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臟怎麼養生?
綠色養肝,綠色食物比如綠色的蔬菜,是人體排毒劑。白色養肺,如米飯麵包土豆牛奶等。黑色食物養腎,如黑芝麻木耳黑豆等。紅色食物養心,這個不舉例了。黃色食物養脾。總之營養均衡全面就能養到五臟。
2、怎樣養生五臟六腑
1、春季養肝(綠色食物養肝)
肝屬木;怒傷肝;肝開竅於目,其華在爪、筋,眼睛發干、發澀、發霧、與肝臟有關;與肝對應的是膽,肝膽相照;肝主免疫,肝是解毒的;肝功能調養好了,滋養心;丑時(1點到3點)對應肝經,肝主疏泄,丑時不入睡對肝傷害很大。多吃蔬菜等綠色食物。
2、夏季養心(紅色食物養心)
心屬火;喜傷心;心開竅於舌,其華在臉,舌頭發麻、起泡、潰爛與心臟有關;與心對應的是小腸,心繫小腸;心是動力泵,心是推動血液運行的臟器。心功能調養好了,滋養脾;午時(11點到13點)對應心經。
3、長夏養脾(黃色食物養脾)
脾屬土;思傷脾;脾開竅於口、唇,其華在於肌肉;與脾相對應的是胃,胃是容納,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脾功能調養好了,滋養腎;巳蛇(9點到11點)對應脾經。
4、秋季養肺(白色食物養肺)
肺屬金;悲傷肺;肺開竅於鼻,其華在於皮毛;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廢氣,吸入氧氣;與肺對應是大腸。寅時(3點到5點)對應肺經,寅時對於年紀偏大人士是生命最危險的時刻,此時脈搏、呼吸,血壓最有可能發生危險情況,從而威脅到生命。「肺主皮毛」肺經和我們皮膚有很大關系。
5、冬季養腎(黑色食物養腎)
腎屬水;恐傷腎;腎開竅於耳,其華在於發、骨,耳鳴、耳閉、耳朵發炎,都與腎虛有關;腎主骨,腎是血液循環的過濾器;與腎向對應的是膀胱,如有腎虛的朋友小便多;腎功能調養好了,滋養肝;巳時(17點到19點)對應腎經,腎和我們的生育、生長、生殖都有關系。
3、人身體的五臟分別在哪個季節養生
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夏季養脾。
夏季氣溫高,火熱之邪容易對心造成損傷,導致煩躁不安、免疫功能下降等,此時要多注重養心。
由於肺與外界相通,病邪外侵時首當其沖。尤其秋天氣候乾燥,易耗損陰津,進而導致乾咳無痰、口鼻和皮膚乾燥等症狀。
很多熬夜的人第二天臉色發青、氣色很差,就是肝在抗議。尤其在春季,陽氣生發,春氣通肝,此時更該注重休養生息,應「夜卧早起,廣步於庭」,即晚睡一會兒,早起一點,在公園庭院中散散步、踏踏青,都利於養肝。
腎與冬季相通應,若在冬季把腎養好,來年身體才會更強健。
脾與長夏之氣相通,所以長夏養護脾胃正當時,注意不要吃得太多,七分飽即可;避免著涼,不要滿身大汗後吹風;脾喜燥惡濕,可以每天泡泡腳,促進氣血運行,驅除濕氣。
(3)養生五臟擴展資料:
中醫推薦五臟養生最佳食物
1、養脾最好的食物:黃色食品,特別是黃豆,可以是豆漿、豆腐、豆腐乾,都是上等的養脾佳品,當黃豆的蛋白質和米飯一起,就是絕佳的蛋白質。
2、養肝最好的食物:生吃綠色食品,特別是綠豆湯(把綠豆放水裡煮,當水開了以後再煮7-8分鍾,然後喝水,不是我們習慣的把綠豆煮爛,綠豆煮爛後會失去養肝的功效。晚上吃為好。
3、養腎最好的食物:黑色食品,特別是黑豆,黑芝麻,晚上吃為好。
4、養心最好的食物:紅色食品,特別是紅豆,可以是紅豆豆沙包、紅豆粥、紅豆豆漿。早上吃好。
5、養肺最好的食物:白色食品,特別是大白蘿卜,白蘿卜生吃更能養肺。什麼時候吃都好。
4、五臟養生圖,看看身體的重要部位應該怎麼去養吧
《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中提到:「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如果不遵循五臟的「自然規律」,身體就很可能「疲勞駕駛」,引發一系列問題。下面就看看中醫養生中五臟如何養生的吧。
肝
春季肝氣最旺,主導著整個人體。這個季節出生的人,由於肝氣疏達,性格也往往最平和、理性。如果這個時間不護好肝,或者其他季節讓它「過勞」,就可能導致肝氣克伐太過,導致肝氣無力升發而郁滯,進一步引起脾胃功能受損或情緒郁結等症。
春季肝氣最旺,主導著整個人體。這個季節出生的人,由於肝氣疏達
心
夏季心氣最旺,是身體的主宰。《黃帝內經》認為「心主神明」,心氣旺則神清氣爽,因此,這個季節出生的人往往性格外向、活潑好動、交際廣泛。當然,如果心火太過,則火熱之邪容易導致皮膚瘡瘍等疾病;而過度使用,心氣不支時則可能導致心氣衰竭,帶來心臟病等危險。
脾
長夏時節應於脾氣,以農歷六月左右為主導。脾一方面主持著水谷的運化,另一方面控制著人體的肌肉四肢。如果脾被過度使用,很容易出現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等,而倦怠、乏力等症狀,也多由脾氣被濕熱所困所致。
