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格言

養生格言

發布時間:2020-04-28 20:56:26

1、古人養生經典格言有哪些

古人養生經典格言:
生從十三:虛、無、清、凈、微、寡、柔、弱、卑、損、時、和、嗇。
【譯文】養生之道在於遵從十三條要旨。這就是:心無雜念,恬淡於世事,內心清潔無染,俗念凈除,謹小慎微無過失,寡慾無貪,心柔不逞強,甘作弱者之心,自視不卑不亢,減損太過的言行,知時達務,順四時之變化,秉性謙和,崇尚儉朴。
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處其道,九竅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見色,耳不聞聲。故曰:上離其道,下失其事。
【譯文】心對於人體,如同君主在國中處於主宰地位;九竅各有不同的功能,正如百官各有自己的職責一樣。如果心能保持正常,九竅等各器官也就能有條不紊地發揮其作用;如果心裡充滿著各種嗜欲雜念,眼睛就看不見顏色,耳朵就聽不見聲音。所以說心要是違背了(清靜寡慾的)基本規律,各個器官也就會失去各自應有的作用。
行端直則無禍害,無禍害則盡天年。
【譯文】行為正直就不會遭遇禍害,不遭遇禍害就能安享天年。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譯文】君子有三件事需要戒:年輕的時候,血氣未定,要戒女色;壯年的時候,血氣方剛,要戒斗毆;等到年老了,血氣已衰,要戒貪心。
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無恚嗔之心……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
【譯文】意志清閑而少慾望,心緒安詳而無懼怕,無怨恨憤怒之心,思想上沒有憂患,以恬談愉快為本,以自得其樂而功。做到這些多可使「形體不敝,精神不散」而益壽延年。

2、扁鵲寫的關於心靜的養生的名言有哪些?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患。

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柰之何。

病有六不治:驕怒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臟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

若太子病,所謂『屍帇』者也。夫以陽入陰中,動胃繵緣,中經維絡,別下於三焦﹑膀胱,是以陽脈下遂,陰脈上爭,會氣閉而不通,陰上而陽內行,下內鼓而不起,上外絕而不為使,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破陰絕陽,色廢脈亂,故形靜如死狀。太子未死也。夫以陽入陰支蘭藏者生,以陰入陽支蘭藏者死。凡此數事,皆五藏帇中之時暴作也。

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

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下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

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

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

疾之居膝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醛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今在骨隨,臣是以無請也。

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

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人體精能有數,若經年累月殫精竭慮,猶如爐中之火熊熊不息。

業績未競,則心力十足,神氣健旺。若一日事成,則心力驟弛,體能驟失,猶如爐中木炭燃盡而火勢難繼也。

我以前從來不喜歡善良的人,但遇見你以後,我只希望將你護在身後,讓你的善良永存。

3、關於腿部養生的名言

1. 多言則背道,多欲則傷生。 ——林逋
2. 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曹庭棟
3. 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兩鞭之。 ——莊子
4. 保生者寡慾,保身者避名。 ——林逋
5. 食能以時,身必無災。 ——佚名
6. 吃飯先喝湯,不用請葯方。 ——李光庭
7. 不欲極飢而食,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 ——葛洪
8.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 ——梁章矩
9. 食過則成積聚,飲過則成痰癖。 ——梁章矩
10. 食飲有節,起居有常。 ——梁章矩
11. 蘿卜上了街,葯方把嘴撅。 ——李光庭
12. 治已病,不若治未病。 ——曹庭棟(www.0261.net)
13. 樹怕剝皮,人怕傷心。 ——李悝
14. 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躁則不能理性。 ——諸葛亮
15. 久立先養足,久夜先養目。 ——呂坤
16. 以富而能富人者,欲貧不可得也:貴而能貴人者,欲賤不可得也;以達而能達人者,欲窮不可得也。 ——佚名
17.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佚名
18. 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 ——佚名
19. 樂之方至,樂而弗驕;患之將至,思而弗憂。 ——佚名
20. 聲色者敗德之具,思慮者殘存之本。 ——林逋
21.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利於病。 ——佚名
22. 思索生知,慢易生憂,暴傲生怨,憂郁生疾。 ——佚名
23. 得而不喜,失而弗擾。 ——佚名
24. 謗來不戚,譽至不喜。 ——葛洪
25. 居心要寬,持身要嚴。 ——申居鄖
26. 人該順時,不可趨時。 ——申居鄖
27. 心平則氣自和。 ——王通
28. 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荀子
29. 多欲虧義,多憂害智。 ——劉安
30. 養心莫善於寡慾。 ——孟子
31. 世上最高級的三個醫師:節食博士、安寧博士、快活博士。——史威夫特
32. 世上最好的醫生是飲食有度、保持平安與喜悅的心情。——史威福特【英】
33. 人的健全,不但靠飲食,尤靠運動。 ——蔡元培
34. 身體要過著一種有規則的、有節制的生活,方才能保持健康。
35. —誇美紐斯【捷】
36. 身體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精神的健康。 ——約翰·格雷【英】
37. 散步不需要伴侶,東望西望沒人管,快步慢步由你說,這不但是自由,而且只有這種時候才特別容易領略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那種「分段苦」的味道。 ——梁實秋
38. 使身體充滿精力的最有效的辦法是快活的習慣。 ——葛德文
39. 養成簡單樸素的生活習慣,是增進健康的一大因素,使人對於生活必需品不加挑剔。 ——伊壁鳩魯【古羅馬】
40. 憂愁、顧慮和悲觀,可以使人得病,積極、愉快和堅強的意志樂觀的情緒,可以戰勝疾病,更可以使人強壯和長壽。 ——巴甫洛夫

