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談養生與工作,智慧的關系
在生活當中,尤其是現代社會,每一個人都想長壽,因百為只有長壽了才能看遍全世界所有的美景,以及嘗遍全世界所有的美食。這是每一個人所期待的,但是我們應該怎樣度養生的,養生裡面還有很大的智慧。
一般人認為,長壽首先必須鍛煉、戒煙戒酒知,事實如此嗎?今年10月上旬,長壽秘訣被諾貝爾獎得主破解,美國心理學家經過20年的研究發現,決定壽命長短主因道卻無關煙酒、運動,而是「樂觀、生活有目標」。
為總結老年人健康長壽經驗,成立了長沙百歲老人長壽因素調查組。結果表明,89.08%的長沙百歲老人,認為長壽的首要因素是版「心態好」。重陽節前後,調權查組分析、整理了報告內容,現公布於全社會,以期人人成為「健康長壽長沙人」。
2、養生的智慧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養生的智慧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百度網盤,點擊zd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人是天地的產物,養生首先要遵從天地自然的法則(1)
一個人,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是『九竅不通一竅通』,肚臍跟媽媽通著,其他的竅全關閉著,一旦落生,一竅不通九竅通。」「竅」是什麼?「竅」是人體精氣和自然界交通的通道。當你一落地,「哇哇」一哭以後,你自身的氣,就和天地之間構成了一種特有的相關性。
中醫學始終是建立在人和自然和諧的前提下,如果離開了人和自然的和諧,就沒法談中醫學的養生。中醫學不是把人看專成孤立的人,《黃帝內經》開篇就講:「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人是天地的產物,老子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按照《道德經》的觀點,在地球、宇宙沒有形成之前,是一種混沌無面目的「一」的狀態,這個「一」,不是一個簡單的「一」,是陰和陽的有機結合,它是一個陰和陽的統一體。古人所說的「太屬極」,圓圈中沒有劃一條直線,而是劃了一條等分的曲線,這就是我們中國最古老的……
3、看過一個視頻說三七粉能夠防止老年色斑,樊正倫在《養生的智慧》里說自己每天都喝這個降壓,哪裡買到好粉?
三七確實是好東西,不過現在價格都好貴哦
你從網上搜搜國愛堂吧,那邊有賣三七粉的,而且破壁的美好吸收,三七是上等材料
4、養生的智慧:央視《健康之路》金牌主講樊正倫談中醫養生txt全集下載
養生的智慧:央視《健康之路》金牌主講樊正倫談中醫養生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百度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5、《黃帝內經》養生智慧:一年之中如何養生
《皇帝內經》中四季養生的說法:「故智者之生也zd,必須順四時而避寒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一年四季的特點:春溫、夏熱、秋涼、冬專寒。
合理安排飲食:春季宜補溫養生;夏季宜清熱屬防暑;秋季宜生津防燥;冬季宜補溫去寒。
6、人怎樣做到養生,養生內含有智慧
在生活當中,尤其是現代社會,每一個人都想長壽,因為只有長壽了才能看遍全世界所有的美景,以及嘗遍全世界所有的美食。這是每一個人所期待的,但是我們應該怎樣養生的,養生裡面還有很大的智慧。
一般人認為,長壽首先必須鍛煉、戒煙戒酒,事實如此嗎?今年10月上旬,長壽秘訣被諾貝爾獎得主破解,美國心理學家經過20年的研究發現,決定壽命長短主因卻無關煙酒、運動,而是「樂觀、生活有目標」。
為總結老年人健康長壽經驗,成立了長沙百歲老人長壽因素調查組。結果表明,89.08%的長沙百歲老人,認為長壽的首要因素是「心態好」。重陽節前後,調查組分析、整理了報告內容,現公布於全社會,以期人人成為「健康長壽長沙人」。
調查
第一次聯手調查
從2015年6月1日-8月31日,統計出長沙百歲老人共有248人,隨即發放調查表248份,隨後共收到有效調查表216份。其中,年齡最大者109歲;男性60位,占總體的27.78%;女性156位,占總體的72.22%;農村147人,佔67.59%,城市69人,佔32.41%。