肺
秋季為肺所主,到了秋季,肺臟最累也最容易受外邪所傷。肺主呼吸之氣,這個時候感冒、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大量增加,需要格外注意呵護。
秋季為肺所主,到了秋季,肺臟最累也最容易受外邪所傷
腎
冬三月,人體處在腎的功能影響之下。腎在人體代表著生命之氣,凡生殖、發育均由腎所主。如果此時不注意給五臟「減負」,讓它們跟著自然界「冬眠」,就很容易使陽氣郁閉不通,引起氣血阻滯,導致手足發冷、四肢疼痛,甚至心腦血管病。
中醫五色養生和五臟相對
綠色養肝
常見綠色食物,有綠豆、菠菜(最養肝的菜)、西蘭花、黃瓜、絲瓜、芹菜韭菜、青辣椒、茼蒿、萵筍、白菜、薺菜(有清火降壓作用)、油菜、四季豆豆角、空心菜、木耳菜、綠莧菜、蘿卜、茵、青菜、苦瓜(最去心火,能分泌胰島素)以及部分水果。
常見紅色食物,有紅豆、紅薯、胡蘿卜(最保護眼睛的蔬菜,健脾、保肝)紅辣椒、紅棗、番茄、山楂、香椿、草莓等。
黃色益脾胃
常見黃色食物,有黃豆、牛蒡(最善清理脾胃火,可以加紅白蘿卜一起燉骨頭湯喝)、腳板薯(最善治療口腔潰瘍的食物),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葯)韭黃、南瓜(產生胰島素,治療消渴症)、蘋蛋粟玉米等。
白色潤肺
常見白色食品,有白豆、冬瓜、梨、白蘿卜、銀耳、藕、百合、茭白、米面、豆腐、花菜、竹筍、淮山、涼薯等。
黑色補腎
常見黑色食物。有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木耳、核桃(不是黑色,但是補}腎的食物)、紫菜、海帶(也是潤肺食物)等。
中醫養生之道 正確認識「五臟六腑」
中醫學把人體內在的重要臟器分為臟和腑兩大類,有關臟腑的理論稱為「藏象」學說。藏,通「臟」,指藏於內的內臟;象,是徵象或形象。這是說,內臟雖存
於體內,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變化,都有徵象表現在外。所以中醫學的臟腑學說,是通過觀察人體外部徵象來研究內臟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系的學說。
臟和腑是根據內臟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區分的。臟,包括心、肝、脾、肺、腎五個器官(五臟),主要指胸腹腔中內部組織充實的一些器官,它們的共同功能
是貯藏精氣。精氣是指能充養臟腑、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腑,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個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內一些中空
有腔的器官,它們具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還有「奇恆之腑」,指的是在五臟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於一般腑的一類器官,包
括腦、髓、骨、脈、女子胞等。應當指出的是,中醫學里的臟腑,除了指解剖的實質臟器官,更重要的是對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概括。因此雖然與現代醫學里
的臟器名稱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卻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
心與肺
心主血,肺主氣。人體臟器組織機能活動的維持,是有賴於氣血循環來輸送養料。血的正常運行雖然是心所主,但必須藉助於肺氣的推動,而積存於肺內的宗氣,要灌注到心脈,才能暢達全身。
5、你認為,五臟如何養生?
脾胃被中醫稱為「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源頭健康了,氣血才百旺盛,氣血旺盛了身體才健康。健脾和養胃分不開,飲食宜每次吃七八分飽度,還可以做一些運動和知按摩,比如每天起床和睡前都各做摩腹功(仰卧在床,以臍為中心,順、逆道時針方向各按摩36下,再用手拍打和按摩臍上膻中穴、臍下丹田穴各100下),這個摩腹功,他堅持練習專了近40年,天天如此。平時還可以吃利脾胃、助消化的食屬物,如山楂、山葯等。夏秋之際還應常吃香菜、海帶、冬瓜等養脾開胃的食物。
6、有誰知道什麼怎樣是五臟養生?
