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按摩與養生

按摩與養生

發布時間:2020-04-28 05:01:51

1、為什麼按摩有保健治療作用

都有這種體驗:當你不小心碰撞了身體某一部位,或扭了某一個關節時,只要皮膚沒有破損,你都會自覺與不自覺地用手揉搓、按壓受傷的部位。其實,這就是最簡單的按摩。按摩又稱推拿,是用手在人體皮膚、肌肉及穴位上施行各種手法,以達到保健治療目的的方法。按摩為什麼能治病呢?中醫理論認為,要維持人體的身體健康,必須使經絡疏通,血脈流暢,陰陽調和。而按摩的作用,正在於流暢血脈,調和陰陽。人體一旦有病,往往影響經絡和血脈的暢通;特別是筋骨和肌肉的損傷,更易引起經絡阻滯,血脈淤結。用按摩方法可使經絡疏通,氣血流暢,其病即可痊癒。按摩的各種手法,均通過改善局部皮膚、肌肉、關節、神經、血管及淋巴管等處的血液循環,使新陳代謝加快、毛細血管擴張、炎性滲出物吸收增多,從而加速局部浮腫和淤血的消散。按摩的手法很多,主要有按、摩、推、拿、揉、搓、掐、點及叩等9種。這9種方法,不論在醫院,在家裡,或外出旅遊,均可應用。按摩方法廣泛適用於各種急、慢性疾病和機能衰退的病症,而且對於某些疾病,可以收到其他治療方法所不能比擬的治療效果,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及肩周炎等。按摩的主要適應症有:頭痛,頭暈,神經衰弱,感冒,火眼,胃痛,高血壓,腹瀉,腹痛,便秘,遺尿,遺精,陽痿,疝痛,肥胖症,急、慢性腰痛,腰腿痛,風濕關節炎,脊椎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半身不遂,截癱,面癱,四肢痙攣,落枕,腱鞘囊腫,扭傷,婦女痛經、月經不調、乳腺炎,小兒疳積、泄渲、遺尿、急慢驚風、小兒麻痹後遺症,脫肛及近視眼等。由於按摩是一種機械性刺激很強的治療方法,因此,使用不當往往可得到相反的效果。所以,不論是自我按摩,還是求助他人按摩,最好都先請教一下按摩專科醫生,弄清哪些是按摩療法適宜的,哪些是不適宜的,哪些是禁忌的。凡有以下情況,應禁忌按摩治療: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胃及十二指腸急性穿孔,結核和化膿性疾病,癌症的局部病灶,皮膚有破損,妊娠婦女的腹部及腰骶部。另外,飢餓、疲勞、酒醉、嚴重心臟病及病情危重者,也應禁用按摩治療。

2、什麼是按摩?按摩都包括哪些?

按摩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並結合西醫的解剖和病理診斷,而用手法作用於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達到理療目的的方法,從性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從按摩的治療上,可分為保健按摩、運動按摩和醫療按摩。

醫療按摩

又稱推拿療法,是中醫外治療法之一,也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主要應用按摩以達到治病目的的物理療法。除治療外科病(即傷科按摩)外,還可治療內科疾病(婦科、內科、兒科等),對於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發育性疾病療效甚好。

從事醫療按摩的主要是盲人按摩醫院、盲人按摩診所,以及中醫院下設的按摩理療科。

保健按摩

保健按摩是指醫者運用按摩手法,在人體的適當部位進行操作所產生的刺激信息通過反射方式對人體的神經體液調整功能施以影響,從而達到消除疲勞,調節體內信息,增強體質,健美防衰,延年益壽的目的。

保健按摩施術手法很多,如常用的表面按摩法、揉捏池頸法、棉布摩擦法、背腰部的法、拍打法、四肢抽抖法等,它動作輕柔,運用靈活,便於操作,使用范圍甚廣,不論男女老幼、體質強弱、有無病症,均可採用不同的施術手法,進行保健按摩。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人們的健康的需要,各種保健按摩服務行業應運而生。如國內的保健按摩、小兒保健按摩、美容按摩、減肥按摩、國外還有旅遊按摩、情景按摩、寵物按摩等。現代保健按摩許多藉助按摩器械,廣泛用於家庭生活中!