第二次聯手調查
2016年12月31日統計得出,長沙百歲老人共有245人。與上年相比,長沙2016年的245位百歲老人中,男性長壽者增加,女、男比例上升到5∶2;城市百歲老人增加。
第三次聯手調查
2017年6月1日-9月31日,調查組在長沙各區縣(市)范圍內,採取抽樣方式,上門走訪了18位長沙百歲老人。同時發現,瀏陽、寧鄉等地90歲以上老人明顯增多,已經形成「百歲梯隊」。
調查表明,這18位百歲老人,均能生活自理,最長者111歲,最小者101歲,男性佔6位,其中有一對相伴87年的百歲夫妻。他們當中,有的還能放牛養豬、種菜養花、裁縫衣服、搬磚砌牆,在瀏陽市,還有個102歲的老人在幫孫輩開旅館、打理店鋪。
分析
89.08%認為「心態好」最能決定長壽居首位因素
「連續3年的調查表明,人的整體健康狀況和壽命,受遺傳因素、經濟保障、醫療保障、社會穩定、自然環境等基本因素的影響。」調查組組長、專家表示,除此之外,還特別受一些個人因素的影響。
「從數據分析來看,長壽與個人心理健康、飲食、鍛煉、煙酒、遺傳等相關。」調查組主要成員、長沙市中心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夏蘇英介紹,縱觀3年長沙百歲老人自己總結的長壽經驗中,89.08%認為「心態好」是決定長壽的至關因素,排在首位。
2015年調查的216位百歲老人中,不少住在鄉村,或深山老林,交通不便,經濟條件也不寬裕,他們在山裡,自種自食五穀雜糧、時令果蔬,60.65%對自己的生活狀態很滿意或基本滿意(瀏陽、寧鄉較典型,自然環境良好,壽星較多);16.2%還能做家務,與晚輩相處開心;89.35%不易生氣,足見百歲老人心態良好。
在飲食上,91.21%胃口好或尚好,37.96%以素食為主,56.48%葷素搭配,74.54%只吃七成、八成飽,這正好能減輕胃腸功能負擔。
在鍛煉上,只有31.48%常鍛煉,且56.02%以散步為主,沒有一位是從事劇烈運動的,大多數認為勞動不可太過,運動宜適可而止。在問及鍛煉對長壽的作用時,只有32.4%認為有一定作用,沒有一位認為是起決定性作用的。97.96%的百歲老人不吸煙;24.07%飲酒,一般每日3~5兩白酒或自製米酒,不喝醉是他們的共同特點。百歲老人的父母壽齡,大多數未達長壽之列。表明遺傳在長壽因素中起一定作用,但不是決定性因素。
特徵
百歲老人體重消瘦,沒有一個是肥胖的,「百歲老人大多與兒孫們居住在一起,"凡事想得開"幾乎是每一個百歲老人的首要特徵。」專家總結。
其次,愛勞動、生病少,切合中醫的「動則養身」。「百歲老人中患病的較少,更少有嚴重疾病的,患過的疾病以白內障、青光眼、慢性胃炎、膽結石等為多,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中風等,在百歲老人中發病率並不高。」長期致力於研究老年醫學的夏蘇英教授認為,這與他們平時的生活態度、良好習慣分不開。
「第三,千金難買老來瘦,百歲老人體重輕,沒有一個是肥胖的。」夏蘇英介紹,老人們飲食清淡,沒有特別嗜好,粗茶淡飯,這就顧護了腸胃,不受勞損。
第四,百歲老人睡眠時間長、質量好,平均10.22±2.83小時,午休1~2小時,睡得好,能減少身體內耗。
「民間常說"這個人長得有福相,命長",看面相就真能斷定人長壽嗎?」對此,夏蘇英根據20年來的臨床研究,客觀分析道:
1.手掌生命線:600名長壽老人(A組)與老年人(B組)進行檢測,A組線溝深而明顯,不紊亂,向外包繞大魚際甚至更長;B組線溝淺而短,走向紊亂,斷裂。
2.耳長:兩性耳長都明顯隨增齡而增長,因而長壽老人的耳朵相對要長。
3.毛發與眉毛:2015年調查的216名百歲老人中,有7人頭發是黑的,只有2人全禿;5人的眉毛全脫,說明百歲老人的腎氣還比較旺盛。
4.視力與聽力:2015年調查的216名百歲老人中,只有5人全盲,12.96%全聾,可見並非到了百歲,聽力視力就會全損失。
5.皮膚和牙齒:2015年調查的216名百歲老人中,仍有14.81%皮膚不鬆弛,有5.1%居然是滿牙,證明部分百歲老人衰老現象並不很嚴重。
在連續3年的調查中,記者作為調查組成員之一,耳聞目睹長沙老人「科學養生,銀色風流」之風采,感受頗深,歸納為:
