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家養生的睡功如何練?
睡功是為了增加修煉時間,提高功法。在睡覺時修煉功夫,道家有《蟄龍秘訣》專講睡功,據說此法為陳摶老祖所傳。
道家養生睡功的姿勢是:頭靠東方而卧,側著身體而眠。好像犬之屈身而睡,又似龍之盤曲環繞。一手屈臂而枕頭,一手直撫於臍眼(丹田)。一隻腳伸展(左手屈則右腳伸,右手屈則左腳伸),一隻腳綣回(左手伸則右腳綣,右手伸則左腳綣)。神意不可馳逐於外物,氣機自然安定和平。收斂心神含藏於下丹田之中,神與氣自然和合凝聚,結成內丹。
訣曰:「道在守本命,真火暖外腎。回光內視,神住丹田。」
其法先向左邊側身而卧,左手托腮,右手握住外腎。左腿全屈,右手半屈半伸。心神凝定於下丹田之中,默數呼吸出入數,共數360息。心息相依,神勿外馳,綿綿密密,不即不離。數過360息,夠一周天之數。之後正身仰卧,兩手握住外腎,著力往前,掙12下,兩腿往前用力伸。然後閉氣騰身,玉枕、腳跟和手掌著床,其他部位懸空,閉一口氣騰一次,連續騰身三次,而後還虛養靜。
再向右邊側身,照前行功360息,夠一周天之數。仍舊正身仰卧,兩手握住外腎,照前行功,著力12下,向上閉息騰空三次,還虛養靜。
最後,側身用手抱住腎囊,神注下丹田,若存若亡。
一念不生,主靜立極,先存後忘,入於混沌。
此種道家養生睡功法,比較適合老年人煉習。運用得宜,則外腎溫暖,而陽氣再生。以後睡眠醒來之時,便有一陽初動的景象發生,此時應當用採取外葯的功夫和煉精化氣的口訣,再用「睡功秘訣」繼續溫養。臨近天明之時,再照以上方法行功數息,最後還虛養靜。至此,則一宿之功完畢。
上面是我網上找到方法
事實只是把盤坐變成睡的姿態,方法是一樣
只是看起是睡著,事實上你在打坐
2、為什麼說最好的養生是睡眠?
這話說的很對。睡眠可以讓全身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俗話說,有病3分治7分養。
3、睡眠養生的定義是什麼?
所謂睡眠養生就是根據宇宙與人體陰陽變化的規律
4、千金難買睡得好,古代養生家是怎麼睡覺的?
千金難買睡得好,這句話只有在失眠的時候才會體會到,看著別人都沉沉入睡,而自己卻失眠睡不著,那自然就能夠體會這種感覺,那麼古代的養生家是怎麼睡覺的呢?接下來就來具體說一說。
古代養生家睡覺,首先肯定要注意睡覺的時間,如果過早肯定誰也睡不著,那自然就不太適合睡覺,所以一定要選擇好時間,然後就是對於床上的物件,千萬不要擺放一些讓人難以入睡的東西,比如說一些恐怖的掛件,或者說一些讓人看著很激動的東西,這些都會影響到相關的入睡以及睡眠質量。
同時也一定要注意好睡眠的姿勢,姿勢決定了睡眠當中的質量以及睡醒之後人身體的功能情況,所以一定要保持一個正確的睡眠姿勢,這樣子才能提高相應的睡眠質量和效果。同時,相信大家在平常的電視劇或者小說裡面都有看到過古代人睡覺還會在旁邊放上一定的香氣之物,這些帶有香氣的東西,自然就能夠幫助入睡,起到一定的催眠效果,當然,在現在也可以進行相應的採用,也是有一定的效果。
當然,對於古代的養生家來說,也同時很注重寒頭暖足這個說法,主要就是說在睡覺的時候盡可能的保持頭部的溫度不要太高,這樣子很容易讓人難以入睡,而盡可能地確保腳部溫暖起來,這也是冬天腳如果很冰涼的話,是很難夠入睡的原因。
5、養生晚上幾點睡覺
一般來說11點之前睡覺最好,1、睡眠能夠消除疲勞 人在睡眠狀態下,大腦接受不到外界環境和事物的刺激,神經系統處於穩定的狀態,疲勞的抄細胞這時能得以恢復。同時,在睡眠中,人們的四肢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鬆。
所以充足的睡眠能夠使人們的機體恢復到正常的狀態。
2、睡眠能夠儲備能量 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腦力和體力,知只有在睡眠過程中,人體內的新陳代謝和能量代謝超過分解代謝,使人體的各個組織的能量得以補充,同時,還能夠為四肢和大腦儲備一些新的能量,為人們覺醒時的工作打好基礎。