運動按摩

體育與衛生相結合,兩者必將相互促進和發展,按摩在體育運動中的應用,也就隨之發展,並逐漸形成了運動按摩。

運動按摩是以調整和保護運動員良好的競技狀態,增進和發展運動員潛在體能,達到運動成績為其目的。國內外的一些實踐表明,它為創造優異的運動成績所起的作用和意義已越來越顯得重要了。

1.運動前按摩

體育運動一般分為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在這些活動之前進行的按摩,稱為運動前按摩。它能促使人體的神經、肌肉、關節、內臟器官和心理情緒動員起來,以適應即將面對的運動的和心理的負擔,從而預防傷病菌,提高體力,發揮積極的作用。

2.訓練前按摩

運動訓練前的按摩,要求幫助運動員提高訓練作業的能力;幫助促進身體素質的發展,有得於預防疾病,促進人體各系統的器官都動員起來,以適應即將參加的運動活動。在具體操作上,必須根據運動項目的特點,以及運動員的個體特點進行。一些能量消耗較多的運動項目,中長跑、游泳、自行車、籃球、足球、排球等,如採用按摩的方法,來代替需要消耗部分能量的准備活動,這就為運動提供了更多的能量。

3.賽前按摩

運動競賽前的按摩,名賽前按摩。通常在起賽前 15 ~30 分鍾完成。有時,當運動員在接到競賽的通

知時,就出現了賽前狀態,有的人會出現不良情況,需要進行醫學處理,這就是說,需要在競賽前若干天就進行按摩。例如,競賽前,運動員過分緊張,晚上不易入睡或入睡後多夢易醒,或惡夢不安等,影響運動員的睡眠休息。由於夜不得眠,出現白晝精神不振,煩躁不安,食慾不佳等症狀。這將影響運動員參加競賽時所必須的良好競技狀態。出現這種情況時,就應該進行鎮靜安眠的按摩。

若失眠的時間較長,症狀更劇的運動員,在用上法按摩之外,還要按摩氣沖穴,掐、揉神門穴,掐行間穴等。所有這些刺激,用力都不要過重,以有輕微酸脹感為度。通常要進行 20 分鍾,或更長的時間。起賽前狀態,運動員在起賽前過度興奮,坐立不安,情緒激動,脈搏升高,呼吸迫促,甚至出現多尿,動作的准確性和協調性也受到不良影響,其結果是妨礙運動技術水平的充分發揮。

4.運動後按摩

激烈的運動訓練或競賽之後,運動員的神經、體液、循環、呼吸、消化、代謝和酸鹼平衡等方面,都要發生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一時破壞了機體內環境的平衡。但它很快又達到新的平衡,這個新的平衡,通常都標志著機體工作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內環境各機能系統達到平衡的過程中,有時出現遲緩環節,

一般的表現有:精神過度緊張,失眠,肌肉緊張,疲勞等。運動後的按摩,可以促使這些現象消除,加速內環境達到新的平衡,加速提高對運動負荷的能力,加速完成對後面運動負荷的准備。

運動後按摩所採用的手法、用力的大小、時間的長短等,均應根據運動員的體質、性別、運動項目的特點,特別是要求根據運動後反應出來的情況(如頭昏脹、欲嘔、四肢乏力、肌緊張、失眠等)來決定。需要遵守個別對待的原則,不可千篇一律。我們通常採用的手法,有撫摩、揉捏、推壓、振動和抖動等。對體質強壯,肌肉豐滿者,按摩力量應當重些,時間應當長些;反之,用力則要輕些,時間應當短些。運動員在十分疲勞的情況下,常採用經穴按摩,其手法是按、壓、分、揉、掐、推等,以疏通氣血,內外通達,平衡陰陽,使運動能力得到較快的恢復,並有所提高。

運動後的全身按摩:通常是一周一次的進行。在訓練後休息1~2小時或更長的時間後進行。最好是在溫水浴後,在溫暖、清靜的室內進行。運動員舒適地躺在床上,裸露被按摩的部位,依照胸、腹、上肢、下肢的次序。順血液和淋巴迴流的方向進行按摩。使用揉捏、推壓、搖晃、抖動等手法,用力是由重到輕。同時根據各個部位的疲勞情況,循經取穴。施行揉、捻、推、掐等手法,以調和氣血,更快地消除疲勞。如按摩進行到運動員快要入睡,應停止按摩,給被按摩者輕輕蓋上被子,以防止感冒。運動員睡醒之後,便會精神飽滿,全身舒適。