1.為中養生。當下的長沙長壽老人,特別是女壽星,不再是舊時的「三寸金蓮、足不出戶」,有的退休後,能主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居民做善事、助人為樂,在長沙不少社區,行走著「貼心娭毑」、「志願者爹爹」。從奉獻心理講,適度受外界良性刺激引發興奮,有益老年人心態健康。
2.樂中養生。彈琴繪畫,唱歌跳舞,吟詩誦曲,養花遛狗,甚至三五幾個結伴出國旅遊,樂而忘憂,樂而抗老,長沙老人常樂長壽。
3.學中養生。學猶葯也,善學能洗滌頭腦、活躍思維,防老化需用進廢退。長沙不少健康百歲老人,能玩QQ、寫微博,上網購物發郵件,買把小菜嫌找零錢麻煩,用「微信支付」。有的社區老人,就常用微信視頻與在加拿大當議員的孫子聊天。
4.動中養生。「每天出點汗,疾病不來犯」,這是長沙長壽老人掛在嘴邊的話。他們有的常在菜園轉,有的堅持練八段錦,一輩子愛勞動,木匠竹匠油漆匠樣樣行,前不久,還坐著「摩的」去文家市趕「牛馬會」。愛走愛動,使王爹爹體格健康。
5.和中養生。壽有道,子孝孫賢,長沙許多百歲老人的家庭是四世、五世同堂,甚至六世同堂,一大家子上百號人,都能和睦相處,和在天地萬物運化中,人人身心相和,身心愉悅便延年益壽。
長壽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人生智慧。
「綜合3年來的調查結果表明:長壽是社會、環境、遺傳及個人因素的綜合結果;個人因素中,心態良好、飲食均衡、鍛煉適度、睡眠質量好是健康長壽的基礎;適當飲酒、進食補品,及時就醫在長壽過程中有調節作用;不生病、少生病,生病後及時就醫是長壽的保證;人際關系良好,講孝順、做善事使長壽更有質量。」這是調查組本次綜合評估的結論。有一點可以肯定,想尋找出一條通往百歲的捷徑,是沒有的。
長壽是一種生命狀態。長壽是生命過程中,各種因素作用的總和,是損傷因子與抗損傷因子長期抗衡的結果。長壽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積累。若常能保持愉悅心情,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人體各機能就可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長壽更是一種人生智慧。人生有了目標,只要努力,想活百歲不是夢。打開你長壽的金鑰匙,或許就在長沙百歲老人身上。
我們看了文章以後知道了應該怎樣養生,一定要把養生放在第一位,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良好的身體怎麼能夠奮斗。只要按照以上的方法去做,我們的身體肯定會健康。
7、樊正倫在《養生的智慧》以及相關講座中提到的三七,降三高的功效真的很好么?
應該會有療效,三七有一定的補血功效,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等而《本草綱目》中寫到三七是參中之王,能治一切血病。
8、養生的智慧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養生的智慧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百度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樊正倫教授講中醫文化與養生,已經講了七、八年了。大課堂講,小聚會講,在北京講,到外地講,已不知下數十次。他一直不願聲張。這次是為了迎接北京奧運,要為綠色奧運添上一筆中國傳統文化的亮色,才應媒體的多次要求,講了兩次。
其實中醫歷來主張「上工治未病」。古來人們把醫生分為上、中、下三等,「上工」就是高明的醫道生;「未病」是指尚未形成或剛剛萌發的疾病。「治未病」實際是中國古來一直堅持的預防為主的養生原則。傳說我國古代名醫扁鵲有兩位兄長版,大哥醫術最高,善治未病,二哥哥醫術次之,善治小病,惟扁鵲醫術較差,只能診治重病,故扁鵲享有起死回生的聲譽,成了名醫。可見中醫養生不是什麼標新立異的新說,而實實在在是我們老祖權宗的家傳。
樊教授之所以注重反復講解中醫養生,概因當今社會上,保健養生的誤區太多。在許多人的觀念中,總以為西方的東西科學性強,可以把諸多概念剖析得甚為詳盡。但卻不大了解我們的老祖宗把人放在大自然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