3、睡眠能夠調節大腦道和內臟的功能 人在睡眠中,大腦告別了亢奮的狀態,處於休眠中,這種狀態能夠使神經細胞得以激活、腦部血管擴張,大腦中的血液流量增加,腦部的新陳代謝速度加快,從而使大腦在休息的同時還得到了發育。
另外,人在睡眠的時候,心跳減緩、呼吸變慢、肌肉處於松她狀態,所以機體中的血液需求量就隨之減小,人體內的血液歸於肝臟等器官,使這些器官的生理功能得以恢復和調整。
6、養生有很多方法,為什麼睡覺是養生的第一要素?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注意到養生這件事情,因為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家自然而然會追求長壽,所以從年輕的時候我們就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很多人覺得睡覺就是養生的第一要素確實是這樣,只有一個良好充足的睡眠,才能夠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狀態。
我們要知道一點,那就是我們身體的臟器官,在夜晚的時候會不同時間段進行排毒,但大部分都是在午夜1點到早晨5點這個時間段。
所以我們要保持一個良好的習慣,那就是不要過度的熬夜,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熬夜這就是在透支我們的健康。但是睡眠的時間,我覺得放在7個小時到8個小時之間最為恰當,睡得太少,第2天會發困,頭腦不清醒,睡得太多,第2天頭腦會發沉,甚至會伴有疼痛感。
所以睡覺的時間段也要把控好一些,我們在睡覺前,如果有失眠這樣的情況,可以進行一些戶外有氧運動,當自己的體力大幅度輸出之後,回家的時候再洗一個熱水澡,放鬆一下自己的身體,保證會快速進入睡眠,而且對於這種運動來說,也能夠提高我們自身的抵抗力,現在的人容易生病就是因為缺乏鍛煉。
而且肥胖已經成為現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由肥胖所導致的各種病症有很多,大家也俗稱為富貴病,比如說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就是其中幾種,得了這種病之後沒有辦法根治,只能夠通過葯物或者飲食的調控。
7、為什麼說女性養生靠睡,睡的多好嗎
什麼東西都不要過量,睡眠也是
大部分人或多或少會碰到點睡眠的問題,偶爾睡不好很正常,通過改善生活習慣、睡眠環境等一般可以自我調節。為了保證睡眠,平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睡前可以喝一杯牛奶
牛奶有助於入睡,但對於牛奶過敏的人,可以吃個蘋果或吃片麵包,效果是一樣的。平日多食用一些可復以提高睡眠質量的食物,如紅棗、百合、小米粥、核桃、蜂蜜、葵花子等。
規律作息
堅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周末不要睡得太晚。如果周六睡得晚周日起得晚,周日晚上可能就會失眠。
睡前不要猛吃猛喝
睡前約兩個小時吃少量的晚餐,但不要喝太多水,因為不斷上廁所會影響睡眠質量。晚上不要吃辛辣的富含油脂的食物,這些食物也會影響睡眠。
睡前遠離咖啡和尼古丁
專家建議制睡前八小時不要喝咖啡或者抽煙。
選擇鍛煉時間
下午鍛煉是幫助睡眠的最佳時間,有規律的身體鍛煉還能提高夜間睡眠的質量。
保持室溫稍涼
專家表示,卧室溫度稍低有助於睡眠。
大睡要放在晚間
白天打盹可能會導zd致夜晚睡眠時間被「剝奪」。白天睡眠時間嚴格控制在一小時以內,且不能在下午三點後還睡覺。
保持安靜
給自己製造良好的睡眠環境,保持安靜,關掉電視和收音機。
8、都說睡覺是養生的第一要素,你知道為什麼嗎?