3、歐式按摩跟保健按摩有什麼區別

歐式保健按摩的特點是以於法輕柔、推、按、觸摸為基礎手法,加之介質的作用,給人一種輕松、自然、舒適的感受。百
保健按摩是以經絡腧穴為主,歐式按摩是沿肌纖維走行方向、淋巴走行方向、血管走行方向按摩為主。歐式按摩的手法同保健按摩的手法基本相同。歐式按摩常常使用芳香油來加強手法的作用。芳香油有很多種,可根據個人的愛好和不同的治療作用進行選擇。如檸檬油常用於美容,起到護膚作用,對於油性度皮膚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茉莉花油具有醒神開竅的作用,可以治療憂鬱症,並且還可以提高男性性功能。薄荷油具有清涼解表的作用,可以防治感冒、風濕痛和運動後疲勞。玫瑰油具有活血化瘀、防腐祛臭的作用,常用於各種疼痛、皮膚瘙癢等。苦橙葉油具有安回神作用,可以治療失眠、焦慮等症。依蘭油也具有醒神作用,適用於抑鬱之人和乾性皮膚之人。以上介紹的幾種按摩油,是歐式保健按摩中經常使用的按摩介質,它們都具有芳香開竅的作用。因此,凡是精神壓力比較大,心理負答擔比較重的人,可以選擇歐式保健按摩進行調理。

4、推拿養生的作用有哪些

推拿養生又稱為按摩養生,古稱按蹺、案杌。這是一種用雙手在體表和經絡腧穴上施行手法來防治疾病的方法。推拿是一種非侵入性的養生方法,人們容易接受。推拿的作用主要包括平衡人體陰陽;調整臟腑功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理筋整復、滑利關節四大方面。
(1)平衡人體陰陽。中醫理論認為,陰陽平衡是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根本條件,而陰陽失衡是一切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貫穿於一切疾病的發生、發展的始終。推拿的目的就是針對疾病過程中出現在的陰陽失調,採用不同的手法補其不足或瀉其有餘,使機體失於平衡的陰陽在不斷運動變化的手法中得以調整,重新恢復平衡。
(2)調整臟腑功能。中醫學認為,人體各臟腑生理功能之間的平衡協調,是維持體內環境相對恆定的重要環節。若人體臟腑功能紊亂則會導致疾病的發生。臟腑雖然在人的體內,但通過經絡與體表聯系起來,並且每一臟腑都有自己相對應的經脈和絡脈,沿一定路線在體表循行。臟腑病變,往往通過經絡反映到體表,即「有諸內必形於諸外」,而體表一些部位的按壓刺激,也能通過經絡傳導到內臟及有關部位而產生治療效應。根據這一理論,推拿主要是通過手法刺激體表相應的腧穴、痛點,從而通過經絡發揮其調整臟腑功能的作用,如搓摩脅肋以疏肝、振拍胸廓以肅肺、心前區按壓以救神、擦腰能透熱以補腎、順逆時針摩腹以調腸等。
(3)疏通經絡、行氣活血。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與經絡系統有密切的關聯。若經絡不通,則氣血運行不暢,會導致五臟、六腑、皮、肉、筋、脈及關節生理功能出現異常或功能低下。推拿時,對人體體表的經絡、腧穴進行直接的刺激,從而調整了經絡系統的功能,恢復經絡系統的陰陽平衡,最終在經絡系統的調節下,促進氣血的運行。此外,通過手法對機體體表做功,能夠產生熱效應,從而加速氣血的流動。螺旋藻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β——胡蘿卜素,能夠促進血液循環,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
(4)理筋整復,滑利關節。筋骨、關節是人體的運動器官。中醫認為,筋骨關節受損,必累及氣血,導致氣滯血淤,阻塞經絡,為腫為痛,從而影響肢體關節的活動。推拿時,通過手法作用於損傷的局部,能夠促進氣血的運行,消腫祛淤,理氣止痛。 摘自 http://www.sd1861.com/xianghealth305.htm參考 http://www.sd1861.com/ohealth1.htm

5、保健按摩加養生真的太貴了,而且質量差

諾貝爾瓷磚質量確實不錯,主要體現在材質、表面效果、花色等方面。當然有些硬性的東西如平整度、尺寸與其他品牌也差不多。你可以多看多比較,看看其他的如斯米克、東鵬、馬可波羅等品牌做個比較。

6、保健養生按摩,有什麼作用啊?

配合穴位開啟的時辰,按經絡走向以及自身體質進行手法的補與瀉。
穴位是血液流通的要津,按摩之可以活血,促進體內新陳代謝。

7、養生的內容都包括什麼?是按摩嗎?