4、《論語》中的養生名言有哪些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在《論語·季氏》中提到過「三戒」,即「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也就內是人要根據不同的體質、年齡、生理、心理特點來養生。如果是青少年時期,機體發育尚不成熟,注意不要早婚,不要性生活太頻。如果是壯年時期,身體強容健達到頂點,力量充沛,脾氣也大,切記不要與人爭斗,以免傷人傷己。如果是老年時期,體質已經虛弱,就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不要再苦心追求什麼了。

5、養生理療師擅長格言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
每有患急,先人後己。--陳壽《三國志.蜀志》

6、有哪些養生名言可以作為人生格言

1、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方向,性格決定命運,生活方式決定健康!
2、觀念比能力重要,策劃比實施重要,行動比承諾重要,選擇比努力重要,尊重生命比別人看法重要!
3、二十一世紀健康人生美景展望:七十歲前不得病,八十歲前不衰老,九十歲前能理業,輕輕鬆鬆一百歲,高高興興一輩子!
4、生命由天賦,壽命靠人為,生身靠父母,健康靠自己,遺傳只是健康的起跑線,養生保健才是生命的新起點,強健身體在於自己的精心塑造!
5、健康是一種素質.也是一種態度,必須明白是自己製造了自己身體每一個疾病!
不學習少知識,會成為次品;不鍛煉缺健康,會成為廢品,擁有健康的身體和一顆年青的心,就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6、放棄健康獲取財富時,命可以換錢,不惜財富換取健康時,錢換不了命!
年輕時若放棄健康獲取財富,年老時會放棄財富恢復健康,流失歲月無法追回,金山銀山也換不來健康!
7、有些人得病,不是源於物質,而源於無知;有些人死亡,不是死於衰老,而是死於病患!普及健康知識,比普及健身運動更重要!
8、健康新概念:要健康,先有健商.沒有健商,不會健康,健商是實現健康的智慧錦囊,是對自身生命的最高認知!
9、一本好書可改變人的命運,一次結識可決定人生方向,一個理念可決定企業興衰,一個習慣可確保一生健康!

7、誰有健康與養生的名人名言

起居時,飲食節,寒暑適,則身利而壽命益。
〔中〕《管子·形勢解》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抄,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中〕《論語·襲季氏》
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飲食之間,而不知為之戒者,過也。
〔中〕《莊子·達生》
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
〔中〕《戰國策·齊zd策四》

8、養生對聯格言詩句集錦

1,烈士墓前
列寧百的一句名言: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碧血丹心血沃神州兆大地
壯志豪情志屹華夏貫長空
2,學校
為中華崛起而讀度書.--周恩來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知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3,食堂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4,你的房間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書山有路勤為版徑
學海無涯權苦作舟.
出句:春風梳柳裁詩句
對句:曉雨澆荷淌淚珠

9、老年人養生保健的格言有哪些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
勤於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

10、足療四季養生格言

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勸學》

與養生格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