生熱,陰氣偏勝就產生寒。寒到極點,又會出現熱象;熱到極點,又會出現寒象。寒邪能操作人形體,熱邪能操作人氣分。氣分受傷,就會因氣脈阻滯使人感覺疼痛;形體受傷,就會因為肌肉壅滯而腫脹起來。所以凡是先痛後腫的,是因為氣病而傷及形體;若是先腫後痛,是因為形傷而累及氣分。風邪太過,形體就會動搖、顫抖,手足痙攣;邪熱太過,肌肉就會生發紅腫;燥氣太過,津液就枯涸;濕氣太過,就會生發泄瀉。天有春夏秋冬四時,對應五行而形成春、夏、長夏、秋、冬五時的變通,以利生長收藏以產生寒暑燥濕風的五候變化。人有五臟,五臟化生出五氣,發為喜怒悲憂恐這些不同的情志,過喜過怒,都會傷氣。寒暑外侵,則會損傷形體。大怒會傷陰氣,大喜會傷陽氣。更可怕的是逆氣上沖,血脈阻塞,形色突變。喜怒如不節制,寒暑如不依例,就有傷害生命的危險。因此,陰氣過盛就要走向它的反面,同樣陽氣過盛也要走向它的反面。所以說冬季感受的寒氣太多了,到了春季就容易發生熱性病;春季感受的風氣太多了,到了夏季就容易發生飧泄的病;夏季受的暑氣太多了,到了秋季就容易發生瘧疾;秋季感受的濕氣太多了,到了冬季就容易發生咳嗽。以上為陰陽對應的天地人的某些特徵。
由於涉及太多,太廣,鄙人才疏,還望鄙陋紕謬。更望以上某些當舒其心,解其惑,鄙人榮幸之至!!
8、什麼是國學養生?
國學養生由抄當代著名國學專家張其成先生首創提出,他認為:養生之「道」與儒、道、佛、醫的「道」是一氣貫通襲的。
他分別從中醫百學、易學、儒家、道家、佛家視角梳理國學養生的內容,出版五部國學養度生著作,對國學養生概念的豐富和完善用功至深。
9、國學養生大概包括什麼?
國學不離古文學,古醫學。
養生也以陰陽五行為基礎。講求天人合一。
起居飲食。自我調養。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順與和。順求天道為內心平和。
10、國學養生指導師是國家承認的學歷嗎
這不是什麼學歷,也不是職稱,是忽悠人的人自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