不是按摩。

1、中醫養生: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2、食療養生:即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種養生方法。

3、睡眠養生:睡眠養生具體是指通過充足、高效睡眠達到保養性命,補氣養精調神,防衰的目的。

4、運動養生:是運動和養生兩詞的有機組合。用活動身體的方式實現維護健康、增強體質、延長壽命、延緩衰老的養生方法。

5、喝茶養生:喝茶可以養生,品茶可以養性,說明茶對身體的幫助和益處還是比較多的,每天適量補充體內水分可以均衡身體機能系統。

(7)按摩與養生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初夏開始,合理安排作息:夏季保健與健康的關系極為密切,因此從初夏開始,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及時補充營養物質,採取正確的養生保健方法,以便更好的度過夏天。

2、多喝水、少喝飲料:一天水分的補充和保持也是很重要的,保持體內足夠的水分可以清洗腸道,預防上火。不宜用飲料代替水,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及電解質,這些物質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

3、保證睡眠充足:夏季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勞。因此,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對於促進身體健康、提高工作、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保證充足的睡眠,首先應做到起居有律,其次應注意卧室通風、涼爽。

4、要保持平靜的心境,力求心靜自然涼,要有適當的午睡時間,夏季午睡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有利於下午的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有力措施。

8、懂得養生的人,身體哪些窩窩每天按一遍,疾病少更長壽?

隨著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與之而來的是人們與日俱增的生活壓力。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因忙於工作和學習,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有所忽略,因此有不少人老是感覺身體不適,出現類似腰酸背痛的感覺。基於此,現在的人也越來越注重養生。下面我們來看看網友說的那些需要每天按摩的窩窩,據說每天按摩這些窩窩,我們的疾病會比較少,還能更加長壽哦。

有網友指出,每天按摩一下眼窩,能比較好地緩解我們的頭疼反應。按摩燕窩的方法也不難,在按摩的時候注意將眼睛輕輕閉上,然後靈活應用我們的手指,以我們的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按照一個順時針的方向按摩5次之後再以逆時針的方向按摩5次。據說長期堅持下來,不僅可以緩解眼睛疲勞,而且還有安神的作用,能夠起到一定的改善頭疼的效果,並且還能防皺紋哦。

也有網友指出,每天按時按摩我們的頸窩能夠有效緩解我們出現的咽部不適的症狀。頸窩在什麼位置呢?頸窩在我們喉結的下面,也就是胸骨的凹陷位置。

按摩頸窩的時候,也是需要靈活運用我們的手指。在用力的時候要多多注意,向內下方的位置慢慢進行輕輕按壓,用力要均勻,不得過大,或者過小。在按摩的時候注意做出一個吞咽的動作,這樣按摩的效果會更好,按摩的是時間一般在一分鍾的樣子。

9、多按摩哪些部位可以養生

中醫理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中醫按摩可保健養生。因此,有相當多的人痴迷於穴位按摩,以達到保健養生之功效。哪些部位穴位常按摩可保健養生呢?中醫專家指出,如果能掌握以下6個保健穴位,就算每次都是隨便揉揉,也能起到良好的保健養生作用。

6大部位怎麼按摩都能保健養生
增強脾胃功能:按摩小腹和腳底
揉小腹有助健脾胃。肚臍是人體精氣比較集中的地方,也是中醫里的一個重要穴位「神闕」。周圍分別還有中脘、關元、氣海等穴,輕輕揉按,對調整人體氣血、改善體內臟腑功能都有好處。中醫一直提倡「腹宜常揉」的保健方法,講究的就是在醒後、睡前分別揉按小腹周圍,長期堅持,可增加腸胃蠕動、增強脾胃功能。對小腹進行適當的熱敷也能達到保健效果。可用略高於體溫的熱水袋或熱毛巾,輕輕敷在肚臍上,數分鍾後取下,每天堅持敷1~2次。
捏腳底促進血循環。腳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隔兩三天用熱水泡泡腳,每次半小時,可以起到溫經通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如果能在泡腳水中加入一些有助氣血運行的中葯,效果會更好。如將當歸、紅花、三七,川穹、丹參各少量包進紗布,做成中葯包,提前放入熱水浸泡,約半小時後即可泡出葯效,而後還可加點白酒或醋。常失眠的人,特別推薦一試。用一側手掌的大魚際(手掌上大拇指與手腕間的突起處)揉按對側腳底的湧泉穴,既有保健作用,還能活動手腳。

與按摩與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