**肝臟養生 一、肝臟為將軍之官 二、現代生活方式哪些最傷肝 01.用眼過度 02.七情郁結 03.久坐不動 04.過度服葯 05.過度飲酒 06.不重視脂肪肝 三、現代中醫的肝臟養生對策 01.起居——早睡早起,舒展筋骨 02.飲食——減酸增甘 03.葯物——安全簡單 04.經絡——因病而異 **心臟養生 一、心臟為君主之官 二、現代生活方式哪些最傷心 01.信息爆炸 02.氣候變暖 03.過度依賴空調 三、現代中醫的心臟養生對策 01.起居——務必午休 02.飲食——清淡利口 03.葯物——祛暑祛濕 04.經絡——常見刮痧 01.空調的好處 02.依賴空調的害處 03.如何正確使用空調 **肺臟養生 一、肺臟為相傅之官 01.肺主肅降 02.肺臟參與能量代謝 03.肺臟與其他臟器的關系 二、現代生活方式哪些最傷肺 01.氣候變暖 02.環境污染 03.電腦廣泛使用 04.恣食肥甘厚膩 三、現代中醫的肺臟養生對策 01.起居——順其自然 02.飲食——防燥潤肺,適當補益 03.葯物——清涼潤肺 04.經絡——常灸足三里 **腎臟養生 一、腎臟為作強之官 二、現代生活方式哪些最傷腎 01.過於追求舒適 02.驚恐傷腎 03.極聽 04.多次流產 05.過度取暖 06.過度治療 07.夜生活豐富 08.冬季劇烈運動 09.衣著不合適 三、現代中醫的腎臟養生對策 01.起居——不要擾動陽氣 02.飲食——不用刻意大補 03.方葯——可適當服用具有滋補作用的膏滋 04.經絡——以強壯保健為主 **脾臟養生 一、脾臟為倉廩之官 01.脾主運化 02.脾為後天之本 二、現代生活方式哪些最傷脾 01.暴飲暴食 02.食慾亢進,肥甘厚膩 03.情緒不穩 04.過度治療 05.久坐傷肉 三、現代中醫的脾臟養生對策 01.起居——腹部避寒保暖 02.飲食——滋補同時注意理氣 03.葯物——少用苦寒之物 04.經絡——健脾為主
7、中醫中對五臟養生最佳食物有哪些呢?
所謂五臟是人體內心、肝、脾、肺、腎五個臟器的合稱。臟,古稱藏。五臟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儲藏精、氣、血、津液和神,故又名五神臟。由於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所以五臟在人體生命中copy起著重要作用。
養脾最好的食物:黃色食品,特別是黃豆,可以是豆漿、豆腐、豆腐乾,都是上等的養脾佳品,當黃豆的蛋白質和米飯一起,就是絕佳的蛋白質。
養心最好的食物:紅色食品,特別是紅豆,可以是紅豆豆沙包、紅豆粥、紅豆豆漿。早上吃好
養肺最好的食物:白色食品,特別是大白蘿卜,白蘿卜生吃更能養肺。什麼時候吃都好。
養肝最好的食物:生吃綠色食品,特別是綠豆湯(把綠豆放水裡煮,當水開了以後再煮7-8分鍾,然後喝水,不zd是我們習慣的把綠豆煮爛,綠豆煮爛後會失去養肝的功效。晚上吃為好
養腎最好的食物:黑色食品,特別是黑豆,黑芝麻,晚上吃為好。
8、五臟養生:肝要怎麼養
1)首先要早睡覺,最晚是23點
中醫的子午流注中講:肝膽在23點--3點最興盛。意思就是說,在這個時候,肝膽經處於最興奮的狀態,肝膽應該發揮其作用--對血液進行解毒。而中醫有一句話:「人卧則血歸肝。」當人躺下時,各個臟腑的血液都經過肝,肝來完成解毒的任務。可是如果23點--3點,人們還在忙於工作和學習,就會使其它臟腑也處於相對興奮狀態,不能夠使各個臟腑的血液及時的進入肝解毒。所以,第二天打出的血液就是沒有完全解毒的,不新鮮的血液,--很臟。因此,很多熬夜的人,第二天就會臉色晦暗,沒有光澤,而且還會泛出青色(肝主青色),尤其是鼻子和眼周(因為那是肝膽經循行的部位),有的人還會有頭痛的現象。因此,養肝血首要的就是早睡覺,可謂:睡眠乃第一大補。
2)適當的休息
平時累了就要休息,我們的身體很敏感,「累」是身體對你發出的求救信號。「人卧則血歸肝。」所以養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找時間休息。平時工作很累,要有十分鍾稍稍休息一下,活動活動眼睛,舒展舒展筋骨;中午小睡一下,晚上吃完飯也小小休息一下;隨時調節、抓空檔休息,讓肝能發揮其解毒的作用,以清除疲勞的感覺。
3)清淡、青色的飲食
天然原味的綠色青菜有利於肝臟,中醫講:「肝主青色,青色如肝經。」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養肝的作用,而辛辣、刺激,大魚大肉,油炸的食物,會增加肝的負擔,人乾的活多了,就會被累到,肝也是一樣,也會出問題。
同時,清淡的食物也可以減少腸胃負擔,增加食物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
4) 保持良好的心情
中醫講:「肝主情志。」肝異常會影響人的情緒;反之,心情的好壞也會影響到肝。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是養肝血的一個主要方面。有情緒不舒暢時,盡量能夠找一個可以訴說的人,或找一種可以發泄心中郁悶的方式來疏泄這種壞的情緒,不要硬憋在心裡,很容易憋出病來。據相關數據報道,癌症和一些腫瘤的患者中,無法疏泄心中郁悶的是其他人群的2-4倍。所以,老百姓常說:「萬病氣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