首先大家都應該知道人體每天幾乎有1/3的時間都在睡眠,如果睡眠不充足的話,第二天將會非常的沒有精神,這都是因為睡眠可以很好的修養你的精神狀態。如果你休息的不好睡眠不足的話,就會造成你神經緊張,而且還會有抑鬱,恐怖,焦慮煩躁等因素。
而這些因素經常是可以引起失眠或者是睡眠障礙的,所以一定要杜絕睡眠障礙失眠,否則的話,您的身體將會得不償失。睡眠對人們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睡眠可以改善我們的腦部發育時,因為腦部發育一般都是在晚上睡眠的時候,大腦放鬆的情況下才會逐漸的發育。
大腦在發育的同時也會鞏固我們的記憶,幫助我們恢復精力和體力,身體上的發育也和睡眠有很大的關系,還有我們的免疫系統,神經系統,都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發育完成了,剛進入到睡眠的狀態以後,我們的神經系統就會自我保護起來,因為這個時候我們是收不到外界任何打擾的,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我們的神經系統正在茁壯地成長完善。
神經系統受傷的話他也會自我修復,幾乎我們身體的修復功能都是在晚上睡眠之後工作的,像免疫系統,當你生病的時候,比如說感冒病毒在侵蝕你的身體,白天你會感覺到非常的繁重無力,而晚上你就會覺得睡得非常香,正是因為你的免疫系統在你的身體內把細菌和病毒一點點的清除。
9、睡覺養生的好處?
直接通過睡眠就能幫助我們調養身體,既簡單又帶來一定的效果。
10、怎麼睡才是最養生健康的睡法
成人晚上幾點鍾睡覺? 最佳睡眠時間段是晚上11 :00到早晨7 :00 晚上10 :00前最好上床休息,中午盡可能睡半小時到一小時的午覺(午睡一小時抵過晚上睡三小時),年輕人一天至少要睡足八小時! 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晚間11-凌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凌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凌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葯,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凌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凌晨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 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 半夜至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一個人睡多長時間才是最合適的?晚間睡多長時間才算健康睡眠? 對於大部分成年人來說,每晚睡七八個小時就足夠了。美國癌症協會做了一個調查,平均每天睡七八個小時的人壽命最長。與之相比,每晚睡眠時間不足4小時的成年人,死亡率要高出180%;每晚睡10小時以上的成年人,死亡率要高出80%。 然而,不同年齡的人,所需的睡眠時間是不同的。一般,1~3歲每天需睡14~16小時,4~6歲需睡12~14小時,7~9歲需睡11小時,10~13歲需睡9~10小時,14~20歲需睡八九小時,20歲以上通常睡七八小時,60~70歲老人最好每天睡八九小時,70~90歲不少於9小時,90歲以上要睡12小時。 此外,同一個人的不同時期,由於生理狀態的變化,所需的睡眠時間也會有所增減。如女性的月經期睡眠時間可能會多一些,孕婦常常需要逐日超過10個小時的睡眠。重體力勞動或體育運動後睡眠時間一般延長,而過度的腦力勞動卻常常使人睡眠減少。 睡眠的好壞,並不是完全取決於睡眠的時間,而要看睡眠的質量,也就是整個睡眠中深睡時間的長短。比如,有些老年人每天睡眠的時間加起來常常超過七八個小時,但仍然時時犯困,主要是老年人真正能達到深睡和中睡的時間並未幾,而大部分時間是在淺睡和輕睡中度過,所以質量不高。相反,有些人睡眠的總時間並不長,但能保證一定的深睡時間,也能取得很好的休息效果,不會常打呵欠,感到「缺覺」。 所以,睡眠的好與壞,不應簡單地以睡眠時間的長短來衡量,而應以是否消除了疲勞,精力是否充沛來評判。